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政治小论文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政治小论文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最近,有关部门联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查找了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引起各界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注,并得到有效解决。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方面,直接影响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主要表现在:
(一)轻“德”的观念严重。古人强调对青少年的教育要“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现在的一些家长和学校却只抓智育,忽视德育;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生活常识的学习;只重视知识的学习,忽视能力的培养;只重视特长的培养和训练,忽视全面发展;只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
(二)教育网络存在缺失。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相脱节,教育口径相矛盾不统一,教育责任不清,工作机制不完善。学校重视文化知识教育,而忽视思想品德教育课,顾不上管;家长力不从心、盲目随意,甚至束手无策、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不会管;社会上重视不够、未形成合力,缺人管,教育网络得不到健全。
(三)社会环境有待优化。随着互联网、影视文化等大众媒体的普及传播,各种文化思潮使身心不成熟的未成年人难以抉择。各种违法违纪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娱乐场所以及互联网上的有害信息、色情口袋书等,成为腐蚀未成年人心灵的一大社会公害。一些不健康的传媒宣扬享乐主义,渲染暴力凶杀色情等信息,严重误导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侵蚀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四)家庭教育封闭隔绝。许多家长爱用“两重面孔,双重人格”言传身教。让孩子努力上进,自己却得过且过、懒散无比;让孩子品德高尚,自己却不懂谦逊、恶语伤人;让孩子心平气和、尽职尽责,自己却急功近利、不择手段;让孩子与人为善、淡泊处世,自己却蛮不讲理、大打出手。其次一些家长生怕不谙世事的孩子受到不良影响,就想方设法阻碍孩子接触社会。管教多、疏导少,说教多、实践少,“不许”太多,“允许”太少。孩子亲身实践、体验的机会少,相互沟通少,封闭式的家庭教育让孩子与社会隔绝。
(五)学校教育脱离实际。一是道德教育内容脱离青少年的实际,抽象的内容影响了未成年人的理解,单一的标准影响未成年人多样化的发展;二是道德教育过程脱离青少年的主体,教育的方向、内容、目标主要不是从未成年人出发,而是把未成年人作为被塑造的客体;道德教育形式脱离社会及未成年人的现实,忽视
德育过程中未成年人之间、未成年人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存在着未成年人低参与、甚至不参与的现象;四是道德教育结果认识与行为严重脱离,道德价值标准存在虚化的现象,在道德认识上都知道那么做,但道德行为却做不到。
(六)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目前社会上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教育性俱佳的书籍等精神食粮十分匮乏,不能满足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很多家长苦于没有好的书籍给孩子阅读。广播电视栏目的设置注重适应成年人的口味,忽视了未成年人的需要。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将直接影响社会的进步和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必须从未来发展的长远战略出发,冷静正视现实,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历史地、科学地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才能全面把握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一)从国际环境上看,改革开放让国外的先进文化与腐朽思潮一齐涌入国门,“苍蝇”的涌入是不争的事实,加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图谋颠覆中国,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以吃、穿、住、行、说各种文化和物质的载体、信息,无孔不入地渗透着西方文化和刻意输送给中国的腐朽文化思潮,使得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国人眼花缭乱,甚至是盲目追求和争相效仿。庸俗低级的腐朽文化,对分辨能力极低的未成年人构成了严重的腐蚀。
(二)从传统观念来看,沿袭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仍然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读书做官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满朝文武贵,都是读书人”等观念一直根深蒂固的影响至今,这种历史文化的传承一直是未成年人为之奋斗的重要价值取向,引导着未成年人“一心只读圣贤书”,不管东西南北事,缺乏“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成才的意识。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不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普遍形成了重“智”轻“德”错误思想,从而削弱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三)从 社会现实来看,各级对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营造、管理不到位,对违法违规经营的网吧、图书、音像市场的打击治理不利,在管理上混同与对成年人的管理。一些公益化场所对未成年人开放不够,缺乏适合未成年人个性成长的人文关怀和特殊关爱;文化产品不够丰富,高质量的适合未成年人的读物匮乏,真正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的文化精品很少。
(四)从未成年人自身来看,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能力好,培训提高的可塑性强,给予什么样的环境、施于什么样的教育,他们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易于接受他们面前的一切感兴趣的东西,但是他们涉猎心态强,普遍追求新奇、好玩、时尚,不是与理性地看问题,而是跟着感觉走。未成年人心理稚嫩,缺乏分辨是非曲直的能力,有时不分良莠,容易被引诱上当受骗甚至走上邪路。
三、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需要整合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宏观上重视,在微观上引导,在实践中落实,才能逐步见成效。
一是要始终坚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根本目标,不断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坚持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
二是要建立健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加强领导,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与分工,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制定部门责任和岗位责任。应当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建立起“市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是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场所的建设、使用和管理,要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进行认真清理和整顿,认真开展网吧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声讯台等传播的有害信息以及所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为未成年人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营造适宜未成年人发展的社会和文化氛围。
四是要重点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要重点抓住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环节,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素养。在学校,将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纳入德育工作年度计划,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作用,利用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重要时机,举行各种庆祝、纪念仪式,开展主题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在社会,围绕开展“五小”实践活动,以体验教育为切入点,大力倡导和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勤工俭学、社会公益劳动和社会服务活动,让未成年人自主设计活动,开展“送温暖”、“志愿者服务”“手拉手帮扶”、“敬老助残”等公益性活动。在家庭,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家庭指导未成年人开展社会实践,当好家庭的“小帮手”,重点开展了“我为父母分忧”、“给父母一个惊喜”系列活动,让未成年人主动承包一项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五是要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舆论的力量是无穷的,各级各部门要通过宣传栏、广播喇叭等多种形式,认真宣传贯彻中共
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意见精神,宣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广播电台、电视台要开设未成年人德育工作专栏,以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推出未成年人教育的内容,以真正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重视,提高社会公众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意义的认识。同时,还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不利于未成年人发展的、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违法犯罪行为,予以监督和暴光,弘扬和营造社会正气,倡导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新风。
总之,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必须综合利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教育资源,只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开展工作,树立人人都成为未成年人道德榜样的思想,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才能得到净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才能得到改善。
第二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论文
目录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问题和对策思考 1
一、目前我国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工作模式化(二)对象成人化
(三)内容过度理论化和相对陈旧化(四)途径单一化
二、应该采取的措施
程设置的针对性和适应性。2 2 3 3 3 3(一)充分认识和认真研究未成年人在知识基础、心理状况等方面的地区差异和民族差异,增强课(二)认真研究和切实把握未成年人心理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抓住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点问题和关键问题,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三)认真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研究,丰富和创新德育内容。
(四)切实处理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辅渠道的关系,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德育功能,构建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问题和对策思考
摘 要:目前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作模式化、对象成人化、途径单一化、内容过度理论化和相对陈旧化。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对策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2004年3月26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思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的效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薄弱环节和改进不适当的地方,是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效果的当务之急。本文仅就中小学德育工作这一范畴,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目前我国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模式化
指在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因经济、文化和教育水平不同而导致未成年人在知识基础和心理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工作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显得刻板、僵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课程教材模式化。即德育课程和教材过于统一和单调,缺乏适应性和多样性。目前中小学开设的德育课程,在结构上过于强调理论本位而忽视学生的实践,过于注重逻辑体系而忽视学生的经验;在内容上过于注重理论且体系僵化,过于注重传统而缺乏创新,过于注重显性课程而忽视隐性课程;在类型上过于注重国本教材,地本教材和校本教材严重不足;在实施上机械地执行国家课程行政主体制订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脱离本地区和本校实际。
2.方式方法刻板化。即德育方式方法机械刻板,缺乏灵活性。目前中小学德育的方式方法,大都存在“三个为主”和“四重四轻”的现象,即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教师传授为主,以理论灌输为主;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养成,重接受轻体验。这必然会导致学生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自主性差,从事道德实践的机会和条件不足,因而学得不深用得不活,还易造成知行脱离。
3.工作队伍模式化。即德育工作队伍由既定的人员构成,形成一种相对僵化的模式。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队伍的构成,基本上都是在政教主任的具体领导下,以思想品德课教师和班主任为主,团队负责人和课外辅导员为辅。这种模式虽然有职责分明、任务具体的特点,但忽视了其他有关社会成员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
(二)对象成人化
指在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忽视了他们心理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他们与成年人同等看待,德育工作缺乏适应性,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以下简称知、情、意、行)的“合金”,“思想品德的发展就是各构成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 1 ](p171)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在提高受教育者“知”的基础上,促进其“情”、“意”、“行”的发展并达到四要素的和谐统一,这是德育工作的共性。但对未成年人来说,德育工作又有其特殊性或叫个性,既侧重点应在“情”的激发培养和“行”的锻炼上,这是由未成年人的知识水平、心理发展水平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决定的。知识水平的局限性使他们的“知”缺乏深刻性和广阔性,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使他们的“意”缺乏自觉性和坚持性,但他们的“情”具有易感性和丰富性,直觉的和形象的道德情感体验强,并且参加道德活动的积极性高,这就构成了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契机。加强“情”的激发培养,可以借助“情”的力量提高他们“知”的水平并导致“行”的发生;注重“行”的锻炼,可以在实践中培养他们“意”的品质并提高“知”的水平,最后实现道德水平的整体提高。但一些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者往往忽视这一特性,把侧重点放在“知”的提高上,花大力气讲大课本、读大文件、说大道理,既不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和利用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情”,也不注重组织道德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行”和“意”。有的人则抱着使学生品德结构四要素均衡发展的良好愿望,不分主次平均分配力量。这些做法由于违背了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的规律,将其成人化,效果自然不好。
2(三)内容过度理论化和相对陈旧化
过度理论化指德育内容过于侧重理论性,实践性不足,与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联系不够。
目前中小学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材,基本都是围绕哲学、政治、经济、道德和法律的有关知识来组织的,小学阶段是一些基本常识,中学阶段则是较系统的理论。日常的德育内容也基本是理论性很强的方针政策、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可否认系统的德育理论对提高学生“知”的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德育内容如果缺少实践性知识,如果不能与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有机结合,不仅不利于学生“知”、“情”、“意”、“行”协调统一发展,而且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失去兴趣。相对陈旧化指德育内容过于注重传统的、经典的政治道德理论,对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特征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道德摄入不够,对社会生活中与思想品德有关的焦点、热点问题重视不够,缺少新、活、鲜。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德育内容的核心和灵魂,是必须坚持和不可或缺的。但同样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展的,德育内容也是与时具进不断创新的。如果德育内容不吸纳新鲜血液,就会缺乏活力,就得不到丰富发展乃至萎缩。
(四)途径单一化
指在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倾向于依靠或主要依靠学校教育,轻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德育途径单一乃至唯一。
未成年人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除了学校这个主渠道外,家庭和社会也是重要的渠道。学校教育明确的目的性、严密的组织性和高度的计划性决定了他的主导地位,这个地位及其发挥的功能是家庭和社会无法取代的,但家庭和社会在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也是学校无法取代的。如果说学校教育侧重于晓之以理和动之以情,那么家庭和社会教育则侧重于导之以行和炼之以意;如果说学校教育更突出理论性和系统性,那么家庭和社会教育则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三种教育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发挥着整体教育的功能。但一些学校却过于注重学校教育,轻视家庭和社会教育,使德育工作几乎近于封闭状态,既没有“走出去”(即主动与家庭和社会联系),也没有“请进来”(即请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员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即使偶尔“请进来”,也只是服从某些特殊任务的需要,没有制度化和常规化。由于德育途径单一,不能把三种教育整合成强大的教育合力,自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充分认识和认真研究未成年人在知识基础、心理状况等方面的地区差异和民族差异,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执行国家制定的统一的课程计划,保证德育工作的方向性和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又要结合本地区和本校的实际,在课程设置、开设顺序和教学时数上作适应性调整,开设 3 一定的选修课和有特色的活动(实践)课,实行弹性教学时数;既要以国家确定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又要根据当前的形势任务、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拓展课程内容的范畴,引进新内容和提出新要求,并合理调节教学进度。既要加强和改善显型课程,又要注重开发隐型课程。在教材使用上,既要以国本教材为主导,又要配合使用地本教材,并根据当地社会生活实际、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编写校本教材,使德育教材多样化。在德育方式上,“既要重视课堂教学,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 2 ]结合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性趣味性强的课外校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道德认知和丰富道德情感。青岛市在青少年中开展了以“看百部优秀影片、读百部优秀图书、唱百首优秀歌曲”为主题的“三百”教育活动, [ 3 ]黑龙江省开展了“远离网吧、远离乱花钱、远离不良嗜好”的“三远离”活动, [ 4 ]这些活动形式新颖,值得借鉴。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又要结合当前的形势任务,突出一个主题,唱响一个主旋律。
在德育方法上,既要注重理论灌输,又要注重行为指导和训练;既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激励学生自主参与和自觉实践。要改变教师刻板说教和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_______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2 ]在德育工作队伍上,既要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工作者的主导性功能,又要高度重视学生家长、社会有关人员的作用。要建设好三支队伍,即由学校德育工作者组成的专业队伍,由各类市场文化管理人员、校外教育机构有关人员、德育工作志愿者组成的辅导员队伍,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五老队伍”,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队伍。[ 2 ](二)认真研究和切实把握未成年人心理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抓住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点问题和关键问题,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未成年人的道德认知水平低,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认识不深,判断力和舍取力较差,正如柯尔伯格所说,他们的道德发展尚处于“前道德水平”和“原则水平”之间。
[ 5 ](p37030304-09(11).[ 5 ]李伯忝,燕国才.教育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6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 ].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1982.[ 7 ]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第三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论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长春市第九十八中学
卢建
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长春市第九十八中学卢 建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人生打基础的阶段,思想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学校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有必要、更有责任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将来更好的为国服务。结合我校校情,摸索出一些有效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和措施。
一、更新育人观念,育人先正师。
欲教学生,先正师德。教师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实施者,教师的道德观念、育人水平以及他们本身所掌握的育人方法,将直接影响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及其成败,因此,首先要广泛开展了“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师”活动。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一次师德演讲,把教师中的先进典型和他们的感人事迹宣传到全体教师中去,让老师们学习、借鉴,让学生感知教师崇高师德,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学生言行,锤练品质,陶冶情操。其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颁布实施后,要加大德育工作领导力度,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全文学习了《纲要》、《意见》,开展了讨论,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组织教师学习研讨了《未成年保护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等相关材料。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全校教师对学生思想教育的观念进一步更新,方法不断改进、措施更加得力,效果更加明显,一批执教有方,育人有术的德育工作队伍正在逐步形成与壮大。
二、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
学校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班级授课制,要想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我们的做
法有两点:一是制定并落实了课堂教学德育教育目标责任制,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要向学生进行相应的做人、做事方面的引导,把教师执教过程中的德育渗透情况作为推荐优质课、评价教学能力、评选优秀教师的重要内容;二是积极开展寓德育教育到各科教学中的研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特色,每个教研组都要定期对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讨论,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进行统一指导,对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困惑和难题予以指导解决。利用班主任例会汇报各班级上一月的德育工作情况,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布置下新的工作。
三、精心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以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积极通过听、写、看、讲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诚信教育和学习新守则活动,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在“动手做”中进行创新实践,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再上台阶。
一是在听、写、看、讲中进行传统教育。听:组织学生听传统故事。以故事会的形式讲革命故事。看:组织学生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并指导学生写观后感。写:组织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征文比赛。讲:注重抓好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开展“雷锋在身边”,以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民族美德。
二是在“行”中开展诚信教育。注重在诚信教育上下功夫。以“不说谎话”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开展了“诚实守信”主题班会。指导学生撰写“诚信”征文。同时,开展了“无考试作弊、无作业抄袭”活动,考试不作弊,作业不抄袭已深入学生心中。通过这些灵活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的实施,诚信氛围已经形成,诚实守信的风尚逐渐深入学生心中。
三是在“学、背、做”中开展讲守则活动。多年来,学校一直把《中学生守则》学、背、做活动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特别是新《守则》颁布以来,学校在组织教师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
展了“学、背、做”活动,将新守则内容张贴于每个教室,要求学生处处以《守则》规范自己的言行,并结合《守则》内容和学生实际,开展了学生规范知识竞赛,引导学生参与积极、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
认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抓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让标语引导、挂像感召、图片影响、墙壁说话,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校园处处体现育人的功能。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办好“校园广播站”,通过播出爱国主义、诚信守法、勤俭节约、勤奋好学等方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好理论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倡导看优秀电影、电视,唱优秀歌曲,做优秀小公民活动,让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注重对特殊学生的教育。
作为一所学校,学生的状况各不相同,特别是有些特殊学生,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思想教育措施:一是对品行较差学生采取集中教育、个别谈话、真情感动等办法进行帮教。使得这部分学生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吃上了“小灶”,进步较大。二是对“学困生”采取了多作鼓励、单独辅导、区别作业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减轻了学习压力,使他们在学习上找到了自信心。三是对单亲生、孤儿学生,采取多给机会、消除阴影、爱心帮助、心理矫正、申请课本、杂费减免等方法,使他们感受到班级和学校温暖,防止了他们自暴自弃,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品行。
六、家庭、学校、社会通力配合,齐抓共管。
未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深知,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为争取主动,不辱“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这一使命,我们主动争取了家庭、社会以及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一是与家长配合,广泛宣传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学校先后给家长印发学习材料,每学期召开专题家长会,学校领导对家长就未成年人教育专题进行了报告、培训和辅导,家长们对此较为满意。
二是与职能部门配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社会化。学校每年都要邀请配备的法制校长做法制报告2次,与交警部门配合,为学生讲授交通安全常识。这样,使学生逐渐知法、懂法、守法。我们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勇于创新,全面推进,努力把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的更好,取得更大实效,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充分认识开展心系祖国健康成长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所以我们充分认识到组织开展这次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广泛发展各种教育活动,深化教育主题。
开展心系祖国健康成长主题活动,重点是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教育未成年人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学校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所以我们开展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手抄报比赛、心系祖国健康成长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和演讲比赛、各班级开展了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体的班会等,通过这些活动,充分利用了历史文化、革命传统、现代化建设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是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熏陶,精神生活的到了充实,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五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荐)
附件2
兰州市创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
迎检测评材料格式要求
一、纸质材料
1.报送的各类纸质文件,一律使用A4纸型印制。文件材料应字迹工整清晰,纸张干净整洁,无褶皱。
2.版面设置。纸质文件页面边距:上3厘米、下2.6厘米、左3厘米、右2.8厘米。
3.字体字号。所报送的各类纸质文件,一级标题用2号或小2号宋体字,并加粗;二级标题用3号黑体字;三级标题用3号楷体;正文为3号仿宋体;数字、年月日均使用阿拉伯数字,不加美术修饰;落款(署名)用3号仿宋体。
4.格式要求。报送的各类纸质文件的文本格式须符合公文格式要求,带文号文件须使用红头文件纸打印,未带文号的材料需加盖公章。
二、照片影音材料
1.照片材料。分类整理照片,每张(或一组)照片下方注明拍摄时间、地点、人物、主题及背景等要素。
2.视频材料。须刻录成DVD光碟,光碟表面及其包装盒须附相同内容的文字说明,内容包括测评标准编号、时间、地点、人物、背景、主题等要素。
材料一式四份。其中,三份报送局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份学校留存,备实地察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