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驾驶可参考的法律文献或法学资料

时间:2019-05-13 14:5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无证驾驶可参考的法律文献或法学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无证驾驶可参考的法律文献或法学资料》。

第一篇:无证驾驶可参考的法律文献或法学资料

可参考的法律文献或法学资料:

1、国务院法制办、中国保监会主编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释义》“【释义】本条是关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除外责任的有关规定。本条包括三层含义:(一)下列四类事项属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除外责任:第一类为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机动车是高度危险的交通工具,上道路行驶对驾车者、乘客和社会公众人身及财产安全都有较大威胁,因此,驾驶机动车应当具备合法的驾驶资格,这是对驾驶人最基本的要求。在未取得驾驶资格情况下上道路行驶是对人对己极不负责的行为,应由驾驶人本人承担责任,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

“条例对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不同处理,是在充分平衡各方利益基础上做出的选择:如果保险公司垫付全部费用并进行追偿,一是需要发生追偿成本,二是可能无法追回垫付款,由此导致了全体投保人负担增加,对于守法的投保人来说尤其不公平。因此,从降低制度负担的角度考虑,条例规定只对人身伤害的抢救费用予以垫付,财产损失则不予赔偿,由侵权关系双方自行解决。”

——参见《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释义》,国务院法制办、中国保监会产险部、中国保监会法规部编,法律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58页、第60页。

2、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著《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

“我们认为,交强险承保的是机动车在道路上正常行驶时,被保险人给机动车外的第三人的人身及财产造成损害所应承担的责任风险。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的前提是机动车在道路上正常行驶,因为责任风险可以被有效地预测和控制。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形下,机动车并不是在道路上正常行驶,如驾驶人员未取得驾驶资格、醉酒或被保险机动车被盗而在道路上正常行驶,这时责任风险无法被有效地预测和控制,保险公司也不应该仍旧按正常情况承保责任风险。因此,在这些特殊的情形下,应该把机动车一方的责任风险排除在保险公司的承保责任范围之外。从《强制保险条例》第22条的立法原意来看,基本上是遵循了这一原则。”

——参见《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总第35集),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法律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107页,“【侵权专题】关于涉交强险法律问题的调研报告”。

3、中国保监会《关于交强险有关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07]77号)

二、根据《条例》和《条款》,被保险机动车在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驾驶人醉酒、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情形下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受伤需要抢救的,保险人对于符合规定的抢救费用,在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内垫付。被保险人在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保险人在无责任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内垫付。对于其他损失和费用,保险人不负责垫付和赔偿。”

——参见2007年4月10日,中国保监会办公厅给深圳市保监局《关于交强险有关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07]77号)。

4、中国保监会《关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中“未取得驾驶资格”认定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07]327号)

“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以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第九条的规定,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参见2007年11月29日,中国保监会办公厅给吉林省东丰县人民法院《关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中“未取得驾驶资格”认定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07]327号)。

5、中国保监会《关于交强险中“无证驾驶”赔偿责任的承担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

[2009]200号)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对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了不同的处理,规定保险公司只对人身伤亡的抢救费用予以垫付,对财产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第九条的规定,驾驶人“无证驾驶”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受伤需要抢救的,保险公司在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内垫付抢救费用。对于其他损失和费用,保险公司不负责垫付和赔偿。”

——2009年6月2日,中国保监会办公厅给济宁仲裁委员会《关于交强险中“无证驾驶”赔偿责任的承担问题的复函》(保监厅函[2009]200号)。

6、吴庆宝主编人民法院版《民事裁判标准规范(基层法院、法庭版)》

“2.特殊情形下的垫付责任。被保险机动车在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驾驶人醉酒、被保险机动车辆被盗抢期间肇事、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这四种情形下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对受害人不负赔偿责任,只负有在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内垫付抢救费用的责任,对于其他损失也不负垫付责任。保险公司对于垫付的抢救费用,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参见《民事裁判标准规范(基层法院、法庭版),吴庆宝、俞宏雷、姚旭斌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204页“(二)关于保险公司的责任形式及范围”。

二、关于《交强险条款》第九条的法律效力问题

交强险属于法定保险,《交强险条款》制定主体并非保险公司,而是中国保监会授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一监制并经其审批的强制性保险条款。《交强险条款》的制定审批权实质上由中国保监会行使,正如《交强险条例》第七条所规定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实行统一的保险条款和基础费率。保监会按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总体上不盈利不亏损的原则审批保险费率。”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均不得对《交强险条款》作修改,此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四章 罚则”第三十八条第二项:“保险公司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保监会责令改正,处5万以上30万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或者吊销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二)未按照统一的保险条款和基础保险费率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的;„„”之规定,便可见交强险的法定性和强制性!

《交强险条例》第22条所规定的属于法定免责事项,对于法定免责条款保险公司无需履行明确说明义务。而《保险法》第17条所规定的免责条款明确说明义务仅适用于保险合同中约定的免责条款,而不适用法律规定的法定免责条款。法律已明确规定的免责事项,《交强险条款》“责任免除”项下则无需就法律有明确规定的事项做重复约定。正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保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试行)》所指出的:“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制定的强制性保险条款不属于保险合同的格式条款,保险合同当事人对其内容发生争议时,对保险人不应当适用‘不利解释原则’。”由于《交强险条款》的法定性和强制性,且交强险制度在我国属新生事物,在实践和探索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故人民法院在处理涉交强险案件中,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格式条款处理,应慎重对待。

第二篇:北大法律信息网 - 法学文献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探究——以宪法保护私有财产权为视角(董少谋)

北大法律信息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探究——以宪法保护私有财产权为视角(董少谋)2008年5月8日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探究——以宪法保护私有财产权为视角

董少谋

【关键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非法集资

我国《刑法》第176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为该条确定的罪名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从该条的内容看,属简单罪状,亦即是仅对罪状作了简单的规定。由于该罪涉及的是扰乱金融行政管理秩序问题,因而到目前为止,全国人大及“两高”均没有出台相应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

国务院在刑法颁布后于1998年以第247号令发布《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以下简称取缔办法),其第4条明确规定:“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的下列活动: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二)未经依法批准,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所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的活动。”

作为国务院行政法规的《取缔办法》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作了具体的解释,从其解释看,此种行为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二是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三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而对于“非法集资”未作解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非法集资”是并列关系的两个行为,且互不包含,如果定性为非法集资则不可能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那么,何为“非法集资”呢?

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在《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它具有如下特点: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以及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的集资;

(二)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还包括以实物形式或其他形式;

(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即社会公众筹集资金;

(四)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性质。

从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非法集资的解释看,二者的共性是未经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筹资和承诺还本付息,而对于二者之根本区别未明确界定。这也是造成众多像河北孙大午式的民企老板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起诉,但最终被判缓刑之根源。因此,弄清二者之根本区别,为民间融资“正名”是当务之急。

我国《商业银行法》第2条规定,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第3条规定,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业务:

(一)吸收公众存款。由此可以看出,存款作为一种金融业务,是有特定含义的。而金融业是专门经营资本、货币业务的,主要是存贷款业务。银行之所以能够通过还本付息的方式吸收存款,就是因为其可以通过对吸收的存款的放贷或向国家银行的存款,或者通过特定的投资获取更大的利益。银行吸收存款的目的正在于用吸收的资金进行资本和货币经营。因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所指的“存款”应该是从事存贷款中的存款。

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有公民之间相互借贷,而且有企业及其他组织集资建房、修路或者开展公益事业,以及企业改制过程中职工出资入股,等等情形。这些虽然也体现为吸收资金,并且也有利益回报(特别是公民之间的借贷一般都约定有高额利息),但并不违法,也不需要人民银行的批准。这些借贷行为不仅受到《合同法》的保护。而且最高人民法院还专门作出司法解释予以保护。因此,“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并未真正反映出行为人吸收资金的非法性,也并非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根本性特征。国务院《取缔办法》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界定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显然是不合适的。《取缔办法》混淆了民间融资与作为金融业务的存款的界限。

罪名是对罪状的高度的、准确的概括。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法集资的根本区别在吸收来的存款的用途。从中国人民银行《通知》对“非法集资”的表现形式看,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筹集资金,即用于企业本身的经营活动。而“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吸收存款显然不是行为人的目的,其根本目的在于将吸收而来的存款“贷”出去,从中收取利差。也就是说,考察该罪的该心是,用吸收的资金干了些什么?如果其吸收资金是用以进行资本、货币经营,那就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如果其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诈骗方法集资,那就是集资诈骗;如果其吸收资金仅仅是用于生产、生活,也没有非法占有资金之目的,那就是民间融资。

民间融资的根据,从根本上讲来自国家保护个人合法财产的宪法条款。重点是不能把国家保护个人财产仅仅理解为保护个人之“物”,而要保护的是财产权进行选择的权利,侵犯融资自由是违宪的。因此,民间融资应该有理由得到法律的承认和规范。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关于放松民间融资管制的讲话中指出,“出于对产权的尊重,国家应给资金拥有者以运用资金的自由。国家应在强化信息披露、严厉打击信息造假的同时放松直接融资的管制,让筹资人、投资人自主决策”。如果只允许个人将钱存入银行而换取少得可怜的难以保值的银行利息,而不允许将钱借给愿出高一点利息的民营企业,倘若民营企业给的收益比商业银行给的收益高一倍,国家非强迫你我将钱存入商业银而不得借给民营企业,那与夺走我们一半钱没有任何区别。

【写作年份】2005

下载无证驾驶可参考的法律文献或法学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无证驾驶可参考的法律文献或法学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