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语读后感之三
论语读后感
第三,要把握好与朋友的距离。“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乡党)。朋友关系是一种非常亲密的关系。真正的朋友之间用不了太多客套。但那并不是亲密无间。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里仁)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从个体的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再怎么认同,两个人总还是不同的个体。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没有摩擦。两个人挨得越近矛盾就可能越大,就好像挤公共汽车。我们都需要一定的属于自己的空间。从朋友间的交往来看,稍微疏远一点给双方都留出了余地。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距离保持一定的新鲜感,另一方面,我们还可利用这种空间交更多的各种类型的朋友。把握好与朋友的距离就能把握好交友的质和量。有的人只有泛泛之交却没有知心朋友,有的人只有少数几个知心朋友,交友面却很小。他们都没有处理好交友的距离感。
第二篇:《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自从读了《论语》以后,我突然也有了同样的感触:熟读《论语》,就开始懂得古文了。读得多了《论语》,也就变得通俗易懂起来,让人一目了然,很容易接受。我在‘为政第二’ 第十一章中感触很深。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一章讲的是温习旧的知识,从中就可以悟出新的见解,也才会有新的收获,这样就可以去做别人的老师了。短短一句话,包含了十分深刻的道理,让人感触很深。我想到以前,我在学习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要去温习旧的知识,更别说从中悟出什么新的见解,得到新的收获。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和《毛主席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中庸是
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从中我认为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以下几点。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多读几遍《论语》后,我深有体会,它不仅教会我们如何学习,更是教会我们如何做人。
第三篇:《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大家都知道《论语》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指导意义吗?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与我们心灵产生共鸣吗?为了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公司开展了每月读一本好书活动。利用业余时间我读了《论语》,读后感触颇多。下面我从做人、学习、生活三个方面谈谈读《论语》的感想:
《论语》的内容蕴含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字形式,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多个方面,从独特的视角出发来阐述这个世界上的真理。孔夫子的《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里面对真理的叙述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我们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易于理解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其实《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教我们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给我们启迪。
“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也,为人处世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能以关爱他人的心态面对生活。书
中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让我能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古代经典的平凡智慧。
做人诚信十分重要。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就是,孔子说,“一个人丢了诚信,他还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呢?”圣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看到了诚信的重要性,人没有了诚信,将寸步难行。我认为诚信首先就应该从自我做起,我们每个人做到了讲诚信,那么整个社会诚信气氛的形成才有了基础。
学习--要活学活用、终生学习。《论语》开篇就提到了“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就是:孔子说“学了就要及时实践,不也很高兴吗?从孔子的话来看,学习是首先被提到并加以重视的事,这说明学习对一个人来说是头等大事。而“学而时习之”就说明了孔子眼中的学习要及时实践,学以致用才能达到目的,才能体现学习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孔子还说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说明学习与思考应时刻紧密结合才能有效果,才能既学到知识,又可以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善于学习的人就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同时又发现别人的短处,对照自己,查漏补缺。作为学习者,我们就应该有谦虚向人学习的态度。能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地学习,真正地活到老学到老,与时俱进。
《论语》绝对值得思考。这是我在读后的真实体会,《论语》细读才使我真正理解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细读《论语》其一,让我知道怎样做人;细读《论语》其二,让我明白怎样学习,读论语后我发现,孔子教育学生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和缓的,诱导的,商榷的口气,这是老夫子的教学态度,也是儒家的一种处事态度。
《论语〃述而篇》中记载,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孔子说:“不到他用心思考弄明白而不得其义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想说而口里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重复教他,让他自己去想。”这段话说得就是孔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去教他的学生。
最后,我读《论语》学习到的--《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愉快地生活。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
诀那样,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感觉几千年前的儒学经典并不过时,与今天的新理念确有着几分神似,能够让自己的自身修养有所提高。学习《论语》,让头脑里装进中国伦理道德的精华和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立志”、“学习”、“修养”、“处事”等方面受到启发,得到教益;求真、崇善、爱美,告诫自己做一个正直、谦逊、广闻博见、与人为善的人;对于社会追求和谐共生有较大影响力。
《论语》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品读。
党办杜永强
二○一○年十月五日
第四篇:《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以语录体对话文体记叙了孔子及其教弟子的人生痕迹,以及他们心灵的追求。《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开国宰相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孔子的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常言道:百行孝为先。孔子也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意思是如今所谓的孝,是说能养活父母就可以了。然而至于狗和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不恭恭敬敬,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是的,孝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是,孝顺不仅仅是能养活父母,而是要和颜悦色地对待他们,使他们得以安享晚年,此之为大孝。对呀,如果只是养活他们,别的就一切都不理,那与对待猪狗又有什么不同呢?所以,孝顺要真心用孝德去对待自己的父母。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没有信用的人,在社会生活是很难立足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治理国家也应该讲求诚信。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可见,讲求信用不但是君子有的品德,还能给人们带来福运。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这一条旨在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年龄段,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思想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成熟,见解也更加完善。不说要做到和孔子一模一样,也至少是要有一个目标,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明确的定位,如此,才能在老年时能够“随心所欲”。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几条则是在告诉我们该怎么学习,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漫漫求学之路,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读《论语》,让我们领悟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学习的正确认识,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实生活中的理性道德。总之,《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作为两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们今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的许多思想是当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要做到“古为今用”。我们今天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特别是在我们努力创造和谐社会的今天,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显得尤为重要。
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第五篇: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王泽勰
学校:饮马井巷小学班级:六(2)班姓名:王泽勰
《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
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子则是以“中”为基点,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读了《论语》之后,我更欣赏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孔子曾说:“墨家兼爱,是无父也;扬子无我,是无君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句话让我明白了,只有把个人放在社会的伦理体系里面,个人价
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教育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吧
“学”和“思”结合起来,勤勉治学,才能学有所成。就如后世程子对其的解释:“博
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
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对于政治来讲,要想成功的治理国家需要什么?
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只有仁。这一点儒家的选择是
很正确的。
子曰:“君子不器”。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人并不是被控制的工具或
机器,而是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思想特征。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才能,才能使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孔子自己后来也实践了这一点,他后来收
门徒三千,有教无类,可谓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
能改,是吾忧也。”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对学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子
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今天这个浮躁而喧嚣,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社会里,这种精神又是多么的难
得!
一部《论语》让我感悟良多,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借
鉴。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契合。儒学的那
种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的。正如《论语•雍
也》中所提到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