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桥边红药《以一种卑微共享过你的青春》
在我们成长的青春里,总会遇见优秀得耀眼的人。我们不停追赶却总是匍匐在他们的影子里,那些自卑和敏感让我们学会努力,当我们也渐渐优秀时,才发现是他们指引了我们的青春。——桥边红药《以一种卑微共享过你的青春》
1.山中人兮芳杜若
初来乍到就锋芒毕露的女生,往往像昙花,一夜开过一夜落尽,给人的印象是浮光掠影般的仓促完成。远不及日后慢慢出现在你眼前的人,像罗丹的雕刻,一笔一刀都磨足了性子。当我们不由自主的被深深吸引时,眼里眉间已投了太多的关注和羡慕。
就好像,羡慕方杜若。
新生军训的时候,整齐统一的迷彩服根本遮掩不住方杜若所在学校女生的美丽。军装皮带扎在迷彩服上裹紧了腰肢,高挑的女生在炎炎烈日下抬手点点额上的汗,白皙的脸蛋有微红。放眼望去,方杜若远不是最惹人怜的女生。
可朱丽亚发现了方杜若,就在教官下令休息,所有的女生七倒八歪地席地而坐时,方杜若是不紧不慢地走到操场边,她拿出手帕擦了擦脸,又挑出水杯慢慢地喝了两口水。送水的男生经过时问方杜若要不要续点水,她礼貌的摇摇头,说谢谢。要知道酷暑高温下几乎所有人都迫不及待的抢水喝时,没有几个人是方杜若。朱丽亚就是在和一群人拼命扎堆但是被无情淘汰时发现这一幕的。方杜若淡淡的表情,以置身事外又带点哀怨的眼神和朱丽亚四目相视。她微微一笑,别过头去,像居高临下的公主。
朱丽亚忽然想起开学第一天做自我介绍时,方杜若说,“我叫方杜若,山中人兮芳杜若,但此方非彼芳。”台下一片发愣时,朱丽亚就笑了,她猜这个女生底子不错。可这一次,方杜若让朱丽亚感觉像受了奇耻大辱。
2.朱丽亚没有罗密欧
新学期各门课程的第一节课,老师都爱把玩手中的花名册,专挑奇怪新颖的名字点。朱丽亚是热点,但老师通常会读成,朱丽叶。
可是亲爱的,朱丽亚不是朱丽叶。朱丽亚有一头干枯的头发,站起来的时候磨磨蹭蹭低着头,总是过分拘谨而显得小家子气;说话的同时在咽字,你能听到的回答总是瓮声瓮气。时间不久大家就烦了,第一天最后一节课点名的时候,大家齐刷刷趴在桌子上,对朱丽亚再也不好奇。
有时候被期待是一种幸福,而失去期待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孤单。朱丽亚在大家出去吃饭的傍晚一个人坐在教室,她在日记本上写到,我本来就不是朱丽叶,我叫朱丽亚,是村里负责登记名字的阿姨给写错了。还有,我的家就在下面的村子里,不在英国。
那一天同学们的窃窃私语和后来的不耐烦让朱丽亚一点一点知道了朱丽叶的故事。凯普莱特大家族的掌上明珠朱丽叶,有整套整套的宫廷装,言谈举止是公主的风范。她在13岁的宴会上成为主角并与年轻俊朗的罗密欧一见钟情。朱丽亚却在17岁的开学第一天打破了高一所有同学的幻想,并一举磨灭他们的期望。
这一点和方杜若恰恰相反。方杜若厚重的齐刘海下,黑色的眼眸明亮,说话的时候眼睛在微笑;嘴唇薄薄的抿在一起可发出的声音那么好听,标准的普通话像广播台的主播,聚在方杜若身上的目光越来越多。最让人羡慕的是每次生活委员打开班里的信箱时,总有一封从某部队写给方杜若的信安静地躺在信箱里。朱丽亚见过信封上的字迹,俊逸的颜体,有力大方,“方杜若亲启”这五个大字像是刻在信封上的。而方杜若从来都是爱理不理的取信,拆信,再装回信封随手丢进抽屉。后来大家都开始传,每月定期给方杜若写信的“兵哥哥”是喜欢方杜若的男生。有人还见过附在信封里的照片,穿笔挺的军装,有军人特有的洒脱和帅气,微笑是干净明朗的。
在年轻的17岁,当在单纯的爱恋里占领上风,才会随心所欲的居高临下,不在乎那些跋山涉水寄来的信纸和相片。那是一个17岁女孩子的骄傲和任性。朱丽亚不是方杜若,她没有那样显赫的可以骄傲的资本,在高一那年日记本上写的最后一句话是:朱丽亚没有罗密欧。
当然,朱丽亚也没有每月给自己写信的兵哥哥。
3.香草也是空谷幽兰
高二分科时,朱丽亚读文科,她没想过方杜若也读文科。因为方杜若文理兼修,怎么选都是实验班的宝贝,况且理科班女生少,方杜若读理自是众星捧月的待遇,可她偏偏读文科。只是朱丽亚不喜欢方杜若,硬要找借口的话也不过那次抢水时她淡淡的笑。你说,朱丽亚是不是有点小心眼?
只是后来朱丽亚学习更努力了,普通话不标准就狠练普通话,越是人多的时候她越要站起来讲话,大家说她错哪里她就改哪里;文科成绩最怕数学扯后腿,朱丽亚就把资料从头到尾做了三遍,到后来资料书被勾抹得看不清题目;还听人说,朱丽亚晚上睡觉的梦话都是,法国穿过本初子午线。不得不承认,朱丽亚是在觊觎那200元励志奖学金,她知道那200元对她意味着什么。
夏天的知了鸣叫过后,秋风带着凉意吹高了天空,吹白了云朵。只是高二的期末考朱丽亚不是第一名,她以1分如此微小的阿拉伯数字输掉了200元的奖学金。第一名是方杜若,比朱丽亚仅仅多一分,可到底还是多了1分。在办公室里老师委婉地说,励志奖学金的初衷是要奖励给家庭贫困但成绩优异的学生。方杜若依然抿着嘴唇,但很坚定,“我只是争取我应该得到的,并且不愿放弃。”9月的傍晚已经凉爽,窗外的梧桐不停摇晃,可站在一边的朱丽亚却觉得空气凝固,时间定格,方杜若的那句话在耳畔嗡啊嗡的响。她轻轻开口,“老师,我先出去了。”
那200元对于家境富裕的方杜若也许只是一条裙子,一个背包,一张游乐场的门票,可是她不愿让出来。她为什么又要让出来?杜若,本就是一种香草,如同空谷的幽兰,经历风吹雨打然后坚韧执着。这是方杜若告诉朱丽亚的,她从办公室追出来,一字一顿告诉朱丽亚。天边,火烧云惹了半边天。朱丽亚忽然庆幸自己没有反驳方杜若的决定,让出的奖学金本就是一种施舍,更像是一种侮辱。
期末考朱丽亚输了,但愿赌并不服输。
4.那是一张神奇的照片
高三在学校梧桐树的叶子开始飘落时带着浓浓的火药味席卷而来,在大家习以为常的大小考试里一并习惯了那些翻山涉水寄给方杜若的信件。这其中最大的原因也许是方杜若保持了年级第一的传奇,她像一个常胜将军在大小考试里所向披靡。而朱丽亚像一个骑士马不停蹄的追赶却屡屡排在第二的位置。所有的人都见过方杜若后来贴在课桌上的那张相片,她说,那是一张神奇的照片,因为照片她才会有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毫不畏惧的勇敢。大家就笑,虽然照片上的男生戴了一连串的军功章,温和微笑,但在飞扬的19岁,脱口而出的还是爱情的力量。
朱丽亚坐在前排没有说话,她看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那么轻盈地落在地上没有一点声响。自己就像那梧桐叶排在第二的位置,安静的被湮没,她有的只是单枪匹马的一腔孤勇。可也许,也许那真的是一张神奇的照片?
高三那年冬天的期末考方杜若出乎意料的成绩滑落,大家不约而同的发现那张神奇的照片没了踪影。都以为方杜若会大吵大闹,至少会哭上一场,可是她只是循例般找了找,然后安静地更改试卷。听方杜若说,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强大了是不需要那些东西的。朱丽亚没听明白,但是她很淡定,她又没得第一名,照片怎么会是她拿的呢?
初春,万物苏醒,一切都盎然向上,生机勃勃。朱丽亚祈祷,六月会有美好的结局。
5.谁指引了饱满的青春
那一年高考朱丽亚笑到了最后,她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高等学府。当街头巷尾在谈论朱丽亚的传奇时,再也没有人说朱丽叶。原来当一个人足够优秀时,名字是掂量成绩的那颗最有分量的砝码。在八月燥热的阳光下,方杜若拥抱朱丽亚,她说,恭喜你,真的很优异。
这一拥抱却让朱丽亚不知所措,她挠挠干枯的头发,低着头说,如果你没有丢掉那张照片,也许你还是第一名。方杜若听着朱丽亚又开始瓮声瓮气的答话,忽然就哈哈大笑了,“你还真信啊?那怎么会是一张神奇的照片呢?”朱丽亚不明就里,方杜若说,“那是我哥哥的相片,他是一名很优秀的军人。为了督促我好好学习每月都写信,而我把哥哥当做榜样就把相片贴在桌子上。”朱丽亚又问,“所以,即使真的有人故意拿走你的照片,你也不会生气,是吗?”方杜若笑了,“我倒是希望照片能带给捡到的人好运。”
朱丽亚知道,自己获得了赦免。
其实在我们成长的青春里,总会遇见优秀的耀眼的人。我们不停追赶却总是匍匐在他们的影子里,那些自卑和敏感让我们学会努力,当我们也渐渐优秀时才发现是他们指引了我们的青春,那是一路的风向标。
现在,朱丽亚会安心收好那张神奇的照片,她曾以一种卑微共享过某个人的青春,但最终让青春饱满
第二篇:以一种卑微共享过你的青春
以一种卑微共享过你的青春
作者:桥边红药
1.山中人兮芳杜若
初来乍到就锋芒毕露的女生,往往像昙花,一夜开过一夜落尽,给人的印象是浮光掠影般的仓促完成。远不及日后慢慢出现在你眼前的人,像罗丹的雕刻,一笔一刀都磨足了性子。当我们不由自主的被深深吸引时,眼里眉间已投了太多的关注和羡慕。
就好像,羡慕方杜若。
新生军训的时候,整齐统一的迷彩服根本遮掩不住方杜若所在学校女生的美丽。军装皮带扎在迷彩服上裹紧了腰肢,高挑的女生在炎炎烈日下抬手点点额上的汗,白皙的脸蛋有微红。放眼望去,方杜若远不是最惹人怜的女生。
可朱丽亚发现了方杜若,就在教官下令休息,所有的女生七倒八歪地席地而坐时,方杜若是不紧不慢地走到操场边,她拿出手帕擦了擦脸,又挑出水杯慢慢地喝了两口水。送水的男生经过时问方杜若要不要续点水,她礼貌的摇摇头,说谢谢。要知道酷暑高温下几乎所有人都迫不及待的抢水喝时,没有几个人是方杜若。朱丽亚就是在和一群人拼命扎堆但是被无情淘汰时发现这一幕的。方杜若淡淡的表情,以置身事外又带点哀怨的眼神和朱丽亚四目相视。她微微一笑,别过头去,像居高临下的公主。
朱丽亚忽然想起开学第一天做自我介绍时,方杜若说,“我叫方杜若,山中人兮芳杜若,但此方非彼芳。”台下一片发愣时,朱丽亚就笑了,她猜这个女生底子不错。可这一次,方杜若让朱丽亚感觉像受了奇耻大辱。
2.朱丽亚没有罗密欧
新学期各门课程的第一节课,老师都爱把玩手中的花名册,专挑奇怪新颖的名字点。朱丽亚是热点,但老师通常会读成,朱丽叶。
可是亲爱的,朱丽亚不是朱丽叶。朱丽亚有一头干枯的头发,站起来的时候磨磨蹭蹭低着头,总是过分拘谨而显得小家子气;说话的同时在咽字,你能听到的回答总是瓮声瓮气。时间不久大家就烦了,第一天最后一节课点名的时候,大
家齐刷刷趴在桌子上,对朱丽亚再也不好奇。
有时候被期待是一种幸福,而失去期待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孤单。朱丽亚在大家出去吃饭的傍晚一个人坐在教室,她在日记本上写到,我本来就不是朱丽叶,我叫朱丽亚,是村里负责登记名字的阿姨给写错了。还有,我的家就在下面的村子里,不在英国。
那一天同学们的窃窃私语和后来的不耐烦让朱丽亚一点一点知道了朱丽叶的故事。凯普莱特大家族的掌上明珠朱丽叶,有整套整套的宫廷装,言谈举止是公主的风范。她在13岁的宴会上成为主角并与年轻俊朗的罗密欧一见钟情。朱丽亚却在17岁的开学第一天打破了高一所有同学的幻想,并一举磨灭他们的期望。这一点和方杜若恰恰相反。方杜若厚重的齐刘海下,黑色的眼眸明亮,说话的时候眼睛在微笑;嘴唇薄薄的抿在一起可发出的声音那么好听,标准的普通话像广播台的主播,聚在方杜若身上的目光越来越多。最让人羡慕的是每次生活委员打开班里的信箱时,总有一封从某部队写给方杜若的信安静地躺在信箱里。朱丽亚见过信封上的字迹,俊逸的颜体,有力大方,“方杜若亲启”这五个大字像是刻在信封上的。而方杜若从来都是爱理不理的取信,拆信,再装回信封随手丢进抽屉。后来大家都开始传,每月定期给方杜若写信的“兵哥哥”是喜欢方杜若的男生。有人还见过附在信封里的照片,穿笔挺的军装,有军人特有的洒脱和帅气,微笑是干净明朗的。
在年轻的17岁,当在单纯的爱恋里占领上风,才会随心所欲的居高临下,不在乎那些跋山涉水寄来的信纸和相片。那是一个17岁女孩子的骄傲和任性。朱丽亚不是方杜若,她没有那样显赫的可以骄傲的资本,在高一那年日记本上写的最后一句话是:朱丽亚没有罗密欧。
当然,朱丽亚也没有每月给自己写信的兵哥哥。
3.香草也是空谷幽兰
高二分科时,朱丽亚读文科,她没想过方杜若也读文科。因为方杜若文理兼修,怎么选都是实验班的宝贝,况且理科班女生少,方杜若读理自是众星捧月的待遇,可她偏偏读文科。只是朱丽亚不喜欢方杜若,硬要找借口的话也不过那次抢水时她淡淡的笑。你说,朱丽亚是不是有点小心眼?
只是后来朱丽亚学习更努力了,普通话不标准就狠练普通话,越是人多的时候她越要站起来讲话,大家说她错哪里她就改哪里;文科成绩最怕数学扯后腿,朱丽亚就把资料从头到尾做了三遍,到后来资料书被勾抹得看不清题目;还听人说,朱丽亚晚上睡觉的梦话都是,法国穿过本初子午线。不得不承认,朱丽亚是在觊觎那200元励志奖学金,她知道那200元对她意味着什么。
夏天的知了鸣叫过后,秋风带着凉意吹高了天空,吹白了云朵。只是高二的期末考朱丽亚不是第一名,她以1分如此微小的阿拉伯数字输掉了200元的奖学金。第一名是方杜若,比朱丽亚仅仅多一分,可到底还是多了1分。在办公室里老师委婉地说,励志奖学金的初衷是要奖励给家庭贫困但成绩优异的学生。方杜若依然抿着嘴唇,但很坚定,“我只是争取我应该得到的,并且不愿放弃。”9月的傍晚已经凉爽,窗外的梧桐不停摇晃,可站在一边的朱丽亚却觉得空气凝固,时间定格,方杜若的那句话在耳畔嗡啊嗡的响。她轻轻开口,“老师,我先出去了。”
那200元对于家境富裕的方杜若也许只是一条裙子,一个背包,一张游乐场的门票,可是她不愿让出来。她为什么又要让出来?杜若,本就是一种香草,如同空谷的幽兰,经历风吹雨打然后坚韧执着。这是方杜若告诉朱丽亚的,她从办公室追出来,一字一顿告诉朱丽亚。天边,火烧云惹了半边天。朱丽亚忽然庆幸自己没有反驳方杜若的决定,让出的奖学金本就是一种施舍,更像是一种侮辱。期末考朱丽亚输了,但愿赌并不服输。
4.那是一张神奇的照片
高三在学校梧桐树的叶子开始飘落时带着浓浓的火药味席卷而来,在大家习以为常的大小考试里一并习惯了那些翻山涉水寄给方杜若的信件。这其中最大的原因也许是方杜若保持了年级第一的传奇,她像一个常胜将军在大小考试里所向披靡。而朱丽亚像一个骑士马不停蹄的追赶却屡屡排在第二的位置。所有的人都见过方杜若后来贴在课桌上的那张相片,她说,那是一张神奇的照片,因为照片她才会有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毫不畏惧的勇敢。大家就笑,虽然照片上的男生戴了一连串的军功章,温和微笑,但在飞扬的19岁,脱口而出的还是爱情的力量。朱丽亚坐在前排没有说话,她看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那么轻盈地落在地上没
有一点声响。自己就像那梧桐叶排在第二的位置,安静的被湮没,她有的只是单枪匹马的一腔孤勇。可也许,也许那真的是一张神奇的照片?
高三那年冬天的期末考方杜若出乎意料的成绩滑落,大家不约而同的发现那张神奇的照片没了踪影。都以为方杜若会大吵大闹,至少会哭上一场,可是她只是循例般找了找,然后安静地更改试卷。听方杜若说,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强大了是不需要那些东西的。朱丽亚没听明白,但是她很淡定,她又没得第一名,照片怎么会是她拿的呢?
初春,万物苏醒,一切都盎然向上,生机勃勃。朱丽亚祈祷,六月会有美好的结局。
5.谁指引了饱满的青春
那一年高考朱丽亚笑到了最后,她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高等学府。当街头巷尾在谈论朱丽亚的传奇时,再也没有人说朱丽叶。原来当一个人足够优秀时,名字是掂量成绩的那颗最有分量的砝码。在八月燥热的阳光下,方杜若拥抱朱丽亚,她说,恭喜你,真的很优异。
这一拥抱却让朱丽亚不知所措,她挠挠干枯的头发,低着头说,如果你没有丢掉那张照片,也许你还是第一名。方杜若听着朱丽亚又开始瓮声瓮气的答话,忽然就哈哈大笑了,“你还真信啊?那怎么会是一张神奇的照片呢?”朱丽亚不明就里,方杜若说,“那是我哥哥的相片,他是一名很优秀的军人。为了督促我好好学习每月都写信,而我把哥哥当做榜样就把相片贴在桌子上。”朱丽亚又问,“所以,即使真的有人故意拿走你的照片,你也不会生气,是吗?”方杜若笑了,“我倒是希望照片能带给捡到的人好运。”
朱丽亚知道,自己获得了赦免。
其实在我们成长的青春里,总会遇见优秀的耀眼的人。我们不停追赶却总是匍匐在他们的影子里,那些自卑和敏感让我们学会努力,当我们也渐渐优秀时才发现是他们指引了我们的青春,那是一路的风向标。
现在,朱丽亚会安心收好那张神奇的照片,她曾以一种卑微共享过某个人的青春,但最终让青春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