第一篇:中秋节作文800字:我家乡的中秋节
中秋节作文800字:我家乡的中秋节
中秋节作文800字:我家乡的中秋节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月饼的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第二篇:中秋节作文800字
中秋节作文800字
同样中秋别样乐
无锡市荡口实验小学 五(3)邹灵茜
咦,“乐天派”沈玉露怎么满脸掩藏不住的笑容,还神秘兮兮地拎一个塞得鼓鼓囊囊的袋子跨进教室? 嘿,“开心果”乔静枫哼着小调儿,像只小鸟一样快乐地飞了进来!呀,一向老成稳重的班长大人也挎着包,一蹦一跳地一溜小跑闪进来了?„„她们这是怎么了?哦,千万不要奇怪,今天,托中秋的福,我们要开展一个别样的队活动。
在大家的期盼中,活动帷幕终于拉开啦!当然,大家最感兴趣的是那一包包的东东啰!按耐不住肚子里的馋虫,同学们正蠢蠢欲动、跃跃欲试时,老师学着古人的样子,慢条斯理,摇头晃脑:“不忙!不忙!大家先别忙着吃嘛!大饱口福之前,耳朵也应该享受一下吧!”——那是自然!这可难不倒我们!——活动之前,大家早已做足准备!于是,中秋传说的讲述、中秋习俗的陈述、中秋诗文的吟诵„„一顿丰盛的精神盛宴!
活动渐进高潮,眼看饱口福的环节渐渐临近——包已打开,东东已上“桌”!同学们摩拳擦掌,都把那热切的目光“射”向老师!可老师忽然不解“风情”:“享了耳福,可不能冷落了你们的眼睛噢!也让它们饱饱眼福呀!”——老师坏坏!我倒!哎,万般无奈之下同学们极不情愿把爬出嘴巴的馋虫硬吞了下去,可大家的眼睛却“虎视眈眈”地盯着面前诱人的美味,鼻子也竭力捕捉着空气中果、饼的浓
香„„老师拿起朱正豪的一个苹果:“这个苹果有点意思!”我们一齐好奇地“聚焦”,发现这个苹果与众不同——它一半是红的,像一小团旺火;一半是黄的,像小柠檬;还有一点是绿的,像没熟透一样。“想饱口福吗?把你享用到的眼福表述一下——描述苹果,让大家都能——尝——到这个苹果!当然,说得好,优先口尝!”“好!”大家兴致勃勃。老师随手拿起我的石榴,大家叫了起来:“好红哦!”好想吃!“我勇敢地站起来,字字珠玑:”我的石榴像涨红了脸的胖娃娃,里面玛瑙般的子儿白里透红,晶莹剔透,让人垂涎三尺。“耶!如愿以偿,我摘得美味!接下来,大家一阵争先恐后„„
终于,大家梦寐以求的口福姗姗来临。”你来尝一口我的豆沙月饼!“”嘿,给你一口香蕉!“”给我一瓣小橘子么。“”快给我几颗石榴!“”让我咬一口枣!!“大家你尝一口月饼,我咬一口苹果,吃得有滋有味,连教室里的空气中都弥漫着月饼的纯正香气、水果的清幽芳香。啊,整个教室都沉浸在香海之中,所有同学皆陶醉在快乐里啦!
啊,又是一年佳节到,同样中秋别样乐!
真是太可乐了!
第三篇:中秋节作文800字
篇一:中秋节作文800字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字串9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篇二:中秋节作文800字
八月十五还未到,我就在憧憬着,与她坐在草地赏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美丽的诗句已经成为中秋的代名词。然而,别忘了,还有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指的是一对爱人虽然相隔千里,却因月光传情而美好。可见,中秋月同样属于爱情,中秋夜比情人节更加浪漫。
因为,中秋月,是一年中最圆的月。而人们对爱情的追求,不正是一个圆满吗?
此刻,月亮正斜倚在这山的头顶,圆圆地,黄黄地。稀疏的白云散淡地镶在天空,被月光衬托得那么雪白,而深蓝色的天空显得那么高远。我多情的心开始飞起来,真想飞到月亮去,问问柔情的嫦娥,寂寞有多深,思念有多重,离别有多远?
当然,这只能是一种离奇的想像,心怎么能飞呢,心附在云上,云朵能飞吗?
就是这片云今晚也不属于我。因为临时有事,她失约了,不能陪我月下漫步。于是,我独自跑到附近的公园赏月。
公园的人很多,我坐在石椅上。一阵清凉的风吹过,很是温柔,消除了白天的浮躁。低头,是野草的香味,蟋蟀的声音;抬脸,是鼓胀的圆月,相伴的星星。好久好久没有这般宁静而恬然了,白天里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此时得到彻底释放。我忆及幼时在乡村,村民们在月的宁静幽深世界共存同乐、互慰同憩的情景。我的父母,相亲相爱的父母,坐在在村口的槐树下,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给我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而如今,现代人不仅走出了日落而息的生活状态,有了更丰富的夜生活,也走出了炊烟土屋,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高层建筑物里。科技带来了便利,月亮却离人类越来越遥远。
我起身,信步走向公园的一角。她发来短信说,孩子在,想送到老人那,老人电话打不通。短短一句话,让我涌出莫明的情愫。原来,她一直在寻找机会,想出来陪我的,她心头一直装着一轮明月,装着温情和思念。前边小路上走过来一对赏月的情侣。女的二十出头吧,似曾相识。月光洒在她的脸上,显得很平静,她对我笑笑:”你好。“来自内心真诚的问候,让我忽然觉得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
月光如水,云卷云舒。我走向林萌深处,细细品味着生命的这份寂寞,这份孤独,这份淡淡的愁绪。她也爱月光的清冷,爱在月下漫步。她曾咬着我的耳朵,悄悄说,中秋月圆的时候我一定会陪你一起品尝月色,让你色个够。而如今,就住在公园附近的她,咫尺天涯,却不能相聚。这种失落可想而知。
短信提示音响了。我打开手机翻盖,一看,是她发来的,上面写着:你还在公园吗?我睡了,你也要早点回家,不要让月色迷失了。
我没有迷失,我在云朵的指引下走到家的窗前。抬头望月,月还是清清黄黄的。
篇三:中秋节作文800字
吃过美味的月饼,话过有趣的家事,老人孩子都已经慢慢的醉入了甜蜜的梦乡,庭院内外显得一片静谧,只有那架葡萄藤上层叠的叶片不时被清风惊扰的哗哗声。
月色如水,静静地铺排在庭院内外,山村之间。
夜,遁去了尘世的喧嚣,给山村带来一份难得的宁谧与和谐,而我却满心兴奋,失眠了。
蓦地,一抹月光款款的,悄无声息的溜了进来,出现在床前的书桌上。顿时,整个房间都明亮了起来。
我是喜爱月的,对中秋之月尤是挚爱。于是我重新穿好衣服,寻觅这美妙的月光。
开了门,穿过小路,不远处就是野外。这时整个月便呈现在我的眼前了。八月十五的月是旖旎的,纯洁的,带着款款的深情,撒落一地的清辉。
秋夜,月华如水。远处黑黝黝的山脊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轮廓,越发显得崔巍了。
河流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很突出,溪流是欢快还是悲伤,谁也说不清楚。只是它千百年的就是这样流淌着,从来没有改变过,或许这就是它的初衷吧。
从容的涉河,坐在河中央的岩石上。我仰头寻找令我痴迷的月光。柔柔地,温润地,不带有任何的纷纭,不带有任何的芜杂。
只是一缕清辉,只是一份宁谧,这就已经足够了。能在这样的夜里,寻找到一个如此的境界,我心已经满足了,无需再满世界的寻找安静。
夜,渐渐的凉了。露水湿透了我的衣服,可是我的心里很是愉快,很是高兴。心里觉得很长时间没有这样的愉快了,于是心底生出一种别样的情绪来。
月光无声的流淌着,河水也在无声的流淌着。夜,消去了所有的声响,让所有的东西沉浸在宁谧之中。
我感到了丝丝的凉。按说,现在不是很冷的季节,为什么在我的心中还是这样的寒冷呢?
白天,复杂的人际关系使我疲于应付,使我焦头烂额。白天的延续,经常使我在夜里不得安宁。我经常的处于失眠的境地,因而显得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而月光是公正的,特别是这中秋之夜的满月,它不因我的渺小而鄙视我,它不因我的成功而阿谀我,它一直就是默默的看着你,看着你走的每一步。
我慢慢的走了回去,心里一片月光的明亮。
篇四:中秋节作文800字
今天下午,我放学回家。在路上,我看见修真观广场上摆了许多桌子,知道今天晚上有晚会。回到家,我抓紧时间做作业。吃好晚饭,我跟父母说今天晚上修真观广场有晚会。他们说去看。我高兴得没法形容。于是,我们就走出家门去修真观广场了。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后来,爸爸看了一下手表,说:”时间不早了,我们快点走吧!“于是我们加快了脚步,很快,我们就走到了修真观广常那里已经全部布置好了。广场中间放着一排排整齐的桌椅,上面放着各种水果:桔子、香蕉、苹果、柿子,还有瓜子。当然,桌子上还少不了放着月饼。广场周围围了一根白线。白线那里还站着几位民警。他们在放哨,维持秩序。房子上挂了一盏又一盏灯笼。走道上都挤满了人。啊,好热闹啊!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处地方站住了脚步。过了好久,晚会开始了。导游领着各地游客入席了。外地的游客来得还真不少,有新加坡的、香港的、马来西亚的„„这时,台上出来了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他们先向游客问好,然后说了一段话,最后宣布武术表演开始。只见一位表演者两脚一翻,双手握拳,一阵拳打脚踢,一套武术便表演完了。观众们立刻鼓掌表示赞赏。接着表演的是舞单刀。只见那单刀挥舞起来好象只有一个影子。不一会儿,单刀表演结束了。接着,上场的人表演舞双刀、舞金箍棒、双打。那舞金箍棒的可真是绝了。那个人四十出头,是一位有点年纪的人。他拿着金箍棒舞动转圈,又在身体周围转圈,竟然用一根细小的手指转动那根金箍棒。他的表演博得了观众一阵又一阵的热烈喝彩声。武的玩完了,又来玩文的。主持人说:”光台上精彩还不够好,台下也要来点儿精彩的才算好。“说着他请两位游客来了一个男女合唱。接着,一个游客上台唱了一首《十五的月亮》。接下来台下观众中有些人上台去表演了一个大合唱。最后,投资总裁亲手抽出了一、二、三等奖,还有一个特等奖。
第四篇:关于中秋节作文:我家乡的中秋节
关于中秋节作文:我家乡的中秋节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月饼的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第五篇:我家乡的中秋节(模版)
我家乡的中秋节
904班 付裕 指导老师:唐小红
我的家乡每到中秋节,就会有一些特别的习俗。吃月饼,赏月的习俗倒不新鲜,最新鲜的是猜灯谜。
中秋节那天,家家户户都是要吃月饼的,金灿灿的外皮包裹着绵软细腻的蛋黄莲蓉馅,实在是令我难忘。
在中秋节的晚上,月亮已经高高挂在了如泼了墨一般的夜空,在空中悄悄盛放,又好像有人在月亮上睨着地面一般,灵动有神,似乎这素来冷清的月光,也在中秋节这天变得温润美好。
我们这里的中秋节中,最有趣的活动就应该是猜灯谜了。
暮色四合,如水的月光散了一地,可猜灯谜的广场里却不寂静,那里热火朝天,火红的纸灯把整个广场照得亮如白昼。那一个个纸灯如同一团团炽烈的火焰,墨蓝色的天空中,星星也好奇地探出他们的小脑袋,眨眨眼睛,灵巧而美丽。
人们正站在一张张长的纸条前,有的挠了挠头,有的则安静地站在原地沉思,一位老爷爷气定神闲地站在纸条翻飞的灯谜前,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戴着一副老花镜,背有点驼,但他脸上泰然的神情,让人觉得他一定非常有智慧。突然,他的双眸中似是迸射出耀眼的光芒,火红的纸灯照亮了他苍老的面庞。
人们争先恐后在挂着灯谜的绳子上取下灯谜,去兑换处兑奖,大家的脸上满是喜悦的神情,可这份喜悦并不是因为得到了礼物,而是这中秋节独特的灯谜带给大家无穷的乐趣,广场上一派炽烈而华美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
那如火的纸灯在夜风中摇曳,迎面是一阵热浪。
这便是我家乡的中秋节。
【点评】:文章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流畅,结构层次清晰,过渡自然,有一定文采,中心突出,详略得当,重点描写很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