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杉木混交林生产力和空间结构研究[5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15:1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竹杉木混交林生产力和空间结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竹杉木混交林生产力和空间结构研究》。

第一篇:毛竹杉木混交林生产力和空间结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毛竹杉木混交林生产力和空间结构研究 作者:刘春华

来源:《海峡科学》2008年第08期

[摘要] 对14年生的杉木毛竹混交林、杉木纯林和毛竹纯林的生长状况、林分生物量和地上、地下空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杉木毛竹混交林中,杉木密度适宜,能有效提高杉木和毛竹的生长量、生物量和充分利用营养空间。杉木密度为1525株/hm2、毛竹密度为580株/hm2的混交林具有最大的生长量和生物量,而且林分地上、地下空间结构合理,是杉木毛竹混交林中的优化模式。

[关键词] 杉木 毛竹 混交林 生产力 空间结构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南方山地重要的用材树种,但由于大面积的纯林和连栽带来地力衰退、林分生产力下降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为迹地更新的突出问题[1]。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是我国竹林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和价值最高的经济竹种,杉木与毛竹混交,既可以改善林地生产力,防止地力衰退,维持生态平衡,又能充分利用营养空间,增加单位面积林产品和林副产品的产量[2]。为了进一步了解毛竹杉木混交林生长特性和种间关系,本文对14年生的毛竹纯林、杉木纯林和毛竹杉木混交林的生产力及空间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为毛竹杉木混交林的科学经营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福建省建瓯市小松镇上仰林场,地理坐标为北纬26°39′54″~27°20′26″,东经117°58′45″~118°57′11″,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降雨量1663.6mm,年均蒸发量1499.2mm,年均相对湿度81%,日照总时数1829.3h,年均气温18.7℃,极端最高气温

41.4℃,极端最低气温-8.4℃,无霜期269d,日均温≥10℃的活动积温为5899.4℃,持续265d,海拔高300~500m之间,土壤为山地红壤,主要植被有芒萁、里白、山苍子等。

1.2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杉木密度为A:500株/hm2、B:1175株/hm2、C:1525株/hm2、D:1775株/hm2四块杉木毛竹混交林及E:杉木纯林、F:毛竹纯林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块标准地面积25.8m×25.8m。

1.3 调查分析

分树种实测样地内毛竹和杉木的树高、胸径、冠幅和枝下高,求算平均值,根据树种的平均树高和胸径确定毛竹和杉木的标准木,按照Monsi分段法进行生物量测定,即对标准木以

2m为一区分段,分别测定各段的干、枝和叶等器官鲜重,根系采用壕沟全挖法,分根桩、根称重,并测定其根幅、根深和根密集区范围。结果与分析

2.1 林分生产力

2.1.1 林分生长状况

从表1看出,混交林中树种生长受杉木密度影响较大,杉木的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随杉木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少。从立木蓄积量来看,杉木密度为1525株/hm2的林分总立木蓄积量为130.6m3/ hm2,比杉木纯林大得多,同时毛竹平均胸径也比毛竹纯林大56.60%。可见,适宜密度的杉木与毛竹混交,不仅促进了杉木生长,而且对毛竹生长也很有利。杉木密度过大将造成树种间竞争加剧,导致毛竹生长不良,养分缺乏;密度太小又达不到混交的互利作用,无法充分利用地力。所以,营造杉木毛竹混交林时,杉木密度控制是需要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

2.1.2 林分生物量

从表2可知,不同密度的杉木与毛竹混交,林分总生物量差异很大。在杉木密度为1525株/hm2的混交林中,杉木生物量和林分总生物量均最大,杉木生物量达115.67t/ hm2,比杉木纯林生物量大23.28%,说明适宜密度的杉木与毛竹混交可提高单位面积总生物量和杉木干材量,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从各器官组成看,在这些混交林中,杉木各器官生物量大小顺序为干>根>叶>枝,叶与枝的差比为26~27%,在杉木纯林中叶与枝差比高达82.9%。而毛竹的各器官生物量大小顺序为干>桩>叶>根,枝与叶的差比为10~26%,在毛竹纯林中枝与叶的差比超过33%。

2.2 林分空间结构

2.2.1 林分空间分布

从表3可知,混交林中杉木的冠幅随杉木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合理密度的杉木毛竹混交,毛竹树冠能得到较大地扩展,占据了相当部分的水平空间,不至于因生长在杉木下层形成树冠狭窄,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空间而影响生长。杉木和毛竹的根系在土壤中分布明显不同,毛竹的根幅、根深、根密集范围明显比杉木小,因此,通过混交不仅可以明显增加地下营养空间利用率,而且不会造成根系对地下营养利用的激烈竞争。混交林中适宜的杉木密度对杉木和毛竹冠幅及地下根系生长都有利,从而促进杉木和毛竹的高径生长。

2.2.2 毛竹林地下结构

在毛竹林地下网络中,壮年鞭所占比例大小,对竹林的影响很大。壮年鞭有较强的生命力,壮芽较多,这就意味着来年春笋较多,竹笋产量也会更高,相应地其成竹量也会较多

[3]。从表4可见,在杉木密度为1525株/hm2混交林中壮年鞭分布较为合理,平均节间长为

5.1cm,平均鞭径为2.6cm,鞭段占30%,鞭长占45.9%,体积占49.8%;而幼年鞭、老年鞭平均节间长分别为4.7cm、4.9cm,平均鞭径分别为2.6cm、2.3cm。在其它模式中各龄竹鞭体积所占比例很不合理,有的老龄鞭所占比例高达33%,而在毛竹纯林中幼龄鞭体积所占比例为41.1%,各龄鞭所占比例相差很大。

从总体上来考虑,幼、壮、老龄鞭应各占一定的比例。在杉木密度为1525株/hm2的混交林中,各龄鞭可以相互利用、协调发展。老龄鞭生命力较弱,在人为控制下(人工挖除),老龄鞭释放土壤空间,腐烂后当作肥料,对幼、壮龄鞭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作用;幼龄鞭的生长可以带动整个竹林的生长,扩展竹林范围,扩大林分竹鞭的生存空间。因此,幼、老鞭所占比例不能太高或太低。

调查发现,杉木毛竹混交林中,毛竹竹鞭上的芽数发生相当大变化。在杉木密度为1525株/hm2混交林中竹鞭上壮、弱芽比例接近1:1,而在其它各模式中,不是壮芽太多,就是弱芽太多,出笋成竹时间集中,竹林密度急剧增大或急剧减少,土壤肥力没有一个缓冲时期,管理跟不上,使得竹林生长不良,竹林不能得到合理的调整。结论与讨论

3.1 适宜的杉木密度所形成的杉竹混交林不仅能促进杉木生长,也有利于毛竹生长。杉木和毛竹的根系在土壤中不同层次分布,能有效提高地下营养空间的利用率。

3.2 适宜的杉木毛竹混交密度不仅能提高林分总生物量,而且具有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在杉木密度为1525株/hm2的混交林中,杉木平均胸径、总蓄积量均比其它混交林大。

3.3 鞭根和竹根的多少意味着吸收营养能力的大小,竹鞭上具有许多鞭节,鞭节上的芽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其形态。鞭节上芽的数量在不同鞭龄的竹鞭上有所不同。再者,由于鞭龄增长,鞭体的水分和养分含量均减少,由此在林地地下结构调节中,应该注意去老扶幼,使幼龄鞭有充裕的地下空间和养分条件,有利于新鞭生长和笋芽的萌发。从竹鞭分布规律中可以看出,林内要有足够水分和养分,竹鞭中的侧芽才能得到充分的萌发。3~4年生的竹林发笋的主要竹鞭,在经营时,应注意保护好萌芽。在深翻时,切不可挖断竹鞭及竹根。

参考文献

[1] 俞新妥.杉木人工林地力和养分循环研究进展[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2, 12(3):264~275.[2] 郑郁善.毛竹经营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3] 倚奇江.不同经营类型毛竹笋用林的地下鞭根系统调查研究[J].浙江林业科

技,2000,20(3):31~34.

第二篇:生产力研究杂志社征稿

《生产力研究》杂志社征稿

【刊名】生产力研究

【主管单位】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生产力学会;山西省生产力学会;山西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

【编辑出版】山西省太原市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145/F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2768

【文章接受范围】

经济理论问题、三农问题研究、财政与金融、专题研究、决策参考、对策研究、产业论坛、企业管理、会计与审计、中小企业研究、经验借鉴等。

【期刊评价】

这是一本引起议论的刊物,原先是月刊,后来大概是投稿量太大,于是改为半月刊,质量大为下降,结果被降级为CSSCI的扩展版,现在又改回月刊,呵呵,有一些专家的优稿,也有一些凑数的次稿,很厚的一本,有的作者对它嗤之以鼻,有的作者很需要它,审稿号称3个月,如果有关系一周就知道结果。

【期刊简介】

《生产力研究》创办于1986年12月,是中国生产力学会、山西省生产力学会主办的全国性的经济学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研究经济理论、经济改革、发展重大问题方面的论文、学术动态的综述性文章。同时,作为中国生产力学会会刊,它最及时、权威地反映着全国生产力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生产力研究》推崇严谨的学术风格和规范的学术期刊办刊模式,所刊发的每篇论文均有内容提要、关键词、作者简介和主要参考文献索引,它要求作者,论著中所引他人观点,务须明确注明,不得含糊其辞,掠他人之美。为了与国际交流,生产力研究有英文目录和部分论文英文摘要。《生产力研究》杂志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即南京大学核心扩展版来源期刊,2008、2004版北京大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由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生产力学会,山西省生产力学会,山西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生产力研究》杂志主要刊登研究经济理论、经济改革、发展重大问题方面的论文、论述性文章。

【投稿咨询】池编辑(投稿请注明投稿)

QQ:2285344432

E-mail:lunwen2014@163.com

Phone:***

更多内容:http://blog.sina.com.cn/u/1815150385

第三篇:《生产力研究》杂志社编辑部

《生产力研究》杂志社/编辑部

《生产力研究》创办于1986年12月,是中国生产力学会、山西省生产力学会主办的全国性的经济学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研究经济理论、经济改革、发展重大问题方面的论文、学术动态的综述性文章。同时,作为中国生产力学会会刊,它最及时、最权威地反映着全国生产力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生产力研究》推崇严谨的学术风格和规范的学术期刊办刊模式,所刊发的每篇论文均有内容提要、关键词、作者简介和主要参考文献索引,它要求作者,论著中所引他人观点,务须明确注明,不得含糊其辞,掠他人之美。为了与国际交流,生产力研究有英文目录和部分论文英文摘要。

《生产力研究》半月刊,国际刊号:ISSN 1004-2768;国内刊号: CN 14-1145/F;邮发代号 22-102。主要栏目有:经济论坛、三农问题、产业论坛、企业管理、经济与教育、法制与经济、金融问题、会计与审计、学术动态综述等。是由中国生产力学会主办的优秀双核心期刊(北大版中文核心和CSSCI)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文章质量要求较高,合适可以先推荐。

生产力研究

刊名:生产力研究Productivity Research

主办:中国生产力学会;山西省生产力学会;山西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

周期:半月

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种:

中文开本:16开

ISSN 1004-2768

CN 14-1145/F

邮发代号 22-102

创刊年:1986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核心期刊

CSSCI核心期刊

联系方式:

QQ:1279597(请说明是投稿)

信箱:lunwen1888@126.com(来稿请注明《生产力研究》)

更多期刊发表信息请登陆http://blog.sina.com.cn/lunwen1888

第四篇:跨度空间结构研究的论文

摘要:大跨度空间结构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建筑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其结构形式主要包括网架结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薄壳结构等五大空间结构及各类组合空间结构。形态各异的空间结构在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影剧院、大型商场、工厂车间等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特点

1网架结构

由多根杆件按照某种规律的几何图形通过节点连接起来的空间结构称之为网格结构,其中双层或多层平板形网格结构称为网架结构或网架。它通常是采用钢管或型钢材料制作而成。

1。1网架结构的形式

(1)平面桁架系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有:两向正交正放网架、两向斜交斜放网架、两向正交斜放网架、三向网架等型式。

(2)四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有:正放四角锥网架、斜放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棋盘形四角锥网架、星型四角锥网架、单向折线型网架等型式。

(3)三角锥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有:三角锥网架、抽空三角锥网架(分Ⅰ型和Ⅱ型)、蜂窝形三角锥网架等型式。

(4)六角锥体组成的网架结构。主要形式有:正六角锥网架。

1。2网架结构的主要特点

空间工作,传力途径简捷;重量轻、刚度大、抗震性能好;施工安装简便;网架杆件和节点便于定型化、商品化、可在工厂中成批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网架的平面布置灵活,屋盖平整,有利于吊顶、安装管道和设备;网架的建筑造型轻巧、美观、大方,便于建筑处理和装饰。

2网壳结构

曲面形网格结构称为网壳结构,有单层网壳和双层网壳之分。网壳的用材主要有钢网壳、木网壳、钢筋混凝土网壳等。

2。1网壳结构的形式

主要有球面网壳、双曲面网壳、圆柱面网壳、双曲抛物面网壳等。

2。2网壳结构主要特点

兼有杆系结构和薄壳结构的主要特性,杆件比较单一,受力比较合理;结构的刚度大、跨越能力大;可以用小型构件组装成大型空间,小型构件和连接节点可以在工厂预制;安装简便,不需大型机具设备,综合经济指标较好;造型丰富多彩,不论是建筑平面还是空间曲面外形,都可根据创作要求任意选取。

3膜结构

薄膜结构也称为织物结构,是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它以性能优良的柔软织物为材料,由膜内空气压力支承膜面,或利用柔性钢索或刚性支承结构使膜产生一定的预张力,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刚度、能够覆盖大空间的结构体系。

3。1膜结构的主要形式

主要有空气支承膜结构;张拉式膜结构;骨架支承膜结构等形式。

3。2膜结构主要特点

自重轻、跨度大;建筑造型自由丰富;施工方便;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较高的安全性;透光性和自结性好;耐久性较差。

4悬索结构

悬索结构是以能受拉的索作为基本承重构件,并将索按照一定规律布置所构成的一类结构体系,悬索屋盖结构通常由悬索系统,屋面系统和支撑系统三部分构成。用于悬索结构的钢索大多采用由高强钢丝组成的平行钢丝束,钢绞线或钢缆绳等,也可采用圆钢、型钢、带钢或钢板等材料。

4。1悬索结构形式

悬索结构按索的布置方向和层数分为:单向单层悬索结构;辐射式单层悬索结构;双向单层悬索结构;单向双层预应力悬索结构;辐射式预应力悬索结构;双向双层预应力悬索结构;预应力索网结构等。

4。2悬索结构的特点

悬索结构的受力特点是仅通过索的轴向拉伸来抵抗外荷载的作用,结构中不出现弯距和剪力效应,可充分利用钢材的强度;悬索结构形式多样,布置灵活,并能适应多种建筑平面;由于钢索的自重很小,屋盖结构较轻,安装不需要大型起重设备,但悬索结构的分析设计理论与常规结构相比,比较复杂,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5薄壳结构

建筑工程中的壳体结构多属薄壳结构(学术上把满足t/R≤1/20的壳体定义为薄壳)。

5。1薄壳结构的形式

薄壳结构按曲面形成可分为旋转壳与移动壳;按建造材料分为钢筋混凝土薄壳、砖薄壳、钢薄壳和复合材料薄壳等。

5。2薄壳结构的特点

壳体结构具有十分良好的承载性能,能以很小的厚度承受相当大的荷载。壳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主要是利用了其几何形状的合理性,以材料直接受压来代替弯曲内力,从而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因此壳体结构是一种强度高、刚度大、材料省的即经济又合理的结构形式。

除以上几种空间结构外,尚有组合网架结构、预应力网格结构、管桁结构、张弦梁结构、点连接玻璃幕墙支承结构、索穹顶结构等几种常用空间结构,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实用范围。比如点连接式玻璃幕墙支承结构能利用玻璃的透明特性追求建筑物内外空间的沟通和融合,人们可以透过玻璃清楚地看到支承玻璃面板的整个结构系统,使这种结构系统不仅起到支承作用,而且具有很强的结构表现功能;索穹顶结构则完全体现了fuller关于“压杆的孤岛存在于拉杆的海洋中”的思想,是由连续的拉索和不连续的压杆组成的一各受力合理、结构效率极高的结构体系。

6结束语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能够提供更大跨度和空间的结构常常是人们追求的梦想和目标,空间结构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建筑史的发展。空间结构设计应正确合理地运用不同的计算理论和程序方法进行精确的分析,同时在空间结构的形体设计中不能只注重美观,还必须注重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和工程成本的等因素。

第五篇:生态生产力研究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生态生产力人与自然保护自然和谐

[论文摘要]生态生产力思想不同于传统生产力理论,它是对传统工业生产力的反思和超越,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同发展与繁荣的生产力,它具有传统生产力所不具备的保护自然的功能。生态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对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一种和谐的生产力作为动力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生态生产力倡导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生态生产力实现了人类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两种能力的统一

传统生产力片面强调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以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征服欲,这导致地球生态系统严重失衡,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也难以为继。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人类伟大的主观能动性应该是如何在人与自然两类客观规律之间求得和谐统一,而不是简单地掠夺和征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力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起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2]这表明人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同时也表明我们不能将生产力的功能仅理解为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除此之外,它还应该具有保护自然的功能。因此,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中,人不仅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某一自然形态的发展规律,而且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

生产力对自然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这种破坏作用主要发生在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必然性,只要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就会在一定范围内产生某种程度的破坏。生产力的这种破坏作用是由于它原有的功能不完善所产生的一种副作用。

在生态生产力中,生产力是开发利用客体自然满足自我生存发展的实践力,同时是保护客体自然的协调力和创造力。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充分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承载力,建立一种从自然索取和对自然馈赠的平衡机制,接受自然资源、环境响应的临界约束。在对自然资源超常规利用而削弱或破坏生态功能面前,人类必须承担修复、治理、保护、建设的责任,提高资源、环境价值的保值和增值。以尊重自然的态度取代占有自然的欲念,以爱护自然的活动取代征服自然的行为,以保护自然的方式取代破坏自然的掠夺。与传统生产力只注重生产力表层的一面不同,生态生产力更着眼于生产力内在的一面对整个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保障能力,这是它与传统生产力的根本区别。

二、生态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生产力是突出生产力内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辨证关系的生产力类型,它既关注生产,又关注生态。与传统生产力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1)生态性,生态生产力是一种绿色生产力,它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以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为目的,要求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限制在其自净能力范围内,使生态环境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2)环境性,它把崇尚环境纳入生产力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生产力经济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3)资源性。它把绿色资源的有序供给和有效供给结合起来,视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4)协调性,它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要求把局部经济效益放在全球生态范围之内进行评价,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共同发展,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

随着科学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们置于它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你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3]马克思描绘出一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相统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生产力的画卷。以生态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理性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三、发展生态生产力,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20世纪生产力空前进步,高科技迅猛发展,人类智慧惊人增长,世界面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但与此同时,人类全球性普遍忧虑却在增长: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人口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少,未来越来越令人担忧。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事实表明,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更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

当代生态危机警示我们,传统的生产力理论已经不适应当代人类的实践,无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工业文明时代已经走向衰落,这时应该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生产力,并建设新的、充满生机的生态文明。生态生产力坚持把获取自然资源的能力同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结合起来,以实现人类的持续性生存能力。人类的持续性生存应该是在生态持续平衡的条件下人类的世代延续和进步,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生态保护等人类活动都应该着眼于人类的持续性生存,生产力的发展应该为这一目标服务。

发展生态生产力,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将人口增长控制在生态循环和资源可持续供给允许的范围内,同时注意尽可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缓解人口众多带来的压力和矛盾。

要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产力,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力倡导资源的回收的再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开发有利于环境保护、人类身体健康的生态产业和绿色产品,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实现良性循环,使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内在地结合在一起。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因为它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自然发展的协调统一,能够获得经济效益最大化、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是生态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7.[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6-927

下载毛竹杉木混交林生产力和空间结构研究[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竹杉木混交林生产力和空间结构研究[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