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美丽的家乡
1、围绕自己游览过或者了解到的自己最喜欢的一处家乡自然景观,写一篇作文。可以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可以自己的家乡,学校,小区等。
2、让学生通过对家乡大自然的观察,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发挥想象,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3、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减少作文中的错别字,病句,使作文更具体,生动。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作文基础,美丽双流,物产丰富,自然美景不胜枚举,每一处景点都透着深深的文化底蕴。然而,六年级学生因为年龄的局限,对家乡的美不够关注,对家乡的情还缺乏感受。虽然学生也很喜欢美丽家乡的大自然美景,但对于自然景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和感悟。在作文前,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三峡之秋》,以此为范文,学生仿写自己美丽的家乡,在选材和写作手法上还需要进一步指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写景思路,让学生仿《三峡之秋》一课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来写作景物,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写景中借助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把景物的特征进行细致的描写,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三、教学准备:
1、《三峡之秋》课文的学习
2、家乡自然美景图片PPT课件
3、学生收集家乡美景照片,资料。
4、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同学们,我们的家乡双流是个美丽的地方,有棠湖公园、古镇黄龙溪、新城公园、锦绣东山等优美的地方,集中了湖泊山岳、山林田园、民俗风情、历史古迹等风景,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双流美景图片PPT)。
2.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感受?我们的家乡美吗?
3.课前请同学们收集了家乡名胜古迹,山水美景景的照片和小资料。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吧!(小组交流,介绍)
(二)明确要求,理清思路。
1.家乡的美景不胜枚举,就让我们一起用笔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一处吧!
2.明确范围:
拟题和选材:本篇作文在题目拟定上比较自由,也可以直接以景物名称命题,如《美丽的棠湖公园》、《校园之秋》、《秋游黄龙溪》等;也可从情感出发进行命题,如《我爱家乡的小河》、《难忘锦绣东山》等;也可以观光的角度命题,如《黄龙溪之游》、《游新城公园》等。选材时要注意重在对最喜欢、最具代表性和最有特点的景物进行刻画描写。
3.技法指导:
1)按照顺序来写。
课文《三峡之秋》为我们的作文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课文就是抓住了不同时间内的景物特点来描写的,我们可以仿写此文。
①空间顺序:按照景物的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的方位和远近去组织材料。
②时间顺序:依据早、中、晚或者白天黑夜,也可以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来写景物特点。
③游览顺序: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记下看到的景物。
2)习作技巧小贴士。
①细致观察: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眼、耳、鼻、手等多种感官去对外界事物看看,听听,闻闻,摸摸。抓住景物的形态、色彩、声音、气味、质感等方面的特征。这样写出来的景物就更生动,让读者身临其境。
②突出重点:选择你最喜欢、最欣赏,感受最深的地方进行详细的描写刻画。③活用修辞: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对景物的重点部分精雕细刻,具体、细致、生动的表现出来,让你的作文锦上添花。
④寓情于景:要抓住景物动态和静态的特征,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观察描写的同时,注意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让你的作文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学生习作,教师适时指导。
1.学生当堂习作,并规定在40分钟内,完成400——600字的作文。
2.PPT出示优美词汇,诗句,供学生选择。
3.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四)学生互评,修改作文。
1、出示评改作文的模版: A、字数够400字以上吗?书写工整吗?
B、有错别字吗?标点符号正确吗?
C、语句通顺吗?有细节描写吗?
D、开头结尾新颖吗?首尾呼应,点明主题了吗?
E、内容生动吗?有使用成语,引用名言吗?有使用修辞手法了吗? F、有真情实感,快乐向上吗?分段了吗?
2、学生交换作文,按照作文评改的五步曲进行互评。
第一步:看一看。
有无错别字,标点是否正确,书写是否工整;
第二步:读一读。
读读文章是否朗朗上口,语句是否通顺,层次是否清楚;
第三步:找一找。
圈、点、线勾画出文章中的好词成语、细节描写(外貌、心理、景物等)、修辞手法等,旁边画出小五星。
第四步:想一想。
想想文章内容是否符合主题,是否恰当引用名言诗句或典故,开头结尾是否新颖巧妙,是否首尾呼应,点明主题;
第五步:写一写。
把想到的用评语的方式写在文章的末尾,一般采用2+1的评语方式,即两个优点和一个建议。
3、学生拿回自己的作文修改。
4、把修改好的作文工整、规范地誊写在作文本上。
六、教学反思:
学生在学了《三峡之秋》这篇课文后,对于写景文章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写作技巧方面提高了要求。学生能认真地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特征,活用修辞手法写出质量较高的景物描写文章。并且通过指导,能把已经写出来的文章从立意、选材、篇章结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等多方面进行增、删、改,使文章更完美、更周密、更具体生动。最后再工整、规范地誊写到作文本上。但有部分学生对于景物的细节刻画还不够细致,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对于中差生还需进一步地指导。
第二篇:美丽的家乡
美丽的家乡
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四(1)刘霁萱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每当听到这甜美的歌声,我内心的自豪便油然而生。因为我的家乡海阳就是座落在海边的美丽城市。
夏天,漫步海边,便有一股股海风徐徐吹来,炎炎烈日顷刻间被抛到脑后,消失得无影无踪,迎接你的是美丽的风姑娘。
刮风的时侯,海面上总会展现一幅蔚为壮观的画面。近处,海浪一个接着一个,发出沙沙的声响。一个波浪拍击到石头上,溅起雪白的水花有一米多高,如果你靠近点,全身都会被淋湿。风一大,放眼望去,海面上点缀着星星的浪。海鸥在海面上飞来飞去,勇敢地和风浪搏斗。远处,可见点点小船隐隐约约,海天一色,天边飘着朵朵白云,慢慢向远方飘去,好像一条条渔船。此时,大风掀起,瞬间就会波浪翻滚,好似一条条巨龙将要腾空跃起。紧接着,它伴随着一阵排山倒海般的响声,向岸边“扑”来。硕大的浪花拍击着海岸,迸射出无数晶莹的浪花。一股水汽扑面而来,还没等你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时,又有一排巨浪接踵而至„„
风停了,海面上风平浪静,只有一层层水波,即使到了岸边,也只是一层细小的波浪,拍击海岸时的声音,清脆无比,就好像是瓜子皮被人踩碎的声音一般。除此之外,还有流水似的声音,听到后仿佛一切烦恼和心事都与我无关,那感觉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啊!
走到海水浴场,便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大人们到了,换完衣服,纷纷跳入水中,游了起来,和朋友们一起玩起了打水仗,好像是一群小孩子。小孩子坐在岸边,堆着沙子,慢慢的,一座座沙子城堡就堆成了,看着他们满脸的笑容,别提有多高兴了!
故乡的海是如此的美丽,有许许多多美丽的景色,如:招虎山、竹林。还有许许多多好吃的,其中海阳的樱桃就没的说,好看又好吃!
我爱大海,更爱我的家乡。
指导教师:沈德海
第三篇:美丽的家乡
美丽的家乡
小南街小学二年级一班:李泓成
我的家乡在四川中江,那儿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有高高的山、绿绿的水、蓝蓝的天!
我的家乡非常美丽,长长的凯江河、小东河像母亲的双臂环抱着美丽的中江县城。春天到了,河边的柳枝条儿就像一条条垂下的细辫子,长长的,绿绿的,好看极了!公园里、路两边迎春花、杜鹃花、玫瑰花……一朵朵争奇斗艳,既香气迷人又美丽动人!妆扮着我们美丽的家乡。我的家乡还有两座宝塔——南塔、北塔,在县城的南北两边,远远地望去它们就像两把锋利的宝剑,守护着我家乡的南大门和北大门!
我的家乡特产也很丰富:甜甜的中江柚、又细又长并且中间空心的中江挂面、香喷喷美味可口的八宝油糕,让你吃了就忘不了!
我的家乡还有一位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人们为了记念他的英雄事迹,专门修建了一座既宏伟又漂亮的纪念馆!
我美丽的家乡还盛产一种可爱的宝石——菊花石,在凯江河边,如果你的运气好,可以拾到很多这种美丽的小石头。
小朋友们,我的家乡是不是很美丽啊?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做客!你一定会喜欢这儿的!
第四篇:美丽的家乡
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甘肃静宁。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个美丽的地方。
家乡的果园特别多,到了春天粉红的桃花开了,雪白的梨花开了,漫山遍野的苹果花也开了,整个县城的田野变成了花的海洋。
到了秋季,黄澄澄的鸭梨成熟了,它们长得个儿大,皮儿薄,把树枝都快要压弯了,摘一个,咬一口,好吃极了。另外,红彤彤的苹果,更是一道绝妙的风景,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我们家乡的苹果驰名中外,静宁红富士苹果出口国外,享誉国际。我们家乡是“金果之乡”,欢迎各地朋友到我们家乡做客。到时一定让你们吃上甘甜爽口的苹果。
第五篇:美丽的家乡
美丽家园,美丽北川
我的家乡在北川,这里山青水秀,这里人杰地灵。平通河从这里轻轻流过,滋养着这一块美丽的地方;湔江从这里滚滚翻淌,孕育着传奇般的羌山文化。远山如黛,一条条平坦的小路,蜿蜒在绿油油的田地间。豁然开阔处,一栋栋新房相对而立,白白的墙面与葱翠欲滴的绿树相映成画。
春来麦田绿,油菜花儿黄;秋季牛羊肥,包谷翻金浪。过去,我爱她,是因为她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如今,我爱她,是因为在党的恩泽下,羌族儿女正在奏响一曲辉煌的乐章。
我的家乡本不富裕,却又遭受罕见地震。在党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我的家乡得以迅速重建恢复。如今的新北川,一座座新村拔地而起,一条条公路穿山越岭,一间间校舍书声琅琅,一座座工厂马达轰鸣,一群群游人纷至沓来,一张张笑脸写满幸福……行走在新县城,大道四通八达,葱翠的风景树,亮丽的路灯,宽阔的广场,还有那特色羌楼雨后春笋般的树立在道路两旁。茶余饭后,老人们漫步街头;还有那比花儿还鲜艳的姑娘们,在广场锅装,秧歌;时而还能看到那——对对姑娘和羌族小伙,领情脉脉。
再走进各乡镇村社,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房屋、时尚的家具和灾区群众开心的笑颜。一排排整洁的房子,一条条硬化后笔直的巷道,屋檐下悬挂着的金灿灿的玉米和火红的辣椒……和煦的艳阳、泛绿的田野、一幢幢新居,走出阴霾的灾区群众个个笑逐颜开,忙着抓生产、创收入,忙碌而充实的老百姓自立更生,奋发努力,力争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援建省市的倾力支援下,北川15万人民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加快发展,取得了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胜利:用勤劳的双手重建美好新家园,大踏步走向新的生活;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化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住房、学校、医院、商场、文化设施等等,以一步跨越10年、20年的速度,为灾后四川换了新颜;对口援建的工业园区一个个掘起,一大批重要产业发展项目稳步发展,灾区经济发展活力日增; 城乡改革发展纵深推进,充分开放合作大笔如椽,民生工程亮点纷呈……5年来,家乡北川从悲壮走向豪迈,广大群众,为重新建设美好家园,创造了人类历史伟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