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彭品贺文献综述(定稿)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本科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 目 名 称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制度建议题 目 类 别毕业论文系别管理工程系专 业 班 级07级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班学 生 姓 名彭品贺指 导 教 师刘淑春辅 导 教 师刘淑春完 成 日 期
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制度建议
文献综述
【摘 要】大学生“村官”问题是近年来党和政府、社会及学界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界对这一问题已经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并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尚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本文是在在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简要评析总体研究现状,并指出当前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机制 理论依据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广大农村不论物质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相对滞后,导致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为此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实现城市反哺农村,达到共同富裕。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需要的是新思想、新技术、新活力,而作为这些特点代名词的“大学生”首当其冲的投入到了建设之中,而“大学生村官”也就应运而生。为了使得这些“大学生村官”更好的服务于“三农”,大量的学者专家开展了诸多形式的调查研究,促使这一措施能够有效、长久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步伐。
一、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是指由政府部门正式发文、组织考试筛选的、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1。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出台原因
提到“大学生村官计划”很容易让人联想曾经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不过两者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出发都有完全不同的意义。现今实施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城乡统筹发展使我国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缺乏人才的支撑;第二:随着我国大学扩招所带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于是基于这样的双向困境下,国家提出了此项一举两得的人才战略,同时也是党中央提出城市反哺农村的一条具体措施。
三、大学生村官计划发展历程
“大学生村官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点——线——面”的发展过程。
(一)点:
1995年,江苏省徐州丰县开始实施“雏鹰工程”,即采取“一报双考三公开”的方法,从所有670报名考生中选拔了63名大学生到村上任职。这就是“大学生村官”的最原始雏形,形成最初的一个点。1参见胡跃高等.“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O)
(二)线:
2002年开始,随着99级第一批大学扩招生相继毕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以及我国各界对“三农”问题的日益关注,“大学生村官计划”这项一举两得的措施开始得到初步肯定,于是我国各地相继开始推行这一政策,逐步形成了由“点到线”的分布。
(三)面:
2005年,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开始,至2010年4月29日,中央组织部下发通知,5年内选聘10万大学生村官增长为5年内选聘20万大学生村官,且2010年全国选聘3.6万名大学生村官。这期间“大学生村官计划”完成了“由线到面”的全面实施。
四、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调查研究
为了使得“大学生村官计划”这项一举两得的措施真正实现双赢的局面,我国众多的专家学者积极投身到该项计划的调查研究之中,各种调研报告、政策分析、学术论文琳琅满目,其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5类:
(一)剖析“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现状、出现问题及对策研究
相关的文献有:河北农业科学杂志2010年第14期第171——172页,岳华、李建芳、马倩影、宋晓慧《“大学生村官”项目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张岩 《“大学生村官”计划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白云飞 《大学生“村官”政策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北京支部生活杂志2010年第8期,王化占《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存在问题及对策》;乡镇论坛2010年1月刊 《真实生存现状调查:大学生村官到底面临哪些问题》;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0年8月,第27卷第4期,文德义、陈松《重庆市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对策》。在这些文献中,学者主要分析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专业不对口,难以开展工作;工作得到不到当地村委会的支持,无法得到村民认可;大学生担心之后工作出路等等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从高校培养;大学生自我提高;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法律制度保障等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分析“大学生村官计划”对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推进作用
相关文献有:理论导刊2010年4月刊,李永生 《刍论大学生村官与实现我国农村善治》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刘满喜《大学生村官机制与新农村建设》;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4期,邱哲《大学生村官推进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与创新》;文学界2010年01期,宋慧晶《浅析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企业导报2010年第7期,徐蓉蓉、汤晓丽《论湖北省大学生村官引导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等。这些文献主要从“大学生村官计划”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出发,肯定了该计划在农村的经济、文化以及民主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三)探究“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的文献有: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0期,张蕾《“大学生村官”的健康发展——“鲢鱼效应”引发的思考》;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马俊兵《大学村官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职教研究2009年9月第1卷第3期,成洁《大学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江汉论坛2010年6月,杨振海《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等。这些相关文献首先肯定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积极作用,为了该项计划能够长久的实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的选拔、培养制度,做好大学生村官从产到销,直至最后退出的一系列保障措施。
(四)从政策解读、政治理论的角度剖析“大学生村官计划”
相关文献有: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王艳艳《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公共政策分析》;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马爱玲《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公共政策分析》;扬州大学校报2009年4月第13卷第2期,盛海波、胡晓东、王学川《浅析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村官的政治功能;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王雅菊《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偏差研究》等。这些文献主要从政府的视角出发,从政策法规的完善着手,提出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意见。
(五)利用各种理论分析、优化“大学生村官计划”
相关文献有: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郭丽珍 《ERG理论视角解读大学生村官计划》 ;新重庆2010年第6期,洪天云 《创新“五步式”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 ;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7月第7期,邓艳葵 《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及其优化》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32卷第12期,童心 《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效应结构方程模型》等。这些文献主要是从如ERG理论、效应结构模型等着手探究“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展。
在现有的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相关文献中,很多专家学者所罗列的问题都涉及到了这几个方面:第一,大学生村官得不到村民的认可;第二,大学生村官处于自我怀疑中,感觉难以施展才能;第三,大学生村官进的来,留不住。如果以上的两点建议能够得以实施,这几个问题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大学生村官在培养和选拔上能够与当地实际情况对口衔接,那么大学生村官就能在自己熟悉的舞台大展拳脚的同时,实际帮助当地村民进行新农村建设,这样第一、二个问题也就不是问题,而当大学生村官得到了自我价值实现,第三个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
当然以上建议都仅仅停留于理论的层面,如果得以论证且要付诸实践,还需要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给予保障,各级行政机关通力合作,为“大学生村官计划”完善和实施保驾护航。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阶段,而新农村建设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大学生村官计划”经过初步的论证实践,大的方向已经显示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巨大推动作用,但是在很多具体的实施环节上还有待改进,社会各界投入那么多的人力、财力、物力,要的不是形象工程,而是具体行之有效的实施。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大学生村官计划”一定能日趋完善,完成历史赋予它的伟大任务,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为统筹城乡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岳华、李建芳、马倩影、宋晓慧.“大学生村官”项目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
科学杂志,2010年,第14期
[2] 白云飞.大学生“村官”政策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9年
[3] 王化占.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支部生活杂志,2010年,第8期
[4] 文德义、陈松.重庆市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0年8月,第27
卷第4期
[5] 李永生.刍论大学生村官与实现我国农村善治[J].理论导刊, 2010年4月刊
[6] 刘满喜.大学生村官机制与新农村建设[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邱哲.大学生村官推进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第24期
[8] 宋慧晶.浅析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文学界, 2010年01期
[9] 徐蓉蓉、汤晓丽.论湖北省大学生村官引导农村经济组织创新[J].企业导报, 2010年第7期
[10] 张蕾.“大学生村官”的健康发展——“鲢鱼效应”引发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0期
[11] 马俊兵.大学村官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2] 成洁.大学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职教研究, 2009年9月第1卷第3期
[13] 杨振海.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J].江汉论坛, 2010年6月
[14] 王艳艳.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公共政策分析[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5] 马爱玲.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公共政策分析[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09年
[16] 盛海波、胡晓东、王学川.浅析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村官的政治功能[J].扬州大学校报,2009年4月第13卷第2期
[17] 王雅菊.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偏差研究[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09年
[18] 郭丽珍.ERG理论视角解读大学生村官计划[学位论文].南昌大学,2009年
[19] 洪天云.创新“五步式”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J].新重庆, 2010年第6期
[20] 邓艳葵.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及其优化[J].思想教育研究, 2010年7月第7期
[21] 童心.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效应结构方程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0年第32卷第12期
[22] 段小力.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公共选择视角[J].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10月.[23] 温铁军.大学生“村官”背后的政策背景与工作建议[N].人民日报,20091月20日
[24] 冯建平.关于晋城市选聘大学生“村官”的实践与思考[J].前进,2008年4月.[25] 马龙生.大学生村官是历史变革承担者[J].山西农业(村委主任),2007年6月.
第二篇:《文献综述》1167112212李贺鹏
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测控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题 目:粮仓温湿度监控系统设计学生姓名:李贺鹏学 号:专 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 级:测控指导教师:王永平老师
——文献综述
1167112212 2011-2
第一章 概述
1.1背景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些都充分说明粮食对国家的重要性[1]。从理论上讲国家掌握的粮食越多越好,但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看,国家只要能控制住一定数量的可以灵活支配、质量良好的粮食,既可达到“备战备荒”、宏观调控的目的,又可节省资金用于发展经济。
一般来说:粮食存放在粮仓中,大型的粮仓可存放数以万计的粮食。而且这些粮食存放的时间有长有短。为了保证存放在粮仓中的粮食不致腐烂变质,就必须使粮仓内的温湿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以内。为了达到以上的要求,必不可少的就是既稳定又精确的粮情监测系统。
粮情监测系统是通过计算机检测粮食储备库中粮食的基本温湿度情况,并结合其他粮情信息(如入仓时间、品种、仓型、天气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微机技术对粮仓进行监测,用户可方便地构造自己需要的数据采集系统。
在综合研究国内粮库管理现状和发展的前提下,吸收了国内多种粮库粮情温湿度监测系统的成功经验后,我们设计了自己的仓库温湿度监测系统。该系统具有可靠性和高性价比,而且操作维修简便,具有检测、数显等诸多功能。1.2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科学储粮是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若管理不当,粮食发霉或生虫会造成极大浪费。粮库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监测粮堆中的温湿度变化。粮库一般由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由水泥或钢板构成的圆型仓组成,仓高20~30m。现在,我国在粮仓建设上己实现规范化,但是监测手段一直未能实现同步现代化[2]。我国许多储备粮库每年都因测控设备的不完善而导致部分粮食霉变,许多大型储备粮库的测控设备仍需高价进口,因此国家准备在未来的几年内对全国所有的粮库进行翻新和改造工作,要求规范粮库管理,实现粮库管理现代化。
影响储粮安全的最主要因素是粮堆内的温度和湿度,这就要求能有一种有效的、低成本的仪表来实现监测控制功能,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方便有效地进行监测操作。如果用单片机作为前沿机对现场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温度设定,实时温度显示,报警电路)然后通过单片机串行口控制电机启停
进行温湿度控制。
利用单片机技术对粮仓进行监测,用户可以方便地够造自己所需要的数据采集系统,在任何时候把粮仓现场的信息实时地传到控制室,管理人员不进入现场就可以按照所需的温湿度要求对粮仓内的温度情况进行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粮仓内存储安全,获得了粮仓的实时管理,实现自动化。微机测量是微机设计的第一步,是微机测量技术的现场部分,即测量粮仓中的温湿度,并使用单片机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粮仓内的温湿度进行控制。
第二章 相关技术的应用
2.1基于CAN总线的粮情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CAN总线的粮情监控系统主要由监控计算机和各仓房智能测控节点构成,具体分为通用计算机、USBCAN网络适配器、CAN总线网络和若干个仓房智能测控节点。
该系统将完成以AT89C51控制器为中心的数据采集与通风控制的仓房节点的设计,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完成仓房温度测量网络的设计[3]。由于仓房数据采集一般以温度采集为主,其测量点数目之多,使温度测量的难度加大,因此仓房温度的测量一直是粮情监控系统设计的关键。在设计中将采用单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组成单总线数字式测温网络,并最大限度的缩短和简化电缆布局。系统的湿度传感器选用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输出为0~20mA的电流信号,经过250欧电阻转为电压信号,此信号再经过A/D转换器TLC1549转化为AT89C52所能采集的串行数字信号,同时,为减小TLC1549内部输入阻抗的影响,在其输入端放置了LM158组成的压随电路。
基于CAN总线的粮情监控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对各仓房的温湿度的实时巡检,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来掌握粮食的储存情况,并按照要求实时控制各仓房的通风设备。其中USBCAN网络适配器主要负责的任务是实现USB接口与CAN总线之间的数据交互,由于监控计算机没有CAN总线接口,不能直接提供CAN通信功能,系统通过USBCAN网络适配器使监控计算机间接地连入到CAN总线网络中。仓房智能测控节点的任务是完成对粮仓内的温湿度的采集和通风设备的控制,并能通过CAN总线和监控计算机通信。
特点:CAN现场总线技术作为最有前途的现场总线之一,其可靠性高,使用环境能力强,交错能力突出,性价比高,有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高度分散的系统结构和高智能化的现场设备。2.2远程温湿度测控系统研究
远程温湿度测控系统主要由温湿度采集器,温湿度测控平台,控制器,执行机构,远程通讯模块和控制中心软件等部分组成,系统采用了总线结构,模块化设计,各部分既可独立工作,又可联网工作,组建方便,并具有良好的扩充性。智能型温湿度采集器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温敏和湿敏元件,传递温湿度参数;温湿
度测控平台内置微处理器,智能化设计,可独立工作又可方便组网,还可监测并管理各个温湿度测控器的工作,指令各相应机构,实现环境的检测和控制,同时,控制平台的通讯功能使其可作为下位机接受上位机和计算机的管理和控制,通过电力载波、电话线或通讯电缆等通讯手段可接入总体测控系统中心网络。
1)温湿度采集器(信号采集): 用于测量环境温湿度,采用温敏电阻和高分子湿敏电容高精度测温测湿,智能化设计,自动校准温湿度基准。
2)控制器:接受温湿度测控平台指令,控制执行机构起停。3)执行机构: 指用于实现加热、制冷、加湿、除湿等功用的设备,如加热器、制冷机、加湿机、除湿机等。
4)测控平台: 测控平台是温、湿度测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温、湿度测控及信号采集器和计算机管理控制中心(上位机)的枢纽。一方面传送报警设定参数给测量端,并获取各点的温湿度值和开关变量;另一方面将温湿度值、状态和开关变量上传给计算机管理控制中心。巡检测控仪提供液晶显示器显示时间、通道号、温度、湿度以及抽风除湿等状态。系统状态有通风、强制通风、抽湿、强制抽湿、故障、锁定、查询,可连续设定温湿度控制值,根据设定指令自动监控温湿度测控器的工作,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同时可通过通讯模块一与计算机管理控制中心(上位机)通讯联网,接受计算机管理控制中心(上位机)的工作指令。(可选带汉字打印机)。
5)通讯(链路)模块: 连接计算机管理控制中心(上位机)与测控平台,使测控平台纳入整体计算的控制管理中心体系。
6)计算机管理控制中心(上位机): A、可对多个测控平台进行远程实时显示、检测;
B、可对各个测控平台的历史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C、可对平台的各个测控参数进行设置和控制;
D、可以定时的搜索各个测控平台,及时的汇报各平台的状况。
特点:系统的设计可靠,操作简单方便,全自动化,优选分析软件,智能控制,而且安装简便,维护简单,不仅适用于国防工程、人防工程等,而且也可广泛适用于大型建筑、工厂车间、仓库(房)、温室花棚、蔬菜塑料大棚等对温湿度要求较高的场所。另外,相关于智能化以及相关产品的研发,既有利于推动工控技术的发展,又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缺点是所测量的温湿度数据不够精确。
2.3无线温、湿度仓贮自动测控系统的研究
无线稳、湿度仓贮自动测控系统主要监测、控制仓库现场的温度和湿度等参数,实时显示和监测各个仓库的环境情况,通过控制室计算机的分析处理,实现现场的控制,从而提高仓库的科学管理化、控制自动化水平。
系统由温、湿度数据采集、无线收发、单片机数据接收处理及微机数据显示几部分组成。数据采集发送部分主要以89C51单片机作为核心主机,以单片智能化湿度/温度传感器作为从机加上数据无线发送模块。单片机接收数据并通过串行口将数据发送给计算机,计算机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显示。
整个系统采用对分布的传感器进行分时扫描的工作方式,控制端上电后将主动向分布的传感器按照预设的编号发起连接请求,与传感器建立数据传输通道。传感器端将采集到的仓贮现场数据在经过简单的处理后,经过无线发送模块发送到控制器的接受端,控制端接收到数据后,按照用户的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产生图表。同时控制端也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号,对某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进行扫描,以确定是否为突发的干扰错误。
系统通讯接口主要包括一个主控芯片AT89C51单片机、一个RS232接口电路芯片MAX232、一个DTMF编解码电路芯片MT888O、无线调频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等DTMF编、解码采用硬件电路MT8880芯片,它是一种带呼叫进展滤波器的单片双音多频收发器。MT8880有一个标准的微处理器总线接口,可直接与单片机I/O端口连接,CPU通过它控制发送器和接收器工作,与该接口有关的是片内的数据转移寄存器、控制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
无线收发电路设计主要是挪威Nordic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数传频段为433MHz的单片无线收发一体化的nRF401芯片,它将高频发射、高频接收、PLL合成、FSK调制、FSK解调和多频道切换等功能进行高度集成,具有性能优异、5
价格低廉和使用方便等特点,nRF401芯片能和串口直接相连,且简单的单片机I/O输出可直接控制无线收发芯片的收发工作,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简便[4]。
特点:采用无线传输技术的系统唯一缺陷是在传感器收发数据的校准的时候比较繁琐,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一经校准,维护工作简单容易,测量数据的准确率高。
2.4智能化粮情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储粮的主要物理参数是粮食的温度、水分以及仓库内、外的温度、湿度,这些参数的快速、准确、自动监测对于减少粮食损耗具有重要意义。粮情监控系统是能够对粮食自动进行测温、测湿及测水分,实现粮情的自动监测,完成粮食状态的分析与估计的智能系统。智能化粮情监控系统利用计算机构成整个粮食仓储区管理系统,系统设计成主从工作方式,主机应具备通讯、数据显示、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主要管理功能;下位机系统应该具备通讯、控制及参数输入等基本功能。
粮情监控系统采用温度传感器来采集粮食的温度,粮仓中各个测温点在测控分机的控制之下被循环接入测量电路。由于每个粮仓的测温点较多,那么每一个都设置了一个测控分机,以确保其有足够的测量能力。测控分机与中心控制室的距离较远,为了增加信号的传输距离,系统采用RS485总线与通讯主机相连,而通讯主机收到测控分机输出的数据信号,经过光电隔离、74LS14数据整形,然后将0~SV的数字信号转换为上位机可以接受的(-12)V~(+12)V数字信号,通过串行通讯口RS232传给上位机,上位机据此信号实现数据实时显示、曲线浏览、粮库管理等功能。
上位机:系统选用标准的PC机作为上位机,安放在中心控制室,该部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无论是和下位机通讯,还是系统的综合管理,都完全依赖本控制中心。主要完成的功能有通讯功能,管理功能,显示机打印功能,还有报警提示功能。
下位机:主要由通讯主机和测控分机组成。
通讯主机:通讯主机放在微机室或总控室,一端通过标准工业接口RS232与计算机相连,另一端通过RS485总线与现场的若干台分机相连,进行分机与计算机间数据或指令的上传下达。
测控分机:安装在仓库现场,通过RS485总线与通讯主机相连,每台测控分机连接若干温湿度传感器、通风控制器、仓内外温湿度传感器、水分传感器等设备,完成仓房粮情检测和通风控制功能。
特点:系统采用了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这种芯片省去了A/D转换电路,测量精度高,可靠性强。通讯方式采用RS485总线技术,缺点是应用时间长,但软硬件实现较为容易,因此是国内粮情检测系统采用较多的通讯方式。
第三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1 方案设计
方案一:拟采用方案由单片机、模拟温度传感器AD590、湿度传感器HS1100、555振荡芯片、运算放大器、A/D转换器、LCD显示电路、电风扇、报警灯组成。
该方案采用模拟温度传感器AD590作为测温元件,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变化转换成电流的变化,再通过电路转换成电压的变化,使用运算放大器交给信号进行适当的放大,最后通过模数转换器将模拟模拟信号转换成数据信号,传给单片机,单片机将温度值进行处理之后用LCD显示,当温湿度值超过设定值时开始报警且打开电风扇。如图3.1所示:
图3.1方案一温湿度测量系统方案框
方案二:拟采用方案使用了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以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湿度传感器HS1100为温湿度测量元件,进行多点温湿度监测,超过其温湿度上下限值就报警且打开电风扇和干燥机。显示电路采用LCD1602模块,使用单片机直接驱动发光二极管构成报警电路。(如图2.2所示)。3.2 方案论证
方案一拟采用采用模拟温度传感器,转换结果需要经过运算放大器传给处理器。它控制虽然简单,但电路复杂,不容易实现对多点温度测量和监控。由于采用了多个分立元件和模数转换器,容易出现误差,测量结果不是很准确,因此本方案并不可取。
方案二拟采用采用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它直接输入数字量,精度高,电路简单,只需要模拟DS18B20的读写时序,根据DS18B20的协议读取转换的温度,体现了技术的先进性,性价比低。综上所述,本课题应当采用方案二对系统进行设计。
DS18B20LCD液晶DS18B2HS1100555振荡HS1100555振荡8253可编程计数器/定单片机报警电风键盘干燥 图3.2方案二温湿度测量系统方案框图
8253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内部有三个计数器,分别为计数器0、计数器1和计数器2,他们的机构完全相同。每个计数器的输入和输出都决定于设置在控制寄存器中的控制字,互相之间工作完全独立。每个计数器内部有一个8位的控制寄存器,还有一个16位的计数初值寄存器CR、一个计数执行部件CE和一个输出锁存器OL。CR、CE和OL都是16位寄存器,也可以作8位寄存器来用。
第四章 总结
通过刚开始老师给我们讲解要做好这个课题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以及要注意的有关方面时,我就感觉这不像我刚开始想像的那么简单、那么容易,这需要我从零、从最基础开始学习,并且还不能保证我是否能学好、学精,万一到时候完不成课题怎么办、或者做的不好给老师摸黑怎么办。这让我感觉身上有很大的压力,甚至退缩的感觉都有了。老师了解我的情况后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教我放正心态、不要惧怕、不要退缩,又给我讲解该从哪个方面、哪个角度、哪个层次来做此项课题,可以说从不起眼的局部到大方面的整体轮廓都给我讲解的特别详细、特别仔细。听完老师的指导,我基本摆脱了之前的不良心态,决定就从基础知识开始,一步一步的学习,一步一步的制作。
在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有了信心、有了动力。下去之后自己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和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从基础的构想、想要展现的方式、整体的布局、基本的框架、详细的剧本、相关的资料等不同的方面着手学习和准备。慢慢的自己脑海里有了固定的印象和感想,时不时还会产生小小的灵感,也许这就是学习的结果吧。
总之,毕业设计不仅是我们的任务、是我们的课题,更是我们学习的宝贵资源,在毕业之前锻炼我们如何以自己为主体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动手,锻炼我们如何提升有效的学习能力、如何提升沟通能力、如何提升人际交往能力。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学不到的、更是将来进入社会所不能缺少的最基本的能力。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去汲取,最终把毕业设计做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不留遗憾,带着一份自信走出校门、面对社会。给母校争光、给父母争光、给自己争光。
参考文献
[1]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 李华.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8.
[3] 于学飞,杨成胡等.数字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80C51的接口及编程[M].微机与应用,1996.12.
[4] 马淑华,王凤文等.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5] 赵望达.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在机械设备温度监控中的应用[M].制造业自动化,2001.
[6] 林志琦等.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可视化软硬件仿真[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7] 王为青等.51单片机应用开发方案例精选[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8] 楼然苗等.51系列单片机设计实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9] 夏路易.单片机技术基础教程与实践[M].北京: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10] 黄贤武.传感器实际应用电路设计[M].成都: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1]王永志,刘媛媛.大型粮库的温湿度监测报警控制系统[J].农机化研究, 2008 [12] 丁英丽.基于电容式传感器的粮食水分测量仪[J].传感器技术,2003 [13] 林文华.粮库的温度湿度自动测试系统[J].电脑学习, 2003,(04)50-55.[14] 高美珍.基于PIC16单片机和HM1500的湿度测量[J].电子工程师,2004.[15] 何立民.单片机高级教程-应用与设计[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16] 徐爱钧.单片机高级语言C51 Windows环境编程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第三篇:初中思品二组张贺然心得体会
《如何才能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有感
大崔庄镇树德初级中学 张贺然
“渴望快乐,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但是,在物质条件相当优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在教师行业,职业倦怠情绪袭卷了几乎“半壁江山”。老师们对上,既要应对国家由上而下的新课程改革;对下,又要面对当前学生“独生子女症”的各种新问题;在重重的压力下,教师的精神空间越来越逼小,常感身心疲惫心力憔悴,上下求索却又不知“幸福”在何方?
一、幸福的理解
其实,“幸福”一直就潜藏在人的心灵深处,只是在许许多多外物的包裹下,它变得坚硬而迟钝,而陶老先生用他的“大文化观”引导人们的思考指向人生一世的终极目标——幸福地活着,而不是计较眼前一时一事的得失。人人都在追求幸福,长期以来,人们总希望打开幸福之门的的钥匙。关于什么是幸福的问题,从古到今,人们一直争论不休。
“教师完全可以在精神境界为自己找寻一座辉煌的殿堂。”一语惊醒梦中人!物质再丰富,人的所需只是那么一点点而已,所有住着洋楼开着小车天天出入高级酒楼的人未必是最幸福的;但是如果在精神世界里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华堂,心灵在那儿诗意地栖息,一定是个幸福者!人们迟钝的触须开始苏醒起来,幸福是什么?人活在世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时让我们兴奋,有时让我们忧伤,那么,这时,我们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到宠辱不惊、宽容大度、淡泊名利,时时优化自己的情绪,明白有舍方得的道理,才能知足常乐,创造自己的内在和谐,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拥有健康,再有精神的高贵和心灵的丰盈,就真正进幸福的境界了。因此,优化我们的情绪,对于健康,对于幸福来讲,非常重要。
我个人认为教师的幸福还在于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教师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二、和谐大度,幸福人生
在 “打点幸福人生”中,谈论为人要“宽容大度”时,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对冲撞自己的人谅解,对批评自己的人感恩,对嫉妒自己的人宽恕。”从文革时被批斗到为官时被诬蔑,从人生的低谷到事业的兴盛,他娓娓而谈,从容淡定,似乎在细诉别人的故事,宠辱不惊。阅读到此,我明白了,要人生幸福,就要“内在和谐”“宽容大度”。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
帆风顺,总会有起起落落,我们要用平常心看待人生,用和谐心境对待世界,得意时不大喜,失意时不大悲,凡事皆视之自然。参透人生,心道一体,方能真正做到宠辱不惊看世间花开花落,生死不惧望晴空云卷云舒。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尽管我现在不能做到,但在陶老师的文章里我已经悟到了这个道理,并且日后为之努力。我理解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智慧,更多的是人格力量。真的感谢陶老师带给我们如此丰富的文化大餐,让我们感受到教师生活中扑面而来的幸福。幸福是人人想要达到的境界,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追求自己的幸福,我个人觉得首先要有责任感,有责任感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有责任感的教师才是合格的教师。
有责任感,就是要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教师撞一天钟,应该给自己一个目标,给自己一个达成目标的时间,踏踏实实地去做,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再者我认为发展自己才是对学生最好的负责。对学生有责任感,对学生最大最好的责任感,就是尽快地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成熟的,具有专业本领的教师。
陶老师说:“文化一旦在心灵安顿之后,就成为了一生幸福的储蓄。” 他认为:“教师要想发展起来,就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阅读经典的空间,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会当凌绝顶’的境地。”他告诉人们通过“文化存款”才能获得持久的幸福。而他所指的“文化存款”就是阅读经典!他深入揭示读书与教师
生命成长的关系,他的报告处处流淌着人文关怀,充满对教师日常生命状态的关注,直接接通教师通往幸福的大道坦途。这种为教师终生幸福打算,直接进入终极关怀的话语是前所未有的,它慢慢地指向人活一世的终极目标:幸福地活着。于是,随着心灵的苏醒,人们慢慢地走出狭小的空间,目光变得高远,眼界变得开阔!
三、宽容是阳光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优雅的康德大概是不会有暴风骤雨的,心情永远是天朗气清。别人犯错了,我们为此雷霆万钧,那犯错的该是我们自己了
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天下来,很少有不生气的时候,学生不听讲,生气;不写作业,生气;不听教导,生气,总之,气是一直伴随着我们。我想,这是对学生比较负责的表现,但你的生气却是对自己健康的极不负责的表现。要知道,气大伤身。当你怒火万丈的时候,你是在因为学生的过错跟自己过不去,让自己的身体跟着受累,久而久之,一些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就会蜂涌而上,由于身体的拖累连正常的上班就很难得到保证,又怎能谈及对学生负责任呢?所以,当学生冒犯我们的时候,一定要心平气和的、冷静的看问题,换个角度、换种方法处理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了自身健康,请大家尽量不要生气,实在是生气,也要学会控制,幽默、宽容,等等艺术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
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老师唠叨“某某学生真难缠,天天捣蛋,不好好上学”、“某某家长不讲理,就知道到学校来闹老师”。其实调皮的学生不一定是讨厌的学生、闹事的家长不一定是不讲理的家长,要看我们用什么样的胸怀来对待这些事情,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我以前曾经写过一篇博客文章“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和坏孩子”引起博友的共鸣,我认为很多学生时代的坏孩子毕业后都变成了老师眼中的好孩子,而同样也有很多学生时代的好孩子毕业后又都变成了老师眼中的坏孩子,无论好孩子、坏孩子,作为老师我们都应以宽容之心、博爱之心来对待,为好孩子付出教育的责任、为坏孩子付出教育的爱心。
要想做到“心胸宽大、仁慈博爱”,还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替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多想想。多想想孩子的需求,想想社会、家长学校的要求。很多幸福的感觉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后,自己内心能够理解、能够宽容后而得到的。宽容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淼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辞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
阳光意味着热情,阳光意味着活力,阳光意味着年轻,所以作为一个老师,都应该拥有阳光的心态,那样你才能拥有一股火一般的工作热情,拥有一颗年轻的、不断进取的心,拥有一个健
康而又充满活力的身体。拥有健康的身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所以说能以阳光心态拥抱智慧人生的老师,他获得的不仅是健康的人生,更重要的是这种积极的价值观,阳光一般灿烂的活法,必将使其释放出强劲的影响力,赢得学生、家长的信任和尊重,创造出辉煌的教育生涯。愿我们能带着阳光心态,缔造阳光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幸福”是一种心里感受,其实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用一颗宽容的心、博爱的心去看待、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你就会成为一名幸福的老师。要人生幸福,就要“内在和谐”“宽容大度”。有了平和的心态,有了优化情绪的能力,即使人生的风雪袭来也能从容应对,处变不惊。
单位:大崔庄镇树德初级中学姓名:张贺然
《如何才能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有感
第四篇:彭厨品控助督竞岗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及亲爱的伙伴们
大家好!
感谢公司,感谢竞聘。使我能有机会站在演讲席上,更感谢在场各位给予我参与竞聘演讲的勇气和力量。所以在此真诚向各位道一声:谢
二、自己的优势、劣势分析
我的优势在于从事厨房多年,具备了一定的厨房专业知识,作为望湘园的一名老员工,对于望湘园目前的操作标准也有清晰的了解;有着较好的管理思路;带动我的团队积极向上,有良好的团队氛围。大局意识较强、忠于企业、视店为家、以身作则、;具有及时发现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巧妙解决问题、有较强的观察力、对自己以高标准严要求执行工作。最重要的是我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 劣势分析:
我的劣势为书面知识不够丰富,写作能力较欠缺,不善于表现自己。
三、我的不足与改进计划。
我个人认为不足的地方主要在于理论知识、字分析能力不够和性子太急
这一点需今后从学习入手,逐渐培养其自己对读书,学习的兴趣,向身边的伙伴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综合实力,并着重培养自我生活品质。在平日的工作中多去和数字打交道,通过,多看,多算总结经验来加强自己的数字分析能力。看事情的轻重缓急,处理事情要冷静,在平日处理时有意识的修炼自己,让自己处理事情更成熟。
四、你如何理解区位品控助督的工作。
是在遵守公司管理总纲的前提下,代理公司管理区位店面出品标准和卫生品质的工作,包括对后厨的管理,一方面要求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让各项指标达标,另一方面跟踪公司工作制度的具体落实工作。既要扮演好对公司指令和下达任务的执行者的角色,做一个好下属,同时也要扮演好工作指令的监督者和检查者的角色,在发现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同时,帮助下属成长,做一个好上级。
厨师长的职责,对门店团队的建设,人员的稳定及培养。成本的管控出品品质的把关。以及于前厅沟通合作从而提升营业额。
;品质稳定
品质,什么是品质,品质相当于人品,人品铸就品牌,品牌注定未来。
‘好的品质从原料开始,从食材的挑选。到门店的初加工,预切。预配。预制,保存。每个环节都要按标准操作关进行严格把关。在提高出品速度的同时对出品的品质进行多重把关。围绕公司本|“品质稳定”所展开的一系活动(如;标准食谱卡的学习,炉灶师傅对火候的理解与掌控。按照调整店营业额的预估进行预货,预制)无非就是要保持食材的新鲜度。在降低食材成本
损耗情况下更好地丛源头对品质进行把关。
顾客满意
先只有品质稳定,良好的食材,专用的烹饪技能做出菜品品质才能得到客人的满意,再结合前厅营造良好的用餐氛围优质的服务。从而达到满足客人心中的期望值。更好的满足客人的要求。
九、工作以来最重的一次挫折是什么?获得了哪些经验?
经朋友介绍承包了一家社会餐饮,由于管理的欠缺,沟通能力太差,自我太任性.工作一个多月就下岗了。经过此次经验,在工作中多学习多沟通。
十、谈谈你一年的工作目标
1、希望正大店成为望湘园的旗舰店
2、加强团队建设。培养2-3名厨师长。
3,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加强营运分析,能够成为职业的厨艺管理者。
第五篇: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1〕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6~28 Sun Jiaguang, Yang Changqing.Computer graphics〔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1995.26~28(in Chinese)例:
〔2〕Skolink M I.Radar handbook〔M〕.New York: McGraw-Hill, 1990 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
〔3〕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8(3):249~252
Li Xudong, Zong Guanghua, Bi Shusheng, et al.Research on global vision system for bioengineering-oriented micromanipulation robot system〔J〕.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2,28(3):249~252(in Chinese)3论文集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4〕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等.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A〕.见:张为民编.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410~416 例:
〔5〕Odoni A R.The flow management problem in air traffic control〔A〕.In: Odoni A R, Szego G,eds.Flow Control of Congested Networks〔C〕.Berlin: Springer-Verlag,1987.269~298 4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
例:
〔6〕金 宏.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98 5 科技报告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及编号,出版年
例:
〔7〕Kyungmoon Nho.Automatic landing system design using fuzzy logic[R].AIAA-98-4484,1998 6 国际或国家标准著录格式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例:
〔8〕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专利著录格式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例:
〔9〕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06 8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例:
〔10〕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tp://www.xiexiebang.com/pub/wm1.txt...8-16/1998-10-0说明:
① 参考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物,按在论著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② 参考文献中外国人名书写时一律姓前,名后,姓用全称,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不加缩写点(见例2).③ 参考文献中作者为3人或少于3人应全部列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见例3).④ 在著录中文参考文献时应提供英文著录,见例1、例3.⑤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见表1,电子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见表2.⑥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为: 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表1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
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表2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 科技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功能与作用
(1)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为作者的论点提供有力的论据,而且可以精练文字节约篇幅,增加论文的信息量,具有很高的信息价值。
(2)论文作者在其课题的选题论证、实验研究、以及总结和书写论文的过程中,都要参阅和利用大量的科学文献,由于作者在撰写论文时,不可能将所有引用前人成果都详尽地复述,只能将其主要引用文献注明出处列于文后。
(3)参考文献注明了被引理论、观点、方法、数据的来源,反映了论文的真实科学依据,没有参考文献的科学论文,应视为作者忽略了科学工作的继承性,也反映了作者科学学风和 态度的欠缺。
(4)引用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既表明学科的继承性和作者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 为编辑部、审稿专家和读者提供了鉴别论文价值水平的重要信息。
(5)参考文献为读者和审阅专家提供了与论文有关的文献题录,便于检索,以达到共享信息资源和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
(6)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信息人员进行信息研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参考文献著录的一般原则
2.1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参考文献
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
2.2 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著录。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一般也不宜作为参考文献著录。
2.3 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
论文作者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顺序编码制
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引用文献的标准方法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采用'著者一出版年制'。”《中国公路学报》与全国大多数科技期刊一样,采用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是按文章正文部分(包括图、表及其说明)引用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在文中参考文献的序号均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应注意:凡不是句子组成部分的文献序号及其方括号,须作为右上角标处理。引用多篇 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在起止序号中间加“~”。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序号排列,序号编码不再加方括号。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
4.1 连续出版物
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4.2 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4.3 论文集
序号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起始或起止页码
4.4 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4.5 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4.6 技术标准
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一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4.7
会议文献、科技报告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均可按专著著录参考文献著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个人作者(包括译者、编者)著录时一律姓在前,名在后,由于各国(或民族)的姓名写法不同,著录时应特别注意。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但不加编写点(·)。
缅甸、印度尼西亚人名多为一个字,如 Sukarno(印尼)文献著录为(以下用“→”表示)Sukarno。缅甸人名前的“吴”、“德钦”为尊称,书写时为“吴努”,西文为U Nu,U Thant→Nu U和 Thant U。
姓前名后:见于中国人(汉族等),日本人(但用拉丁字符转写时常用名前姓后的写法)、朝鲜人、越南人、匈牙利人。名前姓后:见于原苏联人、英国人、捷克人、丹麦人、芬兰人、意大利人、挪威人、波兰人、瑞典人、法国人、荷兰人、德国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埃及人、阿拉伯人、美国人、加拿大人、巴西人等。
英国、美国、加拿大人。如J C Smith→Smith J C;连姓如 E. C. Bate-Smith→Bate-smith E C;父子、几世如 F. W. Day,Jr(小)→Day F W Jr,A.B. TollⅢ→Toll A B Ⅲ。
法国人姓前有冠词ie,la,les或前置词de,du,de la,des,文献著录时放在姓前。如 Jules LeGoff→LeGoff J ; Guy de Maupas-sant→de Maupassant G。
德国人和荷兰人姓前有词头、词组或其缩写词,应写在姓前。如 Paul von Hindenburg→von Hindenburg P; Hans zurHorst-Meyer→zur Horst-Meyer H。
葡萄牙人和巴西人姓前有词头 do,da,dos,das,应写在姓前。如 Silvio do Amaral→do Amaral S.西班牙人名常包括其父母姓,书写时父姓在母姓之前。如 Casimir Gomez Ortega→ Gomez-Ortega C; Juan Perez y Fernan-dez→Perez y Fernandez j;Gonzalo Ley h(higo,“其子”之意)→Ley G h。
埃及人和阿拉伯人,姓前有前缀或其变体,如 ed,ibn,ahedl,abdoul,abu,abou,aboul或el,文献著录时用连接号与姓相连。如 Aly Abdel Aziz→Abdel-Aziz A; Kamel el Metwali→el-Metwali K。无前缀或其变体者,如 Hassan Fahmy Kahlil KhalilH F。
泰国人,如 Somsokdi Duangjai→Duangjai S。(2)作者(主要责任者)为3人或不多于3人应全部写出,之间几“,”号相隔;3人以上只 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相应的文字如“et al”,“等”或“et al”前加 “,”号。(3)每篇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宜超过8条。
(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时刊名不用书名号(《》)。参考文献的核对
为了使文内引文标注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标准化和规范化,可按下列项目检查核对,以免发生遗漏或差错;
(1)参考文献格式是否合乎要求?
(2)正文引文的标注方法是否正确?
(3)是否采用连续编码制,其编码是否按顺序出现,有无缺漏?
(4)正文引文与参考文献表是否对应?
(5)参考文献表中各条参考文献著录项目是否齐全?有无缺项,排列是否符合规定?
(6)作者姓名是否姓在前,名在后?
(7)题名、刊名(或书名)有无遗漏或书写错误?外文应大写的字母是否按规定书写?
(8)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是否齐全准确?
(9)标点符号是否合乎标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