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太阳庙村文体工作总结及计划
太阳庙村2011年文体工作总结
太阳庙村位于镇中心东郊,全村共有26个村民小组,1037户,3029人。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太阳庙村 “两委”严格按照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圆满完成好建设文化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体育健身
我村共有一个室内健身房、一个篮球场和一个乒乓球室,通过这些设施来宣传和引导村民广泛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在天气许可的前提下,村民会积极的利用空余时间有仪式的锻炼身体,氛围浓厚。
二、文化活动
在村文化活动方面,我村经会请相关部门给村民宣传科学知识和法律常识,提高村民的素质。我村今年共举办有关科普、消防安全、卫生和农业等方面的讲座共计20余次。
在文化素质方面,我村的农家书屋每周开放5天,有专人负责,满足了村民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今年,我村在农家书屋建设中,成立了由包村工作组、村“两委”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建设方案。工作中,我们积极进行宣传,为强化申报“农家书屋”建设进行调查摸底,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建设积极性。包村干部及村组干严格按照《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组织人员深入村组对“农家书屋”建设进行指导,安排了一间面积达30多平方米的房间作为农家书屋活动室,现我村有6张图书厨具,累计共有二千五百多册图书,涉及科技、文化、艺术等多学科,并将配套的照明、书架、桌椅等设施配备到位,明确了图书管理人员,增加了600多册图书,目前图书共计2500册,而且不断加强完善做好图书上架和借阅工作,并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做好“农家书屋”的编目登记、分类陈列、借阅登记等工作,使村“农家书屋”实现科学规范管理。为了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我村将农村远程教育与农家书屋结合起来,整合资源,推进农家书屋和远程教育文化共享,切实增强农家书屋的实用性。
“农家书屋”的建设,惠及了全村的农民群众,也丰富确农村的文化生活。现在,“农家书屋”每天都聚集一些爱看书的群众,有的看文学作品,有的看美食烹饪,有的看种养技术资料,看书成为一种乐趣,一种时尚、一种乐趣,赌博的吵闹的少了,发家的致富的多了,“农家书屋”已成为农民的朋友,成了提升素质、丰富业务文化生活的有力阵地。
通过一年来的文体活动,让我又了很多新的思路和想法,通过活动,不仅增进了村民间的情感,还增强了村委文化氛围,这一年活动样式丰富,也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但需要我们改进工作的不足还有很多,为了更好的做好明年的文体工作,我村2012年的计划如下:
奋斗目标:以十八大重要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以丰富的村委文化生活为主题,以形成特色和强化优势为标志,以整体推进和服务中心为目的,建立和完善与我村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体发展格局,构筑与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文化服务体系,用先进文化全面占领村级文化阵地,不断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一、加强村级文体工作队伍的素质能力
加强村级文体工作队伍的个人素质能力,组织一定的培训,多向别的村学习,吸取经验,结合本村特点积极动脑,创造出富有本村特色的节目、活动。
二、积极开展村级文化体育活动
搜集村内人才库,整理一套各个方面有特长、才艺的人员名单,扩大村级文艺队伍,充分利用村级各种文化活动设施,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继续做好村级文化建设,创造良好文化环境
做一些贴近村民生活的文体活动,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灵活多样的户与户、组与组的文化活动,用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大家参与村级文化的积极性,使村级文化工作的重点从阵地建设逐步向活动开展转移,形成一种全民参与的文化氛围。为了给村民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满足村民的生活质量,对村民的特长爱好进行详细摸底,为日后的文体活动奠定一定基础。充分发挥辖区人才优势,做到整合资源、优势共享、优势互补。开发村级问题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在繁荣村级文化活动的同事,根据本村特点,注重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在适当的时候组织村级性的文艺汇演,使外来打工者获得充分展示的机会。
开展村级文体工作需要我们投入时间和感情,只有真正的热爱这项工作,才能积极的开动脑筋,挖掘潜力,不断创新。我村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努力的投身文体工作,丰富村民的娱乐生活,使村民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吕四港镇太阳庙村
季佳楠
第二篇:太阳庙村农家书屋工作总结
太阳庙村农家书屋工作总结
5月18日,我区31家农家书屋建设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5月21日至25日我局对31家农家书屋建设开展了自查验收工作,并为各农家书屋配给各类图书,对在建设中极少数存在不达标的农家书屋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8月4日至5日市新闻出版局对我区31家农家书屋建设单位进行了检查验收。现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总结汇报如下:
一、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今年年初,区乡两级党委、政府和区新闻出版局把“农家书屋”这项文化惠民工程,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举措,作为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精心组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领导重视、宣传到位。一是年初,区乡两级农家书屋领导小组相继成立,区内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各乡镇处分别由分管副乡长、副镇长、副主任担任组长,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为进一步增强农家书屋图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合理配置农家书屋出版物种类,区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在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基础上,在内容上以“三农”为主,突出“农业、农民、农村”的特色,以满足农民多样性的阅读需求。三是武陵源电视台发布“我为农家书屋添书香”捐书活动倡议书历时一个多月,先后有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局、区法制办、区一中及社会各界捐赠的农业科技、基层党组织建设、法制教育、文学科技等各种书籍6858册。四是区新闻出版局及时将捐赠图书和统一制作的制度牌(书屋管理制度、图书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图书借阅制度、书屋阅览守则)一起配送至各个农家书屋建设点。
截止5月15日,我区31家农家书屋建设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配套资金的落实情况,市级农家书屋配套资金(每建设点配套1000元)正在与市新闻出版局在协调,力争尽快落实到位;区级农家书屋配套资金(每建设点配套4000元),根据张武建扶发【2010】01号文件精神,要求各村建设扶贫单位(联系单位)支付,建立专项账户。目前,大部分配套资金已经落实。
二、验收工作开展情况
5月21日至25日我局对31家农家书屋建设开展了自查验收工作,并为各农家书屋配给各类图书,对在建设中极少数存在不达标的农家书屋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目前,31家农家书屋建设已全部通过验收。8月4日至5日市新闻出版局对我区31家农家书屋建设单位进行了检查验收,对我区新的经验和做法高度肯定。
三、新的做法和突出经验
一是在全区范围内推行借书证制度,每位村民只要办理农家书屋借书证,可以在全区任何一家农家书屋建设点借书阅览,基本实现了资源共享。二是推行借书积分制,村民按借阅次数和心得篇数计算积分,年终对全区读书积分多的人,实行奖励,极大促进了群众看书的积极性。三是加大宣传,倡导全民参与读书活动。农家书屋建成后,各乡镇处立即召开辖区内村(居)主任会议,对农家书屋开放事宜进行了安排布置,并要求各村民小组组长负责联系5人参与读书,在全区各村民小组和书屋建设张贴农家书屋开放公告,公布开放时间和管-理-员电话,便于村民借书阅览。四是依靠农业技术员和乡村医生,为全区人民群众讲授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极大提高了老百姓借书看书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同时对养殖种植专业户和农业技术员实现对接,实行一对一的帮扶,进一步提高了养殖种植专业户的效益。
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目前,农家书屋各项制度健全,基本上都在健康运行,如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让农家书屋在农村长期运行下来,这将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建议上级新闻出版部门,针对如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真正将这项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实处。
第三篇:XXXXX村文体娱乐活动计划
XXXX村文体娱乐活动计划
村的重点是活跃村文化生活,提高本村居民素质。在开展过程中多样的文化活动既能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又能增强村的凝聚力,拉近各民族之间的友谊。所以为了更好的搞好村文化体育工作,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成立村文体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设立组长,副组长统筹规划,充分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以及空暇时间,根据居民群众的不同喜好,组织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二、村文化活动室向居民群众开放,利用场地开展棋类、文艺类娱乐活动。
三、坚持以群众为主体,积极发动引导居民广泛参与村文化活动,每星期安排健身锻炼,健康服务,棋艺切磋,广场舞蹈,学习交流等。
四、加强村图书室建设,为居民提供学习的条件和场所,改善群众学习交流的环境。积极创办村科普、文化长廊,并建立固定的宣传阵地,以丰富群众文化知识。
五、培育组建村文化队伍。组建各种文体队伍,坚持每天开展形势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文体活动,繁荣村文化,提高居民文明意识。
六、经常开展高品位的文娱活动。每年不少于举办二次大型的文体活动,展示村文体风采,使小区居民文化生
活更加丰富多彩。
七、积极创办“健身路径”,经常开展室外晨练健身活动。
八、加强对文化活动场地的监察工作,严禁黄、赌、毒现象的发生。
坚持利用各种形式推进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努力搭建村居民健身休闲,文化、学习交流的平台,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村文化氛围,增强居民群众对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四篇:太湖村文体工作总结
太湖村文体工作总结
我们太湖村是在2003年由原席家湖村、光荣村、湖新村三个渔业村撤并而成。
我村三个自然村落分布在东山沿太湖一线,从席家湖一直到铜鼓山,村落跨度大,村民居住地比较分散。其中席家湖位于东山镇东北面,紧靠西太湖环太湖公路,近邻东山宾馆。光荣在东山大道北面,西泾山脚下。湖新位于东山镇西南面,紧靠杨湾村、陆巷村、铜鼓山三个居民点。
我村是世代以太湖捕捞生产、养殖为主的专业渔民组成。目前近90%村民从事太湖渔业生产,小部分村民从事陆上农业生产,也有部分村民从事二、三产业。截止至2011年4月,我村人口总数为2622人,总户数856户。捕捞船只850只,养殖网箱915只,共计13725亩。渔民停船区域主要集中在席家湖的渡水港停船坞、光荣小区九曲港、湖新湖沙洋停船港、铜鼓山停船港等地。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以及上级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太湖村两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狠抓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各种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提高了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了全村精神文明建设。
我们在加强文体事业发展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为了确保全村文化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太湖村文体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村文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工作。目前,全村设有文体活动室、培训室、老年活动室、图书馆、阅览室、远程教育电视室。另申请在太湖村席家湖建设健身路径一条、村民活动场所达700平方米。同时,村里还成立广场舞蹈队、老年健身队共有队员70余人。
二、强化基础,巩固阵地
村两委坚持把发展文体事业作为全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努力从工作上严格要求,资金上全力支持,设施上不断完善。建设了700余平方米的露天村民健身场所,同时,不断完善各类文体活动器材。现有影视音响一套、乒乓球桌、麻将、象棋等文体活动器材,藏书800余册。在巩固村文体活动阵地的基础上,今年,重点加强了文体活动室的改建任务,整修图书阅览室等等。
三、活动经常,寓教于乐
村两委牢牢把握建设农家休闲游这个主题,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活跃了群众文体生活,达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的目的,为全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保障。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多次。二是广泛动员群众,积极投身全民健身活动。举办了广场舞蹈比赛、象棋比赛、桥牌比赛等。充分展示了全村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三是通过以上文体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升了太湖村的文化品位,增强了农村文化内涵,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坚定了干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促进了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做好文化宣传工作
在工作工程中,村文化体育服务工作小组坚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紧密配合村两委的各项中心工作,努力发挥宣传阵地作用,充分利用黑板报、展板、标语、远程教育等形式,积极主动地做好各方面的宣传工作,宣传内容涉及中央惠农政策、党建、经济建设、综治等各个方面,为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存在的问题:
一是群众参与兴办文体事业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二是村文化体育服务中心阵地、设施不够完善,资金短缺。三是相关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
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后,我们将克服不足,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文体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全民知晓文体工作,提高他们参加兴办文体事业的积极性。
二、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对我村文体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服务中心阵地和相关设施的配套建设;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加大对村文体工作的资金投入。
第五篇:工作总结旧庙村
工作总结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带领村民建设小康社会,认真完成党委和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在镇党委领导下,我村加强党的建设,在党员、村民代表的监督下,开展全年工作,达到五个好目标管理,村有党员活动室,村民学习室,全年集中党员学习十次,村民代表八次,按“六步工作法”的工作要求,研究决定各项工作的计划落实。我村发展党员三名,增加党的后备力量,认真落实国防建设,完成2011年征兵工作。
二、大力发展畜牧业,全村养羊达到1000只以上,养牛达到100头以上。2011年全村春季造林达到500亩,达到林业造林标准。
三、积极发展农业经济作物,花生种植面积达5000亩以上,村民增加经济收入。
四、今年计划生育工作做到了无一超生,达到了计划生育目标,今后更要加大力度,达到计划生育无差错。
五、在信访工作中,全年无一例上访,有问题,有纠纷解决在村里。
六、财物工作做到财物公开,按财经制度办事,账目清楚,按“六步工作法”办事,各项报表及时准确。
七、我村小城镇建设建筑面积达2.7万平方米,修河套过水路面长度80米,宽9米。修外环路1公里,为了方便村民,维修了村屯道路,对各组作业路进行了维修,方便了村民走路,受到村民的好评。
八、我村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六一儿童节我们到幼儿园看望了儿童和教师,教师节我们去中学看望了老师。
九、九九重阳节我们村两委班子走访了十一户高龄老人,我们到敬老院看望了孤寡老人。
十、劳务输出工作,村支部大力做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作,使村民提高了经济收入。
十一、在全体村民的努力和支持下,完成了今年车船使用税征收任务。
十二、今年秋天,对低产田地进行土地整理1500亩。
以上工作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党员、村民代表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工作顺利开展。
今后更要加强学习提高工作效率,在党员代表的监督下,认真做好党在农村的各项工作,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达到党支部在农村的先锋模范作用。
旧庙村党支部
2011年11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