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的正确审题立意指1

时间:2019-05-13 15:17: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材料作文的正确审题立意指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材料作文的正确审题立意指1》。

第一篇:新材料作文的正确审题立意指1

新材料作文的正确审题立意指导

4、材料四:野兔 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关键句“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由此展开立意:走熟悉的路也会摔倒,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用老经验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别摔在熟悉的路上”。

方法四:找关键句——关键词语句子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的正确立意。

五、对如何写好给材料作文 的具体建议

写给材料作文要注意合理使用所给的材料,不能避开材料,另起炉灶。若拟写记叙文,则应先对材料内容加以分析,再由此联系与材料相关的人或事,可以以这样的形式开头:“读了以上材料,我想起了这样一件事(或‘勾起了我美好的回忆’)„„”或“在我的生活阅历中,也有这样一个人(或‘曾遇见过这样一个人’)„„”。结尾处,再用恰当的议论将所叙的人或事与材料中的人或事相比较,用画龙之笔点明中心即可。

若拟写议论文,对所给材料可以从以下角度使用:

1、从中引发观点,一般来说,所给材料是有意义的,能给人某些启示的,所以往往可以从中得出观点(理解的角度不同,提炼的观点也不同。不管怎样不同,提炼的观点必须与原材料相吻合。),再围绕观点来阐述。由此可得下面的写作思路:开头引述材料→认真分析后,确定论点(即提出中心)→具体论证→结尾照应开头(材料),深化中心。

2、用做文章的论据。对于做论据的材料的使用,需要考生精心剪辑,决定取舍:有时材料过于简单,就需要扩充内容,着重在证明的论点上加以充实;有时对论据材料可完整地抄录引用;有时不宜全文照抄,可用自己的语言对论据作概括引述;有时可以将材料穿插在阐述或评析之中。

3、用做联系实际的参照“标志”;

4、用做拟制标题的话题,如“从„„说开去”、“„„给我的启示”、“„„教会了我做人”、“论„„”等。

5、用做照应开头的结论,议论文要做到结构严谨,因此在结论部分有必要用所给材料内容来照应前文(包括开头),使文章首尾呼应。

总之,写给材料作文必须“像捉毒蛇须打它的七寸一样”抓住“要害”即关键。写给材料作文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角度”的选择,只有命题意图领会了,切入点找好了,或记叙或抒情或议论就不难了,当然运笔最好是在自己有经历、有体验、有感悟的内容方面进行。

六、高考链接

2009年浙江省作文题(60分):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作文题点评:

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浙江卷自04年自主命题开始,都是话题作文 与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还是第一次。从本质上讲,新材料作文脱胎于材料作文,但又不限制文体,同时保持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三自”,更具灵活性、新鲜性与开放性,也更能发挥考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新材料作文因其“新”的特点,容易给考生设置一些无形的障碍。笔者认为要写好这篇文章,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必须全面理解材料,不能脱离整体材料的意思另起话题,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就是说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而不是话题。如有的学生从材料中引出话题“情意”,则有可能偏题。

第二,必须考虑绿叶与根的双元关系、辩证关系。根滋养抚育绿叶,绿叶才得以葱绿昌茂,绿叶心怀感恩之情,纵使飘零一生,也眷恋不忘根对自己的呵护。根作用于绿叶,绿叶反作用于根,这是相互的。有很多考生应该会提炼出“感恩”的观点,比如“游子对故土的感激眷恋”、“华侨对国家的回报感恩”“孩子对母亲的依恋爱戴”等等都可以,但是像一般的帮助别人,比如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心,情人之间的互相体贴,陌路人 一个友情的微笑,身处尴尬时一份温馨的怜悯等等就与材料中的“感恩”之味有点距离,因为它们都脱离了“绿叶与根”的关系。

第三,要写好这篇文章,对考生的的思维能力要求较强。近几年浙江省命题导向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激活学生库存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关注现实的认识观,引导学生心灵的真善美和思维的开阔和多样。如果考生能超越“感恩”,能从材料中品出根与绿叶的延续性关系——“给予与吸收,及再给予”,将个体心理上升为一种群体情感倾向,比如“乡愁 的文化心理”等,则能写出一定的思想深度,容易得高分。

总之,在全国大范围一片话题与命题的作文大潮中,09年的浙江卷昂扬走在“新材料作文”的行列,与全国卷Ⅱ及上海卷一起,情理兼重,相信积极参与生活,思考生活,注重生活积累与情感积淀的考生定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八、一点补充

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2003年春,在广州爆发的“非典型性肺炎”开始席卷全国。根据中科院院士钟南山 等认定,“非典”病毒的宿主主要是野生“果子狸”。

材料二: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让人悚然动容的除了可歌可泣的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互帮互助的感人场面外,还有为挽救废墟下的生命而累得倒地就睡的搜救犬,和留恋家园始终不愿离开地震废墟的忠诚小狗。

材料三:2009年1月9日,洞庭湖一带再次出现已经绝迹了109年的野生麋鹿27头。麋鹿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典型的湿地动物,它们好合群,在水畔生活,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其他水生植物为食。麋鹿的出现说明洞庭湖的自然环境开始好转。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道多材料作文题。三则材料共同构成作文的依据,那么,确定的写作生发点一定是三则材料公共的内容。这三则材料都说了动物:材料一说的是人吃动物的不良后果,材料二讲述了动物对人的好处,材料三说环境好转,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前景。选取公共部分,我们可以得出“人类如何与动物相处”这个话题。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写作生发点为:要与动物和谐相处//善待动物,创造美好生活。

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归纳审读分析材料的方法:

单材料,多角度;多材料,求公共。

抓住材料关键点,落实求稳防偏锋。

第二篇:诗歌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津与练习

诗歌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津与练习

诗歌(包括歌词)是人们内心深处灵魂的吟唱,是梦幻对现实的超越,它们总是能激发人们思维的火花,拨响人们情感的琴弦,所以,近几年来,诗歌类材料备受高考作文命题者的青睐。

一、诗歌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通诗句,品语义。要读懂诗歌类材料,首先要学会品语义,把握“诗家语”的一些特殊性:诗歌常对语言进行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含蓄美。

2、抓意象,明寓意。诗歌是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的。诗歌语言的含蓄美,也多体现在诗歌所描绘的意象中。这些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性或指代性,审题时,我们可抓住诗歌的意象去联想、体会,捕捉它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和寓意。这一步我们要弄清两个问题:一是诗中有什么意象,二是这个意象有什么深层意义或象征意义,可采用相似联想进行合理的推求。如果一首诗中含有多个意象,要注意分清几个意象孰轻孰重,防止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如果诗歌内容庞杂繁复,我们应该找出并理解它的关键语句,把握关键信息,以便准确把握主旨。

3、扣标题,析主旨。顺诗中关键语句之“藤”,摸命题者的意图之“瓜”,分析它们包含了怎样的是非、善恶、褒贬等观念,并据此来立意,确定文章主旨。

以上是针对较难理解、较复杂的诗歌材料而给出的审题步骤,核心是抓意象、析主旨,对于浅显简单的诗歌而言,往往一两步就可以到位。下面,我们以200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目为例,来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二、真题引导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200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这则材料由诗句和理解提示两部分组成。“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所写《别严士元》中的两句诗,原诗写的是在一个春寒料峭、天气多变的日子里,诗人在苏州城外惜别友人的情景,透露他仕途不得意的心情。

首先是读通诗句品味语义。诗句文字比较浅显,意思是不知不觉中,毛毛细雨润湿了衣服;树上的残花飘落在地上,悄无声息,展现出一片蒙蒙春雨的江南景色。

其次是抓意象分析主旨。这两句诗包含有两个意象:一个是“细雨湿衣”,一个是“闲花落地”。“细雨湿衣”而“看不见”,“闲花落地”而“听无声”,体察极为细致,描写极为细腻,因为唯有“看不见”才显出雨之“细”,唯有“听无声”才见出花之“闲”。可是,这两句描写景物的句子,有什么深层意义或象征意义呢?由于这里忽略了上下文,也没有对原诗作任何介绍,考生无法对原诗蕴含的深层次意象以及主旨作“知人论世”之类的探究,故而,我们对这两句诗的深层含义的理解应该宽泛得多:

①由“细雨湿衣”“闲花落地”两个意象的特点,可以理解这两个意象是在赞美春天的美好品格,由此可以联想到杜甫的名句“润物细无声”,赞赏春雨默默滋润万物、闲花默默落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

②采用相似联想的方法进行合理推求,由此及彼,可以理解这两个意象是在寓意恬淡地做人,甘于寂寞,从而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由此联想到当今社会上的种种浮躁现象,阐述人如果缺少一颗淡定之心,人生必将失衡。

③可以理解为这两个意象是在阐述一个哲理:“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寂寞不意味着平庸。我们要在寂寞中追求美好,需要坚忍与执著等精神。

题目已经给出了五种关于诗句主旨理解的提示,细心揣摩,这五种都是言之成理的,我们可以围绕材料中提示的某一个观点展开,也可以另辟蹊径,谈谈自己对诗句独特的个性化的体会:例如在喧哗浮躁的环境中坚守一份恬淡的品格,平凡无欲的生活自有闲适之美„„

三、实战演练

1、根据的诗歌,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有朝一日我们会在密密的树林里在黄叶底下拾起自己的脚印如同当年捡拾野果 街市华灯明灭长桥人头攒动我们在密密的人流中寻觅只为捡拾曾经留下的脚印一如当年捡起挤掉的鞋子。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面镜子,照了一辈子人 就是没有照见自己 有一天它邂逅了另一面镜子 才看见了自己的真面目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3、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泥土

鲁藜

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

要求:从小诗中,概括出一个话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4、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一代

2、词语注释

一代人:指在文革历史阶段中成长起来的人。黑夜:暗指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政治运动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5、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泰戈尔《飞鸟集》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6、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飞鸟集》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7、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星星 雷诗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所取。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渍,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8、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观书有感(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9.、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错 觉

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你品读这首诗产生了哪些联想或感悟呢?请跟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应是本首诗引发的。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③不少于800字。

远和近

顾城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5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蛩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第三篇:材料作文审题立学生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会理解材料,准确把握材料内涵。

2、学会从材料中提炼、挖掘主题的几种方法。

I、知识网络图

作文命题包括的形式: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材料作文的命题特点:寓言故事,历史事实,诗歌,漫画,名人名言,新发生的事件,报刊是的新闻,一段歌词,一组素材,一句格言,一个成语。

审题立意的基本要求: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思想健康④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⑤简洁新颖

II、综合应用探究。

(学习内容)

问题1:审题立意方法:抓材料主旨

问题2:审题立意方法:抓关键词句

【归纳总结】

审题立意方法:抓材料主旨

文章的观点从材料主旨而来,提炼观点离不开材料主旨,因此,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

审题立意方法:抓关键词句

关键词句有的本身就是材料的观点,有的隐含着作者的倾向。审读材料时,只要找准关键词句,再加以提炼,就能确定文章的立意。

小组讨论下面两则材料,并立意。

(一)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并立意。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阅读这则材料,我们应该思考:

(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

(2)它们都有哪些行为?

(3)乌鸦被牧羊人抓住的原因是什么?

(4)分析乌鸦被抓住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同样是抓小羊,老鹰抓小羊为什么不被抓,而乌鸦却被抓住了?

(5)面对乌鸦的这一行为和结果,牧羊人和孩子分别作出了评价,从这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二人对乌鸦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肯定,肯定了什么?否定,否定了什么?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分别从乌鸦、牧羊人、孩子这三个角度去立意:

(二)阅读下面材料并立意。

一头驴子和一匹马到某磨坊去应聘推磨工作。结果,驴被选中,马遭淘汰。一年以后,这匹马被伯乐相中,成了远近闻名的千里马。磨坊的主人闻讯以后,后悔不迭地跑去对千里马说:“你如此能干,当初我居然没有聘用你,我真是有眼无珠呀!”“幸亏当初没被你聘用。”千里马说,“不然,我现在就不会成为千里马,而是变成一头推磨驴了!”

要求:阅读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主立意。

阅读这则材料,我们应该思考:

(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

(2)他们都有哪些行为?

(3)驴被选中,马遭淘汰的结果表明了什么?

(4)磨坊主人后悔不迭的原因是什么?千里马感到庆幸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分别从多角度确定立意:

总结审题立意的原则及方法:

第四篇:1b立正确的择业观专题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

择业基本原则

首先,了解为什么要工作?

众所周之,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它也应该给人带来最大的精神满足。其次,工作可以达到的目的:

 经济方面:个人物质需求的满足,对未来发展有种安全感。

 社会方面:是个人与他人会面的场所,存在潜在的友谊和人群关系,受人尊重等。

 心理方面:能够实现自我肯定,对他人产生可信赖感,个人评价得到肯定。

 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大环境下,该如何积极应对?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无疑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重要任务。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最好的职业并非总是由最佳的人选取得,但总是由准备得最充分的人获得,正确的择业观对大家形成职业理想、迎接职业挑战、规划自身职业生涯、提高职业修养、顺利就业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制约或影响。

 那么什么是择业观呢?择业观是择业主体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和心理倾向等,它既是择业者职业理想的直接体现,也是择业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直接表达。其核心是个人的社会定位和志向。、 案例:向招聘单位下跪求工作

 2006年7月,渝中区聋哑女熊小芸从长春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毕业后,向上百家单位投递简历,都因她是残疾人而被拒绝。无奈之下,她在华新街人才市场招聘现场做出了惊人举动:给招聘单位的人下跪求工作

 诊断:职业专家表示,招聘单位招人,注重的是你的自身能力,他关注的核心是你究竟会做什么,你有什么样的能力支撑你在我们的企业做下去。在求职过程中,央求、下跪等类似的做法,最多只能博得大家的同情,很难起到真正让用人单位破格录用你的作用。在北京的招聘会上,也有求职者给自己脖子挂个牌子,说多少钱或是如何要应聘哪个职位,但这样做的效果几乎没有。甚至有些企业还讥笑说,来招聘会你不赶紧找合适工作,搞这么一套,大家都很忙,哪有企业会丢下所有的应聘者不管,而去理会你。

 建议:可以骑驴找马。从基础做起,慢慢为自己积累资本,从而获得自己满意的职业。

三、大学生走出择业心理误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首先,要知己知彼。择业是一种双向选择,因此必须正确地估价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自己在择业中可接受的范围,同时要全面准确地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实力。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去选择职业,就能增加成功的概率。

 [案例]09年3月28日,我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一家航空公司招聘地勤这一职位,我校仅仅有十几个人投了简历,而招聘负责人说,不久前在郑州大学招聘引来200人投递简历。同时说了一句学生现在的就业自身素质很不好。[分析]首先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这一职务到底是做什么的,其次想当然的认为就是进行地面打扫的,换个角度考虑下:如果真的是打扫卫生的,公司会来学校招聘吗?的是打扫卫生的,公司会来学校招聘吗?可以直接找个物业公司管理就可以了,并且打扫质量很好。

 那地勤到底做什么的?是负责地面的安检(为旅客服务、航班接送,机场调度)和值机(办登机牌、托行李等)月薪2000左右。

其次,目标要适中。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地确定择业目标,切不可好高骛远。

 到基层,从小事做起,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在择业问题上,人们希望得到社会声望较高,工作环境优雅,工作时间清闲,经济收入丰厚的职业,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可换一个角度来看,这种职业在社会上能找到吗?事实上,社会上的各种职业岗位都是平凡的,投入和回报之间从较长时期看永远是一种对等关系,古往今来的成功者背后,都留下了从小事做起的一串串艰辛足迹。有理想、有抱负、有才能的大学生,只有在平凡的职业岗位上,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择业理想。把简单的事情千百遍都做好,就是不简单。

 [案例分析] 某名牌高校文秘专业毕业生王某,到一家化工公司做办公室文员,工作两年后,她觉得公司领导看不到自己的才华,得不到重用,最后终日牢骚满腹,愤而辞职。

 案例点评:这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几乎每个单位都有这样的人。他们觉得自己能力出众,空有一腔抱负和一身才华报国无门,感到上司待自己不公,不被重视,最后发展到终日无所事事,愤世嫉俗,牢骚满腹,瞧不起同事和领导,几乎领导的决策没有一个是正确的。

 这种职业态度,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从小事做起的敬业精神。做好小事与领导重视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相关的关系,只要职员有思路、有能力提出帮助单位发展的想法,并踏踏实实地去完成它,作为单位领导必然给予大力支持,提供各种做事条件。职员在做事时必然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也必然经常向领导汇报,寻求帮助,这个过程的本身就是领导的重视。王某的做法,我们都要引以为鉴,自我反省,以免重蹈覆辙。

 第三,应有必要的形象设计。处于择业阶段的人,都希望能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在不违背事实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形象设计和对信息的精心组织,突出自己的特长与优势,给用人单位留下鲜明深刻的良好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接触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第一印象搞糟了,以后即使花上几倍的努力都难以挽回。因此,对自己进行适当的包装、修饰,是印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在求职过程中免不了言语沟通,掌握沟通技巧也是择业不可缺少的准备。总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一古训对大学生择业同样适用。

第四,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传统就业观念是从社会提供的各种职业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但作为一个现代大学生,不仅要有多次择业的心理准备,而且要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即职业不仅是可以选择的,而且是可以创造的。大学生已具备相应的知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和社会需求创造新的职业。择业过程是对大学生各种心理品质与整体素质的综合检验,学校、家长和社会有义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他们客观认识社会,全面认识自己,积极调适心态,走出误区。

 案例:留美博士上山养猪

 陈声贵,福建人,2003年回国,在陕西宝鸡一个山上养猪,艰难创业。原来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工作。对于他的举动,媒体进行了广泛关注。讨论值不值得?并对陈声贵采访,提问三个问题。

 第一个问:为什么?陈博士答:适合做科研不等于爱好,做科研能有成就的也不过是凤毛麟角。但做实业不同,无论大小,只要成功,至少能为身边一群人带来梦想和快乐。这种价值成就感比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大得多。 第二个问:值不值?陈答道:养猪怎么了?也可以创造奇迹,为国家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双汇的老板靠卖猪肉打下了百亿江山。

 第三个问:悔不悔?陈说:任何事情,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我相信,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刻。

 第五、直面竞争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竞争。竞争可以激发人们自立、自强、自主的精神,调动人的内在潜能,增强工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人才市场同样存着激烈的竞争。面对就业竞争的现实,毕业生应当摆脱被动依赖、消极等待的状况,敢于竞争,树立“爱拼才会赢”的观念,做好多方面的竞争准备。

 1.要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

 全国每年都有上百万的毕业生在一定时间内实现就业,这对每一个毕业生都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如果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不把外在的压力转化为内在的动力,没有主动竞争的思想准备和积极参与应聘的行为,显然是难以顺利就业的。

身的竞争实力并运用恰当的竞争技巧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 4.要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

要竞争就有风险,参与竞争就难免要受到挫折。对于就业竞争中的毕业生来说,尤其要注意提高遭受挫折后的心理承受能力。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主动摆脱受挫折后的颓丧情绪,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择业目标,鼓足勇气,争取新的机会,绝不能因此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

四、大学生择业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并逐步由被动就业转主动就业。

 在如何选择未来职业的问题上,大学生们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主动选择职业并不等于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职业,因为择业要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如社会需求、职业市场、个人素质、机遇等等。因此要作出合理的选择,就必须了解有关择业的社会因素,根据自身情况,把握择业的基本原则,正确进行择业决策。一般说来,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应当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一、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

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要求一个人在选择职业岗位时,应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为准绳,去认识和解决择业问题。

作为国家培养的一名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把社会需要作为

出发点,把个人意愿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顾全大局,服从社会需要,服从国家分配。近几年,高

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正在深化,毕业生在择业时有了更大、更多的自主权。青年学生在决定自己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这一重大决策中考虑个人因素是正常和无可非议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选择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如果符合,这种选择就有了充分实现的可能;反之,则选择可能是不恰当的,职业理想就难以实现。

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重点是能源、交通、原材料、通信、军工、农林等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加快发展的重点;十大措施力挺电子信息产业规划 酝酿6000亿投资09年2月25日(在扩大内需一项中,《规划》明确提及,要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形成6000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带动国内产业发展。)。即将上马的六大重点工程分别包括:集成电路产业技术水平和产能提升、平板产业升级和彩电工业转型、新一代移动通信(TD-SCDMA)产业完善、数字电视推广应用和产业链建设、计算机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

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特别是非公有制单位和农村需要大量人才。这些行业和部门,势必成为我国人才需求的主要市场。我们在选择职业

 时,应该首先立足于这一社会需要的全局。

二、发挥素质优势的原则

在确定了择业首先要服从社会需要的前提下,择业者应主要遵循发挥素质优势的原则。择业时求职者的择业目标的最佳切合点是,一方面是求职者素质达到或超过了职业的要求,另一方面择业的目标适合自身素质的发挥。即我们常常讲的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能发挥自己作用的职位就是“体面职位”。

 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擦鞋这个职业收入低下,地位卑微,甚至被排列在72行之外。一位大学生却放着现成的白领不做,当上了擦鞋匠,在全国开起了连锁店。这个“怪人”就是“罗记星级擦鞋”连锁店总店的创始人罗福欢。1996年,罗福欢从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父亲所在的单位工作。工作清闲,工资也不少,但是一次偶然的经

 历却让他注意到了擦鞋这一职业:

 那是一个冬天,他在春熙路看见一位老太婆在寒风中等人擦鞋。

 他的鞋并不脏,但是他坐了下来。鞋擦完了,他拿出10元钱递给老人家说:“不用找了,你这么大年纪了挣钱不容易。”老人执意不肯要他的钱,“你以为我很穷是不是,其实我一天也有七八十块钱收入呢!”罗福欢将信将疑。站在旁边观察起来,发现老人所言非虚。他甚至发现有个擦鞋匠在一小时里擦了1 6双鞋,平均不到四分钟就挣1块钱。

 这就是毫不起眼的擦鞋匠!罗福欢不由有些眼热心动:自己有知识有文化,却未必有擦鞋匠挣得多。他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个行业远未得到充分的开发,现在的市场不过是冰山一角。他更坚定了当擦鞋匠的决心。 听说儿子放着好好的白领工作不干,要去当擦鞋匠,罗福

 欢的父亲大惑不解,罗福欢的女朋友听说他要去当一个擦鞋匠,也断然与他分了手。“既然你决定了,我也无话说。”父亲长叹一声后说,“但是,我还要叮嘱你一句——即使是擦鞋也一定比没读过大学的擦得更好!”

 罗福欢想把擦鞋做得能登大雅之堂,使鞋类美容成为现代人消费生活中一重要内容。但是还没有完成原始积累,他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为了使自己有别传统的擦鞋匠,他特地制作了一块宣传板“星级擦鞋美好生活从脚上开始!”他还将收费定位在每双鞋5元。

 第一天上街,他穿着西装,打领带,在热闹的红星路摆起了摊子。周围很快围了一堆人。议论纷纷。这时候,一位中年人在他面前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我希望今天的美好生活能从脚上开始!”那人幽默地对他说。洗泥、清洁、上油、抛光、打蜡—整套工艺中的每一个环节,他都做得很仔细。

 经过几年的努力,由于他的周到而高水平的服务,他的罗记星级擦鞋已经资产上百万,与国际著名品牌合作的模式,创立全国独一无二的品牌连锁店。他的新理想:不仅要把擦鞋店做成知名品牌,还要努力将其推向世界。

三、有利于成才的原则

在择业原则中,如果说服从社会需要是前提,发挥素质优势是标准的话,那么,有利于成才则是择业的最高原则。

人才是指劳动者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技能、具有创新能力、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那一部分。诚然,大学生毕业时已具备了一定素质,形成了一定的潜力,这无疑是成为人才的基础条件。但能否成为人才,这要看是否取得了超出了一般人劳动的创造性劳动成果。这就是说,要成为人才必须通过劳动创造,而劳动又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条件有着

直接的关系。从主观方面讲,环境、机遇、人际关系等,都是影响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客观环境能否为创造性的劳动提供可能的条件,将直接影响人才的成长及其作用的发挥。

四、争取及时就业的原则

对求职择业期间的大学生来说,自身必须把握力争及时就业的原则。一是要调整择业心态,就业期望值要合理,注意克服脱离实际、盲目攀比等心理情绪的干扰,避免由于自身择业观念而导致的有岗不上、有职不任的人为待业。二是要加深对职业流动的认识,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对初次就业过渡谨慎的观念,淡化“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固定工”和“临时工”等概念,避免错失及时就业机会。三是要采取顽强竞争、不怕挫折的态度,积极主动地探寻就业机会,避免在消极等待中延误就业时间。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的一段话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每个人不要做他想做的或者应该做的,而是要

做他可能做的。拿不到元帅仗,就拿枪,没有枪就拿铁铲。”

 同时树立良好的就业道德观念,不得随意毁约。并把职业当成事业,最终才能拥抱成功。

 典型事例

 许多年前,日本一个妙龄少女来到东京帝国酒店当服务员。但她万万想不到,上司安排她洗厕所.这是谁也不愿干的活,更何况她是一个从未干过粗活的细皮嫩肉的姑娘。开始,她一接触马桶就恶心得呕吐,但上司要求必须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她困惑、苦恼过,也哭过鼻子。这时,她面临着人生第一步怎样走下去的抉择是继续干下去,还是另谋职业?继续干下去——太难了,另谋职业,知难而退?人生之路岂有退堂鼓可打?

她不甘心就这样败下阵来,因为她想起了自己初来时曾下过的决心;人生第一步一定要走好,马虎不得!正在关键时刻,同单位一位前辈出现在她面前,帮她认清了人生路该如何走。他只是亲自做个样子, 给她看一看。首先,他一遍一遍地抹洗着马桶,直到抹洗得光洁如新,然后,他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喝了下去!,竟然毫不勉强,他没有用言语告诉她,光洁如新,要点在“新”,新则不脏,因为不会有人认为新马桶脏,里面的水是可以喝的。反过来讲,只有马桶中的水达到可以喝的洁净程度,才算是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了,而这一点已被证明可以办得到。同时,给她一束关注、鼓励的目光。姑娘早已激动得几乎不能自持,热泪盈眶。她痛下决心“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最出色的人!”

 从此,她成为一个全新的、振奋的人。从此,她的工作质量也达到那前辈的高水平,当然她也多次喝过厕水,为了检验自己的自信心,为了证实自己的工作质量,也为了强化自己的敬业心。从此,她踏上了成功之路。多少年过去了,最终她是日本政府的主要官员——邮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 ——摘自《中国公务员》2002年第4期

当我们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得到行动的果实;

当我们播下行动的种子,就会得到习惯的果实;

当我们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得到性格的果实;

当我们播下性格的种子, 就会得到命运的果实!

第五篇:关于话题作文的审题立题

关于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莲花县南岭中学朱爱飞

话题作文的题目一般有四部分,即背景材料,提示语,话题和写作要求。审题和立意的关注主要在前三部分。

先概括说说怎样审题。

一、审背景材料。背景材料,对话题而言是一个例子,或是形象具体的说明。它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提示作用,就是材料里的某些语句对立意是暗示或导向;二是限制作用,就是限制话题的范围、意义和写作角度等。

因此,审背景材料,至少要做到:

1.弄清材料对话题设置了哪些限制,以防止立意跑到话题之外去,造成偏题离题。

2.把握住材料所强调的重心。这可以通过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抓住材料的关键语句来实现。

审清了背景材料,可以帮助准确立意。

二、审提示语。应该联系背景材料来读提示语,研究提示语对材料作了什么解释、补充或延伸。这些解释、补充、延伸往往具有某种暗示性或导向性,若懂了这种暗示或向导,就可以启动联想,打开思路,有助于成功立意。

三、审话题。话题规定写作的范围、重心和角度。从哪些方面审话题呢?

1.要联系背景材料和提示语来抓住话题的表意重心。这里说的联系背景材料和提示语至关重要,比如话题“以德治国”,背景材料肯定会限制的明确它的重心,或在“德”或在“治国”;但若离开背景材料和提示语,单看这个话题,就很难确认重心了。

2.要琢磨话题的思辩性,要善于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对话题进行辩证探究。明

3.要善于围绕话题展开联想。展开联想,可以打开思路,深入全面地理解话题,形成较好的立意,但不可离开话题去“海阔天空”。

下面再说说怎样立意。

(1)、由背景材料的关键语句直接引出立意。要求紧扣话题找准关键语句。有的可直接采用,有的要经过转换或重组。

(2)、由话题直接引出立意。具体做法是:在话题内含的范围内,往话题前后添加词语,构成判断句,从而形成立意。

(3)、多角度思考话题,多角度立意。话题规定了范围,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在话题内含的范围内,变换角度去思考,比如正面反面,现实理想,个人集体,人类自然,具体抽像,古今中外,等等,从而形成精彩纷呈的立意。

(4)、对于关系话题,立意时,要模清楚关系,分清楚轻重,立间既要覆盖各方,又

要有侧重点。

四、立意要注意如下几点:

1、尽量用一句观点鲜明的判断句来表述立意。

2.不能用“话题”做立意。

3.不能把话题换成自以为是的近意词。

4.不能延伸太远,或舍本逐末,更不能离开话题。

下面举几例子来说。

一、2003年湖南卷联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已达3.67亿,在每个孩子教育的重视,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是一双双深情关注的眼睛。家长孩子教育重视,超过了以任何一个时代。中国的家庭和渗透,家长与孩子民主平等关系的建立,家长们春风化雨般的言传身教„„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中国目前的家庭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无疑具有举足轻重作用。你对家庭教育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以“家庭教育”为话题作文。

1、审题。

背景材料中有三个关键句: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中国的家庭教育的进步;中国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提示语说到“家庭教育的作用”,补充了背景材料。此外还提醒考生要从对家庭教育的感受的思考的角度去写。

可见背景材料和提示语都规定了写作范围,就是家庭教育。并且告诉考生,对中国家庭教育地进步、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等方面的感受和思考,都可以写。

再结合背景材料和提示语来看话题。表意重心在“教育”,因此单写家庭的欢乐,亲人之爱,或其他家庭生活内容,就偏题了。“家庭”对“教育”作了限制,因此,写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政治或学术组织的教育等,显然也偏题了。

还有,对“家庭教育”可以有以下思辩:①可以是一般理解的长辈教育,也可以是同辈甚至晚辈的教育;②可以是正常家庭的教育,也可以是非正常家庭的教育;③可以是自己家的,也可以是他人家的;④可以是成功的也可以是失改的;⑤可以是现实的家庭教育,也可以理想中的家庭教育,⑥可以是中国的家庭教育,也可以是外国的家庭教育。

“对家庭教育的感受和思考”可以有以下思辩:①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进步、成绩、作用、存在的问题等;②家庭教育在少年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③家庭教育的社会期待;④古今中外家庭教育比较,探讨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2、立意。通过审题,对话题有了上述理解,立意就不难了。

(1)紧扣话题,从背景材料引出立意:①家长与孩子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②身教

重于言教;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④多些理解,也多些体贴。

(2)由话题引出立意:①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要;②中国家庭教育也要学学西方;③品德好的学生一定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3)多功能角度立意:①棍棒出不了孝子;②溺爱断不可取;③最富不能富孩子;④中国家庭教育的特色和优势;⑤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性缺失。

二、2007年莲花县花塘初三月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一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80岁的老人曾不无感慨地回忆道:“少年时期,我一心想着要改变这个社会,后来我发现我改变不了发这个社会;青年时期,我一心想着要改变这个国家,后来我发现改变不了这个国家;中年时期,我一心想要改变我的家乡,后来我发现连自己的家乡也改不了;老年时期,我只想改变我自己,于是我就改变了自己。我想,如果一开始我就改变自己,说不定我还能改变我的家乡,并进而改变这个国家的社会。”

请以“改变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审题。

背景材料的关键句是:“如果是一开始我就改变自己自己,说不定我还能改变我的家乡,并进而改变这个国家和社会。”这是一个假设句,联系整个材料,用肯定句表述它的意思就是:要实现伟大抱负,先要改变自己,或说要提高自身素质;只有先改变自己,提高自己,才可能实现伟大抱负。也就是此材料强调的是改变自己的重要性。

审话题“改变自己”。关键词在“改变”。关于“改变”应思辩下面的问题:①改变什么?②为什么要改变?③改变有什么意义?④怎样才能改变?“自己”是“改变”的对象,这是限制,写“改变别人”就离题了。“改变自己”的什么呢?志向、目标、性格、素养等等,都行。

3、立意。

(1)从背景材料引出立意: 只有先改变自己人,才可能实现伟大抱负。

(2)从话题引出立意:改变自己,成就梦想。

(3)对话题多角度思考立意:①修身才能齐天下;②不要做不切实际的梦;③梦想在现实中才能起舞;④没有梦想,就不会有改变自己的动力,⑤改变,要从自己开始;⑥圆梦亦须循序渐进;⑦想做大事,先修炼自己;⑧完善自己才能改变社会;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三、2007年安微初三联考卷作文题。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有资料显示,青年成长的规律表明,14~35周岁是青年人最“黄金”的创业时期,因为青年人最有激情,有知识,保守思想比较—牛顿21岁发现二项式定理,23岁发明微积分,25岁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比尔盖茨20岁领导微软,31岁成为美国首富并获得国家科技奖章,39岁成为世界首富。

请以“创业是青年的历史使命”为话题作文。

1、审题

背景材料的中心句是“14—35岁是青年最‘黄金’的创业时期”。这则材料对话题只是一个引子,一个例子,对立意意义不大。

没有提示语。我们来审话题,话题的一个语意重心是“创业”,它规定了作文范围。何谓“创业”?应是开始办对社会进步有影响的事业。据此,若写年轻时如何该勤学、如何该实干,应是偏题。写青年人成就学术事业、办文化事业和社会事业、为政治理想而奋斗等,当然没离题,但结合时代特质和社会现实看此话题,此“创业”应主要是指在经济领域里开创事业,比如办公司,开厂子等。

话题的另一个表意重心是“历史使命”。何谓“历史使命”?指的是青年和创业关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青年创业对时代的历史的历史承担的责任。可见,这是个严肃而重大的话题,应该在高处着眼,从青年创业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民生改善的关系这个角度去谈,谈创业是当代青年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和最佳形式。如果只谈青年该如何该创业。应该说扣题是不紧的。

2.立意。此题不能从背景材料和语题本身引出立意。而且,此话题有较大的限制性,多角思维的空间不大。下面的一些立意可供参考:

①国家富强需要青年创业;②青年创业是为国家分担责任;③青年创业可以带动社会就业;④创业让我们青春无悔;⑤青年创业具有较大的社会示范和带动作用;⑥青年创业是社会创造力活跃的表现。

五、2004年浙江中考作文题

原题: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某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达标比例只占总人口的7.5%,与该省的经济发展很不协调。人文科学素养反映的修养,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

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所写内容必须是在题意之内;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之外的所有体裁;不少于700字。

1.审题。

联系话题去看背景材料,其主要意思是“人文素养低下与经济发展很不协调,”换言之。人文素养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什么是人文素养呢?人文素养是指各种文化培养出来的人类的精神品格,比如爱国家爱人民、诚实自信、勤劳坚韧等等。具备这些精神品格的人,与自然相处,就能摆正人类自己的位置,尊重和爱护自然;与社会相处,就能自觉维护社会序秩、公平和正义,做对社会发展有益的事;与人相处,就会表现出善良、诚实和爱心,能尊重、关心和爱护人。

话题“人文素养与发展”意思重心在“人文素养”。联系背景材料分析可知,人文素养

可以牵制经济社会发展,也可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2.立意。这是关系类话题,立意要兼顾各方,又有重点。

(1)从背景材料引出立意:人文素养与经济社会不协调,就会迟滞经济社会的发展。

(2)多角度思考话题引出立意:①增强涵养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素养,提高民族自信力;②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③人文素养的缺乏,将导致灭绝性的灾难;④社会公德败坏,道德沦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⑤大力加强全社会人文素养的培育,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

下载新材料作文的正确审题立意指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材料作文的正确审题立意指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