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下乡”实践感悟2011
“三下乡”实践感悟
--1011021团支部袁晓晓
乘坐的汽车如骏马穿行过群山一般穿过喧闹的城市,来到另一片宁静的地方,崎岖的山路掩盖不了我满怀的激情。程亮的窗户外,红彤彤的太阳挥洒出一片金光,我觉得,在这一刻,我化身成为了美丽的白衣天使,我将到那个遥远而又纯朴的小山村去,去完成那神圣的使命。此刻,我怀着满心期待,一遍遍的幻想着那里朴实的村民,将会抱着怎样的热情,来迎接我们。
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建党90周年之际,健康科学与护理系积极响应中央及全国学年关于大学生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毅然投身到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中去,利用暑期充分发挥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深入农村进行科教扫盲、扶贫,传播文化、卫生各方面的知识,也从而锻炼自身的组织、管理、口头表达等各方面能力。
而我有幸能够成为一名志愿者,在李云康老师的带领下参加这次蔡甸街独山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短短一天的蔡甸之行已经结束,看似平凡的一天却给我们留下了不平凡的记忆,将被心灵永远珍藏。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第一次去接触社会、认知社会,虽然只是小小的传播文化、服务农村,但也充分体现了武汉工业学院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
7月12日上午,由我系所组织的医疗卫生服务队前往蔡甸街独山村。路途中,大家都显得很兴奋,当然也有一些小小的期待。经过几个小时的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蔡甸街独山村——此行的目的地。阵阵徐风吹来,似乎是想吹去我们一路的疲劳,又似乎是在欢迎我们。
整理好物品后,我们立刻开始了这次的活动。义诊组队员在随行老师指导下开展现场义诊活动,为村民测量血压,建议他们树立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同学为颈椎病患者进行推拿按摩,并对日常行为功能分析,建议村民们要劳逸结合。问卷调查组的成员针对农村合作医疗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而我们的赠药活动更是深入人心,当村民拿着药品对我们说着“谢谢!”的时候,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下午,我们的活动结束了。在村民的依依不舍之情中,我们同村民们合影留恋。在村民的感谢声中,我们踏上了回程之旅。
这次蔡甸实践活动让我对“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对现在农村医疗体系有了新的理解,对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了自己的思考。而从这次调查结果来看,村民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比较满意,对相关制度、缴纳费用、报销程序、医保政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可见,农村合作医疗做为一项利民政策为百姓带来了很大的优惠。
这次活动也加强了村民的健康意识,有病就得治,以免为往后的生活留下隐患。有些常见的疾病也引起了当地居民的重视和防范。有些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也被村民欣然接受。
同时,“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在工作实践中也增强了我们的自我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我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实践动手能力不够强。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往往不能和实际操作有效的结合起来,有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为此我更加认识到
自己下一学期的努力方向: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并积极进行实践操作,让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同步发展,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且经历了这次实践活动我也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更加坚定了“医以济世,术贵乎精”的专业信念。
第二篇:暑期三下乡实践感悟
暑期三下乡实践感悟
唐小娟
裴斯泰洛奇曾说:“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智慧和知识最终践行于社会才能用得其所,而且人在实践中可以检验真理、培养能力、弥补不足。
今年暑期,我参加了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燃烧自己的激情青春,用热腾的热血,去浇灌青春之花,让自己暑期过得有意义,使这盛夏如金秋般硕果累累。“三下乡”虽然是时间短暂,但让我得到很多锻炼,获得很多欢乐,获益匪浅啊!
这次暑期三下乡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同时也有很多美好的画面出动了我的心弦,使我感动不已。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社会的感恩之心,我们这次的活动主题是关于下乡支农,我们下乡可以给农民讲讲农业知识,例如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用什么肥才能使庄稼生长的更高一些,用什么农药能清除自然灾害,怎样使玉米产量提高,因此我们来到了我的家乡长岭县光明村,那时正赶上庄稼生虫子,嫩绿的叶子都快被虫子吃的精光,有的严重的玉米樱也被虫子侵蚀了,这样一来农作物的产量一定得减产,这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使农民们措手不及,个个都踌躇满面,都很担心庄稼今年会绝收,所以每个人都冒着中毒的危险,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去地里掸药,看到此景,队长开始分工,让我们每个人到各
家各户去讲农业知识,用什么农药对农民身体伤害最小,并且还能杀死虫子,而且也从穿着上严格要求农民,让他们带防毒口罩,身穿雨衣,避免农药淋到身上发生过敏现象,大家都很赞同为我们的建议,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他们似乎看到了前方的希望,大家纷纷开始行动起来,他们进地里掸药,我们在一旁帮忙对药和往喷雾器里对水,尽力帮农民挽救收获,看着大家齐心协力一起面对自然灾害,脑海中顿时浮出一句话:“团结就是力量”,皇天不负苦心人,农民们都平平安安的度过难关,全乡的人都十分感谢我们的到来,我们也很高兴能和这些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起过这怡人的酷夏。
几天的社会实践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思想与感悟:深入农村、了解农村、服务农村,是我们吉医学子应尽是社会责任。在农村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可以亲身地感受农民的朴素、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亲身体会农村基层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同时,我们更能学到许多在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发现自身的不足,同时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来为农民带去实惠,从而体现自身价值,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
第三篇: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感悟专题
服务“三下乡”,感悟真实践!
----记计算机组的美好瞬间
第一次参加真正的社会实践,第一次参加大学生“三下乡”暑期实践,第一次满怀热情与志愿情怀,期待努力能给予自己更高的认可!就这样,我凭着激情加入到看似“神秘”的三下乡队伍中,企盼传说中精彩的锻炼!
“三下乡”悄然走过,无数难忘的瞬间构成我们对真知的实践!在我的第一次“一对一”计算机授课中,学员都是市委的老干部,大叔大妈们还都是很健谈的,愉快的开始让我们整个的计算机授课都充满轻松愉悦!从那天开始,我就整个的模仿起老师的角色,在时间中讲授己之所长,在实践中求索真知„„
虽然每天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授课时间,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员求知好问,老师乐善答疑,“三下乡”计算机组的每位成员,都在尽心做好他们认为在这个暑假最有意义的事情!
回眸这个暑假,我们确实没做到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有一点却很肯定,计算机组给了我一个重新思考的机会!
感悟
(一)生动形象的计算机
在讲课过程中,多数学员为老干部们,他们学习富有激情,动力十足,当然也有一定计算机使用理解上的难度。所以为了能更加生动的讲解计算机的使用,我们就摆脱大学老师授课的方法,开始尝试采用类比比喻的方法,将计算机中许多虚拟的东西类比比喻为日常的生活操作,如把“桌面”“我的文档”等比喻为各自分存文件的书柜,这样一来,渐渐地,他们也更容易理解我们的教学内容,而我们也在不断的耐心讲解中,不断分享着大家学有所获,人人助人为乐的喜悦!
感悟
(二)团结协作与沟通的艺术
毋庸置疑,在此次“三下乡”中,我学到最重要的东西应当还是团队合作与人际沟通的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彼此通过沟通才使得整项工作顺利完成,在计算机组里,我们需要互相的帮助和理解。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只有在不断地沟通与了解熟悉中,才能让我们的计算机授课更加从实际出发,为民服务,大家听来也更富有激情!当然,我认为对我一个外地学子而言,加深对重庆的了解与认识着实让我更加喜爱这座城市!
感悟(三)“活到老,学到老”的真实再现
其中,在此次“三下乡”实践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他们中虽多已年过半百,而其追求知识的心境却是那么激扬勃发,依旧保持青春的活力,不懈追求知识的力量!许多人还拿笔记下那似乎求之不易的点滴知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们面对知识这位挚友总有说不出的感激和欣喜!不断追求,“活到老,学到老”,是他们真实的诠释!
感悟
(四)学无止境
学无止境,这是我在此次授课中所最震惊的。在课上,一方面,我们积极努力回答各位学员对于关于计算机方面知识与技巧的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另一方面,有时学员提出的问题,连我自己也显得有些束手无策,但我知道,这不是丢脸,而是提醒,是警告!
学无止境,不禁让我想到毛主席的一句话:“要想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人人都在学习,你我更加不能落后!我想,对于每一个认真参与到“三下乡”实践活动中来的同学,都会认识到自己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吧!自知己短,学无止境--“三下乡“给每位同学的警示!
感悟
(五)真实践
毋庸置疑,经历“三下乡”每一个人都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所获所失。当然,不少人也有这样的埋怨,认为自己没有多少什么事可做,对于收获什么更是没有什么感觉,对于“三下乡”也就多少有所抱怨。
其实,在我看来,一方面,可能真的是工作安排上的考虑不周,导致部分人员没有做到什么实质性的工作,而觉得没什么收获;而另一方面,我却发现,一开始,确实有很多人满怀激情与热情的努力去做,可是到了后面,因为熟悉,反而逐渐丧失实践的恒心与激情,没有在像之前一样认真的完成各项工作。“只有认真去思考并积极实践,你才会有真正的收获!”这是我所一直信奉的。没有真正的刻苦实践,就想有所收获,犹如不愿自己去尝试吃苦,而就想知道完成这件事到底有多苦一样那么令人可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若没有认真的去参与实践,又何谈真理的真伪呢?
计算机与普通话组:徐鸿仑
2011-08-02
第四篇:三下乡感悟
三下乡感悟
感谢自然赋予我们生命,感谢父母养育了我们,感谢老师的辛苦栽培,感谢祖国,感谢集体,感谢队友„„ 我们要感谢的太多,在将来的生活中,我们要抱着感恩的心,用行动回报社会。
在三下乡的这些天里,我去了和我们出生一样偏僻贫穷的山区,接触了和我的父老乡亲一样质朴、善良、勤劳的百姓,见到了和我们小时候一样懵懂的孩子。农村和城市差距很大,科技、文化、卫生等普及不是很到位,百姓经济收入低、生活艰苦,孩子读书也不容易。看到这些,我们感觉咱青年一代责任重大,要做的事太多;看到这些,我们又感觉自己能力有限,更应该努力学习知识能力来帮助他们;看到这些,我们觉得以后应该回到他们身边,一起发展前进。我们是人民的孩子,应该服务人民,贡献力量。
我们之所以能在这么稳定、美好的环境下工作学习和生活,是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先烈用勤劳的双手和壮昂的血肉换来的;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在艰难的历程中创造的;是人类的智、人类的开拓凝精神结的。我们要为祖辈和先烈致敬,为国家和党而自豪,用智慧去开拓前进。我们要永怀先辈的精神,珍惜生命,抓住机遇,努力学习进步,去创造更多的财富,回报社会。我们要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共筑中华美好家园。
我们的祖辈之所以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生活创造,是因为他们有开拓进取、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依着“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适办法,干才有希望”的思想精神,村民们脚踏实地,坚强地生活在这片土地。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地理条件,百姓选择的不是离开,而是因地制宜互相帮助实现共同富裕。感谢西畴精神,感谢这里的风土人情,它们感动了我、鼓舞了我,让我更有勇气和激情去拼搏、去创造。
人与人要团结合作才能发挥更强有力的效果,很高兴我们能顺利完成三下乡的各项工作,这是我们各个队员团结和配合的成果。我很荣幸能和众队友同道开展工作,这是我们的起点,以后我们更要多地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感谢我们这次经历,感谢各位可爱的伙伴,感谢每个过程中的细节。我记着,记着每一个感动,每一张笑脸,每一幅画面„„
冶专建工学院造价1121班李锦勇
第五篇:三下乡感悟
三下乡感悟
08生本一
李灿
2008574141
(一)我看农村教育
人们在形容农村的教育状况时总是用“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等短语一言概之。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甚至误导读者进入“边远地区人们不重视教育”这一误区。
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穷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让我们来看一组调查结果,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由此,我们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能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农村来说,判断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虽然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但也正因为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都能考上大学”!当你看到周家村的乡亲省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当你听到老汉说“砸锅卖铁也得上”的时候,你还会说他们不重视教育、还在扳着指头数有几个失学儿童吗?!那么,盲目地给老少边穷地区扣上“不重视教育”、“教育意识薄”之类的帽子是不是过于武断、是否含有某些歧视成份呢?
教育,是个沉重的话题。但只有正视教育,而非遮盖问题,才能抓住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虽然飞速发展,但离发达地区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而且经济发展阻
碍了教育发展速度,而教育又反作用于经济,但最终还得抓住“教育是基础,经济是关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二)我为乡亲献计策
从准备下乡到下乡结束,我的心情经历过一次次的万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与乡亲们从接触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乡亲们对我们关怀备至,待我们如亲生儿女,我们体会到乡亲们淳朴的情怀,也感受到了农村对知识的渴求,对富裕的渴望。面对这份深重的情谊,我们都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周家村的父老乡亲们做出贡献。然而现今我们只能在宣传周家村成功的经验的同时,提一些不够成熟的建议。
在村庄规划上,做到了公路通到家家户户大门口,极大地方便了村民;路旁栽种柿子树,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为村民增加了经济效益,可谓一举两得。这可能是我国农村规划之创举,大有为之大力宣传的必要。
经济发展方面,农业往立体结构方向发展。注意了抓好经济作物和加大力度发展高效田的同时保持粮食产量。此举既保证了村民粮食自给,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村民朴素民风,村里还制定了强有力的规章制度,保证了 村里良好风气的形成,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然,这取得的一切成绩离不开村领导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广大村民的辛勤劳动。然而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他们却没有止步不前,而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为此,我们同父老乡亲们一同探索前进的路。
乡亲们都想到建立自己村的工厂,把自己生产的苹果加工成成品再销售出去,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然而另一方面领导们却考虑着要承当巨大投资风险,基于此,他们的梦想迟迟没有实现。现今,农村收入不高,集体基金有限,承当风险能力极小,在如此现状下,村领导们当然是不敢贸然行事的----成功了是英雄,失败了却无颜面对乡亲父老。的确,暂不说基地太小而带来的原材料供应不足和技术问题,就连产品销售渠道也够戗。不过,在现有条件下,建立低投入,高回收,运转周期短的小型企业(如生产洗涤用品的企业)倒是比较可行的。
现在,村民们的收入主要是靠经济作物和种高效田。高效田是给外国公司制种,公司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并负责回收种子,村民只需出土地和劳力。通过这条路致富,村民是辛苦些,但比较之下,这是迄今为止最有保障的致富之道。为此,加大宣传,极大限度地吸引外商投资,发展高效田,是周家村近几年致富的首选之路。
通过几天的实践,我们发现该地农民的经商意识非常薄弱,或许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其时,逐步使他们转变观念对经济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就那短短的五天,我和周家村结下了不解的情节,或许就像大家所说的,她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在以后的生活中,她会永远让我牵挂。有时候我想,一个人也许就为某种情感而活,为某些人而活。生我者、我生者;养我者、我养者;爱我者、我爱者,这也许就是一个人活着的理由。周家村的乡亲啊!我将在城市的一角永远地为你们而活、而努力。
(三)三下乡的意义
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 “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四个统一”的具体行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
我们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这是我参加“三下乡”活动的目的之一.
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对于引导我们按照江泽民同志得出的“四个统一”的要求,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短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见世面,长才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了解国情。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长在邓小平理论不断发展的年代,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单从课堂上是难以得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了解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的现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实践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深化对改革开放的理解。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难以尽得于书
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增长才干。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实践以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