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服务业三十年:发展历程
一、中国服务业三十年:发展历程
(一)服务业发展:增长迅猛,但滞后格局未变
1.服务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仍然偏低。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受物质生产部门优先发展战略、服务部门为非生产性寄生部门的指导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不重视服务业的发展。这期间,中国服务业发展落后可见一斑。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改革启开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大门。在1978-2007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以上。与此同时,作为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服务业(在统计局的资料中被称之为第三产业),也获得了高速的增长。服务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860.5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963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5%,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近两个多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3.4%增加到了2007年的39.2%。每年增加将近0.6个百分点,但近5年来其比重不断下降趋势。
2.服务业正逐步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力军,但其潜力仍没有发挥出来。
1978年以来,中国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先是上升再基本趋于稳定,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相对较快。2007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达到24945万人,而1978年其就业人数只有4890万人,2007年度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是1978年的5.1倍,第三产业就业占全部就业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参见表2)。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第三产业)将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主渠道。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都远多于第二产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是第二产业的3倍左右;中等收入国家(如保加利亚、巴西)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是第二产业的2倍左右(参见表3)。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被认为是吸纳劳动力能力最强的领域,但中国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所吸纳的全部就业人口还不到三分之一,远低于国际水平。这固然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制造业较发达且市场化程度较高有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实。
3.服务业劳动生产效率逐年提高,但服务业各行业间劳动生产率差异显著。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人均增加值)稳步提升。1978年,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只有0.1759亿元/万人,2007年则上升到了3.8616亿元/万人,2007年是1978年的21.95倍,年均增长12%(参见表4)。服务业门类众多,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大。根据荆林波、李蕊(2008)的研究,在10个服务部门当中,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生产率最高,分别达到59.68506亿元/万人和52.25454亿元/万人,远远超过服务业生产率的平均水平。劳动生产率最低的行业是教育(3.434531亿元/万人)。此外,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的劳动生产率也不高。[1]
4.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传统服务业较发达,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明显落后。
根据国际通用的服务业分类标准,一般地认为,传统服务业是指运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经营,并且在工业化以前就已存在的服务业。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服务业、餐饮住宿业、修理业、商业等。现代服务业是指其需求主要受工业化进程、社会生产分工的深入影响而加速发展的服务业和运用现代科技技术、新型服务方式及新型经营形态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其内部结构明显改善,服务业结构转换与升级正在加快。物流、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旅游、文化、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体育、会展、中介服务、动漫、创意等需求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现代技术型、知识型服务业迅速发展,各种新型业态层出不穷,提升了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但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等传统产业的主导地位并未改变,现代物流、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仍然偏低。从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来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最高,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高达40%,而金融与保险、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比重还比较低,约为20%。
(二)服务业改革:体制束缚坚冰已打破,但还任重而道远
1.服务业体制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总体落后于农业和工业领域的改革。
在计划经济时代,服务业发展长期得不到重视。在当时的体制背景下,我们几乎把现代化的目标单纯地理解为工业化,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是当时最重要目标和最迫切的任务。1978年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序幕,但这种改革也是从农业(1978年农村实施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和工业(1984年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开始的,最后才触及服务业。服务业改革中全面展开则要追溯到1992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之后。中国改革30年最大特点也是最成功的一条经验就是“渐进式”制度变迁。服务业制度变革也是如此。从服务业改革的先后次序来看,是按照逐渐放开服务改革、完善服务市场结构和体系以及服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顺序,遵循了先易后难渐进推进的基本原则进行的。比如,首先是在舆论导向上、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为服务业发展创造基础性条件;其次是逐步放宽相关服务行业价格的管制,在一些领域(主要是居民服务领域)较大程度地放松了进入规制,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市场竞争,较大程度上由市场供求决定服务品的价格;进而再实施市场结构改革政策,允许其他国有企业或者部分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定行业,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有经济独家垄断经营的格局;最后实施产权改革,通过股份制、民营化或者与外资合资、合作方式,对某些行业的国有服务企业(如银行、证券、保险、商业零售领域)进行产权结构调整,引入了不同所有制的竞争主体。这些改革举措促进了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与世界服务业方式变革的总趋势也基本吻合,但从30年来的服务业发展实践来看,其实施力度和改革的成效还非常有限,或者说制度变革的能量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
2.体制束缚是制约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理应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在服务业领域也不例外。尽管改革已经了30年的历程,但中国不少服务业领域垄断色彩十分强烈,一些部门对某些领域过分看重其兼有的属性,如:银行作为调节经济手
段的属性,科教卫体等领域作为公益性、福利性事业的属性,文化、传媒等作为意识形态的属性等,导致了银行、证券、保险、电信、民航、铁路、教育卫生、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领域,至今仍保留着于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政府或国有经济垄断经营严重。比如,在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仍占50%以上,大大高于工业的同一比重,而且多数服务产品的价格还是由政府制定和管理,市场竞争很不充分。其结果,服务业的发展远远适应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提供效率低下,降低了净社会福利,也影响服务企业的经营和机制创新,不利于服务业的成长。
(2)行政审批环节过多、且多头管理。主要表现是行政审批环节过多、效率不高,行政执法尺度宽严不
一、收费过多。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政策司等2005年对服务业前置审批项目的不完全统计,除涉及国家法律17部、国务院行政法规33部、国务院政策文件20件外,涉及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部门规章、文件106件。各地方依据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文件制定的地方性规定就可以成为一个庞大的集合。由于修订机制不够有效,法律、法规和规章、文件存在着修改不及时、废止退出滞后的问题,成为体制创新的障碍。各政府部门之间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存在许多不衔接和不配套之处,为企业带来很多困扰。行政执法中广泛存在的重复检查、重复收费、行为不规范等现象也妨碍了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3)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彻底严重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产业化、社会化、专业化是服务业发展的方向,但中国长期以来把不少服务业当作是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内部的事情,没有把它剥离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效率。
中国的事业单位承担了较多的公共服务或准公共服务职能,但也有一些本可以产业化或市场化的服务业也存于其中。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各种应用开发性科研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社会中介机构、一般性艺术表演团体、新闻出版机构乃至部分宾馆、招待所等,该市场化的没有市场化。公共支出越位挤占了稀缺的公共资源,分散了财力,使得社会急需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或无力供给。各类事业费供给范围庞杂及财政供养人员负担过重,造成一方面存在不合理的越位供给或过度供给的状况,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应当由公共部门保障的事业,资金供给短缺、保障乏力的问题。国有企业是市场经营主体,理应全力以赴地参与市场竞争。但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很不彻底,不少大企业出于自身利益和安置富余人员等方面的考虑,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非核心业务,如车队、法律事务、后勤、学校、医院等,企业绝大多数生产性服务业在企业内部消化,制约了物流、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政府机关及学校、医院等部分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不高,大量服务需求内置,如各政府机关为提供电子政府服务,纷纷设立了专门的信息中心,而其专业化水平和运作效率远低于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公司。
(4)垄断与管制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中国在很多服务业领域实行垄断性经营。在中国,很多服务业是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服务产业,如金融保险、电信、邮政、城市供电、铁路、民航、港口等领域。由于这些部门垄断难以打破,政府的管制又不够有效,服务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效率还比较低下。中国服务业在入世前对外资有着严格的限制,入世承诺中才逐渐放宽原有的限制,但是国内服务企业与国外服务企业大规模的竞争还没有到来。
(三)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质量有待提高
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状况主要通过服务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两个方面的指标来反映。改革开放
30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尽管还有较大逆差,但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服务业利用外资也迈上了新的台阶,占全部实际利用外资额的比重在不断攀升。
1.中国服务贸易正在蓬勃发展,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1982年的7674亿美元猛增至2007年的63200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了8%,高于货物贸易增速1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的份额从1980年的15.7%上升到2005年的19.3%。在这一国际背景下,中国服务贸易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出口和进口额已分别由1982年的25亿美元和19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914亿美元和1003亿美元,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居世界第7位,进口居世界第5位,服务贸易地位明显上升(陆燕,2008)。[3]
必须看到的是,中国发展服务贸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家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2006)把这种挑战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出口规模较小,贸易逆差较大,与货物贸易相比发展相对滞后;其次,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等传统部门,高附加值或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服务贸易发展落后;第三,服务贸易统计体系还不完善,导致政府制定政策、对外谈判缺乏依据,企业开拓市场、应对风险缺少信息,影响了中国服务贸易领域政府活动和企业业务的开展。
2.中国服务业吸收外商投资大幅增长,现代服务业正成中国吸引外资的新热点。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引进的外资主要投放在制造业,服务业几乎是空白。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开始逐年增多,在中国吸引外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也开始提高,但总体来讲,服务业吸引外资水平仍然较低。不过,近些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商务部官方网站提供的数据,中国利用外资结构和质量呈现出制造业投资比重明显下降、服务业外商投资迅猛增长等一些新特征。2006年,工业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比重近6年来首次下降,而服务业外商投资迅猛增长。全年工业制造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00.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6%;占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63.6%,比上年降低了6.8百分点。2006年服务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99.2亿美元,比上年大幅增长了33.5%,增幅比上年提高27.4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业、教育、房地产业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幅度都超过50%,分别为93.9%、91.1%、72.3%、65.6%、51.9%。服务业利用外资占当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32.3%,比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而且,外资进入服务业领域的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前几年主要是房地产业,但近年来,则表现出对电信、银行、证券、保险、分销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偏好,现代服务业正成中国吸引外资的新热点。服务业吸引外商投资的比重提高,有利于改善和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减弱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力度和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哪个领域开放得较早,哪个领域就发展得较快。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与过去开放度低有关。比如,中国的金融和电信市场长期以来是具有完全垄断特征的市场,金融服务由国家银行垄断,电信服务由国家电信垄断。由此产生这些领域的服务质量差、经济效率低。近年来,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度越来越高,开放度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涵盖了《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大类中的10个,涉及总共160
个小类中的100个。目前,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电信服务、分销等在内的100个服务贸易部门已全部向外资开放,占服务部门总数的62.5%。但总的来讲,中国服务业的开放整体上晚于制造业,开放程度也远低于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对外直接投资约70%流向服务业,但中国2006年服务业吸引的外资额即便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也只有吸引全部外资额的32.3%。目前,外资进入中国服务业还要面对外资准入资格、进入形式、股权比例和业务范围等较多的限制,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水平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二篇: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三十年业绩斐然
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三十年业绩斐然
发刊词
三十年弹指一会间。
进入而立之年的我国商业管理体制改革经过曲折、渐进的长期努力,已经建立了商品自由流通、多种经营业态并举、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流通业管理格局,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其30年改革的脉络充分体现了我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转轨,同时也开始纳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通过回顾流通业改革的进程、商业理论改革的探讨、经营业态的变迁及改革所带来的业绩的精彩回放,力求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向读者展现我国流通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服务业对外开放路径及特征
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渐进性特征相对应,我国服务业开放选择了一条试点先行、逐渐加速加力和拓展领域的路径,经过了“引进来”为主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变化,完成了从自主开放到制度开放的转换,其阶段性、梯次型特征十分明显。
一、初期少数领域零星开放阶段(1978年-1991年)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重视工农业的发展,而对服务 1 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改革开放初期相当长时间内,服务业仍未被摆放到应有的位臵,在开放问题上,服务业初期开放层次不齐,个别领域开放相当早,但是更多服务业开放起步较晚。我国最早的三家中外合资企业其实都归属服务业:第一家是1980年中国民航北京管理局与香港中国航空食品公司合资成立的“北京航空食品公司”,拉开了中国吸引外资的大幕,其次是中美合资的建国饭店,1980年6月开工建设,1982年3月底正式营业,再就是长城饭店,创建于1980年,1985年正式竣工营业。餐饮、旅游饭店、以外销为主的房地产开发是这一时期开放的主要领域。旅游饭店是服务业中最早向国际市场开放、最早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行业。为整体开放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服务设施的需要,促使旅游饭店业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度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投资规模甚至高于工业项目。20世纪80年代初建成的北京建国饭店、广东白天鹅饭店、南京金陵饭店等8家合资饭店成为中国吸引外资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批项目。
1978年以后服务贸易起步发展,较具规模的是始于1979年的海外工程承包和20世纪80年代初的国内旅游业开发。随着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和货物进出口的发展,服务进出口的领域越来越宽,相关的货物追加服务、通信、金融、保险、技术服务、经营管理咨询、人员培训等服务进出口也随之迅速发展。198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4亿美元,1991年增长到了108亿 美元,其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比重较为稳定,其中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总出口额的比重保持在0.7%至0.8%,进口额占比为0.4%至0.5%,进出口总额保持在0.6%至0.7%。
二、中期试点推进阶段(1992-2001年)
一是加快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法规政策集中出台。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实现,世界经济结构加速调整,产业发展明显向服务业倾斜,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迅速超过第一、二产业,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这一趋势,我国开始调整产业发展战略,开始将服务业发展摆上重要议程。1992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这是我国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第一个重要文件,《决定》还提出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十三条政策和措施。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提出“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兴起”。1994年,我国进一步进行了计划、财税、金融、外汇、外贸以及投资体制等方面的重大改革,为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94年通过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1995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1997年2月,国务院批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本,1997年九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对服务业开放的定调是“有步骤地推进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二是参与服务贸易谈判并做出初步承诺。在“乌拉圭”回合谈判期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参加了整个过程,而且参与了制定《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1990年5月4日,中国联合印度、喀麦隆、埃及等发展中国家向服务贸易谈判组提交了对GATS文本结构具有重大影响的“亚非提案”。1991年7月,中国第一次提交初步承诺开价单,对银行、航运、旅游、近海石油勘探、专业服务和广告等6个行业的市场开放做出了初步承诺。1992年10月,中国又把保险、陆上石油服务、商业零售、建筑工程和计算机服务等领域列入初步承诺开价单。1993年4月,中国又将开价单作了调整,初步承诺开放银行、保险、旅游(酒店、餐馆)等服务市场。1993年9月,中国再次修改初步承诺开价单,迸一步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并于同年11月,提交了服务贸易减让表草案。1998年7月,在WTO中国工作组第8次会议上,中国在服务业方面的谈判取得进展,就电信、金融、零售、法律、会计、专业服务领域的开放提出了许多实质性建议。根据1999年11月15日达成的中美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市场准入范围进一步扩大。
三是试点开放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增长期。1991年到2001年,我国大部分服务业都在试点基础上有限度对外开放。虽然不同服务业门类的开放形式和力度有较大差别,但整体来看服务业市场对外商投资的限制逐步放松,外商以商业存在的方式进入中国服务业市场的部门和领域不断扩大,形 成了覆盖金融、保险、交通运输、仓储、建筑业、商业、房地产、科研、教育、卫生、信息咨询等十几个部门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等不断扩大,特别是国际旅游业增长较快,传统行业如商业、餐饮业等有较大发展,金融、保险、邮电、通讯等行业增长也很快。运输业中的海运运输和速递业务、会计服务业和分销业中的零售业已有很高的开放程度,实际上零售业实际开放程度已超过承诺的初期水平,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数量也增多。但仍有一部分重要的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开放也比较晚,如对金融业的业务范围和地域一直实施严格的限制;电信业在2000年9月才出台《外资电信管理规定》,容许以合资的方式进入,公路在2001年11月才发布《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的管理规定》,容许独资方式进入货运,而客运仅限于合资;铁路则于2000年8月才以合资的方式开放货运。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进出口总额从1991年的108亿美元增加到了2001年的719亿美元。除1998年和2001年外,其他年份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特别是1991年至1994年增长率在20%以上;服务贸易进口也快速增长,从1991年的39亿美元增长到了2001年的390亿美元。
三、后期履行承诺全面开放阶段(2002年—迄今)
1.加快形成服务业开放发展新战略和新的政策体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服务业在世 界经济中的地位持续攀升,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适值我国在新世纪之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此将在新的规则体系约束下参与国际服务业的竞争合作;国内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也进入重要时期,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我国重大而长期的战略任务。因此,这一时期服务业的开放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从商贸、文化、金融、体育、交通等所有服务业管理部门,到全国各地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服务企业,再到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围绕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新任务,围绕服务业开放发展的国家战略、产业理论和政策体系、企业经营发展策略等进行了全面、密集而深入的研讨、设计,在实践上则根据入世承诺,不断探索创新服务业开放发展的新模式。
2001年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意见》,指出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有力措施。意见提出了加快发展服务业发展的12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在扩大对外开放方面,提出要通过扩大开放,促进服务业管理体制、企业机制、组织形式以及服务品种的创新;促进先进服务技术和标准的引进,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和培育服务业比较优势的形成,增强国际 竞争力,减少服务贸易逆差。要有步骤地进一步开放银行、保险、证券、电信、外贸、商业、文化、旅游、医疗、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国际货运代理等领域。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服务业的跨国公司。鼓励开展设计咨询、对外工程和技术承包、劳务合作。2007年和2008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又先后出台,彰显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急迫性。
2.履行承诺逐步形成整体开放的新格局
入世时我国对各类服务业开放均做了承诺,承诺水平也较高,但各个领域对外开放的时间表和最终开放程度不完全一致,不同服务贸易方式的承诺内容也明显不同。关于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对所有的部门至少都做出了局部的承诺;在跨境提供方面,对超过80%的部门做出承诺。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的承诺较多,但是在商业存在方面仍然有较多的限制。
入世后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速度明显加快。首先是在清理和修订法律法规方面,采取了大规模行动,共清理与外经贸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2300多件。到2006年,随着有关法律法规的清理告一段落,以及服务业的开放承诺基本完成,我国进入WTO后过渡期。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从2006年11月12日起,除了个别领域外,我国取消服务业对外资的限制,至此,我国服务业整体开放的新格局基本形成。2007年外资对我国四大服务行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 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直接投资企业数量合计达到11085家,实际使用外资84.6亿美元。入世之后我国服务业按承诺稳步开放,整体发展良好,不少服务业出现快速发展势头,规模、质量和竞争力明显扩大和提高。
3.服务贸易特别是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发展迅猛
2001年以来我国抓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加速发展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快速增长。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突破千亿大关,达到了1222亿美元,进口达到130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523亿美元。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服务出口增速加快,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电影和音像等新兴服务贸易部门的出口增长迅猛,不仅超过了其他服务部门,也超过发达国家相应部门的增长速度。2001-2007年,我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从4.6亿美元增长到43.4亿美元,咨询服务出口从8.9亿美元增长到115.8亿美元,电影和音像出口从2789.5万美元提高到3.2亿美元。
4.内地与港澳服务领域开放合作成为亮点
大陆与港澳地区服务领域的开放合作日益紧密是这一阶段的特色。自2003年始,内地分别与香港、澳门签署了《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以及《安排》附件和五项补充协议,内地一步步扩大对港澳服务业开放的领域和程度,另外商务部还于2006年连续发布《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 办法》的补充规定和补充规定
(二),专门鼓励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商业企业。
截至2008年9月,内地在金融、法律、会计、建筑、旅游、医疗、物流等40个领域分别对港澳实施了221项和209项开放措施,涉及内地30多个政府部门。多数行业对港澳投资放宽或取消股权限制,降低注册资本、资质条件等门槛,放宽投资地域和经营范围等。截至2008年5月底,2322家港澳企业按照CEPA的优惠条件申请投资内地。金融合作、旅游合作和专业人员资格互认方面,截至2008年5月底,港澳共有51家银行全面办理存款、兑换、银行卡和汇款4项人民币业务,人民币存款超过800亿元人民币。内地累计赴港澳“个人游”旅客达5508万人次,如按人均消费5000港币计算,则为港澳带来近2800亿港币的收入。建筑领域,内地与香港共有2037人通过互认取得了对方的专业资格。
服务业对外开放的主要成就
一、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总量倍数增长,开放领域和水平接近发达国家
经过30年的对外开放,我国服务业发生了根本变化,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等做出了巨大贡献。1978年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只有87..5亿元,2007年达到96328亿元,30年间增长110倍;1978年第三产业贡献率为,2007年则为39%。
目前我国服务业开放已经超过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而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开放领域涵盖了《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大类中的10个,涉及总共160个小类中的100个,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电信服务、分销等在内的100个服务贸易部门已全部向外资开放,占服务部门总数的62.5%。2007年,中国非金融服务贸易领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000多家;服务业领域在利用外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2007年服务业(含金融业)实际吸收外资达430亿美元,占吸收外资总额的52%,比2002年的比重提高近1倍。
服务贸易成就斐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服务业出口增速加快,服务出口大大高于同期GDP增速,是世界上服务出口增速最快的国家。中国服务贸易从1982年的44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2523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6%增长到4%。2006年,中国服务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对外直接投资113.8亿美元,其中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5.3亿美元,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78.5亿美元;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5.1万人,年底在外劳务人员67.5万人。截至2006年底,中国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82万人。2007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3%;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68亿美元,增长26.0%。
二、现代服务业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通过引进、吸收和调整优化,我国主体多元化、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现代服 务业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国有企业一统天下为国有、集体、外资、混合等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所代替;传统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旅游运输等行业加快升级改造,现代物流、会展、广告、咨询、中介代理、计算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大力引进超市、便利店、购物中心等新兴业态,彻底改变了原来单一百货店的零售市场格局,促进了市场繁荣、消费升级和民生改善;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现货市场、批发市场等有形市场与期货市场、网上市场等无形市场互动发展。
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铁道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2004年,发改委、商务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组建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物流产业的行业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有史以来第一次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明确了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2007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额达到75.2万亿元,物流增加值1.7万亿元,占第三产业的17.6%,占GDP的6.9%,成为拉动GDP增长和第三产业发展的稳定因素。
三、服务业技术管理的现代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
通过技术、资金、人才和现代经营理念的引进,提高了我国服务产业现代化设施装备水平,强化了江省县级市中列首位,一个浙中内陆小城发展为中外闻名的国际性商贸城市。目前来自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外商常驻义乌采购小商品,境外企业经登记批准在义乌设立办事处900多家,联合国、外交部等机构在义乌设立了采购中心,义乌市场上商品已出口到212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外向度60%以上。
四、为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
对外开放带来了我国服务业的大发展。由于传统服务业体量不断增大,新兴服务业门类日益增多,服务业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最重要领域,大大减轻了我国的就业压力。劳动密集型的零售、住宿和餐饮、家政服务等行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再就业人员,而知识密集型的商务服务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则主要吸收了大量高校毕业生。对外劳务输出、承包工程等服务出口也直接带来了就业机会。
1978年—2007年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4890万人增长到24917万人,新增就业人员20027万人,平均每年吸纳新增就业人员约691万人,其中,1990-2005年,服务业新增从业人员11792万人,而同期新增的全部从业人员只有11076万人,说明服务业不仅吸收了绝大部分新增的就业人员,还吸收了很多从农业、工业转移过来的从员人员。1978年、1990年、2000年、2007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为70.5/17.3/12.2;60.1/21.4/18.5;50.0/22.5/27.5;40.8/26.8/32.4。
五、刺激服务消费需求,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国民素质
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使居民 的消费结构、消费理念、消费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我国居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转变的过程中,服务业“保障消费、便利消费、创造消费”的功能凸显。城乡居民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个人发展、享受及娱乐型服务消费市场越来越活跃,部分大中城市居民消费已由实物消费为主向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转变,体育健身、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教育等消费明显增加。高档舒适的现代化购物中心和宾馆酒店、方便快捷的通讯手段、多样化金融理财方案、世界各国文化艺术的巡回演出和展览、线路多样的境外旅游等,使消费者得以分享受服务业对外开放带来的现代商业文明成果和世界历史文化瑰宝。视听传媒、印刷出版、广告、教育和旅游等服务业的开放,也深深影响了我国几代人的消费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开阔了国民眼界和心胸,有益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凝聚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益于培育自信、开放、健康、进取的国民素质,有益于塑造和平崛起的大国新形象。
第三篇: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
成果名称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项目总报告成果类型研究报告
出版时间2006年6月
出版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原产业政策司)
成果内容简介
篇章结构、基本观点
本项成果是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原产业政策司)为制定国家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文件,委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由白重恩作为主持人)进行研究的项目“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的总报告。总报告于2006年6月提交国家发改委,报告全文6万字,共分为三个部分,篇章结构如下:
一、我国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多维度分析
1、与服务业有关的若干概念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历程
3、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横向比较
4、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对服务业的国际比较分析
5、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评价――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后的认识
二、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分行业分析
三、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整体制约因素及其对策思路分析
1、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经验与服务业的发展
2、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整体制约因素
3、发展我国服务业的整体思路
“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报告在课题组进行的扎实调研、广泛的数据分析、多个分行业研究等多项基础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对策中提出如下主要观点:
(1)目前我国各级政府文件中出现的各种服务业分类、概念问题,报告认为对服务业做合理的分类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现象,同时也会给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坚实的基础;但是,过多的概念会让人有无所适从的感觉。报告认为关于服务业领域较重要的概念有: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公共服务、自然垄断型服务业、行政垄断型服务业、公用事业等。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提法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其成分随着时间而变化。报告建议以我国非公共服务业中各行业对制造业的贡献与OECD国家差距程度的大小作为划分依据,分为传统服务业、传统型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
(2)利用100多个国家的数据进行的跨国经验研究发现,报告指出一国服务业的比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 一国制度的质量、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程度、国民的教育水平、城市化水平等,其中制度质量对于穷国的服务业发展更为重要,教育水平对于富国的服务业发展更为重要,一国货物出口占GDP的比重对其服务业比重有负向的影响。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目前我国的服务业比重相对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现象并非难以理解。利用相关数据进行的拟合表明,我国服务业比重低于印度10个百分点问题是可以解释的。制度质量和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程度是理解中印服务业比重差别的重要因素。
(3)利用投入产出表进行的国际比较研究发现,在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关系上,我国与OECD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异。首先表现在我国服务业总产出中,增加值的比重较低,其中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所占比重差距尤为明显,而税收所占比重反而高于各OECD发达国家。其次表现在生产过程中,我国服务业消耗了更高比例的水、电、气、石油等自然资源以及其他物质产品。最后,与一般常识有所差异的是,我国服务业总产出中更高的比重被投入到社会生产过程中,这似乎表明我国服务业的生产性更强;然而,按照第二产业产出中消耗了多大比重的服务业来看,我国的这一数值远低于OECD发达国家。综合这两方面的证据表明,我国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的支持作用还需大力加强。
(4)通过投入产出方法的国际比较研究,报告指出各个服务行业的产业关联关系,在我国与OECD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按照各服务行业产出中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比例,以及其在第二产业总投入中所占比例方面的差异程度来衡量,报告将它们分为传统
服务业、传统型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四类。其中传统服务业的两个比例都高于或接近OECD发达国家,表明我国的这些行业对于其他行业的支持作用已较为充分;传统型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关系在我国较为接近OECD各国;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衡量,我国新兴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持作用都落后于OECD发达国家。
(5)在总结提炼课题组对各个服务行业进行的研究后,报告指出,制约各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市场是否存在失灵;二是政府的干预政策是否适当。各个服务行业在外部性,规模经济,信息不对称以及公共品等方面存在不同的特性,从而使市场不能完全发挥其配置资源的作用。市场失灵要求政府的适当干预,然而当前我国政府关于各服务行业的政策又存在诸多不适当之处。为促进各服务行业的发展,政府应当根据各服务行业市场失灵的特点和范围,制定适当的干预政策。
(6)总结以上国际比较以及分行业的研究,报告认为制定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应当建立在总结我国过去20多年以制造业为主导经济发展阶段经验的基础上。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的优势表明我们已经拥有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经验和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这些经验以及现实国情是我国服务业发展所必须依赖的客观环境。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来看,重要的是要审视过去的这些经验是否适合服务业本身的产业特点。基于这一思考,报告认为在总体上,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要点在于: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制度,尽量减少政府对国民经济不必要的干预,促进服务业发展;注重培养服务业国际竞争力,选择性地扩大服务业开放;发挥地方政府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同时要协调解决条块分割问题;调整教育理念和教育政策,占领服务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高地。另外,服务业的产业特性决定了政府管制对其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应当充分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做到对各服务行业的合理管制。报告中还详细论述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具体政策建议。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
(1)全面考查了目前服务业领域的各种流行概念,对服务业做出合理的分类。
(2)利用我国与OECD国家关于服务业的投入产出关系的比较研究后提出,在对其他产业的支持作用方面,我国的传统服务业高于或接近OECD发达国家,传统型现代服务业较接
近OECD国家;新兴服务业落后于OECD发达国家;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较低,其中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所占比重差距尤为明显,而税收比重反而高于各OECD国家;我国服务业较其他国家消耗了更多的水、电、气、石油等自然资源以及其他物质产品。
(3)基于利用100多个国家的数据进行的计量检验结果,提出一国服务业的比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观点。其中,制度质量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发展更为重要,教育水平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发展更为重要。在2006年10月世界银行网站公布的Working Paper
(WPS4032),“Do Institution Matter More for Services?”中,同样利用跨国数据提出了与本报告类似的观点。
(4)在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方面,报告提出应当建立在总结我国过去20多年以制造业为主导经济发展阶段经验的基础上。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的优势表明我们已经拥有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经验和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这些经验以及现实国情是我国服务业发展所必须依赖的客观环境。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来看,重要的是要审视过去的这些经验是否适合服务业本身的产业特点。
研究方法
报告主要采用了历史分析、国际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国际比较中,注重利用世界发展指数(WDI)、各国制度评分等数据库进行计量分析;同时注重利用多国投入产出表考查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关系的差异。
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等
本项研究成果所提出的多个观点,得到了政府决策部门与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
研究报告所提出的各种观点与政策建议,对国家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帮助。在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现产业协调司)出具的对课题的验收意见中指出:课题报告“研究思路清晰,视角新颖,方法科学,框架合理,对服务业相关概念的界定较为合理、可行,提出的观点符合实际。《课题》的研究成果为研究起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的相关内容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如果将本研究报告与国发(2007)7号文件“国务
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相比较可以发现,本研究报告的多项观点都被该文件所吸收。
作为本项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见第1章第3节的“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横向比较”,主要观点的第二部分),后来整理为学术论文发表于《经济研究》杂志2007年第7期的“政府规模、法治水平与服务业发展”一文,于2008年获得首届“浦山中银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最高奖(两篇获奖论文之一,见证明材料)。在世界经济学会介绍获奖论文的新闻稿中指出,该文“论题非常有趣,结构严谨,研究方法规范,结论富有说服力。尤其在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的今天,这篇论文的结论更是具有发人深省的政策涵义。”,“要大力发展中国的服务业,„„根据本文的结论,提高法治水平以保障合法契约得以顺利履行,消减政府的规模,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成果社会反映
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现产业协调司)出具的对课题的验收意见中指出:课题报告“研究思路清晰,视角新颖,方法科学,框架合理,对服务业相关概念的界定较为合理、可行,提出的观点符合实际。《课题》的研究成果为研究起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的相关内容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本项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后整理为学术论文发表于《经济研究》杂志并获得“浦山中银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最高奖。在世界经济学会介绍获奖论文的新闻稿中指出,该文“论题非常有趣,结构严谨,研究方法规范,结论富有说服力。尤其在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的今天,这篇论文的结论更是具有发人深省的政策涵义。”,“要大力发展中国的服务业,„„根据本文的结论,提高法治水平以保障合法契约得以顺利履行,消减政府的规模,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本项成果是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原产业司)委托申报人作为主持人研究的课题,“促
进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项目的总报告。研究报告在提交后,成为制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文件的重要支撑性研究。本项成果的多项政策建议,被该文件采纳。
成果获奖情况
作为本项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主要观点的第二部分),后来整理为学术论文发表于《经济研究》杂志2007年第7期的“政府规模、法治水平与服务业发展”一文,于2008年获得由世界经济学会主办的,首届“浦山中银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最高奖(两篇获奖论文之
一)。
第四篇: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证券行业从零开始,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证券交易所停业。旧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证券市场从此结束。新中国从此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证券交易所。
1949年6月,天津证券交易所重新设立,这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标志着中国当代证券市场的正式启动。
1950年2月,新中国在北京设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
1952年7月和10月,政府相继关闭了天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1958年以后,受当时中国国内外政治局势影响,中国证券市场更是长期受到摒弃。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1953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决定从1954年起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筹集经济建设资金。1954~1958年,政府连续5年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总额35.54亿元,但到了1955年,中国取消商业信用,同时限制国家信用。1958年又完全否定了国家信用。1968~1978年中国进入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无债时期。
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证券市场才得以逐步恢复。
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 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1990年12月19日,数百名中外贵宾参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的庆典。黄浦江畔一声锣响,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上市交易的有被称为“沪市老八股”的8只股票,“老八股”都是一些集体企业或国有小企业,带有很强的试水性质,试点不成功,也无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改革开放的特区隆重地举行了开业典礼。
这两个特殊的日子,已经作为辉煌的起点,载入了史册。沪深两家交易所的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的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也象征着中国百年证券的历史长河,千折百回,历经险阻,终于汇流成涛天的大潮,即将朝着无垠的大海奔去。二十年的历史表明,证券市场的诞生顺应了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但为市场经济的运作提供了样板,为深化企业改革提供了动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金融意识,有力地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199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在京成立。开始实行全国范围的证券发行规模控制与实质审查制度。从那之后直至2000年之前,股票发行依靠的是行政审批,投行经历的是“额度制”阶段。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不仅给“股票市场到底姓社姓资”的争论画上了 一个句号,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也许至今仍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说得清,如果没有邓小平在这年年初的南巡谈话,刚刚诞生不久的中国股
市后来会不会夭折;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明白,如果没有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中国证券市场不会达到今天这样一种规模。
1992年,是值得回味的一年。
1992年上半年,“股票认购证”向市民公开发售,进行1992股票认购证首次摇号仪式。全面放开股价,实行自由竞价交易。电真空B 股和深南玻B 股先后上市,掀开了新中国利用股票在国际市场上直接融资的历史一页。鄂武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拉开了深沪证券市场由地方性市场走向全国性市场的序幕。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标志着证券市场的监管已进入规范化阶段。证券市场从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深圳原野股票停牌事件给管理层第一次提出了如何把好上市公司质量关的问题,也给投资者提出了怎样回避上市公司带来的风险问题
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售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出现百万人争购抽签表的场面,并发生震惊全国的“8.10**”,让我们首次意识到了了到底应当如何发展证券市场的问题。
1992年8月11日,上海股市第一次狂泻,三天之内,上证指数暴跌400 余点。深沪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也第一次品尝到了股市暴涨暴跌是一种什么滋味。大暑之后有大寒的股市评论文章,则给新闻媒体提出了舆论怎样介入证券市场的崭新课题。中国股市遇到了其诞生以来的第一个挑战。
1993年股票发行首次实行额度制,股票发行与上市规模迅速扩大,为支持经济发展筹集了大量资金,其他证券交易的品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证券市场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分类股价指数首日公布。上证分类指数分为工业、商业、地产业、公用事业及综合共五大类。8月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 股均采用集合竞价。
1993年至1995年,国家实行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证券市场受宏观经济形势特别是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十分明显,股市在曲折中艰难发展。这段期间实行的是“额度管理”,即由地方政府或者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进行实质性审查,他们想尽量将有限的股票发行规模分配给更多的企业,结果造成了上市公司规模小,公司质量差的情况。
1993年沪市有5次反弹向上突破千点大关,但随后又相继跌破1000点。大盘的大起与大落,股民的欢乐与痛苦,给股市谱写了一曲希望与低迷并存的主调。尽管宏观大环境不容乐观,但在一些有利因素的推动下,1993年的证券市场亦取得了较大的发展。93年股票发行首次实行额度制,股票发行与上市规模迅速扩大,为支持经济发展筹集了大量资金,其他证券交易的品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证券市场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4年,全国通货膨胀率高达21.7%,为了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坚决实行全面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受此影响,股市不断下滑。面对低迷的股票市场,中国证监会的领导分别于3月和7月份提出了“四大救市政策”和“三大救市政策”,由此引发了股市8、9月份的牛市行情。沪市两度突破了1000点大关,但终因宏观形势并未根本改变,股市在维持了两个月的牛市行情后再次滑落。
同时,管理层在证券市场中提出了以债市为主的方针,国债的发行规模迅速扩大,国债期货市场交易异常火爆,出现债市压迫股市的现象。
1995年各路游资云集国债期货市场大肆炒作,2月23日,上海国债市场出现异常的剧烈震荡,史称“327**”。这类恶性事件频发,是过度投机造成的恶劣影响。
1995年5月10日,八届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这两部金融大法分别于1995年7月1日和1996年1月1日起实施。
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规定各国债期货交易场所一律不准会员开新仓,由交易场所组织会员协议平仓。
1995年5月18日,受暂停国债期货交易的消息刺激,沪深股市齐放异彩。引发“5.18”行情。
1995年7月1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加入证监会国际组织。
1995年8月23日,《中国证券报》首家以读者来信的形式刊登了长虹转配红股上市事件,引起了中国证监会的重视。上交所于当日发布公告,长虹股票停牌。
9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市场融资”等政策,则意味着经在5年的探索实践之后,年轻的证券市场已从试验阶段走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经过前三年的治理整顿,宏观政策已由紧转松,货币政策由“双紧”转变为“适度从紧”。
1996年到2000年进入“指标管理”阶段,实行“总量控制,限报家数”。拟上市企业必须与政府搞好关系,政府手里掌握着有限的发行指标,而拟上市企业又众多,企业不得不花费巨额成本与政府拉关系,以致出现严重的“政府市场”。
由于上市公司规模较小,质量较差,人为捆绑上市等原因,有一部分出现了经营不善的状况,而股市在中国改革中既要向前冲,也要兼顾企业员工的利益和投资人的利益,不能简单地说“退市”就“退市”,最终造出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壳资源”。
1996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我国金融、证券市场的发展提出目标:积极 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融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证券市场;对企业债券和股票继续实行总量的规模管理;建立统一的、有透明度的货币市场,规范各类金融机构的同业拆借业务,基
本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开办中央银行国债公开市场业务;进一步深化利率改革,初步建立以市场利率为基础的可调控的利率体系,2000年前有步骤地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
1996年6月7日,上交所拟选择市场最具代表性的3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编制“上证30指数”,并在7月1日正式推出。
1996年7月17日,合并后的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沪正式创立揭牌,我国最大的证券公司由此宣告诞生。
1996年,被称为中国股市的“准黄金时代”。但火爆行情带来了股市的过度投机。一些不负责任的大户狂炒“概念”,违规行为呈现出速增趋势。管理层连续颁发了“十二道金牌”调控股市,但都未抑制住股市的过度投机。面对这种极度过热的情形,《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文章口气严厉、措辞强硬,表明了管理层加大干预力度的决心。同时,管理层采取恢复沪深两市涨停板制度等一系列调控政策,沪深两市狂泻不止,出现
大盘跌停板的现象。一个持续了将近一年的大牛市,终于在回调过程中走到了年底。
进入1997年,经过了充分回调的股市又开始得到复苏,深沪股市最终形成了沿着45°角一直向上运行的大牛市行情。由于过度投机的现象又一次抬头,管理层加强了对股市的调控,不仅追加了新股发行上市额度,而且将股票交易印花税由3‰提高到5‰,同时禁止国有企业与上市公司炒作股票,股市过度投机的现象终于得到有效制止。
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日趋严重。由于我们采取的措施得当,抵御住了境外危机的影响,股市也因为提前进行了调控,没有出现类似东南亚各国股市大幅暴跌的现象。
1998年,国际上东南亚金融危机蔓延,国内长江、松花江洪水泛滥,内忧外患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与股市的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通货紧缩状况,人大、政协
两会期间制定出全面松动的金融政策,给股市提供了强有力的基本面支持。沪市指数数次探至千点大关附近,都凭借政策力量最终化险为夷。
这一时期,中国证券市场在制度建设和基础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了增加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引导小户合理投资,稳定股市,证券投资基金金泰、开元于4月正式挂牌,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可转换债券历经多时酝酿也正式登台,这是增加证券投资工具,丰富证券品种的重要举措。此后,有关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给中国股市的融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更多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敞开了大门,为证券市场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为重要的是,12月《证券法》的颁布,使中国证券市场从此走向了依法“治市”不断规范的新时期。作为新中国第一部证券法典,为证券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中国证券市场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1999年上半年,按照《证券法》的精神,信托与证券脱钩的工作开始进行,证券公司也出现大重组、大合并的趋势,受此影响股市出现下滑的走势。但从5月19日开始,股指在科技网络股的拉动下不断上扬。6月《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到6月30日,沪市创下了1756.18点的历史最高点。
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是中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和逐步规范的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的证券市场经过风雨,走过坎坷,但发展壮大是其主旋律。新世纪的证券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发展和规范仍是证券市场的两大主题。当二十一世纪的帷幕徐徐升起,中国的证券市场正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不断走向辉煌。
在经济全面向好和利好政策推动下,2000龙年首日,深沪股市放量大涨,深综指与上证指数分别上涨9.36%、9.05%,成交金额近500亿元。随后几日,又创出日成交900亿元的天量,亿安科技、清华紫光股价突破百元大关。7月19日沪市实现了两千年两千点,11月下旬,沪市创出2125点的历史最高点。
2001年是深幅调整的一年,2001年是稳定发展的一年。
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决定境内居民可投资B 股市场。2001年3开始正式实行“通道制”。通道制下的股票发行额度不直接受总量控制,而是通过发行通道的限制间接受控,企业上市不确定因素增大;通道数额被分配到主承销商,而不再分配给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仍实行实质审核,券商投行开始获得一部分推荐股票发行的权力,同时也承担起股票发行 的风险和确保上市公司质量不出问题的责任。
2001年6月,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10月22日,中国证监会经报告国务院,决定在具体操作办法出台前,停止执行这一办法。
2002年12月,中国证监会颁布并施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这标志着我国QFII 制度正式启动。
2003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证券投资基金法》,大力倡导价值投资理念,市场走出了一波反弹行情。这一法律于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的颁布,不仅确立了证券市场的重要地位,而且为证券市场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使得今后市场规模稳步扩大。2月保荐制开始实施,5月,深交所中小板正式开板。
2005年5月至2006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的股权分置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2006年下半年,中断近一年多的新股发行恢复,投行业务真正进入了“核准制”下的“保荐制”时代。保荐制的特点是,企业发行上市既要有投行(保荐机构 保荐,还要有两个投行从业人员(保荐代表人 具体签字负责保荐工作。保荐工作分为“尽职推荐”阶段(上市前 和“持续督导”阶段(上市后,其核心内容是强化和细化了保荐机构的责任,尤其是保荐代表人的个人责任。这阶段我国的经济走势与世界经济
运行出现共振,在政策的积极配合下,股票市场走上了一轮空前的大牛市行情,并延续到了2007年。
在这些年里,我国初步形成了全面系统的证券期货法律体系,为市场规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市场质量和结构的日益改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机制和中介机构在市场的筛选、定价、调节供求中越来越重要,为发挥市场的功能和推进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席卷世界,我国不可避免的也受到巨大冲击。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证券市场遭到巨大打击,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创出历史高度6124点跌到1598点,连续的暴跌,股价下挫了80%。随后而来的欧债危机又使得中国证券行业难以从低谷中走出。我国证券业进入了空前的调整之中,同时凸显出的是证券市场避险功能的缺失。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对证券业进行了诸多调整。
2009年3月,创业板正式开板。第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拉开序幕,股票发行定价完全市场化,要求市场各参与主体归位尽责,买者风险与责任自负。6月,第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拉开序幕,股票发行定价完全市场化,要求市场各参与主体归位尽责,买者风险与责任自负。
2010年股指期货的推出和融资融券的试点,表明了管理层完善市场功能、提升市场质量的勇气和决心。这些年,我国初步形成了全面系统的证券期货法律体系,为市场规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市场质量和结构的日益改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机制和中介机构在市场的筛选、定价、调节供求中越来越重要,为发挥市场的功能和推进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10月,第二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顺势推出,机构报价将更理性化,主承销商配售权的预演也在进行中。
这一阶段,市场的目光更多地为那些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经营者所吸引,有
相当一批优质的、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进入到资本市场,有效地引导了 社会闲置资金流向产业,新股发行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越来越清晰,效用也越来越 明显,市场的财富观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投行的核心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 挖掘企业的潜在投资价值、理解新兴行业的特点与趋势、分析判断企业的战略发 展方向等方面。同时,由于保荐责任的加大与严格问责机制的建立,平安投行紧 跟资本市场改革方向并踏准了改革的每一步节奏,获得长足发展。虽然在整个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中国股市依旧未能走出低谷,但政府 对证券市场做出的一系列调整还是完善了我国证券行业的整体结构,修补了我国 证券业的许多漏洞,使其在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提高了其抗打击的能力。虽然中国证券市场仍然不如美国、英国、日本等老牌经济强那般完善,但正在逐 步调整,改革制度,自我完善,向最适合中国的世界级证券市场发展。相信只要 经济周期从目前的衰退期向扩张期发展,中国证券市场也会逐步抬头,走向一段 新的辉煌。纵观全局,我国证券市场二十年的辉煌历程充满了荆棘,伴随着证券市场的 发展,我们逐步走进一个全新的时代,辉煌的时代。证券市场带给人们的不只是 资金与金钱,还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规则。但无论发展到什么程 度,我们都要正确把握证券市场的功能和作用,防止偏离正确的轨道。证券市场 今后的改革与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只有逐步解决阻碍市场发展的基本问题,才 能使得我国的证券市场与国际接轨、跨向世界,实现国际化的大发展!1004040112 刘英 1004040113 李畅
第五篇:中国民乐发展历程
音乐美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其外部动态,主要表现为音乐作品的体裁与形式;而其内在的本质,则更多的表现为音乐的内在性格与情感态度。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民乐的发展历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中国民乐的发展历程
1.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期(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3世纪)
这时期包括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奏汉。在音乐体裁方面,经历了由原始乐舞到宫廷乐舞的进化。在旋律音调、音阶形式方面,经历了由原始间乐重视小三度音程的音调,到春秋战国强调宫、商、徵、羽的上下方大3度的(甫页)、曾体系,以“三分损益法”相生五音、七声、十二律,初步确立了中国传统音乐旋法的五声性特点。在音乐美学思想方面,先秦诸子百家的论争,奠定了此后各自学说的理论端点。这一时期中,最具代表性意义的音乐艺术形式是钟鼓乐队。
2.中国传统音乐的新生期(约公元4世纪至10世纪)
这一时期包括了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北方人民南迁、少数民族的内移,构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冲击:一是玄学对儒学的冲击,引起音乐思想的变化;二是少数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的传入,引进乐器、乐律、乐曲和音乐理论方面的新因素。其冲击的结果,是使中国的传统音乐为之一变,开创了音乐国际化的一代新乐风。一方面是世界音乐的中国化,包括外来乐曲的中国化,外来乐器的运用,外来乐调的传入,外来乐队的民族化,以及外来乐人为发展中国音乐所作出的贡献。另一方面是中国音乐的世界化,即:中国音乐以其辉煌的成就给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周边各国,如朝鲜、日本等)以重要的影响。
3.中国传统音乐整理期(约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
包括辽、宋、金、明、清。其政治上的特点是:从纷乱和分裂到相对的统一,又从南北对立到多民族国家统一政权的建立,及其在相当长时期内的相对稳定。音乐文化方面则具有世俗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所谓世俗性,就是与普通的平民阶层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此时期的传统音乐,无论在演出人员和观众、听众对象方面,都已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在音乐理论方面,表现出对前一时期的继承和清理的倾向。音乐形态特点已逐渐趋于凝固定型化。其代表性音乐艺术形式是戏曲艺术及其音乐。这一艺术形式,上承前代,下接后世,并广泛吸收当代音乐新成果,成为集古今音乐大成的音乐宝库。
音乐基础乐理有哪些
1:音(Tone)
是一种物理现象。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而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取决于物体的振动。
2:音色(Tone-color)
指音的感觉特性。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包括基音和泛音,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的。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乐的颜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人声音色分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
3:共鸣(Resonance)
共鸣指的是一种振动。当一个发音体振动时,引起了其它物体的振动,并发出了声音,产生了共鸣。
4:基音(Fundamental tone)
物体振动时所发出的频率最低的音是基音,其余的为泛音。基音决定音高。
5:泛音(Harmonic overtone)
除了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生的最低的音是基音,以基音为标准,其余1/2、1/3、1/4等各部分也是同时振动,是泛音。泛音的组合决定了特定的音色,并能使人明确地感到基音的响度。乐器和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6:音高(Pitch)
音高是用一秒钟的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的。频率多则音高,频率少则音低。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音“a”,是每秒振动440次的声音。
7:音名(Pitch name)
音名指西洋乐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称。这些名称没有统一,在各个国家是不同的。被广泛采用的是:C D E F G A B。
8:唱名(Syllable names)
唱名是指音阶上各音的名称。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l、6la、7si。大调的主音用1do,小调的主音用6la。
9:音域(Compass)
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间的范围就叫音域。音域可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
10:调性(Tonality)
调性指调式类别与主音高度。在乐曲中,主音是旋律和声的核心,其它音与之发生从属关系最后中止在主音上。这样的乐曲就是有调性的乐曲。
11:音阶(Scale)
指调式中的各音,从以某个音高为起点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次序将音符由低至高来排列,这样的音列称为音阶。音阶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我们今天所说的音阶,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阶(大调)与小音阶(小调)为主。
12:五声音阶(Pentatonic scale)
由五个音构成的音阶。多用于民族音乐的调式。如:do、re、mi、sol、la、(do)。
13:大调(Major mode)
调式的一种。七声音阶,其相邻二音的间距分全音与半音两种。其音阶除第三、四两音间与第七、八两音间为半音外,其余均为全音。大调的色彩较为明朗。
14:小调(Minor mode)
调式的一种,七声音阶有“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现代小音阶”四形式。小调的色彩一般较大调黯淡,常用来表达悲哀、忧郁的情绪。自然小调(小音阶)的二三 两音间与五六两音间为半音。
15:纯律(Just intonation)
与十二平均律不同。音阶中各音与主音的关系均为纯音程。由于这样形成的半音无法分平均,所以不能随便转调,现已被历史所淘汰。
16:主音(Key-note)
调式音阶里的第一音。十二平均律(Temperament)音律的一种。把一个八度音均分为十二个半音,半音的音程都是相等的。钢琴、竖琴等乐器均按此律定弦。
17:半音、全音(Semi tone、Whole tone)
将一个八度音分成十二等份,每一份为半音,两个半音相当于全音。半音相当于小二度,全音相当于大二度。
18: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Consonant,Dissonance)
根据协和的程度可分为完全协和音程(纯1、4、5、8度)和不完全协和音程(大、小3、6度)。除此之外都是不协和音程。
19:音程(Interval)
指两音之间的距离。计算音程的单位称“度”,两个音之间包括几个音节就称几度。度数相同的音程又因为其所含半音和全音的数目不同而有纯、大、小、增、减等区别。
20:十二音体系(tweleve-tone system, tweleve-note system)
现代派作曲手法之一。由奥地利作曲家勋博格于1921年创立。作曲家放弃传统的调式、调性与和声体制,将半音音阶中的十二个音任意排成一年音列,然后以倒置、逆行等技法加以处理,除非所有的音都出现过,否则任何一个音不得重复。
音乐有几种美
一、优美
优美是音乐美学中最带普遍性的基本范畴,其特点温柔、平和、纯净、细腻;旋律舒展流畅,节奏平稳有序;速度和力度适中均衡的结构等构成优美的基本表现特征。值得一提的是诗意的美是优美的音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如: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是一首杰出的优美之作。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等等都属优美的范畴。
二、壮美
与优美相对应的音乐美是壮美,或者称为雄壮美。一般美学中并没把壮美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但从音乐的角度来看,壮美是不可忽视的、普通的范畴。中国传统美学中所讲的阴柔美与阳刚美,就和现在所讲的优美与壮美有类似之处。优美以温柔、平和、纯净、细腻为特征,而壮美则以刚劲、果敢、勇猛、粗犷为特征。如:进行曲与军歌都是壮美的典型表现;著名的《马赛曲》和《义勇军进行曲》等等都属于壮美范畴。
三、崇高美
音乐是最适于表现崇高美的艺术形态之一。音乐的崇高美总是和赞美、歌颂、崇拜、敬仰、爱慕等精神内涵密切相关,并且和祖国、英雄、正义、信念等不平凡的对象相联系。表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颂歌如:贝多芬的《欢乐颂》刘炽的《祖国颂》等等。都出色地表现出音乐的崇高美。
四、欢乐美
欢乐美是音乐美学最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欢乐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情感形态,它是人类乐观主义精神的正格表现。音乐的欢乐美是通过欢乐流畅的旋律、活泼跌宕的节奏、明亮的调性轻盈的和声、速度等等手法来加以表现。它大体可以划分为喜悦和欢乐。如冼星海的《二月里来》施光南的《祝酒歌》。还有传统的民间器乐、管弦乐曲等等。欢乐美的音乐还往往与舞蹈相结合,使舞曲成为表现欢乐美的重要体裁。
五、悲剧美
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并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音乐的悲剧美在音乐中是整个艺术悲剧美的重要、极具光彩的组合,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浓缩,以音乐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获得音乐美的体验。悲剧美在音乐中的体现是多种多样的。综合性的音乐体裁,如戏曲、歌剧、舞剧、歌曲等等。如:歌剧〈奥赛罗〉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
六、喜剧美
喜剧美是音乐美中一个独具特色的范畴。在综合性的音乐体裁,特别是喜歌剧的讽刺歌曲中有与一般美学范畴中的喜剧美相类似的特点。如: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对贵族的鞭挞,穆索尔斯基的《跳蚤之歌》对皇帝与权贵的讽刺。都显示了音乐的喜剧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