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庆祝建党90周年暨黔渝边区庆
庆祝建党90周年暨黔渝边区庆“七·一”活动
欢迎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父老乡亲们:
大家晚上好!
七月的神州上空流光溢彩,七月的华夏大地欢歌笑语。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唱响红歌,共庆建党90华诞。在此,我谨代表甘龙镇党委,甘龙镇人民政府向前来参加盛会的各级领导、各位来宾、父老乡亲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直关心、支持、帮助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来自秀山县、酉阳县、沿河县、印江县的嘉宾们,甘龙人民欢迎你们的到来!甘龙镇位于松桃县西北部,距县城102千米,与重庆市酉阳县、秀山县毗邻,与沿河县、印江县接壤。全镇国土面积119.1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8064亩。辖2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98个村民组,共7361户,总人口33869人。1934年10月,贺龙将军率领的红三军在甘龙浑泉、麻阳一带开创了红色革命的新局面。辖区内现有浑泉、寨地、天堂、坝木、麻阳等地保存完好的苏维埃遗址10个,有关山岭红军烈士纪念碑及麻阳玛瑙山、田坝太平洞战斗遗址。红三军在甘龙这片热土上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并播下了红色的种子。
昔日的战火硝烟已成为历史的见证,它谱写了中国革命史的诗篇,它坚定了甘龙人民建设家乡的信念。我镇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为全镇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镇党委、政府严格遵循“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做好新时期党的伟大工程”的宗旨,围绕省、地、县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结合我镇“强基层,打基础;建支柱,活市场;构和谐,树形象”的工作思路,以“强农稳镇、产业富镇、旅游活镇、文化兴镇”的发展战略及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以镇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依托本地资源,初步建成了生态畜牧业、中药材、烤烟三大支柱产业。通过加大交通、水利投资力度,使我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认真抓好民生工程使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切实开展“扫黑除恶”和严肃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我镇在打造“平安甘龙、和谐甘龙”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战略目标。这一辉煌成果的取得,凝聚了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黔渝边区共谋发展及全镇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今天,我们向中国共产党90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谱写了黔渝边区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新篇章。
忆往昔,中国共产党90载风雨历程,日新月异;看今朝,祖国各行各业飞速发展,蒸蒸日上;展未来,我们将再续辉煌。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引下,在各级领导的真切关怀下,在黔渝边区区域合作与发展不断深入下,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镇将 “打造成红色旅游之乡,建设成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药材产业为一体的集镇、两省五县七乡镇交界处的集贸中心”的夙愿即将变成现实。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父老乡亲们,让甜美的歌声飞出我们的心头,让优美的舞姿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欢乐的鼓乐奏响节日的华章!最后,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向前来我镇参加盛会的各级领导、各位来宾和父老乡亲们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福:祝愿大家万事如意,幸福安康!
谢谢大家!
2011年6月23日
第二篇:机械学院庆祝建党90周年暨2010
机械学院庆祝建党90周年暨2010-2011创先争优活动表彰
大会隆重举行
(本报讯 学生记者 胡颖英)2011年6月17日机械学院党委庆祝建党90周年暨2010-2011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大会在南岭校区机械材料馆隆重召开。授予张雷等11名通知机械学院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称号,授予周晓琴等30名同志机械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授予机械原理与设计教研室党支部等5个党支部机械学院先进党支部称号,授予邹青等六名同志机械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学院党委书记王国强同志在大会上作做2010-2011创先争优活动阶段总结报告,回顾了一年来机械学院党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开展情况、主要做法,重点介绍了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基本经验。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机械学院党委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优势的基础上,将继续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第二阶段的实施任务,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学院各项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为开创学院党建工作新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机械学院庆祝建党90周年“永远跟党走”师生红歌会隆重举行(本报讯 学生记者 胡颖英)为纪念中国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丰富党员生活,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11年6月17日,机械学研庆祝建党90周年“永远跟党走”师生红歌会在南岭校区机械材料馆8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学院党政领导、全体教工党员、学生党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红歌会以党支部为单位,共有11支合唱队参加演出,在建党90周年之际用《革命军人永远是年轻》、《歌唱祖国》、《几天是你的生日》等高亢激昂的革命歌曲既包含深情的朗诵线上对祖**亲最崇高的礼赞和最真挚的祝愿。此次活动是机械学院党委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表达了全院师生党员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红歌会以一曲《走向复兴》圆满落下帷幕。
第三篇:在庆祝建党90周年暨
在庆祝建党90周年暨
迎国检答谢酒会上的致辞
任志森
2011年7月1日
尊敬的单局长:
尊敬的局党委班子全体成员:
尊敬的兄弟单位各位领导:
公路战线的全体干部职工:
大家好!
国检喜获成功,恰逢党的生日。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共庆国检圆满达标。我们举办这次庆祝国检表彰大会,既是一次表彰先进、鼓舞士气的大会,又是一次弘扬迎检精神、深化迎检成果、推动公路行业大发展的动员会。在此,我代表公路处党委党委,向在这次表彰中受到嘉奖的先进集体和有功人员表示衷心的祝贺!向为迎检做出突出贡献和付出艰辛努力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向所有关注、支持和参与迎检工作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今天市局领导、各兄弟单位领导也在百忙之中亲临了这次会议,这是对我们工作所给予的最大鞭策和鼓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领导们的
1到来!
今年的迎检,是公路处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我市公路发展史上掀开了崭新的一页,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于国检每五年举办一次,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和地位众所皆知。这次我市能够取得国检达标的好成绩,对于正处于爬坡上行阶段的公路处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国检宣传和展示了佳木斯公路的良好形象,扩大了佳木斯公路人在全省的知名度;激发了公路处干部职工热爱公路、建设交通的巨大热情,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加坚定了我们紧扣“166”计划主题、建设新交通的信心!
迎检工作历时两年,终告凯旋。今天,回首激动人心的迎检历程,深知成果来之不易。这其中仰仗着交通运输局党委的鼎力相助,单局长、王甲局长、永刚局长、俊敏主席以及办公室、宣传部、监察室等部门的同志,主动参与,积极帮助我们制作了宣传电视片、《规范化养路管理》和《公路治超文化向导》等迎检资料,确保了把我市公路战线最闪光、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内业部门?)克服工作量大、人手少等困难,现场踏查取证,收集资料,档案资料归集规范整齐。以云武牵头的接待工作,克服缺乏经验、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不等不靠,摸索前进,在市局的帮助下,较为圆满的完成了接待任务。东出口治超站在鸿利的直接领导下,经过两年的建设完善,成为全省功能最全、管理最规范的治超站;抢钱抓早、主动出击,克服重重阻力,较为圆满地完成公路沿线违章建筑物拆除工作;在春雨处长的带领下,在时
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带领公路站干部职工顶烈日、抗风雨,仅用15天时间就全面完成施工任务,得到省公路局的赞许。其他如交警、路政处、运管等部门都给予了支持和配合,都为我市申魅成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国检成功固然可喜,但与部、省和市局的要求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差距。所以,我们要在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弘扬国检精神,紧密联系交通发展实际,奋发进取,履职尽责,在公路重点项目建设上奋发有为,抢抓“十二五”规划机遇,加快已开工项目推进速度,完善筹备项目前期工作,为项目落地实施创造条件;在干线公路养护上奋发有为,开展标准化路段建设,完善内业管理;在路政管理规范化管理上奋发有为,强化部门联动,完善软硬件设施,改善执法环境,维护了公路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形象;在三个文明建设上奋发有为,紧贴中心工作,抓住重点环节,夯实组织基础、改进工作作风,为公路事业发展做好保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迎检虽已成功,但公路建设、管理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喜获荣誉,是我们每个公路人的幸运,投身公路建设,是每个公路人的责任。在此,向局党委表态,让我们怀着对公路无限的热爱,共同为交通法站努力奋斗。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全体公路人,让我们斟满美酒,共同祝愿我们伟大的党,青春永驻、兴旺发达!祝愿佳木斯公路事业的明天更加美好!
干杯!
第四篇:渝湘黔边区就业协作座谈会交流材料
渝湘黔边区就业协作座谈会交流材料
(花垣县就业服务管理局)
尊敬的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借助这个机会,在这里和就业工作同仁一起探讨就业工作,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下面我就把我县近年来的就业工作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做一个介绍。
花垣县地处湘、渝、黔边陲,总面积有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是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山区县。多年来,我县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牢记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的方针,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充分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做好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下岗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及职业介绍工作;建设好乡镇及社区就业服务平台,积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以打造劳务品牌为龙头,拓展劳力输出基地,开通输出渠道,以就业窗口服务为载体,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为推进我县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我县目前的就业现状:
我县总人口有28.34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资源15.37万人,农村从业人员14.39万人。全县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有5.4万人,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35万人。这些还未包括外来人口集体户(如进城打工或务工经商的农民、外地建筑队等)。现有失业人员1.28万人,主要是正在寻找工作的下岗职工,约0.86万人,其次是从学校毕业后未找到工作的,约0.11万人,其他人员约0.31万人。
二、就业工作取得的业绩(累计数)
失业保险征缴1200万元,新增扩面参保7521人,发放失业救济金、医疗补助金、丧葬抚恤金共计437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865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350人, “4050”人员再就业3830人;“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65户;农村劳动力转移105530人;职业培训学员43516人;劳务输出人员89900人次。
三、就业工作主要措施
(一)全面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1.“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这项工作自开展以来,我们依托各社区劳动保障中心对本辖区内城镇非农业户口进行逐户走访调查,登记造册,一旦确定为就业援助对象,我们就按照援助计划,在10个工作日内,至少提供两个工作岗位任其选择。对有自主创业愿望人员,给予1000元的创业资金援助,并进行创业培训。同时建立调查、走访、跟踪服务制度,对可能出现的 “零就业家庭”进行监控,从源头上控制,由此而形成解决“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的长效机制。
2.城镇新增就业。我们在确保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措施的同时,广泛开展创建就业社区活动,对素质条件较好的,通过企业招聘安臵;对有较强就业愿望,能独立经营的,通过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走自谋职业之路;对有较强就业愿望,素质能力一般的,通过落实优惠政策,实现灵活就业;对有就业愿望,条件较差的人员,通过社区开发公益岗位吸纳,同时把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就业困难对象也纳入就业援助对象。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我们为各乡(镇)劳动保障站都制定了年工作任务、计划及指标,实行目标责任
制管理考核,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由各乡(镇)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贫困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等进行全面摸底,建立相应的工作台帐和人员信息档案,从而确保有针对性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转移培训和劳务输出等服务工作。同时通过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城郊附近的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城郊人口多市场旺的优势,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观念,依靠自身优势,从事商业、饮食业、加工业等,以此增加收入,累计转移95700人次。
(二)努力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1、积极引导,深入宣传。为鼓励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家门,我们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利用广播、电视、乡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劳务输出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人加入到劳务输出行列。同时也充分利用农村集市的有利时机,通过现场发放资料的方法,扎实有效的做好宣传工作,把劳务输出的相关知识、用人信息直接送到农民手中。
2、开辟基地,加强协作。为了更好的推进劳务输出工作发展,我局成立了“花垣县边城鑫鑫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用于开展职业介绍和劳务输出工作。多年来,我们把开辟和建立劳务输出基地作为劳务输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把劳务输出基地建设落到实处,以此来作为提升我县劳务输出规模和水平。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立足信息畅通、劳务输转灵便的优势,坚持把就地输出一批、能人带动输出一批、有组织输出一批作为工作的主要形式,扩大劳务输出的规模和渠道。一是稳定就地劳务转移。围绕城乡做文章,开拓眼界搞三产。二是能人带动继续巩固原有劳务基地。在开辟新基地的同时,继续同老基地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三是主动联系拓展发达地区劳务基地。继续坚持外出实地考察、与用工单位联系等措施拓展劳务基地,目前,我县在湘潭、娄底、广东、北京等地区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劳务基地,设立了办事处。四是探索输转新途径。依托在外务工的“劳务带头人”、“劳务能人”,发挥他们丰富的市场信息和广泛的社会关系,开展带动式输出,为外出务工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务工条件,避免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盲目性和回流率。
3、切实维护输出人员合法权益。在为劳务输出人员服务方面,我们总结以往的经验,从基地的考察、信息发布、护送务工人员上岗、合同签证等方面,我们都提前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为务工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务工环境,尽可能避免务工过程中发生纠纷。出现问题时,也能通过在劳务基地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及时协助解决,使务工人员能够安心务工,努力打造花垣劳务品牌。
(三)职业技能培训
1.结合实际,制定原则。我们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县域大、人口多、任务重的实际,研究确定培训原则: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按需培训的原则,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二是坚持引导性培训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三是坚持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城乡劳动者教育培训合理的层次结构,满足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四是坚持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目前我县已开设了汽车驾驶员、电平车、计算机操作员、浮选工、消防员、保安、美容美发、厨师、电解锰、电解锌、电焊工、电工的等十余种热门专业。
2.狠抓教学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在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上,我们制定了《教师管理制度》、《教师奖惩条例》,用于规范教师的整体教学,同时,我们聘用的教师都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技术职称,并且具有上岗资格证书。针对招生学员的社会来源比较复杂问题,我们建立了《学员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舍务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培训期间实行半军事化、半封闭式管理。因此,学员在培训期间没有发生违纪现象,在社会上也能表现出文明、礼貌。
3.提高质量,创新模式。培训工作实行 “三个结合”(即长训与短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和“两个依托”(即以定点培训机构和企业为依托)。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者的愿望,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对年龄偏大、家庭条件差的学员采取“短、平、快”的培训方式,在教学中突出技能培训,强化动手能力的训练。而对年龄小的参训学员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全面性、连续性,为他们成才提供知识与技能保障。同时以厂矿企业为依托,开展技术实践培训,聘请了有经验的技术员进行实践操作指导,使学员真正学到一技之长。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就业工作任重道远,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我县劳动保障“全覆盖、低失业、高和谐”总体目标,按照构建“和谐花垣”整体要求和“优化就业、服务民生”的就业工作目标,着力树立良好就业部门新形象,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劳动就业事业的新局面。
(一)大力促进城乡就业。深入推进抓培训—兴产业—推创业—强企业—促就业的“1+4”城乡就业模式。以培训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以创业为动力,以企业为载体,以就业为目标,围绕全县主导
产业的发展,鼓励创业,做强企业,走出城乡就业的新路子。
(二)突出对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以培训促进城乡就业。一是调整培训思路。将大范围的全面培训调整为围绕产业发展、市场需求、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培训。二是整合培训资源。对现有职业培训场地、师资、设备等进行整合,建立工作统一、资金统筹的职业培训机制。三是抓实培训质量。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建立严密的培训质量控制体系,力求培训的实效性。四是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不断扩大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
(三)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力推进工业强县和城镇化,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充分吸纳进城务工农民;助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支持业主大户吸纳本土农民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支持第三产业发展,提高三产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以此带动就业。大力搞好劳务输出,完善以培训为核心的农民工工作模式,加强各项工作的衔接,不断开发劳务基地,搞好跟踪管理服务,使农民工工作走向制度化轨道。
第五篇:庆祝建党90周年暨先进表彰大会
关于召开庆祝建党90周年暨先进表彰大会的 通知
各党小组、全体党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集团公司党支部围绕公司第二次创业和腾飞,组织和带领全体党员积极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创业热潮中,有力推动了公司发展,党支部号召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党员作用发挥明显;尤其是创先争优以来,全体党员模范带头、比学赶超、奉献爱心等先进事迹影响和带动着每一位职工。为进一步发挥党支部领头雁作用,检验上半年党员公开承诺及“一个党员做一件好事”落实情况,总结经验、表彰先进,为支部下半年工作明确重点,指明方向,公司党支部决定:2011年7月1日19︰00,召开集团公司党支部庆祝建党90周年暨先进表彰大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持:支部书记
二、会议地点:党建室
三、应参会人员(共62人,出差6人)
1、正式党员:
2、预备党员:
四、会议议程
1、副书记通报今年上半年支部工作及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对上半年党员公开承诺落实情况进行小结;对一个党员做一件好事情况进行通报。
2、表彰奖励优秀共产党员。每位优秀共产党员奖励1000元人民币和优秀共产党员奖牌1个,由书记颁发。
3、党员座谈交流,结合本职工作,围绕自身公开承诺落实情况及一个党员做一件好事完成情况进行汇报发言。
4、书记总结会议并就今后党支部工作进行指导。
5、散会(每位党员发200元大节慰问金)。
五、会议要求
1、会议期间全体人员将手机关机或调为振动状态。
2、务必准时到会,未经批准不得迟到和缺席。
3、***负责摄影;***负责记录。
特此通知!
******公司支部委员会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