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还朗读一片天(大全)
还朗读一片天
朗读,语文学习的一种手段。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可近几年来却陌生了,淡化了,为什么?应试教育使然。
还朗读一片天,应是时候了,“听说读写”依然是语文教学的“必修课”。必须指出,听说读写中,因应试在于笔答,不在于口试,所以教师们扭曲了“读”,急功近利者的心思是:只要学生笔下能“生花”,何愁口头表达。高分低能不为过,只怕笔试不够格。一剂迷魂药,扰乱了人心。
一、积极引导,培养朗读习惯。
所谓读书,读也。要不然就不是读书了。语文初学者,喜读,婴儿呀呀学语,便有读的成分,学儿歌,则读之萌芽。一进小学,真开始读了,即使读得别扭、难堪,甚至尴尬,也不足为怪。聪明有心的老师,总是从学生一入学开始,精心设计儿歌、顺口溜、口决之类让孩子诵读,还有教幼儿记儿歌,教学生记标调口决,背诵26个字母歌决,以形成习惯。人们也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和就是朗读的作用,从琅琅上口的朗读开始,培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长此以往,朗读成习,便其乐无穷。
二、活用方法,激发朗读兴趣。
读,绝非“望天读”,它是一种正确的、积极的行为。照《大纲》所说,朗读要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现行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形神俱佳,所有课文无不灌注着作者丰富而强烈的情感。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应帮助学生、带领学生深入到课文意境中去,充分发挥联想想像能力,通过诵读、描述、板书、图例、课件等手段引发学生体会情感内涵。如《小
1小的船》中,“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可让学生领读、个人读、轮读、分组读、齐读等,还可有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闭眼想像听读。通过朗读让妙趣横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趣波动起伏,读出灵气来,读出味儿来。当然,方法要根据教材体裁、内容、学生个性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讲对话多的文章分角色读,如《诺曼底号遇难记》;节奏感强的诗歌齐读,如古诗;感情丰富,语句优美,句式多变的章节指名读,如《再见了,亲人》、《桂林山水甲天下》;富有曲折情节的可表演读,如《一片叶子》、《负荆请罪》等;还可闭眼想像听读,如《巩乃斯的马》……如此周而复始,激发学生读的欲望,使学生逐渐想读、爱读。
三、增强语感,提高朗读水平。
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的感觉。”教师上课应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机会,只有学生认真朗读,反复朗读,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调动所有的感官,沟通读者与作者的情感,才能理解作品的精神实质。反过来,也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好地读。在读的过程中,字斟句酌,揣摩语气,让学生通过读去有所“发现”,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立意谋篇的匠心,感情领会语言文字的内蕴。如何增强学生的语感呢?首先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语言文字的情感,形成表象认识;再深入品读欣赏,进行理性的认知;最后进行探究,通过评读、诵读、竞赛读等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产生情感共鸣,真正使“情”在“读”中迸发。如教学《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时,先让学生说一说祖国山河的美景,并点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让学生酝酿
朗读的情绪,营造浓烈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再由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明确这篇课文写的是大峡谷的神奇壮观,初步进行表象感知。其次是学生分组进行品读欣赏,长出关键性的词。学生很快找出“鬼斧神工”七个“最”字,神话传说故事,学生便进入语感的中级层面,最后由学生赛读、评读,师生共同体验,碰撞思想的火花,体味大自然的神奇壮丽,祖国的雄伟,作者的热爱惊叹之情,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也得到了升华,而要达到这个层次,熟读是基础,只有在“读”的基础上去感悟、揣摩、品味,才能渐入“佳境”。
是的,还朗读一片天,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真真切切才是我们现代语文老师的风格与气度!
第二篇:还地球一片森林策划书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还地球一片森林”
策
划
书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
环保协会
2012年10月31日
一. 活动介绍
此活动是有环保协会全体成员组织的以“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为主题。呼吁全校师生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此次活动是由环保协会成员在我校餐厅门口,以问答的形式向全校师生宣传环保知识,让他们了解使用一次性筷子给地球、自己带来的危害,并且给他们送一双可以长期使用的筷子。
1.活动主题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2.活动目的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组织机构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院团委
主办单位:
环保协会
4.活动时间
2012年11月15日
5.活动地点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餐厅门口
工作人员安排
活动负责各小组:
(1)协调组组长:鲁青山联系电话:***
后勤部负责人:舍永雄联系电话:***二. 宣传计划
1.海报拉横幅
三.活动流程
在当天中午14:10分环保协会成员在餐厅门口集合,分成两
小组,分 以采访的形式向广大师生宣传环保知识。
活动安排环保协会成两小组。第一小组做好现场的拍照及采访的形式
3第二小组做好该活动的后勤工作
四.注意事项在当天做好拍照工作,多备几个照相机。在活动的前一天跟参加这次活动的人做好第二天的准备工
作在当天要及时的安排好任务
六.所需物资
1.100双塑料筷子
2.一支毛笔,两卷胶带,一瓶涂料
3.横幅一条
七.经费
1.100双塑料筷子200元
2.一支毛笔,两卷胶带,一瓶涂料50 元
环保协会
2012年10月31日
第三篇:还读书一片干净天空
重提“素读”经典的必要性
读书,谁都知道要读书,也都知道读书的好处,那么究竟我们应该读什么书呢?怎么读呢?这都值得探讨。如果我们不辨别筛选,什么书都拿来就读,那极有可能不仅不能受益,有些书还会对我们的人生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我们的正确做法是要读好书,那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在这里,我认为是非“经典”莫属了。
一、经典的力量
“经典”这个词,本身就给人一种威严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那么何谓之“经典”呢?
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更被单称为“经”,如老子、论语、圣经、金刚经。有些甚至被称为经中之经,位居群经之首,比如中国的《易经》,佛家的《心经》等,就有此殊荣。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指出: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卡尔维诺认为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经典,有种子的力量!
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曾经说过说:“如果我现在要教孩子的话,也要他们念这些古书(《史记》《汉书》),暑假也盯着他背古文、背诗词,我觉得这几千年的文化遗产,非常可贵。我认为念中国诗词,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我觉得我们应该鼓励背书,多背古文,多背诗词,这对于文字表现是一种最好的训练。”如此一来,对于读书这件大事儿,我们便知晓该从何入手了。那么下面就是要讨论该怎么读的问题了。
二、什么是“素读”
“素读”是指在阅读或观赏时不加以任何个人的偏见或喜恶,平和地完成,以更好的悟出原作者的思想和诉求!素读是对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从而达到夯实文化根基的目的。
(一)当代人读书
早在1978年3月,吕叔湘先生就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程度严重。“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语文教学中两个切近的问题》)
在1995年《人民日报》上一篇名为《大学生的汉语怎么了》的文章也指出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时至今日,一个学期,教研室的教研员,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和学生几乎全民皆兵,费尽心计,却奈何不了那本只有三十篇课文的语文课本,绝大多数学生学得苦不堪言,这怎么得了!
(二)素读经典的益处
当代的语文教学出现问题后,遭殃的是学生,反观旧时只要有机会进私塾的童子,两三年功夫,就可吟诗作对,出口成章,挥豪成文。而在那时,读书时提倡的正是素读。
1、传承经典的义务
朱自清先生早已看到抛弃“素读”经典的问题的严重性。他在《经典常谈》中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因此,他提出:“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一股脑儿反对读经,走极端,弃之如敝履,造成文化的断层,这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这却是‘五四’运动未曾解决好的问题。”(见《经典常谈》朱自清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年 4月)
今天我们不能不审慎地思考这个问题,“经”原来是文明的结晶,杂文生命根底的道理,不读经,中国人的理性架空了,一个没有自我文化的名族,总有再大的本事,终究不能为世人所尊重。
足见,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接受本国经典的训练是必须的义务。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血。
2、“素读”经典,给读书留一片干净的天空
我们提倡素读。首先,素读的学生是没有压力的。据王财贵估计,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光是朗读文字,跟读一年之后,约可认得三千字;两年后,可有一般大学生的国文程度;三年者等同于大学中文系学生的程度,至于全然展现成果,约得学习十年之后才能检视。
另外,素读是没有任何人将杂质参与其中的,这是说带领学生读经典的老师是不给学生讲解的,有人可能会担心这样“不求甚解”的教学不能教好学生,然而,在读经典这一领域,这种所谓的“不求甚解”恰好正是“素读”的魅力所在,经典的意义是博大精深的,老师对其讲解,很容易误导学生对经典的理解片面化,会妨碍将来可能有的丰富而深刻的体会。
我们在孩童时期就需要接受国学素读经典的教育了,儿童经过正确的引导,在记忆力最好的时期,熟读背诵历史上的智慧精华——经典(论孟学庸、老子、庄子、顾问、唐诗„„),那就可能再生命中渐渐产生影响力,等到长大,理解力增进了,他十五岁会懂一些,二十岁会再多懂一些,三十岁懂的又不一样了„„随着人生经历的增长,对经典内涵会有更多的了解,伴着生命体验的丰富,对传统智慧将有更深的领悟,这就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的源头活水。
3、“素读”经典与中国优秀人才的缘分
“素读”对我们本民族的优秀人才有过怎样的影响呢?远的不说,单是20世纪前半叶的那一代文化人,哪一个不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钱穆9岁就熟背“三国”,除把“四书”全部“吃”到肚子里外,还背熟了《朱子章句集》;更令人不敢想象的是,他后来还能背《史记》——史学大师就是这样锻造出来的呀!现在又有谁能像茅盾一样把《红楼梦》倒背如流、像鲁迅一样在幼小时期就背下了《纲鉴》?倘若不是有确凿的文字记载,谁能相信辜鸿铭竟然把37部《莎士比亚》戏剧全部背诵下来?而杨振宁在初入中学时背诵过整本《孟子》„„
私塾里走出来的梁实秋先生在《岂有文章惊海内》中说:“我在学校上国文课,老师要我们读古文,大部分选自《古文观止》、《古文释义》,讲解之后要我们背诵默写。这教学法好像很笨,但无形中使我们认识了中文文法的要义,体会摅词练句的奥妙。”
南怀瑾先生也不止一次袒露自己的心得:“我们以前读书是这样读的,会背来的„„不要讲理由,老师说读啊,我们就开始吟唱了„„结果几十年过去了,还装在脑子里。”(《南怀瑾讲演录》)
在这些中国历史上的优秀人才心中,早在他们“素读”的时候就已在不知不觉中埋下了智慧的种子。
4、“素读”经典开发智力
国际著名的右脑开发专家、日本教育学博士七田真在《超右脑照相记忆法》的“第五章——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里这样论述:“‘素读’就是不追求理
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明治以前的日本教育就是这样按字面来教孩子‘素读’中国的四书五经的。”七田真还说:“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
日本筑波大学的加藤荣一教授在《天才满世界》一书里讲述了一件事。他说:“1991年3月1日,我在竹村建一先生的宴会上遇到了创业家井深先生。我向他请教‘使脑子变聪明的方法’。他回答说:就是要大量的死记硬背啊。古代日本人的做法就是‘素读’——不求理解含义、只照着字面朗读汉籍(即中国的经史子集)。战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有10个人,他们全都作过这种‘素读’练习。汤川秀树先生从3岁就开始接受这种训练了。”
原来,“素读”中国的经典(经史子集)真的会使脑子变聪明。不难理解,倘若坚持“素读”古今中外的经典,脑子肯定会更聪明。
5、“素读”经典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现在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或者游戏,不能自拔,荒废学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向不明确,对自己未来很迷茫。我们可以从价值观的方向来探索一种解决孩子普遍“网虫”化的问题。
素读经典可以让孩子学习先贤圣者的正确思想,得到圣贤思想的熏陶,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会向先贤靠齐,较之其他的孩子更容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面对现代社会的各方面信息时更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因而更能抵抗住诱惑。同样地,这样拥有正确价值观的孩子一般都有良好的自控力,在接触网络的时候,能把握好这个“度”,不会偏离太远,也无需家长担心。
6、“素读”经典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单从识字而言,我们知道一个人只要掌握2400个常用字就可自行阅读。可是,我们现在要用六年的时间才让学生学完2500多个汉字,按六年的语文课时计算,平均每天识字才一个多点,这在任何一个语系的学习里都是不可能有学习成就的。最可惜的是,六年后,一个人的阅读兴趣培养期已经错过了,再补就为时已晚了。而古代私塾的“素读”,不追求讲解的精深透彻,学生有足够的诵读时间,在反复的朗读中自悟自得。那时选用的教材都是《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唐诗三百首》等韵文或诗词,每个汉字都是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童在大量的诵读中不知不觉地熟知了文字的音、形、义,无须独立识字。经口诵心唯的训练,一两年时间就可
以认识大量的汉字。为早期的拓展阅读和写作提供了条件。比如一篇《千字文》不用一个月学生就可背得滚瓜烂熟,文中只有6个字是重复使用过一次的。也就是说,不用一个月背熟它,基本能认990多个汉字,而四字一词的《千字文》每一句都是有具体意境可帮助记忆的,背熟了终生难忘。
另一方面,汉语那些 “能把种子种在读者身上的作品”,几乎都集中在被我们称为“古文”的典籍里。那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大厦之基础,更是一个中国人的母系血缘,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靠着那些典籍为载体一路舒展到我们眼前,我们不能舍弃。
三、“素读”经典的积累
虽然当今的学生已经被要求要大量阅读了,但是我们在这里要明确一个清晰的概念:阅读的积累和“素读”的积累是不一样的。“素读”积累更以背诵为目的。
朱自清先生在《论诗学门径》中说:“偶然的,随意的吟诵是无用的,足以消遣,不足以受用成果。得下一番切实的功夫,便是记诵。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与其囫囵吞枣或是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这三百首虽少,是你自己的,那十部诗集虽多,看过了就还了别人„„读了还不和没读一样!”(《朱自清全集·第二卷》)
我们通常佩服学者的渊博学识,更倾慕他们的功底深厚。其实,他们读过的书许多人都是“知晓”的———知道其书名,晓得书中的片言只语。然而,正如钱伯诚先生所言,对经典的学习现在是“浮在表面者多,赶时髦者多,而注意基础训练者少。”(见朱自清《经典常谈》)
所谓浮于表面就是“翻看”,雁过无痕或蜻蜓点水似的阅读,这适于浏览书刊;所谓注意基础训练就是扎扎实实做到熟读成诵,要进行“素读”训练。
比如就作文和读书的关系而言,古人有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我们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量很大,阅读的书籍也不少,可是,真要动笔写点小文,就犯难了,原因就是只进行了阅读的积累,没有进行“素读”的积累。
旧时学子的“劳于读书”,是背,是 “劳”于诵,也是“劳”于记,在肚子里扎扎实实地装下了大量的文字,将典范文章的行文立意之法揣摩个透,被视为“兵卫”的辞采章句早已烂熟于心,可信手拈来。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个“破”字就是让书中的文字烂熟于心。这些文字成了一个人一
生所需的文化“酵母”,到了一定时期就酿出芳香无比的醇酒了。并且,这样的“酵母”素一定要在小学阶段植入方能事半功倍。格雷厄姆·格林在《消失的童年与其他散文》中告诫人们:“从人生的前14年所读的书中,我们获得的激励与启示,如今从书中所获得的,怎么能与之相比呢!”印证了前人对“幼学如漆”的知见。有人问日本著名的作词家左藤八郎为什么总能写出好诗,他回答:“因为我从小就记得很多诗,到现在能够背诵下来的有五千首左右,知道大概意思的有五万首吧。„„如果没有它们,我就写不出好诗。”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记忆是智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任何的学习都不可能只凭理解而不依靠记忆,尤其是语言。清人张潮说:“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对书的“藏、看、读、用、记”的取舍态度告诉人们,“记”是第一位的,是背诵量决定了一个人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强度。所以,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词采、晓畅的章句、铿锵的声律、精密的谋篇,口诵心维,日长月久,习焉不察,内化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日后的泛观博览,慎思笃行,人性世情的历练后,常于不经意处却已层楼更上。
“素读”经典的训练,贵在坚持,难以速成。但只要巧妙地利用好零碎的时间,组织好有趣的形式,每个孩子每天坚持背诵100字左右的文段,早读十分钟,下午十分钟,有时是语文课挪出五到十分钟,坚持五六年,奇迹就发生了。一学年除去节假日,每个孩子按在校日为180天计算,六年就可背诵十万多字的文章;而此外再引导孩子每天阅读5000字左右的文选,一学年就是90万字左右的阅读量,六年就是500万字以上的阅读量。这还是最低的估算。我们可以想象,如此“素读”之后,我们的人文素养、处事待人、品性修为都将有着巨大的变化。
第四篇:还地球妈妈一片净土
还地球妈妈一片净土
近期,我校开展了以“畅想文明行为,共创优美环境”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使我懂得了环保的重要性。我相信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社会、也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还地球妈妈一片净土。我决定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父母,影响全市人民群众。我的爸爸妈妈有随地吐痰的坏习惯,出门在外,他们总是和大多数成年人一样喜欢随地吐痰,理由是:有痰卡在嗓子里很不舒服。为此,我费了半个脑袋的脑细胞去劝解他们,但他们仍是屡教不改。这次活动后,我再次对爸爸妈妈说:“你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代表咱们胶南人,你们难道就不能管好自己的嘴,为我市创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贡献一份力量吗?”
爸爸妈妈自知有错,羞愧万分,说:“今后,我们一定会改掉这个坏习惯,以榜样的力量带动你,一起做文明市民!”我不但教育自己的爸爸、妈妈做文明市民,还利用课余时间教育其他市民做文明人。
星期天下午,我与邻居家的孩子小乔、小华、小明组成一组“环保先锋队”,来到了公园。
到了那里,我们才发现许多大人都不讲文明:果皮乱扔,纸屑到处乱丢,随地吐痰更不用多说,我们便纷纷走上前去劝说。
其中有位蛮横无理的中年汉子,明明是他错了,却还朝我们大吼:“哪来的野孩子,竟管起老子来了!”
我们气愤不已,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不讲文明,又哪来这美丽的地球呢?”一句话说得中年汉子哑口无言,理屈词穷,脸红得像个大姑娘,灰溜溜地跑开了。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发现:要加强环保宣传工作,自觉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一切从自身做起。崇尚文明,拒绝陋习,这样才能共建美好城市。
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还地球妈妈一片净土,使地球成为人类的乐园!
三年级二班
陈相宇
第五篇:退伍军人撑起一片天
退伍军人撑起一片天
金顺,1965年4月出生,高中毕业后,1984年10月参军入伍。1989年12月,他退伍后到冠县县城做起了生意,办起了建材厂。1999年春,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师金顺被选为村委会主任。很快,经乡党委考察,任命他为前元坊村支部书记。
1997年,原村委会干部没有征求群众意见,擅自砍伐村集体树木1000多棵,激化了干群矛盾。上百名村民乘座三十多辆机动三轮车,到各级上访,反映原村干部的问题。党委高度重视,采取果断措施,免去原村支部书记的职务,暂时稳定了群众的情绪。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一至到1999年金顺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前,村里很不稳定,正常工作都无法开展。村委会换届选举后,乡党委经过广泛征求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并通过民主推荐,群众评议,党员选举等方式,确定由师金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金顺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并被任命为支部书记,他感觉身上的担子重了,决心不辜负群众的信任和乡党委的重托,他把自己的建材厂和县城生意全放下,回到村里,和村干部群众座谈,了解村里的问题和群众的期盼。他了解到村里的主要问题是上届村委欠债务高达十六万(其中,仅公款吃喝就占了十一万)需要偿还,贫困的群众急需致富。金顺和村两委成员和商议,拿出了合理的偿还方案。根据群众愿望,为
让群众早日富起来,金顺和村两委一班人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引导组织全村群众务工、经商、创业,仅用三年的时间就有四分之一以上的群众从事轴承加工销售、餐饮、建材生产经营、产品包装等,每年全村群众总收益达几千万元。二是组建了村筑队。村集体筹集资金购置建筑器材,组建前元坊村建筑队,在家务农的青壮年,农闲时在建筑队务工,每人每月收入增加3000元。三是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引导土地流转,发展优质高产西瓜种植,村委会注册了西瓜合作社,建成了占地30多亩的高标准西瓜专业市场,优质的西瓜每年都吸引南至上海、江苏北到黑龙江,东至青岛西到甘肃的全国各地大批客商前来市场贩买西瓜。仅西瓜一项每亩均纯收入增加2000元。
群众致富了,村集体经济也发展起来,村里办的西瓜市场每年都为集体创收十几万元,西瓜种植富了小家,壮大了集体经济。村集体栽植90亩白杨树,也都长成了参天大树,成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绿色银行。村集体经济发展了,金顺为首的村两委一班人,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发展公益事业。2004年抓住国家发展乡村公路建设的机遇,硬化了村内村外的公路,路两旁栽植了绿油油的国槐,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彻底结束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2005年村集体出资把自来水安装到各家各户,结束了吃水难的历史;2007年积极争取项目,新打机井15眼,实现
了平均每40亩耕地1眼井,抗旱季节3天灌溉一遍所有耕地的目标;2010年春季筹资15元,架设了高圧线路,每眼机井都用上了电,结束了浇地用农机费时、费力、费钱、效益低的历史。村委会还计划,从今年开始用两年的时间,把灌溉水渠引到各家各户的地头,结束浇地时,遍地都是“小白龙”(浇地用的白色软尼龙输水袋)的历史。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看到以师金师为班长的村集体一班长,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一心为群众谋利益,群众积极支持村两委的工作。村两委的工作开展的顺风顺水。2002年和2005年的村委换届试点工作都在前元坊进行,前元坊村委的成员都以高票当选。
工作也得到了县委和乡党委的肯定。2002年、2008年党支部先后两次被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师金顺也两次被县委评为先进个人。2004年被乡党委评为先进模范村庄,2006年村被乡党委评为产业结构调整先进村庄。2012年前元坊村被乡党委政府乡武装部评为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金顺被评为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