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岱山实验学校小学朗读调研报告技巧归纳
岱山实验学校小学朗读调研报告
“语文是读出来的。”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共同探讨的问题。“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长期而稳定的重要作业。大量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工夫。
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受新课程改革中“人文熏陶”、“感悟体验”等新理念的冲击,在教学中对学生朗读基本功训练有所忽视,教学中侧重于听说写的多,让学生读得少,重点下工夫指导朗读的就更少了。同时也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朗读能力又不记入考核成绩,所以,教师、家长和学生都从根本上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
针对现状,本着“全面了解朗读情况,发现普遍存在问题,重视加强朗读教学,有效提高朗读水平”的目的,学校组织教师对全全校各年级整体和个体的朗读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作一小结。
一、基本情况
1、调研对象:各年级段全班学生集体朗读,各班抽2个女同学和2个男同学。
2、调研内容:各年级教材中的文字(字数300个左右)和配套阅读中的文章(字数230个左右)各一段。
3、调研方法:先请班级学生集体朗读教材中的文字,再抽取2个女同学和2个男同学朗读配套读物中的文字。测试教师根据统一的评定标准进行星级评定。
4、总体情况:
集体朗读情况:
全校23个被测班级(4个班级停课),20个班级五星级,3个班级4星级。总体的集体朗读情况比较理想。存在的普遍现象:
一年级:朗读时不够整齐,声音比较散;轻声词“着、了、的„„”张口度太大,有些拖沓;停顿不会注意,句号和段落的停顿不够明显。
二年级:朗读时声音高亢,精神饱满,节奏感强。同时也存在段落之间与句子之间停顿不明显,轻声词“着、了、的„„”张口度太大,拖沓的现象。
三年级:学生学会了标点停顿,整体比较整齐,流畅,个别班级轻声助词能读得轻而短促。存在的问题:有些词组和句子的朗读还可以紧凑一点,轻重
缓急不够,节奏感不强,语速偏快,声音太收敛,情感还可以更饱满一点。
四年级:流畅、整齐,有感情,节奏感把握得很好,正确率高,感情充沛。存在的问题是,个别学生出现抢读的现象,轻声助词有个别班级比较拖沓。
五年级:总体感觉是感情投入不够,节奏太慢而且读得不够圆润,顿音较重,最后一个子的字音有上扬的感觉。
六年级:通病是前鼻音不够到位,感情欠充沛。个别还有存在的问题,有一字一顿的现象,不够流畅,字音咬得太紧,缺乏感情,轻声词“着、了、的„„”张口度太大,拖沓。
好像是三四年级相对来说更出色一点,低段和高段的情况稍逊一点。个体抽读:
一年级:
1、个别朗读时不够流利,出现不少指读和回读的现象。
2、不够正确:①出现加字、漏字的现象。②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没读准。如缀zhui晨chen等等。③有读破句的现象,如:“这是明朗的夏日早晨,我很早就起床了。”学生读成“这是明朗的夏日,早晨我很早就起床了。”④语音语调错误。⑤轻声词“着、了、的„„”张口度太大,读得太重。
3、语速过快,标点停顿不当。
4、有个别学生错误太多,一字一字地点读,根本无法连字成词,连词成句。二年级:
二年级的情况比一年级略有好转。50%被抽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感,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另外50%的学生不同程度的也存在以下问题:
1、语速过快,缺乏感情。
2、语感不强的学生出现断句,漏字,重读,感情平平。
3、轻声词“着、了、的„„”张口度太大,读得太重。
4、个别学生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不够准确。
三年级:
优点:学生能在短暂的准备之后,拿起完全陌生的一篇文章,比较流利地朗读下来。
缺点:
1、标点停顿不够,语速过快,朗读时感情投入不够。
2、个别同学的词语,词组没有能连贯地朗读。
从打分情况来分析,正确率平均得分2.68,得分率为89.3%:流利平均得分4.6,得分率是91.3%;而有感情得分仅1.42,得分率为71.2%。由此可见,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把握还不够,带着神情,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还是欠缺。四年级:
测试老师没有具体描述,但可以从打分情况来进行分析。正确率平均得分
2.84,得分率为94.6%:流利平均得分4.79,得分率是95.9%;而有感情得分仅1.69,得分率为84.7%。相比较而言,同样是在情感方面优点弱。
五年级:
打分情况分析,正确率平均得分2.67,得分率为89.1%:流利平均得分
4.79,得分率是95.9%;而有感情得分仅1.83,得分率为91.7%。从打分情况进行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能比较好地把握情感,通过朗读进行表达。
看起来,反而是正确率有点低。比如:顶舌尖的音较重,轻声词“着、了、的„„”读得太重,拖长音,连得不够紧;个别轻声字音没有读出来,如“气氛”的“氛”轻声没有读出来;每一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的音都往上扬,不够圆润;嘴巴张得不够,显得不够自信。
六年级:
六年级相比较分数有点低。正确率平均得分2.2,得分率为73.3%:流利平均得分4.8,得分率是95.9%;而有感情得分仅1.7,得分率为85%。看起来,还是正确率存在的问题更大一些。
二、原因分析:
1、我们的老师已经在思想上对朗读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在朗读上花一定的时间和力气进行指导,所以,我们的学生总体情况表现良好。但是重视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相信,我们学生的表现会更出色。
2、留给朗读的时间太少。课堂上大量的提问、思考、表达挤掉了学生宝贵的读书时间,更不用说进行具体的读书指导了。即使指导也是支离破碎的句子,连段落的朗读指导都不多,更不用上整篇了。
3、朗读指导缺少方法。有的教师在课堂中只一味地讲,既不作朗读示范,也不让学生根据理解情况练习朗读。有些教师在课堂中对朗读进行了指导,但对存在问题也不作点拔,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有些教师对课文所表现的情感把握不准或想进行指导又不知该从何入手,就让学生学着读书比较好的同学的样子读,这种模仿的后果可想而知,出现了声音上的千篇一律。
4、教师缺乏对学生个体心理的关注。好学生能力强,而且课堂上表现的机会多,天长日久朗读的能力就越来越强;而部分后进学生自己缺少竞争的意识,缺乏表演的欲望,更欠缺言语能力,老师对这些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关心,常常加班加点为他们补课,而对朗读水平的训练,朗读能力的培养缺少必要的指导。
三、几点建议:(参考教研室金海芬老师在去年全县三年级朗读测试时的建议)
1、认真上好第一课时,把好“初读课文”关。“初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每一个字音,句子读得通顺、有节奏(即词组连读),课文读得正确、流畅。给学生自读要有足够的时间,落实初读课文的反馈工作,避免只抽个别学生读一读走过场,而要采用自我检查、同桌对查、集体纠错等大面积的反馈方式,争取人人过关,尤其关注中下生,有效落实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对于朗读时的共性问题,如“的、了”|拖音、尾音短促、唱读等现象,要不厌其繁地反复指正,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再难改的弊病也会有所改变。
2、重视讲读课文时的有感情朗读。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结合想象、感悟、体验等阅读方式进行有感情朗读,要给每个学生都有练读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原由的朗读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不只是让几个好学生展示一下。朗读指导还应该贯串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讲析前的范读是给学生作示范性的朗读;讲析前还可抽学生试读,以发现学生理解文中的难点,便于讲析时解决;讲析课文的某部分某段以后,可根据课文分析的需要让学生试读,并可指导学生与讲析前的试读情况加以比较,指出进步的地方和还存在的缺点,教师根据学生试读中暴露的缺点,对有关内容作补充讲析并作范读或领读,让学生从中理解要这样读的道理,而后再作朗读练习;全文分析讲解结束后,也可用部分时间对学生作重点朗读指导,让学生根据作品的主题定准基调并把握文章各章节思想情绪的变化。
3、重视朗读习惯的培养。一是不管是课内文章的朗读,还是课外文章的朗读,都要求学生认真仔细,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通过各种激励性手段和经常性反馈评价,督促学生努力做到不错、漏、添、改字,尤其在初读时稍放慢速度但尽量不回读。二是不管是自我练读,还是读给别人听,时时做到自然大方、情绪饱满。三是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发现与指出个体学生朗读时的不良习惯,如指读、感情不自然、尾音短促等,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课堂上应给每个学生朗读练习与展示交流的机会。
4、适当的朗读技巧的模仿与指导。中低年级学生容易发生“一字一顿地读”、“唱读”的现象,教师要进行范读给学生适当的模仿,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如在朗读一个长句时,通过教师的范读或学生的尝试读,让学生感受句子间的停顿,领会重音及语调、语气的变化,然后让学生模仿读、比赛读等。又如逗号、句号的停顿,段与段之间的停顿,疑问句、感叹句的朗读,教师都要作适当的点拨,或者是评价。
还可以教给学生学会使用朗读指导中常用的符号。
5、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和开展多样化的课内外朗读活动。
朗读水平的提高主要靠经常性进行朗读练习。朗读水平练习的形式应该随朗读的时间、内容、目的不同经常交换。朗读形式经常变化,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朗读的兴趣。
朗读水平的提高,不能光靠课内练习,必须要辅之以多样化的课外朗读活动。例如组织学生经常收听广播、欣赏唱片,组织讲演会、时事报告会、诗歌朗诵会、参加读报活动、小话剧等等,使学生通过这些朗读的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朗读的意义,并从中受到实际锻炼,提高朗读能力。
四、说明。
本次调研,目的是促进各教师对朗读教学的重视与日常教学中的训练,所以在情况反馈中对存在问题阐述得相对较多,且调研的结果可能不是最全面最合理地反映整个班级的朗读水平与存在问题,请老师们参考上面罗列的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对整个班级学生的朗读情况作一反思与小结,发现症结,寻求病因,在今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加以重视与改正,切实有效提高班级学生的整
体朗读水平,为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打下扎实的基础。
12月中旬,县或学校会再次组织教师,对某一个年级段进行跟踪抽测,希望以上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第二篇:舟山市教育调研课题 - 岱山实验学校欢迎您
舟山市教育调研课题
申 报 表
调研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工作单位:
舟山市教育学会秘书处编制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
第三篇:小学语文朗读技巧
小学语文朗读技巧
一.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朗读是一项技能技巧,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
朗读技巧的习得、掌握和运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的反复的训练,才能熟中生巧。为了避免单调、枯燥,朗读形式应尽量多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强化读的环节,可以把学生带人到文本的情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
二.边朗读边想象、联想.想象和联想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形式。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努力激起学生对于作品内在意境美的再创造,使文中描写的情景像电影画面一样一幕幕地从学生脑海中映过。这样,学生对于作品思想内容的把握就会更加深入,对于文章语言表达形式的领会就会更加深刻,就会从中受到真的启迪、善的教化、美的熏陶。尤其是朗读诗歌和一些优美隽永的散文,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把文本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笼统的描述具体化,把省略的情节明朗化。如教学《春雨沙沙》一课时,教师可利用投影,让学生想着去感受柳枝的轻柔、桃花的娇媚、田野的碧绿、小朋友的可爱、春雨的润物细无声„„学生们从心灵上受到感染,读时就特别人情人境,从读书声中找到了春天的影子、春雨的力量,进而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
三.适当的朗读技巧指导所谓朗读技巧是指对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也就是对语音、语速、语调、停顿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有所侧重。”要想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必须根据课文类型的不同,根据每个课时教学任务的不同,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和训练,尤其是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更不容忽视。如果从低年级就开始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学生到中高年级达到感情朗读的要求是不成问题的。
在朗读时,我首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把音读准,然后做到“六不”,即: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读、不重复、不颠倒、不读破句。有的句子很长,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如《兰兰过桥》一文中有个长句子:“兰兰惊奇地站在潜水桥上,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船只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如果让学生在一些词的后面做上停顿记号,学生就会读得很好。如:“兰兰惊奇地站在潜水桥上,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船只/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把作者的感情融化在自己的感情中。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如在《嘀哩嘀哩》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全面理解文本,然后让学生用符号形象地标出朗读的技巧。“|表示停顿较长,“l”表示_般的停顿,“.”表示读重音,“一”表示速度加快,“„„”表示速度稍慢,“/”表示升调,“\”表示降调,“。”表示曲调。
第四篇:朗读技巧
09年教师资格考试普通话指导朗读文四例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9-11-27 9:22 >>进入论坛
1、《石狮子和涩柿子》
石狮寺前有四十四个石狮子,寺前树上结了四十四个涩柿子,四十四个石狮子不吃四十四个涩柿子,四十四个涩柿子倒吃四十四个石狮子。
2、《婆婆和嬷嬷》
婆婆和嬷嬷,来到山坡坡,婆婆默默采蘑菇,嬷嬷默默拔萝卜。
婆婆拿了一个破簸箕,嬷嬷带了一个薄笸箩,婆婆采了半簸箕小蘑菇,嬷嬷拔了一笸箩大萝卜。婆婆采了蘑菇换饽饽,嬷嬷卖了萝卜买馍馍。
3、《迟小池吃鱼翅》
紫瓷盘,盛鱼翅,一盘熟鱼翅,一盘生鱼翅。迟小池拿了一把瓷汤匙,要吃清蒸美鱼翅。
一口鱼翅刚到嘴,鱼刺刺进齿缝里,疼得小池拍腿挠牙齿。
4、《小郭和小葛》
小郭画了朵红花,小葛画了朵黄花,小郭想拿他的红花换小葛的黄花,小葛把他的黄花换了小郭的红花。朗读的基本要求
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也就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音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 再创造过程。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朗读是对应试者普通话运用能力的一种综合检测形式。日常朗读活动中,决定朗读者朗读水平高低、朗读效果优劣的因素是 多方面的。本文就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影响应试者成绩的几个主要因素,谈谈朗读的几个基本要求,目的是帮助应试人把握难点,在测试中减少失误,更好地发挥水平。
一、用普通话语音朗读
普通话朗读是一门学问。它除了要求应试者忠于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外,还要求朗读时在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音变以及语句的表 达方式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范。朗读一篇作品,如果连普通话都读不准确,甚至读错了,那就会影响听众对原文的理解,甚至会闹笑话。要使自己的朗读符 合普通话的语音规范,必须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注意普通话和自己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普通话和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大多数 的情况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又有大的规律和小的规律,规律之中往往又包含一些例外,这些都要靠自己去总结。单是总结还不够,要多查字典和词典,要加强记 忆,反复练习。在练习中,不仅要注意声韵调方面的差异,还要注意轻声词和儿化韵的学习。
2.注意多音字的读音。一字多音是容易产生误读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必须十分注意。多音字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注意学习。第一类是意义不相同的多音 字,要着重弄清它的各个不同的意义,从各个不同的意义去记住它的不同的读音。第二类是意义相同的多音字,要着重弄清它的不同的使用场合。这类多音字大多数 情况是一个音使用场合“宽”,一个音使用场合“窄”,只要记住“窄”的就行。
3.注意由字形相近或由偏旁类推引起的误读。由于字形相近而甲字张冠李戴地读成乙字,这种误读十分常见。由偏旁本身的读音或者由偏旁组成的较常用的字的读音,去类推一个生字的读音而引起的误读,也很常见。所谓“秀才认字读半边”,闹出笑话,就是指的这种误读。
4.注意异读词的读音。普通话词汇中,有一部分词(或词中的语素),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在习惯上有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读法,这些被称为“异读 词”。为了使这些读音规范,国家于五十年代就组织了“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对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进行了审定。历经几十年,几易其稿。1985年,国家公布了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要求全国文教、出版、广播及其他部门、行业所涉及的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均以这个新的审音表为准。在使用《审音表》的时 候,最好是对照着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来看。先看某个字的全部读音、义项和用例,然后再看审音表中的读音和用例。比较以后,如发 现两者有不合之处,一律以审音表为准。这样就达到了读音规范的目的。考试大收集整理
二、把握作品的基调
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情调,即作品的总的态度感情,总的色彩和分量。任何一篇作品,都会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基调。朗读作品必须把握住作品的基调,因 为作品的基调是一个整体概念,是层次、段落、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要把握好基调,必须深入分析、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力求从作品的体裁、作品的 主题、作品的结构、作品的语言,以及综合各种要素而形成的风格等方面入手,进行认真、充分和有效的解析,在此基础上,朗读者才能产生出真实的感情,鲜明的 态度,产生出内在的、急于要表达的律动。只有经历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作品的思想才能成为朗读者的思想,作品的感情才能成为朗读者的感情,作品的语言表达 才能成为朗读者要说的话。也只有经历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朗读者才能以作品思想内容出发,把握住基调。无论读什么作品,这“案上的工作”都不能少。
三、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
(一)停顿
朗读时,有些句子较短,按书面标点停顿就可以。有些句子较长,结构也较复杂,句中虽没有标点符号,但为了表达清楚意思,中途也可以作些短暂的停 顿。但如果停顿不当就会破坏句子的结构,这就叫读破句。朗读测试中忌读破句,应试者要格外注意。正确的停顿有以下几种类型:
1.标点符号停顿。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停顿符号,也是朗读作品时语言停顿的重要依据。标点符号的停顿规律一般是: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 停顿略长于分号、破折号、连接号;分号、破折号、连接号的停顿时间又长于逗号、冒号;逗号、冒号的停顿时间又长于顿号、间隔号。另外,在作品上的段落之 间,停顿的时间要比一般的句号时间长些。以上停顿,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为表达感情的需要,在没有标点的地方也可以停顿,在有标点的地方也可以不停顿。
2.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句子中间的自然停顿。它往往是为了强调、突出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或补语而做的短暂停顿。学习语法有助于我们在朗读中正确地停顿断句,不读破句,正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
3.感情停顿。感情停顿不受书面标点和句子语法关系的制约,完全是根据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顿处理,它受感情支配,根据感情的需要决定停与不停。它的特点是声断而情不断,也就是声断情连。
(二)重音
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字、词或短语在朗读时要加以强调的技巧。重音是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的,能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重音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语法重音。语法重音是按语言习惯自然重读的音节。这些重读的音节大都是按照平时的语言规律确定的。一般说,语法重音不带特别强调的色彩。
2.强调重音。强调重音不受语法制约,它是根据语句所要表达的重点决定的,它受应试者的意愿制约,在句子中的位置上不固定的。强调重音的作用在 于揭示语言的内在涵意。由于表达目的不同,强调重音就会落在不同的词语上,所揭示的涵意也就不相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
3.感情重音。感情重音可以使朗读的作品色彩丰富,充满生气,有较强的感染力。感情重音大部分出现在表现内心节奏强烈,情绪激动的情况。
(三)语速
应试者在朗读时,适当掌握朗读的快慢,可以造成作品的情绪和气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朗读的速度决定于作品的内容和体裁,其中内容是主要的。
1.根据内容掌握语速。朗读时的语速须与作品的情境相适应,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个性、环境背景、感情语气、语言特色来处理。当然,语速的快慢在一篇作品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有所变化。
2.根据体裁掌握语速。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在选编朗读测试材料时,为了保证作品难易程度和评分标准的一致性,所选的50篇作品,几乎都是记叙文。记叙文有记事、记言。一般说,记事要读得快些,记言要读得慢些。我心目中的教师职业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9-12-17 9:34 考试大
>>进入论坛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之所以说是“最崇高”、“最光辉”,就是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建造一座房子或桥梁,我 们称他为建筑工程师;设计工厂的合理流程,我们称他为工业工程师;研究更好地养花种花、美化环境,我们称他为园艺工程师。然而教师却是灵魂的工程师,那就 意味着是塑造人类的思想、建设人们的精神世界,是精神文明的设计者和创造者,是精神花园里的一个园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播人生道理,讲授专业知识,解除心中困惑等等,这些都是一个教师所要做的事。在这个过程中,等于说是把知 识的火炬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所以,在我认为,教师更像一个接力赛的队员。这个接力赛的总长度是人类的整个时间长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悠悠无尽 头。整个接力赛的队员主要由一代一代的教师组成,一代相当于一棒。历史赋予我们特定的一程,我们从上一代手中接过知识接力棒,然后跟时间赛跑,直至跑完我 们的这一段,把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代的人。一棒一棒,无穷无尽。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有三种情况:
一是没有按要求传到或是传错了传丢了等,这是混者。浑水摸鱼、滥竽充数而误人子弟者即是。
二是刚刚符合要求传出,这是庸者,平庸无进而得过且过者即是。三是不但按要求传到,而且加进了自己的内力和内功,使知识接力棒本身越来越新、越 来越有用,这是智者。创造发明,作出贡献,人类一定记住他。我想,我决不能做阿混,至少要平庸,然后追求智!当然要达到智,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首先 必须有一颗爱心,然后是练好教师的各类基本功,如语言、写作、书写、板画、计算机(时间有多余,再讲几个要点)等,再是不断学习,终生学习,不断充实自 己,不断完善自己,争取有所创造,有所贡献!
让教师这个职业带给人们更多的真知,让我的生命燃烧得更有意义吧!
第五篇:小学英语课堂朗读技巧
朗诵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那么朗诵有什么技巧吗?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朗读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英语课堂朗读技巧
一、合理计划和安排学生的英语朗读时间。
从学校与家庭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学生一天之内的英语语言训练的时间和机会都是有限有度的。但是,无论何种语言却都要在交流、实践和运用中才能真正地习得。既然英语朗读的客观条件是局限的,学生就要学会以最有效的计划来开辟尽可能多的朗读范围与朗读地域。在校时,要指导学生抓住学校分配给自己的早读课时间,充分尽情地朗读;可以把握每天45分钟的英语课堂时间,张扬精彩地朗读;可以利用课余自修的随机时间,自由畅快地朗读。校内的朗读训练有限,把朗读延伸到课外就势在必行。学生可以在家长的支持、帮助、督促下,在家庭中做英语朗读训练。但家庭式朗读训练就应该遵循循序渐进、踏实严谨的原则。学生应以老师的指导要求为旁则,以自我的学习状态及家庭的学习条件为背景,逐步增加家庭英语朗读的时间,渐次提高家庭英语朗读的水准。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讲,每天两次,早读和晚读各一次,这样的安排最合理,实验证明,两次外部刺激之间夹一次睡眠,易于记忆,因此,每天在临睡前读一次英语,起床后读一次英语,能取得不错的记诵效果。当然,不管学生选择何个时间段,不管在每个时间段为自己编排了多少时长,都应该明白,只有贵在坚持,不懈努力,排除杂念,刻苦训练,才能取得成功。
二、指导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英语朗读材料。
牛津英语课本是培养学生语感,训练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最好的教材,它具有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实用性。我们的学生应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书本的独特魅力,挖掘课本里的单词、段落、文本的可生成性,让自己的每一次朗读都带上不同的激情,从相同的内容材料中生发出不同的朗读体悟。此外,学生还可以寻找适合个人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学习状况的课外英语朗读材料——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中的阅读短文;订阅的报纸杂志上的小诗歌与小故事;动画短片中简明易懂的台词。学生都可以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尝试模仿,尽兴表演,体会英语世界的博大与精彩。
三、指导学生学会并掌握恰当的朗读方法。
①先听后读,学生将拥有一位亲切出色的“老师”。面对一段新的文字,学生要先听所选材料的标准录音,感知单词、句子的正确示范发音,把握好单词、句子的语音语调、轻重音、节奏、意群切分,理解文字的感情基调,然后模仿朗诵,追求朗读的流畅、自然与优美。因此,“录音”就是学生身边日常接触最多,情感联系最密切,基本功最扎实出色的一位“家庭老师”。如果学生与这个老师亲密无间、真诚合作,学生就能更快地踏入英语学习的大门,领会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魅力。
②手脑口并用,学生将拥有一位终身相伴的“朋友”。朗读训练的最终目的应达到眼到、口到、心到的境界,要求口、眼、耳与大脑并用,达到眼睛所看到的口里即能准确读出,耳朵加以监听,同时大脑能立即反映其语义,不需要转换成母语。因此,学生在朗读时一定要保持一种良好的朗读姿态,佐以良好的朗读习惯。由于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语感是生疏的,习惯是粗糙的,方法是模糊的,老师们在教学时也往往发现,某些语词,学生会说,却不会认,不会读。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的形象思维仍优于抽象思维,大家常常在听讲的过程中已经模仿并学会某个词句的发音,却没有将词句的音与形对照结合起来记忆。因此,学生要养成用手指指认朗读内容的习惯,不管是单词、句型还是对话,都要边用手指认边开动嘴巴,读到哪里,手指就跟着划到哪里。这样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边学习边记忆,从而使得这些朗读内容在自己的脑子里深入根植。这种“朗读习惯”就是可以伴随学生终身、并深深影响他们后续学习效果的一位“朋友”。
小学英语如何朗读训练
老师范读
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示范朗读课文,老师有表情地朗读着,学生们合上课本,认真的听,这可以加强学生们听英语的能力。
老师领读
老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们进行朗读课文,老师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这要求学生模仿着老师的语音、语调,并纠正自己的语音、语调。
领读要求不断提高
老师每次领读的要求要不断提高,第一遍读,要学生们纠正自己的发音;第二遍以语调正确为主,第三遍要流利的读出来。
听录音来做示范朗读
老师自己读完后,也可以放录音来做示范朗读,放一遍,学生跟着读一遍,一般听读三遍后,提高了学生们识记课文的效果。
老师让学生齐读
老师可以让全部学生一起读一遍或一组学生读一遍;这对朗读有困难的学生有启发和帮助作用,但不宜过多。
学生个别朗读
老师在课堂上指定部分学生一个一个朗读,或老师与一个学生对读,还有表演示朗读,接力式朗读。这样学生朗读课文的水平就不断提高了。
少儿英语教学方法
1.童话剧教学法
教学内容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制约着语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用。学生用书主体部分为经典的英美英语童话故事。在英语课堂上,当孩子们遨游在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中,他们学习的英语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当他们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童话人物交上好朋友的时候,他们的英语也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2.情景教学法
Fresh English 新鲜美语是我们英语日常用语专题部分。在英语课堂上,老师们为学生们模拟各种各样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呈现学生们感兴趣的单元主体,组织学 生们在情景中不断地反复地操练新知,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
3.音乐,律动教学法
Happy Melody 和 Motion Chant是我们课本里的英语歌曲和小诗歌。英语教学蕴含在 “说,唱”英语中。以韵律式的“说,唱”形式,配合科学编排的韵律动作,全方位地调动视觉、听觉、言语能力和肢体动作,让孩子真正“懂得”英语,真正“脱口而出”纯正的英语,真 正“学”会英语。国际私塾幼,少儿的学生用书中的英文歌曲和儿歌是一套真正为孩子设计的“看了就想学,一学就能跳”的英语韵律操。它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动作特点,有机地与英语发音和节奏配合起来,易学易跳,协调的动作使孩子深深的感受到英语的优美和学英语的乐趣。
4.直拼教学法
Funny phonics是一套根据英文字母本身的音源,总结出的一套,学生不学就能“看单词能读,听单词能写”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国际私塾用最简单、最实用、最直接的字母以及字母组合的基本发音,让学生们能很快地掌握陌生单词的认读技巧,并能迅速记忆单词和朗读文章。我们还给每一个音素配上了形象生动,简单易记的小手势,帮助学生们正确发音。
5.联想教学法
Magic Structure是重点巨型扩充练习,但是它根据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引申、扩展、推理、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用正确高效的方式来完成大脑中知识网络的建立,达到迅速把新知从短时记忆转化为永久记忆。
6.语言经验教学法
如果我们把英语学习的基础建筑在学生自己的经历和兴趣之上,学习效果就会更好。教材中的Story DIY 的环节,就是调动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然后编成故事说出来,写下来。语言经验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在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中由口头语言进步到书面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