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技巧攻略

时间:2019-05-13 15:17: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作文技巧攻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作文技巧攻略》。

第一篇:高考作文技巧攻略

2012高考作文技巧攻略

“文有定法”的“定”不是绝对的、僵死的,而是相对的、灵活的。以我的经验,写好高考作文的要点在于:

第一,具备一种观念,即作文是写给老师看的。也就是说,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不能把作文的读者对象给搞错了。如果潜意识里觉得写作文是为了跟同学交流,那就错了。或者以写日记的随意对待,那也错了。到了考场上,作文的读者只有老师。而这些老师都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看过很多皇皇巨著,批过许多名篇佳作,不自觉地就会拿你的作文和《红楼梦》比较。所以同学们的作文目的不应该是表达自己,而应该是替阅卷老师完成理想,即写出老师心目中就某道题目而言最理想的作文。所以,不能写童话,那是给小孩读的。不能写“太阳公公”之类给小学生看的文字。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同学们只有写出了老师理想中的作文,老师才可能给同学们打理想的分数。老师喜欢字迹美观,不妨花100天把字练好;老师讨厌春蚓秋蛇,就不要把潦草的“草”当做艺术的“草”,说什么“我这是草书”。也不要有投机取巧心理,空话套话、张冠李戴、错字连篇都逃不过老师的法眼。若要造字造词,请加引号;不加就是错别字。第二,把握两个要点。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难度自然大,那么考生的作文就没理由不体现两点论。人物的优点与缺点,事件的利与弊,都应该注意到。同时要体现重点论,详略得当。思想不走极端,作文用语才不容易犯绝对化的错误。

第三,重视三类人物,即亲人、老师、同学。虽然近年高考作文题看似大多适于写议论文,但“时间在流逝”这样的题目也不得不防啊。把父母表现好了,为人父母的老师也会感动;把老师表现好了,可能让他们心花怒放;把学生表现好了,也容易引起老师的共鸣,因为老师就是整天和学生打交道的。要想写好这三类人其实并不难,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观察,到了考场上也是忘不掉的,只要多注意此类作文的写法,自然可以触类旁通。不过,文学应该理想化一点,考场上,要放大优点,变缺点为特点。但写老师时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句还是不用为妙,太狠了点;而像“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之类只要符合题意,就要成串使用。只不过记叙文是把父母或老师当个体去歌颂,而议论文是把他们那个群体当做论据。

第四,用熟四种论证,即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法。个别同学的个别作文全用道理论证,太空泛。所谓“事实胜于雄辩”,例证不可或缺。大多数同学的问题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例子,缺引语;二是没有运用喻证、对比论证的意识,或有意识而不熟练。

第五,完善五种描写,即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描写自然环境时,要注意“凡景语皆情语”,还要多用修辞,把景物写美;即使感情低沉,也要写得凄美。

描写肖像要抓住特征,写形传神。头上落只苍蝇不是特征;穿什么衣服只是“形”,因为明天这身衣服就可能换了。所穿衣服的特点或穿衣服的习惯才与“神”有关。像鲁迅写祥林嫂的眼睛“间或一轮”,就形象刻画了她的凄凉、茫然、失神。另外,写人时最要像老舍说的那样,要写就写老张的鼻子天下第一。因为天下第一高峰人人皆知是珠穆朗玛峰,而天下第二高峰就没几个人感兴趣了。所以最好发掘出所写人物的天下第一来,以便给读者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第六,不能少于六段。就议论文而言,即使是最简单的类型,开头结尾各需一段,中间起码应该有四段论据。“引、议、联、结”只是一个大体框架,不能理解为只写四段。即便没有分论点,“分析材料和深化主题,都需要一段。就记叙文而言,即便没有序幕和尾声,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需至少一段,加上开头和结尾,也不能少于六段。我曾对一本优秀作文选做过统计,发现其中作文平均10.1段。段落少显得层次不清,段落多更像散文诗,显得语言更简练。努力做“九段”高手吧。

第七,模式达到七种。当然,“七”是个概数;意思是不能只准备两三种模式去应对千变万化的作文题目。

比如“引”的模式。关于“引”,先要说一个不小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引材料。我认为,应该在第一段处理材料。若先来一个文采段,似乎操之过急;因为按作文思路而言,是先看到材料,再分析材料得出观点,后进入论证,所以应在开头处理材料。在分析出最佳立意之后,哪怕个个都是文采段也不为过。若在分析出最佳立意之前就贸然下手去写文采段,怕的是跑题、偏题,怕的是因辞害意、形式主义。若把材料当做论据,显然不恰当,因为材料是作文的由头。把材料作为联系实际的部分也是本末倒置的。至于结尾才出现材料则更是匪夷所思,第一段处理了材料而结尾再点一下材料倒是很好。材料就好比是作文比赛的起跑器,比赛的第一步就是踩住它。

那么,在第一段,又该如何“引”呢?我们来探讨一下各种“引”的模式。

第一种是全部引用。若不引材料,当然要冒风险,要让阅卷老师费力去猜;从理论上说,若材料超过800字,引用完材料也就没多少地方写作文了。若材料字数不太多,又较难理解,语文水平不好的同学或感到论据贫乏、考试时间紧迫的同学可选择全部引用,有的老师也喜欢这种慎重。但大部分老师改卷时都会觉得这种方法比较笨,显得不得要领,过于保守。但材料若是漫画,则应该把漫画中的内容作全面说明。因为全面说明一幅漫画也就一百字左右,完全没有吝啬笔墨的必要。当然,也要在第一段。

第二种是择要摘抄。一般来说,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面,材料的中心句和出题人提示语是摘抄的首选。其次是材料的末尾。但不要机械地认为材料的最后一段就是末尾。有时最后两段都是事件的结果;有时材料只有一长段,从哪里开始引也要揣摩。当然,材料的中心句出现在开头或中间也是有可能的。

第三种是概括材料。这种方法当然好,但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尊重原文用词,二是不要因为盲目相信自己的概括能力而忽略了要点。可是,平时概括能力再强,高考场上怎保不出偏差?所以我认为这种方法应该慎用。当然,中心还是要概括出来的;但除了极有把握之外,不要轻易在第一段就去冒风险,直捣黄龙虽好,渐入佳境更稳。平时我们可能习惯于开门见山,但在决定前程的高考考场上,面对材料作文题,我们要想一想:开门见山时,我能否打开最佳立意之门?我能否让阅卷老师见到他们最想见的山?

第四种是复述材料。概括是抽取中心,复述是用自己的话转述。当然,复述针对的是材料内容,关键词还是不能变更一字。

第五种是评点材料。也就是直接针对材料进行分析,等于说把“引”包含在分析材料这个环节中了。但要注意出现材料中的人名、动物名和关键词,要让阅卷老师能看出你评点的确实就是作文题目中的材料。这种方法的本质是在分析中包含最简要的复述。那么,能不能用“这则材料告诉我们:„„”或“看了这则材料之后,„„”这种方式开始评点呢?我觉得不可以,这表现的太懒了;平时写作时我们需要一些模式,但这样开头又太模式化了,没有技术含量。

第六种是美化材料。也就是把材料改写成文采段。比如把三则故事构成的材料改写成一个排比段。这种方法照顾了某些同学在第一段写文采段的习惯,又不至于脱离材料,一举两得。当然,材料中的关键词不能丢,出题人的提示语要体现,打稿子的必要性也较大。

第七种是分化材料。有些材料作文题出得刁钻古怪,如果按套路出牌往往被难住。这时不妨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出题人给我们一个复杂的材料,我们就用一个复杂的人物来解题,用这个人物的复杂经历与材料中的复杂叙述基本对应。如本书中的《怀念鲁迅,追忆英雄》、《刘备那些事儿》、《贾宝玉评传》、《蜗牛样的宋江》等。

处理材料的方法不一而足,同学们要根据各自的语文水平和材料的类型以及对材料的把握程度而定。若拿不准材料的最佳立意,专门分析材料的第二段可多角度谈自己对材料的认识,段尾再决定写作的主旨和重点。

总之,这七种开头的方法就像七个音符一样,用哪个音符开始弹奏,要根据主旋律决定。至于总体上的作文模式,老师们肯定是见仁见智,我只强调一点。在结构上,大家都会总分总,区别在于分说部分是否有框架或有条理。所以在内容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论据段首句构成排比。就像铁凝写《四季歌》,第一节开头写:“一个青年和一个姑娘在公园里散步。正是春天的黄昏。”第二节开头写:“青年和姑娘在公园里散步。正是夏天的黄昏。”

第三节开头写:“青年和姑娘在公园里散步。正是初秋的黄昏。”第四节开头写:“青年和姑娘在公园里散步。已是冬天的正午。”她还写过《第十二夜》,采用的是“第一夜”、“第二夜”、“第三夜”、“第四夜”、“第十夜”、“第十一夜”、“第十二夜”这些小标题

形式。虽然这种形式有些像楷书,不一定被爱好天马行空的“行书”型作文或不落窠臼的“草书”型作文的老师喜欢,但还是四平八稳,适于在高考中择机使用。

第八,深化主题八法。深化主题能提升作文的档次,提高得分。不管是在末第三段深化主题,还是在末第二段,抑或是最后一段,甚至在第三段,并没有教条式的规定,关键是有这个内容。当然,把主题句重复一下或换个说法是呼应而不是深化主题。那么该如何深化主题呢?我在这里列举八种方法。

议论文有六种:

第一种,揭示问题的深层原因。也就是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去探讨问题背后的问题。常见的社会深层问题有:腐败、潜规则、缺乏有效的监督、法律或制度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完备、国民劣根性、封建残余、不讲科学、迷信、冒进、目光短浅、一言堂等。当然,主题需要深入挖掘,但不能挖社会主义墙脚。

模式是,段首用一个简短的设问句,然后回答出个一二三点。这种模式能促进思考,在实践中效果较好。

第二种,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候,同学们未必能把问题的根源思考出来,但一般能就事论事,直观地想出解决材料中问题的办法。

模式跟第一种类似,把“为什么”型的设问改成“怎么才能”型的。

第三种,上升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高度。

第四种,运用哲学理论。需要掌握的关键词有:唯物主义、辩证法、两点论、重点论、实践论、人文主义。关键句有: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历史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第五种,以小见大,分析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全球的文化动向。

第六种,提出假设,揭示后果,进行对比。以2010年全国一卷为例,可以这样说:假如所有的猫都有左数第三只猫的思想,那么,老鼠就会泛滥成灾,猫们所要吃的鱼就会被老鼠肆意践踏,安乐的生活就难保证了,可怕的鼠疫也可能降临。

记叙文有两种:

第一种,也是以小见大,揭示平凡中的伟大、琐事中的真情、感悟出的哲理。

第二种,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用梦境表达也行,用象征也可。如果能写出自己的具体进步则更有现实意义。

第二篇:高考作文攻略

高考作文攻略——北京五中叶东生老师主讲

——临门一脚长10分

高考作文的主要问题是:要义理不清,结构打不开。

叶老师全攻略:理成线、剪成段、作成圆。

1、理成线:

高考作文主要突出人生哲理,这里面包括了两股力:叙述、主题文本。要采取“一二三、三二一”的结构思维。

“一”论据;“二”论证;“三”论点。

“三”引论中标出中心论点;“二”文章结构题材;“三”语言。

2、剪成段:

我们的武器是哲学中的“三大规律,五对范畴”。核心——“剪刀” 三大规律:①对立统一规律、②质量互变规律、③否定之否定规律。

五对范畴:①现象与本质、②原因与结果、③偶然与必然、④、可能性与现实性、⑤形式与内容。

例如:

米饭,放若干天后变成了馊米饭;大米,酿造后变成了女儿红

说明的是一种关系的转变,核心是“变”。

分析:

① 万物都是变化的;②在变化中把握正确方向;③透过现象看本质,和透过本质看现象。

3、作成圆:

喻体、本体;论点、论据、论证相互支撑。

语言要生动、形象、准确;论点、论据、论证的中心是论据。

第三篇:2018高考作文攻略 如何写好高考作文

2018高考作文攻略 如何写好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考试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1、拿到考试卷,如果完成了基本的填写姓名等程序以后,如果答题铃声还没响,可以先看看作文题,注意既然要看,就要看得仔细,以免没看清楚,引起错觉,影响后面的正式审题、答题。可以先看有一个准备,但不要先写作文。因为作文太耗时间和精力。考试开始的时候是精力最好的时候,这时候要用来解决前面的基础题。等到正式准备做作文时,还要仔细看题,要确保万无一失!

2、时间安排:花60分钟左右写作文是比较适当的,用8-10分钟构思很重要。因为,一旦写到一定字数发现思路不好,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来不及了。相信高考作文审题难度不大,但一定要审,之后再构思基本框架,根据自己的习惯,打一半,或三分之一草稿,一定经营好自己的题目、开头与结尾。一定要仔细研究题目,审题不慎,满盘皆输。然后设定文章的框架,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审题一定要看清题意,包括卷面上的所有文字提示,都要认真思考,严格遵循。不能随意置标题或话题于不顾另起炉灶。

3、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教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特别是提供材料型作文,要求阅读所给材料,自拟题目写作,阅卷教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拟题的重要性。题目忌宽泛、不明确、太大众化,如“论人文奥运”等考场话题作文的拟题原则为:确切、精练、生动、新颖、有意蕴。当然,如果是命题作文,就不必为此烦神了。

4、文体:高考作文通常是“文体不限”,但不代表没有文体,用什么文体写作,就要符合该文体的要求。记叙文要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于叙述,议论文反之。写记叙文,叙事务必清楚,情节设置或曲折或感人,不能是演绎中心的流水账;注意运用景物渲染和细节刻画、首尾呼应、伏笔过渡等写作技法。议论文,中心要突出,观点要鲜明;文章思路要清晰:或并列,或正反对照,或递进;论据要充分,表达要简洁,要懂得根据论点裁剪材料。还可以采用书信体,但务必符合书信格式,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地点,要情真意切。日记体,真实再现所表达的内容。而且天气情况可以暗示情节发展,无需过渡。

5、内容:精彩的构思必须用丰富的内容来支撑,丰富的内容必须紧扣中心。要注意文章的主题不要偏离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虽然现在强调高考作文只要能够自圆其说,怎样的观点都可以,但这里必须有个度,这个度就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少谈宗教话题,不要单纯发牢骚,不要写早恋等敏感话题。记叙文最好要有细节描写。推己及人,以情动人。议论文切忌大话、套话、废话,要避免空发议论,无情而“抒情”,无病呻吟,滥提口号,乱发号召,空表决心等等。议论文必须有分析,如果只是材料的堆砌就不叫议论文。作文其实就是检测考生的思考力和表达力,没有一定的分析,就无法表现自己的思考力。

6、材料:要注意材料的运用。引用材料宜概括,不要原文照抄。一篇文章800字,其中照抄原题提供的材料200多字,评卷老师对这样的文章第一感觉是这个同学在凑字数。引材料时也不要说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材料,听到一个故事等等,因为明明是给你的材料,还要说自己看到、听到,这不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吗?如果引述别的材料,也最好直接引述,没有特别的必要,就不必使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爷爷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这样的插入语。议论文的材料引述,还要进行适当剪裁和分析。

7、结构:高考作文的思路,务必清晰。除掉首尾,中间部分可以采用段首点题的方式,彰显文章的思路;也可以采用小标题的方式组织文章。小标题的好处还体现在段落间繁杂的过渡。小标题之间的关系要明显,小标题的表述绝对不能违背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另外,文章的段落安排,一定不能出现少于四段的情况。最好在5—8个自然段。

8、开头和结尾:考场作文最忌含蓄。高考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必须做到开头起笔入题,结尾点明主旨。要确保开篇简洁,语句通畅,绝对不能出现病句和错别字,书写上也不能涂抹。要充分利用首因效应,在开篇给阅卷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开篇字数不宜过多,最多五句话,并且一定要有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开篇确立的主旨,一方面要符合题目要求,另一方面必须贯穿全文。切不可前后矛盾。

文章的结尾也是阅卷看得相对仔细的地方。结尾亦不能草率。也要精心构思。或卒章显志,点明主旨;或画龙点睛,升华主题;或预留空白,引发想象或思考;或点题,首尾呼应。

9、语言:应试作文的表述要朴实大方,干净利索。严禁文白夹杂;严禁使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严禁使用别人看不懂的词汇;少用长句多用短句;尽量避免欧式的语言表述方式;可引进部分时代新词汇;引用名言警句;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但要注意:在作文中不要插上几句英语或自己独创的网络语言。总之,表达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规范,要简明、连贯、得体,要准确、鲜明、生动。

10、字数:应试作文一定要看清字数的要求,限最高字数的,不要超过;限最低字数的,一定要写够数量或稍微超过50—100字才好。

11、书写与卷面:写要认真,卷面要整洁。不写繁体字、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特别是民间流传的简化字,可以算作错别字,要扣分的。尽量写楷体字,一笔一画清清楚楚,不要写草字。标点符号,占一个格子,不能顶格。近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字体工整”是一项重要的评分细则。一般不要求写得好看,但要求书写整齐易辨认。总之,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至关重要!

【作文规律总结】

(一)审题

1.深入理解准确把握话题的内在含义,确保立意构思的准确。

2.注意材料、提示语的作用。材料、提示语对话题一般有两种作用,一是阐释、引导,二是限制作用。

3、审题时要学会多角度思考、辨证分析,以体现思维的深度。

一是对材料的分析要多角度、多层次展开,思维上要体现由果溯因、逐层深入,要善于由表及里、揭示本质。二是要有辨证分析的意识,分析时要有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创新意识,其中,在对事物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时,也要注意有所侧重。

(二)构思:所谓构思,指的是: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找到恰当的表现形式。

1.文章立意要在对材料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缩小范围、以小见大。

思考和分析材料时要善于多角度思考、换位思考,启发和感悟越多越好,并及时把启发和感悟记录在草稿纸上。而后,再根据与主旨的贴近程度和自己熟悉的程度从中选择一个最易于自己发挥的话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2.文章立意的思想要健康、向上、积极,少一些愤世嫉俗。立意要明确,不要太隐晦。

好的作文要遵循“思想第一性”的原则,看问题不能尖刻,思想不能“灰”。作为一篇好的作文,基调可以沉重但一定要有健康的东西,体现“哀而不伤”的内涵,让人读后有所启迪,要给人以力量和活力,不要只流露出悲观甚至错误的思想。包括作为论证依据的典型材料,要慎重地区分其正面或反面的色彩,尤其是对于公认的事实材料,绝不能搀杂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对于伟人或罪人的评价绝不可因自己的肤浅、片面认识而随意更改甚至是颠倒,如果是出现“正例反用”或“反例正用”的情形,则不仅仅是观点问题,而是思想、原则问题,这样的文章,得分绝对是最低档次的。

3.材料引用既要突出典型,又要体现新意。

4.题目设计要稳中求新,新颖别致。

5.结构安排要步步为营、胸中有数。

(三)表达

1.文章的中心、主题要突出。议论文:中心句、观点句交待文脉。记叙文:议论句句、抒情句画龙点睛。

2.文体选择既要体现自己擅长的文体优势,又要注意突出文体特征。

首先是要把握文体,体现文体特征。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

其次是在文体的选择上要慎重。每年考场上写诗歌、戏剧、日记或对话采访等类文章体裁的作文是有一些,但写得好、得高分的却是凤毛麟角,一万份也难挑出一份来。

3.表达方式要刻意考虑,突出文体优势。

议论文要“深”,也即文章的分析阐述要有深度,要注意逐层深入分析,由表及里揭示本质,角度要小,挖掘要深。记叙文要“细”,也即要注意安排细节描写,在叙述中要避免平铺直叙、记流水帐,可以适当运用倒叙、插叙等手法,以增加行文的波澜。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记叙文中出现的人名要朴实,不要玩花样,像琼瑶小说中的单名、古怪的洋名等要杜绝。

4.语言表达既要严密,又要有文采。

作文一定要有文采,词语一定要讲究。这里讲的文采是一种运用语言的风格。其中语言质朴、简洁明了是一种文采,有韵律、长句多、用词委婉、善于运用诗词也是一种文采。同学们在高考作文中的语言要有一定的风格和倾向美,让人读来有美的享受,让阅卷老师在整体上对文章产生好感。高考作文中要杜绝滥用网络语言、“新新人类”的时髦语言,以免引起阅卷老师的反感。

5.要灵活采用合适的表现技巧。(1)反问句、排比句、感叹句的使用;(2)名言名句的选用;(3)全文要有一二句含有哲理意味的语句(4)合理安排文章段落

【友情提醒】:

1.时间分配要合理,要有时间观念,要留出充裕作文时间进行充足的思考。(确保5——8分钟的审题时间)

2.题目拟立要费些心力,力争新颖恰当,尤其不能缺漏文题。

3.开头、结尾要尽量打草稿。开头要做到先声夺人,结尾要做到感人肺腑。

4.段落设置合理,全篇以5——6段为宜,每段不要超过8行(160字),尤其是开头,不宜篇幅过长,要迅速入题。

5.字迹要清晰,讲究卷面整洁,尽量不涂改。成文后注意检查错别字,特别是题目、开头和结尾处。

6.字数一定要满800字,实在不足要灵活机智、技巧取胜(一句一行、“无病呻吟”等等)。

第四篇:高考作文技巧

运用排列妙笔生花 高考作文整句得分技巧

在很多优秀作文中,整句的运用是十分突出的。或排比,或比喻,或反复,或用特殊的句式连排,或古诗词的连用,或段与段的整句对应等等,使得这些优秀作文多姿多彩,摇曳纵横,妙笔生花。

一、古诗文连用整句

在一些优秀作文中,时常发现有些学生利用古诗文,适时引用,形成整句,既展示了考生丰富的文化底蕴,又展示了迷人的灵动风采。

例一:历史记下了无数这样的“呆瓜”。从“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到“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这些呆瓜们,为了一个可道而又不可道的“道” 字,甘守清贫,粪土权贵,直至殉道,他们真是呆得可爱,可敬!(2000年陕西考生《答案在风中飘扬》)例二:屈原在其“联齐抗秦”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却“忠而被谤”的苦难中,仍能“哀怨托离骚,孤忠报楚国”;司马迁因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而遭受腐刑,却能“忧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杜甫虽“长夜沾湿”“布衾似铁”却依然“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吟诵出“大庇天下寒士”的千古绝唱。他们不是在时光的流逝中淡化苦难,而是用全部的热情和才智与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升华了自己也点缀了历史。

例三:如果有人问,“春天是怎样的?”丘迟会说“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2000年广东考生《答案在风中飘扬》)

学生如果在作文中恰如其分地引用古诗词,将是增强文采的一种好方法,特别是通过整句的形式来运用,那更能锦上添花。

二、排比式整句

排比式整句主要是通过修辞的方法来连缀展示。一是内容上排比,增强了丰富的内涵,二是意义上的递进,增强了说服力,渲染了气氛,提高了气势。

例一: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成功,对于永不懈怠的人是一座里程碑,对于骄傲自满的人是一个包袱,对于不求进取的人是一桩祸患。对于志向远大的人是向上攀登的阶梯,对于心有小志的人是一生荣耀;对于胸无大志的人,无底深渊;对于努力者,奖励;对于耕耘者,收获;对于骄傲者,过眼云烟;对于目标远大者,小的驿站;对于奋斗者,一座灯塔;对于懒惰者,一个美丽的梦;对于奋进的人,另一段艰难跋涉的开端;对于知足的人,幸福的顶峰;对于失败者,遥不可及的梦想

例二: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认识到的。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成为体育明星,却怠于“闻鸡起舞”进行训练。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会捉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宏的大志呢!

例三: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不会有两双相同的眼睛。不同的国度给我我们不同的眼睛。或许大洋彼岸美利坚的阳光正在你眼中折射成永远活泼自信的微笑;或许北欧的冰雪正在你眼中融化为沉静与深邃;或许长江昆仑的清风正在你眼前幻化为中国式的内敛与神秘。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土地,不同的风不同的雨不同的阳光,灌溉出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并在上面牢牢地打上了民族的标签。(2002年上海考生《解读世界的眼睛》)

例四: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征服,他们的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会沾沾自喜,他们坐井观天,妨碍了他们的见识;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知浮在表面,他们浅尝辄止,缺乏深厚的内涵。因此,我们要学会聆听。这将使我们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锐意进取;这将使我们胸怀远大,视野宽广,开拓创新;这将使我们高瞻远瞩,潜心探索,内涵深厚。

排比,在考生的笔下演绎出那么多的方式,但更重要的是演绎出了深刻、丰厚,给人无限启迪。

三、比喻式整句

比喻式整句,就是运用一系列比喻,用形象、具体、感性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深邃的内蕴的语段。

例一:生活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生活如酒。童年就像鸡尾酒,色彩斑斓,甜美之味令人回味;青年就像冰镇的啤酒,色彩浓黑,清凉的同时又让人觉得苦涩;中年就像烈性酒,纯净无色,辛辣之味使你五脏六腑都会灼热;老年就像葡萄酒,久存弥香,滴滴让你感受到香中之甜。(《生活是什么》)

例二:梦是天边飘浮的一朵悠悠的黄云,梦是山沟里升起的一束淡淡的青烟,梦是巫山峡壁上缀着的那团闲适的白雾不知何时来,何时去,去向何方,梦是三月绚丽的风染绿了的秃枝,拂开了红桃白李银梨粉杏的芳裙,梦是一道伸向河里的若隐若现的彩虹……” 例三: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的柳暗花明。

例四: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的澄澈而又明亮。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的纯净而又宽广。感动,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领略白雪,我们的内心变的安静而又平和。

比喻,是令人遐想的,是文学语言的最好注脚。如果在高考中能够有一颗本色的心,有一颗捕捉自然的美丽的心灵,我们相信,一切美的事物都会在你笔下汩汩流出。

四、假设式整句 假设式整句,就是利用假设的句式来组织语段,利用排比推理的方式构成的相对整齐的句子。

例一:历史常给人以警示,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众叛亲离,葬身火海的下场呢?假若当初蔡桓公听从扁鹊的劝告,又何至于病入膏肓而一命呜呼呢?反过来说,假若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呢?假若当初秦孝公不听商鞅之谏而实行变法,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呢?假若当初唐太宗不听从魏征的劝谏,又怎么能有“贞观之治”的政治局面呢?由此可见,不善纳人言者,亡;善纳人言者,昌。例二:如果只看到太阳的黑点,那你的生活将缺少温暖;如果你只看到月亮的阴影,那么你的生命历程将难以找到光明;如果你总是发现朋友的缺点,你么你的人生旅程将难以找到知音;同样,如果你总希望自己完美无缺,假设你的这一愿望真的能如愿以偿,那么你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

例三: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花似锦,光艳夺人;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星闪烁,熠熠发光;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葱葱郁郁,油油翠绿。(《人生的斗士》福建考生)

例四:如果你选择的是翅膀,你将拥抱整个蓝天。如果你选择的是鳍,你将亲吻茫茫碧海。

如果你选择的是四足,你将体味莽莽绿林。(山东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选择牢笼》)

五、对比式整句

对比式整句,就是用对比形式的整齐语句来构成语段,正反鲜明,从而收到突出文意、强化主题的效果。

例一:有人为民请命,鞠躬尽瘁;有人追逐名利,勾心斗角。有人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人恪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有人选择平庸,有人拒绝平凡。美与丑,善与恶,全在一念间。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轰轰烈烈还是平平淡淡,皆系于一瞬。(2002年考生)

例二:有所拒绝,才能有所追求。拒绝时髦,是为了追求个性的张扬;拒绝热闹,是为了追求宁静的生活;拒绝诱惑,是为了追求道德的完善;拒绝随波逐流,是为了追求独立的人格个性;拒绝同流合污,是为了追求高风亮节的品质......我们拒绝卑躬屈膝、阿谀奉承的奴性,拒绝臣服邪恶、明哲保身的怯懦,拒绝巧取豪夺、唯利是图的贪婪......拒绝假、丑、恶,追求真、善、美。拒绝的过程,是在放弃、抵制、批判一些东西的同时,选择、坚持、张扬了另一些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更多自由的空间,摆脱了身上的许多束缚,从而能够清醒地关照自身,参与社会。应该说,拒绝是生活的一项本领。

例三:面对纷乱的时代,孔子选择积极地入世传道,游说君主,教化人民,老子选择避世自清,以无为对有为。面对混乱的官场,李白高喊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骑鹿而去,王安石却吟着“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峰。”清者自清,洁身自好地奔波。不同的选择,但皆因内心的高洁正直而闪着各自缤纷的光彩。六、四字词连用式整句

例一:名山大川,小桥流水,可悦人目;蝉吟虫唱,风声雨声,可愉人耳;涛走云散,潮涌星移,可启人思;珍器古玩,诗文书画,可怡人情。这斑斓绚丽的事物,给了我们最直观的认知。高山流水,天涯毗邻,给了我们知己的感动;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给了我们爱人的感动;合家欢乐,天伦之乐,给了我们家的温馨。这何尝不是感情的体会?英国当代诗人西格里夫曾写过一行不朽的绝唱:“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这说明人拥有两面性:感性和理性。感情亲疏是感性的,对事物的认知是理性的。从历史的源头漫步到现代,我们人类便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演绎着动人的人生哲学。(重庆考生)

例二: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深邃如江海,滋育华夏,有孔子老庄,恰似“江河万古流”;唐朝宋代,骚人墨客,浩繁如星辰,照耀神州,有李杜苏辛,正如“光焰万丈长”;元明清时,戏曲小说,高妙如山川,丰富民族,有汉卿雪芹,已是“托体同山阿”。

例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的是纯洁的爱情;三更灯火五更鸡,求的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东奔西走,马不停蹄,求的是富贵荣华……

例四:一只青鸟欢呼着从窗前掠过,将音乐从天堂带来,颗颗洒落,珍珠般清脆。恍惚中,有人拔剑而长歌曰:“我辈岂是蓬蒿人”,大笑而去,顺滚滚东逝长江,穿巴峡巫峡,过洞庭扬州;醉酒入长安,挥毫金銮殿上,故作狂态,国舅磨墨,力士脱靴,嘲尽天下豪贵;云游九州,望川而吟银河飞流,凭吊沧浪,偕友共举杯盏,不舍孤帆万里,痛哭晁卿……

李白,自九天而来,飞流直下,豪情万丈,仗诗行遍天下,演绎了一幅魂丽多彩的人生画卷。(《生命是一种责任》)

七、转折式整句

例一: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臵,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例二: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之后,终会占有蓝天。

例三: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醒认识到的。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艰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有一副郎平的“铁榔头”,却怠于无数次的扣杀训练。//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会捉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弘的大志呢!

八、对称式整句 例一: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例二: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例三:掩卷沉思时,首先从记忆的湖面泛起的,便是历史尽头那一道道光彩的背影。穿越时空的苍凉与沉重。抵达我们刻骨铭心的记忆深处。三国时的羽扇纶巾,先秦两汉的明月关,长安城上的紫气辉云,江河两岸的饿殍哀鸿,都在历史的书面中栩栩如生。假若记忆可以移植,我情愿在这一段凝重的记忆中感受民族的盛衰交替和前进之路的坎坷崎岖。当唐宋的光景一片歌舞升平,当忽必烈的铁骑驰骋中亚的土地,我们可以在那一段灿烂的记忆中激动欢呼、喜极而泣;当大清帝国的势力衰微,列强的屠刀残杀我中华儿女,我们可以在那一段痛心疾首的记忆中,唤起民族的觉醒,奋发图强,一雪国耻。正是这一串串凝血含泪的记忆给了我们顽强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我们没齿不忘。(《铭记民族的苦难与辉煌——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例四: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例五:唐太宗接纳魏征等人的进谏,于是有了开明盛世;朱元璋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的建议,于是也国泰民安。(《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

例六:生命犹如海洋,生活恰是轻舟,扬起思维的风帆,穿梭于人生的海洋。(《思维解读幸福》海南考生)

例七: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元,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稳中求胜》江苏考生)

例八:诚信如海,可以容纳百川。得名,则可以名扬四海,流芳百世;得利,则可取之有道,泽被后世;得才,则可以匡扶正义,正道直行。(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人生之本》

九、条件式整句

例一:只有我们愿意打开心内的窗,才会看见心灵的宝藏;只有我们愿意打开心内的窗,才会看见门外清明的风景;只有我们愿意打开心内的窗,人间的繁花满树与灯火辉煌才会一片一片飘进窗来;只有我们愿意打开心内的窗,我们才能坦然勇敢走出门去,一步一步走向光明的所在。

例二:面对大海,所有的侏儒都成了巨人;面对大海,所有的巨人都成了侏儒。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懂得什么时候浩瀚,什么是博爱;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感受什么是风险,什么是征服;只有面对大海,才能真正领悟什么是人生起伏,什么是潮起潮落……(上海考生《面对大海》)

例三:只要你不拒绝小草的卑微,希望的田野不会拒绝你放飞的梦想。只要你不拒绝雪山的巍峨,圣洁的雪莲就不会拒绝你内心的纯洁。

只要你不拒绝一步一个脚印的平凡,诱人的光辉就不会拒绝你对他们的拥有。只要你不拒绝帮助别人的诚心,善良的人们就不会拒绝他们对你的喜欢。(甘肃考生《人生的内涵》)

十、因果式整句

例一:因为爱心,流浪的人们才能重返家园;因为爱心,疲惫的灵魂才能活力如初。渴望爱心,如同星光渴望彼此辉映;渴望爱心,如同世纪之歌渴望永远被唱下去。

例二:刘邦是幸福的,因为他胜利了;武则天是幸福的,因为她执政了;杨国忠是幸福的,因为他有权了。(《思维,请守住幸福》海南考生)

例三:雄鹰振翅高飞,划过长空。那一片湛蓝包容了它的不羁,承载了它的稳重,为此,蓝天才多了一分神秘,多了一分美丽。

鲤鱼摆尾洄游,穿透碧波。那一片汪洋容许了它的活跃,收留了它的灵动,因此,大海才多了一分迷人,多了一分澄澈。

黄鹂枝头高唱,划破密林。那一片苍郁容纳了它的不安,守护了它的机巧,于是,森林才多了一分深邃,多了一分安适。

彼此容纳,彼此和谐,这便是双赢的智慧。(2005山东考生《双赢的智慧》)

十一、判断式整句(与比喻式中的暗喻部分交叉)

例一: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例二:热爱是风,“贫穷而能听到风声也是好的”。热爱是雨,“有情芍药含春泪”。热爱是土,俯身就能抠出一把,哪一把土壤里没有先民的血汗和未来人的绿梦呢?热爱是云,仰首就能望到一片,哪一片云里没落过孩子的向往和老人的忆念呢?因为热爱,我们心存感激,因为热爱,我们满怀忧愤;因为热爱,我们甘于淡泊宁静的日子;也因为热爱,我们敢于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忍辱负重的生,生是热爱;大义凛然地死,死是热爱;清清爽爽,认认真真地活着,活着又何尝不是热爱!(《热爱生活》)

例三: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你一旦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的身边:它可能是一座高山,让你感受巍峨;它可能是一片大海,让你体会辽阔;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它可能是一座石雕,让你明白雄健;它甚至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与纯粹。(它可能是一阵风,让你感受凉爽;它可能是一眼泉水,让你品尝甘甜;它可能是一杯热茶,让你享受馨香;它可能是一朵花,让你欣赏鲜艳;它可能是一首律诗,让你体会缠绵)

例四: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到时的真诚的搀扶,时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爱情是人生一笔受用不尽的投资,这投资是生活中的细心照顾,是风雨路上的一把雨伞,是受伤时的万能药水,是流泪时可以依靠的一张臂膀。

诚信是人生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这财富是路上拾遗后的不私留,许下诺言后的不回头,是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是韩信一饭千金的热情。

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

通篇不引用材料 高考材料作文易出现六种失误

高考材料作文怎么写?给材料的作文类型,我们在审题上首先要对所给材料的文字“分而析之”,从中寻觅可供发挥的立意点。所关注的文字,叫“视点”,由此而确立的写作方向叫“立意点”。2009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从题型上看,是给材料作文。作文原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下面,我们对09年高考作文题所给材料文字作审题分析,原材料中的“视点”与对应概括出的“立意点”见下表:

审题可见,09年作文题所给材料本身写作难度并不大,可供发挥的角度有很多,考生应该能结合自身的长处,写出个性化的思考。但从高考作文阅卷实际情况来看,却很遗憾发现分化严重,很多考生作文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总均分低于预期目标值。

究其失误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不懂得“给材料作文”类型的写作基本规范,影响了作文效果,使阅卷者判分时左右为难,“想说爱你不容易”。

09年高考作文阅卷中发现,考生在“给材料作文”类型的写作基本规范方面的失误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篇不引用材料(既不明引,也无暗合)。

给材料作文比之于命题作文,除了审题难度更大,不直接告诉你应该“写什么”之外,还隐含着一个潜台词:所给的材料是引发你写作的缘由。因此,如果写议论性的文章,就叫“缘事而发”,当然应该引用它,只是在什么位臵引用,引用的技巧、水平因人而异,有所差别(只要不照抄原文就可以了)。当然,如果写记叙文,用事件或故事来印证、表现所给材料中隐含的某一事理,则无需也无法引用材料。

2.戴帽穿靴式。有的考生虽然在文章头尾处引用了材料,但对材料不做分析;还有的考生展开论述的正文,与开头引用的所给材料之间毫无关联。

例如,《梦想》。先引用板桥事例之后议论:“这是板桥的特点,而我呢?什么都没有。我从小有个梦想,做运动员,成为姚明、刘翔那样。”然后大段回忆14岁体校学棒球的受伤经历与恐惧。最后自我鼓励:“相信时间会冲淡一切,让我能实现梦想。”正文与板桥的材料毫无关系,属于典型的“戴帽”后就扔的类型。这样的文章我只会给38分。

3、给材料作文的立意点应该是从材料中直接提炼后做的类似联想,观点与所诶材料间有必然联系。但有的考生拐了多个弯后,似是而非地渐行渐远,偏题跑题。文章是表达思想的,这种思维不严密的现象是会重扣分的。

例如,《不可缺少的追求》,其结构与内容如下:(一)引用所给材料。

(二)议论:字如其人。“板桥体”别有韵味,折射了郑燮的独特个性。是啊,他不畏世俗讥讽,坚持自己的追求,才走出了独特的发展道路。而我的追求是什么?我的价值在哪里?(三)叙述:我有一次读《老人与海》,桑迪亚哥……(概述小说情节)。议论:我明白,人,要追求尊严,绝不轻言失败。

(四)议论结束:感谢《老人与海》,它教会了我哲理,是我独一无二的追求,会带我走得更远。

这样的文章的确已 “走得更远”了,我认为只能给35分。

4.只抓只言片语,套用材料中的几个字眼,没有理解内涵,导致偏离题意。

例如,《爱财而不过》,先议论开篇:爱财”这个词人们多少总有些鄙夷,我看不然。虽然“爱财”在有些人眼中是“歪歪斜斜”,但适当的爱财,能催人上进,受人尊敬,只要不过分。第二、三段举比尔盖茨追求财富也办慈善事为正例,举葛朗台敛财吝啬为反例展开论证。最后引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结束。文章只是与所给材料中“歪歪斜斜”这几个字面有关,而全文内容与板桥书法之事毫无关联,这样的文章我认为至多25分。5.用一个更幼稚的启蒙故事来诠释所给材料的深刻事理寓意。、这样写虽不偏题,只是欠深刻,所以可以得到及格分,但得分高不上去了。

例如,有篇文章题为《梨树的四季》,讲述一位农夫让四个儿子分别在春夏秋冬去看梨树的模样,然后教育儿子们不要只关注一季,才能看出美丽与韵味。这里蕴含的道理暗合“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的寓理,表达出了“全面而整体地看问题”的观点。但这个故事属于低语境材料,在初中生的文章中或许算得上好作文,但相对于高三思维水平层次而言,只能算平平一般,得分在46分左右。

6.套题。套题比偏题更恶劣,更易激起阅卷者 “公愤”,将重罚在30分以下。例如,浦东新区09年模拟考试作文题也是给材料作文:人生当“藏锋”还是“露锋”? 于是高考中有考生写了一篇套题作文《藏与露之显人生》;还有的考生套题其他区模拟考试作文《“半”是一种艺术》,这样做都将是得不偿失的。

那么“给材料作文”应该遵守哪些写作规范?

“给材料作文”的作文类型,其基本要求是先从所给材料中抽提出蕴含的事理,然后缘事而发,类似联想到社会、人生的思考,在思维方式上类似于演绎推理。基本规范要求:

1.根据材料中的关键点,确立视点,从而确定立意方向。

2.不要就事论事。抽提出事理后,要类似联想,同理类推到更深广的领域,写出层次感。(如:自然→社会→人生→治国→世界)3.写作时要引用材料,缘事而发(尽量引用,但不要照抄),以避免套题之嫌。(可以明引,也可暗合)4.充分利用所给材料,对材料本身要做分析与关联,以避免 “穿靴戴帽”之嫌。例如:谈论“独一无二”,就要具体分析郑板桥是如何做到 “独一无二”的?(比如他的博采众长,坚持不懈);再如谈“融合”,就要说明郑板桥是如何 “融合”百家的?(比如:杂取众长——“用隶书参以行楷”;打破门户之见——“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借鉴他人也不失独立人格——“不可无一”)例如,《创新切莫弄巧成拙》一文,其结构内容如下:

(一)分析“板桥体”的意义——追求创新。提出问题:应该如何追求创新?(二)分析郑板桥的通今博古,论证:创新是以积累为前提的。

(三)分析郑板桥与“扬州八怪”的行为,是表现独立人格的,论证:创新是有丰富内涵为内容的。

(四)分析“板桥体”的“非隶非楷,非古非今”,是以振兴书法为目的的,论证:创新是有高尚目的而不是标新立异搞怪出风头。

这样的文章,紧扣中心论点,充分运用所给材料做具体分析,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可以评为一类卷。

材料作文写作紧扣“联系现实”方能天地宽

材料作文所列举之“材”只是现实社会“沧海之一粟”。命题专家无非是想让大家通过对此材料的分析、思考、议论、探究后,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问题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借以弘扬正义,抨击邪恶,消除心灵的迷雾,协调好人际关系,达到建立和谐社会的目的。鉴于此,高质量的材料作文,总是以活生生的现实矛盾为切入口,议评时政,抓住关键,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深刻透彻,令人信服,无可辩驳,大多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典理论在指导人们的实践。这一篇篇带有理论性指导性而又高屋建瓴的文章,犹如山重水复时的仙人指路,使人眼前一亮,阴霾一扫,独上高楼。在革命战争年代,这一篇篇富有针对性、鼓动性、主动性的文章,那更是一面面鲜红的旗臶,一声声催征的号角,一篇篇战斗的檄文,它们拥有比原子弹更强的威慑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它们是人们心中的太阳,永远滋养人们的心田。上世纪毛泽东主席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各阶段写就的许多纲领性文献,就是以当时最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为“题材”写成的“材料作文”,它们很好地实践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念,用这些经典名文指导现实斗争,中国革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使一群群衣衫褴褛的东亚病夫成长为所向披靡,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更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创作方针。就我们今天写作材料作文而言,这里的两个“服务”就是要让自己的文章能为及时解决现实矛盾服务,能为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服务,即:文中要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具体怎么办”的方案措施途径。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紧密“联系现实”。如果不能做到这样,那么,再漂亮的材料作文,也必然是“失根的兰花,漂浮的秋草,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美则美矣,命不久矣,会有什么生命力可言呢? 反思自己最近在批阅2009年1月广州市调研测试作文卷时遇到的被列为样文(阅作文老师人手一份)的两篇秀全中学同学习作,发现同学们并不会写材料作文。表现在写作时两人都不明材料作文的写作格式,该引述材料的部分没有引述材料(第一篇),而关乎材料作文生命的“联系现实”部分被两位同学不约而同地省略了。为了及时提醒这两位同学改正过来,为了使同行朋友们在指导同学写作时引以为鉴或操作更方便,下面我想谈谈材料作文的一般写作模式。

一般地说,材料作文大多要求写议论文,它除了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外,在结构模式上,还有其自己特点,通常采用的基本模式,可概括为“引”、“议”(或“评”)、“联”、“结”四个字。下面分别说明:

①引——就是引述材料作话题,揭示论点或提出问题。它属于“引论”的部分。最好从提出论点的需要出发,抓住材料要旨,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引述。一般说来,材料不同,引述方式各异:文字多的叙述性材料应概述,精辟的名言警句要复述,寓意深刻内蕴丰富的文字要阐述,漫画型材料要对画面作简洁介绍和扼要阐述。

②议——针对材料,作出必要的分析。既要简要地分析上文引用的材料,又要由此稍作生发,拓宽思路,为下文展开议论联系实际张本。这是由“引论”到“本论”的过渡性文字,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③联——即联系实际,展开分析论证,这是文章成败的关键之所在。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必须使论证充实而严密;必须选择典型而有说服力的事实作论据;必须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做到有理有据。

④结——即对全文的论证作总结。要注意如下几点:要照应材料,与文题或开头呼应;要深化论点,或发出号召,或提出办法,把论证推向高潮。我们也可以用图表示来简化材料作文的基本模式:

/ 概述材料——概括而不啰嗦 引论 入题(略)亮出观点——鲜明而不含糊/ /展开分析——有理而不杂乱 本论 展开(详)联系实际——实在而不空泛/ /小结全篇——干脆而不离题 结论 归纳(略)照应材料——简洁而不重复/ 先请看本人的下水习作:

要勇于承认错误 ——为纯洁党风进一言

前不久,英国圣公会竟作出了一个惊世之举:就100多年前误解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一事向达尔文先生公开道歉。事后,舆论一片哗然;有的叫好,有的耻笑;有的质疑,有的否定。耻笑也好,否定也罢;我认为,这种以公开道歉为标志的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行为,有弘扬正义,抨击邪恶,彰显真理,倡导良好社会风尚的师表作用,值得鼓掌叫好,值得大书特书,值得有错未改而又身居要职的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学习!值得共产党的高级检察机关这个“中国圣公会”仿效!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党的这些中小干部,正是缺乏这种态度,这种精神,这种勇气,这种担当!在这些犯错在身而又不知悔改反而耻笑别人道歉行为的中小干部看来:一个一百多年前犯下的错误,早已随岁月的风尘一起淡去了人们的视线和记忆,完全可以让它随历史保险柜中的其它档案一起慢慢风化,归于永寂;何苦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地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去致什么函道什么歉呢?再说,自己的词典里,本来就没有收录过“道歉”一词啊!用得着这么假惺惺地演戏吗?这不是欺世盗名吗?更何况,先人已逝,历史已远,还能改写吗?……这一系列的理由,使这些耻笑者们对道歉一事大笑不止,越笑越开心,越笑越得意,越笑越觉得自己绝顶聪明而道歉者愚不可及!终于以丑为美以非为是抱残守缺地将错误进行到底,死不悔改!活脱脱一个犯错的圣公会先人之再世!终于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永远的反面教材,贻笑天下!但是,现今的英国圣公会成员却不会像他们的先人那般犯糊涂,他们有雄心壮志,他们有愿望抱负:一定要把自己的圣公会做成万民臣服的圣公会,做成匡扶人间公道正义真理的圣公会,做成普天下唯我独尊的圣公会,做成名副其实的圣公会!一个“圣”字就要彰显自己的圣明高远无人可及,一个“公”字就要表明自己的公平公正公开公道。若要使自己的机构真正取信于人,若要证明自己是颇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就必须在严格履行自己职分的前提下大刀阔斧有所作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责己也重以周,待人也轻以约”;一日三省吾身地检查反省纠错,从而达到“公”“圣”的境界!然而,检查来反思去,却发现圣公会的先人犯错了,怎么办?是心慈手软,姑息养奸,养痈遗患,讳疾忌医,拖泥带水,遮遮掩掩,欲说还休,“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视若无睹?还是有错必纠,嫉恶如仇,心狠手辣,斩钉截铁,壮士断腕,干净利落,大大方方,不做不休,大义灭亲,“快刀斩乱麻”地斩草除根?何况,先人已逝,历史已远,还要不要来一个拨乱反正,平反昭雪式的“父债子还”?思忖再三,矛盾再三,讨论再三,斟酌再三,英明的现代圣公会掌门人终于拍板:以一封迟到100多年的致歉函表明心迹!真是深谋远虑,高瞻远瞩,圣公无比!这种认真,这种细致,这种坚决,这种果敢,这种率先垂范,必然赢得全世界向往和平,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的人们普遍的赞誉,热烈的欢迎,会心的微笑!这样一来,“圣”“公”的威名回来了,怨怒的迷雾消散了,真理的阳光普照了!“圣”“公”会也必将成为为世人所景仰的“万世师表”式的圣公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今,我徜徉于“十年浩劫”三十多年后的中华大地,我漫步于紧锣密鼓进行改革开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南方热土,我留连于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教育大省,我躬耕于一千多年前就享誉世界的中国南方最大的都会,我欣赏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中国圣公会,我看见了许许多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有口皆碑的人民公仆,我崇拜着无数“感动中国”的德育模范;我敬仰着无数为祖国繁荣大厦添砖加瓦的能工巧匠平民英雄;我惊叹于奥运的梦圆,神七的凯旋,巨龙的飞腾!我也痛心于某些身居要职而又为非作歹的害群之马的“倒行逆施”!他们:“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塌塌混日子,吃了喝了捞票子。酒店菜谱,倒背如流。卡拉OK,熟记百首。扑克麻将,样样上手。名山大川,处处都游。上午坐着车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下午围着牌桌转,晚上围着裙子转。办公桌前黑脸像包公,酒桌席上红脸像关公,回家路上摇摇晃晃像济公。辛辛苦苦国外引进设备,大大方方花去一笔外汇。回来一看产地原来在国内,哈哈一笑又交一次学费。对上汇报高调子,大吃大喝碰杯子,走进舞池转圈子,挖空心思捞票子。一请就到,一喝就冒,一捧就笑,一给就要,一苦就叫,一劝就躁,一批就跳,一查就倒。”(《庸官画像》)他们高高在上,他们无视党纪国法,蝇营狗苟,假公济私,中饱私囊,孜孜以求;他们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他们“为官一任,为害一方”;他们停妻再娶,老婆永远年轻;他们“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他们“三年某知府,十万雪花银”;他们“一将官升万民穷”,他们作威作福,乱踢乱踏,全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胸胆量气魄!他们把党的优良传统和三大作风以及自己的就职宣誓忘得一干二净;他们使党的威信在人民群众中威风扫地;他们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他们不仅不作自我批评而且还要给那些吃了熊心豹子胆而敢给自己指陈错误的人以颜色!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以冰棍对付热情,以棒止谤,“臵之死地而后快”地扔给了那些“拼死进谏”的正义之士无数含有不满因子的“小鞋”、“炮弹”“八卦炉”,以“烤”验他们是否真是护西天取经时唐僧手下那拥有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能万劫不死;要不就让他在五指山下过上五百年!在他们勤勤恳恳的打压下,终于,返乡的返乡,逃离的逃离,撤退的撤退!原本落地生根的花草,羽翼未丰的雏鸟,只好默默忍受,徒唤奈何!原本应该波澜壮阔的江河湖水,立马成了“一潭寂寞的死水”“黑龙江”,春风吹不起半点沦漪,每况愈下:由顺数靠前的质量被彻底糟蹋成了倒数第一!无数汲汲于正义真理的德才兼备的英才的仗义执言,哪里抵挡得了狐媚妖仙的“舌灿莲花”“裙底风云”!就让他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地蹲在“夜郎”式的角落里去做过去犯错时代圣公会手下的“今世达尔文”而自高自大自己进化去吧!这种倒行逆施,彻底败坏了党在全体人民心目中的伟大形象;这种倒行逆施,也让许多原本死心踏地要入党的优秀分子徘徊于党外怕被其污染;这种倒行逆施,活脱脱一个封建昏君之再世,响当当一个剥削阶级分子卷土重来!人民的江山,立马成了自家保险柜中的财物!真是令人发指,令人痛恨,令人切齿,令人欲哭无泪,令人热泪滚滚,令人忍无可忍!这种反科学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倒行逆施,“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到它的必要”只有打到了它,“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因此,我们党的高级监察机关啊,我们心中的太阳中国圣公会啊,面对此情此景,岂可徘徊观望?岂可视而不见?岂可听之任之?岂是小事一桩?要保党的肌体健全,要保人民的江山鲜红不变,要团结中国的优秀分子使其对自己“赢粮而景从”,就必须拿出自己喝断江流的英雄气魄,刮骨疗毒,壮士断腕,大义灭亲!怎能心存私念地徘徊观望?怎能犹疑不决地推卸责任?怎能粗心大意地心慈手软?任何心慈手软,姑息养奸,掩人耳目地包庇迁就,只会给革命和建设带来无法弥补的莫大损失啊!因为,无数经验证明:一千次的成功不叫真正的成功,一次的失败那才叫彻底失败!高考如此,炒股如此,党的肌体的健全又何尝不是如此啊!先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渎职的庸官,这腐败的异类,这祖国建设大仓中的老鼠怎能不除恶务尽地打入十八层地狱让他面壁思过以保党的纯洁,反而让他明降暗升地移到其它领域继续为非作歹贻害他人呢?“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本来只会鸡鸣狗盗,滥竽充数,却长期混迹于士人队伍而不被剔除,可见,众人已被此人同化,否则,不是早应该被真正的士人团体给哄走了?所以,这党的纯洁啊,这害群之马般异类的清理啊,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啊,是比泰山还要重的重事啊!应该是头等大事,赢得时间,就是胜利,实不可一拖再拖啊!君不闻:“一粒老鼠屎,搞坏一锅粥”?君不闻:一个小小的橡胶垫片的疏忽会使造价昂贵的航天飞机机毁人亡?君不闻:“千里金堤,溃于蚁穴”?君不闻:某地柑橘因被几蛆虫叮咬而被弃路旁无人理睬?君不闻:一品检出三聚氰胺的牛奶曝光,人们立刻谈奶色变,不敢以肾试奶?怎能不防微杜渐,带着“法眼”“显微镜”来个逐一盘查彻底清算既保党的队伍的纯洁又防患于未然呢?怎能不大显一下我们中国共产党“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三大作风来反思悔过呢?“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也”,“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有什么可怕的呢? 我真心希望:我们的党,这个英明的中国圣会,能以铁的手腕,正义的利剑去斩断某些党员干部心中自私自利的藤蔓;以激光无痕的技术手段去剜却党的肌体里贪污腐败损公肥私的颅内毒瘤,用道歉认错的话语去安慰捍卫真理九死一生的心灵!拿起勇于认错这个无往而不胜的制胜法宝,去有错必纠,知错能改,去悬赏纳谏,处处和谐!去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去创造真正属于人民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大同的明天!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共党”爱得深沉!【简析】

本文概括而不啰嗦地引述材料;鲜明而不含糊地亮出观点;正反两方面分析材料,有理而不杂乱;联系实际,实在而不空泛;小结全篇,干脆而不离题,是一篇符合材料作文一般模式的习作!但考虑到篇幅较长,某些揭贪腐的文字比较偏激,只宜作教师之间内部交流,不利于学生仿效学习,下面再列举一个适宜学生模仿的范例:

请就下面的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老师带领学生到建筑工地参加劳动,看到脚手架上悬挂着一副标语:“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老师问学生:“这八个字有什么含义?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下列的文章梗概可作参考:

“述”,看到建筑工地上悬挂的标语“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述材料),深思之余,油然而生赞叹之情。(亮观点)“议”,这不是一句单调的口号,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有着启发人们心智的强大力量。(分析材料),它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把人们当前的工作与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挂起钩来,赋予平凡的工作以深远的意义。(稍作拓宽,为下文联系实际张本)“联”,其实,何止建筑要质量,学校的教学,育人育本,更要讲究质量。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四化建设的未来力量。然而由于他们阅历较浅,辨别是非能力差,所以学校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不可忽视加强思想的教育,育人育本,质量第一。(联系老师、学生、学校实际来谈)……

无数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注意以小见大,由此及彼地推衍),一向都把抓好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第一位。

“结”,培育人才乃是国家之根本,而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的人才,更是千年大计万年大计。只有育人育本,讲求质量,社会主义大厦才能永远高高屹立。(小结全篇,干脆而不离题;照应材料,简洁而不重复)再请看本人下水习作: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建筑工地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么一则令人信心百倍的宣传标语:“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引述材料)这的确是一句睿智的口号!(亮出观点)毫无疑问,建筑,理所当然的是我们生存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之一;建筑居室,也理所当然的是关系到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大硬件之一;它们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更是关乎百姓幸福生活的百年大计!因此,建筑工地上,绝不能允许偷工减料,粗制滥造,“豆腐渣”工程横行!而必须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展开一:分析此料——建筑)由此,我们联想到,作为立国根本的教育事业又何尝不是应“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呢?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条标语有两层含义。其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应以“塑造人类灵魂”为己任,以“育人育本”的“思想教育”为重点,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做到“质量第一”,努力培养出“思想先进,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适合当前现代化建设需要并能与国际接轨的甘于奉献乐于助人且“以天下为己任”的优秀人才。而教育部门的领导者,更应首先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主要的工作任务来抓,决不应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地只管分数靠前而不问素质质量如何。其二,作为学生,也应该以这条标语为座右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从而做到“质量第一”。如果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不以“育人育本”的思想质量为高,不以“育人育本”的思想质量和教学质量为重,而只求分数上去了,其他则不管!那么,纵有再多的大学生研究生 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也是枉然!这样不仅会使祖国兴旺发达的现代化建设成为泡影,而且和谐社会建设也必将成为一句空话!中国人民又将永陷贫穷落后的万丈深渊之中!赶欧超美也永远只能是“白日梦”!(展开二:由建筑联想到教育—先教师后学生)由此我们进一步联想到,无论干什么事业都需要强调“质量第一”。今天已是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时代,是高科技迅猛发展使地球成为小村落的时代。小而言之,一个企业,只有讲究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站稳脚跟;大而言之,我国各方面的规划和建设只有奉行“质量第一”的原则,才能真正占领市场,击败称雄于全球的强烈竞争对手从而赢得真正的胜利。三鹿集团因质量疏忽而宣告破产的沉痛教训,再一次告诉我们: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更是国家的生命!哪个国家拥有高质量的人才,拥有高效率的管理,拥有高水平的领导,那么,哪个国家就一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展开三:事业—先企业后国家)总之,没有“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精神,建筑队无法生存,教育无法发展,国家无法昌盛。(总结全文)总之,只要我们善于学习,敢于实践,是能够轻巧过好材料作文之“联系实际”这一关的。当然,要特别注意“联系实际”不等于举例论证。因为举例论证可举远古之例,而联系实际只限于“摆明现实情况”之后寻求解决办法的范畴,即先陈述现实情况,再以“我们要……”“我们希望……”“我们期待……”为标志或以“针对上述问题(意见),我有下列提议”(解决办法)为后续的形式。记住了这一条,“联系实际”便可立于不败之地!这样,材料作文的生命就保住了。” 如若不信,盍试为之? 高考作文要准确审题 写出考生自己独有的生活

为文之道,千头万绪,包罗万象。但我们也可以一刀两段,把这个复杂的问题切成“写什么”和“怎样写”两大块。考场作文,首先要考虑的是写什么,其次才是怎么写。写什么的问题解决得好,作文往往成功了一半。

曾听到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说: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这话说得没错,但不够到位。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下,学生的生活经历一是缺少丰富性,二是缺少差异性。如果笼统地讲“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结果文章往往难逃雷同的陷阱。比如2004年上海高考作文的话题是“忙”。如果只强调写熟悉的生活,那么许多考生马上会想到高三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这正是他们最为熟悉的。事实上当年也确有不少考生以此为素材,结果是了无新意,鲜有佳作。

我给学生的建议是:写你独有的生活。有的学生反问:我们都是同龄人,经历大同小异,哪来独有的生活呢?我给他的回答是———舍大同,取小异。

为了使这条建议更具操作性,我们可以为“写你独有的生活”这句话加一个注脚:回顾经历,区别他人。这八个字就是找出自己“小异”的方法。树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地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学生都应该回顾和翻捡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找出与众不同的那份生活。这份生活,正是你藉以取材的最佳土壤。在高考考场上,考生应该树立一种自觉意识:在命题允许的范围内,我要力求从那块最独特最肥沃的土壤中取材,我要拿最有价值的东西示人。

为更好地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块取材的沃土,不妨再铺设两块跳板。

一、从生活环境的角度,去搜寻自己独有的经历。

比如有的学生在外地或农村生活过,这份经历相对于始终生活在本土城市的绝大部分同学而言,就是一份独特的素材。再比如,近年来中国社会变化剧烈,有的学生父母下岗,有的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这种经历本身固然是一种不幸,但是“文章憎命达”,苦难常常是写作的温床。这份不幸的体验也是你成长的精神营养。它是珍贵的,因为别人没有;它又是真切的,因而写出来容易打动人。

二、从爱好、专长的角度,去挖掘自己独有的体验。

如果说艰难的生活经历毕竟是块苦涩的素材沃土,不可求也不愿“遇”的话,那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少学生还有一块属于“暖记忆”的独特土壤,那就是个人的爱好或专长。无论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还是迫于家长的安排,对于自己的爱好或专长,你都投入过大量的精力。这份生活,既是自己熟悉的,又是大部分人没有的。因为是他人所无,所以写出来就有新鲜感,就有可读性;又因为谙熟此道,所以就能写出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独到的体验与心得。而这些,正是构成一篇文章生动性和感染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上海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叫“我的财富”。当年几万考生很多人写我的财富是知识,是书籍,是青春等等。教师在阅卷过程中,只觉大同小异之作铺天盖地,似曾相识之感挥之难去,评卷成了一种苦刑。有一名考生却独树一臶,写了他所收集的近千枚古币和近十年的集币经验。作者就是从自己独有的生活中取材,告人以未知,道人所不能道,使一篇应试之作获得了一种无可替代的审美价值,让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自然就得了高分。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本质特点是求异思维。高考作文也不例外。在准确审题的前提下,只有打破思维定势,写出自己独有的生活体验和感悟,才能不落俗套,展现自己新颖的构思和独具的风采。

紧扣捕捉生活亮点 绘成美丽高考作文

作文,一直是让师生感慨万千的话题,作文写什么,如何写作文,并不是一个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这真应了那句歌词,“想说爱你不容易 ”。让人欲说还休,欲罢不能。但作文教学毕竟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从一开始就不能给学生造成压力,而应该让他们乐在其中的学,而不是愁眉苦脸的干。所以在教学中,我就特别注意启发他们的头脑,开启他们智慧。让他们感悟生活思考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发现值得写得东西,因为生活就是一片浩瀚的大海,里面有我们发掘不尽的宝藏,要时刻提醒学生留意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发现,主动抒写。这样,写作文就不是一件苦事而是一件乐事。

一. 学会感受

感受是由客观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感受往往以观察为前提,感受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用心感受生活,要积极地观察生活,开放五官,摄取各种外界的信息;捕捉自己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要积极、能动地观察生活,将对外物的观察深化为内心情感上的体验。很多对待生活,心不在焉,对外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内心感受放任自流,不加品味。而教师要做得恰恰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的好习惯。

⒈ 用心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

许多学生总感觉生活很平淡,很平常,没什么可写的东西,所以总是面对一张白纸,不在沉默中奋笔疾书,就在沉默中昏昏入睡。奋笔疾书者,老师自然欣喜;昏昏入睡者,老师当然也不能臵之不理。责任在教师,因为你没有启发好学生,没有培养好他们写作的兴趣。其实,不一定在写作中非得找一些重大题材,以此来谋求惊天地泣鬼神的效果,而我们所要做得,也是很容易做到的,就是从平淡如水的生活中打理出自己的情愫,睁大我们的眼睛,用心去看世界,去听世界,你会发现,一片落叶,一束鲜花,一个微笑,一滴泪水,甚至是一把泥土,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从而引发我们无限感慨,关键是我们要善于用心用脑,把生活的点滴融入心灵,从生活中找到契机和切入点,让心情自然流露。比如新加坡女作家尤今的《轮胎》中有这样一段:

雨季来了。一日,车子在湿漉漉的路面行驶时,突然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轮胎好似太愿意“听从”轮盘的控制,尤其是在滑滑的路面上转弯时,更有一种轮胎“各自为政”这一惊,非同小可。赶快把车子驾到轮胎店去。工作人员一检查,便惊喊出声:“哇,这几个轮胎,实在太老了,随时随地都会爆胎的呀!怎么你不早一点送过来换呢!”我嗫嚅地应:“看起来完好如新嘛!”工作人员一面快手快脚地把这四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轮胎拆下来,一面善心地给我这个门外汉灌输常识。经一事,长一智。换了四个轮胎,也上了宝贵的一课。人世间的许多危险,都不露痕迹地潜藏在外表完美的人和物里。

对于生活中的一件事,在作者心里引起感情上的涟漪,由此引发艺术的感悟。⒉培养感受生活的意识。

要训练自己的感官,使之能灵敏、准确地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摆脱粗疏、混沌的状态。要辨析自己感官传达出来的感受。比如雾气朦胧,有人就会感到压抑;阳光普照,有人就感到心情舒畅。新月给人以温柔;狂风给人以粗暴,这都是人的感官给人带来的种种心理上的感应。生活中,你时刻都能得到各种各样的感受,关键在于你是否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比如林清玄写莲:

偶尔在山中的小池塘里,见到一朵红色的睡莲,从泥沼浅地中昂然抽出,开出了一句美丽的音符,仿佛无视于外围的污浊,这时我会想:呀!呀!究竟要怎样的历练,我们才能像这一朵清净之莲呢?

(《清净之莲》)

池塘中的莲,在作者心里,也带来美的感受,从而想到人也应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才能获取清净之美。

3. 丰富心灵,丰富情感

人的内心世界是非常丰富的,只有把外物和内在的情感连接起来,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才能产生形象鲜明,印象深刻的感受。情感丰富才能感受深刻,没有情的感受就像一张的纸一样显得苍白无力,不能给人以灵动的美感。林希面对“石缝间的生命”,生发了无限感慨。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里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唯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出根须,只是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己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石缝。这就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是样地不可扼制。

情动于中而言于外,正是因为作者内心充满感情,才会写出如此动人的文字。二. 学会思考生活

思考生活,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做出理性的认识。在写作中,思考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它是作者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产生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生活是复杂的,对生活的思考,是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的逐步深入的过程。

1.由此及彼,以已知的经验去认识客观事物。如冰心《霞》,由落霞想到生命的永不止息,表现自己对生命的思索。

霞,是我的老朋友了!我童年在海边、在山上,她是我的最熟悉最美丽的小伙伴。她每早每晚都在光明中和我说“早上好”或“明天见”。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一个生命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

2. 由个别到一般。思考生活也包括把自己的情感上升到对人们普遍情感的概括。这种概括越广泛,就越有典型意义,就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如贾平凹的《落叶》,表现的就是一种普遍的情感。

来年的春天,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是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与屋檐齐平了!

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在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总之,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就要注意培养学生感受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有了这些意识,学生就会自觉的抒写,而不至于总是强迫自己去写一些东西,生活如四季,不断地变换着不同的色彩,把这些都映入心海,我们会发现,世界如此可爱,生活如此精彩,我们的学生,还有什么理由不感受生活不思考生活呢?让学生记住一句话:用眼睛去看世界,用耳朵去听世界,用心灵去感受世界。

妙用名句画龙点睛 让高考作文神采飞扬

名句运用, 历来就是写作中的一大宝典。远的不说, 单来提一提当代。闻名学者李健吾的散文《雨中登泰山》, 前后的引用有八处之多, 它们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增加了文章的灵气, 更烘托出了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泰山所富有的浓郁的人文色彩。在风靡一时、影响了无数人的琼瑶小说中, 古诗文的运用也比比皆是, 《碧云天》《在水一方》《几度夕阳红》这些作品之所以脍炙人口, 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说是借自古诗句的漂亮和隽永。而大家喜欢的流行歌曲, 更是善于借用唐诗宋词来营造氛围, 表达情怀, 如白雪的《声声慢》, 冯小泉的《中华民谣》, 刘海波的《人面桃花》}, AGAIN乐队的《烽火扬州路》, 陈明的《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你》, 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白云深处》和《巴山夜雨》), 等等, 真是举不胜举。

名句, 是前人思想和聪明的结晶, 散发着超越时空的魅力, 闪烁着永恒的灵感和诗意的光线。多用名句, 能使我们的表达精练而生动;善用名句, 则能使我们的作文意蕴深刻, 神采飞扬。

名句的运用, 一般分为“引用”和“化用”引用又分“明引”和“暗引”。所谓“明引”, 即点明名句的出处和来源, 如例文《以平和之心对待人生》的最后两节, 它是一种最常见的引用;所谓“暗引”, 即不指明出处, 直接将名句编织在自己的语言中, 这种引用不露斧痕, 最受作者青睐。如例文《断岸千尺?气定神闲》的开文三节。

“化用”也可分为两种。

一是“借用式”, 即借用名句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属于“旧瓶装新酒”。如苏轼的“如蝇在食, 吐之方快”一句, 便是借用了《汉书.杜钦传》中的“如鲠在喉, 不吐不快”, 但表意已有所不同:“鲠”在喉, 给人的是痛感, 而“蝇”在食, 则让人恶心。这样一改.就将苏轼对权贵的厌恶之情和无畏之意表达得更为强烈可感。

二是“引申式”, 即发挥名句的原意, 在原有意思上引出新意来。例文《所谓伊人, 在水之溪》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不难看出, 这篇记叙性散文的情节, 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中“屈原行吟江畔”和屈原《涉江》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的诗句申发而来。考生充分利用文史知识, 对屈原生命的最后一刻进行了大胆而又合理的想象, 并加上简练雅致又不失细致生动的文笔, 将屈原热爱祖国决不犹疑、坚持真理毫不妥协的高贵品质和伟大情怀, 表现得淋漓而隽永, 令阅卷者赞叹。值得一提的是, 与例文2考生对苏轼的诗文烂熟于心了如指掌一样, 本文对《诗》《易》《论语》《史记》以及《离骚》《涉江》《九歌》的运用也是信手拈来, 俯拾即是, 充分反映了考生非同一般的文化底蕴, 难怪阅卷老师说:“就冲这功力, 也会打个高分!”

显然, 名句的运用, 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 丰富我们的审美情趣, 还能培养我们的创造思维。在我们的作文中, 名句的运用, 有这样几种具体的途径。

1. 以名句为题, 画龙点睛。例文3的“所谓伊人, 在水之诶”, 言简意赅, 一语双关:既是屈原心中追随的“伊人”一一明主, 又是考生心中崇尚的爱国先行者——屈原, 可谓典雅传神, 韵味无穷。

2.以名句开篇, 先声夺人。

“拣尽寒枝不肯栖”“嫣然一笑竹篱间”“玄裳缟衣嘎然长呜”, 暗引苏轼的名句, 构成语意上的排比, 为正文论述“断岸千尺?气定神闲”的苏轼做了极富神韵的渲染, 引人入胜。

3.以名句对比, 突出见解。

明引北岛的“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和舒婷的“未来的一切, 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 通过绝望与希望的鲜明对比, 有力地突出了人生的聪明就是拥有平和心态的见解。

4.以名句为料, 别致传神。

以暗引, 作为开头, 它们起到了摄人眼目、先声夺人的作用, 而作为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些富有象征意味的诗句, 含蓄隽永, 别致传神, 虽不是主要材料, 但对表现主旨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5.以名句穿插, 一气呵成。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虽九死其犹未悔”三句屈原《离骚》中的名句为小标题, 既巧妙衔接三个片段, 又通过层层叠加, 使屈原热爱祖国、坚持真理的伟大品性更加鲜明突出。

6.以名句煞尾, 强化主题。

以《论语》完篇, 强化了人生聪明的现实意义, 引文简洁明了, 短促有力, 虽戛然而止, 却引人深思, 以苏诗结尾, 进一步突出了苏轼的淡定潇洒、豪放旷达, 既照应开文, 又给人回味无穷之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作文就像方塘和镜子, 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就如天光, 而名句则如飘动的云影?亲爱的同学, 多用名句、善用名句吧, 它能让我们的作文更亮, 更雅, 更灵动, 更富有魅力, 你, 何乐而不为呢? 高考考场作文运思的发散与收敛技巧

作文,这个高考分值最大又最难以把握的“板块”如秋千架一样起伏在考生的心间。广大高三语文教师更是翻阅历届“专家总结”,传授“写作秘诀”,讲解“创新技巧”……但笔者发现,对高考作文的临界指导,专家往往着眼于作文题目的难度系数剖析和预测,教师则忙于作文经验总结,很少有人把作文指导和审视的切入点放在时间浓缩、地点固定、气氛紧张的考生心理上。实际上,作为综合考查尤其是思维考查很强的作文,我们更要关注考生的考场运思。这是被广大专家、教师忽略而又切切实实普遍存在并困扰考生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语文尖子生作文也会马失前蹄?为什么有些作文一向优秀的佼佼者作文成绩也会让老师大跌眼镜?

一、考场反馈:普遍存在的运思矛盾 作文运思的发散。作为选拔性考试,谁不想自己的作文新颖奇特脱颖而出,博得老师青睐以获取高分呢?而要达到这一点,离不开细致全面的作文运思。“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王夫之《船山遗书〃夕堂永日绪论》),考生一看到某一命题作文或是话题作文或是所谓的“后材料作文”,思维就会自然运作起来,它的立意是什么?有哪些材料可以运用?我用什么样的文章结构?……“笼天地于形内”,“眼中之竹”要转为“胸中之竹”,促使考生开始对作文进行多层面、多角度乃至全方位的发散思考!作文运思的收敛。“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陆游),作文是高考考卷的最后一道大题,留给考生写作的时间不可能自由支配。“挫万物于笔端”,当真正动笔时,考生又必须把发散思维定位在“最佳”的收敛点上:最佳立意是什么?材料安臵在什么地方最合适?我怎样才能写出不同凡响的文章?什么材料最不同凡响?……“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笔”,作文思维的散面该收敛在哪一个点上? 这种作文运思的发散与收敛,是哲学上矛盾性的悖论。在写作时间高度浓缩功利意识凸显的高考考场上,面对时钟的快速运转,心急如焚的考生怎样快速抉择快速动笔?很多高考考生告诉我,此时他们的心理非常烦躁,想写一篇好作文,觉得要写的内容很多,这也想写那也不想放弃,越想越多,越多越乱,越乱越觉得浪费了时间,大脑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而作文又是在语文考试的最后,倒计时的心理时间又给人一种紧迫感、危机感。半天定不了下笔的方向,感到胸闷气虚,甚至有放弃写作的失败感。很多没有较强心理素质的考生,往往就带着这种心情在写作困局中仓促为文,草草下笔,其结果可想而知。

二、困局归因:两种因素的互动使然

1.写作本质原因:写作中常说的列题纲、打腹稿,都告诉我们,任何文章都是在运思中孕育成熟,在行文中瓜熟蒂落的。“作文之体,初欲奔驰。久当收节,使简重严正。或时肆放以自舒,勿为一体,则尽善矣”(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书简》卷7),欧阳修所讲的“初欲奔驰”与“久当收节”就是作文运思的发散与收敛,这是个必需也必然的写作的动态思维过程。运思中的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辐射性及变通性,它给考生的写作提供多种选择方案。而最终形成文章,就必须收敛思维集中一点。这就有了作文运思中收敛思维的集中性、比较性与单一性。如同心理学家盖福特所讲:“人的思维有两种类型,一是发散思维方式,对一个问题可以无拘束地从多方面提出解答;二是集中思维,思维只指向唯一的结论”(《创造写作的引论》第133页)。写作的本质决定了考生运思发散与收敛的客观存在。2.高考特性原因:高考作文高度浓缩的时空限制是造成考生陷入发散与收敛困局的另一原因。王安石可以字斟句酌地从“到、过、入、满、绿”中选择“绿”字,缀就“春风又绿江南岸”之佳句;贾岛可以就“推、敲”两字自思并求教于韩愈,留下“推敲”典故……而我们的考生可能吗?他们要在150分钟内做完其他大量的测试题目,然后在剩下的有限时间内完成可能决定他们一生的一篇60分的文章,这种超强度的时间压缩,极易突破学生的心理张力,发散和收敛思维矛盾产生的心理紧张与烦躁可想而知!同时,功利因素也不容忽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很少有学生能真正做到“自由写作”“无功利写作”,十年寒窗的硕果预期,名牌大学的咫手可及,父母老师的告诫期待……这一切的一切,使考生有强烈的写作功利性,而这种功利心态必然会在考生的心里产生患得患失的心理动荡,它如一把双刃剑,使很多的考生在发散和收敛难以确定造成的时间流逝感中心绪不宁地写作,不仅没有发挥正常水平,甚至会遭遇了作文的“滑铁卢”!

三、矛盾破解:心理疏导与收敛指导并重 1.心理疏导:两种运思是必要的。既然作文运思发散与收敛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在高考考场上还会进一步强化,那我们该如何指导考生把这一悖论的反作用降到最低甚至最终破解呢?笔者认为,考前老师对学生心理上的疏导是必不可少的。要让考生理性认识发散与收敛运思两种思维的矛盾性和统一性。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笔”,作文运思的发散与收敛必然会贯穿其中。由于这两种思维的矛盾二元性,加上高考考场的特性,使我们的考生只过分看到了这两种运思的矛盾,而忽视了它们的统一。我们要告诉考生,整个发散和收敛的运思过程并没有浪费时间,也没有造成思维混乱,它们是你动手写作的前提,是考场每个考生作文构思的必经阶段。而且,在发散中,你已经完成了全面理解材料内涵和写作要求的构思任务,离动笔为之不远了。朱光潜在谈到作文运思时指出:“在看了题目之后,我取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这纲要写好了,文章的轮廓已具”(《朱光潜全集》第4卷第203页)。先入为主的心理疏导,会大大地缓解考生的烦躁心理和冲淡浪费了时间的顾虑。

2.收敛指导:指导进行收敛运思的“四定”。

作文发散和收敛两种思维,对学生来说,最难的是如何收敛思维开始动笔。因为这是浪里滤金的最关键一关!该如何快速收敛运思一锤定音呢?我认为在运思的收敛环节可以进行快速定下写作方向和稳定心理的“四定”。

定体。高考作文一般除诗歌外,任何文体都是选项。因此,考生不要在定什么文体上去花太多时间比较体裁优势,小说、议论文、记叙文……各有各的要求,各有各的角度,你要做的就是把平时自己写习惯的训练有素的文体快速定下来。因为对各文体的比较之“发散”思维你已经在平时完成了。鲁迅先生曾讲过:“有了感触,就写些短文……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篇小说”(《自选集》序言)。

定意。“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它,即作者之本意也”(李渔《闲情偶寄》)。高考作文要求准确地审题和论述的深刻,并不太强调立意的优劣。如2007年广东高考作文“传承”,高考阅卷组就明确指出,对“传承”,析原因、叙事例、评结果、或正面或反面,立意上没有优劣之分。因此,考生不要总认为别人的立意、论点是最好的,担心自己的平庸。要除去这些羡慕别人、让自己懊丧的“莫须有”的干扰。其实,“各人自己的积累和感受,才是金子,才是最宝贵的。要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恶”(《种一片太阳花》第20页),定下并写出你的准确感触,作文自然情感真挚,中心突出。定构。考生迅速确定自己文章的结构也很重要,它不仅是你思维清晰的外现,也是你谋篇布局的行文需要。狄德罗讲过,“人们可以用同一主题和同样的人物订出无数的布局”(金河《淡淡小河〈重逢〉的构思》),并列、总分、递进……考生要在发散性思维布局中快速确定收敛到一个最佳方案上来,而不要在各种结构间犹豫不决,那样会更加扰乱你的写作思路。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白痴》时拟有很多结构题纲,他说:“我考虑,每天平均作出六份(不少于)提纲,弄得晕头转向。我至今还不明白,我怎么没有发疯”(A.科瓦廖夫《文艺创作心理学》第127页),写作大家在发散与收敛的运思中尚且如此艰难,何况我们一般考生!定材。要文章丰富充实如“猪肚”,就离不开作文材料。我们的考生经过十余年的国语学习和多年的写作积累,大脑中积累的典故何其之多!如此一发散起来,当真茫茫大海行无所向。那如何迅速收敛定材呢?材料是承接主题的载体,同时又必须真实无误,因此考生若能在古今中外的素材里按主题选材,选你最熟悉且典型的材料就可以定材了。然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材料加以审视,使之吻合作文的立意,文章也就丰富不空洞了。歌德说:“独创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材料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地发挥,从而使大家承认压根儿想不到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东西。”(《歌德文学语录选》)材料不在偏、多、奇,而在准、真、精。总之,高考考场作文无论是从整体到局部,还是从内容到形式,都离不开考生运思的发散与收敛。而时间、环境的限制以及功利心理的内趋,使得很多学生在考场上陷入运思困局!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维,使之稳妥地为作文写作服务。发散与收敛,处理得当,大有裨益;反之,会起很大的反作用。张合之间,展现的是教师考前作文的指导效率和一个考生综合的心理素质。

第五篇:高考作文技巧

高考作文技巧

其实作文分很容易拿的,我以前随便套句式都有50多分,下面我来跟你讲一下:

1、高考的作文大多是话题类型的作文,其中以议论文得分最高,所以在审题的时候,就要根据材料内容确立你的论点;并且在第一段就要将它点明,让阅卷老师感到你的论点、文章中心。

2、结合作文材料:材料不用太多,就概括性地描述一下作文材料就行了,然后通过材料过度到正文就行了。当然,这一步也可以不用,但如果你码字工夫不太好,还是建议你可以借鉴一下。

3、正文内容:

①不可缺少的就是生动的、丰富的内容,内容要有例子,古今中外的例子都可以,只要能切合你的论点,可以让你的你的论点在通篇中成立便可,记住哦;②要使内容生动丰富,那就是看修辞方法和你个人的功底了,我那时候华丽的语句不怎么会写,所以没那怎么高的分;生动丰富的句子很容易博得改卷老师的好感~

③偷偷教你一招,如果不会写的时候,或者真的想不出怎么写的时候,你就写排比的句式,比如排比句、排比段等;排比无论是在卡头还是在结尾或者是正文内容中都是可以用的,而且排比有强调的作用,容易突出文意,其中最隐蔽的一条就是它最容易码字,几个排比段下来800字就不见一半了...嘿嘿...4、段落:很重要的一点,在议论文中,论点跟论据很重要,论点在开头已经树立,于是就要在正文的段落中将它巩固,在段落的开头要引用论点过度到你的例子,当段落借宿的时候还要点一下,比如说“XXX的事例不正默默地想我展示着XXX吗?”

5、字迹工整:或许平时对字迹工整的要求不是很严,但是在高考的试卷上,卷面整洁分占了5分,其中作文占2分,所以把字给些好来,写工整来。高考的改卷量是很大的,一位老师每天要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卷子,改卷老师很容易“审卷疲劳”,所以你写工整点,改卷老师看到你卷面工整,眼前一亮、心情一好分肯定是不会少的。

大概就这么多了,去年高考我就是这样过来的...不过最多的还是要自己的练习,有事没事就自己立意写得那么一两篇,然后叫老师帮改一下指点一下,相信坚持不久就会有一定提高的。

最后,我所说的只能提供产考,不能作为标准,因为每个人的写作方式不同,所以你还需要通过自己练习来找方法,恩恩,相信你可以的~!

下载高考作文技巧攻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作文技巧攻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作文技巧

    高考作文技巧 高考作文技巧1 “高考作文最好不要用文言文写,也不要追求什么意识流的写法。”23日下午,江汉区首席教师、武汉一中语文特级教师夏纯德做客第101期“晨报名师课堂......

    高考作文提分攻略

    勾摄作文灵魂——讲究立意 写作指津 中学生作文的立意并不要求很高,但要有点意味或有点情趣。 立意的“意”,是我国古代的写作术语,又称为主旨。它和现代常用的主题、中心思想......

    2018年高考作文高分攻略

    2018年高考作文高分攻略:议论文主体结构:“123作文法” 原创 2017-12-14 吴炳忠 语文月刊 议论文主体结构:“123作文法” 文/吴炳忠 议论文的开头、结尾的任务是十分明确的,开......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攻略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攻略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在考试时,只有审题正确,才能拿到基本的分数;否则,文字基本功再好,也要砸锅。从命题作文到一般材料作文到今天的话题作......

    高考作文开头技巧(定稿)

    高考作文开头技巧 考生作文开头存在的问题: 1、不必要的释题 ; 2、故弄玄虚,转弯抹角,入题太慢; 3、照抄原材料或引用复述不简练,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比一比下面几段开......

    高考作文结尾技巧

    高考作文结尾技巧古人常以“豹尾”为标准,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 好的结尾一定要与原文融为一体,紧紧扣住文章......

    高考作文答题技巧

    高考作文答题技巧高三语文组史向前 写作文审题是第一步,而且是很关键的一步。先弄清是何种类型作文,然后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题目中有材料的话,千万不要在自己文章开头就先照抄......

    高考作文拟题技巧

    高考作文拟题技巧 拟题常见错误:把话题当文题,毫无个性;题目缺少新意,无创造性;题目不精练,冗长呆板;横空出世,与内容毫无关联;大而无当,放之四海皆准。 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通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