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追记嘉禾“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优秀共产党员”李勇雄
生命为信念燃烧
——追记嘉禾“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优秀共产党员”李勇雄
近日,嘉禾县委决定,追授李勇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县党员干部向他学习。
李勇雄生前任嘉禾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17督导组组长、县广播电视台主任科员。由于长期带病工作,健康恶化,于今年4月20日凌晨不幸去世,终年56岁。
李勇雄去世的噩耗传出后,在他驻村工作过的村子,很多村民赶来看他最后一眼。村民们说,搭帮李勇雄,他们住上了安居房、走上了畅通路、喝上了安全水。李勇雄出殡那天,众多干部群众自发来送最后一程,队伍排了1公里多长。
“把自己当成村里人,事情才会搞得好”
追寻李勇雄走过的足迹,翻开他厚重的档案,满眼是红红的奖励证书。他参加工作38年,先后9次荣立三等功,14次受县政府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领导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
得知李勇雄去世的噩耗,袁家镇汪村村支书肖化普说:“他去世前几天,我们还在一起商量旧村改造的事,没想到„„”说着,眼泪夺眶而出。
去年3月,李勇雄担任袁家镇汪村结对共建党建指导员。经调研,李勇雄提出“用3年时间进行旧村改造,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很快,村里将每家每户的旧宅、牛栏、杂房等信息记录造册,旧村改造随即全面铺开。
汪村的一系列“动作”引发各界关注。今年3月,县委书记赵宇到汪村调研时说:“旧村改造就要这样搞才能行得通。”
在嘉禾,许多人称李勇雄为“队长”,这是因为他多年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李勇雄驻村,有很多故事在村民中广为流传。袁家镇麻冲村南岭自然村有口“结对井”,那是2010年4月,李勇雄在走访群众时,有村民抱怨说:“村里没
有一口像样的水井,三天不下雨就干涸,一下大雨就浑浊。”
一直强调“驻村就要把自己当成村里人,事情才会搞得好”的李勇雄,一边安慰村民,一边多方筹资12万元,并联系打井施工队,不到2个月,就加深、加宽了一口水井,解决了村民“吃水难”问题,村民把这口井取名为“结对井”。李勇雄驻村喜欢挑“条件差”、“问题多”的村。2006年1月,他主动找到组织,提出要担任县委驻肖家镇滑洛村工作队队长。当时,滑洛村因煤炭沉陷治理资金补偿不到位,村民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接连不断。驻村后,李勇雄广泛走访群众,了解到症结是“征地补偿款迟迟没兑现”。通过多方争取,最终将补偿款发到了群众手中。同时,他为村里多方筹资47万元,修建了2.3公里水泥路;开发黄花水工业园,引进了6家企业。
“李勇雄连续3年驻了3个基础工作薄弱村,把这些村都搞成了先进村,大家争着要他去驻点。”嘉禾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长清对失去李勇雄这么一位好干部,十分痛惜。
先后驻村工作9年,李勇雄共筹资300余万元,引进项目10多个,每年调解纠纷30余起。
“要有真本事,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上世纪80年代,在嘉禾县广播电视局一间堆满家用电器和广播器材的门面里,有个瘦高瘦高的小伙子,找他维修电器的人特别多。这个小伙子,就是李勇雄。
1979年7月刚进广电局时,李勇雄还不懂无线电,更没有维修过电器。他勤学苦研,短短一年后,便由“门外汉”成为了技术骨干。3年不到,他就凭着过硬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被提拔为县广电局服务部经理。
老职工黄宁湘回忆,那时李勇雄人年轻、技术精,态度又好,群众都点名要他修电器。等待维修电器的群众,经常排着长队,他总是忙不赢,有时连吃饭都顾不上。
调任乡镇管理站长后,李勇雄对村民也是有求必应。当过泮头乡小街田村村委会主任的肖成军记得,有年大年三十下午,他打电话向李勇雄告急:“村里有线电视收看不到节目。”李勇雄正与妻子准备年夜饭,接到电话就要出门,妻子拉住他说:“吃了饭再去也不迟。”他说:“过年了,大家都要看联欢晚会,这事不能耽误。”快到村里时,下起了大雨,李勇雄不管不顾,与技术人员分头爬上电线杆,一根一根检测。到晚上10时多,终于在村口斜坡一根电线杆上,检测出了故障光缆。
“李勇雄干起活来就像‘拼命三郎’。”同事王志军谈起检修的事仍不胜感慨,“当时大家冒着雨,借着车灯,用光纤机将光缆线熔接好,作业十分困难。等我们回家时,农历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
记者翻阅李勇雄的档案后得知,他先后当过技术工人、服务部经理、事业股股长、工程部主任、总编室副主任、乡镇管理站长、有线电视台长、稽查大队长、网络中心副主任、农网部主任、纪检组长等。单位里几乎所有中层干部岗位,他都干过。
县广播电视台台长王聪慧说:“勇雄同志勤奋敬业,干事风风火火,每到一个岗位都能刻苦学习,成为行家里手。他还经常对单位里的年轻人说,干哪一行都要有真本事,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多次叫他休息养病,他硬是不听”
认识李勇雄的人都知道,他说话嗓门粗,干事节奏快,是个性格爽朗的“乐天派”。其实,他身患重病,经常药不离身,是个“药罐子”。
2003年5月,李勇雄上班时突然晕倒,送医院就诊时,诊断出患有严重扩张型心肌病。当时医生说:“这种病卧床休息很重要,还要定期吃药,工作不能太劳累。否则,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但他总是不当一回事,工作照样拼命干。多次叫他休息养病,他不听,还说不工作病反而会更重。”说起李勇雄的病情,其妻李湘玲仍止不住悲痛。
2011年1月,李勇雄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本该好好休息,但他闲不住,主动向组织提出到泮头乡麻冲村担任结对共建党建指导员。为了村里修路、修水井的事,他整天两头跑,不是在村里的项目工地上,就在有关部门的办公室里。县移民局局长李柏生说:“勇雄每次来我办公室,总是气喘吁吁,要在沙发上坐好几分钟才能说话。”
有一次,李勇雄和麻冲村支书彭知生到县水利局办事,在楼梯间停歇了2次。彭知生心痛地说:“李队长,你病成这样还为我们办事,是拿命在工作啊。”李勇雄摇摇头:“没事,老毛病,挺一下就没事了。”
办完事回家,李勇雄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躺在床上半天说不上话。妻子李湘玲一边帮他擦汗,一边心疼地说:“你到底图什么,有什么比性命还重要呀?”为了“工作”与“休息”的事,夫妻俩没少争吵,然而吵过之后,李勇雄又照样“忙”去了。
病魔一天天吞噬着李勇雄的健康,他却不辞辛劳到处奔波。今年2月22日,他接到组织的电话,通知他担任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组长。妻子知道后,跟他下最后通牒:“你一定要把这差事推掉,你的病已经不能再拖了。”
李勇雄却说:“我参加工作一辈子,从来没有撂过担子。组织这么信任我,群众还盼着我去解难题,怎么能拒绝呢?”为了安慰妻子,他又说:“如果身体实在不允许,我再跟领导汇报也不迟。”
为了抓好督导工作,李勇雄撰写动员大会讲话材料,到各单位督导学习、开展访谈活动,经常从早忙到晚。
“勇雄经常加班,组织我们制订督导工作计划、督导要点等,是所有督导组中第一个拿出工作计划的。”第17督导组副组长邓伍春说,直到4月19日(星期六)上午,李勇雄还到县老干局听取群众意见,谁料当晚他就走了。
春蚕到死丝方尽,鞠躬尽瘁显忠诚。李勇雄用一心为民的情怀、脚踏实地的工作,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第二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李时学)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师:李时学
古人言“得民心者兴,失民心者亡”。这句话也深刻揭示了“一切革命的政党,其生命力的根本源泉都在于人民群众,只有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支持,这个党才能有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坚持实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立了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
过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从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胡锦涛的八荣八耻看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法宝。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这一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崇高信仰,彰显了我们党植根群众、造福人民的坚强决心和以求真务实作风干实事的鲜明态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讲到从严治党问题。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提供了新的指向。从严治党,才能积极回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完成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呢?现结合自己本职工作,略谈几点看法。
一、应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改进学校工作作风。
学校教育的实际问题:校领导要深入师生间去调研,查问题、找困难,做到 “到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际行动。自觉用群众路线的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师生的困难和难题,加快推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步伐。认识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矢志不渝的追求。我们要深入学习、提高思想、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并且长期坚持、不懈努力。
二、学校要确立师生是办学的主体。
在学校教学这个群体中,我认为作为学校领导,要多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在学习生活中教师要为学生服务,学校领导要为师生员工服务。学校干部一要带领和依靠师生员工搞好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事业,为科教兴国做贡献;二要把解决好师生员工的利益问题作为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维护好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教师才有心思潜入教学研究中,释放自身教学价值。
三、要相信和依靠一线教师,尊重教师在学校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是的,在生活中。这一点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却不容易。其前提是学校领导要有群众观念,尊重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事实上,再高明的领导也不可能全知全能、包打天下,解决学校建设中的问还得依靠教师。只有尊重一线教师,才能激发出
教师们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做到上下同心、其利断金。事实上在学校工作中,学校领导干部不能不愿“问民”,不愿把真实情况和想法如实告诉教师。我想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校领导长期身处执政环境,自觉不自觉滋长了“领导高明”的思想。在推动科学发展上,有的看不到群众的聪明才智,不愿意倾听群众意见;有的不善于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作决策,习惯“为民做主”,把主观意愿强加到群众身上。这种现象,看起来似乎是工作方法问题,实际上是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
在学校教育中,广大教师处于学校建设第一线,对各项工作得失感受最多,体会最深,也最有发言权。只要学校领导善于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作为领导的基本方法,谋划发展思路向全体教师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取一线教师意见,改进发措施向教师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全体教师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教师评判,就能够有效地起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既保证决策适应教师期待,又为决策落实注入强大动力,推动学校教师间和谐发展。
四、学校领导应当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教师中蕴藏着创新发展、战胜困难的智慧,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决定力量,关键就看领导善不善于调动和开发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拜群众为师”,既是一种群众观点,更是一种领导艺术。“人心齐,泰山移”,真正把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学校领导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就会深深扎
根于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学校建设就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就会不断开创新局面。
五、学校领导干部不仅要“身入”一线,更要“情入”、“心入一线。
用心倾听教师心声、摸清教育一线实情,决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领导干部要向群众学习,勤俭节约办事情,甩开膀子干实事,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力戒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永葆学校领导的政治本色。
总之,无论何时,领导的宗旨,只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中时刻装着党的事业和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忠于职守,多给师生员工“雪中送炭”,少给自己“锦上添花”,就一定能够凝心力,就能办人们满意的教育,就能圆教育欲达的民族复兴梦。
2014-4-9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师:
学校:猫洞民族中学李 时 学
2014-4-9
第三篇:时代楷模——追记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李保国
时代楷模——追记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李保国
发布时间:2016.07.18 作者:新华网 来源:政工部
李保国同志是时代楷模,对党忠诚,心系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大力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活动。——赵克志
羊肠险径上的探索,乱石荒坡旁的谋划,实验室里不灭的灯光,苹果树下耐心的身影„„这些艰难也好,繁重也好,都刻印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实的足迹。
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技术,太行山片麻岩山地综合开发治理技术,富岗苹果,绿岭核桃„„这些技术也好,品牌也好,都凝聚着一个共产党员辛劳的汗水。
农民教授,科技财神,太行新愚公,李疯子„„这些赞誉也好,绰号也好,都是一个共产党员长留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我国知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河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
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一
“我们这一代人接受的教育就是服从组织,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李保国说。1981年2月26日,李保国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后并入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3月6日,他就响应学校号召走进太行山,来到邢台县前南峪村,投身到小流域立体开发项目中。原本农家子弟出身的他苦读之后又回到农村,心中却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失落:“我学的东西,只有农村用的着啊。”
初到前南峪,这个900多口人的小山村竟然有100多条光棍汉,因为穷啊。这里的山地土层薄,不涵水,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初生牛犊不怕虎,李保国起早贪黑,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坎坎,记录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啃干粮”,这莫说比安静的校园生活,就是比入学前在老家武邑县机电局的工作状态都艰难了许多。但他似乎没想过这些,天天精神饱满,忙得团团转,村民们给他起了个外号:“李疯子”。
靠着这股疯劲儿,李保国和课题组摸透了山地的脾性,提出用爆破整地的方法聚土截流。当时,条件有限,开沟爆破的炸药需要自己炒制,李保国主动接下了这个危险的工作,从原料配比、炒制、爆破实验,样样亲自干。一次,他和课题组的同事们在一片土地安装了几十眼实验炮。随着“嘭嘭”的闷响,炸点连续起爆,但细心的李保国发现有一眼没响,“怎么回事?”李保国不禁起身走出掩体。“危险!”同事们见状着急地呼喊他回来,他只转头挥挥手,继续走近哑炮,扒开土小心地拆掉了引信。此时,他已汗湿衣背,同事们也惊出一身冷汗。
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李保国不断加深着对党的认识。1989年7月,在取得河北农业大学林学硕士学位的同时,他坚定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服从组织的意识,悄然升华为忠诚组织的品格,个人的价值与意义,紧紧结合进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李保国创造了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聚续”生态农业工程技术,顺山势每隔4米开一条宽1.5—2米深1米的条状沟,利用深眼闷炮技术疏松下方土后蓄水,把周围的土层充填到沟里,下雨时,雨水也能汇进沟中得以保留,树木成活率由10%提高到90%。这项技术,使石质山地造林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140万亩荒山因此披上了绿装。在创造这一技术的前南裕,过往的8000亩荒山秃岭变成“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山顶洋槐带帽,山中果树缠腰,山下梯田抱脚,森林覆盖率90.7%,植被覆盖率94.6%,获得联合国“全球生态五百佳”提名。
那时李保国所研究的还只是如何让山区绿起来,工作中他发现群众更期待富起来。如果发展经济林木,不就很好地把二者结合起来了吗? 河北省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8.1%,人口众多。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山区人民十分重视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驱动的山区开发工作。作为一名林业科学工作者,李保国把党和人民的需要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30多年来扎根山区,为彻底改变山区“旱、薄、蚀、穷、低”的面貌付出了全部心血。
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但李保国义无反顾。后来,他曾动情地对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说:“你说太行老区,革命年代牺牲了多少人,他们图什么,不就图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吗?先辈们流血都不怕。咱们流点汗算什么?”
30多年来,李保国不懈地努力着,直接帮扶村庄40多个,间接带动百余村庄发展,技术示范推广总面积上千万亩,先后取得研究成果28项,推广36项实用技术,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使山区增收35.3亿元,他用科技之手,点亮了前南裕生态经济沟,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一串闪光的名字。在旁人看来,哪怕建好一个科技扶贫基地都不容易,可他却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10万亩苹果生产基地、百里核桃产业带、万亩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这一切,源于忠诚,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绝对忠诚。
有人说,忠诚比能力更重要。也有人说,忠诚比黄金更重要。
因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所激发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拼搏意识与奉献精神,让人不断进取,不断贡献,让人民收获很多、很多。
二
多少山重水复中的挣扎,多少峰回路转后的陶醉。“科学有险阻,只要肯登攀。” 1999年,临城县的高胜福满怀豪情承包了3000亩干旱的丘陵岗地,但当他手持工具走上荒岗,却手足无措,不知怎么干好了。他请来了李保国。
李保国实地查看后,肯定地说:“这地方可以治理。”随后一个多月,他带着技术团队从土壤、气候、水利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确定出种植核桃的发展方向。
传统核桃品种杂,品质差,产量低,为了选育出优质核桃新品种,2000年,李保国亲自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引进6个核桃品种和11个山核桃品种,从国内其他地方引进13个优良核桃品种,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嫁接组培实验。为了掌握核桃开花授粉的第一手资料,从3月下旬开始,他每天背一个水壶,从上午10点盯到下午4点,中午在树底下啃两个馒头就算一顿饭了。一个多月,天天如此,别人心疼想替换他片刻,他一口回绝:“关键时刻我必须盯好,错过了,要耽误一年时间。”2003年夏,正在进行人工干预实验,突降大雨,李保国用伞护住核桃新苗,自己则任凭雨水浇打。还有一次,爱人郭素萍因病住院,需要手术,李保国得知后虽然非常着急,但实验正处关键时刻,只打电话安排了一下,自己仍留在基地。那几天,人们只是觉得他偶尔会眼神游移不定,却不知发生了什么。经过五年辛苦的努力,李保国成功培育出国内最优质的品种——绿岭薄皮核桃。继而,李保国创造了核桃的矮化密植技术,实现了壮枝挂果,管理方便,连年丰产,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教授认定为国内首创。同时创造的树草牧沼四位一体的生态管理模式,实现了核桃品质的绿色有机。2009年,“太行山优质核桃产业化技术及深加工系列产品开发”项目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原国家林业局在绿岭举办了首届中国核桃节,把这项标准化管理规模化发展的模式推向了全国,仅在邢台市,薄皮核桃年产值就超过20亿元。
在科技研究的选题上,李保国有一句名言:“脱贫为科研出题,科研为脱贫解难。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所以,他选取的,都是能广泛应用于生产,让群众受益的课题,而不是在一般数据或一个点的突破,仅仅成为课堂上的一道考题。“深眼闷炮”控制爆破松土蓄水技术、隔坡沟状梯机械整地技术、太行山片麻岩区“蓄、集、整、改、排”防洪减灾工程技术、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技术、优质无公害草果栽培技术、绿色核桃配套栽培技术......都为山区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他发现现有节水灌溉设施在山区应用时有灌水时间不匀、灌水量不匀的问题,竟对机械发生了兴趣,研发出一项国家发明专利——溢流式小管出流节水灌溉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1996年8月,太行山连降暴雨,许多地方树倒屋塌,田地毁损。洪水刮走了邢台县岗底村200亩保命田,山上的果树也遭受不同程度的伤害。李保国随省科技救灾组进村查看灾情后,眉头紧锁,太行山怎样防洪减灾,如何综合开发,这些问题深深攫住了他的心。临走,他交待村干部年前3个月内把后沟的路修通,到时他再来。村党支部书记杨双牛带领群众只用20天就把路修好了。李保国得知后非常高兴,他看出这个村的班子是真心为群众办事的,对脾气,于是带着爱人扛着行李卷就住进了岗底。
严冬里,李保国带领岗底村民展开重建家园的奋战。托梦沟下,人声鼎沸,巨大的标语挂在山顶:跟着星星月亮走,锅灶支在托梦沟;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就动手。李保国和普通村民一样,抡锤、放炮、挖坑、搬石头。苦干一年,建成100亩高标准水平梯田,种上了绿油油的苹果苗。河南省愚公故里济源市一位副书记到托梦沟参观后,挥笔赞叹:愚公故乡在济源,愚公精神在岗底。从1996年到2003年,李保国许多时候都吃住在岗底。他的“河北省太行山片麻岩区防洪减灾工程技术研究” 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片麻岩山地综合开发治理技术”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岗底的几千亩山场栽种了20万棵苹果,李保国倾注心血,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形成了128道苹果生产管理工序,实现了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的标准化,打造出远近驰名的“富岗”苹果品牌。这项技术获得2003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但李保国没有止步。2007年,他到日本长野信川大学研究梨树矮化课题,看到富士苹果的发源地在果树管理上的确有高明之处,便打电话要岗底村的技术员杨双奎前来学习。知道杨双奎没出过国,就委托人帮助把一切手续办好,一应旅途及食宿费用都有他来出。回来后他和杨双奎一头扎进果园,摸索出了适合太行山地的下垂枝结果技术。
30多年来,李保国先后承担了数十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取得28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8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完成《北方经济林栽培学总论》等9部教材的编写工作。
有人说,李保国运气好,干什么成什么。却不知,为了每一项成果,李保国付出了怎样的辛劳。荒山野岭上,他不顾风吹日晒采集样品,实验室里,他反反复复地分析数据„„;却不知,李保国为了让自己的知识更广博,在干中学,学中干,不管是生态的、土壤的、肥料的、栽培的,还是生理的、分子生物学的,从宏观到微观,从单项技术到宏观产业设计,都努力学,都努力精通。46岁时,已经当了博士生导师的他,竟然又去扎扎实实地读了经济林博士,这在全国的博士生导师中,也属罕见吧。
人们羡慕李保国的成就,李保国却把成就归功于党组织和广大农民:“科研不能在半空中搞,没有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我有山、水、林、田、路?是党和人民成就了我。”
三
创新驱动发展。将新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却不是个轻松的过程,尤其李保国的技术,需要千百万山区农民切实掌握在手中,才会让一片片野岭荒坡变成金山银库。这个全国知名的山区治理专家、经济林专家、大牌教授因此将自己变身为一个普通农技服务站的技术员,成了一个比技术员责任更多更广的教授,成了一个比技术员还接地气儿的教授,奔忙在技术推广第一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
按照李保国研究的128道工序生产出的“富岗”苹果,果型、着色、个头像一个模子脱出来的,极受市场欢迎。可当初教村民掌握技术,李保国着实下了好大的工夫。那时候整个河北省还很少见苹果套袋技术,“套上不烂了吗?”村民不接受。李保国自掏腰包买来16万个果袋,在果园里搞实验:“套袋减了产,赔了是我的,赚了是大家的。”村干部说,赔了干部偿还,李保国摇头拒绝:“你给我上保险没用,人们怀疑的是我。”为了让村民掌握技术要领,他抻着他们的胳膊找角度,捏着他们的手腕找力度,常常一个多钟头才能教会一个人。秋天,套袋苹果果型端正,又大又红,五六两的每个卖到10元,八两以上的能卖到50元,甚至100元,比那些果皮厚、锈斑多的没套袋的苹果价值高出几倍十几倍。这下子,农民才真心服了。第二年,村民购买果袋160万个,第三年,1800万个。为了把岗底村民变成专家,李保国办夜校,搞培训,常年不断。2009年,他提出借助邢台农校“送教下乡”活动,让100名果农在家里读中专。这些人毕业后,有62人又考上大专。现在,全村有了5名高级技师、1名农艺师、14名技师,191名果农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成为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
为了让128道标准化生产管理工序尽快惠及更多的农民,李保国嘱咐杨双牛组织人将每道工序写成一个故事,登在报纸上,最后印成书,免费发向社会。
李保国一身农民打扮,他也细心地揣摩农民的心理和语言。他说:“我变不成农民,农民就变不成我,这是教学相长的规律。”他真诚地融入百姓中间,用他们听得进、听得懂的语言,使其快速地接受和掌握新技术。赞皇县寺峪村的上千亩苹果园,产量一直上不去,请了一位专家讲了一天,名词、术语一大堆,村民听得晕头转向直抓头皮。慕名请来李保国,他只教给村民两样:一种是“结果枝”,一种是“不结果枝”,半个小时讲完,乡亲们一拍大腿:“原来这么简单。”
教农民疏花疏果,他说:“一棵果树所供给的营养有一定的限量,打个比方,10个馒头10个人吃,一人只能吃一个,谁也吃不饱。如果10个馒头5个人吃,一人两个,大家就都饱了„„这和计划生育的道理是一样的,孩子多的家庭负担重,如果就一个孩子,上学就业、盖房娶媳妇就省劲多了,所以,果树也要实行‘计划生育’。”
教农民剪枝,他总结的口诀通俗易懂,简单易记:“去掉直立条,不留扇子面。”“见枝拉下垂,去枝就留橛。”
每次培训,李保国都会留下手机号码,他撰写的一些普及栽培知识的书籍,也都印上电话号码和电子信箱,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只要农民打电话,他马上解答,有时,农民电话里说不清楚,他就不辞辛苦直接到现场去查看指导。他手机中的900多个联系电话,农民朋友的就有三四百个,其中不乏“栾城杨核桃”“平山西北焦核桃”、“宁夏苹果”、“江苏核桃”、“洛阳高核桃”这样的名字,是不同地方的农民打电话咨询而没说清楚自己的姓名,李保国只好这样记下来,以便随时指导和了解效果。
别说农民求问,只要遇到农民的果树发生问题,李保国都会主动帮助解决。
1997年的一天,李保国在南和县指导学生实习结束返回驻地途中,看到一片梨园里的梨树下部叶片都卷缩在一起,丰富的经验让他一看便知道是发生了药害,想办法找到园主,一问之下,果然是他为间作的麦田喷洒了除草剂导致果树受害。他又耐心地把解决办法教给园主,这才放下心来。2012年6月,李保国受省林业司法鉴定中心委托对辛集市15个村57户村民承包的梨树药害受损情况进行司法鉴定,工作完成后,他并没有立即返程,而是把切实可行的救治办法打印出来,每户一张,让村民依法儿施行,使得梨树很快得以复原。
山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有很多进城务工,留下些“老弱残兵”从事农业生产,李保国把一次整地,见枝拉下垂,架设黑光灯诱杀害虫等技术传授给了他们,既省力又省时。瞄准太行山区干旱阳坡充足的光热资源和具有自然阶梯的优势,他将平原日光温室错季栽培技术转移到山区,将高效循环利用技术传授给了他们,使山地效益达到良田的1.4倍。李保国的技术推广工作让很多农民扬起了希望的风帆,但是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他牵头成立了河北省核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苹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亲任理事长,加盟的集中生产区域和大型龙头企业总数都超过了50个,覆盖核桃产业面积100余万亩,占全省总栽种面积的80%以上,覆盖苹果产业面积30余万亩,占全省总栽种面积的60%左右,两艘产业航空母舰,让更多的农民插上了科技致富的翅膀。
有人劝李保国:院士是一个科学家的珠穆朗玛,少往山里跑跑,说不定就能登上巅峰,一个科学家何必去干技术员的活儿?他嘿嘿笑道:“价值体现多种多样,国家需要院士,也需要技术推广服务的人才。对我来说,当院士是未知数,搞技术服务让更多的老百姓摆脱贫困是已知数,如果二选一,你说,一个共产党员该选哪个?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是咱们党正在干的千秋伟业,我参与其中并能作出贡献,不比院士赖。”
常年野外的风吹雨打,让李保国面色黝黑。他自嘲是全国最黑的教授,但在农民眼里,李老师最美,称誉他是农民教授、科技财神、太行新愚公,甚至“大恩人”、“大救星”。他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河北大地上,让千万山岭披上了绿装,让千万农民摆脱了贫困,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你像春风,迎来了山里久违的美丽,你像火种,燃亮了百姓梦中的日子!”
四
2016年4月10日凌晨4时,李保国心脏病复发,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58岁。李保国去世前的48小时,是这样度过的:4月8日上午,在顺平县参加省科技厅举行的山区开发会议,会议结束后赶回保定,立刻召集课题组成员开会讨论,为第二天在石家庄召开的3个项目的验收会作准备。下午3点会议一结束,便自己开车带课题组成员奔赴石家庄,忙碌到晚上10点,仍不放心的他一一敲开课题组成员的房门,确认每一个环节:“验收表做好了吗?”“专家投影仪准备好了吗?”4月9日,星期六,验收会临近中午才结束,他又赶往一个果树节水灌溉项目的会议。晚上,返回保定,9点多,他还通过电话与南和县红树莓产业园负责人周岱燕电话沟通采摘园的事情。
李保国去世前的2016年的101天,是这样度过的:外出62天,行程近8000公里。这年的腊月二十九,李保国、郭素萍夫妇从外地赶回家中,商量着明天买点什么年货过年时,突然意识到今年没有年三十儿,两人在清锅冷灶的厨房不禁相视苦笑。还好,亲家打来电话,邀请他们过去吃了顿年夜饭。初二开始,就陆续有人找到家里,咨询开春后的果树栽种管理事宜。初五到初八,两人驱车冒雪跑了张家口的两个村、承德的七个村。这时的李保国已经饭量骤减,几乎不吃肉,中午只就着咸菜吃几口米饭,晚上就着咸菜喝碗粥。大家都劝他去医院好好查查,可他说忙,就是不肯去,劝急了,他就说:“活着干,死了算。”
这是他一生的写照!行驶在太行山间,望着绵绵峰岭,使命感每每会鞭策他深踩油门;走进孤村陋室,听着殷殷期盼,责任心常常驱使他加快脚步。他最爱的就是治山,最高兴的就是看着山里百姓富起来。为了治山,他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罪都能受,顾不了自己的身体,拼着命地干。有谁知道,病魔早已紧紧缠住他的身体?1998年,他被查出患有严重的糖尿病,2007年,他又被查出患有严重的冠心病。早在被查出患糖尿病时,医生就嘱咐李保国多休息,避免劳累,可他说:“我还这么年轻,我还有很多事儿呢。不做事,那太空虚了。”2007年,在张家口大海坨,平时上山总是抢在前头的他突然觉得憋气,浑身冒汗。回到保定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疲劳性冠心病。一般情况下,医生讲解病情都不让患者在场,郭素萍却特意叫着他一起听,希望医生能帮助劝服他把节奏慢下来,别再拼命。李保国当时答应了,可回到工作中,就把医生家人的嘱咐忘得一干二净了。在辛集市做辅导时,李保国突发心梗,回到保定后,郭素萍强拉硬拽着他去了医院,医生在他的病床前特意挂了牌子:“绝对卧床休息。”可医生一出去,他就把牌子翻过去了,坚持要出院。
多少人劝他:“慢一点,慢一点。”他总说不行:“这个点讲完了,下个点还等着呢。”多少次,上午在基地指导完,午饭都顾不得吃,带上点干粮就往下一个点赶,留都留不住:“我晚吃会儿不要紧,不能让农民等我,农民见到我,心里就踏实了。”在基地,他爬沟过坎,大步流星,讲课示范,他精神百倍,毫无病态,但回到保定的家,他常常连上楼的力气都没有了,甚至去500米外的儿子家也开车,因为实在走不动。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不是不知道身上两种病的危险性,正因为知道,他才更努力,做得更多,多帮一个点,就多给了一群人希望啊。有一次,他一天跑了石家庄的4000亩果园,“我累点不算什么,如果通过我的技术早一点让这些果树进入盛果期,一亩地增收几千斤苹果,一斤就按两块钱算,那也不得了呀,一个人辛苦一天,增收几千万元,多值,多有成就感!”
2014年,周岱燕在南和县成立了制高点果业科技有限公司,准备发展红树莓产业,请李保国帮助。此时,越来越多的科技扶贫基地和帮扶点已经让李保国每天身心俱疲,但当他了解到红树莓对人体大有益处,并且栽培周期短、效益高、易普及,是个很好的农民增收致富项目后,还是接受了邀请并很快组建起技术团队,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树莓种苗组培中心。“造福一方百姓,健康一个民族。”他为公司提出了这样的经营理念。家人总在劝他抽出几天时间去旅游,放松身心,他却不停地一直往自己身上压担子。在他眼里,用自己汗水浇灌出的春天的满山滴翠,秋天的硕果累累,就是最美的风景。
无情未必真豪杰。李保国爱自己的家,爱每一个家人。2015年在岗底村工作时,恰逢郭素萍生日,村民买来了蛋糕和蜡烛。那天晚上,李保国异常高兴地向大家回忆起他们恋爱时浪漫美好的大学时光,说到兴浓处,他学着年轻人的样子,把蛋糕上的奶油抹到妻子的脸上。闪闪烛光中,他的眼窝嘴角都是笑,郭素萍和大家的眼窝嘴角也都是笑„„
只是,这样的时候太少太少了。今年3月7日,李保国与家人在平山县参加省妇联举办的一个活动,主持人要求他对家人说句真心话,他竟好半天默默无语。
他是否想起,夫妻当年在前南峪为了不耽误工作,把母亲和儿子接到了村里,一住就是4年多,因为他们做的项目叫小流域立体开发,所以村民称他的儿子叫“小流域”。有一次,学校领导前来探视,“小流域”坐进汽车怎么也不肯下来,哭着喊着要去幼儿园„„;他是否想起,在岗底搞科研,把准备高考的儿子接到县里就读,却仍然没有时间做一次像样的辅导„„;他是否想起,妻子两次住院手术,他却因在外地做研究离不开,只好委托同事在手术通知单上签字„„;他是否想起,他把基地、扶贫点当成自己的家,把每年奔波路途4万公里的越野车当成自己的家,而在保定的这个家,每年的水电费总是学校里最少的„„
在主持人的一再催促下,李保国终于说出了心底话——几十年来也只能埋在心底的话:“老婆,儿子,我爱你们,但我顾不上管你们,对不起!”
这心底话,包含着多少愧疚!李保国抱起小孙子,情难自已,眼泪顺颊而下。
许许多多的山区百姓,因为李保国的帮助富了起来,李保国呢?30多年来,他在林业技术推广方面有求必应,多数都是无偿服务。从1989年到2003年,他在沙河市蝉房乡推广板栗集约栽培技术,讲课、现场示范、入户辅导共70余次,分文未取。他到临城县西张庄村张小常家传授苹果栽培技术,一年跑了5趟,路费都是自己出。担任着河北省核桃、苹果两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理事长,不拿一分钱工资,不持一份股份。就是他的那项溢流式小管出流节水灌溉系统发明专利,也从没想卖出去赚钱,而是走到哪里都免费教给当地企业和农民,鼓励他们应用这项技术。他说国家给我发着工资呢,一个月八九千元,吃不清,一个共产党员,计利当计天下利。他不追求金钱和地位,只想着怎么把山治好,把树种活,把果结好,干成些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儿。
为党和人民做出贡献的人,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30多年来,李保国先后被授予各种称号,获得57项荣誉。一次,他在邢台一个村子路遇堵车,路旁的农户听说李保国老师急着赶回保定,招呼来几个人,就把自家土坯院墙推倒,让李保国从院内绕了过去。去年春节,李保国夫妇到岗底村基地,乡亲们你拉我拽,请他们吃饭,从初六一直请到正月二十二,并且,一天六顿饭,早晨两顿、中午两顿、晚上两顿„„
在李保国的心中,这,是最大的幸福!
第四篇:嘉禾矿学校关于开展向李勇雄同志学习先进事迹活动的实施方案
嘉禾矿学校
关于开展向李勇雄同志学习先进事迹活动的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嘉禾县委关于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向李勇雄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以及嘉禾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党的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为深入学习宣传李勇 雄同志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他的崇高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在广大党员和全体干部中掀起向李勇 雄同志学习的热潮,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结合我支部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把开展向李勇 雄同志学习活动同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贯穿于创先争优活动各项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激励广大教职员工学先进、见行动,鼓舞和激励教职员工群众更好的做好各项工作。
二、学习内容
围绕李勇 雄同志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和先进影响开展学习,组织教职员工学习李勇 雄同志的先进事迹,认真学习县委版本的相关活动宣传资料,重点学习他恪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献身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
1的高尚情操,学习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三、学习活动安排
学习活动时间:2011年6月至2011年9月。
学习组织形式:集中学习、集体学习、个人自学、主题实践及交流讨论相结合的形式。
具体安排开展重点开展三项活动:
(一)进行一次集中学习。制定向李勇 雄同志学习活动的实施方案,及时召开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县委相关文件精神和李勇 雄先进事迹报告资料,深刻认识开展向李勇 雄同志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明确目标要求和学习内容,引导广大教职工统一思想,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组织一次专题学习讨论。认真学习李勇 雄同志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和先进影响,组织开展“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干什么、身后为老百姓留什么?”大讨论活动,交流学习体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勤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和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全心全意做好基层工作。
(三)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结合“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召开一次向李勇 雄同志学习的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教职员工联系自身思想工作实际,以李勇 雄同志为镜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学校党支部书记要对党员、干部学习活动情况进行点评,提出整改要求,明确努力方向,切实把创先争优
活动引向深入。
四、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结合创先争优的有关部署要求,根据我支部制定的学习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学习,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切实为广大党员做好表率。
(二)鼓励教职员工积极撰写学习活动相关文章,通过各种方式,做好学习活动宣传,营造“学先进、见行动、争优秀、比贡献”的浓厚氛围。
(三)要认真总结经验,坚持用李勇 雄同志的先进思想教育广大教职员工,让李勇 雄同志的先进精神成为广大教职员工永恒的价值追求。
嘉禾矿学校
2014年6月28日
第五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争做优秀人民教师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争做优秀人民教师
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的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我们党从建党之初到革命成功,再到如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一路走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取得各阶段胜利的有力保障,是我们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身上肩负着双重的使命与责任。作为一名党员,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坚持学习和深入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水平,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运用到实践当中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的身上肩负着为祖国和人民培养人才的重任,这是一项光荣而且艰巨的任务,为了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我们必须坚持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学生满意,让人民满意。
教育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我们党认识到了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发展的基础和根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党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党员教师更觉肩上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我认为,党员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践群众路线要求: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并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群众路线等重要理论,有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和理论指导,有的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经过无数共产党人总结得出的宝贵经验。这些理论与经验总结凝结着无数党员的心血,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知灼见。每位共产党员都应该加强对这些理论的学习,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这些理论不仅对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们所从事的每项具体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应该自觉地把党的各项理论、方针、政策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实际相结合,将大的理论应用于指导小的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第二,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开拓国际视野下的教育思想。
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论断,在当今世界交流与融合日益增强的大形势下,这一论断更显睿智,应该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当代教师应该努力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开拓国际视野,将先进教育理念应用于自己的教学活动,并注意理论总结,将中国的教育理念与世界接轨。第三,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作为一名教师,一方面要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关注本专业的前沿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将新动态、新知识及时融入课堂教学,开拓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学习,站好讲台,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让学生满意,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还要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引导他们在专业领域有所开拓。
第四,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积极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以学促教,教学相长。早在先秦时代,我国的著名古籍《礼记》的“学记”篇中就有关于“教学相长”的经典论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高校教师要怎么做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呢?学习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关注本专业前沿动态的同时,还要关注教学活动,积极听取学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要采取多种方式增加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如课堂交流、课间谈话、座谈等等,将他们的好意见和好建议吸取到今后的教学过程之中。
第五,要带好学生,使我们的教育真正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知识的传播注重传承,更注重创新和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老师是把学生领入神圣学术殿堂的人,这一工作光荣而又艰巨。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有不同的思维,允许不同的观点与看法的存在,如果把学生禁锢在一种思想、一种观点之中,科学研究就无从发展,也就不会培养出优秀人才,社会和国家都将会停滞不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是一句空话,教师应该深入思考,把这句话作为自己工作的要求和目标,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
第六,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具有奉献精神,爱岗敬业。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党员教师更加光荣。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加强师德修养,查找自身不足,端正工作作风,做好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激励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这句古诗来形容教师的工作是十分贴切的,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把自己的知识和爱洒向学生,洒向讲台,真正做到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
总之,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兼教师,人民群众赋予了我们双重的艰巨任务,我们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先天下之忧而忧,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争做优秀人民教师,为党和人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