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4-15)省洋口国有林场杉木良种造林情况(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15:1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4-15)省洋口国有林场杉木良种造林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4-15)省洋口国有林场杉木良种造林情况》。

第一篇:(2011-4-15)省洋口国有林场杉木良种造林情况

省洋口国有林场杉木良种造林情况

一、杉木一代种子园良种造林

1、该试验林名称:杉木第一代种子园子代测定林

2、造林时间:1973年

3、地点:元峰工区

4、班号:3-1-95、面积:49亩

6、其它:35年生时,平均树高25.2米,平均胸径30.6厘米,每亩蓄积31.5立方米。

二、杉木二代种子园良种造林

1、该试验林名称:杉木第二代种子园子代测定林

2、造林时间:1989年

3、地点:打铁坑工区

4、班号:11-8-15、面积:85亩

6、其它:19年生时,平均树高17.3米,平均胸径20.8厘米,每亩蓄积21.7立方米。

三、杉木三代种子园良种造林

1、该试验林名称:杉木三代种子园子代测定林

2、造林时间:2005年

3、地点:道坪工区

4、班号:14-2-105、面积:96亩

6、其它:3年生时,平均树高5.1米,平均胸径7.0厘米,每亩

蓄积3.9立方米。

四、杉木组培苗良种造林

1、该试验林名称:杉木组培苗测定林

2、造林时间:2008年

3、地点:道坪工区

4、班号:14-7-75、面积:50亩

6、其它:3年生时,平均树高6.4米,平均胸径

蓄积4.5立方米。

8.2厘米,每亩

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杉木良种与普通杉木遗传

增益对比情况介绍

根据七十年代以来子代测定调查,洋口国有林场杉木良种与普通杉木遗传增益对比情况如下:材积遗传增益第一代为15~25%,第二代为 25~30%,第三代为35~40%,组培苗为65~70%。由此可见,经过几代杉木育种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洋口林场各个世代的杉木良种档次不断提高,成效明显。

第二篇:良种杉木造林技术与效益探讨

良种杉木造林技术与效益探讨

摘要:指出了良种杉木造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对于我国林业产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不断发展意义重大。从良种杉木种植所必须的自然条件入手,通过对杉木造林技术的分析和研究,简要探讨了良种杉木造林技术对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所能够带来的若干综合效益,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良种杉木;造林技术;效益;探讨

中图分类号:S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17902

引言

随着林业产业的不断推广和发展,我国良种杉木造林技术日渐发展成熟,并为我国杉木种植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杉木造林技术对自然环境的要求极高,因此在实际培育过程当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相关企业及工作人员予以适当的分析研究及合理解决。这就需要林业工作者不断学习和交流,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杉木造林技术的不断发展。自然条件

杉木,又名沙木、沙树,属松柏目杉科乔木,亚热带树种,喜光、喜温、喜湿、怕风怕寒、怕盐碱、不耐严寒及湿热环境,其生长所适应的年平均温度主要维持在15~23 ℃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主要维持在800~2000 mm之间,且温度及降水的波动不宜过大。杉木的根系由于缺少明显的主根,只有侧根、须根生长较为发达,因而其根系虽具有再生能力强的优势,但穿透土壤的能力较为薄弱,根系深入土壤相对较浅,所以对其生长土壤的要求相对较高,一般在深厚肥沃、湿润且排水性能良好的酸性土壤中的生长状态相对较为良好。在我国,杉木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福建、安徽、云南、广西及广东等省市自治区。杉木一般在每年的3~4月份之间开花,雌雄球花单独生长,多呈圆形或圆锥形,球果卵呈圆形,种子扁平,多于每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生长成熟。杉木在我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不仅可作为建筑、桥梁、家具等方面工程的原材料使用,同时还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止血的药用功效,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性作用。杉木造林技术

3.1 良种选育

杉木的良种选育工作需要从杉木植株的生长能力、抗性、适应性、品质产量以及成熟特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展开,并通过人工选育的方式,适当选取具有一定?济价值,环境使用项相对较强且遗传性状单一稳定的杉木植株进行品种选育。

良种选育的工作主要是从遗传学的角度对种苗的综合质量做出全面有效的评估。杉木良种选育及遗传性状改良的基本方针主要包括以选择育种为主,以引种、杂交等多种育种方式为辅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育种选择主要包括对杉木种源、林分、优树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选择。在两种选育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理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范规定,在种源试验及种子区划分的基础上,对杉木品种质量进行严格的区分和选用。我国杉木的区划范围主要包括为10个种子区和8个亚种子区,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可根据其使用需要,对不同种子区内的杉木品种进行科学合理的选用和栽培。另一方面,在大面积栽培育种之前,应通过高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对种子区内母树的种子或枝条进行细化选择和分类,并依据选择分类情况,建立和完善杉木良种培育相关的信息质量数据库,以便于日后工作中的动态分析,从而为杉木的高质量育林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育种技术

杉木造林主要有实生苗造林以及无性系苗造林两种育种育苗形式。其中,实生苗造林技术主要用于杉木良种种子区产出的种子育苗,而无性系苗造林则主要用于实验室内的优良无性系组培苗或者扦插苗的终止育苗方式。但不论是哪一种种子育苗方式,其育种育苗技术的要点都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在杉木种子的采收过程应安排在杉木种球由青色转变为黄褐色的时间,为了保证杉木育种的质量,种子采收的工作则最好安排在母树林、种植园或者生长年限草果15年且生长状况相对良好的优质树种进行采收工作。种子采收工作结束后,理应通过日光暴晒的方式,促进种子从种球内自由脱落并收集保存。第二,播种育苗的场地理应选择地势平缓,土壤肥沃,靠近水源地,土壤排水情况良好的场所。土壤以砂土或轻壤土为宜,播种时保证土壤粉碎,并在播种前的7 d对土壤场地进行消毒工作。第三,杉木种子的播种主要在每年春季的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土壤播种覆土后进行,应适当的采用谷壳、稻草等材料对播种场地土壤进行保温保湿的工作,促进种子尽快发芽。

3.3 资源整合

就我国杉木种植栽培的普遍现状来看,我国的杉木种植产业具有栽培范围广泛,栽培树种多样化程度高以及栽培技术五花八门的显著特点。其中,杉木种植培育产业的多样化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杉木育种栽培技术的良性发展,但其多样化的发展,也是对土地资源、优质杉木种子区资源以及相关人力物力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在我国杉木种植产业的实际发展过程当中,应合理的采用资源整合的方式,通过不同经营者之间的有效合作,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不同的杉木育种栽培技术和经验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和讨论交流,并通过不同技术之间的有效碰撞,为我国的杉木种植产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专业性栽培技术,并为我国杉木种植产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为了不断促进我国杉木种植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化发展,在育种栽培的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提升对现有杉木资源的开发保护意识,并在良种选育的基础上,对于生长年限较长的杉木种子区进行合理化的保护与改建,并通过对现代化生物技术手段的有效运用,合理提升杉木良种母树的资源利用率,从而不断改进我国杉木资源的整体品质,并为相关企业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的共同提升,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障作用。

3.4 抚育技术

(1)当园区内已经播种下去的杉木种子开始大量出苗以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在傍晚或着阴天的环境下,对场地土壤内的谷壳、稻草进行相应的清理和揭除工作,然后再将深色的遮荫网安置在种苗种植区的上方,以保证种苗生长期间拥有适宜的温湿度及光照条件。

(2)在杉木种苗生长期间的除草工作一般保持在8~10次左右,除草工作尽量安排在雨后或者场地浇灌后,土壤层相对较为湿润的情况下进行展开。

(3)气候相对较为干燥的情况下,可以对种苗场地内进行浇灌作业,在场地浇灌的过程当中,应时刻保证场地内的排水设施运行良好,从而有效避免种苗受涝。

(4)在杉木种苗生长期间,最主要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包括猝倒病、地老虎以及蛴螬等,其中,对于种苗的猝倒病,可通过及时排水、减少氮肥施用量、合理遮荫、喷洒波尔多液等方式进行防治或阻止蔓延,而对于种苗的虫害,则可以通过喷洒敌百虫等杀虫农药对害虫进行有效的防治。

(5)杉木造林的工作一般选在春季为最佳,造林的过程当中理应合理保证场地环境的适宜以及造林密度的合理,杉木种苗在中后,理应在根颈处覆以适当的土壤,以抑制根颈萌蘖。

(6)杉木的幼林抚育工作一般在杉木造林后的前3年进行展开,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除草、修枝、施肥以及抚育间伐等等,从而有效的保证杉木幼林的良好生长环境和生长品质。

3.5 正确处理各环节关系

杉木的育种和栽培过程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其中所涉及到的生产环节主要包括:良种选育、栽培、幼林抚育以及后期推广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不仅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同时还需要对其投入大量的资源。因此,正确处理杉木育种栽培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提升杉木品质,保障相关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际生产操作的过程当中,相关企业及工作人员主要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对杉木育种栽培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效的处理。第一,通过当地林业部门的技术支持,有效展开良种选育工作;第二,通过当地林业栽培企业的经验支持,有效展开种苗栽培及幼林抚育工作;第三,通过相关企业的市场活动能力支持,有效的对杉木植株展开推广工作。这样的做法能够有效的发挥出个部门企业之间的不同优势,从而在提升了杉木培育中职生产效率的同时,使其市场经济价值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良种杉木造林技术效益分析

杉木是一种具有较高实用性价值的速生型林木品种,但由于杉木的人工培育种植对于土壤环境、气候环境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杉木的人工种植培育过程当中,其前期所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相对较高。就目前的种植现状来看,仅在杉木培育的前期育种、栽培的过程当中,平均每亩杉木种植区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折合成人民币约千元以上,更不要说在幼林抚育、成长成材的过程中,所需要耗费的管理、肥料农药以及砍伐运输、后期加工的费用。即便如此,在杉木成材被投入到市场中去以后,其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仍旧是稻田种植业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杉木种植业是一项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林业产业之一,需要相?P企业及工作人员在综合考虑了各种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合理分析杉木种植产业的利弊,并为企业及个人不断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结语

杉木种植也是一项兼具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实用性产业,它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我国林木种植产业空前繁荣的背景之下,相关企业及工作人员理应充分利用好自身的优势,不断提升杉木培育种植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为企业、地区乃至国家带来更高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许翠菊.良种杉木造林技术与效益探讨[J].中国林业产业,2016(2):107~108.[2]门军球.良种杉木造林技术与效益探讨[J].中国林业产业,2016(4):77~78.[3]韦连尤.杉木良种推广造林增产效益研究[J].吉林农业,2015(18):114.

第三篇:广西国有林场发展场外租地造林的战略思考

广西国有林场发展场外租地造林的战略思考

摘 要:我国的木材战略储备,主要依靠国有林场,在广西,国有林场的面积有限,在广西区政府的部署下,自2002年以来国有林场大量国有林地租赁给外企,手中掌握的国有林地资源已很少。林地资源是国有林场生存、发展的根本。因此,国有林场在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在我国现阶段木材需求量日益增加的现状下,为缓解木材资源危机的现象,国有林场单位应该发展国有林场以外的造林策略,本章就以广西国有林场发展场外租地造林的模式,来进行战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广西;国有林场;场外租地造林;战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2028

前言

植树造林,是我国一直以来提倡的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广西区党委、区人民政府《关于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决定》开辟的绿色航道,国有林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创新为支撑,发挥林业专业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场外造林,作为植树造林的一种方式,林场的主要特点是经营性造林,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并改善了人们生活的环境,比如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等。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给林场的建设提供了天然的有利条件,其树木主要是以桉树为主,随着国家由于生态环境的重视,野生的植被(即林场以外)受到的国家的法律政策的保护,不得肆意砍伐,因此,为了协调植树造林以及开发林场效益,在国有林场以外场地租地造林是一个重要的林场发展策略,文章就此战略进行相关的思考和探讨。广西国有林场场外租地经营状况分析

广西处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气候温暖,日照丰富,并具有充沛的雨量,而且土壤类型有红土、赤红以及砖红等,这些条件都有利于开发和经营林产业。广西国有林场的发展,随着当地政府的重视,已经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企业对于广西林业上的投资,使得国有林场场外租地造林的主观有力条件已经逐渐成熟,国有林场超脱场界向县乡镇村租赁荒山,承包造林,各单位注资几千万乃至上亿元,造林数0.67万hm2,几乎成了国有林场多体制外的第二林场。比如在广西,高峰林场、博白林场、七坡林场等国有林场已经成功的发展了场外租地造林的战略政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促进了自身林场的发展,也使得广西集体林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国有林场发展场外租地造林意义

2.1 提高自身效益

在我国保护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发展新能源林业大方向政策的影响下,国有林场经营中的经济效益层处于递减状态,林场中大部分员工的工作量较少,员工的薪酬福利自然不高,严重的国有林场进行了裁员政策。通过国有林场场外租地造林的战略,可以带动当地相关人员的就业,给林场员工的薪酬福利带来了保障,同时也提高了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

2.2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在国有林场场外租地造林战略思想影响下,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例如在某一个乡镇,年轻强壮的劳动力大部分选择了外出打工,乡镇大部分为中老年,劳动力不强,使得各自经营的土地收入效益不高,通过国有林场的租地造林,可以使得乡镇的土地利用得到最大化,同时相关的乡镇还能得到租地的费用,在国有林场的影响下,实现当地的经济效益合理发展;在林木出售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当地的知名度。

2.3 提高当地的生态效益

一般情况下,国有林场进行场外租地,选择的地块为边、远荒山,通过国有林场土地整改技术,可以使得租地的土地价值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在租地进行造林,给国有林场和租地方带来经济效益;通过租地造林,改善了土地环境,防止了水土流失,涵养了水资源,科学的保护了生态环境,这种情况下,使得当地的生态效益得到了一高,还符合国家的生态环境相关政策。国有林场发展场外租造林的战略出现的问题分析

3.1 租赁利益问题

首先在国有林场进行场外租地造林时候,对于相关方的利益政府保障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在制定出一定的租地政策,当地的土地拥有者与林场签订合同之后,发展其林业的经济效益较高,加之社会各方涌入的地位和个人越来越多,农民的市场意识不断增强,农业生产资料的利用价值不断增强,林地租价会攀比走高,由最初的8元/667m2/年租价飙升到80元/667m2/年不等。并想法在合同执行的周期,??国有林场进行合同终止,以及租地费用上涨问题,这就使得在经营过程林场需要处理的工作繁多。在当地由于国有林场实行统一的土地租赁,一些不怀好意的势力或者个人就强行阻扰林地的经营,会反复提出不同形式的补偿。比如以占用本地土地为由索要赔偿费用,或者是在林木运送的途中,进行过路费的征收,甚至是在林场出售的时候,地方势力或者人员进行售价的阻挠。无钱满足他们的愿望木材也就变成死财,林场资金不能及时走着循环、转换变现可能出现双亏。

3.2 当地政府部门问题

国有林场发展场外租地造林战略,这不仅是林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对于林场发展的支持,比如,国家在林场场外租地造林中,给予了相关的征收税费减免,这使得在租地造林当地的政府部门出现不支持现象,当地的政府是需要高税收来增加财政收入的,由于相关政府的扶持,使得当地的相关政府部门不配合、不支持国有林场场外造林战略,这就出现了在林场去政府部门办一些相关采伐、检疫等手续时候,故意增加费用,以及拖延时间,不许原木销售出境,只能县内销售或销售给当地加工厂,即便允许对外销售,也要交付100~200元的费用。

3.3 林场自身方面的问题

在开展的场外租地造林中,需要对于负责场外租地一切相关的技术、设备、资金进行安排,这就使得一些负责场外租地造林的员工身上有很大的压力,就资金这方面来说有点需要进行个人抵押贷款,从某种角度来分析无论是引资还是员工投资,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在国有林场进行场外租地时候,由于租地地块不等不达到完全的集中,使得在管理的过程中,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增加管理成本。林地分散,人力有限,许多林地分布在多个县、乡,不连片。造林战线长,路程远,要设立林管沾、建立?t望台不容易,所以,护林防火工作难度大、成本高。还有就是一些人为的和自然的破坏,使得场外租地造林的林质量不能得到完全的保障。

国有林场发展场外租地造林战略的具体方案

4.1 合理分配林农利益,解决租赁矛盾

在广西,国有林场进行场外租地造林出现的时间较为长,在一开始时候,给予场外租地拥有者的费用相对较低。随着租地的时间推移,以及租地市场的发展,一直采用最早的模式将会无法满足于土地拥有者的利益需求。具体的解决方法可以是,使用合作的模式,让租赁地块的拥有者参与到场外林场的经营中,并采用场外林场经营财务公开的制度,使得租赁地块的拥有者对于林场经营状况进行了解。并根据科学的政策,与租赁地块的拥有者签订合同,实行联合经营模式或者单租模式,再或者是即租赁又参与经营模式,让租赁地块的拥有者在场外林场的经营中,全方位的了解和参与到林场工作中,依据按劳分配进行薪酬的划分,加强与租赁地块拥有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4.2 提高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并给于扶持政策

国有林场的宣传部门,要对于场外租地造林的战略思想进行大面积的宣传,国家政府在内部相关的部门进行思想意识的加强,并利用财政政策,对于当地政府基层部门进行扶持,帮助国有林场场外租地造林工作的发展;当地的政府部门要对于场外租地造林相关工作的支持,并成立一个工作小组,保护林业市场。比如,在场外林场进行一些手续办证时候,开设绿色通道,在林木运输的过程中给予监督保护措施,使得当地政府参与到场外造林的工作中;当地相关的林业政府部门要对于林业生产、经营技术的帮助,保证场外租地造林的生产、经营技术。

4.3 加强自身林场综合实力

国有林场在发展场外租地造林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科研技术投入,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并成立专业的场外租地造林技术部门,在现有的林地资源上努力提高单产效益。完善生产技术规程和管理制度,增强控制力度确保林地质量;完善管理机制,在原有的管理基础上,加大对于场外租地造林地块设计规划管理,然后是优化在场外租地造林财务和销售方面的管理,控制成本,规避风险;加强对于人员的管控,引进复合型科技人才。培训指导场外租地造林的员工,尤其是进行联营管理的人员。结束语

分析和讨论了广西国有林场发展场外租地造林的战略措施,希望相关的国有林场管理人员可以积极的进行场外租地造林管理工作,对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解决,促进国有林场的发展,为广西国有林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唐维龙,黄盛,黄胜权,等.广西国有林场发展对外租地造林存在的??题及建议[J].江西林业科技,2016,44(1):56-58.[2]刘军,刘勇.发展对外租地造林壮大广西国有林场实力[J].林业实用技术,2016(1):74-76.[3]蔺生金,蔺峰峰.国有林场场外租地造林项目初探[J].山西林业科技,2013,42(4):58-59.

下载(2011-4-15)省洋口国有林场杉木良种造林情况(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4-15)省洋口国有林场杉木良种造林情况(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