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之八

时间:2019-05-13 14:00: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读后感之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读后感之八》。

第一篇:论语读后感之八

论语读后感

朋友的作用大致粗分至此,因为牵扯到朋友的种类,很多话不及细说,下文再谈。

二、结交朋友的标准

《论语》有关结交朋友之标准的论述很有意思,其中既有对朋友的要求,又有对自己的要求。不同的地方,看上去还有矛盾之处。

首先,孔子认为,交友必须交优秀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只有这样才能见贤思齐,有道而正。这一点颇合上述交友的目的。

第二篇:《论语》读后感

读《论语》心得

郑旺中心小学 郇金娟

伴随着寒假假期尾声将至,我的《论语》学习笔记也已完成,但对孔夫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等各方面的学习还远远没有结束,孔夫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一生追寻。

在这个短暂的假期中再一次领略了先人“万世师表”的风采。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孔子思想的内容很丰富,归纳起来说,其核心是“仁”论。孔子“仁”论贯穿于他的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的诸多方面,即所谓“一以贯之”。因为我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通过这个假期的学习对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以及所倡导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深有体会。

孔夫子的“一以贯之”体现在4.15章,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其中15.3章里的“非也。予一以贯之。”通过读孔子的言论,深刻感受到其人伟大的人格感召力。

孔子思想以立身为出发点,他认为人能立身于世的首要条件就是具有“君子”人格。,君子要有仁爱之心,自重自律,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等等。孔子的教育学说内容也很丰富,他主张学思并重,学行统一,讲究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的论述中都能体现出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奋图强。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我们通过“校本培训”,已经确立了新的教育观。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教育,让全体学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发展。这里提到的个性化教育是与“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联系的。新的教育观还要求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要用优点融化学生的缺点。现在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严重,部分学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观消极的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燃起希望之火,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灵王国,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乐园。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扶持它,呵护它,使它成为学生的成长起点。

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孔子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他主张“有教无类”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治学的角度看,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必须认真学习并进行思考;他提倡“温故而知新”,认为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更深的新知识。特别是“学思结合”和“温故知新”已成为人们长期遵循的学习规律。新的课改确立了鲜明的课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知道教师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学生,要发展首要任务是学习,这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学思结合”;二是学习如何获得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温故知新”。只有这样,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天课改新理念其实是对《论语》中有价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善于启发,触类旁通。孔子特别强调把握时机,进行启发式教育,实际上“启发”一词就来自《论语》。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对求知欲强却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点拨,对竭力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却无从表达的人加以引导,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这一论点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善于推论,闻一知二,举一反三。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今天新课改的过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科学在飞速发展,很多知识都会迅速被淘汰而变得一钱不值。因此,知识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所以说,现代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学知识。教师“举一隅”是教给学生知识,学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会学生学知识。要想教会学生学知识,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学活,就得在举一反三上下功夫,从而收到以一当

十、触类旁通的效果。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孔子在教学法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论语·学而》记载子贡听了孔子的教导后,领会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之间互相讨论的问答情况。孔子的教学是民主的。他乐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批评,对于不肯提意见的学生反而要责怪。颜回是孔子最赞赏的弟子,但颜回对孔子的话句句顺从,从来不提意见。因此,孔子责怪说::“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意指颜回从来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就不能使师生之间收到教学相长的好处,所以说“颜回不是能帮助我的人”。可见,孔子是开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们提倡师生互动,与孔子的教学相长是一脉相承的。教师不仅教,也要在互动中学;学生不仅学,同时也要在互动中教。师生共同对自己和对方的发展成长负责。我们大家都教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写的是孔子与四个学生的一次课堂活动。当年孔子在课堂操作上“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收获,以情趣为动力”,为我们今天的课改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只有师生互动,才能让师生的创造精神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地发挥,课堂也才会有真正的欢乐时光。

联系实际,评人评事。孔子评价过的人很多,上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伯夷、叔齐,下至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等各类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孔子通过对人的评价,教育学生辨别善恶是非,为弟子们修身养性树立了理想人格的典范。孔子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社会新闻很多,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视和关心时事,随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宣传自己的主张。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评论过很多人和事。从这些评语中可以看出他审时度势的胸怀和抱负,并且也反映了他通过实例教育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一条根本原则。今天,联系实际,评人评事,也是各科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既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到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次课改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就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在这一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教师既要给学生干粮,还要给学生猎枪。” 总之,《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书,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仔细品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论语》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一份珍贵的遗产。读后受益无穷

第三篇:论语读后感

这周,同学们学习了《(论语)十则》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二千多年前的伟大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一篇语录。这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前一则是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那么他们之中必定有人是我的老师;后一则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要以诚实为先,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二千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是同样具有教育意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到许多人,而每个人都有许多长处,值得学习,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拿我们的班来说吧,在这个60人的集体里,就有许多小“能人”:有的擅长绘画,有的写着一手好字,有的是篮球场上的闯将,有的是象棋盘上的英雄,有的富有数学家般敏捷的思维,有的具有歌唱家的天赋„„多向他们学习学习,多向他们的长处靠拢,正所谓“扬长避短”。这样不就可以使我这株置身于万顷细田中的小苗增添一些知识的养分吗?

如果你想具有大海般渊博的知识,就应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取他们的点滴长处。如果说拜能者为师是理所当然的话,那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容易做到了。首先,你得放下自己那份强烈的虚荣心,不要为了一时渴望得到荣耀,而不懂装懂,其结果只是无聊而又可笑的。

朋友们,让我们拜能者为师,且不要不懂装懂。这样,成功的大门才会时刻向我们敞开!1.《论语心得》读后感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平时,总喜欢看一些纯文类的书籍、目的也是想净化自己的心灵,荡涤内心的浮躁,但这种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转移较之于自内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从容实则“其远差矣。”能将一部《论语》经典讲得深入浅出,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国学造诣。在“君子之道”章节,作者对君子进行了精辟讲解。但书中有个观点让我费解,“君子的社会角色是变通的、与时俱进的。一个君子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为,而在于他所为背后的动机。他们是社会的良心。”用动机而不是用行为判断人,这是早已被唾弃的谬论,让人联想起卫道、道德杀人等不雅字眼,作者放在自己钟情的君子身上所为何来?历史上心怀悲悯手举利刃和流着眼泪杀人的人着实不少,莫非他们也是君子?不知该敬佩还是同情作者,一位《论语》的信徒,却无心快语道破了“君子”的伪善本质。

扪心自问,我没有达到君子的境界,漫漫人生途中,我会用生命去体会,用行动去感知,用至高无上却又简单至纯的精神去和千古的先贤圣人进行心灵的对话。2....;《论语》,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最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触颇多,于丹教授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

大家别以为,孔夫子的《论语》高不可及,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这就是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给我们的启迪。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相比易中天的《品三国》更好一些,她的语言没有易中天那样幽默,但绝对值得思考。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是从天地人之道说起的。从盘古开天地这种变化最终达到的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她说: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宇宙观,再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来,全方位地解读了孔子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普通人及现代社会的需要。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 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在几个夜晚舒心的阅读后,我认为,《于丹论语心得》,这无疑是一本好书。因为她给了我太多的感触,让我在忙忙碌碌的现代生活中近距离的接触了一次圣人。这个曾经被捧被批的圣人,因着朝代的更替主权的轮换曾遭受过天与地的对待,然而,他口中的道理却如此亘古不变。这一次,他又借着于丹教授之口,通俗的给了我们一次心灵的洗礼,人性的成长。当然,读《论语心得》,在他人的心得之上取得感触,是比较容易而且盛产的,要把这些感触化成文字,真是写也写不完。下面我就说几个对我工作学习非常有益的感触,与大家分享,共勉。

记得于丹老师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很不服气对佛像提出抗议,说: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踩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一个简单的故事,使我如梦初醒。做为一个刚迈上自己岗位不久的大学毕业生,常常会在工作中对一些安排充满了怨气,总是会想,那个那个我也可以做,为什么只让我做这个没意思的工作呢。我想,这应该不是我个人的一种问题,在我们毕业后的同学聚会中,也常常听到朋友们这样的牢骚。刨去青春傍身,年轻气盛,我想更重要的问题是在于我们的心胸还不够宽广,对问题的思考缺乏深度和虚心的态度。我们急于成功而盲目的与他人胡乱对比,总拿自己不如意的地方去和他人顺利对比,不能心平气和的接收他人的辉煌。是啊,书中写的多好,佛像能让千万人去膜拜是因为他曾接受了千刀万剐的考验,而作为一名年轻的工作者,我们还有很多经验等待去积累还有很多技能等着去考验,怎能如此心浮气躁呢?这便是《论语心得》带给我的思考。

还有另外一则也让我记忆深刻,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所谓的人生更高的境界是什么呢?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这是多高的骄傲啊!虽然其中映现了封建思想,儒家做派的影子,但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够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快乐的风骨,无不吸引和震撼着我。或许很多人会说,这不过是说说,让谁做到这样,谁也不行!我左思右想,悲哀的发现自己无力用事实来说服拥有这样思想的人,然而,这种自然、平和、积极的心态却绝对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也唯有肯接纳肯效仿圣人这种心态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超凡脱俗而又可以获得成功的人。我们的思想永远决定着我们的行动,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在社会风气略显浮躁的今天,作为一名年轻人,我们必须懂得去学习这种平和的心态,以造就一个更为善美更为清亮的明天!

圣人的智慧就是圣人的智慧,品完后我如此喜悦;圣人的智慧也终归是圣人的智慧,品完之后发现自己如此不足。好在,有这样一本书,一盏灯指引着我,警醒着我。让我在急躁的赶路之时保持着一份清醒,我相信,内心的成长才是人性的成长,也唯有人性取得了成长才会使自己成为一个卓尔不凡的人。我会用圣人的智慧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会用圣人内心的温暖照亮整个人生!

希望我的答案您能够满意!谢谢!

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完成于1989—1994年期间,此书不是简单地对经典做出字面上的训估与注解,而是在“半宗教半哲学”的对话体里分离出“宗教性道德”(内圣)和“社会性道德”(外王),前者成为个体的生活意义和人生境界的追求而后者创化性成为现代政体的形式,由此培育人性情感、重视和把握个体命运之偶然的“文化重建”。本书自安徽文艺社出版以来,大受欢迎,此次三联书店新版(2004-03),更加精美完善,值得珍藏。

李泽厚成名于20世纪50年代,美学观卓然成家。半世纪来,学界与李泽厚同调者有之,立异者有之,但没人会忽视他的著作。《论语今读》为李氏近年力作,应是缘于使命感的驱使。

《论语》曾被神化,弄得古代每个士子都不得不呕心沥血苦读。但是,今人对其误解还是太深了。这些误解在李泽厚眼里,轻者,近一个世纪哲学史专家们写出一本又一本或赞赏、或批判、或“批判地继承”的各种各样的大小著作,以为这样就处理好了孔子、《论语》和儒学;重者,“以理杀人”、“以革命杀人”,便惨剧重重,层出不已。同时,也培育了一大批“假道学”、“伪君子”和“马列主义老太太”。

他要做的,便是对这一“半宗教半哲学”的文化神髓既解构又重建的工作。这可不是简单地对经典做字面上的训估与注解,而是着力于培育人性情感、了解和区分宗教性私德与社会性公德、重视和把握个体命运的偶然。

《论语今读》的体例分为译、注、记。“译”尽可能保持原貌,采用直译,对专有词汇如“君子”、“小人”一律不译,重要的词汇如“仁”、“礼”、“义”有专门说明;“注”则参考朱熹的《论语集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康有为《论语注》等多家注,力求精简全面;“记”是李氏的评论、札记和解说,或讲本文,或谈哲学,或发议论,或表牢骚,或就事论理,或借题发挥,并无定规,文体活泼。

二千年来,重新解读《论语》的著作何止千万,李泽厚却自信《论语今读》有新意。通读全书,觉得李氏自信得不无道理。

新意之一,是将《论语》与其他经典对比来读。例如: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李在“记”中说:“就认识论,与康德所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几乎同一思路。这一道理至今不过时。东海西海,此心相同,此理相同。”又如: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李在“记”中说:“生烦死畏,追求超越,此为宗教;生烦死畏,不如无生,此是佛家;生烦死畏,却顺事安宁,深情感慨,此乃儒学。”

新意之二,是借《论语》针砭时弊。例如: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李感慨:“父母多能记得子女年岁;‘父母之年’,今天又有多少记得?”又如: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李译为:孔子说:“古时的学者是为了改进自己,今天的学者是为了教训别人。”并发议论:“君不见,好些风头正健、时髦十足的青年学人(其实也未必都年轻),专以践踏他人炫耀自己为学问志业乎?”

新意之三,是以凡人的视角来看孔子。例如: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李译为:孔子拜会了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我如果做了错事,老天会惩罚我!老天会惩罚我!”在“记”中说:“《论语》中的孔子是生动活泼的活人,有脾气,有缺点。‘南子’据说是一个‘淫乱’的国君妾妇,是一个‘不道德’的人,孔子却拜见而不避,甚至使亲近的学生怀疑而不高兴,可见孔子与后代假道学大不相同,并不装腔作势,而是有高度灵活性的。”

李泽厚早年名满天下,树大招风,后辈学人以他为桥,饮水思源者众多,而过河拆桥者自然也不少,只是这种作风实在不合孔夫子的教诲。李泽厚在书中不免借《论语》来浇胸中块垒,对青年浮躁作风的批评,散见于书中多处。如在论孔子的“欲速则不达”时说:“近代中国求速而不达之经验固惨痛矣。所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即如此。今日急进青年虽模式不同,学说亦异,却仍不脱此轨,可伤。”又如在论孔子的“当仁,不让于师”时说:“可惜如今是‘当名,不让于师’,总以为天下第一,举世无双,老师更不在眼里了。”

当然,李泽厚并非一味批评后学,对老人的不良作风也照样针砭。如论孔子的“君子三戒”中“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时说:“‘血气’、‘精力’包括身体和心理,特别是老人贪恋已有之名位利禄,患得患失,迎合当朝,丑态毕露,虽白发岸然的名学者亦不或免,今屡见之矣。”

借助李泽厚的解读,用平常心读一读《论语》,真不失为一本好书。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李泽厚 著名哲学家,湖南长沙人,生于1930年6月,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李泽厚成名于五十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界在启蒙的路径上艰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予沉甸甸的人文关怀。

请读片断: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

孔子曰:“聪明的人喜欢水,仁爱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动,仁爱的人安静。聪明的人常快乐,仁爱的人活长久。”

【注】

《钱解》:道德本乎人性,人性出于自然,自然之美反映于人心,表而出之,则为艺术。故有道德者多知爱艺术,以此二者皆同本于自然也。《论语》中似此章富于艺术性之美者尚多,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俯仰之间,而天人合一,亦合之于德性与艺术耳,此之谓美善合一。善美合一,此乃中国古人所倡天人合一之深旨。

【记】

用山、水类比和描写仁、智,非常聪明和贴切。作为最高生活境界的“仁”,其可靠、稳定、巩固、长久有如山;作为学习、谋划、思考的智慧,其灵敏、快速、流动、变迁有如水。真正聪明的人之所以常快乐,不仅因为能够迎刃而解各种问题,而且因为了解人生的方向和意义而快乐。“仁”则似乎更高一层,已无谓快乐不快乐(见前)。他(她)的心境是如此平和宁静、无所变迁,成了无时间的时间:寿。“乐山”、“乐水”,是一种“人的自然化”。“人的自然化”有好几层意思。例如各种体育活动便有发展个体、肢体、身体的力量和能力,从社会异化中解脱出来(但今天的某些体育竞技活动却严重地被社会异化了),得到因它本身获得实现而产生的享受和快乐。这种快乐不是社会性的如荣誉、成就等等的快乐,而是身体本身从而使心理也伴同的快乐。第二,即“乐山乐水”,回归自然,免除各种社会异化,拾回失落感。它既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身体-心理状态。第三,即由气功、瑜伽等所达到的人与自然-宇宙节律的同构合拍。总之,“人的自然化”使人恢复和发展被社会或群体所扭曲、损伤的人的各种自然素质和能力,使自己的身体、心灵与整个自然融为一体,尽管有时它只可能是短时间的,但对体验生命本身极具意义。

流动不居(水)而又长在(山)。“纷纷开且落”,动亦静;“日长如小年”,静含动;生活情境如同山水,有此意象,合天一矣。此岂道德?乃审美也:主客同一,仁智并行,亦宗教,亦哲学。中国非真理符合论(Plato)、非解蔽发现论(Heidegger),体用一源,非本领主义,均以来源于“太初有为”故也。分享到新浪微博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阅读(47)|评论(7)|收藏(0)|打印|举报 学而第一

共十六章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

孔子说:“学习而经常实践,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是很快乐吗?没有人了解自己,并不烦恼怨怒,这不才是君子吗?” 【注】 刘宝楠《论语正义》(下简称《正义》)邢疏云:自此至尧日是鲁论语二十篇之名及第次也。„„案:古人以漆书竹简约当一篇,即为编列,以韦束之。程树德《论语集释》(下简称《集释》)马融日: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下简称《朱注》):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记】

作为论语首章,并不必具有深意。但由于首章突出的“悦”、“乐”二字,似可借此简略谈论(《今读》的一个基本看法:即与西方“罪感文化”、日本“耻感文化”(从Ruth Bene-dict及某些日本学者说)相比较,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乐感文化”。“乐感文化”的关键在于它的“一个世界”(即此世间)的设定,即不谈论、不构想超越此世间的形上世界(哲学)或天堂地狱(宗教)。它具体呈现为“实用理性”(思维方式或理论习惯)和“情感本体”(以此为生活真谛或人生归宿,或日天地境界,即道德之上的准宗教体验)。“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乃华夏传统的精神核心。

作为儒学根本,首章揭示的“悦”、“乐”,就是此世间的快乐:它不离人世、不离感性而又超出它们。学习“为人”以及学习知识技能而实践之,当有益于人、于世、于己,于是中心悦之,一种有所收获的成长快乐。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会,旧注常说“朋”是同学(“同门曰朋”),因此是来研讨学问,切磋修养;在古希腊,“朋友”也是关于哲学、智慧的讨论者。其实,何必拘泥于此?来相见面,来相饮酒,来相聊天,不也愉快?特别又从远方来,一定是很久没有见面了,在古代,这就更不容易,当然更加快乐。这“乐”完全是世间性的,却又是很精神性的,是“我与你”的快乐,而且此“乐”还在”悦”之上(并见6.11)。“悦”仅关乎一己本人的实践,“乐”则是人世间也就是所谓“主体间性”的关系情感。那是真正友谊情感的快乐。这里愿抄引陶渊明思念朋友的诗:

霭霭停云,濛潆时雨,八表同昏,平陆依阻。静寄东窗,春醪 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佇。

停云霭霭,时雨漾漾,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东园之树,枝条再荣,竞用新好,以招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情真意深,不必作各种穿凿解释。诗人通过写这首诗,读者通过读这首诗,岂不使自己情感更深沉?这就是说,人类的一些基本情感本是生物性的,动物也有友谊和友情,包括狗、马对主人的亲密依恋等等。但把情感保存、延续和提升到如此高级水平,触景生隋,借景抒情,却正是文化的功绩。这首诗如同孔老夫子这句话一样,它们都在塑造人的情感心理。文化使情感人化。友谊、友情的快乐正是通过文化的积累又特别是文学艺术作品的直接塑造,而在人的心理中培育成长。这首陶诗便是一例。年轻时大概很难欣赏这首诗(以及整个陶诗),但有了足够人生经历之后,便不同了。这就是我说的“积淀”。“积淀”是一种“文化一心理结构”(cultural—psychological forming),亦即所谓“自然的人化”,亦即人之区别于动物的“人性”所在。

当然,“情”有好些不同的层次。在《美学四讲》中,我曾分出审美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层次。其中,“悦”神”的层次,就接近或进入某种宗教境界或宗教体验。它以“天人交会”、“天人合一”为皈依或指归。“悦志”则充满了悲剧精神,特别是因为无人格神的设定信仰,人必须在自己的旅途中去建立依归、信仰,去设定“天行健”,并总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没有任何外在的拯救、希冀和依托,因此其内心之悲苦艰辛、经营惨淡、精神负担便更沉重于具有人格神格局的文化。中国实用理性之所以强调韧性精神、艰苦奋斗,其故在此。中国乐感文化之所以并不浮浅庸俗,其故在此。其中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其故在此;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以“即世间又超世间”的情感为根源、为基础、为实在、为“本体”。因人的生存意义即在此“生”的世间关系中,此道德责任所在,亦人生归依所在。儒学以此区别于其他宗教和哲学。

关于“人不知而不愠”,将在以后章节中讨论,这里暂不多论。

本章开宗明义,概而言之:“学”者,学为人也。学为人而悦者,因人类即本体所在,认同本体,“悦”也。友朋来而乐,司见此本体乃群居而非个体独存也。“人不知而不愠”,则虽群却不失个体之尊严、实在与价值也。此三层愈转愈深,乃“仁”说之根本,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之枢纽,作为《论语》首章,不亦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

有子说:“做人孝敬父母,尊爱兄长,而喜欢冒犯上级官长的,少有。不喜欢冒犯上级而喜欢造反作乱的,从来没有。君子在根本上下工夫,根本建立好了,人道也就生发出来。孝敬父母、尊爱兄长,就是人的根本吧?!” 【注】

《集释》陈善《扪虱新语》:古人多假借用字。《论语》中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又曰“观过,斯知仁矣”。又曰“井有仁焉”。窃谓此“仁”字皆当作“人”。王恕《石渠意见》:“为仁之仁,当作人,盖承上文‘其为人也孝弟’而言,孝弟乃是为人之本。”

【记】

“仁”是孔学的根本范畴,是人性结构的理想。由“礼”归“仁”,是孔子的创造性的理论贡献,我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已经讲过了。孔子通由仁而开始塑造一个文化心理结构体,如说得耸人听闻一点,也就是在制造中国人的心灵。所以我才说,孔学(或儒学)半是宗教,半是哲学。因为它虽然没有人格神的上帝,但在塑造、形成、影响中国人的心灵上,与基督教在西方社会并不相上下。而儒学之所以不是某种抽象的哲学理论、学说、思想,其要点之一正在于它把思想直接诉诸情感,把某些基本理由、理论,建立在情感心理的根基上,总要求理知与情感交融,至今中国人仍然爱说“合乎情理”、“合情合理”,便是它的表现。本章即如此。今日来读,应该甩开那些什么“犯上作乱”等等过时的具体主张或要求,甩开那以为这样就能够使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的幻想(详后章),而注意它的特征在于:把“人”或“仁”的根“本”建立在日常生活即与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之上。好些动物也乳幼抚小,但幼小长大,便离“家”独立,不再复归,因此也很难说什么儿女对父母的感情。孔学儒家教义的特征之一,从所谓“三年之丧”,到孟子和王船山所说“人禽之别”,首先强调的正是这样一种“家庭”中子女对于父母的感情的自觉培育,以此作为“人性”的本根、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把“家庭价值”(family value)置放在人性情感的层次,来作为教育的根本内容。如何维持社会的稳定、生存和延续。从孔老夫子到现代,一直是一大难题。当今自由主义(个人权利、公平竞争、优胜劣败:强凌弱)与民主主义(公众意志、人民民主、社会福利:众欺寡)的两难困境,J.Harbermas想以“主体间性”的“商谈伦理学”来作调解。中国儒学重人轻法,现在倒转过来以法治为主后,是否仍可吸收中国传统强调建构人性以稳定社会的想法,重情感、修养、家庭价值、主体间性以作出某种转化性的创造呢?似有许多具体课题值得深思。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虚颜假色,这是很少有仁爱的。”

【注】

《正义》包曰:巧言,好其言语;令色,善其颜色;皆欲令人说之。【记】

上章从积极方面规定“仁”;这章从消极、否定的方面规定“仁”,即强调“仁”不是某种外在的华丽,指出外在的容色和语言都应该服从于内在心灵的塑造。过分的外在雕琢和装饰不但无益,而且有害于这种塑造。在原始巫术礼仪中,巧言令色而无真诚情愫,乃大罪恶而不可容许者。

“仁”的特征是“爱”。朱熹把“仁”说成“爱之理,心之德”,建构天理人欲的宇宙伦理秩序以统治人们(详2.8),近代谭嗣同、康有为则把“仁”拟之于“以太”、“电”,等同于宇宙的最后实在以贯通万事万物,来为其“自由、平等、博爱”的近代观念作哲学根本(见拙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今日如果重建以“仁”为“体”的哲学基础,那就是我所谓以心理——情感为本体。它将既非宇宙的“以太”,也非超越(不管是外在的超越或“内在的”超越)的“性”“心”,当然更不是种种外在的华丽。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谋划考虑,尽了心没有?交朋友,有没有不信实的地方?所传授给别人的东西,自己实践过吗?” 【注】

《集释》宦懋庸《论语稽》:说文以阳之一,合阴之二,其数三。史记律书:数始作于一,终于十,成于三。盖数至于三,阴阳极参错之变,将观其成。故古人于屡与多且久之数,皆以三言。如颜子三月不违,南容三复,季文子三思,太伯三让,柳下三黜,子文三仕三己,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嗅而作,三年学,三月不知肉味,皆此意也。郭翼《雪履斋笔记》:曾子三省,皆指施于人者言。传亦我传乎人。传而不习,则是以未尝躬试之事而误后学。【记】

人处于“与他人共在”的“主体间性”之中。要使这“共在”的“主体间性”真有意义、价值和生命,从儒学角度看,便须先由自己做起。所以这不仅是交友处世的“君子”之道,而且也是稠密人际关系,并将这关系置放于很高地位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意识。这章特点是反省自己对这种“主体间性”的忠诚度,具有浓厚的宗教情怀,即宗教性道德的追求色调:“主体间性”在这里即是上帝,对它的反省(自己的过失和不足)即是面对上帝的悔忏。曾子是儒学中宗教性道德的传人。但儒学(包括曾子)又毕竟不同基督教的悔罪,尽管兢兢业业,如临深渊,但中国仍然没有那种与生俱来罪孽深重的原罪观念,较少恐惧性的自我折磨和摧残。相反,以为宇宙的生存、自然的存在、人的生命都是好的,以一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色调来解述和规范它们,作为最高准则的“主体间性”乃是此岸的人际、人群和人生,亦即不是因为上帝叫你“爱人”因而去爱人,而是“爱人”本身乃上帝,这里的“三省”亦如是。最后一句今天无妨释作:自己所讲授所写作的东西,认真思索过、研究过或实践过吗?很好的自警语,今日之“谬种流传,误人子弟”,特别是言行不一,品学分离者,盖亦多矣。时。”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 【译】

孔子说:“治理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慎重、敬畏地处理政事,恪守信任,节省开支,爱护人民,差使老百姓选择农闲的时候。” 【注】

杨伯峻《论语译注》(下简称《杨注》):古代以农业为主,“使民以时”即是《孟子•梁惠王》上的“不违农时”。

【记】

《论语》一书讲政治极多,大同小异,将在以后篇章继续评论。这里应首先提出的是,《论语》和孔子本人都有很多关于政治方面的讲述,并且放置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即使是曾参学派的记录传承,也仍可看出。所以儒学决不是专谈道德和心性。这也就是我所强调的“如何活”非常重要,它在“为什么活”(道德等等)之前的道理(参见拙作《哲学探寻录》)。宋明理学和现代新儒家对此重视、分疏极为不够。“敬”字多见于《论语》,乃一重要范畴。它既是一种外在态度,更是一种内在情感,源起于巫术礼仪中对上帝鬼神的尊敬畏惧,理性化后转为生活态度和情感要求,成为人性塑造的一个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由对鬼神的敬畏、敬重转化为对人事、伦常、政务的敬畏、敬重,再表现为对客观理则的敬重、敬畏。这一范畴(“敬”)可与Kant强调的“道德感情乃敬重”相比拟,即与喜悦、快乐无关,从而才能与一切功利主义彻底脱钩。但Kant的绝对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无上崇高,高踞感性世界之上,与儒学以“仁”为本,不离感性,亦可同等崇高,又仍是两个世界(天国/人世)与一个人生之分。而中国之所以是“一个世界”,盖因巫术世界观之直接理性化(通过三礼、《周易》),此乃中国古史及思想史之最大关键,亦梁漱溟所谓中国文化之“早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容后详论。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面敬爱兄长,谨慎、信实,博爱群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了这些还有剩余力量,就学习文献知识。” 【注】 《杨注》: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甲)年纪幼小的人;(乙)学生。这里用的是第一种意义。【记】

这里并无什么“哲学”、“智慧”或“知识”,而仍然是“做人”的非常具体的规范,但又并不只是处世格言。尊敬、爱戴兄长叫“悌”,指的是同家族、宗族、氏族的同辈而年长者,非仅现代小家庭的兄弟。“泛爱众”也指与本氏族的成员们普遍地友爱相处。

第四篇:论语读后感

读《论语选读》后感

读《论语选读》已然是一个多月了。最近难得清静就写点东西抒发下感想,另外,也想让自己养成一个能坚持看完一本书并有所悟的习惯。

论语其中讲了七个方面: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

其中我感觉很多道理是在社会生活中比较实用的。《论语》强调人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如果做一件事情能够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那么这个事情一定可以成功。然而“尽人事而知天命”啊,如果个人已经尽力了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那就是人算不如天算的结果,凡事还是要懂得知足常乐吧。

有人说过了要给自己一种减法生活。这话说得很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拿我来说吧,我总觉得少一件衣服一个包一双鞋,经常为了要买什么样式的而苦恼。这些也不算什么大件的东西,但是说明我的心灵不够平静很空洞,所谓心灵之道即心中有什么就看到什么,我想人还是需要精神的更加丰富,而远离物质的纷杂才是所谓的"减法生活”吧。不管是怎么生活,人最终还是想追求快乐的。看到一个寓言故事说:三个工匠在造一所宫殿。有人问第一工匠:“你再做什么?”他说:“我在砌砖”同问第二个工匠,他回答“你没看到吗?我在干苦力。”而第三个工匠却愉悦的说:“我正在造一个宫殿啊!”诚然,第三个工匠是最快乐的。第一个人很现实,目光也很短浅;第二个人是我们常说的那种“祥林嫂”,在他心中不会有快乐;而第三个人心中充满理想和希望,他看到的不是眼前的难处,而是憧憬着成功后的喜悦。我想这样的人,不管成功与否,至少他的人生充满了阳光和快乐,我想要这样的人生。

再说为人处事交朋友这部分,这部分给我的提示和警醒最多。小的时候小朋友之间闹别扭我的父母总是责备我;长大了接触社会越来越多,他们总是让我觉得我是欠别人的,如果有矛盾,那么错肯定在我。(当然,我不是责怪我的父母。我认为教育孩子确实是该遵循这个原则的。按照黑格尔“正、反、和”的哲学理论,人生是要有这样一个过程才好。)这样下来,有时候我就觉得十分苦恼,我很谦虚很低调了,但是反而有一些喜欢欺生的人会把矛盾引发到我的头上来。经过几年的滚打,我树立了自己的处事原则,也就是论语中所说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而不是人们常说的“以德报怨”,“投桃报李”。咋听起来孔子这么告诉他的弟子,感觉有些出乎意料。其实孔子是告诉我们处世要把握分寸,他提倡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当然也决不赞成以怨报怨。而是用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态度坦然地面对一切。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了解的这一点,我觉得为人处事仿佛轻松愉悦了很多。有了正确的处世态度,如果你又是个正直的人,那么我想会交到益友的。因为真正的好朋友不会只听得进去赞扬褒奖的话,更应该听的是批评和反面的意见,因为坦诚实在的意见是人生进步的动力。

人生之道,对于我还是件任重道远的事情。毕竟我刚刚踏入高二,经历的事情还很少,我希望能到达所谓的“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境界。他讲的不是征服,而是山川对自我的提升。我站在山顶,高山提升了我的高度。这就是六经注我的境界,是这个年纪所应该具备的心灵自信的能力。我还在努力,希望好的学习能导致我的行为改变。

论语对于为人处世确实受益良多。

第五篇: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精选1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语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读后感1

《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辑而成,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包括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有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至理名言是我国古代名言之一,全书语言精练,意义深刻,有许多言论被人视为至理名言。

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起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个人一起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选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有缺点的话,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我有没有这样的情况,许果有的话就立刻改正。

《论语》是孔子智慧的精华,书中讲到的做人的道理,值得我们一生去慢慢体会。

论语读后感2

孔子还非常挑食,《论语》读后感150字。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得不好,不吃;不合时令,不吃;切割得不好,不吃;没有合适的酱,不吃。我想,现在最挑食的小孩,恐怕也只有他的三分之一罢了!

读完《论语》,我不仅对孔子的敬佩更进一步,而且更多了一种亲近感。孔子并非什么高不可攀的“至圣”,他也是一个有优点、有缺点的普通人。他似乎从书上一跃而下,成为我的一个好朋友。

论语读后感3

“这五点乃是孔子”仁“的思想核心,它就体现每个人的举手投足间,自己待人时恭敬,别人也就会尊重自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恭敬之心带来宽和的态度,拥有宽广的胸襟和眼界,众人自然乐意和你相处,当你已经和他人了交往后,诚信就是你和他人相处的润滑剂,是友好关系的保障卡。

接下来,你要学会的就是抓住机遇,敏捷做事,如此,你将建立成就,在这一切之后,似乎你已经达到做人的高度,但这时才是你体现仁爱的集中,身居高位而不自傲,仍然施惠与他人,与他人分享,最终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论语读后感4

在日渐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传统文化犹如滋养人心的甘泉。而《论语》这一剂儒学文化的圣品,无疑对当代人的修身为人、处世待世有着深厚的指导意义。在寒假,我有幸拜读了《论语》,虽没能深入领悟,却也获益匪浅。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约编撰于公元前四世纪初,流传到汉代,形成了“鲁论”、“齐论”、“古论”三个版本。《论语》被古人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到了今天,则是人们学习、认识、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最可靠的权威著作。

全书分为若干个部分,有的论教育与学习,有的论仁义,有的论礼乐,有的论道德教养,有的论孝悌,有的论为政……由于全书围绕儒学之核心——“仁义”展开,所以“论仁义”部分也成了我研读的重点。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这样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仁义的人,自己想要立身成功也要别人立身成功,自己想要事业发达也要别人事业发达。读了这句话后,我深有感触,天下莫有比这种人更无私宽大、仁义高尚的人了。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发家致富、功成名就几乎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一些道德教养不达标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择手段。他们为了让自己立身成功,而不惜暗中毁坏比自己能干、优秀的人的名誉和事业;他们为使自己境运通达而陷害显赫,以成一己之私。这些人不仅是社会的负产品,是利欲的囚徒,还是大大违反儒学观点及精神的不仁义之辈。他们追随名利,却忽视了立人之本。诚然,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最后都会受到命运的惩罚,更不能圆了初衷和野心。可见,仁义宽厚之心是多么重要,它是做人的基础,也是成人的支柱,更是为人的良方。而这些大智慧远不是那些利欲熏心、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所能领悟和躬身践行的。成业与成人,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两种修为境界各不缺失,才能让二者齐头并进,让人生创造辉煌。

现代社会错综复杂,品质问题丑闻迭起,而其实刨根问祖、追溯回两千多年前,先贤智慧早已向我们阐述过这所有问题的答案。现在社会的一切尴尬局面,也都可从先秦经典寻觅到答复。

所以说,就如“读史使人明智”那句话一样,我认为传统巨著就是历史遗馈的财富,而读传统名著无疑使人明智、使人清醒、使人高尚。

如果你遇到棘手的问题或是尴尬的局面,请学会思考,请学会请教,或许《论语》中那份为你保留的答复,就将赫然呈现于眼前。

论语读后感5

暑假里,我读了《论语》这本书,从书中我认识了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学生们,从他们的语言中,让我懂得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学习。

在《论语》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个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一定都有我学习的地方。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是缺点的话,就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看自己又没有一样的缺点,如果有就要立刻改过来。

读《论语》,使我受益匪浅。这就是经典的魅力,他将伴随我成长。

论语读后感6

论语太深奥了,我也看不太懂。听妈妈说,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书。通过论语我知道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质是现在人中少有的。他教会我们如何接人待物,如何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

他能被我们后人称为“圣人”那都是他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累积的经验和思想,跟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论语读后感7

今天,我看完这本书的前一半的内容,感觉受益匪浅,我大致认为这本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我们有深刻的启发,一是为人,二是为事,三是为学。今天,我就第一个方面展开分析。

在为人方面的名句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等等。

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这些内容给我的第一个启示就是:做人要正直磊落。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第二个启示是: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

第三个启示是: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论语》是一部非常高深的著作,值得我们反复研读,我会继续研究,以更好指导我的人生。

论语读后感8

孔子所宣扬的仁具有泛爱的特点,是对春秋时代人的价值发现的肯定。

比如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来,曰:“‘伤人乎?’不问马。但是孔子的仁爱与基督教的博爱、墨家的兼爱又有区别,不是不分亲疏远近、一律平等的爱,而是有等差的爱,要遵循亲亲、尊尊的原则。亲亲、尊尊是西周宗法社会的原则,其本质就是礼。礼是血缘法则、道德法则和阶级法则的综合体。人的行为不仅要遵守仁,也要符合礼。

论语读后感9

学为人而悦者,因人类即本体所在,认同本体,悦也。友朋来而乐,能够本体乃群居而作个体独存也。“人不知而不愠”,则虽群却不失个体之尊严,实在与价值也。此三层愈转愈深,乃“仁”说之根本,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之枢纽。

一切文字,仅有在必须的语境中,其意义才能清晰地浮现出来。《论语》,这本子夏留给后世的学习笔记,记录却是如此简单!(子夏在孔子的门徒也确算不得是最好的学生)以这则文字而言,它缺少了具体的语言背景:在什么情景下,对谁,就什么问题而言,等等,这些都不清楚。从文字表面看并不深奥奇僻,似乎确实是谈“悦”、“乐”二字,如李泽厚所言:“…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特征或精神是乐感文化。”倘以知人论世的方式以理解这则语录,就必须作如是解么

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孔子的这段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语意重点并不在“学”字上,而在“习”字上。习,实践。这句话的意思能够这样理解:学习如果能经常实践它,那不也是很欢乐的么“学”固然是欢乐的,但实践所学更能让人欢乐。

以孔子而言,“夫子以行道救世为心”,是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哲人,在殷商的废墟上,这位生于“野合”的父母,起于贫贱的处境的殷宋公孙嫡系,成了“儒”的复兴者。他说:“吾其为东周乎”“吾从周!”“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他想建立一个东方的“周帝国”,他以几百年来商周文化的混合物--《周礼》作为支柱来建构一个梦想的家园。所以他认自我是这种文化的代言人:“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然而初不见用于鲁,十四年周游列国,栖栖惶惶一如丧家之犬,喟然长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在如水流年中白了双鬓畴昔之夜,梦里在空寂神殿的两楹之间,抚柱哀哀哭泣:“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学何为习也!学而无所用,才是一种真正的痛苦。

论语读后感10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我有一个好主意,该不该马上实行呢?(闻斯行诸)”孔子说:“有父母兄长在世,应该先问问他们。”冉有也问道:“闻斯行诸?”孔子却给他肯定的回答:“闻斯行之!”公西华好奇,问孔子为什么给了他俩不一样的答案,孔子说:“冉有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给他打气。子路好胜,我要给他泼点冷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读后感11

前几天,我们读了《论语》这本书,使我感受很深。

这本书一共写了三十个小故事,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卧冰求鲤》。王祥让我大为感动。虽然是继母,但仍然用自己的生命来感动她,用像生母一样的爱去爱她。有一首诗写得好: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论语读后感12

聪明的,你曾告诉我,看看世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智慧的结晶《论语》吧!说实话,我还没有能力把《论语》都看下来,可是以下两句就让我受益匪浅。

子路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为人光明磊落,勇敢正直。他很尊敬老师,但是孔子的课,他听不明白的就会向孔子提出,有疑问的甚至敢当着同学们向孔子质疑。所以《论语》中这样说:“子曰:‘由。诲女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认为子路这样的学习态度实际上是一种智慧啊!孔子的这句话在中国是家喻户晓,可是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理解?又有多少人是这样做呢?

在班里老师说完一旦数学题总会问:“懂了吗?”大多数时间,只要大多数人说懂,小部分不懂的也跟着叫“懂了”。这常常让我内疚。我有时是那个大多数,有时是那个小部分,但是每当我不懂时,我总会犹豫片刻,开始“天使”和“魔鬼”的斗争。“天使”总让我,说实际情况,而“魔鬼”总是不顾一切让我喊“懂”或沉默不语。有时“天使”似乎胜利,可当我连“不”的口型都做好时,只要同座轻松地说:“太简单了,早就懂了!”我就乖乖地闭上了嘴。我就没有子路这样的智慧,因此我的学习总是让人不安一。

学习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学习上的诚信。更重要的是做人的诚信。有人为了交朋友,明明喜欢深蓝色,见朋友喜欢暖色,就也说自己也喜欢暖色。我有一个朋友胖胖的,很可爱,我很佩服她的诚实。一次老师在垃圾桶边发现7个吃过的口香糖,“谁吐的?”没人回答,只见她站起来说:“我吃了2个,一个红的,一个黄的是我吐的。”她的脸因羞涩变得很红,可是她是唯一诚实回答的`人。子曰:“人而无信,不其可也。打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说得真对。一个人如果连说话都没有诚信,我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是可以的。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两小儿辩日》中的孔子面对两个小孩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绝不不懂装懂,绝不糊弄孩子。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读书能够懂道理,更为了好好做事情。小学最后一个学期看我的吧!

论语读后感13

说起《论语》,应该是家喻户晓,但真正了解其内涵的人,又有几个呢?而我,也是在这两天的学习中才走进《论语》,并从中悟出了许多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于他人。回想起我以前的经历,委实是没有做到这一点。就拿发本子这件小事来说吧,我会因为有其他事要做,就把这些本子“转手”给别人,那人的脸上虽有百般不愿,却还是帮我发了本子。现在想来真是惭愧,发本子本是几分钟就能搞定的事情,我却还要麻烦别人。为这点小事而让他人闹得不开心又何必呢?若是下次再遇到这类事情,我定会不施于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学不想学不好,光想不学也学不好。一看到这句话,我就会想起那个伤心的夜晚以及我那段时间的学习态度。因为数学我在暑假时是预习了一些的,所以上课时也就没太注意听,即使听了也不过是点点头罢了,脑子不动,当然就有疑惑,这点在家庭作业中就充分体现了出来。做数学作业时,总有那么几道题会把我难住,但我不愿动脑筋。于是,手机拍题便成了我的“救星”。书上都是“优”,到了考场就不这样了。我思来想去也没做出最后一道题,前面的题也缺于检查。这样的话,考试成绩自然也是惨不忍睹。那天夜晚,我哭了,就像是有人狠狠地扇了我一巴掌似的,脸上是辣疼辣疼的,心里亦是如此。面对这样的成绩,我只有无尽的悔恨,当初为什么不好好学呢?从这件事中,我也明白了,学习应该做到学思结合,才能越学越好。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说的就是时间,时间像流水一样从我们身边流过,日夜不停。每当我听见时钟上秒针一格一格前进的声音,便会陷入恐惧,时间为何这样快?我还什么都没做呢。于是,我便与时间展开了一场赛跑。早上去学校的路上,我加快脚步奔向学校;在校园里的时光,我争分夺秒;做作业时,我奋笔疾书……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你每天过着七八十岁后能做的事情,还要大把的青春干什么呢?”是啊,时间是那么宝贵,我们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做些有意义的事。如:清晨早起锻炼,坚持写好每一天的作业,热心帮助他人……这样,我们生命的每分每秒都是充实多彩的,何乐而不为呢?

《论语》,它流传千古,其中的一言一语都寓意深刻。学《论语》,长智慧,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论语读后感14

暑假刚开始,妈妈便让我读一本经典著作《论语》。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粗看《论语》,它是一本记录孔子教导弟子们的一些语录。书中记载了大量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的言行,集中阐明了孔子“仁”与“礼”的核心思想。可妈妈告诉我,通过学习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可以让人受益一生。孔子的教训在中国人听来,似是老生常谈,平淡无奇。但是孔子教训独特处在于他教各个人的心走向别人的心里找安顿,找归宿。教人心安放在人心里。带着这些深奥的让我无法理解的疑问,我走进了《论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种朴素的人的一生计划,我们从小就要有理想,有计划。不能得过且过,平庸一生。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国人历来以谦虚为教,诚信为本。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时我在课堂上没有搞明白的问题或做习题时不会的题目,过后似懂非懂得,也不再去深究,等到考试时我还是做不出来。因此我们平时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不懂装懂,有不懂的问题应该虚心向别人请教,要不耻下问。我们平时与人相处时,要学习别人的高尚品德,不要只看别人的短处,如果别人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就要自我反醒一下。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孔子的声声教诲让我心感惭愧。虽然我在优越的环境中生活,但是我却没有优越感,平时吃饭总觉得家里得饭菜不够丰盛,没有荤菜就不吃饭。穿衣服吗非名牌的不穿。别人有的东西,我也非要买到。平时还要妈妈给零花钱。可是一提到学习我就很不高兴,总认为是件痛苦的事。学习了论语以后,我要改变我的学习的态度。我要学会在欲望不能满足时应有的忍耐。

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串联起了悠久的中华文明,我将通过孔子的智慧来启发我的智慧和人性的光明,阳光的积极向上。

论语读后感15

《论语》是一部启迪人心的经典著作。它像一朵瑰丽的花,芳香而持久;它像一颗明亮的星星,闪耀着几千年,这不是真的。即使是第一次见到《论语》的年轻一代,读了之后也懂得很多

通过阅读《论语》,我了解了交朋友的方式。孔子说:“三友有益,三友有害:友直,友懂,友闻多,益;友开,友柔,友易学,友有害。”是的,一个好朋友就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字典。在与他沟通的过程中,你总能得到有益的帮助:当你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时,好朋友广博的知识可以帮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当你取得成就和成功时,好朋友的坏话可以让你清醒;当你有缺点、犯错误时,好朋友的直言不讳可以教你修补漏洞,坏朋友就像泥沼和泥潭。与他们交往会使你不知不觉地陷入其中,你越是深陷其中,伤害就越大。”《论语》让我明白,交友的方式是要小心,善于交友,乐于交友,不要以牺牲他人为代价交友。

通过阅读《论语》,我了解了心灵的方式。在《论语》中有一句对白:“司马牛有曰:‘人皆有兄弟,我无兄弟。’”紫霞说:“商人说天上有生命,有财富。君子有礼而不失,待人有礼。全世界都是兄弟。为什么绅士没有兄弟?”这句话我有一个道理:人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能够正确地面对人生的遗憾,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它们,而不是纠缠它们,一遍又一遍地问天地,这只会加重痛苦;我们应该尽力弥补这种遗憾。这就是《论语》告诉我的生活方式。

通过阅读《论语》,我了解了生活方式。儿子在四川说:“时间就这样飞逝!日日夜夜。”是的,在哲学家看来,奔腾的江河不仅是一种自然存在,更是一个不可阻挡、不可阻挡的时代。孔子望着流水叹了口气,同时也向自己、向学生、向后代描述了这样一条人生道路:“我有五分之一,我愿意学习,三十分之三十,四十分之四十,不分迷茫,五十分之五十,六十分之服从,七十分之七十,心甘情愿,不超过当下。”人生轨迹并不适合我们每一个人,但我们可以以此为参照来设计自己的生活方式,即认清人生目标,珍惜时间和努力工作,走出自己的人生轨迹,首先,我要珍惜时间和努力学习,抓住白天和黑夜。

当然,《论语》教了我很多东西,比如君子之道、理想之道、仁义之道只是纸短墨浅。我怎么能说得清楚。

下载论语读后感之八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语读后感之八.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六二班 王旭英 悠悠华夏五千载,璀璨文化的源头是《论语》。于历史的今天,瞻仰《论语》的演说者——孔子。这一位文化的传承者,这一位永远无法被岁月所磨灭的精......

    《论语》读后感大全

    《论语》读后感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于历史的今天,瞻仰《论语》的演说者——孔子。这一位永远无法被岁月所磨灭的精神巨人,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为时光所尘......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书,设计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文学,艺术,音乐,绘画还有人生的各个方面。论语往往是只言片语,但大多数是警世恒言,往往即兴而发,编排缺乏逻辑,但其思......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致小晗同学的一封信 亲爱的小晗同学: 你好! 我捧着这本厚实而蕴含着生命真谛的《论语》,轻轻地翻开,那淡雅而古老的书香,便扑面而来。掸掸灰尘,感悟一页页间,......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论语》教给了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读《论语》多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心灵收获,现在就结合工作来......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找出一本影响了中国的书并不难,从《诗经》到《易经》从《左传》到《史记》都能如此说,但要找到一本能够长远地影响中国发展进程以及对中国人的精神品性有着千丝万......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百善孝为先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孔子作为华夏文化的集大成者,自然也是非常地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在我的理解当中,孝顺,简单来讲,即......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论语》是我们小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的一本生活道德哲理的书。以前刚接触那些“之乎者也”会觉得很乏味,就算当时老师给我们进行了详细讲解,我都只是停留在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