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理解
对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理解
09思教20903020016华敏周人的本质是指人区别于其他动物而成其为人的特殊的规定性。在哲学史上对人的本质有多种不同的理解,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科学地阐明了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是指人的社会属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这个经典的表述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首先,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主要依据只能是人的社会生活,同时人类自身的区别,如古代人与现代人、资本家与工人的区别也只能是人的社会生活,而不是在于人的自然的生理的特质。正如马克思所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这一点可以从人的社会性的劳动这个角度上加以说明。人类起源于猿类,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就是人类劳动。“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它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采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而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具有与动物不同的社会性。恩格斯说:“为了在发展过程中脱离动物状态,实现自然界中的最大的进步,还需要一种因素: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这就是说,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单个人的力量是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的。所以当人们一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时候,就要和他人合作,因而也就产生了与其他一切动物不同的生活群体。由此可见,人类劳动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的一个很好的证明。在此基础上,人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形成了生产力系统和生产关系系统,为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其次,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在人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适应于生产实践的需要,人们不仅结成了生产关系,而且形成了政治关系、思想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要揭示人的本质,必须抓住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所发生的必然联系,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把人放到各种社会关系中做综合的考察,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这里应注意的是人的本质主要是由人在生产关系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这种在生产关系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在阶级社会里就表现为阶级性,因而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第三,人的本质的具体性、历史性。“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规定,不仅表示它的客观性,而且表示着它的变动性、历史性,就是说它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因此必须对人的社会关系做具体的历史考察。阶级社会中人的关系与阶级产生以前是不同的,各个阶级社会中人的关系也是相互区别,如果把人的本质设想为某种固定不变的气质或某种抽象的观念都是不正确的、不科学的。既然社会关系是变动的,那么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的本质也就不是抽象的固定不变的。
总之,人的本质不能到现实生活之外去寻找,人的本质就存在于现实的、可感知的、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关系之中: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离开了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就抓不住人的本质,就不能理解现实的人。
第二篇:谈谈你对“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命题的理解。
谈谈你对“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命题的理解。
所谓人的本质力量,就是说,人身上有物质性、动物性,古有自然力量的一面,但人身上还有精神性,社会性因素,故人还有思维力量、意志力量、情感力量的一面。人不仅能从社会角度去感受世界,还能创造世界,美化世界,因此,人的本质力量是一种自由创造的力量。所谓对象化,就是说人不是像动物一样只是消极地适应世界,而是能按照客观和自身目的能动的创造世界,吧自己的聪明才智等本质力量灌注到对象中去,使对象活起来,成为自己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
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都是在人与现实所发生的审美中形成的,在这里,首先涉及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必须具有欣赏和创造美的本质力量。其次,作为客体的对象要具有审美的属性。再次,主客体之间要发生相互转化和对象化的关系。因此,我们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是指人按照没得规律,按照对象的性质和特征,在对象中进行自我创造,从而吧对象塑造成美的形象。
在悲剧人物的苦难和死亡之中,蕴寓着社会内容和社会意义,正是它使悲剧具有了美学价值。单纯、孤立的个人的不幸和灾祸没有悲剧美的意义。美学史上有的人之所以认为欣赏悲剧是不近人情的事,主要原因是他们只看到悲剧人物的磨难飞痛苦以至死亡,而没有看到在人物的苦难中所包含的社会内容及其意义的缘故。只有把悲剧人物的不幸和一定社会联系起来,他的毁灭才超出个人的性质,带着巨大的社会意义。悲剧冲突是社会冲突,是相对弱小的新生力量与强大反动势力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和斗争,悲剧则是这种冲突及其必然结局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像《窦娥冤》就深刻反映了元朝封建社会的官府昏愦腐败、草菅人命,流氓无赖横行无忌、欺压良民的黑暗现实,?《祝福》则深刻揭露了封建宗法势力和迷信思想对劳动妇女的残酷迫害。
喜剧与悲剧一样,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由的。首先以所谓“否定性喜剧”来说,由于历史在合乎规律地运动着它必然要把那些陈旧的生活方式变成喜剧对象。旧事物虽然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但它们总不会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为掩饰自己违背历史发展的本质,它们就总是千方百计地以合理的、进步的面目出现。这就势必形成本质和现象的强烈对比与不协调,造成各式各样的喜剧性现象,而且一般说来,可笑的对象本身又总不会以为自己是可笑的这就越发加强其喜剧性。那些人物的言行,愈是装得崇高一本正经,事情的进展愈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也就愈合乎情理地揭示出他们虚伪欺骗的本质,因而喜剧的效果也就愈强烈。例如卓别林的《城市之光》,影片一开始就从纪念像揭幕式与意外地发现在雕像上睡着流?良汉一事,运用崇高庄严与狼狈可笑的相互反衬和强烈对比的艺术手法,极富于喜剧性地嘲弄了那些宣称城市幸福繁荣的正人君子,并对流浪汉寄予深切的同情。
第三篇: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摘 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一个科学论述,关于人的类本质的论断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理想主义色彩的局限性,但《手稿》还是比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一般思考,正确评价它的理论意义与历史价值,是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哲学策源地,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和理论价值。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的类本质 劳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一直致力于研究人的本质的理论。1843 年马克思曾提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但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并没有进行具体地阐述。《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即人是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将实践规定为人的类本质。马克思以实践的目光去看待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本质,因而是后来形成的以改变世界为主旨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最初表现形态。
一、《手稿》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阐述
(一)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作为有生命的类存在物,其类特性就在于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就是说,人的类特性有两个特点:一方面这种生命活动是有自由的,另一方面是这种活动是有意识的。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是指人能够使自己的生命本身变成自我意识和意识的对象,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则是人因有意识而能够把自身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可以按照人的类的意愿自觉地改造和创造自己的生活。马克思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活动。”这也就是说,人的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生产生活,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也就是通过人的生产生活的形式来表现的!生产生活也就是劳动,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人的类本质在①于人能够进行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即改造对象世界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类特性,马克思正是从生产劳动这一人的生命活动来阐述人的类本质的。
(二)人的类特性是劳动或实践
马克思说人是“类存在物”,即将人视为自然界中的一个特殊的类,由此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出来,从人类的整体即“类”的角度去把握人,并以此为出发点寻找和论证人的本质。马克思在劳动中看到了人的自我产生的过程;把人的本质与劳动明确地联系起来,并指出人的这种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有本质的不同。马
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劳动的本来意义是人的“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就是说:劳动是人的类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人通过劳动产生了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劳动过程。同时,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在《手稿》反复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的类存在物。”因此,人之所以为人,首先在于人的劳动性,作为人类的人的存在和本质是由劳动决定的。
(三)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把劳动看成人的本质的基础,认为劳动是社会性的活动,是人的自我创造的活动,正是劳动形成了人的本质!因此如果说劳动是人类生活的本质,那么把生产劳动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又说:“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产品就是劳动对自然物体的加工的结果,也就是说劳动主体将自己自由而有意识的生产活动的本质通过劳动凝结于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物体上,使自然物体按照人的愿望而成为人的产品,产品有人的属性。一方面,劳动产品凝结了人的自由而有意识活动的本质力量,另一方面,人也获得了自然物何以成为人的劳动产品的性质和规律!这就是劳动的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其对象性就表现在作为主体的人有目的地对客体进行能动的改造,并使客体按照人的目的发生变化。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界的对象化活动,这种对象化活动对劳动的人有着双重的意义,即人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创造着劳动产品,即人发展着自身的能力;又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去获取对外界的认识,即人改变着外部世界。总之,在《手稿》中马克思以人的生命活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来揭示这种活动所表现的生产,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将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
二、《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论述的局限性
尽管当时马克思提出问题的着眼点是具体的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的人,但是作为他的理论出发点的异化主体,却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它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马克思虽然把劳动当作人的本质,但被当作人的本质的劳动并不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关系中具体的现实的劳动,而是抽象地理解劳动,是劳动本身。
其次,在《手稿》中,马克思所说的符合人的类本质的人,既不是工人也不是农民,更不是指奴隶和农奴,而是指摆脱了一切现实关系,因而最终获得了一种理想社会关系的人。
最后,马克思还用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的扬弃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把社会历史理解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过程,即社会历史沿着“人—非人—人”的轨迹而演进的过程,马克思的这个描述显然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
三、《手稿》关于人的类本质论述的理论价值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思想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还是在我们人类伟大的实践中,都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为理解人的真实生成本源以及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真实基础,特别是把握人的两重性本质,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认为,人的本质的根源不在某种绝对的精神存在,也不在外部自然界,而是存在于人自身,人的实践活动才是人的真实的生成本源。实践、生产生活是人的生命活动、人的类生活,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正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真实基础。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所以,无论对人的本质,还是对整个人类历史运动的认识,都应该紧紧地抓住人的现实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地把握人的本质理论。因为,只有实践才是人的存在及其历史发展以及社会历史的发展的真正根源和动力源泉。其次,我们要在实践中批判地继承、发展和运用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思想
我们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当前,我们所推进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所追求的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充分地、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积极贡献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最后,根据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的理论,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人与其自身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立统一的关系
人的诞生,是以自然为基础的,但又是以超越自然的限制、否定自然的界限为条件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与纯粹客观的自然对象的关系,而是与自己所生产和创造的自然对象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新的理论视角和思维方式,这就是实践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开创社会主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总之,《手稿》从探讨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本质入手,揭示了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将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特征,一个理想化的“人的本质”,即“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并由此出发用人的类本质的对象化和异化去说明社会历史。这对于实现哲学的变革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但是,《手稿》毕竟是未完成的作品,并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把对社会历史认识的出发点确定为人、人的本质,表现了它的不成熟性。不论从它的写作时间还是思想观点来看,手稿反映出了马克思思想关键性转折时期的特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艰辛探索的过程,这也是符合认识的辩证法的。这也启示我们,只有追寻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的足迹,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才能真正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
第四篇: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文本谈对人的本质学说的理解
学号:10111026
姓名:黄珊
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文本谈对人的本质学说的理解
摘要 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马克思在1845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提出了其对于人的本质的界定: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的理论创新,标志着马克思已经从费尔巴哈的人本思维方式转向了科学的实践逻辑指导下的实践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但是把人的本质界定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并认定这只是马克思的观点,这并非是对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准确解读。其实费尔巴哈已经从社会关系来界定人的本质了。与费尔巴哈不同,马克思自已首先是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来规定人的本质的。由此出发,才能正确认识马克思所说的社会性的真实含义及其在自然生态问题空前严重的当今世界的深刻意义。
关键字 人的本质;实践思维方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社会关系;自然
1845年4月,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写下了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在《提纲》中,马克思围绕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缺陷——直观性和受动性,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重读《提纲》,发现其中蕴涵的丰富思想对认识人的本质学说也是大有裨益的。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人的问题不断探求,从古代的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后来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以人为中心的主体性哲学逐渐建立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人的本质的探索也在不断推进,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把人的本质虽然看成是活动,但是他把这种活动仅仅看成是思维的辩证运动的结
果,在费尔巴哈那里,他把人当成是对象性的存在物,认为人的“类”本质是所谓的理性,爱,意志。但在二者那里,都把人的本质看成是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绝对稳定,不随历史的变迁而变化。在论及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时,几乎所有的著述都引用的是《提纲》中的下述论点:“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根据这句话,人们断定把人的本质看作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属于费尔巴哈,而与费尔巴哈不同,只有马克思才把人的本质界定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认真研读马克思的原著,细致对照和体会费尔巴哈的相关论述,笔者发现,上述长期流行的解读并不完全准确。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特别是其实践论人类学中,本来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被称为“人学世纪”的2l世纪更是意义更大。因此,对此有必要加以澄清,对其相关的内涵也应有更深入的认识。马克思在批判吸取前人对人的本质的看法的基础上,坚持从人的实践活动,具体的社会实践出发,来考察生活在具体的社会关系内的活生生现实的人,得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的科学结论。马克思能得出这一科学的认识,其在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上的转变起到了根本作用,马克思从黑格尔的思辨逻辑到费尔巴哈的人本逻辑的转变,最后和费尔巴哈的人本逻辑的分道扬镳,建立起自己的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正是在这一新的思维方式的指导下,马克思独辟蹊径,从实践来理解和思考相关哲学问题,包括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从而实现了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当代的我们在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言说的时候,不能局限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表层言说上面,要想真正理解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言说的精髓,就要深刻的深入到历史文本中,探寻马克思思考这一问题的思维道路,遵循着马克思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本真的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解读,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会像马克思那样思考。
马克思的《提纲》共十一节,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的批判集中在第六节。这一节的全文如下: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
(2)所以,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1](P18)
要正确理解马克思的这段重要论述,首先得了解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对于人的本质,费尔巴哈首先强调的是它的感性存在。他说:“人的本质是感性„„人的存在只归功于感性。”“人的最内秘的本质不表现在‘我思故我在’的命题中而表现在‘我欲故我在’的命题中。”[2](P213-214.P59)进一步,他论述得最多的是人区别于动物而具有的“类”意识,即理性、意志和爱。他说:“究竟什么是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呢?对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最一般、最通俗的回答是:意识。„„只有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性当作对象的那种生物,才具有最严格意义上的意识。”又说:“人自己意识到的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或者,在人里面形成类、即形成本来的人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就是理性、意志、心。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是爱。„„在人里面而又超乎于个别的人之上的属神的三位一体,就是理性、爱和意志的统一。”[3](P26-P28)
在这里,费尔巴哈确如马克思所说,是把“类”当作个人的本质来理解,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和共同性这样的“抽象物”。但是,费尔巴哈并没有停留于此,他超越了自己的这些认识,已经从社会关系来认识人的本质了。他指出:“三位一体之秘密,是社会生活、集体生活之秘密——是我与你的秘密。”[3](P346)在《因<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而论<基督教的本质>》中,他就明确地把人的本质与社会性联系起来了。他以第三者的口吻说:“费尔巴哈把人的实体仅仅置放在社会性之中——,他(指费尔巴哈自己——引者按)是社会的人,是共产主义者。”[3](P434)
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解读和界定,走的是回答人是什么的道路,回答的方式是以人的属性规定人的本质的道路。而这一条道路是和以前哲学回答人的本质问题上走的道路是一样的,得到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言说是抽象同一的,是没有血肉的人,是“一般的人”,没有达到对人的现实性的理解,要想实现在人的本
质认识上的质的飞跃,就要改变其思考问题的方式,从而得到合理正确的认识结论。
尽管费尔巴哈对社会的认识还仅仅是从“我”和“你”这样一种感性直观的认识出发的,但是他已经不是从孤立的单个人来考察人的本质,而是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认识人的本质了。在他看来,真正的人是具有“类”意识因而与“类”相统一的人,也就是他所自命的“社会的人”和“共产主义者”。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评价费尔巴哈的伟大功绩时就已经明确指出,费尔巴哈“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现实的科学,因为费尔巴哈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成了理论的基本原则”。[2](P158)显然,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已经是从人与人之问的社会关系来界定人的本质了。这个明白无误的论断,对于认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和《提纲》的含义无疑具有极大的参照意义。
费尔巴哈对社会关系的认识无疑还是简单而肤浅的(对于这种肤浅性,恩格斯后来有过极其深入的揭示和批判),但是他毕竟开启了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关系去考察和规定人的本质的崭新思路。这种由关系思维所认定的关系质,已经不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感性地存在着的、由人与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东西。“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提法,显然概括地表达的是费尔巴哈的观点。在一定的意义上,马克思对这个观点是认同的,但是在如何认识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具体内容上,他就大大超越费尔巴哈了。这个超越首先就表现在他在这里对费尔巴哈的观点所作的批判上。
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来认识和界定人的本质,并不意味着“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人的本质就没有关系;而只是说,对于人的本质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带根本性,社会关系及其总和乃足这种关系的社会性表现。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算是在马克思主义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了这个观点。如果仅仅局限于社会关系本身,看不到社会关系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联系,也就看不到社会关系的具体历史内容,甚至只是像费尔巴哈那样只是从对“两个人”之间的自然联系的感性直观去认识这种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认识人的本质,对于正确理解社会性的实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的观念,似乎社会性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矛盾、对
立和斗争。这显然只是从差别、分化的角度来解释社会性。按照这种解释,阶级社会里的人的社会性也就是阶级性,而阶级性则只是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分化和斗争。在阶级社会里,由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还不能满足每个个人自由发展的需要,由最早的分工发展起来的阶级分化和矛盾确实愈来愈尖锐,阶级对阶级的斗争确实成了社会生活中主导性的内容和历史变革的杠杆。但是,即使是在阶级社会中,也只有阶级之间的合作才能直接实现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而阶级斗争的作用无非是促使这种阶级合作格局的实现和变革。还应该看到,不仅从家庭到氏族到部落到国家是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是人的社会性的扩展,而且从个人到阶级以及由阶级组成国家,也是人的社会性不断扩展和提高的过程。历史上的先进阶级、革命阶级,也就是在社会化的程度上更高的阶级。从这个角度认识社会性,显然就不是分化和差异的观点,而是从人与人的合作、亲和和协作的观点去看了。当初费尔巴哈把理性和爱确定为社会关系的内容,实际上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后来,马克思论及人的社会性时也是持的这种观点,并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坚定地举起社会主义的旗帜,为社会主义在人间的实现奋斗终身。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说得更为明确。他说:“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至于这种合作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1](P34)应该说,这才是对社会关系的本质性的说明。正是“许多个人的合作”的范围和水平实际上决定和表现着人的社会性本质。参与合作的个人愈多愈广泛,合作的方式愈符合人性,愈有利于人的本质的生成,社会性的水平就愈高,这样的社会也就愈先进。
以“许多单个人的合作”来说明社会性,是由人和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这一更深刻的本质决定的。因为,单个的人只有通过合作才能从事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才能解决自己和自然之间的矛盾。这种合作的范围愈广泛,合作方式愈密切和深入,人的社会性程度就愈高,并最终在“类”水平的合作中实现“类本质”的生成。
由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历史具体内涵和水平所决定,人的社会化的程度(包括广度和深度、内容和形式)也是历史具体的。阶级社会中的不同阶级就是以此划分和形成的社会群体,也就是说,阶级性只是社会化程度不同的一种具体的社会
性。按马克思的原意,阶级的划分和对立以致斗争,实际上是人的类本质生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异化现象,他甚至曾经明确地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是异化的。阶级最终要消灭,那就是人的社会化即全体个人之间的全面合作的真正实现,也就是人类世代向往的大同世界的到来。只有这种“类”水平上的合作,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冲突。今天的人类要真正走出生态危机这个“人类困境”,就迫切需要“类”水平上的合作。
人类的历史就是单个人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推进和提高的过程,直到每一个人都成为社会化的人,亦即个体与类相统一。至此,也就足马克思所说的“历史之谜”真正解决之时。人作为类存在物也就是社会存在物,类和社会的情况是什么样,个人也就只能是什么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只有类的解放即社会的解放实现,每一个个人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到那时,个人的自由发展才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费尔巴哈哲学选集.上卷商务印佰馆,1984年版
[3]费尔巴哈哲学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