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谈谈如何写好综合性材料?

时间:2019-05-13 15:1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文写作]谈谈如何写好综合性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文写作]谈谈如何写好综合性材料?》。

第一篇:』[公文写作]谈谈如何写好综合性材料?

[公文写作]谈谈如何写好综合性材料?

归纳起来就是十六个字:“沟通、构思、排布、收集、取舍、提炼、修改、锤炼。”

一、沟通。起草一个综合性公文材料,首先是要吃透公文所要表达的观点、意图,要准确把握上级或领导交给你起草的精神。否则,写的材料文不对题,容易返工。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做个“有心人”,对于写好公文很重要。比如参加一些会议、调研,对领导的讲话,部门的意见,最好能够及时记下来,在平时理解并积累领导的思路。这样,在领导交给任务的时候,就可以大大缩短了解、领会的时间,提高公文起草的效率。但也有可能领导在交给任务的时候,考虑得不一定非常周全。这时,起草者在听的同时,不清楚的或者不明确的,特别是有关主题或思路性的内容,要问领导,或者提出你的设想。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交流、探讨、协调的过程。

二、构思。也就是说要定出整个文章的框架。我们讲“纲举目张”、“提纲挈领”,就是说要有大局观。写公文也一样。要对一件事情、一项业务的来龙去脉搞的很清楚,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有什么好的地方,还存在哪些问题,那些问题是自己可以解决的,哪些问题是需要上级行帮助解决的等等,要了然于胸,列出提纲。有了提纲,就不会下笔千

言,离题万里了。比如说要写一篇主题是建设银行如何浙江经济建设的文章,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如何支持浙江市场化进程;二是如何支持城市化进程;三是如何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四是如何支持、服务国有企业改革;五是如何为老百姓提供金融服务。提纲确定下来以后,选择材料也就有了方向。

三、排布。公文的主题或主线不一样,相关材料位置也不一样,顺序也不一样。古人有两句话,一句是“学贵条达”,就是讲学问没有大小之分,贵在有条理,能达意;一句是“以序求约”,序就是顺序,排列,约就是精炼,简洁,“以序求约”讲得就是依靠阐述的先后排列得当求得文字的精炼。这个精炼,不只是文字的简短,更重要的是严密的逻辑。唯有严密的逻辑,顺畅的次序,科学的排布,全篇文章气势才能通畅。起草者如果是一个新手,建议不妨在列出提纲的前提下,把相同类或相近类的材料先捏在一起,再进行修改,换句话说就是“同类项合并”。

四、收集。框架定下来之后,就是如何选择相关内容进行铺述的问题,也就是说是占有材料的问题。材料占有的丰富与否、材料质量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文章的质量。

收集材料是写好公文的基础,也是公文写作的基本功。平时要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做好材料的收集工作,我们

称之为“日常储备”。一是要学习业务教材、相关文件,对本部门业务知识,都要吃透,吃透上情和下情,对全行性文件也要有所了解。毛泽东曾讲过:“常识不具,难语专攻,集拢常识,加以条贯,便容易达到精湛”。实际上,业务也好,学问也好,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常识恰恰是最难的,而这一点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二是要经常阅读报刊。《金融时报》、《建设银行报》等报刊的头版,最好每天坚持看。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企业网获取多方面的信息。三是要学习理论,学习现代新金融知识、科技知识和文学、历史知识,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养。

在起草综合类公文材料之前,一般都有一段时间收集材料,阅读各种专门资料,比如以前曾经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和上级行的文件,下级行的请示、报告等等,比如说到基层行就某一问题(比如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研究,找有关人员谈话、探讨等,这也是材料的储备,我们称之为“专题储备”。写综合性公文材料,既不能没有专题储备,同时还必须动用日常储备。为了写好一篇综合性公文,有时甚至需要倾尽储备。

五、取舍。如何把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一些主要观点运用什么材料去论证,一些主要政策意向用什么材料去阐述,这里有一个对材料的挑选、取舍问题。缺乏材料固然写不好综合性公文,但有了材料不善于取舍,同样也写不好综

合性公文。

如何合理取舍材料?我认为要“贵能得要”。那么,如何才算得要?就是在自己这一方面从许多东西中简而约之成为几个简单的要点,甚至只成功几个名词,就已够了。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仅仅通过互联网、企业网我们就可以得到相当多的材料。因此,在材料的筛选方面,关键在于自己要有主心骨,明白该取什么,该舍什么,这样才能“得要”。在如何对待材料问题上,我认为吸收不多不行,消化不了更不行。能自己进得去又出得来,紧密结合实际,这才是对当下真正有用,不会被材料所压倒。怎么做好材料取舍工作?三条原则:一要切题。不切题的观点,材料进入文件,反而会起到南辕北辙、画蛇添足的作用。二要准确、真实。三是要好中选好。

六、提炼。有了充足的储备,并且进行了筛选,再一个就是提炼。提炼是写好公文的关键。通过反复地看材料,反复地思考,比较分析,看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文章的相关内容提炼主题。我认为,要把提炼主题当作一种研究,全身心地投入进去,用一种“创作”的心态去对待。否则最多也不过是一篇各种情况。数据罗列的低水平的公文。由于“第一想法”往往是比较普遍的,浅层次的想法,缺乏新意或者不够深刻,因此要反复思考,有时甚至要到“惮精精虑”的地步。孔子讲“叩其两端而竭”,就是教人从正反两

个方面而不是单纯从一个方面去思考问题。

在提炼过程中,有时可能会提炼出多个主题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比较一下,哪一个更准确,更有新意,就着手从哪一个角度去写。该重要表达的,就绝不吝啬;该三言二语带过的,绝不多讲一句。

七、修改。因为有了比较丰富的材料,而且经过反复提炼,形成了提纲。可以去写的时候,要有自信心,胸有成竹,在拟文时一气呵成。一时缺的东西,宁肯初稿写好后再补上,也不要停顿。要按照框架设计的预定目标往下写。一步三回头,写了扔,扔了再写,说明起草者没有热起来,还没有到“火候”,这种情况下,要写好是比较难的。

拟写时要热处理,写成后又要有“冷处理”。如果时间允许,草稿写出后,不要急于改。因为刚刚写好,热在头上,这时候自己很难否定自己,想改也改不动。这时,可以先暂时把它放在一边,然后再回过头来“冷眼去看”。设身处地站在受文对象的角度去看,看出毛病,自然就想改,而且感到非改不可,这就有了改好的心理条件和思想基础。“示扑成良工”,露丑、示扑以听取别人意见,特别是听取一些经验丰富的同事意见,也是对公文采取严肃负责认真的态度。

八、锤炼。公文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要求对自己的语言文字要进行不断锤炼。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文字,是公文写作中体现拟稿人思想水平、政治水平和业务水

平的标志,不可小视。如何锤炼?我认为起草者不妨可以作一些强制性训炼。在写之前,查阅大量资料,一旦执笔写作,则将可有参阅资料一概收起,使起草者用自己头脑加工过的东西和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这样想沿袭现成的官话、老话、套话,也无处寻觅。久而久之,就学会用自己的比较成熟的语言文字进行公文写作。

总之,我认为写综合性公文材料,是一个人“才、学、识、能”的综合反映。只要我们大家实实在在做事,认认真真思考,在平时工作中经常梳理工作,总结经验,那么,不但公文一定能写好,而且不论在工作上、还是在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上都能不断超越自我。

第二篇:事务性公文写作琐谈专题

事务性公文写作琐谈写作是一种能力,能力不能直接传授,只能传授有关知识并通过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写作也不只是在课堂上、学校里才能学习和提高的,最重要的是在社会上、工作中、实践里不断学习和提高。第一个问题:关于公文写作的思维方式在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 并不是“写”,而是“思”。不同的文体,其思维的方式方法并不相同。例如,文学创作的 主要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思维的形态呈现高度的创造性特征。学术性文章的主要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思维的形态则有明显地科学性特征。公文写作的思维方式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对象化思维公文写作属于一种对象化思维。所谓对象化思维,是作者围绕想要处理的那一事件,或想要解决的那一问题而展开的思维。一件事发生了,一个问题 出现了,必须要处理、要解决,这就是对象化思维的基本动力。这种思维方式不同于文学创作中的思维。在文学创作中,作者主要是有感情要抒发,思维的驱动力来自内部。因此文学创作中的思维活动我们把它称为主体化思维。对象化思维的最终目的是认识事物、处理事件、解决问题,是实用性目的。主体化思维的最终目的是抒发感情、创造美的形式,以审美为目的。

二、模式化思维文章写作都有一定的创造性,但创造性有强有弱。公文写作是一种创造性较弱的写作行为,跟文学创作大不相同。文学创作主要以创造性思维的方式进行。“文似看山不喜平”。在文学创作中,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构筑,社会环境设置,结构形态的安排,写作手法的运用,表达方式的选择,语言风格的设计,都必须有独到之处。而且,在以上各个环节上,作者既不能重复别人,也不能重复自己。文学创作拒绝模式化。公文写作也要求有独到见解,但并不刻意求新求异。在结构、表达、语言、风格等方面,都不要求标新立异,而更多地要求按照既定的模式来展开。在结构上,公文写作有一个结构的“基本型”,由三大块组成全篇:开头、主体、结尾。三 大部分的写法也有套路:开头一般都是写行文的根据、目的、意义。主体部分用来叙述基本事实、阐明性质意义,或者提出措施、要求。结尾部分则是执行要求或申报请求。这样的结构安排,清晰合理。如果不遵规矩,标新立异,反而会为理解、落实造成许多麻烦。在表达方式上,公文写作一般只用叙述、议论、说明三种,而不用或极少用描写、抒情。因为描写文字铺张,务虚不务实;抒情是主体化思维的物化方式,主观性强。公文的语言也是模式化语言。有一些词语,在公文中出现的频率特别高。如“来函收悉”、“希即遵照”、“拟请”、“敬请批复”、“特此函复”等,这都是约定俗成的套语,言简 意明,如果换用其它语言,效果反而不好。非套语性的公文语言,也要求平实化、常规化,反对藻饰。

三、替代思维替代思维是一种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替他人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因为公文的作者是代言人。替代思维具有下列特征:首先,它是一种被动的思维,公文作者的写作是根据领导和领导机关的指令或授权,要求能准确传达领导或领导机关的意图。思维的目的、方向、内容,都不是作者的主动选择。其次,替代思维是一种限制中的思维,思维的运行,被限制在一个特定的范围之内。在内容上,公文作者的思维必须无条件地循着领导或领导机关的规定行进。其三,公文作者的个人化思维牲只能在公文结构的组织上、表达方式的选择上、遣词造句上有一定的体现。

四、逻辑思维文学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主要用形象思维,而公文写作主要用逻辑思维。公文写作首先要注意概念的准确性。公文写作务必要对概念进行仔细的辨析,准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才能正确地运用概念。公文写作还要注意判断的准确性。任何一个判断,都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在公文中,判断是否准确不仅影响到公文本身的质量,而且有可能影响到事务能否得到妥善的处 理,问题能否得到真正的解决。公文写作还要大量运用推理。要保证推理结论的正确,必须遵守两个条件:一是前提真实,二是形式正确。一些常用的推理方式,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在公文写作中被大量运用。第二个问题:公文语言的基本特征及要求

一、公文语言特征:

1、实用性~形式主义者把人类的语言分为两大基本类型:实用语言和文学语言。实用语言和文学语言虽然在词汇、语法上没有太大区别,表面看起来是一种语言,但它们实际上是功能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实用语言只传达词语的词典意义,人们在使用和接受它的时候,依靠平时养成的习惯,自动地认识它的指向物,而对语言本身并无太多的注意。而文学语言不限于传达词语的词典意义,它是对实用语言进行“扭曲”、“变形”、“施加暴力”后“反常化”了的语言。作者之所以要采取反常化的手段,是为了消除读者的习惯性,使读者不得不专心 致志、聚精会神、流连忘返地去感受语言本身,从而延长读者对事物的感知过程。如果说文学语言是表现感觉的语言,那么实用语言是表达认知的语言。必须分清了这两种语言,写作中才不会出现用文学语言写公文的荒唐现象。

2、规范性公文语言,可以说是一种循规蹈矩的语言。在词汇上,公文语言严格遵照其词典意义;在造句上,公文语言严格遵循语法规则;在修辞上,公文语言只适当运用比喻、对偶、排比、设问、反诘等常规修辞格,而对夸张、通感、暗示等可使事物有较大变形的或曲折达意的 修辞格一般不用。可以说,规范性是公文能够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的保障。

3、模式性在公文写作中,沿用一些固定的模式化语句和语词的现象比较常见,有些公文用语甚至在关键之处必须使用。沿用它们,方便、简洁、有效。如“特此函复”这 一说法,如果换用别的语言来表达,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这样简炼明白。公文语言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沿用旧语,如“来函收悉”、“敬请批复”等惯用语。这样的套语有益无害,大家乐意袭用,故意标新立异,反而不伦不类。

二、公文语言的要求

1、准确a、认真辨析词义西方有作家说

,要表现一个事物,只有一个名词是准确的;要描绘一种状态,只有一个形容词是准确的;要说明一个动作,只有一个动词是准确的。写作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找到这 一个准确的名词、形容词、动词。这话用于公文写作,是比较确切的。写作公文,必须在词语的细微差别和感情色彩上仔细斟酌。在汉语中,有大量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称为同义词或近义词。其实,即使是同义词,细细分辨起来还是有些微妙的差异。譬如,“优异”、“优秀”、“优良”,这三个词粗看相近,细看则有程度的区别。“鼓舞”、“鼓动”、“煽动”,从动作的方向和力度上看并无差异,但感情色彩却很不相同。b、讲究语法和逻辑 公文写作要合乎语法规则、合乎逻辑。首先,句子成份要完整,不能任意省略和无故残缺。例如:“管理处领导的做法,受到了全处职工的热烈欢迎。对他们联系群众、实事求是的作风给以很高评价。”后一个句子就残缺句子成份。谁给以评价?少了主语,违反了语法规则,意义也不明白了。其次,句子中词语之间的搭配要恰当。词语相互搭配在一起,必须符合事理和习惯,否则就是不通。如:“这种精神充满了各个收费站,开遍了全处的各个角落。”精神无形,说它充满了某一空间,已经十分勉强,又说它开遍了各个角落,更是无稽之谈。改成“精神文明之花 开遍了全处”,才算通顺。其三,造句还要讲究逻辑性。有些句子语法上没有问题,却出现了种属概念并列、自相矛盾等逻辑错误。如:“他们加强了对团员和青年的思想教育。”团员是青年的一部分,团员和青年是不能相互并列的。“把所有工程招投标工作都基本上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所有”表示全部,“基本”表示不完全,它们表述的意义产生了矛盾,读者不知道哪个词语表达的意义是可信的,就会无所适从。

2、简练a、用语精确,一以当十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一两个词句,就能把要说的意思清楚完整地表达出来;有时,说了很多话,要表达的意思却仍然不清楚。从理论上说,人类创造的成熟的语言,足 以表达人类的常规的思想和情感,至于文学作品中那些复杂微妙的心境,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借形象曲折地加以表现,在公文写作中是不常出现的。公文写作中之所以有用 语繁多意思仍不明白的情况,多半是由于用语不精确,只好增加语句去弥补,结果反而是“言愈多而理愈乱”。b、尽量使用短句,做到简练、流畅。c、采用文言词语文言词语比现代汉语更精练。例如“来函收悉”四个字,要换成“来信收到,内容尽知”,文字多了一倍,意思却一点也没增加。而且这还不是真正的白话。要换成“你们的来信我们收到了,其中的内容经过阅读都已明白了”,才是真正的白话,可那岂 不是大煞风景?运用文言词语,要适当、活用、自然、流畅,不得生吞活剥,食古不化。更不可掉书袋。

3、质朴a、不做作,不生造大方、庄重、朴实,是公文语言的基本风格。公文语言忌讳华丽、造作、卖弄。鲁迅 先生在 《答北斗杂志社问》中曾提出“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也说:“我们‘生造’的东西太多了,总之是‘谁也不懂’。”在当前的公文写作实践中,这种现象还没有完全杜绝。做作、生造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虚荣心作怪,以为语言越新异越能显示作者的才华。二是对词语的运用还没有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对其含义还不能准确辨析。只要端正文风,刻苦学习,这些毛病并不难克服。b、不溢美,不虚饰溢美、虚饰,也是公文语言的大忌。例如,表扬一个医生医术高明,就说他是“当代华佗”;医德高尚,就说他是“当代白求恩”。说某人工作刻苦,动不动就说他废寝忘食,甚至说他连续几天几夜不合眼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这些溢美之辞既不真实,也不感人,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还有人热衷于一些空洞轻浮的言辞,例如:“一把手亲自抓,党委委员人人抓,分管委员认真抓,主管部门直接抓,有关部门配合抓”,这些都是废话,更谈不上文采。第三个问题:几种事务性公文的写作要领

一、总结和经验材料写作a.总结的含义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从理论认识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以明确努力方向,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机关事务文体。它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广泛使用的常用文体。毛泽东曾指出:“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段话精辟地阐述了总结的作用和意义。总结的写作过程,既是对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回 顾过程,又是人们思想认识提高的过程。通过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它还可以作为先进经验被上级推广开来,为其他单位所汲取、借鉴,推动面上的工作的顺利开展。

2、总结的特点①自我性总结是对自身社会实践进行回顾的产物,它以自身工作实践为材料,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写法,其中的成绩、做法、经验、教训等,都有自指性的特征。②回顾性总结是回顾过去,对前一段的工作进行检验,但目的还是为了做好下一段的工作。所以总结和计划这两种文体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一方面,计划是总结的标准和依据,另一方面,总结又是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的重要参考。③客观性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所列举的事例和数据都必须完全可靠,确凿无误,任何夸大、缩小、随意杜撰、歪曲事实的做法都会使总结失去应有的价值。④经验性总结必须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 原则,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找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得出规律性认识,这样才能达到总结的目的。

二、总结的分类和内容①总结的分类按范围分,有班组总结、单位总结、行业总结、地区总结等。按性质分,有工作总结、教学总结、学习总结、科研总结、思想总结、项目总结等。按时间分,有月份总结、季度总结、半年总结、总结、一年以上的时期总结等。按内容分,有全面总结、专题总结等。区分以上总结的种类,目的在于明确重心、把握界限、为构思写作提供方便。但上述分类不是绝对的,相互之间可以相容、交叉。如《××大学1999工作总结》,按性质讲是工作总结,按范围讲是单位总结,按时间讲是总结,按内容讲是全面总结。在总结的分类上,应灵活掌握,不必过于拘泥。②总结的内容 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a、基本情况这是对自身情况和形势背景的简略介绍。自身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基本建制、人员数量、主要工作任务等;形势背景包括国内外形势、有关政策、指导思想等。b、成绩和做法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采取了哪些方法、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等,这些是工作的主要内容,需要较多事实和数据。c、经验和教训通过对实践过程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经验教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d、今后打算下一步将怎样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准备取得什么样的新成就,不必像计划那样具体,但一般不能少了这些内容。

三、总结的写法

1、总结标题总结的标题有种种形式,最常见的是由单位名称、时间、主要内容、文种组成,如《××市 财政局1999年工作总结》、《××厂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有的总结标题中不出现单位名称,如《创先争优活动总结》、《1999年教学工作总结》。有的总结标题只是内容的概括,并不标明“总结”字样,但一看内容就知道是总结,如《一 年来的谈判及前途》《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51页。、《走活三步棋,选好一把手》《先锋》1996年第5期。等。还有的总结采用双标题。正标题点明文章的主旨或重心,副标题具体说明文章的内容和文种,如《构建农民进入市场的新机制——运城麦棉产区发展农村经济的实践与总结》、《加强医德修养树立医疗新风——南方医院惠侨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

2、总结的正文和其他应用文体一样,总结的正文也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各部分均有其特定的内容。①开头总结的开头主要用来概述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主要任务、时代背景、指导思想,以及总结目的、主要内容提示等。作为开头部分,要注意简明扼要,文字不可过多。②主体这是总结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成绩和做法、经验和教训、今后打算等方面。这部分篇幅大、内容多,要特别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态有三种。第一,纵式结构。就是按照事物或实践活动的过程安排内容。写作时,把总结所包括的时间划分为几个阶段,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每个阶段的成绩、做法、经验、体会。这种写法的好 处是事物发展或社会活动的全过程清楚明白。第二,横式结构。按事实性质和规律的不同分门别类地依次展开内容,使各层之间呈现相互并列的态势。这种写法的优点是各层次的内容鲜明集中。第三,纵横式结构。安排内容时,即考虑到时间的先后顺序,体现事物的发展过程,又注意内容的逻辑联系,从几个方面总结出经验教训。这种写法,多数是先采用纵式结构,写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情况或问题,然后用横式结构总结经验或教训。主体部分的外部形式,有贯通式、小标题式、序数式三种情况。贯通式适用于篇幅短小、内容单纯的总结。它像一篇短文,全文之中不用外部标志来显示层次。小标题式将主体部分分为若干层次,每层加一个概括核心内容的小标题,重心突出,条理清 楚。序数式也将主体分为若干层次,各层用“一、二、三……”的序号排列,层次一目了然。③结尾结尾是正文的收束,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方向、任务和措施,表明决心、展望前景。这段内容要与开头相照应,篇幅不应过长。有些总结在主体部分已将这些内容 表达过了,就不必再写结尾。

3、总结写作的注意事项①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总结写作的基本原则,但在总结写作实践中,违反这一原则的情况却屡见不鲜。有人认为“三分工作七分吹”,在总结中夸大成绩,隐瞒缺点,报喜不报忧。这种弄虚作假、浮夸邀功的坏作风,对单位、对国家、对事业、对个人都没有任何益处,必须坚决防止。②要注意共性、把握个性总结很容易写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当然,总结不是文学作品,无需刻意追求个性特色,但千部一腔的文章是不会有独到价值的,因而也是不受人欢迎的。要写出个性,总结就要有独到的发现、独到的体会、新鲜的角度、新颖的材料。③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有人写总结总想把一切成绩都写进去,不肯舍弃所有的正面材料,结果文章写得臃肿拖沓,没有重点,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

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而一般性的材料则要略写或舍弃。

二、工作报告

(一)工作报告的含义、特点和类型

1、工作报告的含义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代表领导机关在大型会议上,针对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的基本工作,对全体与会者所作的全面、系统的报告,就是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是大会的主要项目,它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向本系统的领导和群众汇报工作;传达上级机关的有关指示或最要文件;  部署工作,提出下一步工作目标和原则要求;  动员群众积极投入某项工作。不同类型的大会,其工作报告的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

2、工作报告的特点①全面性工作报告是对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的基本工作所作的全面性的报告,有着综合性、系统性、总揽全局的特点。因此工作报告一般都要分成几个大的部分,从不同侧面、不 同角度对工作进行汇报和部署,篇幅一般比较长。特别是政府负责人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党的机关负责人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所涉及的时间长、空间大、问题多、份量重,有时宣读时间可长达数小时。②全局性工作报告虽然是某一领导人在大会上宣读的,但报告的内容却不仅仅是报告者个人的思想、观点和态度,它是领导机构集体意志的反映,在这一点上,它跟主要代表个人意志的领导讲话稿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工作报告从初步构思到修改定稿,都要经过集体讨论,并要在领导班子的会议上获得通过之后,才能到大会上宣读。③指导性工作报告一般不具体布置某一项工作,但指导性的特点十分鲜明。正确评价以往的工作,明确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的任务和奋斗目标,以便大会之后统一步调、统一行动,这是工作报告的基本功能。人们经常说要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其中包括传达贯彻××会议形成的决议,也包括领会执行大会工作报告的有关内容。

3、工作报告的类型①汇报性工作报告一届领导机构任期已满,在本次大会上选举换届之前,由上届领导所作的工作报告,一般都属于汇报性工作报告。②传达性工作报告重点用以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决议,以及上级机关的重要指示和重要会议精神的工作报告,称传达性工作报告。③部署性工作报告这种工作报告的内容侧重于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阐明工作活动的宗旨、任务、目的、意义。

(二)工作报告的写法

1、标题、时间、称谓①标题 工作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基本形式。单标题有两种情况:一是由报告性质和文种构成,如《政府工作报告》;二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如《在省直机关反腐倡廉动员大会上的报告》。双标题是将报告主要内容或主要精神概括为一句话做为主标题,副标题则由报告人、会议名称、文种构成。如《高举旗帜把握大局进一步把反~斗争引向深入——××同志在中 共××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②时间大会工作报告的时间位于标题之下正中,外加括号。③称谓称谓在正文之前,顶左边书写,一般写为:“同志们”、“各位代表”等。

2、正文①开头工作报告的开头,有下列几种写法:报告人向大会提出审议报告的请求。这是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政府主要负责人作工作报告时常用的格式。阐明会议的意义和主题。这是党的代表大会工作报告常用的写法。开门见山提出主要工作要点。这是部署工作性的报告常用的开头方式。②主体作为充分展开报告内容的部分,主体因报告类型的不同、侧重点的不同,写法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是汇报性的工作报告,主体要全面总结任期内或特定时期内的工作成绩和存在问题,提 出今后的打算及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如果是传达方针、政策、决议、指示的工作报告,主体主要是转述和解释有关精神,并对贯彻落实提出具体方案。如果是部署性的工作报告,主体要列举出主要工作、任务、目标,还要提供方法、步骤、措施和要求。③结尾结尾一般用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或提出贯彻落实的要求。

三、领导讲话稿

一、领导讲话稿的含义、特点和类型

1、领导讲话稿的含义广义上说,开幕词、闭幕词、工作报告,都是领导讲话稿。这里所说的领导讲话稿是狭义的,是指领导人在会议上用于口头发表的、带有一定指示性或指导性的文稿。领导讲话稿是一种常用的会议文书。领导讲话稿提倡由领导人自己撰写,也可由领导授意,秘书代写,最终于领导审定使用。领导讲话稿不像大会工作报告那样有着鲜明的集体意识性,它可以有领导个人的观点。有些领 导在胸有成竹的情况下,也可以不用文稿,直接在大会上演说,由别人记录下来才形成文稿。

2、领导讲话稿的特点①主旨鲜明,重点突出如果一个领导在台上讲话,说了很多,听众还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意思,这个讲话稿一定是不成功的。领导讲话稿要做到主旨鲜明、重点突出。针对什么问题,表明什么观点,拥护什 么方针,传达什么政策,批评什么错误,提出什么要求等等,都要集中明确。为了做好这一点,讲

话稿的写作首先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来写,其次要注意抓住要点、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②语言通俗,表达生动常见有些领导在台上讲话时,台下的听众或心不在焉,或窃窃私语,或左顾右盼,或昏昏欲睡,这样的讲话根本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不是成功的讲话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内容空洞,也可能是语言枯燥、表达生硬,引不起听众的兴趣。语言通俗、表达生动,是领导讲话稿的基本特点之一,在写作中必须注意这一点。为此,八股腔调不能有,枯燥的说教不能有,要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要有启发性和吸引力。③台上台下,双向交流讲话稿在引起台下人思想和感情的共鸣时,才算是真正被听众接受了。事实上,讲话稿虽然是一个说、众人听的单声话语,但台下听众用表情与讲话人进行的无声交流,决定了讲话不是单向性的,而是跟听众的相互交流。为此,撰写讲话稿时必须心中有听众,要预测听众可能出现的反应,力求与听众形成共鸣。

3、领导讲话稿的类型①宣传鼓动性讲话在动员会、庆祝大会、成立大会、运动会开幕式、群众集会等大会上,运用较多的是宣传鼓动性的讲话稿。这种讲话稿,重视思想的宣传和精神的鼓舞,一般不作指示、不部署工作,但可以改变听众的精神面貌,唤起听众投身某项工作或事业的热情。②分析指导性讲话布置中心工作,或研究某一问题,或统一与会者思想的会议,运用较多的是分析指导性讲话。这种讲话针对某项工作、某一问题,进行深刻的理性分析,深入浅出,循循善诱,逻辑性强,说服力强。③总结评论性讲话总结会、表彰会、办公会、经验交流会以及大会闭幕式上的领导讲话,侧重于总结评论。或对前一段的工作,或对大会的成果,或对各种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作一番总结评论,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是这种讲话的主要内容。

(二)领导讲话稿的写法

1、标题、日期和称谓①标题领导讲话稿的标题有两种写法。一是单标题。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如《xx同志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也可以省略讲话人姓名,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 行政区成立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二是双标题。写法是:将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概括为一句话作主标题,再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副标题。如《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上的讲话》。②日期将讲话当天的日期用汉字书写,加括号置于标题下方中央。③称谓根据会议的性质、与会者的身份,分别使用“同志们”(党的会议常用)、“各位代表”(代表大会常用)、“各位专家学者”(学术会议常用)、“女士们,先生们”(国际性会议 常用)等。

2、正文①引言讲话稿的引言有多种写法,归纳起来有下列主要类型:强调时间、空间,概略描述场面。庆祝大会比较多地采用这种引言。如:今夜月明风清,波平如镜。中葡两国政府在这里举行庄严的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宣告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举世关注的重要时刻。(xx1999年12月20日 《在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上的讲话》)表示慰问和祝贺。上级领导出席下属某部门或系统会议时的讲话,较多采用这种引言。如:李安厅长在全省高速公路工作会议暨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话题。在传达精神、布置工作的会议上的讲话,较多采用这种引言。如:李安厅长在厅机关和厅直单位处级干部~(第一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②主体作为讲话稿的核心部分,讲话稿在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无非是主题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表达通畅、文字准确。关于内容、文字问题无需多说,这里重点强调结构的安排。主体部分的层次安排主要是并列和递进两种方式。并列式结构就是将几个方面的问题相互并置地排列起来,说完一个,再说一个,各个层次之间如果相互交换位置,一般不影响意思传达。在布署工作的会议或总结性的会议上的讲话,这种写法比较常见。递进式结构是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层到深层的层次安排方法,各层意思之间呈现逐层深入的关系。在统一思想的会议上,较多采用这种讲话方式。讲话稿的主体,因会议不同、讲话人的身份不同、内容侧重点不同、领导之间先后讲话的次序不同,其写法也会有较大的差异。以上说的两种结构方式,只是就大体而言,具体操作起来还需要灵活处理。③结尾相当多的实用文体都不一定要有结尾,但讲话稿不同,它一定要有一个结尾。否则,听众会认为,×× 领导还没有讲完怎么就转身下台去了?写结尾要注意两点:首先,结尾要结在必然收束的地方。主要内容表达完毕了,主体部分结构完整了,文章就到了要结束的地方。这时如果还不结束,听众就会不耐烦。反过来,如果内容还没表达完,主体还不完整,既使有一个专门的结束语,文章也不完整。其次,可采取自然结束和专门交代两种结尾方式。自然结束不用专门的结束语,但听众都能听得出来,讲话到这里结束了。专门交代则使用模式化的结束语。

第三篇:办公室主任谈公文写作

办公室主任谈公文写作

一、马凭四条腿,人凭一张嘴,干工作离不开一支笔

1、材料工作关系政府形象和权威。当干部、干工作,离不开动员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而实现这些职能,就要起草文稿、发表讲话。怎样把上级的决策部署传达下去,如何把上级的会议精神贯彻下去,如何把工作推动下去、落实下去?文件、材料、讲话非常关键。好的讲话使人知、使人信、使人动、使人激、使人奋、使人乐。使人知,就是让人知道什么、明白什么;使人信,就是让人相信、让人信服;使人动,就是让人动起来,让人去做、去干、去落实;使人激、使人奋,就是激动人心,振奋人心;使人乐,就是让人轻松愉快,让气氛活跃,让人喜欢听。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还是当下的脱贫攻坚工作,好的动员部署讲话一定使人精神抖擞、热血沸腾。当一名领导,要让同志们服从,首先得让同志们服气。在某种程度上,材料水平就是办公室的水平。

2、材料水平就是工作水平。日常做人,要说话办事;机关工作,要办文办会。文章考验两个能力:一是政治思考力,二是艺术表达力。就拿工作总结来说,总结的是工作、也是思想,是经验、也是教训,很难想象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都不会归纳和梳理,能把工作干得多么出色。同时,也只有是自己一点一滴做出来的,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感受才能深刻,思考才能深入,经验才会真切,体会才能铭心。从这个意义上讲,工作干得好和总结写得好同样重要。不会写文章的干部不可能是个有水平的干部。一个有水平的干部,如果他真的把工作当成一种事业,真的想为社会、为百姓干一点事,真的想探寻真理,研究规律,那他最后必定是一位政治家、专家、学者和文章家。诸葛亮的《出师表》、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毛主席那些大气深刻的文章,都是文随事出,情随理现,既是文章的经典,更是工作实践的结晶。

二、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写文章就是在学习创新中融会贯通。

1、坚持学习借鉴、模仿创新。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写文章也一样,就像画画的学描红,练书法的学临帖。写材料就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借鉴、总结和提升。特别是对上级的大政方针、主要精神、根本原则、规范性提法,以及一些对形势的判断等,要跟紧上级精神。因为公文的内容反映的是组织的意志,是“代人立言”,特别是作为机关公文一般是以落实上级精神为主,在精神上必须同上级保持一致,这必然要体现在语言文字载体上的统一,必要的内容,必要的语言,不能改变。

在学习借鉴中,决不能照搬照抄,全盘抄袭。要学习别人的选题立意,借鉴谋篇布局,模仿行文风格,但要创新自己的写作方法,绝不能奉行简单的复制粘贴。借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文体可采用张三的形式,结构可融汇李四的骨架,内容可涉及王五的涵盖,语言可借鉴赵六的精彩,然后进行优化组合,进行创新创造。总之是一条:参考要广泛,引用不单一,摹仿看不见。

2、做到相互结合。具体说,就是上级精神地方化、外地经验本土化、过去的东西时尚化。学习借鉴上级的材料要以与我县结合为主,学习外地的材料要以与我县的实际结合为主,学习之前的材料要以与当前的新形势、新提法,新常态、新理念结合为主,归纳起来就是上下结合,内外结合,古今结合。干工作、写材料,会结合,不仅是方法,也是能力。怎么结合?我认为要做到“找准切入点”“抓住结合点”“明确着力点”,三个点一抓住,就结合成功了。

3、拓宽思路。就是要做到“三通”。

——嫁接变通。清代有个学者叫袁枚,他说“蚕食桑而所吐丝者,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蜜者,非花也。”“嫁接”的关键是“变通”。要结合实际,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因地而变、因人而异,灵活变通,为我所用。通过嫁接变通,让观点闪光,让材料出彩。

——触类旁通。如果说嫁接变通的关键是“技术改造”,那么,触类旁通的关键则是“技术引进”。精彩的文章处处闪光,我们可以从中引进文路,引进布局,引进技巧,引进创新。很多文章内容不同,但格式相通;很多事情做法不同,但道理相通;很多故事情节不同,但反映的意义一样。“触类旁通”的关键是“触”,是通过学习别人的文章,触发自己的灵感,开发自己的潜能,启迪自己的思路,然后发现共同点,找到共振点,抓住结合点,明确着力点,这样就会让思路豁然开朗,让文章顺理成章。

——融汇贯通。所谓融会贯通,就是广览博收、融为一体,“尽百家之美,以成一人之奇”。融会贯通的关键是“融”,就是结合、综合、揉和、耦合。融合就像和面一样,小麦不是面条,面粉不是面条,水也不是面条,但放在一起进行融合、揉和,再通过擀面杖,就成了面条。劲道不劲道、吃着美不美,就看你的综合概括能力、分析研究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要我说,参考一篇文章写一篇文章是抄袭,参考三篇文章写一篇文章是模仿,参考十篇文章写一篇文章就是创造。能参考更多的文章,然后融会贯通,再来创新一篇文章,那就是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水平。

4、注意方式方法。我把它称之为“六句真言”。

——明确意图。写材料首先要明确意图。开个会议,写个讲话,准备材料,首先要弄明白这个会是干什么的,要解决什么问题,是讲给谁听的,写给谁看的,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这些东西弄不明白,心里就没有底。写材料前首先要弄明白,你这个会议、这个材料是动员会还是总结会,是座谈会还是汇报会,是宣传教育还是总结表彰,是调查研究还是请示汇报,等等。我总结了起草讲话要弄清9个问题:谁来讲?以什么身份讲?什么时候讲?为什么讲?会议要求该咋讲?与会同志想听啥?等等,如果这些都搞不清楚,那你写出的材料就要不成。

——把握高度。起草一个文件,不是代表个人,而是反映整个单位、甚至是全县的发展。因此必须站位全局、把握大局,写出全局的高度,领导的高度,战略的高度,理论的高度。要善于从思想和理论深度上把握高度,从高处、大处、远处、深处来审视和考察、从对领导的战略意图和对全局的把握上体现高度,从大背景、大战略、大进程之中来把握高度。有了高度,文章的站位问题就解决了,材料的分量就出来了。

——理清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一个材料、一篇文章,首先思路要清,准备写什么,写哪几个部分,安排几个段落等,都必须思路清晰。思路不仅体现在整个框架,也体现在每一部分、每一段落、每一层次。

——层次清楚。写文章要注意层次感和逻辑思维。一篇文章整体是这样,每个部分、每个段落也是这样。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要讲逻辑关系,要有先后顺序,这样才会层次分明。否则就会层次不清,语无伦次,杂乱无章。

——重点突出。哪些应该详细论述,哪些应该轻描淡写,哪些应该一笔带过,要做到胸中有数、心中有底。如果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读了以后、听了以后就会主次不清,方向不明。整篇文章大的方面,重点是什么,主题要鲜明,每一部分里面重点写哪几段,每一段里面重点写哪几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里面重点写哪几句话等,都要层次清楚。写文章讲究详略得当,而只有重点突出,才能详略得当。

——准确表述。就是文章的观点要准确、材料要准确、语言要准确、用词用语要准确、标点符号要准确,等等。写文章、写讲话,介绍情况,都力求准确,也就是如何把最恰当的文字、最恰当的话、最恰当的词语用在最恰当的地方。《菜根谭》中有句话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恰好,就是恰到好处,就是准确精当。

总之,我个人的体会,只要做到了这六点,文章基本上得个90分以上没有问题。这六点不仅整篇文章是这样,一个材料的每一部分、每一段落都是这样!这六点不仅是写材料的要求,也是欣赏材料、判别材料好坏的标准之一。

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万事皆可入文法。

1、“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是《红楼梦》里的一句话。毛主席说:“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那么,材料就是工作的反映。既然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那反过来说,所有的客观事物不都是文章吗?什么是客观事物?万事万物、做人做事都是客观事物,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也是客观事物。客观事物都有规律,这些规律也是文章的规律。所以,我加了一句叫:万事皆可入文法。把事情做好了,把人做好了,把话说对了,也就把文章做好了。

2、写材料就好像我们盖房子。盖房子要先搭架子,写材料要先拉提纲;盖房子要先备足材料,写材料要先搜集资料;房子盖成要粉刷,文章写成要润色;盖成的房子要装修,写成的材料要修改。丰子恺在《现代建筑的形式美》这篇文章中说:“现代建筑的形式美有四个条件:第一,建筑形态须视实用目的而定;第二,建筑形态须合于“工学”构造;第三,建筑形态应巧妙地应用材料的特点;第四,建筑形态须表现出现代感觉”。写材料也是同理,要实用,要合“工学”,要巧妙运用材料,要有时代感。所以,知道盖房子的道理就会写材料。

3、有人说,好文章就像一个美女。文章的美感就是语言美、结构美、层次美。好材料也要像美女,就是材料的内容框架要匀称,就像人体胖瘦,只有匀称才好看,也就是《丽人行》中说的“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那才是天生丽质好文章。如果只有骨头没有肉,你写的是文章提纲。不论是起草一个文件,还是写一个讲话,先不说你的立意如何,首先要让你的材料上下匀称,整体和谐,详略要得当,重点要突出。

4、写材料就像打仗。有句成语叫“纸上谈兵”,其实写材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纸上谈兵。我们经常写材料的人就像一个将军,掌握着字、词、句这些千军万马,领导指挥着层次、段落、部分这些“军师旅团”。写一篇文章就像打一次硬仗,这些兵马如何使用,这些军师旅团如何摆布,就是写材料的学问。写材料前充分搜集资料,就好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写材料要认真构思,要讲“意在笔先”,只有“运筹于帷幄之中”,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文章的布局,字词的运用,就像战前的排兵布阵。排兵布阵时,海陆空相互配合、联合作战,各个兵种各就各位、按部就班,都安排得有条不紊,这样的文章才能上下贯通、整体协调,才有战斗力,才能打胜仗。

5、一篇文章、一个讲话,短的几百字,长的上万字,这些字词句从语言学的角度讲,都是按照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但从写作的角度讲,却是通过你所要表达的主题统帅起来的。一部《新华字典》,收有1万多字,如果把这些字儿胡乱集在一起,没有人会说它是一篇文章,因为它没有主题,没有灵魂,但把这些字很好地组织起来,表达一个主题,反映一种思想,就是一篇文章。所以兵马再多,没有将领统帅,都是乌合之众;字词再多,没有主题支配,都是文字垃圾。所以要写好材料,就要像一个将军一样,有将帅之谋,会用兵之策,善于把最适合的兵用到最适合的地方。好材料就是这样写成的。

6、毛主席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这篇文章,不仅教我们学会工作方法,而且教我们写作方法。譬如,文章指出,党委要学会“弹钢琴”,十个指头都动作;要胸中有“数”,有基本的数量分析,做好调查研究,这些写文章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特别是第九条“精兵简政”,讲的就是办文办会。

文中指出:“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简明扼要本身就是写作方法。扼要就是掐住要害,抓住根本。打蛇要打七寸,办事要抓关键。做文章唯有扼要,才能简明。只有抓住关键、掐住要害,才能一语中的、力透纸背。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芝麻黑豆摊一场,没有主次,不讲重点,肯定不是好文章。没有长期的历练,没有一定的功力,想做到简明扼要也不容易。

7、某种意义上,写文章就是搭配。从小处说,是词语搭配,句子搭配,段落搭配;往大处说,是主题与材料的搭配,结构与内容的搭配,论点与论据的搭配,等等。会搭配就会写文章。当然,搭配不能乱搭配,也要讲规矩,要搭配得准确、恰当、协调,要门当户对。有句成语叫言当其时,就是话说的是时候,说的是地方;该说不说,那是失职;不该说的说了,那就是失言!

四、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做人比作文更重要,研究规律比研究技巧更重要。

1、研究工作比研究材料更重要。或者叫研究问题比研究材料更重要。文章为工作服务,工作就是解决问题。李瑞环在《学哲学用哲学》中说,“我们有些文章写得不好,不是词汇不够多、句子不够美,而是动机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毛病,在鼓捣字儿上花得时间太多,在研究事儿上下得功夫太少。”

我们经常讲“开门当秘书,关门当领导”,而要当好“领导”,就必须经常想领导关注的问题、思考领导想的工作,做到与领导思路对接、同频共振,而不是游离于领导之外,置身于工作的边缘,为文章而文章,为材料而材料。要领会领导的思路,研究领导的言语习惯,更重要的是研究领导所担负的工作。

研究工作,就要经常想工作进展得怎么样,我能为领导决策做什么?如果我是领导,我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希望怎么干?向上级汇报,就要想了解我们做了些什么,上级领导想听什么,怎样汇报才能更出彩。对于写材料来说,你对问题思考的高度和深度,决定了材料的高度和深度;你对工作的关注度、融入度,决定了材料的适用度。所有的文字材料都必须围绕工作,围绕问题,特别是中心工作、主要问题、重大问题来进行构思和写作。

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大局,站位全局,才能把话说透,把问题点准,把带有规律性和根本性的东西揭示出来,写出的材料才能切合实际,解决问题。

2、做人比作文更重要。有句话叫文如其人。反过来说,也就是人如其文。一个善于做人的人,写出来的材料、讲出来的话就会是真话、实话、掏心窝子话,而不会是昏话、废话、假话,甚至不说人话。一个缺乏爱心、不热爱生活、对生活没有激情的人,不可能写出真诚感人、温暖人心的文章。内心狠毒,文字必定阴冷;正在谈恋爱,文字就灿烂。谦虚的人,必定好学;有教养的人,材料必定雅致;乐观的人,材料必定生动;宽容的人,材料必定大气;认真的人,就不会错字连篇。人实在文笔才能实。

郭沫若说,文章是人写的,首先是人的问题。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文章,思想正确、态度鲜明、作风正派,写出来的材料才能立场坚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符合实际。所以:态度决定前程,文品就是人品,文风就是作风,文章就是形象。人与文章融为一体,才是最高境界。

3、研究规律比研究技巧更重要。世上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可循。生活有生活的规律,学习有学习的规律,工作有工作的规律。文字材料也一样,只要在平时具体写作实践中勤研究,多琢磨,多摸索规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写文章就是要尊重规律、研究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我们提倡创新,但创新也不能违背规律。即使创新,也有规律。许多工作可能性质不同,但规律是一样的。所以,研究规律比研究技巧重要。

4、写作规律大体是“无三不成文”。

第一,三句话是文章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句型、句式。这种句型句式,高度概括,精准凝炼,富于哲理,简洁有力。譬如“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三严三实”等。还有,人生有三通:通人情,通世故,通礼仪。人生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爷的事,等等。这种排比句式,或并列、或递进,说理精辟、表意精准,很有表现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二,就写作本身而言,“三”是布局谋篇之道,具有规律性,是种方法论。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叫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我们写的公文材料大多属于议论文范畴,而议论文讲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其中论证方法就是运用三段论,提供论据,进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用“三”来布局谋篇和构思讲话,有很多可以借鉴。譬如礼仪性的讲话,往往讲三个方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大家的支持表示感谢;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希望。一般工作报告,也是三部分:回顾与总结;目标与任务;希望与要求。大多数的阶段性工作讲话,也基本是三部分:前段工作怎么样,当前问题是什么,下步工作如何干。这种三点式,最有利于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核心。

第三,对于写材料,也有很多“无三不成文”的规矩。比如:公文标准三个有:有思想做灵魂,有结构做筋骨,有内容做血肉;公文语言讲三性: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改进文风三个字:短、实、新;选择材料三原则:值得写,能够写,适合写;文稿修改三方法;顺着改,照着改,问着改;文章结尾有三忌:忌虎头蛇尾,忌画蛇添足,忌草草收兵。等等,讲的都是一种规律。

4、文有“三用”。

一是实用,就是有实际使用价值。

公文因实用而生、为实用而作,实用是其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公文的生命。起草的意见、决定、通知、方案等,首先考虑成文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可行性,公文的语言就会主旨鲜明,指向准确,简明扼要,精炼精当,落实起来便于操作、易于执行,而不会含糊其辞,语焉不详。要努力做到不写废话,不写自己没弄懂的话,不写没有根据的话,不说大家看不懂听不懂的话。可以说,几乎所有公文起草上存在的问题都可以从没有真正领会其实用性上找到根源。

二是适用,适合的适,意思就是符合要求。

我们是抓质量的,质量的功能就是具有符合性、适应性、满意性。文字材料也是一样,首先要符合要求,满足需求,不适合、不适用,都是一纸空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15种公文文种,其定义前都有“适用于”三个字。除文体、文种之外,讲适用,还要讲得体,讲分寸。不同文体、不同文种有不同的语言要求,语气不同,表达的态度也不同。譬如,“不予同意”“不同意”“不拟同意”都是不同意,但表达效果却明显不一样。因此,无论文体、文种,还是用词、用语,都要讲究适用二字。某种情况下,适合、适用的,才是最好的。

三是受用,就是好文章、好文稿要让人读着悦心,听着得劲,看着舒服。

写文章讲究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也要讲以言悦人。写文章就是用笔说话,但有话说还得把话说好。譬如开会讲话,凡是好的讲话材料总能让人感到“有说头”,“有听头”,“有想头”,“有劲头”,这样的讲话才有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读者才能看得进,听者才能坐得住。

五、写材料苦,写材料难,保持好心态最关键。

1、写材料有三难。

一是难在材料学问深。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想当好“笔杆子”,没有几年硬功夫你应付不了。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你得让“外行看你像专家、内行看你像行家”。情况不熟悉、肚子里“没货”,巧妇难做“无米粥”。报告文件别人可以不看,但你不能不看;别人不掌握工作情况,但你不能不掌握;对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别人不知道,你不能不知道。这是第一难,难在材料学问深。

二是难在家里媳妇孩子不好哄。

没结婚时,人家姑娘凭你是个“笔杆子”,“情书”写得妙语连珠,情真意切,结了婚才知道这点文采最不实惠。节假日,别人陪着媳妇孩子转商场、逛公园、去旅游,你得闷在屋里找资料、想观点、寻材料、憋灵感。

三是难在亲朋好友不理解。

再会写材料的人,都知道没有好写的材料。单位写材料的人,最不喜欢听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大笔杆子,写个材料在你手里算个啥?大大小小一个材料,哪个不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甚至扒皮抽筋?别人都说你能写,可是“谁知其中苦,谁解其中味”?

2、写材料要保持“三好”。

好心态,就是把心态建设好,保养好,把握好,保持平静心态,保持平淡心态,保持向上心态。

好状态,就是面对材料任务,要不断调整精神状态,调优工作状态,保持高昂的激情和饱满的热情。

好姿态,就是当面对诱惑、面对荣誉、面对与人合作、面对干部调整,不汲汲于名利,不斤斤于得失,淡泊明志,坚守崇高,清风明月,自得其乐。

3、当“三好”秘书。

性情好。就是在压力下能逆来顺受,能忍辱负重,能任劳任怨,能委曲求全,再苦再累,也要撑开肚皮,装得下饭菜,装得下知识,装得下委屈。

文笔好。不用说了,简单说就是坐下能写,站着能说;出门能办事,回来能谋划。

身体好。熬眼磨屁股,也是出力活,身体不好,经不起摔打,受不了折腾,再有才华,也顶不下来。

第四篇:谈公文写作的思维方式

公文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公共事务活动中所运用的具有高度政策性、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由于这种文书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高度的政策性、法定的权威性和办理的时效性,因而公文写作在思维方式上也有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

一、以抽象思维为手段,概括公文内容

抽象思维是人们在分析、综合和比较的基穿越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础上,抽取同类事物的一般性或本质属性,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种思维方式。其间,概念、判断、推理是其主要思维形式;分析、综合、比较、概括以及定义、分类、演绎、归纳等是其具体思考方法。公文内容的归纳和概括,主要依*这种思维方式。这里所谈的公文内容,主要包括公文主旨、行文依据、行文目的或意义、公务活动的事项或问题以及对策、执行要求等等。其中,抽象思维的运用贯穿整个写作过程。

首先,在撰写公文的准备阶段,就必须运用抽象思维。准备阶段包括解读领导指令和搜集选取写作材料等工作。其中,解读领导指令是作者要过的第一关。因为在实际工作中,领导的指令往往并不十分明确,这就需要作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写作对象进行全面的审视,对其本质有一个深刻、理性的认识,而这就需要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抽象思维方法的大量运用。在随后的选材阶段,更是如此。公文的选材,除了要围绕主旨外,更重要的就是要能反映共性,能够说明当下公务活动的本质和特点,并能解决问题。而要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对搜集来的错综复杂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反复比较和周密的分析研究、筛选和概括,以确认材料的价值和在各部分的使用情况。

其次,在行文表达阶段,也必须依*抽象思维。在具体的行文表达中,无论公文主旨、行文依据、行文目的或意义、公务活动的事项,还是问题、对策、执行要求等等,均以概述、概括说明或简要议论的形式出现。遣词造句上,公文也有别于其他文体,如决议、条例、规定、命令、通知、请示、批复、报告、总结等,所使用的词、句、句群大都是概念、判断、推理,其基本要求是准确、简明,能够真实、恰当地概括反映当下公务活动的本质和特点,即便是用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的通报,以及以研究情况为主的调研报告,在介绍情况时也都比较概括,因为重点不在于此,而在于总结经验、教训或规律、对策,基本要求都是概念要明确、判断要恰当、推理要合乎逻辑,这些都体现了抽象思维的特征。

二、以程式思维为基础,规范公文格式

这里所说的程式思维,是指公文作者在起草公文过程中,总是借助于特定文种的既定格式,来体现相应的公文主旨,传达发文机关意愿的一种思维方式或思维习惯。这种情况在公文写作过程中极为常见。虽然公文写作也要求有独到见解,但那是在内容方面,主要指公文主旨,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措施等,而在公文的形式,尤其是格式上,为了提高办公效率,则不要求标新立异,更多的是按照既定模式展开。如许多公文文种的开头,一般都要求写行文根据、目的或意义;主体部分用来叙述基本事实,或阐明性质意义,或者提出措施、要求等等;结尾部分则是执行要求或申报请求等。不仅如此,许多公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也有既定的模式。如开头和正文部分一般只用叙述、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其中,开头为简要说明;中间部分多为概叙、概要说明或简单议论;结尾处一些文种惯用“来函收悉”、“敬请批复”、“特此函复”、“希即遵照”、“妥否,请批复”等约定俗成的套语收束全文。即使是非程式化语言,一般也要求平实化、常规化,反对藻饰。而所有这一切,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公文形式上的稳定性和规范性,使公文能以最清晰、最简洁、最便于阅读和理解的面目出现,为贯彻执行提供便利。相反,如果不按照这种既定模式来写作,总是标新立异,反而会为公文的理解、落实带来麻烦。而这就必然要求公文作者运用程式思维来写作。

三、以系统思维为保障,调控公文脉络

公文脉络是指公文内在的思路或思维活动的“路线”,其作用是对公文内容进行统筹组织与安排,以使其眉目清楚,言而有序。好的公文在脉络的掌控上是相当讲究的。首先,思路必须完整。全文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首尾要圆合,中心线索要连贯,过渡照应要清楚,既没有顾此失彼、残缺不全的情况,也不能有缺头少尾、七零八落的弊端。其次,结构要严谨。结构要周密,无懈可击,而绝无漏洞和颠三倒四的毛病。最后,行文要自然。要行止自如,顺理成章,浑然天成,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要达到这种完美的境界,显然又必须运用系统思维。

所谓系统思维,是指以系统论为思维基本模式的思维形态。它本质上是一种全局性思维,总是从事物的整体出发,思维程序是整体——部分——整体。而整体并不等于局部的简单相加,部分与部分之间最合理的组合才会产生最大的整体效应。系统思维的目标就

是要追求这种最大的整体效应。

好的公文正是充分运用了这种系统思维。从整体构思到具体层次段落的写作,始终能站在整体的高度,去处理全局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关系,尤其是特别注重公文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组织是否合理,是否反映了公务活动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是否有利于公务活动的开展,在材料的组织安排、段落层次的划分、过渡与照应、详略处穿越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理等方面是否能更好地表现主旨,同时是否做到了从不同文种的实际情况出发,因“体”制宜,采用最为恰当的表达形式,使内容与形式达到高度的统一等等,这些都需要运用系统思维来掌控。只有运用系统思维,在明确整篇结构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对各要素的具体要求的前提下,将诸多要素进行统筹安排,这些要素或“部件”才能形成强大的整体功能,并发挥整体效力。抛开系统思维,即使一些句子、一些段落写得再精准、再美妙也无济于事。可见,只有运用系统思维,统摄全篇,把整体的综合性作为起点,让各构成要素有机结合,才能调控好公文脉络,写出高质量的公文。

四、以辩证思维为灵魂,确立公文主旨

所谓辩证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思维过程中,以联系的、发展的、矛盾运动的观点去考察和认识事物,以避免得出机械、静止、片面性结论的一种思维方式。辩证思维不仅是人们探求客观世界奥秘和规律的钥匙,也是我们正确认识公务活动和确立公文主旨,使公文发挥应有的指挥、协调或指导作用的重要思维工具。可以说,没有辩证思维,就不会有对公务活动本质的、完整的、规律性的认识,也就不会确立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的公文主旨。例如,在请示、报告、批复、决议、议案等等文种的写作中,作者在深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还必须根据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及客观变化的态势,反复思考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权衡利弊,而不能急于下结论,目的就是要避免决策的极端化、片面性及主观武断等错误倾向。还有,辩证地看待问题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要求,不仅体现在几乎所有公文主旨的形成和确立上,更体现在公文主旨的揭示和表达上。如许多公文在肯定某种先进经验时,总要提出不要“一哄而上”,不要搞“一刀切”,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贯彻落实等等,这些都是辩证思维的体现。再如,辩证思维的另一大优势是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常常根据过去、现在的一些规律来推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对于诸如计划、总结性文种以及调研报告等公文的写作尤为重要。可以说,离开了辩证思维,就不会有正确的公文主旨,也就没有了公文的统帅、灵魂与价值。

当然,这些只是公文写作中几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它们之间也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公文写作全过程的。

第五篇:事务性公文写作琐谈

、随意杜撰、歪曲事实的做法都会使总结失去应有的价值。④经验性总结必须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 原则,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找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得出规律性认识,这样才能达到总结的目的。

二、总结的分类和内容①总结的分类按范围分,有班组总结、单位总结、行业总结、地区总结等。按性质分,有工作总结、教学总结、学习总结、科研总结、思想总结、项目总结等。按时间分,有月份总结、季度总结、半年总结、总结、一年以上的时期总结等。按内容分,有全面总结、专题总结等。区分以上总结的种类,目的在于明确重心、把握界限、为构思写作提供方便。但上述分类不是绝对的,相互之间可以相容、交叉。如《××大学1999工作总结》,按性质讲是工作总结,按范围讲是单位总结,按时间讲是总结,按内容讲是全面总结。在总结的分类上,应灵活掌握,不必过于拘泥。②总结的内容 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A、基本情况这是对自身情况和形势背景的简略介绍。自身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基本建制、人员数量、主要工作任务等;形势背景包括国内外形势、有关政策、指导思想等。B、成绩和做法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采取了哪些方法、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等,这些是工作的主要内容,需要较多事实和数据。C、经验和教训通过对实践过程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经验教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D、今后打算下一步将怎样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准备取得什么样的新成就,不必像计划那样具体,但一般不能少了这些内容。

三、总结的写法

1、总结标题总结的标题有种种形式,最常见的是由单位名称、时间、主要内容、文种组成,如《××市 财政局1999年工作总结》、《××厂200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有的总结标题中不出现单位名称,如《创先争优活动总结》、《1999年教学工作总结》。有的总结标题只是内容的概括,并不标明“总结”字样,但一看内容就知道是总结,如《一 年来的谈判及前途》《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51页。、《走活三步棋,选好一把手》《先锋》1996年第5期。等。还有的总结采用双标题。正标题点明文章的主旨或重心,副标题具体说明文章的内容和文种,如《构建农民进入市场的新机制——运城麦棉产区发展农村经济的实践与总结》、《加强医德修养树立医疗新风——南方医院惠侨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

2、总结的正文和其他应用文体一样,总结的正文也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各部分均有其特定的内容。①开头总结的开头主要用来概述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主要任务、时代背景、指导思想,以及总结目的、主要内容提示等。作为开头部分,要注意简明扼要,文字不可过多。②主体这是总结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成绩和做法、经验和教训、今后打算等方面。这部分篇幅大、内容多,要特别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态有三种。第一,纵式结构。就是按照事物或实践活动的过程安排内容。写作时,把总结所包括的时间划分为几个阶段,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每个阶段的成绩、做法、经验、体会。这种写法的好 处是事物发展或社会活动的全过程清楚明白。第二,横式结构。按事实性质和规律的不同分门别类地依次展开内容,使各层之间呈现相互并列的态势。这种写法的优点是各层次的内容鲜明集中。第三,纵横式结构。安排内容时,即考虑到时间的先后顺序,体现事物的发展过程,又注意内容的逻辑联系,从几个方面总结出经验教训。这种写法,多数是先采用纵式结构,写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情况或问题,然后用横式结构总结经验或教训。主体部分的外部形式,有贯通式、小标题式、序数式三种情况。贯通式适用于篇幅短小、内容单纯的总结。它像一篇短文,全文之中不用外部标志来显示层次。小标题式将主体部分分为若干层次,每层加一个概括核心内容的小标题,重心突出,条理清 楚。序数式也将主体分为若干层次,各层用“一、二、三……”的序号排列,层次一目了然。③结尾结尾是正文的收束,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方向、任务和措施,表明决心、展望前景。这段内容要与开头相照应,篇幅不应过长。有些总结在主体部分已将这些内容 表达过了,就不必再写结尾。

3、总结写作的注意事项①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总结写作的基本原则,但在总结写作实践中,违反这一原则的情况却屡见不鲜。有人认为“三分工作七分吹”,在总结中夸大成绩,隐瞒缺点,报喜不报忧。这种弄虚作假、浮夸邀功的坏作风,对单位、对国家、对事业、对个人都没有任何益处,必须坚决防止。②要注意共性、把握个性总结很容易写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当然,总结不是文学作品,无需刻意追求个性特色,但千部一腔的文章是不会有独到价值的,因而也是不受人欢迎的。要写出个性,总结就要有独到的发现、独到的体会、新鲜的角度、新颖的材料。③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有人写总结总想把一切成绩都写进去,不肯舍弃所有的正面材料,结果文章写得臃肿拖沓,没有重点,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

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而一般性的材料则要略写或舍弃。

二、工作报告

(一)工作报告的含义、特点和类型

1、工作报告的含义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代表领导机关在大型会议上,针对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的基本工作,对全体与会者所作的全面、系统的报告,就是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是大会的主要项目,它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向本系统的领导和群众汇报工作;传达上级机关的有关指示或最要文件;  部署工作,提出下一步工作目标和原则要求;  动员群众积极投入某项工作。不同类型的大会,其工作报告的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

2、工作报告的特点①全面性工作报告是对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的基本工作所作的全面性的报告,有着综合性、系统性、总揽全局的特点。因此工作报告一般都要分成几个大的部分,从不同侧面、不 同角度对工作进行汇报和部署,篇幅一般比较长。特别是政府负责人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党的机关负责人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所涉及的时间长、空间大、问题多、份量重,有时宣读时间可长达数小时。②全局性工作报告虽然是某一领导人在大会上宣读的,但报告的内容却不仅仅是报告者个人的思想、观点和态度,它是领导机构集体意志的反映,在这一点上,它跟主要代表个人意志的领导讲话稿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工作报告从初步构思到修改定稿,都要经过集体讨论,并要在领导班子的会议上获得通过之后,才能到大会上宣读。③指导性工作报告一般不具体布置某一项工作,但指导性的特点十分鲜明。正确评价以往的工作,明确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的任务和奋斗目标,以便大会之后统一步调、统一行动,这是工作报告的基本功能。人们经常说要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其中包括传达贯彻××会议形成的决议,也包括领会执行大会工作报告的有关内容。

3、工作报告的类型①汇报性工作报告一届领导机构任期已满,在本次大会上选举换届之前,由上届领导所作的工作报告,一般都属于汇报性工作报告。②传达性工作报告重点用以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决议,以及上级机关的重要指示和重要会议精神的工作报告,称传达性工作报告。③部署性工作报告这种工作报告的内容侧重于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阐明工作活动的宗旨、任务、目的、意义。

(二)工作报告的写法

1、标题、时间、称谓①标题 工作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基本形式。单标题有两种情况:一是由报告性质和文种构成,如《政府工作报告》;二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如《在省直机关反腐倡廉动员大会上的报告》。双标题是将报告主要内容或主要精神概括为一句话做为主标题,副标题则由报告人、会议名称、文种构成。如《高举旗帜把握大局进一步把反~斗争引向深入——××同志在中 共××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②时间大会工作报告的时间位于标题之下正中,外加括号。③称谓称谓在正文之前,顶左边书写,一般写为:“同志们”、“各位代表”等。

2、正文①开头工作报告的开头,有下列几种写法:报告人向大会提出审议报告的请求。这是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政府主要负责人作工作报告时常用的格式。阐明会议的意义和主题。这是党的代表大会工作报告常用的写法。开门见山提出主要工作要点。这是部署工作性的报告常用的开头方式。②主体作为充分展开报告内容的部分,主体因报告类型的不同、侧重点的不同,写法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是汇报性的工作报告,主体要全面总结任期内或特定时期内的工作成绩和存在问题,提 出今后的打算及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如果是传达方针、政策、决议、指示的工作报告,主体主要是转述和解释有关精神,并对贯彻落实提出具体方案。如果是部署性的工作报告,主体要列举出主要工作、任务、目标,还要提供方法、步骤、措施和要求。③结尾结尾一般用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或提出贯彻落实的要求。

三、领导讲话稿

一、领导讲话稿的含义、特点和类型

1、领导讲话稿的含义广义上说,开幕词、闭幕词、工作报告,都是领导讲话稿。这里所说的领导讲话稿是狭义的,是指领导人在会议上用于口头发表的、带有一定指示性或指导性的文稿。领导讲话稿是一种常用的会议文书。领导讲话稿提倡由领导人自己撰写,也可由领导授意,秘书代写,最终于领导审定使用。领导讲话稿不像大会工作报告那样有着鲜明的集体意识性,它可以有领导个人的观点。有些领 导在胸有成竹的情况下,也可以不用文稿,直接在大会上演说,由别人记录下来才形成文稿。

2、领导讲话稿的特点①主旨鲜明,重点突出如果一个领导在台上讲话,说了很多,听众还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意思,这个讲话稿一定是不成功的。领导讲话稿要做到主旨鲜明、重点突出。针对什么问题,表明什么观点,拥护什 么方针,传达什么政策,批评什么错误,提出什么要求等等,都要集中明确。为了做好这一点,讲

话稿的写作首先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来写,其次要注意抓住要点、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②语言通俗,表达生动常见有些领导在台上讲话时,台下的听众或心不在焉,或窃窃私语,或左顾右盼,或昏昏欲睡,这样的讲话根本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不是成功的讲话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内容空洞,也可能是语言枯燥、表达生硬,引不起听众的兴趣。语言通俗、表达生动,是领导讲话稿的基本特点之一,在写作中必须注意这一点。为此,八股腔调不能有,枯燥的说教不能有,要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要有启发性和吸引力。③台上台下,双向交流讲话稿在引起台下人思想和感情的共鸣时,才算是真正被听众接受了。事实上,讲话稿虽然是一个说、众人听的单声话语,但台下听众用表情与讲话人进行的无声交流,决定了讲话不是单向性的,而是跟听众的相互交流。为此,撰写讲话稿时必须心中有听众,要预测听众可能出现的反应,力求与听众形成共鸣。

3、领导讲话稿的类型①宣传鼓动性讲话在动员会、庆祝大会、成立大会、运动会开幕式、群众集会等大会上,运用较多的是宣传鼓动性的讲话稿。这种讲话稿,重视思想的宣传和精神的鼓舞,一般不作指示、不部署工作,但可以改变听众的精神面貌,唤起听众投身某项工作或事业的热情。②分析指导性讲话布置中心工作,或研究某一问题,或统一与会者思想的会议,运用较多的是分析指导性讲话。这种讲话针对某项工作、某一问题,进行深刻的理性分析,深入浅出,循循善诱,逻辑性强,说服力强。③总结评论性讲话总结会、表彰会、办公会、经验交流会以及大会闭幕式上的领导讲话,侧重于总结评论。或对前一段的工作,或对大会的成果,或对各种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作一番总结评论,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是这种讲话的主要内容。

(二)领导讲话稿的写法

1、标题、日期和称谓①标题领导讲话稿的标题有两种写法。一是单标题。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如《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也可以省略讲话人姓名,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 行政区成立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二是双标题。写法是:将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概括为一句话作主标题,再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副标题。如《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上的讲话》。②日期将讲话当天的日期用汉字书写,加括号置于标题下方中央。③称谓根据会议的性质、与会者的身份,分别使用“同志们”(党的会议常用)、“各位代表”(代表大会常用)、“各位专家学者”(学术会议常用)、“女士们,先生们”(国际性会议 常用)等。

2、正文①引言讲话稿的引言有多种写法,归纳起来有下列主要类型:强调时间、空间,概略描述场面。庆祝大会比较多地采用这种引言。如:今夜月明风清,波平如镜。中葡两国政府在这里举行庄严的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宣告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举世关注的重要时刻。(江泽民1999年12月20日 《在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上的讲话》)表示慰问和祝贺。上级领导出席下属某部门或系统会议时的讲话,较多采用这种引言。如:李安厅长在全省高速公路工作会议暨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话题。在传达精神、布置工作的会议上的讲话,较多采用这种引言。如:李安厅长在厅机关和厅直单位处级干部~(第一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②主体作为讲话稿的核心部分,讲话稿在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无非是主题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表达通畅、文字准确。关于内容、文字问题无需多说,这里重点强调结构的安排。主体部分的层次安排主要是并列和递进两种方式。并列式结构就是将几个方面的问题相互并置地排列起来,说完一个,再说一个,各个层次之间如果相互交换位置,一般不影响意思传达。在布署工作的会议或总结性的会议上的讲话,这种写法比较常见。递进式结构是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层到深层的层次安排方法,各层意思之间呈现逐层深入的关系。在统一思想的会议上,较多采用这种讲话方式。讲话稿的主体,因会议不同、讲话人的身份不同、内容侧重点不同、领导之间先后讲话的次序不同,其写法也会有较大的差异。以上说的两种结构方式,只是就大体而言,具体操作起来还需要灵活处理。③结尾相当多的实用文体都不一定要有结尾,但讲话稿不同,它一定要有一个结尾。否则,听众会认为,×× 领导还没有讲完怎么就转身下台去了?写结尾要注意两点:首先,结尾要结在必然收束的地方。主要内容表达完毕了,主体部分结构完整了,文章就到了要结束的地方。这时如果还不结束,听众就会不耐烦。反过来,如果内容还没表达完,主体还不完整,既使有一个专门的结束语,文章也不完整。其次,可采取自然结束和专门交代两种结尾方式。自然结束不用专门的结束语,但听众都能听得出来,讲话到这里结束了。专门交代则使用模式化的结束语。

下载』[公文写作]谈谈如何写好综合性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文写作]谈谈如何写好综合性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文写作格式

    公文印发相关标准及制度:(制度全文将以红头形式印发) 第三章 公文版式 第七条 公文格式 (一)公文用纸、排版规格和装订要求 公文用纸为A3(420mm×297mm),A3页面设置页边距: 上:3.7mm,下......

    公文写作

    物医学院学生干部培训会 公文写作 一、借条 1、定义 借条是人们彼此之间为处理财务、物资或事务来往,写给对方作为凭据或有所说明的条据。 2、格式 标题:借条 上款:顶格写单位......

    公文写作

    第十节 通 知 【例文1-10-1】 发布性通知1 关于印发《××省电力公司贯彻落实××年度党风廉政建设 省公司系统各单位党委: ××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已签订,为确保责任书......

    公文写作

    让千万个王涛涌现出来 王涛———9 0 年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又一位杰出代表,像一朵怒放的鲜花,他身上所体现的高尚美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展现了我们民族走向世界、......

    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 一、填空题:(共16分) 1、公文的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加标点符号。2、公文的发文字号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和该年度发文序号。3、宣布施行重大强......

    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 1. 应用文的出发点及其归宿是( D) (A)事例和数据(B) 本质和细节(C) 情节和人物3. X(A) 明确的时效性(B) 客观的真实性(C) 特定的程式性(D) 实用性 2. 应用文中材料的......

    公文写作最新格式

    2014最新公文写作标准格式(必用参数) 一、正文排版(针对文件内容) 文件标题:小标宋字体,2号,居中显示; 文件抬头(报送机关):仿宋,3号,顶格。 正文内容:仿宋字体,3号。(先设置此项) 段落标题:仿......

    公文写作格式

    公文写作及行文规则 一、公文种类及格式 (一)文种。把性质和用途相同的公文归并为同一种,对每一种公文规定了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文种的名称,即公文种类,简称文种。 新的党政机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