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5:1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材料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材料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第一篇:材料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材料学学科

一、专业领域简介

材料学学科创建于1950年,是我国最早的金属材料学科之一,创建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金相实验室。1953年首届物理冶金专业本科生毕业,1962年起开始培养研究生,1981年金属材料学科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90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94年和1995年先后被评为冶金工业部和辽宁省的重点学科。1998年本学科隶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并于同年被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依托本学科进行建设的省部级科研基地有“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材料电磁过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材料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新材料与功能材料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和“辽宁省金属防护专业技术服务中心”。

材料学学科覆盖了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粉末冶金、金属腐蚀与防护和焊接等二级学科和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学科方向。形成了以新型材料的研究开发和传统材料的改进优化为主,在保持金属材料优势领域的同时,努力向陶瓷材料和材料应用技术方面拓宽的研究特色。近年来,本学科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素质结构更趋合理、团结进取、集教学和科研功能为一体的学术梯队,崛起了以左良教授为代表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具有国际学术水平的大型科研团队,一批在国外和国内培养的博士已经成为学科发展的主体力量。现有固定科研人员43人,其中教授18人(含博士导师16人),80%拥有博士学位。三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六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近五年,培养博士后10人、博士90人、硕士400余人。

在半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本学科始终与钢铁工业、石油化工及机械制造业的技术进步紧密配合,相互促进。在16Mn钢创国际名牌、工程机械用钢、耐候钢及工程机器用钢开发、模具钢新品种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68项省部级以上奖励。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近年来,又在非晶催化剂、大型球罐整体热处理、热浸镀铝等技术的应用方面直接为全国和地方的经济发展服务。坚持材料学科前沿领域探索与国民经济建设相结合,立足于新材料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

2006年以来共计承担科研课题134项,经费4115万元。其中包括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重大项目。2006年以来在国际国内核心刊物共发表论文429篇,其中SCI、EI收录300余篇次,出版专著5部。获科技奖励19项,其中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1项。申请专利35项,其中2项为申请美国专利。

本学科也十分注重基础研究与知识更新对科技进步的支撑促进作用。在材料织构与晶界设计、合金相图与合金设计、新型永磁材料、非晶纳米晶材料、高温合金、高性能钢铁材料、高强铝合金和先进陶瓷材料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基础性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们的关注。目前与University of Oxford, University of Metz, Tohoku University,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等国际著名大学的相

关学科之间建立起了合作研究或学术交流关系,使基础性研究逐渐与国际前沿性研究接轨并同步发展。

实验室拥有较完备的材料研究大型先进仪器设备,如透射电子显微镜、配备EBSD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万能材料实验机、高精度异步轧机、综合热分析仪、真空超强磁场热处理系统、大功率固体激光器、真空熔炼炉等等,具备了开展高水平科研活动的装备条件和硬件设施。

二、培养目标

着眼于21世纪国家建设,本学科主要培养品学兼优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通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研究,使学生具备坚实而广博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能够承担本学科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全日制攻读:学习年限2学年,最低学分:30学分。在职攻读:学习年限2~3学年,最低学分:30学分。

四、研究方向

1.材料组织与性能的计算机模拟

2.合金相图与合金设计

3.材料织构设计与控制

4.材料表面技术

5.特殊外场处理技术

6.热处理及焊接技术

7.高性能钢铁材料

8.高性能铝、镁合金材料

9.高温材料

10.金属基复合材料

11.永磁材料

12.软磁材料

13.特殊功能材料与薄膜材料

14.先进陶瓷材料

15.粉末冶金材料

16.纳米材料

17.陶瓷复合材料

18.特种耐火材料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六、论文工作

1.选题及文献综述

选题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及世界材料科技发展现状,选择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意义或工程应用价值的课题。课题应能够对研究生进行较系统的科学或工程研究训练,难度适宜,时间和经费有保障。

选题后,应有针对性地阅读相关的国内外文献。阅读文献的范围为本学科划定的一级期刊和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集,文献阅读数量根据研究方向不同应达到30~50篇。通过文献阅读,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及研究成果,提出该课题研究方面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文献综述。

2.开题报告

在进行研究和实验之前,应做开题报告,主要报告以下内容:

(1)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及其评价,对国内外的已经进行的工作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2)研究工作拟采用的主要实验及研究方法,具体的实验方案。

(3)主要的工作内容,预想的研究结果,可能遇到的困难及拟采用的解决方案。

3.论文要求

论文写作应严格遵从东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手册”的条款进行。要求论文实验方法新颖可靠,数据处理和理论推导合乎逻辑,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要求全文系统完整,研究成果有理论价值或应用前景。论文撰写要求文字通顺,表达准确,格式规范,引用文献要求翔实准确,并列出参考文献。论文排版打印应严格遵循《东北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排版打印格式》。

第二篇:北师大物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物理)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1-10-10 培养处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学教师。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物理专业基础,了解物理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

1、外语(2学分)

2、政治理论(2学分,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3、教育学原理(2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5、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学分)

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物理教学论(含课程与教材分析)(3 学分)

2、物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学分)

3、物理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

4、物理发展前沿专题(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

1、物理教育研究(2学分)

2、物理教学心理学(2学分)

3、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2学分)

4、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2学分)

5、物理文化与物理学史(2学分)

6、教育政策与法规(1学分)

7、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2学分)

(四)实践教学(8学分)

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

五、教学方式

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应在中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学物理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七、其它

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物理教学概论),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物理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第三篇: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

培养计划

一、研究生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进行教学安排、教学检查、质量评估等的重要依据,研究生毕业后,将装入本人档案和存入科技档案室,请认真填写。

二、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学期间,课程学习原则上安排在前两个学期完成;此外,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工程实践,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工程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三、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选学位课程及名称应以所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目录”为准,不得随意增减或更改。选修课根据培养需要可在全校范围内跨学科选修硕士研究生课程。

四、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应按照所在工程领域的规定修满相应学分。总学分应不少于28学分,其中学位课18~19学分,必修课5学分,选修课5~7学分。

五、必修课包括体育、工程实践和学术活动,其中体育1学分,工程实践3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

六、本培养计划一式四份,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学院、研究生学院各执一份。为了便于新生入学后的教学安排,培养计划

中的“课程学习计划”部分须于招生当年6月30日前完成并提交研究生学院。

七、本培养计划由研究生导师负责填写,字迹要端正、清楚,用钢笔填写或打印。

第四篇: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学科专业名称 文艺学

指导教师

研究生姓名

研究生学号 2010110046

学院名称 文学院

2010年12 月3 日填

鲁东大学研究生处制 填表说明

1.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工作中进行教学安排、教学检查、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导师应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地了解研究生的知识背景、特长、爱好等,注意挖掘研究生的潜能,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制定出适合每位研究生个性发展的培养计划。本计划由研究生导师填写。

2.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内容包括“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方式”、“课程学习计划”、“论文(课题研究)计划”和“实践计划”等。

3.研究方向应与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研究方向一致,并说明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和主要研究内容。培养方式提倡灵活多样,既要发挥导师的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术群体(即导师组)的作用。

4.课程学习计划应包括课程设置、开课时间、考核方式、必读书目等。研究生全部课程应在第三学期末结束,课程名称必须依据2010级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中的相关内容规范填写。课程学习的总学分不低于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学术学位研究生31学分,专业学位研究生36学分)。学术学位研究生专业选修课应包括2门与研究生所在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课程,其他专业选修课可根据具体情况自由选择,也可跨学科、跨专业选课,但专业选修课至少应选3门。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取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必须补修2-3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非师范类专业考取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须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跨专业考取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须至少选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补修课程均不计学分。

5.论文(课题研究)计划应包括论文研究的大体方向、论文工作的进度安排(从文献综述、论文选题、论文开题、论文研究、论文撰写、论文审核到论文答辩)等。论文计划只要求填写原则目标,待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并获得通过后再详细填写论文工作计划。

6.研究生的实践活动为必修环节,包括专业实习(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实践环节必须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制定出详细具体的计划。

7.个人培养计划须用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一式4份,在研究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其中一份由研究生处备案,其它三份(经研究生处审核盖章后)分别由院(部)、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本人留存。研究生须严格按照培养计划的安排完成学业。

8.本计划一经确定,一般不得更改,如确需改动,需经导师申请,学科组同意,学院主管领导审查签字,报研究生处批准。变更个人培养计划须在每学期开学两周内提出,其它时间不受理培养计划变更事宜。I.研究生基本情况 姓名 xxx

民族 汉 政治面貌 团员 出生年月 入学年月 2010.9.8 籍贯 广东梅州 学科专业 文艺学 研究方向 文学基础理论、文艺美学 毕业时间、学校、所学专业及最后学历、学位 2010年7月毕业于xx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本科文学学士。入校前工作单位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业务水平概述(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外语水平、曾参加过的课题研究情况、学术论文发表情况等):

xxx系统学习过文学概论、美学原理、文艺心理学、马克思主义文论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系统、全面,理论功底较为扎实;同时,对中西文艺理论史、文学批评史、美学史有全面了解,具备进一步学习、研究文学基础理论、文艺美学的专业素养。该生还系统学习过语言学、中西文学史等相关课程,为深入研究文艺学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生本科阶段,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此外,该生写作能力较强,曾在校级征文大赛中,小说类、散文类、诗歌类均获奖。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撰写的调查报告获校级奖项,工作计划《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该生的本科毕业论文,被学校评为优秀毕业论文,表现出较好的理论素养与学术功底。II.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体现专业特点)1.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身心健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献身精神。

2.具有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文艺学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能够依据所学理论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成为该领域从事理论研究、教学或文化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3.掌握英语,能够比较熟练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文献,并能较好地运用其进行论文写作和学术交流。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较强的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 2.研究方向(包括研究方向的特色、主要研究内容)文学基础理论、文艺美学

该研究主攻方向是文学形式美学,其中有关文学文本形式结构及文本文化解读研究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此外,在文学基础理论、现代西方文论与美学、中西美学范畴比较和审美教育研究方面也有一定基础。3.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负总责,导师要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要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对研究生的论文开题论证、中期考核筛选、论文工作检查、论文答辩等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应由导师组集体讨论、研究,必要或学校有规定者,还须吸收校内外专家参加。指导小组成员 姓名 职称 从事专业、方向 所在单位 xxx 副教授 文艺美学 鲁东大学 xx 教授 中国古代文论与美学 鲁东大学 xxx 副教授 文艺美学 鲁东大学 xx 副教授 中国古代文论与美学 鲁东大学 xxx 副教授 西方文论与美学 鲁东大学 xxx 副教授 中国现当代文学 鲁东大学 4.课程学习计划:(请将在“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中打印出的《鲁东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表》,经指导教师签字后装订到此页后。)5.必读文献目录及考核方式(1)必读文献目录 主要必读文献:

1.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赵宪章著《文艺学方法通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3.朱立元著《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朱狄著《当代西方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5.乐黛云著《比较文学原理》,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6.王振复著《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8.蒋孔阳等《西方美学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9.王善忠主编《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10.余虹著《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盛宁著《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12.谭好哲著《当代文学批评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毛庆耆等著《中国文艺理论百年教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4.朱广潜著《朱光潜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5.弗雷德里克·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张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16.赵宪章:《西方形式美学——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7.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18.拉尔夫·科恩:《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0.赵毅衡:《“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指读书报告、文献综述、导师课堂检查等)必修课采用课程论文与考试相结合方式

选修课采用课程论文与讨论相结合方式。6.论文(课题研究)计划 第一学期,通过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探索研究方向。

第二学期,继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确立毕业论文研究方向。

第三学期,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确定学位论文的大致框架,为论文开题做好准备。期末进行论文开题。

第四、第五学期用于论文的撰写。

第六学期用于论文定稿、打印、送审和组织论文答辩等工作。7.实践活动计划(依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制定)(1)专业实习(教学实践)计划(包括实践的形式、内容、对象、时间、考核方式及指导教师等)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讲课、指导本科生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辅导或组织课堂讨论、辅导或指导本专科生实习、给本科生作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其中给本专科生上课的课时数一般不少于10课时。教学实践以“合格”为通过,计2学分。教学实践一般在第三学期结束之前完成。

(2)科研实践计划(包括实践的形式、内容、数量、要求发表的科研论文等)在读期间积极参加科研实践。科研实践主要形式是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研讨班、学术会议以及撰写学术论文等。在校期间拟听取学术报告或作学术报告不少于10次,其中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科研论文不少于2篇。科研学术活动计2学分。

(3)其他实践计划 在读期间根据专业学习和论文写作需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了解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师意见:

导师签字: 年 月 日 学科组意见: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研究生所在学院审核意见:

学院主管领导签字: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研究生处审核意见:

年 月 日 培养计划变更记录:

第五篇:生态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生态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一、学科介绍

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起源于1952年植物学专业的地植物学(植物生态学)专门化,当年,仲崇信教授招收了该方向的研究生。1981年,仲崇信教授在植物学专业内重新招收植物生态学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984年经当时的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生态学专业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本科专业和生态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生态学专业发展成为包含动物、植物生态学在内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开始招收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同时成为南京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的组成部分,招聘博士后。目前,植物生态学部分是我校国家重点学科 – 植物学的重要支撑领域。

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长期致力于海涂湿地生态、生态工程、动物生态和森林生态学研究,取得了国内外知名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委、农业部、国家教委(教育部)、海洋局等科技奖励10余个。1990年以来,先后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863、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World Wild Fund for Nature(WWF)、Luce Foundation、科技部国家研究与开发专项基金、江苏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八五科技攻关计划、江苏重点农业攻关计划、国际合作基金、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和地方合作等科研项目70余个,经费600多万元;目前主持的在研项目20个,经费320余万元。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著作(教材)10部;其中,《生态工程学》在2001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研究生教材。

生态学专业目前有在职教师11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与高级工程师6名和工程师1名。5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4位教师拥有硕士学位。

教授:钦佩、陈建秀、李建龙、安树青;

副教授:陈建群、黄诚、孟文新、张立新、刘茂松、孙书存;

钦佩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盐土农业生态学、海滨系统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学。

陈建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生态学、动物(昆虫)系统分类学和土壤动物学。

李建龙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生态学、信息生态学和城市生态学。

安树青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森林生态学、湿地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学。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树立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思想。

2.具备生态学专业扎实和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系统的研究方向专门知识和坚实的实验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方面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动向。

3.具备独立申请、主持科研项目和独立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

4.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

5.掌握1-2门外国语言,能用第一外语进行学术交流。

三、招生方向

1. 博士生

(1)湿地生态工程(2)海滨系统生态(3)节肢动物生态(4)昆虫系统分类

(5)城市植物生态与环境(6)信息生态(7)森林生物多样性(8)湿地外来种与生态安全

2. 硕士生

(1)湿地生态学(2)生态工程学(3)动物生态(4)昆虫系统分类

(5)森林生态学(6)城市生态学(7)化学生态学(8)景观生态学

(9)生理生态学(10)资源生态学(11)信息生态学(12)分子生态学

四、招生方案

(一)、博士生

1.招生对象

(1).直接报考博士研究生时,要求应(往)届硕士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2).报考直博生时,要求应(往)届本科毕业生。数量暂定2名/年。

(3).硕博连读时,应为中期考核成绩优秀的硕士研究生申请者。数量为申请者的85%。

2.招生考试

(1).基础课:政治理论课(具有硕士学位者可免考)、英语;

(2).植物生态方向:生态学;生态工程学或植物生理学或城市生态学;

(3).动物生态方向:生态学或细胞生物学,动物生物学或昆虫生物学。

(二)、硕士生

1.招生对象:应(往)届本科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2.招生考试:政治理论课、英语、生态学、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共5门课程。

五、学习年限

1.具有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历者,博士生学制通常为三年;在职生可适当延长,期限一年。

2.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学制通常为五年;在职研究生可适当延长,期限一年。

3.硕士生学制,通常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为一年或一年半,学位论文两年或一年半。在职研究生可适当延长,期限一年。

六、课程设置

(一)、博士生

硕博连读和具有硕士学位的博士研究生,除全校必修课程外;学生应按其报考方向选择下列2-4门专业学位课程。直博生必须完成硕士学位课程和博士学位课程。另外,鼓励研究生选修其他学科和专业的课程,进行学科交叉,拓宽知识面。

课程及学分分配如下:

(1)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4学分)

(2)英语(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4学分)

(3)第二外语(4学分)

(4)生态学热点问题(3学分)

(5)海滨系统生态学(3学分)

(6)昆虫生物学与分类学进展(3学分)

(7)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3学分)

(8)生物多样性科学(3学分)

(9)化学生态与分子生态进展(3学分)

(二)、硕士生

除全校和全院必修课程外,设置2门专业必修课,其中1门理论课和1门实验课。另外,开设多门方向课程供研究生选修,同时鼓励研究生选修其他学科和专业的课程,进行学科交叉,拓宽知识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本学科本科生修满32学分,或非本学科及同等学历入学者修满36学分,并通过硕士学位课程考试者,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课程及学分分配如下:

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自然辩证法(2学分)

英语(4学分)

B类:

现代生物学进展(3学分)

分子生物学进展(3学分)

C类:

生态学研究进展(3学分)

现代生态学研究方法(3学分)

D类:

景观生态学(2学分)

进化生态学(2学分)

城市生态与环境学(2学分)

微生物生态学(2学分)

分子生态学(2学分)

昆虫生物学(2学分)

昆虫分类学(2学分)

动物生态学(2学分)

环境工程学(2学分)

湿地生态学(2学分)

化学生态学(2学分)

植被生态学(2学分)

数理生态学(2学分)

环境经济学(2学分)

地统计学(2学分)

七、培养方式

(一)、博士生

1.按研究方向,学位授权点成立由3名或3名以上教师组成的博士生指导小组,协助报考导师指导博士研究生。

2.硕博连读和具有硕士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在第一学期完成所有的课程学习。并广泛查阅有关文献,准备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3.直博研究生,前2年以课程学习为主。入学2年后,由教研室组织3位或3位以上的教师对其进行中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可建议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转为攻读硕士学位或劝其退学。

(二)、硕士生

1.师生互选:研究生入学后,教研室创造条件增加导师和学生的接触机会,增进相互了解。入学3 – 4周内,安排1次介绍会,老师介绍自己的科研情况和所需学生名额、条件,学生介绍自己的科研兴趣和相关情况等。然后,按学校规定的时间进行师生互选,教研室对师生互选结果进行协调。

2.导师根据本方案要求和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互选后1个月内订出培养计划,征得硕士生同意后付诸实施。

3.一年后,教研室组织3位或3位以上的教师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可建议免试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或劝其退学。

八、学位论文

(一)、博士生

学位论文是全面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鼓励博士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研究,鼓励研究生选择风险性课题。研究工作体现研究生的创新性和独立性,即独立完成选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论文撰写和答辩工作。具体过程如下:

1.研究生经阅读大量文献后,提出选题、研究内容和实验设计。与导师协商后,在完成课程学习的下一学期的第8 – 10周在全院范围内做开题报告,接受指导小组或其他教师的提问。

2.依据开题报告的反馈信息,研究生和指导教师对论文设计进行修改,并对研究内容和实验设计的创新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取得共识,论文设计经导师审核、签字后实施,签字后的论文设计由教研室保存1份。

3.研究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工作。

4.论文完成后,由教研室邀请有关专家进行预答辩。预答辩结果为(1)根据反馈信息,修改论文,按时进行论文答辩,(2)延迟答辩,根据反馈信息,补充实验并重新撰写论文,(3)延迟答辩,重新设计实验并重新撰写论文。

5.通过预答辩的研究生,按时进行论文评议和论文答辩。

6.通过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经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严格审核后,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博士学位。

(二)、硕士生

鼓励硕士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研究。研究工作体现导师指导,研究生独立完成为宗旨。具体过程如下:

1.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范围,学生经阅读大量文献后,提出研究内容和实验设计。

2.经导师审核、修改后,师生对研究内容和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取得共识。

3.研究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工作。

4.论文完成后,由教研室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论文评议和论文答辩。

5.通过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经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严格审核后,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

九、教学实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生应从事1个学期的本科生教学实践,其内容可以是指导实验、野外实习、课程辅导等。

十、图书资料

(一)、主要书籍

1.Mitsch, WJ & Gosselink, JG.2000.Wetlands.2nd.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2.WCMC, et al.1992.Global Biodiversity.London, Glasgow, New York, Tokyo: Chapman & Hall

3.Mitsch, WJ & Jorgensen, SE.1992.Ecological Engineering.2nd.New York, Toronto: John Wiley & Sons

4.Forman, RTT.1995.Land Mosaic: the ecology of landscape and region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UNEP.1995.Human Development Report.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Borror,D.J.el at,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Insects,5th ed.,1981

7.Daly,H.V.el at,Introduction to Insect Biology and Diversity.1978

8.Danial,L.e1 at,Soil Biology Guide, 1990

9.Jin,X—G et a1,Eutrophication of Lakes in China,1990

10.Abele,L.G.,Biology of Crustacea,1982

11.忻介六辞译,昆虫学纲要,高等教育出版杜,1984

12.忻介六等,昆虫形态分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13.南开大学等,昆虫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14.孙懦泳,动物生态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15.尹文英等,中国亚热带土壤动物,科学出版杜,1992

16.伊蘑嘉昭等,动物生态学研究方法,科学出版杜,1977

17.何志辉等,淡水生物学(上、下册),农业出版社,1982

18.堵南山,甲壳动物学(上、下册),科学出版社,1993

(二)、主要期刊杂志

1.Advances in Ecological Research

2.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3.Bioscience

4.Current Advances in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5.Ecological Monographs

6.Ecology

7.Ecological Engineering

8.Journal of Ecology

9.Molecular Ecology

下载材料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材料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齐玮 统招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沈阳建筑大学 统招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学科、领域 姓 指导教师 名 材料学 齐玮 刘军 2014年4月28日 沈阳建筑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文献阅读要求 阅读与泡沫混凝土有关的文献,阅......

    神经病学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精选5篇)

    神经病学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为了更好的安排神经科临床型硕士研究的学习及培训工作,参照《中山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2005年8月)》等文件、通知及我科的实际情况,特制定......

    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政治经济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转型......

    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和成绩学籍记载表

    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和成绩学籍记载表姓名学号学院专 业 名称导师入 学 年月说明:此表必须在新生入学后四周内制定完毕,一式两份填写交研究生部入学成绩培养计划培养计......

    2013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协议书

    大连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协议书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维护导师和学生权益,明确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导师(甲方)和专业学生(乙方)签订如下培养协议,供双方共同遵守执行。 一......

    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

    合同编号:__________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根据___号文件精神,我......

    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

    江苏大学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 协议书 (甲方)同志(丙方)经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 试,成绩合格,录取为江苏大学(乙方)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经三方协商签定本协议。 一.丙方学习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现代信息社会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部门,计算机应用技术这一学科涉及的面非常广,我系计算机应用技术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