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的一点思考

时间:2019-05-13 15:3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的一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的一点思考》。

第一篇: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的一点思考

政管院思想政治教育09级4班

***李智灵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的一点思考

摘要 :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是主体,他们对国家管理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国家民主管理运行机制的监控程度是衡量民主政治建设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提高人民对国家管理的参与程度,健全人民对国家管理的监控机制,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维护和保障,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所在。目前在新的形势下,国情世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要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使我国的民主政建设积极、稳妥、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目前,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但仍然存在不少制约因素。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 民主基层对策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结果。自20 世纪70 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目前, 各地区农村纷纷建立村民委员会, 实施村民自治。与此同时, 三项制度(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和四个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农村得到了实施。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由此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实践证明, 村民自治是在我国农村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方式, 如何完善村民自治, 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 具有深远的意义。基层民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民主的发展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 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之后, 人们才会关注到更高层次的需要。政治动员让位于利益刺激, 损害或者无助于农民切身利益的空洞政治很难再对农民发生作用。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农民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增加收入, 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对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他们一般缺乏科学的认识, 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并且大多数青壮年农民选择外出务工, 常年累月不在家乡, 这等同于不自觉的放弃了自己的选举权利。而那些留在农村的农民往往对于参与民主建设缺乏热情, 对于神圣的选举权利认识过于片面, 一是认为参加村委会选举浪费时间和精力;二是认为任何人做村支书或村长都与自己关系不大。这就导致了目前我国农民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1.2封建传统思想阻碍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村党干部、基层党政机关领导缺乏民主思想和意识、官本思想根深蒂固, 认为大事都是自己说了算, 并未与村民协商讨论, 使基层民主泛于形式主义。广大村民群众的民主观念不强, 面对自己的利益被侵略或权利被剥夺时, 多为忍气吞声, 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隐忍态度。并未利用正确合法的渠道使自己的诉求上达, 这种政治上的盲从性严重阻碍了基层民主的进一步发展。以血缘、姓氏或民族关系为纽带聚居, 是我国农村社会的一大特点, 因此在农村的许多地方, 宗族思想、家族本位思想等封建残余思想依然存在, 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的发生作用, 这体现于村民中则是 肥水不流外人田、朝中有人易办事 , 宗族和家族势力往往得到村民的拥护, 这极大的阻碍了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

1.3镇村关系并未理顺

实现村民自治之后, 镇政府与村民自治主体并非依旧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转化为指导帮助和支持的关系, 但是传统的观念并未彻底根除, 乡镇之间的关系仍未理顺, 因而会出现一些不协调的现象。在村委会选举这一事宜上存在较大分歧, 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 村民应通过集体投票选择能够代表自身利益的村委会, 镇政府可派专门小组进行监督, 保证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是乡镇政府往往对此干预过多, 他们以通过操作选举或随意更换村委会干部的方式来阻碍村民自治的正常进行。在日常村务上, 乡镇政府坚守对农村的领导阵地, 通过行政命令来管理村委会, 这种干预通常引起村委会和村民的强烈不满。

1.4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紧张

村党支部通常是上级部门指派任命, 村委会则是由村民选举产生。两委往往关系紧张, 有的甚至矛盾尤为突出。在村民自治的过程中, 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村党支部认为自己是上级部门指派任命, 只对上级负责, 对村务工作大包大揽, 无视村民的自治和村委会的职能所在;二是村委会一般是由村民选举产生, 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因此并未把村党支部放在眼里, 村内重大事务也未向村党支部进行汇报。并且在处理具体村务时, 两者由于立场的不同, 对于问题难免会出现不一样的见地和解决方案,村委会与村

党支部处于博弈之中, 村委会和村党支部处于一种对立状态, 双方关系紧张谁也不服谁, 各自为政, 甚至公开对立, 各自组织自己的班子, 在政治上互相抗衡, 工作中相互拆台。村民自治的顺利实现, 有赖于两委的相互协作﹑齐抓共管,这样缺乏协作精神, 势必会使村务工作大受影响

1.5村民自治缺乏监督

很多地区的村务出现不公开或假公开的现象, 村务公开只是流于形式, 公开的内容不够全面, 缺乏真实性。对于村民最关心的问题如财政问题, 往往闪烁其词, 或者只是给出一个笼统的数字, 财务的具体流向并未如实透明的向村民公

布, 并且一些重大事务根本不向村民公开。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使村民无法真正享受到管理村务的权利, 同时也助长了腐败的滋生, 使民主监督形同虚设。

1.6 村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随着近些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 民主法治意识也有所增强。但是由于大部分青壮年农民和有文化的农民的外出务工, 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人才多数留在城市定居, 这导致农民的文化素质仍然不容乐观。然而农村基层民主要求作为自治主体的农民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 这样才能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进行民主监督, 对村内的重大事务能够提出科学正确的意见。村民自治对农民文化的理想要求和农民的实际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2推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

2.1修订法律 完善民主

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许多问题必须通过法律、制度求得解决。因此,要用发展、辩证的态度去修正不适应农村实际的有关政策法规,以充分体现法律和制度与时俱进的时代性。从现在情况看,主要是:

一是完善“四个民主”,特别是民主选举的办法和程序。比如选民登记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的增速和户籍制度的改革,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农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村里的住户呈现多元化,已经远远不是祖辈繁衍下来的本村籍住户,也不再是单一的农籍住户;而是有农转非的,有外来打工或经商但户口却不在本村的,有挂靠户口的,有蓝印户口的,有退休人员或下岗职工返村居住的,退休人员或下岗职工返村的这一部分人员中还有其户口在本村和不在本村之分。这些农村住户具不具备选民资格,给不给选民登记,有待法律做出明确的回答才便于农村基层实际操作。再比如,“两个过半”的规定(即选举村民委员会,有选举权的村民的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的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这样的规定原来是必要的,因为这样有利于扩大民主,培育民主,可以维护村委会选举的代表性和广泛性。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一方面由于人口的流动性增加,一定要坚持“两个过半”会增加选举的难度,加大选举的成本;另一方面,弃权也是一种权利,或表示不在乎选举的结果,或表示认同所有的结果。因此,参选应坚持自愿原则,以获得参选人的多数票的当选,这样既体现了民主,又降低了选举成本。

二是明确对违法行为具体的惩治办法。要把村民自治实践中的民主权利切实地纳入法律的保护范围,建立明确的可有效操作的村民自治的保障机制。比如,对干扰破坏民主选举的行为,不执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行为,应负什么样的责任,受到什么样的惩治,由谁来执行惩治等,要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三是延长村委会任期时间。农村许多干部群众反映村委会任期偏短,使选举活动过于频繁。

2.2依法办事 尊重民意

村民自治的实践反复证明,依法办事则安,违法而行则乱。要努力克服村民自治实践中有法不依的现象。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创造宽松的环境,不能简单动用行政命令粗暴影响村民群众行使属于自己的民主权利。乡镇政府在行使对村委会指导、支持和帮助职能时,要实现思想观念、工作方式上的根本转变,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尊重村委会的法律地位和自治权利,要由过去的单纯行政管理转变为既抓行政管理,又要通过加强对村委会的指导来丰富管理手段和强化管理、服务的功能,引导教育村民行使好自己的民主权利,履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义务。其次,要加大对各种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对基层政府有悖法律的行为,要采取行政手段予以制止、纠正;对个别村民严重干扰破坏村民自治的违法犯罪行为,要采取法律的手段予以惩处。第三,要依法建制,以制治村,逐步把农村的各项事务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不断提高农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村委会和全体村民,都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活动,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行为。村委会不能因为和乡镇政府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就不接受乡镇政府的指导,不履行法定的义务。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所做的每一个决定、决议,都不得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规约,不得有侵犯村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和精髓。因此,要注重提高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保证农民群众在法律法规范围内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民主选举中,法定的程序不能变,规定的步骤不能少,不能怕麻烦、图省事,更不能走过场,要充分尊重和保障村民的推选权、选举权、提名权、投票权和罢免权,切实维护村民群众在选举中的各个环节所享有的民主权利。日常自治活动中,要进一步落实村民群众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评议权和监督权。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必须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民主决策。坚决纠正以群众觉悟低、文化水平低为借口,不让群众参与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的现象。要加强对村务公开工作的引导和实施,完善村务公开的内容和程序,使村务运作过程和结果及时、真实、全面地公开于村民面前,接受村民群众的监督。

2.3广泛宣传 提高认识

农村干部群众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施主体。必须向农村干部群众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国家关于村民自治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一是让农村干部群众增长村民自治的知识。要使农村干部们懂得如何尊重群众的意愿,如何进行村民自治基本制度的建设,如何依法有效实施各项自治活动;使农村群众懂得如何正确行使民

主权利,遇到违法行为时又如何维护自己的民主权利,从而提高民主实践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让农村干部群众树立起健康的村民自治观念。包括树立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和充分发扬民主有机统一的观念,明白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和发扬民主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树立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观念,纠正那些认为村民实行自治了,可以不受约束,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错误认识;树立主人翁的观念,认识到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终究要靠农民群众自己。当前我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古琪推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

第二篇:关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些思考和对策

关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些思考和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抓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仅对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保持农村稳定,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而且能够充分的调动农民群众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充分调

动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制度保障。但是,通过在富强村三个月来的帮村工作以及参与换届选举的整个过程,感受到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尽管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作为保障,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对民主的真正内涵认识不到位。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部分村社干部简单的认为“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只要任何一件重大事务是大多数人投票通过的就是民主,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认识事实上剥夺了每一个农民群众真正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在许多实际决策的过程中,由于农民对所议之事掌握的信息和村社干部不对等,在议事过程中只能被动的按照事先拟定好的规则参与表决,没有真正达到民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求。还有部分村社干部认为农民群众的素质还普遍偏低,请他们参与村级事务的管理是在搞形式,在农村推进民主建设时机尚不成熟,也没有必要。还有些村干部担心扩大了民主会使自己在一些事务中“做不了主”,影响威信。2.农民群众对民主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在笔者多接触的农民群众中,大多数认为只要符合自己的利益或满足了自己的要求的就是民主,对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带有强烈的反感情绪,这种认识实质上破坏了民主的内涵----即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二)广大村民民主参与的渠道不够畅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完整体系,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大部分农民群众除了享有民主选举的权利外,要享有其他三个民主权利的渠道还不够畅通,以富强村为例,全村有9个社550户2300多人,除小部分农户分布在宜长路两侧外,大多数农户分散在交通不便利的地域内,很多村民一年见不到几次村干部,加上外出务工、部分队社干部不负责任等因素,使大部分村民不能及时准确的得到相应的信息,部分村民参加一次活动要步行1-2个小时,阻碍了群众对民主活动的参与,从而使大多数村民不能直接参与重大村务的决策和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决定权,制约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开展。

(三)村级民主管理和监督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

1是由于部分村干部对村务公开缺乏足够的认识,村务公开在实践中存在着随意性、零散性、形式化等问题,许多群众关心真正的核心问题,并没有公开。2.是村的民主管理和监督都是在乡镇党委政府的督促下进行的,从而使村自发的民主管理和监督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有一定的应付性、被动性3.是民主管理活动还缺乏长效的工作机制,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制度,重形式、轻内容、时松时紧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地存在,民主活动缺少有效地检查督查,其真实程度和效果往往是依靠村干部自身的认识和觉悟。

(四)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导致民主政治建设的滞后

富强村经过近几年长足的发展,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不可否认的现实是,除了极少数先富的农户外,还有相当多的农户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少数农户的基本生活还不能得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解决生计和提高生活水平上,而无暇顾及参与民主管理。全村无任何集体经济,村级活动经费没有保障,很显然,在生存权和发展权没有切实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客观上影响了他们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因而谈不上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建设,至少也是没有活力的民主政治建设。

(五)传统性心理和习惯性服从心理定式的影响

由于农村的特殊环境,很多农户之间都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形成不同的宗派、家族势力,在这种群体的影响下,使农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提出自己的批评建议带有很大顾忌性,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从众心理而不愿当“出头鸟”。另一方面,由于过去长期过分强调个人服从组织(实际上就是组织一把手的意图),因而形成了习惯性的服从心理定式,对要求他们积极发扬民主作风心存疑惑,甚至认为是一种变通的形式主义。在我所参与的村党代表选举中过程就很能体现出许多党员存在的这个问题。这些因素使得党员、村民不能真正参与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去。

二.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些思考

(一)必须加强村党支部的建设,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来指导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避免基

层民主政治建设偏离正确的方向和陷入无序化。一方面村党支部要界定村两委的职责,使村委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履行自己的职责并接受党支部的监督。另一方面村党支部要避免统揽一切,保证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同时,村党支部要作好自身的党内民主建设,以制度的形式确立党员对党员干部的民主监督,并通过党内民主来引导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二)加快经济发展,为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用好各种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惠农政策,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通过发展经济,使农民群众解除物质生活的后顾之忧,激发政治热情,增强民主意识,提高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

(三)加强村级民主建设的宣传教育。要让群众知道,积极参加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民主活动,不是毫无作用的形式主义,让他们认识到民主政治建设和他们的利益休戚相关。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教育,让群众真正明白,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是保证农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权利的重要手段。要教育群众,选好村干部、加强对村级事务的管理和监督,关系自己的切身利益,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努力通过民主决策,多办好事实事,增强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真实感。

(四)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内容具体化和程序化,严格按照制定的程序办事,扩大农民群众广泛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渠道,保障农民群众在参与过程中的信息平等权,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公开性和透明性。用法律法规来指导农村各项事务生活,作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富强村为例,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细化的方式写入村规民约来指导村民的行为,为村民积极参与村事务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五)通过树立一些适当的典型或例子来打破既有的习惯和心理定式,使农民群众清清楚楚地感受到,只有充分行使赋予的民主权利,才能切实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复杂而渐进的过程,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的愿望不大可能实现。在如何行使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我认为民主监督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中来保障它们的实施。而用什么方式来保障民主监督的顺利实施,将是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必

须面对和探索的问题。

刘竑

二〇〇六年九月八日

第三篇:浅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浅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赫山街道办事处杨朝霞

党的十六的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解“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对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决策和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化村务民主管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有效措施。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石,是贯彻依法治国方针的重大举措,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强大动力,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诸多矛盾和问题、密切干群关系、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是坚持群众路线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形式。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村民自治的实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一、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宣传不到位,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理性民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五四运动算起,民主启蒙在中国已有8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商品经济的落后、封建专制遗毒的存在,中国人民的理性民主意识不强,专制、非理性和无政府主义等观念仍阻碍着民主的传播和建立。从干部的角度讲,有的人没有认清民主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专制史的彻底否 1

定,需要作出巨大的、艰辛的、长期的努力。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民主是创新的机制和动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的民主进程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振兴。有的基层干部把民主作为自己集权统治的一种策略,摆脱不了专制意识的影响,控制甚至歪曲民意,把神圣的民主看作是可随意篡改甚至是实现集权的工具。从群众的角度讲,既受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又有无政府主义的意识存在,缺乏理性民主观念和系统的民主理论教育,在这种情况下给予民主权力,会带来三个问题,一是受集权影响,漠视民主。不相信真正民主的存在,认为一切都是集权者骗人的把戏,不看重自己的民主权力,人云亦云,或者滥用权力,致使宝贵的民主权力失去意义甚至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别人赚取权利的工具。二是非理性民主。鉴于有些人缺乏理性民主观念,宗族意识、集团意识、利己主义观念的存在,一旦给予民主权力,往往把这种权力作为宗族、集团或个人获取利益的手段,不顾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在选举中为达到自己的私利而抱成一团,民主权利成为集团利益甚至个人利益的工具,使民主遭到扭曲甚至倒退。三是无政府主义抬头。由于缺乏对民主的理性意识和系统的民主理论的教育,一旦给予民主权力,小私有者的无政府主义意识就会抬头,表现为一盘散沙,严重缺乏组织纪律观念和自律意识,主张不要政府和村委,各家顾各家,无为而治,拒绝民主权利或者滥用权力。民众的以上行为会造成一种严重的假象,似乎在农村实行民主没有条件,甚至把在农村实行民主看作是农村不稳定的原因,更迎合了一部分有意或无意地习惯于专制的人的观点,否定民主在中国的巨大进步意义,歪曲控制民主,把民主作为实现集权的工具。

第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程序需要进一步健全。民主是一种进步的思想理论,是人类在政治制度的长期探索中取得的重大文明成果,但他更是一种严格完整的政治制度和运行程序,换句话说,民主的进步性正体现于民主制度的安排及这种制度安排给大多数人带来的巨大利益。因为在人民主权达到共识后,通过怎样的政权组织和程序安排使民主落到实处是一个重要课题。单以政权来源和目的来界定民主是理想主义和乌托邦化的概念,只有经验的、描述的和程序的民主概念才能够提供分析上的准确性和操作上的可行性,使之成为有用的概念。因此,严格完善的民主制度和运行程序比民主理论进步性本身更为重要和关键,也是历来民主实践的重点。在我国的民主实践中,人民当家作主已得到普遍认同,重要的是怎样把宪法的规定变为现实。这就需要有一整套可操作的严密的制度和程序,确保民主的正确贯彻执行。目前,基层民主在制度上还不十分严密,程序上还存在漏洞,更重要的是如果人们对制度与程序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执行中的混乱就容易发生。

第三,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从民主发展的规律看,作为人类文明史的重大进步,民主的启蒙、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曲折过程,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民主政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是一种实践中的制度安排,必须也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民作为民主实践的主体也只有在民主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加深对民主的理解和认同,理性民主观念和民主经验才能得到不断地提高。这就表明在民主实践的初期,由于民主理念和实践经验的缺乏,民主操作的不规范甚至某种程度的混乱是一种正常现象,是民主逐渐走向正轨的必然表现。如第一次选举,可能出现群众不选、乱选和其他非理性的选举问题,但一旦他受到了非理性选举结果带来的损害,第二次选举就会更庄重和谨慎一些,依此类推,选举就会逐渐走向正轨。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民主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它的规律性,牢牢把握民主发展的正确方向,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倒退。当前一些基层干部对民主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认识上存在误区,容易使民主进程停滞、扭曲甚至倒退,影响党和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危害党和人民的利益。因此要加大教育、引导和规范的力度,在正确的民主思想的指导下,发挥党的坚强领导作用,尽可能减少民主实践初期的不规范现象,注重用严格科学的程序和制度来保证民主实践尽快走上正轨。

二、加强领导,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第一,加强党的领导,保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序进行。我们的党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国家各项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唯物辩证法是其根本的哲学指导思想,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主权是党奋斗牺牲的出发点和宗旨,也是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根本原因,更应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落实、健全和完善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是基层民主建设有序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否则就会出现混乱,一事无成。

第二,加强干部群众的民主法制教育,端正态度,提高认识。要大力加强对干部群众的理性民主教育,明确民主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民主进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了解民主政治建设的一般规律和应注意的问题,提高干部群众的理性民主观念。尤其要加强对广大基层干部的民主

理性教育,保证党和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实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第三,建立健全和落实各项制度、法规和章程,抓好四个环节,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民主的关键在于落实,落实的关键在于严密的可操作的程序,因此要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环节的各项制度、法规和章程。选举中应建立健全选举组织办法、候选人产生办法、候选人竞选规定、秘密选举规定、公开选举结果规定等制度,确保候选人和选民的合法权利,确保选举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决策时应严格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保护少数人的正当权益,严防歪曲控制民意和家长制、一言堂等现象。民主管理中要建立健全民主议事制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具体规定各项村务必须有相应的组织管理,越权代管无效。民主监督重要的是建立健全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严格村民理财小组和其他村级组织的工作规程,落实村民的知情权、创制权、罢免权和否决权。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方面是一个互相渗透、互相衔接的统一整体,各项制度要环环紧扣,严格建立,狠抓落实,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给稚嫩的民主带来严重的损害。

第四,在实践中完善和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健全和完善各项措施和制度,使干部和群众在民主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提高理性民主观念,养成良好的民主行为习惯,保障基层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第五,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一是民主与

法制的关系。民主和法制是统一的范畴,民主是法制的前提,法制是民主的保障,没有民主的法制是专制,没有法制的民主不可能巩固和健全。应及时地把民主成果以法制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在新的基础上推进民主的进一步发展和法制的进一步健全。二是,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组织的关系。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与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党与村民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组织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他们的冲突和矛盾应协商解决。具体说来,村党支部的任务是领导农村的各项工作,这种领导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而村委会作为民选组织,也应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当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工作遇到矛盾和冲突时,应以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作为评判的尺度,以人民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的标准,而不应出于个人和集团的私利而损害全体人民的利益,应本着人民利益为重的原则依法协商解决矛盾。三是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乡镇政府是一级政府组织,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两者没有隶属关系,乡镇政府指导村委会的工作,而不是领导和直接命令,乡镇政府和村委会都应严格依法开展自己的工作,依法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依法保障自己的各项权利。四是村镇民主与整个民主进程的关系。村级民主是中国整个民主进程的开端和基础,随着村民自治的不断完善,必然要求民主范围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各级民主都应有序地健全和完善,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使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巩固和提高。

第四篇:农村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各类人民内部矛盾也日益显现,但人民调解组织原有的工作机制已无法应对,因此,必须创新工作机制,充

分发挥人民调解灵活、方便、快捷、节约社会成本的优势,积极妥善化解各类人民内部矛盾。

一、存在的问题

1、没有真正形成联动大调解格局。乡(镇)一级调委会成员一般由政法、综治、民政、国土、村建、林业、计生、工青妇等部门组成,但在实际开展工作当中,仍然是以政法综治部门为主,使得政法综治部门疲于应付,联动大调解形同虚设。

2、领导重视不到位。稳定工作、人民调解工作在少部分党政领导中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紧要,但落实起来次要。表现在乡(镇)调委会缺乏交通工具,出现紧急情况难以及时赶赴现场,村(居)委调委会办公经费及调解员的误工补助偏低。自然村调解员和治安信息员队伍虽已建立,但发挥作用有限。

3、运作不够规范。由于村级调解员未接受系统的法律培训,致使有些调解员在调处矛盾纠纷过程中,存在重结果、重口头、轻程序等问题,有的口头调解没有笔录,也没有制作调解协议书或登记造册,无法作为诉讼的证据。

二、强化对策

1、建立领导责任机制。进一步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综治委牵头协调,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狠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健全层级管理机制。一是乡(镇)层面。对于邻里、赡养、婚姻、继承等一般民间纠纷,由司法所负责调处;对重大复杂的矛盾纠纷由乡(镇)调委会认真依法调处;对时间长久、一时难以查明原因,且工作量大,涉及到多方面的矛盾纠纷,由乡(镇)综治委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形成整体合力,及时解决矛盾纠纷。二是村级层面,村调委会负责调处本村较大的纠纷,小组调解员或信息员负责调处本小组内的一般性纠纷并提供社情信息。总之,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作用,形成全方位的点、线、面三级防范调解机制。

3、建立联动大调处机制。加强调解组织建设,充实调整乡(镇)、村(居)委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自然村进一步深化“两站一点”建设,健全完善综治工作站、人民调解工作、治安报警点,落实调解员和治安信息员队伍。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乡(镇)国土、村建、民政、计生、林业、工青女等部门职责,对本乡(镇)范围内矛盾纠纷实行联动大调处,不得把本级的矛盾推给上级、推向社会。

4、建立矛盾排查调处机制。一是领导负责包案制度。坚持一把手负责,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二是工作责任制度。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负责,归口调处。三是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交流通报情况,研究制定矛盾纠纷的解决办法等。四是排查制度。坚持经常性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五是挂牌督办制度。对重大矛盾纠纷实行分级挂牌督办,跟踪调处、限期解决。六是个案查处和工作预案制。七是信息反馈及报告制度,实行小事每周报,大事随时报,无事零报告。八是奖惩制度。通过表彰奖励、通报批评,黄牌警告,一票否决等制度。

5、健全保障机制。一是县乡(镇)两级政府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确保各级调解组织有办公室或调解室、有牌子、有印章、有调解工作台帐、有调解例会和调解记录、有纠纷登记簿。对于调解员要给予一定的工资或补贴,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二要抓好基层调解员的培训。各级综治委、司法行政机关、人民法院肩负着管理或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职责,可以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或个别咨询的方式进行,不断提高调解员的素质。三要抓好经费保障。建议通过法定程序,将调解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也可以设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基金,倡导社会各界捐资,确保调解、奖励经费充足、稳定。

第五篇:浅谈解决农村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浅谈解决农村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 作者:申 云来源:定南县纪委2007-9-26编辑:钟文峰 ]

请您选择页面字体大小

【大 中 小】【关闭窗口】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而农村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是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此,笔者深入基层,就镇、对农村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存在的网络不健全、人员不专业、专职不专用、工作不得力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县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使有些问题得到了解决,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健全管理体制,配好干部

首先,健全组织网络。定南针对镇、村纪检监察组织断层,对村干部乡镇纪委难监督和村党支部无人监督等问题,延伸监督触角,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镇、村纪检监察组织体系。一方面,配齐配足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要求在目前尚未配备专(兼)职纪检监察干事的乡镇党委先指定1人兼任,待物色好人选,并与组织部门协调后,正式在各镇配备1名专职干事。对乡镇纪委委员届中缺额的问题,也明确了补充规定,使纪委委员始终处于满员状态。另一方面,配齐配足村级纪检监察干部。县纪委和县委组织部提出并报县委批转了《关于行政村党支部配备纪检委员和在较大自然村聘请党风廉政监督员的意见》,于7月底前,在各行政村党支部配备了1名纪检委员;在户籍人口达200人以上的自然村或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落聘请了1名党风廉政监督员,并确保各行政村有1—3名监督员。其次,明确管理办法。在干部管理体制上,充分体现双重管理,以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管理为主的原则。定南目前在配备乡镇纪检监察班子和村党支部纪检委员、聘请村党风廉政监督员时的产生办法是,书记由上级纪委商同组织部推荐;兼职纪委委员和专职纪检监察干事由乡镇党委提名,上级纪委商同组织部批准;村党支部纪检委员由村党支部推荐或村党代会选举,报镇纪委审核,由镇党委任命或批复;村党风廉政监督员由村党支部推荐,镇纪委直接聘请,报县纪委备案,在工作上都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并对其负责,逐步形成了以垂直管理为主体,乡镇党委或村党支部相配合的双重管理体制。第三,合理调配干部。进一步建立健全乡镇纪检干部的选拔交流机制,乡镇纪委书记人选尽可能地从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懂业务、政治素质高的年轻干部中物色,或从其他行业文化程度高、懂经济、懂法律、政治素质高的年轻干部中选调,并做到3—5年内依据工作业绩进行提拔重用或交流。定南在去年的乡镇换届中,交流了5名纪委书记,并都得到了提拔重用,新任纪委书记平均年龄由原来的37周岁下降到34周岁,文化程度都为大专以上,从而,使整个班子在年龄、知识、智能等方面更加优化和合理。

二、理顺工作机制,明确职责

首先,做到守土有责。乡镇纪委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建立完善了工作岗位责任制。从今年起,定南把乡镇纪委书记从分管过多其他工作的现状中解脱出来,要求每个纪委书记减少2—4项分管工作,确定分管其他工作的最高限额,让其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职工作。定南针对村党支部纪检委员和村党风廉政监督员职责不清的问题,在《关于行政村党支部配备纪检委员和在较大自然村聘请党风廉政监督员的意见》中明确了其在监督新农村建设资金使用管理、集体资产处置、村务(财务)公开、“两委”班子履职和遵纪守法情况、受理村民来信来访、向上级纪委反映群众呼声和党员干部违规违纪问题、协助上级纪委做好案件查办工作、开展廉政教育活动等方面的职责,让其知道要做什么、该怎么做。其次,完善考核办法。从今年起,定南对乡镇、村纪检干部的考核,做到统筹兼顾,一方面,考核其工作业绩时,对本职工作的考核占大头,其他分管工作占小头;另一方面,考虑到乡镇、村纪检工作与县以上纪检机关的差异,乡镇、村纪检干部人少,没有内设机构,在制定工作目标和考核方案时做到实事求是,不面面俱到,分别确定各镇、村工作重点,实行区域考核。第三,实行报告制度。村党支部委员和村党风廉政监督员每半年至少向乡镇纪委汇报一次工作,年终向乡镇纪委述职;乡镇纪委每半年至少向县纪委汇报一次工作,年终向县纪委述职。通过实行报告制度,使上一级纪委能及时了解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动态,以便指导工作,妥善解决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素质

首先,加强政治教育。近两年来,定南纪检监察系统先后开展了“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贴心人”、“明荣辱廉耻,树良好形象”、“党章学习教育”和“机关建设年”等活动,让纪检监察干部接受了深刻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教育,自觉履行纪检监察职能的意识明显增强。其次,狠抓业务培训。一是每年举办一次纪检监察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班,学习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纪检监察业务知识,以及市场经济知识;二是实行县纪委业务室与乡镇纪委挂点指导制度,由县纪委各业务室现身传授办案技巧,使他们了解掌握一些案件的发生特点和规律,增强实际办案能力;三是有计划的组织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到江浙、海南等地考察学习相关业务,开阔视野,启发思路,取长补短;四是对兼职干部和村支部纪检委员、村党风廉政监督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由县纪委派出业务骨干到各镇授课,着重针对问题进行指导。四是从去年起,每年推荐1—3名乡镇纪委书记到中央、省、市纪委参加业务培训。第三,注重实践锻炼。对乡镇纪委能够承办的案件,尽量交给他们承办,并派出县纪检监察干部下去同他们一起制定具体的责任制和工作方案,给他们教方法,让他们放手工作,定期汇报交帐。对工作中出现的责任问题由县纪委承担,以减轻他们的思想压力。

四、解决实际困难,稳定队伍

县纪检监察机关以组织名义协同乡镇党委,将乡镇、村纪检监察干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具体操作上,一是县纪检监察领导定期监督乡镇纪委书记参加乡镇书记办公会的落实情况,以提高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待遇;二是把解决乡镇纪检监察组织的办公设置、办案经费、交通、通讯设备等作为乡镇党委硬件建设的重要内容;三是县纪委主动与组织部门协调,对在乡镇纪检监察岗位上工作时间长、成绩显著的,推荐提拔重用。去年以来,全县共有6名乡镇纪委书记得到了提拔重用,有3名纪检监察干事交流到县直单位的重要岗位,新旧纪检监察干部看到了希望,工作更加安心;四是凡上级规定应享受的待遇,如办案津贴等,县纪委都监督落实。特别是在村支部纪检委员的津贴待遇上,除定补干部外,其他人员每月发给30元岗位津贴;五是在聘请村党风廉政监督员的问题上,有选择性地从退休干部职工中产生。通过这些措施激发乡镇及村一级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热情,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稳定工作队伍。

通过上述措施,定南农村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对农村党组织及党员干部的监督不断加强。2006年查处的12名党员中,其中农村党员就有7人,并且都是村干部,占了受处分党员总人数的59%;今年1—9月查处农村党员违纪案件13起13人,其中乡镇纪委立案11起,占全县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总数的74%,改变了我县长期以来乡镇纪委不办案的局面,乡镇、村纪检监察组织的作用得到了更好发挥。

下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的一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的一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农村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我国绝大多数妇女生活在农村,农村是妇女工作的主阵地。农村妇代会是最基本的农村妇女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农村妇女的桥梁和纽带,在开......

    浅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 对策 摘要: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系到农村基层人心向背的一项大工程,是关系到农村基层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关系到党建设社会......

    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目前情况看,农村两委班子干部主流是好的,绝大部分能够按照上级的指示,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严格要求自己,真抓实干,切实维护农......

    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 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近年来,我区根据农村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在推进村......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许昌市大学生村干部调研报告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只乐乡是一个拥有5.3万人口的农业大乡,下辖39个行政村,现有1526名党员,其中农民党员1237名。近几年来,乡党委坚持以......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大基础工程,直接关系农村的经济发展,关系着社会稳定,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近年来,各级......

    浅析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浅析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党在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