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朗读,语文课堂的灵魂(张爱菊、马少明)
朗 读,语 文 课 堂 的 灵 魂 内容提要:
朗读是一种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占重要地位。语文课堂因以朗读为主,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灵魂。具体做内容为:
一、朗读形式自己选。
二、朗读内容自己挑。
三、朗读技巧自己悟。
四、朗读辅助自己爱。
五、朗读水平自己评。
关键词:
朗读朗读形式朗读内容朗读技巧朗读辅助朗读水平
朗读是一种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占重要地位。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看来,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朗读培养学生语言的积累及表情达意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
然而,由于语文内涵的广泛性,使得语文教师面对一堂四十分钟的课,显得手足无措,手忙脚乱。即使这样,依然难以整理出一个有条理的且有价值的头绪来。面对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本,作为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我们不得不思考了:怎样的教学思路才能彰显出文本的真正价值,才能把学生带进文本,并显示出教学的实效性呢?于是,我们把目光盯向了语文能力的基点:朗读。让朗读引领语文课堂,彰显语文课堂独特的魅力。教学中,我们把此作为研究
课题,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在课堂实践中,实施研究总结,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让朗读引领课堂教学,使语文课独具魅力。朗读,语文课的灵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课堂上学生这一主体是否凸现出来显得十分重要。重视朗读,让朗读引领课堂,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使“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得到不断沉淀与升华,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无论是全篇课文还是文本的某一个段落,从读入手,以读为主来组织教学,让朗读引领课堂。教师以导读代讲代问,学生以读书代听代答,以读书促思促悟,通过准确到位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内容,感悟人物情感,感悟事物事理。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我们发现,要让朗读走入课堂,引领课堂教学,必须做到一下几点
一、朗读形式自己选
在开展课题研究前,我们也曾经反复实验过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的朗读课文,但效果都不明显。我还为此常常生气。殊不知,这正是学生个性的表现。想想也是,学生都读得很整齐,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却是“鹦鹉学舌”,甚至读完了连读了什么都不知道,这不大大阻碍了学生主体个性的发挥吗?朗读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做到因人而教、因人定标,关注学生个体朗读能力的发展。品读、评读、诵读、角色读、表演读、竞赛读„„能起到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争先表现的效果。能营造浓烈的阅读气氛,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同时既要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朗读的横向对比,更要重视学生个体本身朗读的纵向比较,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二、朗读内容自己挑
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采用的是指名朗读,我觉得重点的段落或句子。为什么重要?为什么要读?学生或许并不明白。这样做,学生只是被动的跟着老师读,不利用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如何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呢?研究发现,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来读。教师可问学生“你最喜欢哪几句?”“你觉得哪几句写得最美?”“你最想读哪几句、哪几段?”“你想怎么读?”然后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找出自己最想读的部分来练习,这段时间里,可以说是学生读得最带劲、最仔细、最用情的时候。这时,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与作者心灵相通,感悟美、体验美,得到爱的抚慰,情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的阅读意识,能力品质充分发展。接下来,热炒热卖,让胸有成竹的学生们都来比试一番。胆大的学生肯定会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把刚才准备的那两下子统统展示出来。我们暂且不去看那两下子到底是不是“绝活”,单单这个过程就已经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了。孩子们在整个过程中自选、自练、自读、自悟,寓教于乐,融会贯通,读得轻松愉快,读得酣畅淋漓,读出了学生们的主体性、独立性,同时也让孩子们读出了更多的创新空间。朗读一旦成为学生的快乐,那么,就一定能唤起学生对阅读的深爱,阅读就会成为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
三、朗读技巧自己悟
强调朗读,并不是指单线推进,不能为读而读,干读傻读。要在朗读的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识字释词、析句悟文,培养认识能力,发展创新思维,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等也很重要。当前,“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几乎成了读课文的统一要求,但怎样读才叫做“有感情”?通过
研究我们发现,朗读时应该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融合读者的情感,入情入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如果仅仅是力图表现作者之情,而少自我之情;或者是自我之情澎湃,而无视作者之情,皆不能谓之“有感情”地读。对此,教师应及时予以引导。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应侧重情感的体验,淡化朗读技巧。倘若说“正确”“流利”地读,是“练”出来的,那么“有感情”地读,则是“悟”出来的。在进行必要的“重音、停顿、速度、高低”朗读技巧指导之外,“有感情”地读更侧重学生自我的思、悟、品。如在教学《白杨礼赞》这一篇美文时,教给学生哪要重读,哪里要轻声读,哪里要停顿,并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我尝试采用幻灯片展示白杨树的具体形象和环境,让学生“用我口述我见”增强感官映像,搭建“喜爱”之桥。再辅以教师优美的教学语言将学生带入情境,让他们自己去体会白杨树的不平凡,自己去找感觉,自己去读出对白杨树的喜爱,自然就会读出轻重,读出感情来。学生虽然很没有作者那种情感体验,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看法、生活经验,对句子的理解体会不相同,读出来的感情也就各不相同。有的学生或许读出的白杨树并不是很美,但由于是真情流露,所以听起来也很舒服。
四、朗读辅助自己爱
形象生动的东西是学生永远喜欢的。要让学生读出感情,首先要让他们入其境,才能体其味,表其情。例如,在教学《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课时,若配青海湖的录像和各种高原风光图,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就能被青海湖的美景所吸引,脑海中就会产生“喜欢”的念头,那么读起句子来很容易就会读出喜爱之情来。因此,朗读教学中较好地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则能使朗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北京喜获2008奥运会举办权!》一课时,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的局限,很难体会到2001年7月13日晚上那一片狂欢的景象,这时,利用多媒体再现那晚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欢呼跳跃的庆祝画面,让学生有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真实感。不知不觉中,学生被画面所感染,仿佛自己就是狂欢的人们中的一员,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于是,就能很自然的进入到当时的情境中,这不仅能激发出学生读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抒发真情。因此,好的朗读教学辅助手段,能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使学生真正入情入境,从而达到喜爱朗读的效果。
五、朗读水平自己评
《课标》指出:朗读评价,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朗读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课堂上,评价用语的使用很有考究。有位老师在上《小巷深处》一课时,常用“你读得真准确!”“你读得真流利!”“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孤独的依墙而立的盲母那在风中飘飞的白发!”等富有变化和层次递进性的评价,在老师的评价中学生已是热血沸腾了。还用老师费力的去解读吗?班当然每一位朗读者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评价也应该多一些变化性的鼓励,多一些幽默且有情趣的赞美,单一呆板,没有变化的评价,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行为的,相反会引起学生的感觉怠惰,无法让他们提起兴趣了。课题实验中,我在引导班上的学生在评价他人的朗读时,建议以表扬鼓励为主,以建议指点为辅。出现了“你读得真是太棒了!”“你这儿读得不错,如果你把这个词读得再重些就更好了。”“听了他的朗读,我真想去那个美丽的地方走一走。”等评价语言。在肯定学生优点的同时,捎上不足,既指点了朗读者,又提醒了其他人,更好地激起了他们读书的热情。
总之,朗读在阅读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只有朗朗的激情四射的读书声,在语文课堂飘荡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课才真正的寻到了一条通向实效的道路。教师要尽我所能让学生想读、敢读、会读,读出感情,读出个性,在读中学会创新,让每一堂语文课都激情飞扬。从而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真正灵魂。
第二篇:还一个有效有序的语文课堂(张爱菊)
参评论文
还一个有效有序的语文课堂
作者姓名:张爱菊 单位全称:灵武市第三中学 性别:女 年龄:48岁
联系电话:***
还一个有效有序的语文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有效有序的问题已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之一的语文,因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而内容繁杂,涉及面广。这就使语文课堂的教学更应追求有效与有序。那么怎样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有序性呢?经过长期的探索,我认为,要还一个有效有序的语文课堂,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拓宽备课视野,奠定教学基石。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备课是在课前进行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的范畴中徘徊,关注的目光投射在教材文本、教学参考书上,投射在学生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选择上,而忽视了教师的备课视野,致使教师在课堂上机械操作,难以应变使课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那么,什么是备课视野呢?
据研究发现,备课视野是指教师在备课时理应关注到的与文本有关的文化知识以及相关的思维成果。这些文化知识涉及到与文本密切相关的文学、科学、艺术、伦理、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如同“拔起萝卜带起泥”,不同的人,带出的“泥”是不同的,而教师所面对的,是五十多个活跃的学生,他们的渴求,不只限于文本显示的信息,更多的是由文本引发出来的隐性信息。教师只有全方位的收集、掌握相关信息,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需求,驾驭课堂才能游刃有余。
拓宽备课视野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1、拓宽备课视野,可以使教师对文本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限于教材篇幅和编者的视野,许多与文本有关的内容不可能大量出现在教材和教参中,这就需要教师自己多方去搜集。如在上郑振铎的《海燕》一文时,文本教材对作者经历介绍很简短,很多问题都无法解答,学生提出“郑振铎为何离家出走?”“他离开家乡之前做什么工作?”“离开故乡和他的工作有何关系?”“为何选择到英国?”“海上的燕子和家乡的燕子区别究竟在哪里?”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备课中应关注的,很可能有思想活跃的学生会提出来,遗憾的是由于手
头资料的有限,授课前未能做好充分的准备,致使课堂上有位学生提出“作者如此爱故乡,那为什么还要到国外?他为什么要离开呢?”这个问题让我无言以对,只好课后去查资料。可见,拓宽备课视野不但可以更好的理解文本,还可以为课堂有效的进行奠定基础。
2、拓宽备课视野,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与学生更好的对话。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师生对话,成为语文课堂的重要形式。但是教师由于知识相对丰富而承担着启发学生的重任,借助的是对话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内涵,这就需要教师预先有足够的备课视野以供学生驰骋。否则对话就失去了应有的张力,这在《黔之驴》的教学中,表现的较为充分,教学中,我对“黔无驴”之句甚为疑惑:贵州为什么会没有驴?什么原因使驴不能在那里生存?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四川贵州一带的地形地貌、驴是生活习性等问题。了解了其中的缘由。课堂上当学生提出“老虎为什么怕驴”的问题时,我适时地引导他们打开中国地形图,让学生了解四川贵州一带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特点,然后组织学生调查驴的习性特征。这样在教师得当的引导中,学生对“黔无驴”一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探讨“尽其肉,乃去”的问题便水到渠成了。
3、拓宽备课视野,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学习方式,旨在让学生在研究问题中达到对文本的理解。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备课视野的拓展对更好的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十分有利。如在教《虞美人》一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相关资料进行解读,有学生对作者李煜感兴趣,有的对“朱颜”感兴趣,雨声我指导他们用词典,了解“朱颜”的解释。学生查阅到“朱颜”一词除通常的两种解释(红润的颜面;少女的代称)之外,还有第三种解释:红色的门楣.这时教师的视野宽窄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辞海》中解释为“堂上或门上”,《新唐书》解释为“题匾额处,门楣”,教师适时的补充,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起。另外,对李煜这位亡国诗人的身世经历的了解,以及李煜词风等都能很好的指导学生的探究
思路,如果教师视野不够宽阔,只局限于一诗一词之中,只能永远做一个风尘仆仆的追逐者,而不是一个胸有成竹的领路人。
二、强化学生提问的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是师生对话进程的推进器。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因此,课堂提问,必须有针对性。具体表现为:
1、提问必须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目前,课堂教学中,在提出问题时,普遍存在着随意性强的现象,教师根据文本和教学流程,随意提出问题,于是出现学生无所适从,茫然无知的状态。这种提问可以说是无效的。教师提问时,除了考虑文本内容外,还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结合教学流程的提问,才能给学生以启发的作用。
2、提问必须针对学生的兴趣点,以问激趣。
一篇文本中,学生感兴趣之处,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活塞,教师抓住这个点,进行提问,层层推进,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黔之驴》的教学中,学生对“他日,驴一鸣,虎大骇”的兴趣较浓,读到此处,不少人都会意的笑了。于是我抓住此处做为全篇的契领,以“驴一叫,老虎为何会害怕”的问题开篇,这样,既联系到上文,又为下文打下基础,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从而很容易地分析出了文章的寓意。
3、提问用语要针对全体学生,有民主平等的氛围。
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创设宽松环境,如“我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对此你还有什么看法?”、“相信我们当中会有更妙的想法,不妨说出来”、“你认为会怎么样?”、“你的想法是什么”、“我们一起……”这样的提问,可以消除学生的顾虑,使师生站在一条线上,便于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
4、提问要针对课堂进程,做恰当的调控。
课堂是一个互动的流程,在互动过程中,常会出现讨论的误区,产生一些无效的讨论。这时的教师必须用适当的问题,调整学生讨论的走向,让课堂活动有效有序。如在《黔之驴》教学中,一位学生提出“这只老虎为啥听到驴的叫声就
跑呢?”的问题,这本是一个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讨论中,一个学生说“可能是只公老虎吧,因为母老虎厉害”的话后,全班学生都笑了,有一些还喊着“为什么?”“你怎么知道?”。问题讨论的走向出现了偏离,此时教师必须设法阻止这种无效的讨论,因为“公老虎”“母老虎”的问题不是文本要表现的,也不是我们能探究的,毫无实用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呵斥和强制性的拦截是不合适的,它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以问题导问题,用问题做调控,于是我提出了“老虎以前见过驴吗?它知道驴的本领吗?”这样,抛出一个与文本有关的问题,既阻止了无效的问题,又把学生引向了正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以问题形式进行恰当的调控,能促进课堂有效进行。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特殊的活动,因其文本的涵盖面广阔的缘故,语文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出现许多的状况,要么是死扣文本,解决表面;要么是热热闹闹,不得要领。因此,还一个有效有序的语文课堂就成为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语文课堂实效性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教师备课视野的宽阔和教师提问的针对性强,解决好这两个问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就有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第三篇:《用爱铸师魂》师德演讲稿马云菊
用爱铸师魂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爱铸师魂 》
有人说,教师的奉献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是一枚果!有人说,教师的热情似星辰,远望像一盏灯,靠近是一团火!也有人说,教师的辛勤如蜜蜂,博采百花之粉,酿成一家之蜜。可见人们给予了教师高度的评价。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听到这样的评价,我心里深深震撼,同时也陷入了沉思:我如何做才能对得起这么高的评价?我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经过思考与沉淀,我认为,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应该做到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满意。这一切,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工作的爱。
自从步入教师行列那一刻起,我就把全身心投入到这一最光辉、最伟大的事业当中,一晃就是十几个春秋。它包含了我所有的喜怒哀乐,刻载着我每一步坚实的脚印。我试着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我成功了。爱心让我发现,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讲台下,我所面对的不止是几十双求知的眼睛,而是一个需要用爱来倾注的浩瀚的海洋。
记忆的大门被打开,时间追溯到我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在我接手的班里,有个叫刘升梅的小女孩,她的父亲是个农民,但是整天东奔西跑不回家,母亲又是精神病患者,经常住院,由于缺少家庭的温暖,她性情十分倔强,学习成绩也很差。有一天早上,我正在上课,她迟到了,气喘吁吁的站在教室门口,上身穿一件棉袄,下身穿件裙子,披头散发,同学们立刻一阵哄笑,我也一
惊,心里一阵难过,我顾不上其他,赶紧走上前去,帮她脱去棉袄,擦去汗珠,迅速地给她梳好两条小辫。孩子激动地望着我,眼睛里含满了泪花。突然,她猛地扑到我怀里,不顾一切地哭着喊道:“老师,你比我的爸爸妈妈还亲哪!”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这个正处在美好童年的小女孩,多么需要人去关心她帮助她啊!下课后,我了解到,原来是早上他那患病的妈妈硬要她在短袖衬衫上套上棉袄,她说服不了妈妈,只好穿上。我从这件事看到孩子宁愿委屈自己而不肯伤害母亲那纯真善良的心,小小年纪能有这种感情是多么难能可贵。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孩子,我在班里介绍了刘升梅的家庭和处境,同学们都很同情她,都主动地关心她、帮助她,小升梅从此生活在集体的友爱中,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每天放学,我都把她留在身边给她补课;看她头发脏了,就给她洗一洗,见她衣服破了,就帮她缝一缝。孩子那消极冷漠的心里燃起了奋发向上的火焰,她的成绩不断提高,她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班集体。
是的,在座的各位老师,只有教师动情,学生才能动心。心灵之门只能用心灵的钥匙来开启,情感之火只能用情感的火种来点燃。
在我后来的班级里,有个叫王旭军的同学,据说他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就有偷偷摸摸的行为。到了三四年级就更加变本加厉,老师对他批评教育,他还公开顶撞老师,辱骂老师。老师们说,王旭军这毛病改不来了;他的父母说,王旭军早晚是进监狱的料;同学们也对他总是时时提防。该怎样转化这个学生呢?我决定先了解一下他的家庭。通过了解,我发现他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家庭里:他的父母都是农民,有两个姐姐,他是父母捡来当儿子养活的孩子,谁知,父母捡来他以后,又给他生了一个小弟弟,从此,他在这个家庭里便失去了关爱,失去了地位。他在责骂中慢慢长
大,性格变得十分孤僻。当他染上了小偷小摸的恶习之后,父母给予的不是耐心地劝导、教育,而是选择了遗弃。了解到这些,我的心被深深刺痛了,这是一个多么需要人们关心与爱护的孩子啊!我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小旭军从生活的迷途中拉回来,帮他找到正确的人生航向。
在一个早晨,我把王旭军带到了僻静的乒乓球台边,我对他说:“王旭军,老师知道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的孩子,想把你当做朋友,说说知心话,你愿意吗?”他抬起头,又把头低下,轻轻地点了点头。我从自身出发,谈到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又谈到我身边发生的许许多多“浪子回头”的故事,听着听着,他的眼泪一滴滴滴在水泥地板上。随后他哇得哭起来,对我说:“老师,还从来没有人像您一样和我谈过心呢。”他终于向我开启了沉重的心扉,我们在这乒乓球台边谈了将近两个小时。以后的日子,我主动与他的父母联系,劝说他们重新给小旭军以家庭的温暖;我把教室的钥匙交给了他,给了他一份信任;当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我在全体同学面前表扬他,给了他一份鼓励;同时号召全体同学来帮助他,使他感受到友爱的力量。半年多的时光过去了,王旭军又恢复了孩童的天真,重新尝到了合群的欢乐。我再也没听说他拿过谁的东西。后来,他还被评为班里拾金不昧的标兵呢!讲到这里,我想老师们一定和我一样深深地感到:作为教师,拥有师爱是多么重要!它可以挽救一个学生,可以转化一个班级。回首往昔,难忘倾注关爱与真诚的贫困学生刘玉婉、李巧令、刘欣,毕业时舍不得离去的泪眼朦胧;难忘播撒宽容和信心的调皮学生王绪军、王鹏、徐少龙,分别时感恩后悔的真挚话语;难忘用自己的苦口婆心劝回学校的刘凤花、刘晓燕,再见面时的热泪盈眶……此例种种,十几年来对太多特殊学生的关爱,就像大海
中的无数浪花,我已经记不清了。现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以“爱满天下”为座右铭,他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为了祖国未来无数的瓦特、牛顿、爱迪生,在座的各位老师,让我们共同拿起“师爱”这把钥匙,去开启每一位孩子的心灵之门,让孩子面对一片湛蓝晴朗的天空放飞理想和希望!
十年奋斗添佳绩,再创辉煌上征程,我将一路放歌,用爱铸我师魂!谢谢大家。
第四篇:张少军 《巩乃斯的马》同课异构摭谈(定稿)
《巩乃斯的马》同课异构摭谈
张少军
按教务处安排,本学期公开课以“同课异构”方式进行。高一语文备课组推荐小周与小倪两位老师讲《巩乃斯的马》。
倪老师从第二课时开讲,聚焦“暴雨万马狂奔图”,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她从文章第14—16段对暴雨下万马奔腾情形的描写入手,引出“场面描写”的概念:场面描写即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或物活动总体情况的描写。然后引导学生重读课文,师生合作探究“作者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写出万马奔腾那气势磅礴场面,收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几个回合的讨论,归纳出“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点面结合、远近结合、群体与个体结合、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结合、有声有色有形、有想象有联想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接着进入“小试牛刀、活学活用 ”环节,设置“周三的十大歌手比赛、艺术汇演开场之前、试卷发下来那一刻、拔河比赛、上午第五节课的最后十分钟、课代表收作业那一刻、直击食堂排队现场、宿舍熄灯之前”等各种情境,让学生学习“场面描写”,最后是学生习作的展示与点评。应该说,课堂中心明确,操作流程顺畅,整体上看,是一堂成功的课。
自然,细节上可以挑毛病。导入环节,让学生比较,幻灯打出的万马奔腾图片与课文中万马奔腾的文字描写更喜欢哪一个,极容易纠缠于文学与绘画由于表现媒介的不同在创造形象方面各自的强项与短板,从而冲淡“场面描写”这一主题。在引导学生归纳“场面描写的方法”时,用看似热闹的师生讨论代替了学生自己认真的阅读与独立的思考,其偏颇也是显而易见的。“小试牛刀”的练笔与学生习作的展示与点评本应是这类课的华彩乐章,而倪老师对学生习作优劣的点评,火候的把握、分寸的拿捏却显然还不到位。譬如有位女生写“上午第五节课的最后十分钟”,用时钟的“滴答”声伴随自己期盼下课的心理描写,生动地渲染了“最后十分钟”紧张氛围的一个“点”,这个本应在老师的精彩点评下大放异彩的片段,倪老师只用两个“不错”轻轻带过;而如何用传神的动作神情描写让这个“点”融入下课之前“表面平静下普遍的心理紧张与暗潮涌动”这个“面”,倪老师却没有,似乎也不能提供更多的指导。另外,在整体写作水平较差的班上这类课,老师应该在课前准备一些精彩的场面描写片段,以为学生习作普遍无亮点时救急之用,所谓有备无患是也。无此,则见出经验的欠缺。
有老师批评说,像《巩乃斯的马》这样的课文,最好不要分析,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
中去体会其妙处;分析归纳写作方法的工作,应留给高三去做。的确,传统的国文教学强调诵读涵泳的功夫,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习语文,轻视诵读涵泳、整体感悟的作用固然不对,但完全排斥在诵读涵泳基础上的分析、讲解、归纳,认为只要对文章略作分析讲解,便是将其肢解将其碎片化,便没有语文味,则难免陷入“最好的讲便是不讲”的极端。我的私见,读文犹如用枪,作文犹如造枪。譬如说吧,我手里有一支AK47式突击步枪,压上子弹,酣畅淋漓地来一通实弹射击,然后赞叹,好枪!这相当于诵读涵泳,完了说,好文章!如果要知道好在哪里,是什么原因使它这么好,我们就必须把它拆开来,看它每一个零部件的用材造型,看它的组合方式,这就相当于读文章对其篇章结构写作手法的分析讲解归纳。倘若更进一步,也想造一支同它一样性能优越的步枪,则我们还要对它的设计者卡拉什尼科夫以及设计过程中所借鉴的其他枪械有所了解有所研究,这类似于阅读文章时对作家及时代背景的了解。读文、品文、作文与用枪、拆枪、造枪,从这个角度看,道理是相通的。如果一见拆枪便大叫起来,拆不得,分析不得,这样会杀死AK47杀死卡拉什尼科夫!闹笑话的会是谁呢?
谈到“语文味”,想多说两句。大家知道,由于深圳市语文教研员的倡导,这个概念在深圳市语文教学界有很大的影响。尽管本人对程少堂先生充满敬意,但我还是要说,“语文味”这个概念,有用,然而有限。说它“有用”,是它强调了语文课必须符合语文的规律必须讲出语文的特点——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教材内容包罗万象,有“语文味”的概念在,你就不会把它上成哲学课历史课美术课自然科学课,你只能也必须把它上成语文课。说它“有限”,是觉得无论拿它衡文或评课,都是一个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事情。用以衡文,则鲁迅的嬉笑怒骂与朱自清的温柔敦厚,哪个的语文味多一点?用以评课,则钱梦龙的旁征博引妙语联珠与魏书生的学生为主听说读写,哪一个的语文味浓一些?谁能说得清楚?岂能定于一尊?在我看来,只要围绕“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下功夫,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人,表达自己”,就是好的语文课,就有“语文味”。如你所知,就口味言,有人好清淡、有人重口味。同理,“语文味”也有精粗之分、文野之分、高下之分,无须我来饶舌。
与倪老师聚焦写作手法不同,周老师用“一个时代的记忆”这样一个标题,凸显了他对文章时代背景与思想内容的关注。
他的公开课也是第二课时。他先是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雪夜纵马”“优雅种公马”“万马狂奔”三个写马的片断,让学生找出跟在这些描写后的抒情议论的句子。学生很踊跃,七嘴八舌,很快就找齐了,于是齐读:
“压抑消失,豪兴顿起,在空旷的雪野上打着唿哨乱喊,在颠簸的马背上感受自由的亲
切和驾驭自己命运的能力,是何等的痛快舒畅啊!”
“在马的这种社会结构中,首领的地位是由强者在竞争中确立的。任何一匹马都可以争夺,通过追逐、撕咬、拼斗,使最强的马成为公认的首领。为了保证这群马的品种不至于退化,就不能搞“指定”,不能看谁和种公马的关系好,也不能凭血缘关系接班。”
“在巩乃斯草原度过的那些日子里,我与世界隔绝,生活单调;人与人互相警惕,唯恐失一言而遭来来顶之祸,心灵寂寞。只有一个乐趣,看马。好在巩乃斯草原马多,不像书可以被焚,画可以被禁,知识可以被践踏,马总不至于被驱逐出境吧?”
“我见到了,见过了,这世间罕见的奇景,这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这古战场的再现,这交响乐伴奏下的复活的雕塑群和油画长卷!我把这几分钟间见到的记在脑子里,相信,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马就是这样,它奔放有力却不让人畏惧,毫无凶暴之相;它优美柔顺却不任人随意欺凌,并不懦弱,我说它是进取精神的象征,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与美的巧妙结合恐怕也并不过分。”
通过这些抒情、议论,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
文章虽然以马为题处处写马,但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马”,马只是一种参照物,借以表达的是对那个时代种种非正常现象的愤懑和抨击。
周老师自问自答,由此引出对那个时代的回忆: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一代人的青春被集体荒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周老师印发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介绍余华长篇小说里艰难地“活着”的福贵,介绍给毛泽东戴上“红卫兵”袖章、把自己中学校长批斗至死的宋彬彬,可谓做足了功夫。
在这样的铺垫和几个回合的讨论后,周老师作了小结:
在马的描写中,作者着重表现的是马作为群体所展示的优点——坦荡、公平、勇敢、有序,而这些优点,正是当时的人当时的社会所严重缺失的,由此可见,课文题为《巩乃斯的马》,表面是写马,实际是写人,写对理想人格或人格理想的向往与崇敬!写生命,写世间生命应当存在,合理存在的方式!写时代,写在那个荒唐时代,个体生命被时代浪潮裹挟的无奈、反思与抗争!
听完周老师的课,我想起两年前他讲《再别康桥》时的腼腆、生涩,感慨于年轻老师成长的迅速:这么长的课文,这么丰富的内容,读议问答穿插巧妙,分析点拨收放自如,归纳总结水到渠成;而且,他做了那么漂亮那么干净的课件!
当然,也有可以改进和商榷的地方。
像“书可以被焚,画可以被禁,知识可以被践踏”一类议论,显然对应的是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四旧”“批毒草”“关停大学”“批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如对相关事件作一些基本的介绍,应该有助于同学对课文的理解。
至于跟在种公马描写后面的议论,则针对的是“唯出身论”, 也就是“血统论”。在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以个人的家庭出身划线, 在青年人中制造出不同的政治等级。出身于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干部、革命军人、革命烈士, 即“ 红五类” 家庭的青年, 被认为“根正苗红”的革命事业接班人,理所当然地有光明的前程。而那些出身于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等所谓“ 黑五类”家庭的青年, 则被称为“狗崽子”或“可教育好的子女”,政治上受歧视,在升学、就业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诸多限制, 他们的前途, 因而蒙上厚重的阴影。周老师印发给学生的《伤痕》,其中就有“唯出身论”所造成的悲剧。明确了这一点,对课文中“任何一匹马都可以争夺,通过追逐、撕咬、拼斗,使最强的马成为公认的首领”“ 不能看谁和种公马的关系好,也不能凭血缘关系接班”一类议论,学生自然心领神会,毫无隔膜。
另外,周老师在讲授快结束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巩乃斯草原,周涛看着草原上的马,他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了自己的反思。那么他除了思考以外有没有抗争?有的话,成功了吗?”他用幻灯打出课文所删节的《巩乃斯的马》原文开头一段,打出李贺《马诗》里的第23首,然后总结说:“作者向往草地,却发现每次都只能走向马厩。可见,在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个人的抗争是多么的无力。也正如李贺所说,“厩中皆肉马”,根本不懂得“上天”之路。这是作者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这个处理,我是不满意的。除了思考有无抗争?答案是没有,除非你把雪夜纵马狂奔也看作反抗。在我看来,作者可能只有反抗的想法,却无反抗的勇气,正因为意识到自己致命的怯懦,才有了作者笔下那酣畅淋漓令人震撼的万马奔腾的画卷——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说到底,所谓集团冲锋,争先恐后,临危不惧,都不过意淫而已。说来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马群在暴风雨中四处狂奔,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其实并不因为勇敢而恰恰出于怯懦。我讲《巩乃斯的马》,总要在这里引出鲁迅先生《华盖集·这个与那个》里的议论:
“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
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周涛对悲哀、忍耐、奴性十足的国民性的叹惋与憎恨,对凶猛强悍、自由不羁的精神气质的呼唤与向往,对阴柔而无血性的汉文化的深广忧思,对变革民族精神的殷切期待,不幸都被鲁迅先生说尽了。小周先生借了巩乃斯的马想说的话,在老周先生那里其实还有一个更简洁的版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鲁迅先生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