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立之行—暑期三下乡调研报告
南立之行—暑期三下乡调研报告
2010年7月20日至23日,我们广西大学农学院赴平果县新安镇南立村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在新安镇南立村村部所在地立屯,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了一次下乡调研。我们希望通过对南立村的基本情况和村民对本村未来发展的愿望及建议的了解,从整体上对南立村的基本情况及发展的优劣势作出初步判断和分析,对南立村的未来发展作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南立村总体概况:
南立村位于平果县新安镇西南部,地处大石山区,与隆安县都结乡交界,是新安镇第三批扶贫“整体推进”村之一。距新安镇政府约13公里,辖五个自然屯,全村人口2312人。在2008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仅为1968元。自2009年3月该村被确定为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定点联系扶贫村之后,该村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地成效。
一、农业生产条件及现状
1、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南立村主要种植作物以玉米、黄豆和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霸王花、辣椒、和甘蔗,此外还种植有生菜、黄瓜、四季豆、大白菜等。养殖主要以养猪、养兔、养鸡(自己吃)为主。目前全村有三个主要的养猪基地,一共约600头,但其中有一个并没有多少存栏猪。
就我们所调查的立屯,其种植业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因为这个屯根底相对来说还算可以,自然条件(气候、水源)也好,而其他几个屯通过我们所了解到的一是交通不便,或者可以说是艰险。二是水源还不是很足。山地种植业、养殖业发展艰难,经济作物难以运输。路通了,做什么都很方便。
目前南立村采取的种植养殖模式是以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公司定期从农户那里直接拿到产品。就立屯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来看。每隔一段时间,公司都会从农户那里拿到产品直接运出去。
2、耕地(含果、林地)数量、质量:五个屯的情况都差不多,都是水田较少,旱地多石头,就立屯而言人均约旱地三亩,两三分水田;山地多,大都数山地坡度较小,大多数被用来种植水稻、甘蔗。
立屯现在总体上田和地是较为充足的,家庭差异也比较小。都是按照每家每户的人口来分。虽然现在许多种田地的村民出去打工,但是现在全屯田地丢荒现象还是有一点。所以如果交通方便,单从扩大有效耕地面积这项考虑,屯里的农业生产就将会有一定的的潜力可挖。但普遍耕地的土质不是很好,立屯的耕地总面积只有90亩左右,耕地总量也比较少。
3、耕地的供水状况及水利状况:五个屯的农业灌溉用水基本都主要靠山泉和雨水。目前立屯的饮水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水源比较充足。水库有比较稳定的水源,农业供水也比较稳定。而向善、天蓬、古温人畜饮水工程即将交付使用,这一工程的建成也将大大缓解其他几个屯的饮水问题。
4、生产道路状况:从新安镇到立屯所通的村级公路基本顺畅,对生产来说,叫立屯对外交通相对很方便,但因为此村级公路有一部分仍然在建,而且道路较
窄,更加严重的是立屯通往其他几个屯的道路仍然很难走,以至于那几个屯生产受到很大制约。
5、生产资金:五个屯整体维持基本生产还可以,但因家庭收入几乎全部花在了日常生活、儿女教育等方面,每年剩余的资金很少,因此要扩大再生产很难,总体上资金较为紧张。
6、村民农业科技水平及各种信息交流:村民进行农业生产大多靠常年积累的经验,没有掌握较先进的农业科技,自己的经验也无法得到试验而提高。向外学习的机会几乎没有,由于南立村所采取的是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所以目前部分公司会定期来做技术指导,但村民们仍然希望得到各方面的农技培训,多有对外进行农业生产的交流。
在调研过程中,说到咨询会和有专业人员下来指导时,村民大多表示欢迎。因此当地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开展切合当地实际灵活的农业科技培训班,并逐步发展为有专职科技人员定期下来指导甚至是驻村指导的工作机制。当然,要达到最后这个目标,需要政策、资金、各方面人员的配合。而这些不确定性很大,实在是任重道远。
二、生活状况
1、经济来源及收支结构:一般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以到邻近地方或者本村打工为主),还有一些有经济条件的在村里开了小卖部,还买有自己的车子跑运输也。每户家庭一年约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家庭支出从高到低排列,一般依次为家庭日常生活支出、孩子上学的开支和农业生产支出等。
2、公共设施(包括交通、生活用水等):村民普遍反映交通是制约发展的一个极重要的因素。特别是从立屯到周边的几个屯。一下雨,路滑就走不了,出入很不方便,生产生活受到了很大限制。
立屯村民最关注的是从村级公路到水库那一条小路,村民们希望政府把那一条路修好,这样村民们就会很方便的从自己的田地里直接把作物运回家。
虽然全立屯村民都用上了水库的水,但水库水质不好,我们下乡这几天用的水全是浑浊,而每年的八九月份依然存在缺水的状况。
3、社会保障:绝大多数村民表示已经加入医疗合作组织,都觉得心里很踏实,心里没有什么负担。每年花几十块钱大家都思想都能转变的过来,不会觉得说花那几十块钱会比较亏了。
4、家庭成员关系状况:该屯的青壮年大多数是外出打工的,在家的青壮年也说要准备出去打工,每年回来的次数较少,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在家。立屯大部分轻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而因此如何能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又不使村里的劳动力缺乏,是新农村建设各方面所要时时思考的问题。
而许多的这些劳动力将孩子留在农村,与老人住在一起,出现了许多的“留守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接受义务教育、思想启蒙初步形成的留守儿童们,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或缺位,使留守儿童“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目前立屯小学只有一年级和三年级,总共只有两名老师,学生要上其他年级的课只能被送往镇小学去上课。给家长和学生造成了诸多不便。家长也很担心学生在学校里的教育情况,想请求镇小学安排专门的生活老师,引导和教育学生在学习之外的一些东西,正确引导学生。
至此,我们不得不同全国各地一样面对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一种艰难——落后的乡村原本最需要人才,但现实却是——几乎所有有知识文化、有发展头脑、接受新事物快的中青年人都背井离乡,到外地做工打拼了。而其实他们才是农村经济文化及家庭教育发展最重要的力量,更不用说有更高觉悟和文化知识的人留在农村、坚持发展农村了。
三、文化教育及乡风:
1、教育状况:村民大都小学或初中都没有毕业,就外出打工。文化程度还比较低。问及现在的学校教育,村民反映学校老师不够,师资较薄弱,可喜的是很多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过,尽管条件艰苦,但包括立屯在内的全村适龄儿童大多都能得到了较好的教育。
2、文化娱乐:由于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村里没有图书馆,图书很少,没有人订阅报纸,农闲时主要娱乐就是看电视。目前村里每年都会举办篮球、拔河比赛等,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娱乐生活。
3、民俗文化:问及乡村民俗文化,村民说老一辈有很多人会在农作时唱歌,但现在已经基本上没人会唱了。
4、社会风气:村里还没有了解到有赌博的现象,民风比较纯朴,从我们此次下乡分成的五个组所了解到的情况和在调研时的情况基本一致,大多数人热情好客。而且计划生育的意识还很算不错,科学致富的意识较好。
四、村容状况:
1、村里巷道状况:巷道较为整齐,道路上垃圾较少,公路是水泥路。村部所在地周边包括村部的建房情况基本良好。是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但是目前由于村民们大多数都要供给孩子上学,加之自己的收入不多,所以尽管政府给予每家每户有建房补贴,但是不少村民还是很难拿出钱来新建房屋。
2、五保村的建设情况:由于此次下乡我们被安排的住宿就是在五保村,因此对五保村的建设有着亲身体会。总体来说,五保村的各项设施建设情况相当良好,但是由于某些原因,部分五保户没有住进五保村。而有两户五保村民的生活状况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仍然不容乐观,吃住都存在很大问题。
当然,以上资料基本上描述的是立屯的情况,而立屯和其他各屯的情况有不少区别,具体各屯的发展也应分别有所侧重,当然,如果能在村级范围内达到区域综合规划,明确各屯的发展重点,避免恶性竞争,形成互补性强、和谐共进的局面,是非常好的。而从整体上看,全村最大的客观困难是面临着交通非常不便的难题。交通不便所造成的种种不利因素直接产生了对全村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同时,客观地讲,立屯还是有较大的资源优势的。因此我们在走访的过程中特别征询了村民对在本屯、本村乃至本地区发展某种农林产业的想法和建议。我们明显地感觉到村民对发展本村的渴望及对为促进本村发展而进行的的项目的热情和支持,如修路、开发优势种植养殖业等。
不过,回归现实,我们应该认识到:对于南立村来说,进行产业推广或开发最好优先重点扶持业已形成的较为成熟的 “产业”,如有机蔬菜种植和养猪养兔。当然也可以是某个经过农业研究部门充分验证,值得在当地推广的新产业如林下养鸡,但此类推广一定要在技术、生产、销售环节上有充分把握,村民的创
造意识、合作意识等方面达到足够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基于村民合作意识较为淡薄,或说是暂时没能激发出来的实际,产业推广很可能必须先在最为符合条件一小部分,一家几户中启动。用成功的事实带动产业推广,通过产业推广完成科技普及。
以上的分析,“经济发展优先论”烙印很深,但我坚持认为,对南立村村来说,发展经济仍是首位的,而且如果交通等硬件跟得上,村里的发展会很快。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那么在村里和外界致力于南立村新农村建设的有识之士的带领和协助下,村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也一定能够逐步地较快实现。
第二篇:暑期三下乡调研报告
暑期三下乡调研报告
—— xx村民有无农村养老保险安徽xx学院学生团体联合会
摘要:
2011年7月3号,安徽xx学院学生团体联合会三下乡志愿者服务队到六安市霍邱县孟集镇进行了为期6天的调研活动。本次调研中,志愿者主要围绕“永远给党走,青春献祖国”主题进行。我们对孟集镇村民有无农村养老保险的调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这也离不开校团委的大力支持。同时,我们也要感谢盛情款待我们的孟集镇的热情和勤劳的村民们。
正文:
一. 当地背景情况:
孟集镇位于霍邱城东湖东岸,属霍邱东部的中心镇。全镇总面积154.6平方公里,耕地5161公顷,全镇辖24个行政村,1个中心集镇街道居委会,乡村13515户,总人口51142人。
过去的孟集镇,是一个经济基础落后,社会发展滞后的农业大镇,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交通闭塞,商贸流通不通畅,人的思想观念守旧。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强农业发展,孟集镇成为了霍邱的农业大镇,是全县的商品粮基地,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在我们走在返回的路上我们看到村民们
正在田里辛勤的劳动着。
二. 国家政策:
2009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国发(2009)32号”文件形式正式发布。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镇),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方式非常灵活,可采取月缴、年缴或一次性缴纳等方式,收成好时可以连续缴纳,经济不宽余时也可以暂时间断,待条件允许时再续保。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从18周岁开始缴费,60周岁后开始按月领取养老金直至寿终。在领取养老金前(60周岁前)身亡者,退还全部个人账户本息;在领取养老金期间身亡者退还剩余个人账户本息。
三. 调研内容:
我们首先询问村民的基本信息和日常生活情况,然后我们询问了村民们的新农村的医保一具体情况,接着我们询问了村民的新农村养老保险情况。以及村民的自己的内心想法和切身感受,我们了解他们的心声,我想这对新农村的建设情况应该是有一定反应。
四. 调研结果:
1.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和老人,从村民那得知现在他们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提高,日子也较以前过的宽裕,家庭和睦。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2.新农村医疗保险已经普及,每家每户没人都已经购买了新农村医疗保险。但是,就村民反应医疗保险报销程序复杂,报销数额稍大时回款实时间长,一般要3—4个月,有时更长。而且,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不认真对村民不能耐心解释,有时把村民的姓名输入错误导致医保卡失效。
3.通过我们仔细的询问得知村民对于新农村养老保险的政策并不知道。只有少部分的村民对此有一点了解,大部分村民都是一点都不知道。有一些年龄稍微年轻的村民则表示在将来可能会买养老保险,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国家有新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当我们问到一些村干部时,他们表示“我们村干部都买了新农村养老保险,国家补贴一半自己给一半,而此类新农村养老保险在当地并不是全民性的,国家还没有颁发相关文件下来,所以没有对村民们进行宣传。”大部分的村民本没有买养老保险养老的意识,他们认为的养老方式是依靠子女,所以他们就根本没有为自己储存养老钱。根据调研结果,年龄较大的村民对自己的养老状况感到担忧,担心自己在年龄大的时候的经济状况和身体健康状况。
五. 相关建议:
通过我们调研孟集镇的情况。我们认为政府应加快新农村养老保险
制度的普及的步伐。提高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让当地日常业务准确高效的完成。让当地政府在具有良好的口碑和信誉,让广大的农民尽快的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不再为自己的养老问题担忧。加强对养老保障体制的宣传,让广大的农民不必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加快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广大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总结:
在孟集镇调研的这几天,我们充分的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孟集镇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给村民们带来的影响。我们在此真心祝愿孟集镇在今后越来发展的越好。
校学生团体联合会2011年
第三篇:暑期三下乡调研报告
“xxxxxx学院2012暑期三下乡”调研报告
系部名称:xx系
姓名:xxx
班级:xx级xxxx班
调研地点:怀化芷江
调研时间:2012年6月30日至2012年7月4日
在这个暑假,我们xxxxxx学院的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抗战名城—怀化芷江进行三下乡活动,虽然只有短短5天,但是我仍然在这次活动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三下乡”即有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内容知识让农村知道,促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而我们当代大学生践行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就贯彻了党的这一观点。
(一)数据调查
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通过我们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发放了不少调查问卷,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活动都是有计划进行的,但是也由于我们的调查时间有限,以至于我们没能对村子进行更加全面、彻底的调查。
1、受教育情况
这次的怀化芷江行,我们到了几个比较贫困的小村子,做了文艺
汇演也做了社会调查。让我看到了当地人民的淳朴与善良,还有当地人民知识的缺乏,法律知识、卫生知识、安全意识都比较淡薄,更严峻的是,该地人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我们的调查问卷分为三份,法律、安全、卫生知识各一份,我们要做的就是采访当地人们配合我们完成调查问卷,同时,要向他们普及正确的知识。
走进村里,叔叔阿姨们知道我们是来进行调研活动的大学生,很高兴接受我们希望进行问卷调查的要求,在一位阿姨的配合下,开始了我的问卷调查。阿姨的学历不高,我就一个一个问题念给她听让她选择她认为正确的答案。通行的同学们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随后我们又采访了其他村民,大家都很高兴地接受了我们的调查。
调查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调查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村民的法律、卫生、安全意识都比较淡薄。农民受教育的程度也不高,基本上为小学、初中文化,文化素质偏低,部分甚至未上过学,少有高中文化,但是他们都支持自己的孩子读书,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其次,农民的思想觉悟有提高,重男轻女的现象开始缓和。
2、经济状况
我们走访的小村子大多是贫困村庄,当地的书书记给我们进行了该村各方面的介绍,说道人均收入的时候,我们都被震惊了,那里的人均年收入居然只有1800元。想想看,1800元对于生活在城市的我们来说是什么概念,而对于生活在贫困村的人们来说,那就是一个人一年的收入,家庭整年的支出就靠这微薄的收入。
3、家庭组成在那里,大部分家庭都是只有老人和小孩,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所以该地区很多留守儿童。在现在这个社会上,留守儿童是很受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所以我们这次的调研也没有忽视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在发放调查问卷的时候,村里面的小朋友们也很热情,耐心细致地为我们填好了问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大部分家庭个都由老人和小孩组成,家里的青壮年都是一年几乎只回家一两次。但是小朋友们都没有存在怨恨父母这一现象,而是对于父母的外出打工表示理解。其实对于还在读小学的小朋友们来说,父母的陪伴和支持应该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谁不是在父母的陪伴下读完小学的呢?问卷也显示出一个问题就是小朋友们跟自己的爷爷奶奶更亲,反而对父母没有那么多的感情,这对以后的小孩子各方面的教育还是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问题的。
关于留守儿童,我认为政府应该给予留守儿童们更大的关注,因为每位儿童都应该一视同仁,应该得到很好的关注。而解决留守儿童的有效办法就是制定有关留守儿童的相关政策,以及政府出资让留守儿童们进入寄宿制学校进行学习。
一是留守儿童生活问题,由于留守儿童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亲戚或者爷爷买卖只管孩子吃饱就行的,不会太在乎孩子的营养均衡和身体发展需要。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这对在初中的处于青春期身体发育孩子的健康危害很大。
二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
务活增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父母在家还可以监督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什么的,并且给予及时辅导孩子学业上的问题,缺失父爱母爱的孩子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导致逃学辍学问题。
三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复位和关怀,往往感到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调查显示: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与监护人有心理上的距离,留守儿童遇到问题是情绪往往无法及时得到排解,常常导致感情脆弱、焦虑自闭、缺乏自信等畸形心理。
四是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由于父母家庭教育的确实,临时监护人又监督不严,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导,缺乏道德约束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加之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留守儿童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五是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监护,面临更多的安全隐患和外界自扰,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因而有受到欺负的现象。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况且中国农村的留守儿童占很大比例,国家、学校、家庭、社会需要共同携手为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和发展空间。
4、生活状况
据调查,生活相对窘迫,大多数家庭只能基本实现温饱。
1、文艺汇演
在走访农村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两次文艺汇演,都得到了当地相亲们和小孩子们的喜爱。
2、看望老党员
老党员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我们财院的老师和学生们都去看望了老党员们,并且代表学校给老党员们送上了我们的慰问和祝福。
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
1、要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扩大社会的宣传,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以及各种宣传媒体阵地的作用,让他们宣传保护儿童的方针政策,法律措施,另外,也要宣传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好的方法,同时,还要表扬留守儿童的先进家庭,以他们的经验做法动员其余家庭,这样就可以动员更多的人来关注留守儿童。
2、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时间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俄只是应该按时间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合格的大学生必须要有实践能力,基层不要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到基层去,基层的锻炼,可以不断的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名高质量高水平的合格的大学生。
3、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过了很多也感受了很多。我们团结,我们一起努力,这些日子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集体力量的伟大,同时作为一个集体,里面的每一份子都应该齐心协力,把要做的事情认认真真做好。
第四篇:暑期三下乡调研报告
暑期三下乡调研报告
-遵义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杨煦 调研时间:
2012年7月20日-2012年7月24日 调研单位: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大磏镇 摘要
2014年7月19至25日,遵义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三下乡志愿者团队到遵义市道真县大磏镇进行了为期六天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在本次调研活动中,队员们主要围绕了“新农村文化建设”这一主题进行,并在调研中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调研成果。正文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其中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推进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越来越受到各级组织的重视。加强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长沙医学院护理学院三下乡志愿者团队于2012年7月6日-2012年7月11日来到汨罗凤凰乡横港村,高举为人民服务的旗帜,高呼“大爱无疆、天使最美”的口号,深入农村朴实生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农村文化,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在实践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这是我们第一次如此热衷于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并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现将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做以下汇报: 一.实践地汨罗横港村现状(1)大磏镇简介。
全镇总面积19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21公顷,共辖4个办事处,26个行政村,207个村民组,居住着汉、仡佬、苗等二万三千多各族人民。是黔渝两省市的结合部,道真的北大门,是“面向重庆长江”的一个重要窗口。联通黔渝的省道遵尖公路经大矸镇过境,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2公里,镇属各及90%的村民组有公路相通。电力能满足工农业生产的居民生活所需,程控电话可与国内外直接通话。集镇用水已实现自来化。大矸镇贸易活跃,每逢场期,南川、重庆等地的客商赶来交易。被列为贵州100个集镇建设试点之一.不继完善水、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修建贸易市场,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先后建有160吨的油脂工厂、年产700吨的饲料厂。悠久的历史长河在这里沉淀着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习俗,古风依旧的民俗村,奇特的古墓群,神秘的岩棺,诉说着一个个美丽的传说;逶迤连绵的群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令人神往的仙女洞、水乡风韵的渡河口、旖旎奇特的石林园、参天遮日的古稀树,招惹着心仪已久的旅客穿梭。、今天,西部大开发的嘹亮号角吹响了黔北高原,我们喜迎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被称为我镇经济、信息、文化发展生命线的道南公路,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县交通局的直接指导下,已轰轰烈烈破土动工,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一条宽阔的大道就象一条腾飞的巨龙载着大矸各族人民的梦想飞向大矸美好的明天。
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矸,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号角已经吹响,沃土已经沸腾,我们要充分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共建大矸美好的家园。
(2)大磏镇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在实践活动开展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及挨家挨户走访了解当地村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看法和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磏镇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总体较为乐观。首先,镇委会和党支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很重视,在他们带领下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等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大多数村民对文化活动热情度高,传统节日习俗薪火相传,特别是春节和端午节,隆重欢腾,是村民们最喜爱的节日。同时绝大多数人对新文化建设的前景表示期待,希望更加的丰富多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二.该项目的实施目的和意义(1)实施目的
鉴于大磏镇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我们“三下乡”志愿者团队的实践活动旨在达到以下2个目的:
1.通过支农支教等一系列活动,使团队同学零距离贴近农村生活,体验农村纯朴的乡土民情,学到一些在书本上感悟不到的道理。更进一步走进社会,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在亲身实践的辛苦劳作中,体验农民的辛苦,感悟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促进其感恩、勤俭、坚强、毅志顽强等美好品格的培养。
2.通过调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针对结果提出一系列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改进方案,并与横港村村委会及党支部合作,力图推进横港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提高横港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水平。(2)意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它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农民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对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发挥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破除保守习气,克服传统观念,保证新农村经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才能增强农村的综合实力。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和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的改革,推动了城市的改革;农村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保证。2005年,中国共产党十六界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力的发展,乡风文明的形成,村容村貌的整治和规划,管理民主化的推进都离不开新农村文化建设。而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纯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三.活动取得的成效评价
(1)通过与领导和村民的沟通我们对当地文化建设有了初步了解。作为第一支到该村的三下乡队伍,我们受到了村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村民们的热情欢迎。
(2)通过挨家挨户的走访,我们感受到了非常热情和纯朴的乡土民情。村民和我们快乐的聊天,有聊到自家稻谷丰收的喜悦,还有对国家为65岁老人发放退休金的感激。我们调研队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看着哪家需要就往哪家跑,帮村民的忙。村民送上的果子十分甘甜,让我们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感激和劳动真光荣的感觉。由于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已外出求学和工作,村内中老年人及小孩是总人口的主力军。老人的主要文化活动就是看电视和与邻居的串门聊天,这是一个文化发展的局限点。
(3)通过在大磏镇大千中学的四天支教,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做素质拓展游戏,唱歌跳舞学各门学科。我们看到了祖国未来之星的朝气蓬勃,感受到了小可爱们最纯真的快乐。
四.针对问题,提出意见 经过实践活动,我们了解到了大磏镇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团队讨论、查阅资料、走访调研地等方法,针对当地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具有可行性的改进措施。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文化管理的水平和效能。农村因受经济及各方面条件制约,文化管理方面会相对薄弱,文化管理体制有待提高。大磏镇领导对文化建设很重视,可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缺乏文化管理的专门人才。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建设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参与其中,这就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具有先进文化管理理念的人才协调管理文化工作,提高农村文化的建设水平。
(2)坚持量力而行,加强大磏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硬件设施的健全是发展农村文化的物质保障。农闲时村妇们每晚组织在大操场跳广场舞丰富文化生活。我们讨论认为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如: ①.鉴于村里老年人和小孩所站人口比例较大,可以增设一些适宜该类人群的设施,如老年人文化馆,休闲馆。也可以学习城市公园内的简单的运动休闲设施,可供各年龄段人使用。大家聚在一起,既锻炼了身体,又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感情交流。②.新修马路,交通的发达会带动经济文化的发展。
(3).针对农村教育比较落后,村民文化素质偏低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民,而农民发展的关键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根据横港村具体情况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①..通过电视等媒体进一步宣传新农村文化建设。因为看电视是大多数人闲暇时的主要文化活动,现在的电视节目种类繁多,关注三农的也渐渐增多。在电视节目中适当增加能使农民普遍接受的有益节目,多加宣传新农村文化建设。
②.②.从小鼓励孩子养成好习惯,刻苦学习,学会感恩,学成归来要记得回报村子,为自己家乡做贡献。
③.坚持形式多样,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着眼于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用丰富多彩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活跃农民文化生活、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使农民在参与中抒发情感、愉悦身心。如:
1.妇女除了跳广场舞还可以组建腰鼓队等其他特色文艺队伍。老人早晨起得早,可以学习城市老人们晨练,集体打太极拳。
2.发展特色旅游,突出横港村文化特色。例如制定几套形式多样的旅游路线 3.利用大磏镇独特的道路和专用通行大卡车,让游客在敞篷的后车厢里领略到不同的赏景滋味。大磏镇一望无际的农田美景都可以很好的纯自然的旅游资源。五.活动的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
1.新农村文化建设宣传更加到位。通过每家每户的走访互动,交流沟通,我们将文化建设理念和意识更进一步推广进农民心里。
2.文化建设途径得到拓宽,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也使村民快乐感得到提升。3.当地村政府、党支部重新开始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这一块内容进行思考,参考我们的建议对人才队伍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旅游等进行改进。结合当地已有的特色资源,认识到本村的现有发展优势,使全镇人将眼光投向未来的发展。
12计算机信息与技术2班
杨煦
第五篇:暑期三下乡调研报告
暑期三下乡调研报告
—— xx村民有无农村养老保险
安徽xx学院学生团体联合会 我的网店:http://hcc12.taobao.com
收藏送淘金币哦。多多支持啊!谢谢啦!
摘要:
2011年7月3号,安徽xx学院学生团体联合会三下乡志愿者服务队到六安市霍邱县孟集镇进行了为期6天的调研活动。本次调研中,志愿者主要围绕“永远给党走,青春献祖国”主题进行。我们对孟集镇村民有无农村养老保险的调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这也离不开校团委的大力支持。同时,我们也要感谢盛情款待我们的孟集镇的热情和勤劳的村民们。
正文:
一. 当地背景情况:
孟集镇位于霍邱城东湖东岸,属霍邱东部的中心镇。全镇总面积154.6平方公里,耕地5161公顷,全镇辖24个行政村,1个中心集镇街道居委会,乡村13515户,总人口51142人。
过去的孟集镇,是一个经济基础落后,社会发展滞后的农业大镇,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交通闭塞,商贸流通不通畅,人的思想观念守旧。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强农业发展,孟集镇成为了霍邱的农业大镇,是全县的商品粮基地,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在我们走在返回的路上我们看到村民们正在田里辛勤的劳动着。二. 国家政策:
2009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国发(2009)32号”文件形式正式发布。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镇),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方式非常灵活,可采取月缴、年缴或一次性缴纳等方式,收成好时可以连续缴纳,经济不宽余时也可以暂时间断,待条件允许时再续保。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从18周岁开始缴费,60周岁后开始按月领取养老金直至寿终。在领取养老金前(60周岁前)身亡者,退还全部个人账户本息;在领取养老金期间身亡者退还剩余个人账户本息。三. 调研内容:
我们首先询问村民的基本信息和日常生活情况,然后我们询问了村民们的新农村的医保一具体情况,接着我们询问了村民的新农村养老保险情况。以及村民的自己的内心想法和切身感受,我们了解他们的心声,我想这对新农村的建设情况应该是有一定反应。四. 调研结果:
1.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和老人,从村民那得知现在他们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提高,日子也较以前过的宽裕,家庭和睦。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2.新农村医疗保险已经普及,每家每户没人都已经购买了新农村医疗保险。但是,就村民反应医疗保险报销程序复杂,报销数额稍大时回款实时间长,一般要3—4个月,有时更长。而且,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不认真对村民不能耐心解释,有时把村民的姓名输入错误导致医保卡失效。
3.通过我们仔细的询问得知村民对于新农村养老保险的政策并不知道。只有少部分的村民对此有一点了解,大部分村民都是一点都不知道。有一些年龄稍微年轻的村民则表示在将来可能会买养老保险,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国家有新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当我们问到一些村干部时,他们表示“我们村干部都买了新农村养老保险,国家补贴一半自己给一半,而此类新农村养老保险在当地并不是全民性的,国家还没有颁发相关文件下来,所以没有对村民们进行宣传。”大部分的村民本没有买养老保险养老的意识,他们认为的养老方式是依靠子女,所以他们就根本没有为自己储存养老钱。根据调研结果,年龄较大的村民对自己的养老状况感到担忧,担心自己在年龄大的时候的经济状况和身体健康状况。五. 相关建议:
通过我们调研孟集镇的情况。我们认为政府应加快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普及的步伐。提高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让当地日常业务准确高效的完成。让当地政府在具有良好的口碑和信誉,让广大的农民尽快的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不再为自己的养老问题担忧。加强对养老保障体制的宣传,让广大的农民不必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加快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广大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总结:
在孟集镇调研的这几天,我们充分的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孟集镇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给村民们带来的影响。我们在此真心祝愿孟集镇在今后越来发展的越好。
校学生团体联合会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