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划成本法下,相关的会计分录我怎么也弄不明白,怎么办呀1
企业资产一般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和计划成本核算,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都要按照实际成本核算,也就是不存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结转的问题,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在此略去。我主要总结一下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涉及到的会计科目以及会计分录。
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计划成本计价。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等。那么,当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产生差异的时候,就要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月末,计算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并进行分摊,根据领用材料的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是当期损益,从而,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原材料”科目,本科目用于核算库存的各种材料的收发与结存情况。在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本科目的借方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贷方记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的是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材料采购”科目,本科目借方记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借方大于贷方表示超支,从本科目贷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贷方大于借方表示节约,从本科目借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本科目反映企业已入库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记超支差异以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记节约差异以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期末要是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超支差异;要是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节约差异。
还有三个重要的公式: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还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材料成本差异率为正,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反应节约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反应超支差异
1、材料采购,是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材料采购成本。材料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企业购买材料(包括商品),首先要在材料采购(计划成本)科目核算,计算采购成本,然后再按计划成本转入“原材料”会计科目,差额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材料采购”是成本计算账户。
2、原材料,是核算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原材料”是从“材料采购”(计划成本)转入的。
3、实务中,有些财务人员跳过“材料采购”科目,直接在“原材料”科目核算,不使用“材料采购”会计科目核算,你从爱问栏目就可以看到,这是比较普遍的。但考试一定要注意。
4、生产领用原材料,将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来源
第二篇: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毁损及减值的账务处理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毁损及减值的账务处理 作者:谢 梅 许 璞
来源:《财会通讯》2005年第10期
第三篇:“我也”回应法美文
一
学校教学楼的电梯升到六楼时,一个肥硕的男老师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电梯里另外两个中年女老师和他打招呼,问道:“刘老师干什么呢,看你累得满头大汗。”
男老师很不好意思:“我减肥呢,本来想徒步爬到18楼,没想到上到六楼就爬不动了。”
一个女老师做万分惊讶状:“哎呀,你减什么肥嘛,你哪里胖啊!”
听着这句话,望着这位男老师一根皮带快拴不住的滚圆的啤酒肚,电梯里有几个同学忍不住“扑哧”笑出了声。男老师尴尬得面容通红,不知说些什么好。
此时另外一位女老师开口了:“生活条件一好,最大的麻烦就是容易发福,我老公还不是过完年胖了十几斤一直没瘦下来,最近天天忙着减肥,哪天你俩交流交流经验。”
“好,好,好!我都快愁死了,一个寒假呆在家里写书没出门,开学就胖成这样了,我的学生都快认不出我来了,问我是不是天天泡澡堂子,泡得又白又肿。”男老师呵呵笑着,再也不把自己的肥胖当成难堪的话题了。
二
一个大一的同学接管学校一个网站的编辑工作,之前她都没怎么接触过电脑,不会用Word,也不会收发电子邮件,工作起来手忙脚乱,事情办得一塌糊涂。
前任编辑面对这样一个对电脑一无所知的接任者,微笑着说:“电脑这东西就是麻烦,我到现在还不怎么会使呢。就先把我会的那点东西教给你吧!”
那位同学听了学长这席话,接下来做事便从容自在多了,也渐渐地掌握了工作所需的技能,竟然还感叹道:“电脑也没学长说的那么麻烦啊!”
直到有一天在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光荣榜上,这位同学看到了那位学长的介绍——自动化专业的高材生,大一时就通过了计算机三级。
一股饱含着感激与惭愧心情的暖流从心底涌上了她的眼眶……
三
三个在校大学生去应聘一个小学生的英语家教。父母让孩子用英语做了一番自我介绍。孩子说得结结巴巴错误百出,连他的父母都有些难为情。
第一个大学生却拍着手称赞道:“太棒了,小朋友说得太棒了!”
第二个大学生实话实说:“孩子你的基础不好啊,不过我想只要你今后好好学习应该没问题。”
第三个大学生呵呵笑着拍孩子的头:“这孩子怎么和我小时候一样呢,嘴笨,人一多还容易紧张得忘词。”
接下来的时间孩子一直粘着这第三个大学生,孩子的父母自然把家教的工作给了她。
在第一个故事中我只是一个笑出声的旁观者,在第二个故事中我是那个新来的同学,在最后一个故事中我是第三个大学生。从观望到接受再到赠与,我切身体会到了这种把自己降到与对方同一境遇来回应所能创造的美好。我把这种方法称为“我也”回应法,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缩小了身份的差异,温柔地呵护了出糗者的自尊心。假如我一开始接触到的就是赤裸裸的批评,那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后,我也会将自己过去的愤懑施加给别人;假如我一开始接触到的便是不切实际的阿谀奉承,那我肯定会迷失自己,沉湎于现状不思进取。我接触到的这种巧妙的回应,是它让我感受到对方的坦诚和友善,并让我在感动之余把这份体贴传递下去。
第四篇:也谈下我的复旦复试情况吧
也谈下我的复旦复试情况吧
复试过了一个多月了,才打起精神到这发篇帖子,希望对07的ddmm择校有一定的帮助吧.复旦今年的复试与往年有大不相同。原来是按初试分数从高到低排,分为abc三组,每组六十人,分三次复试.今年则打乱了顺序,ab两组的初试成绩是均匀分布的.abc都细分a1--a6,b1--b6,c1--c6六组,分六批复试,单从时间上看就是去年的两倍,显然比往年严格了许多.我的初试成绩是382,排在了13名,分在b1组。由于a1,b1,c1都是第一天上午,所以我们事先都没什么心理准备,只知道今年要过关没有往年那么容易了。
先考政治思想品德,很简单,规定的考试时间是20分钟,俺担心时间不够,飞速前进,结果10分钟就搞定了,本想完善一下的,可惜就一页纸,只苦纸张不够啊,没办法,只要干坐那看其他战友们爬格子了.不过感觉还有一般,因为复旦还从没有过因为政治思想品德而刷人的记录.难道还有哪位兄台敢长篇大论共产主义理想的错误吗?
英语口语也很简单,就问俩常规的问题,介绍你的家庭,学校,考上后有什么打算之类的.接下来就是专业面试了,这是决定命运的一关,占复试分数的90%.一进考场,就看三位老师威襟正座,面容严肃.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老师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你的综合好像太低了一点吧,刑法和民法,121,也不太行啊."还好,俺总算是没被吓傻,耐心听着,一句话不说,当时我哪还敢说话哦,辩解更是万万不能的了。接下来是专业问题。一老师先来了句:你除了指南还看了些什么书啊? 我想也没想,就说看了一本某某人的物权法,这本书我是准备复试时看的,但由于时间紧,只是囫囵吞枣,看了个大概.所以话一出口,我就追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会对那老师说三个字:没看过.果然,我这句话等于给自己下了一个套,老师立马就问,该教授对物权变动有什么看法呢?我傻了,这么细的内容,在学术界尚有很大的争议,我哪里看了哦,压根连一点印象都没有啊。华山都无路了,我只好讲了些相关的东西,什么物权变动的三个原则啊,物权的特点啊,说了一大堆.最后旁边一女老师看不下去了,你就说不知道就是嘛,看没看那本书还是个问题呢.我当时心里那个难受啊!!
然后另一老师问了个宪法的问题,宪法修正案中对我国经济影响较大有哪些?还好,这个我归纳得马马乎乎,要问的是宪法修正案的具体内容我肯定就要傻眼了。
然后我就狼狈逃离了现场,我想这次恐怕是九死一生了。幸蒙上天垂青,结果比我预想的好些,总算是得以进入复旦,不用拜托考上的同学替我多读几年书了.
第五篇: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出自《孟子》,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应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认识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习得语感,培养能力。这种方法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自由质疑,互动探究,理解文意;美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初步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相信孟子会给我们提供帮助的。
设计(二)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
设计(三)多媒体显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 裴多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来源:学科网ZXXK]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学生回答: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为名声,生为正义。)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资料助读
1.“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3.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来源:Z§xx§k.Com]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四、分步品味 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解说:要求引原文答,教师可适当点拨。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第一、二节的内容进行质疑,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精彩的句子。
(解说:重点解决“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4.教师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解说: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尝试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把握整体文意,理解文中的字、词、句。)
五、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来源:学科网ZXXK] 理清课文的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鉴赏本文的说理艺术;品味《孟》散文的语言特色;古今对读,品评孟子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教学步骤]
一、复习所学内容 1.抽查朗读情况。
2.用媒体出示字词,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①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②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齐读全文。
三、课堂练习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的。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解说:以上材料供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
四、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五、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谈骨气》。
六、布置作业
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板书设计 鱼我所欲也
第一段:以鱼和熊掌巧设比喻,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
第三段:又举一例,从反面论证“万钟”俸禄亦不受之,强调人不能失去本新 备教资料
● 卡片①字词积累 ● 易错字注音
所恶(wù)辟患(bìhuàn)一箪(dān)食蹴(cù)尔不屑(xiè)苟(gǒu)得 通假字
“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动词)、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成语 舍生取义
●卡片②难句释义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意思是:事实上有这种情况,有时通过某种方法可以保全生命,然而人们却不愿采用这种方法;通过某种方法可以逃避患难,人们却不愿采取这种行动。
●卡片③本文主旨
本文指出“义”之价值高于生命,贤者在必要时应舍弃生命而“取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更是不足取的。当然,孟子所宣扬的“义”有具体的阶级含义,但在本文的学习中,这一点可以忽略不谈。
●卡片④嗟来之食
语出《礼记·檀弓上》: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意思是: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因为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终不肯吃,最后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历来是有气节的表现,吴晗先生就曾著文谈到这一问题。●卡片⑤鱼
鱼是古代的佳肴之一。鱼在今天,特别是南方人看来,是极平常的菜肴。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对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而猪肉、狗肉乃至鸡肉、羊肉是普通食品,一般人都可以吃到。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北方少河流,当然鱼也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不满意在孟尝君门下吃粗劣的食物,就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卡片⑥钟
钟,古代的容量单位。古代计容量的单位由小到大排列:最小的是“勺”,相当于今天的一小汤匙;10勺为一合(ɡě),10合为一升,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斛,6斛4斗为一钟。按此计算,“万钟”是6.4万斗,这个年俸是相当大的。当然,在本文中,孟子仅仅是用“万钟”来表示优厚的俸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