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土地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时间:2019-05-13 15:40: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强化土地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强化土地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篇:强化土地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科学发展观 强化土地管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镇人民政府 xxx

中国共产党**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大悟 为加快实现富民强县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大会主题报告,意味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我县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虽然新时期的新农村标准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但不管如何,安居才能乐业,俗话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特别是在我们**县,人多地少,在老百姓富裕后,建房需求得不到满足,就无视《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擅自在原有房屋加层,在空闲(荒)地、自留地、耕地甚至是基本农田上建设房屋,同时一部分村民为追求经济利益也借机擅自建设房屋,致使农村违法建筑渐成泛滥之势,严重阻碍了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村民违法建筑对以后村庄规划建设和和谐社会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首先,浪费宝贵而有限的土地资源。虽然农村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但村民无序无规划建设,会造成村内宅基地规划无法落实,使规划有序的宅基地出现残缺不全,如一幢规划是八间,因村民违法建筑的擅自移位,可能整幢宅基地规划得不到完整实施,无形中造成土地浪费。也会出现村内宅基地分配不公,人为造成多占土地建房。

其次,道路不畅,村容零乱。违法建筑是村民自行定位施工建设的,根本无法考虑村庄规划和所建房屋与周边存在房屋的协调一致,也不会考虑违法所建房屋的道路进出和村里其他村民的通行,直接影响整个村的道路畅通。村民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垃圾、污水不能统一排放和收集,影响村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再次,所建房屋质量存在隐患。村民在违法建筑施工过程中,受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阻止,采取加班加点突击施工,根本不顾建筑工程的施工规范和质量要求,快速建好放,以既成事实,让政府及相关部门难以拆除。如果拆除损失太大,村民的一生积蓄可能毁于一旦,让其继续使用,因房屋质量存在隐患,给村民以后的居住和使用寿命带来影响,间接浪费了自己挣来不易的金钱。

最后,村内纠纷不断,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农民对自己房屋是十分看重的,住房是家庭主要财产,如别人阻止他施工或别人施工的违法建筑对他们的房屋有影响,都会导致村民激烈反应。如自己违法建筑施工时被执法部门停工、拆除,他往往不找自身原因,而是打听谁向执法部门举报的,如是村里人举报就会引起打击报复;如别人的违法建筑对自己有影响,就会纠集他人“武力”解决,阻止违法建筑施工。在村民违法建筑施工过程经常引起治安、甚至刑事案件,给平静、和谐的村庄带来不安宁、不团结。

基于违法建筑在农村的不断涌现,给新农村建设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防止违法建筑在农村的遍地开花,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已为遏制违法建筑指明方向。我认为乡镇政府及土管部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两手抓。

一手抓服务,为应建村民及时安排宅基地、建好房。乡镇政府特别是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城镇规划部门要有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及时满足村民迫切建房要求。有些乡镇政府在规划工业区、工业园等区域,为以后建设时拆迁方便和降低费用,下文件,人为冻结该区域的村庄规划,随着政府领导的变更,这些区域的建设暂搁,村庄规划一冻就多年,随着时间推移村民家庭成员增多,住房困难,由于没有规划无法正常报批,迫使其搞违法建筑。现在有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好政策,政府加大对农村村民建房的服务,违法建筑就会在源头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在服务过程中,各级公务人员在审批土地和规划土地时需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树立行政权力来自人民和行使权力必须合法的观念,正确解决“官”治与民治的问题。我们是人民的公仆,同时又是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手中的审批权力本质上是属于人民的,但这种权力又要通过政府工作人员来行使。如何正确运用这种权力,直接关系到我们新农村的建设。如果政府工作人员不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摆正自己与人民的关系,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再加上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有可能使土地滥建之风愈演愈烈

(二)要树立依法审批的法制意识,建立相应的审批、执法监督制度。要改变过去单纯按行政领导意志行事的做法,牢固树立审批权依法行使的观念,违法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的观念。保证各种监督渠道的畅通,包括人民团体的民主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以及各有关部门的专项监督。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才能形成依法管理土地的良好工作环境。

(三)必须在政府土地管理工作中贯彻依法的原则,努力提高依法管理水平。管理土地必须始终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依法管理、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关系到人民利益的重大决策中,要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让人民群众成为土地管理决策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在处理整体和局部、全局与部门的关系时,要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根本原则,而不能从局部利益出发。在履行管理职责、配置土地资源方面,都应当做到公开透明,杜绝“暗箱操作”。

(四)在具体工作中要提高土地管理的效率。办事效率低下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顽疾,虽然这方面的工作所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加以明确。一是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进行量化管理。每一名土地管理公务人员都必须完成相应的业务和任务,明确职责权限,有效地解决审批工作难以规范、难以评估的难题,从而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工作热情,确保一切工作有章可循。同时杜绝互相推诿,互相掣肘等不负责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明确工作权限。为全方位高效地把工作落实到位,各级领导要明确领导及一般工作人员的分工和权限,以便于及时地开展土地执法工作。

(五)合理调整政府职能,既要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又要把社会可以自我调节和管理的事情真正交给社会、交给企业、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把群众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交给群众。要通过简化土地审批程序、简化工作环节来确定管理范围,使审批权力与相关利益脱钩。

一手抓查处,依法公平公正处理村民违法建筑。各级政府主要是县级政府,应整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城乡规划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等力量,进驻农村全面展开调查,凡是有违法建筑的村民和处理结果多在村里张榜公布,让村民监督,让被处理当事人感到法律的公正。查处过程中,要积极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虽然村民违法建筑不断出现与村干部管理不力有很大关系,但是为了村庄建设,改善村容村貌,还是要依靠村干部的各种优势,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向村民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宣讲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宣传建房的土地、规划法规。

我想:有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的规定,通过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的共同努力,及时遏制违法建筑的势头,让村民走上合法建房之路,安居乐业,经济发展,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第二篇:强化土地管理,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

强化土地管理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摆在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太仓市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市开展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利用主要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有关问题提出了服务新农村建设具体途径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土地、服务、新农村

引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都和土地相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土地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如何将农村土地管理,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之中是国土资源部门必须探讨的问题。

1我市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我市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2008年底,全市版图总面积为8.23万公顷。三大类土地分别为:(1)农用地4.13万公顷,其中:耕地3.41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41.13%。(2)建设用地1.72万公顷。(3)未利用地2.38万公顷。

1.2我市农村土地利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人均耕地少,土地供需矛盾尖锐。我市人均耕地仅1.1 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2005年至2009年期间,全市耕地总量共减少1870公顷(年平减少467.5公顷),而同期建设用地总量增加了2780公顷(年平增加695公顷)。随着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耕地减少与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的矛盾还将进一步加剧。

(2)土地利用效率不高,造成土地的较大浪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市农村约有70%的农户新建了住房。这些新建住房由于建设的时间不一,缺乏科学整体的规划,分布零散,造成农户间隙大、宅基地大和人均占地面积大的“三大”现象。这不仅影响了村庄的整齐、美观,更造成了土地的极大浪费。另外,随着农村人口的外流和迁移,造成了农村一些住宅和宅基地废弃和闲置,从而出现“空心村”现象。

(3)规划实施难,城镇化建设水平较低。受多方因素制约,我市1997—2001年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科学性、前瞻性不强、与城镇及居民点规划衔接不够紧密的问题,造成土地规划难以实施,建设用地预留不尽合理,农户住宅建设沿袭历史、随处而建,基础设施难以配套。

(4)土地法规滞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不畅。我国政策法律一直对各种集体土地权利行使限制较多,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受到了《土地法》的明确限制,这体现在转让时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经本集体同意,二是只能转让给本集体内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的农户,另外也不能抵押和投资入股。这势必对新农村建设产生制约和束缚。如:我市在集镇建设中,往往由于进城农民不是使用本集体的土地,而难以办理土地使用证,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自身存在诸如产权不清、收益分配不明、尚未分等定级等问题,也使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难于流转,这在某种程度上对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制约

(5)耕地占补平衡在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异。目前我市各乡镇建设占用耕地在面积上基本上实现了占补平衡,但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的现象仍然存在。各类建设包括公益事业,不可避免的要占用良田,而开发整理的大多数是旱地,其耕地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乡村公路改造占用良田,大多数不会补充。有些占补项目是利用荒草地进行开发,其土壤条件、水利设施状况都较差,新开垦的土地几年内,甚至十几年内也无法达到被毁良田的耕作水平,其生产力和产出效益存在较大的差距。

(6)违法用地时有发生,土地行政执法难度大。未批先建、批少建多、将耕地荒芜后改变用地性质建房现象时有发生;一户多宅,超面积建房随处可见。由于执行政策不彻底,违法成本太低,因此助长了违法用地现象时有发生。另外,由于基层国土分局人员少,管理范围大,难以及时获取村民违法用地信息,既使获取了,对一些违法用地下达了停建通知书,因为缺乏监督,往往是执法人员一走,或利用节假日休息时,村(居)民加班加点地建,造成既成事实,难以拆除,增大了处理的难度。同时,由于部门间协调不够,造成执法难。

2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一是宣传政策,正确引导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内涵的其中一项内容,但是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简化为村容村貌建设。作为土地管理部门,珍惜每一分耕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大量占用农田搞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是不可取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的说法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坚决反对“扒旧房、盖新房,拆平房、建楼房”这种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广泛宣传国家的耕地保护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在内涵上下功夫,把村容村貌的建设和“空心村”整治结合起来,和农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结合起来,不能搞一刀切,新农村的建设主要应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上下工夫,加强村庄道路、水、电、暖、燃气等基础设施的配套,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二是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保障农民耕作空间。

土地是民生之本。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基本农田必须保持在较高

水平。首先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在基本农田保护上,要明确各级政府负责人是基本农田保护的主要责任人,建立行政首长负责制以及基本农田占补平衡、保护监督、用途管制、质量保护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档案资料管理,及时维护基本农田保护设施。对经依法批准调整的基本农田,及时调整保护标志,更新图、表、册和责任书,做到图、数、实地相一致。其次创新耕地保护措施。按照“以建设促保护”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和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同时,按照“先存量后增量、先荒地后耕地、先劣地后良田”的原则,严把建设用地的批前审查、批中核查和批后监管关,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用地一律不予报批,不允许擅自将耕地改为非农业用地,严禁违法违规占用、毁坏农田。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

三是加强土地整理工作,因地制宜地进行村庄治理改造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反哺农业、反哺农村、反哺农民的“民心工程”,是适应新时期建设高效农业、现代化农业的有效途径。新农村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地整理的资源开发利用。一是在合理规划的统一指导下,尊重和引导农民对建设用地整理的认同感和参与感;二是结合撤乡镇、迁村并点、撤村建居、旧村整治和“空心村”改造,将农民住宅彻底翻新改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开展土地置换、土地权属变性,土地规整、废弃、闲置地块的开发使用等各种形式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三是利用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农村公共公益事业建设的契机,做好土地置换、整理工作。四是加强土地复垦。对在生产建设中,因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的土地及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

四是抓好土地规划修编,统筹农村建设空间。

规划是土地科学利用的龙头,在新农村建设中,保证土地利用规划落实到实处至关重要。一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实行城乡土地用途的统一管理。对村庄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二是加强公共参与,吸收农民参与规划的编制、修改、执行和监督程序,完善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三是重视编制村镇规划,树立用地管地的新观念:四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严格按照城镇规划、标准实施改造,抓好规划、拆迁、建设、安置各个环节,加快与城市管理体制接轨。

五是规范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行为,是新农村建设对土地管理的迫切需要,也是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保障农民合法的集体土地财产权的迫切需要。因此,要尽快制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办法,明确在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实现集体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进一步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条件、方式、程序和管理措施,允许并鼓励集体建设用地以出让、租赁、作价出资或入股等多种形式入市流转。允许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进行交易,必须严格分配好其经济价值。集体建设用地首次流转的:土地使用者应当向土地所有者和农民支付土地收益,交易过程中双方应按规定向国家支付契税、所得税等税金,土地登记要按规定支付土地登记费,土地使用者开发建设和利用土地要按规定向政府交纳基础设施配套费,集体建

设用地再流转的:土地收益应主要归流转方用于土地收益补偿,有增值的应按规定与土地所有者按一定比例分享土地增值部分。除宅基地个人收益外,其他三项土地收益的50%以上,应专项用于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或土地开发整理,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投入—积累—再投入的滚动发展目标。

六是实行占补挂钩,为新农村改造和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实行占补挂钩政策有利于推动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继续完善和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对于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的,通过缴纳相关税费,专项用于耕地整理开发以补充耕地。作为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及时、准确地向有此方面需求的农村和农民提供好政策服务,引导他们正确利用国家政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和省政府的政策,为以后我市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是加大土地巡查力度。

应积极推行土地动态巡查制度,将城乡结合部、省级干线两侧、工矿、集镇和中心村纳入耕地保护巡查的重点,以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把未批先建、批劣占优、浪费土地、破坏耕地的土地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实力,既是党中央让广大农村老百姓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一项战略举措,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理念在农村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社会稳定和党的执政地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土地工作者如何强化土地管理,做好服务工作,需要大家不断的思考和探讨,也需要加快修订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参 考 文 献

[1] 太仓市统计年鉴2006

[2] 太仓市统计年鉴2009

[3] 洪剑,“对农村土地利用现状的思考”,2009

[4] 马兰、李晓玲,“论新农村建设土地问题的思考”,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

[5] 贾广葆、王伟,“新农村建设中有关土地问题的若干思考”,中国房地产,2007

第三篇:强化农村药品监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近年来,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农村药品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农村药品监管还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农村医疗保健水平低,医疗网络覆盖面窄,农村群众得不到方便快捷的医药服务;农村交通不便,药品销售网点数量少,布局不合理,群众看病拿药困难;假劣药品在农村时有发现,农村群众缺少药品知识,无法辨别药品真假,药品质量得不到

保障等。上述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者应不辱使命,勇担责任,勤于实践,以科学监管理念大胆创新,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强化农村药品监管,为农村创造一个良好的用药环境,努力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笔者浅谈以下几点,以供交流。

一、深入调查了解,开展服务工作

基层食药监部门应经常深入农村调研了解农民医药状况,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帮助农民养成正确、科学、乐观、积极的用药习惯,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乡村药房对药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传授药品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融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基层涉药单位、农村群众之间的关系,增进农民群众对食药监部门的了解,树立食药监部门勤政务实、执法为民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基层食药监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的报告、应急预案和救助体系,提高对农村地区药品、医疗器械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到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稳妥处置,加大农村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保障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维护农村的和谐秩序。

三、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构建农村用药安全防线

基层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要不断加强政策引导,结合“新农合”,采取措施,在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质量上下功夫,使其由重规模向重实效、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体系建设向功能建设转变,切实构建农村用药安全防线。在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方面,本着购药方便、药品质量保证、药品购销渠道规范有序、企业实惠的原则,合理布局农村药品零售网点,鼓励已通过gsp认证讲诚信有实力的药品批发企业积极参与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扩大药品供应网络覆盖面,切实解决农民买药难的问题;因地制宜,实行一定区域内药品统一配送,大力支持和发展连锁经营,规范药品企业配送行为,切实将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药品送到农村。在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方面,通过市场调节与执法监督相结合,建立一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乡不漏村,村不漏点,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药品监督员、信息员队伍,使药品监管“关卡”前移、“触角”延伸,不断提高药品监督检查的针对性,使游医药贩无机可乘、无缝可钻、无利可图。

四、强化日常监管,规范农村药品市场

持续在农村地区开展药品、医疗器械的专项整治,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加强综合监督管理,加大稽查力度,不断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增加监管工作频次,严厉查处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的违法案件,要既打老虎,也拍苍蝇,打击犯罪分子的违法活动,震慑涉药相对人的违规经营行为,起到处罚一次教育一世,处罚一个教育一片,净化一方的作用,更好地净化农村地区用药环境。充分发挥好药品监督协管员和信息员的网络作用,注重预防和控制相结合,加强排查和举报效力,加大宣传力度,公示举报电话,提高农民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切实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中。

五、加强帮促指导,规范乡村医疗机构药房

农村医疗机构是农村药品终端供应的主要环节,这个环节的药品质量安全与否对于整个农村药品质量、确保广大农民安用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在农村医疗机构中大力推进规范药房建设,以“确保医疗机构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目的,按照“医疗机构主动、药监部门帮促指导”的原则到医疗机构进行现场帮促指导,全面推进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做到药品来源渠道合法、药品质量可靠、药房干净整洁、药品分类清楚、摆放整齐、药品储存设施完备齐全,不断提高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及服务质量,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六、建立诚信机制,促进行业自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乃人之根本,是企业的生命,是和谐的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建立诚信机制。成立药品经营行业“学会”、“协会”等组织,以行业自律的形式约束规范自身经营行为;以评选“规范药房”、“诚信药店”的形式,促使企业牢固树立诚信观念,规范经营行为,推动诚信机制运行,树立企业形象;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并选择典

型的违法案件向社会曝光,使违法失信企业失去信誉,最终失去市场,为失信付出代价;对遵纪守法、规范经营的企业,通过开辟“药监之声”、“药监快讯”等栏目在电视新闻媒体上予以正面宣传,树立典型,扶优扶强,使更多讲信用有实力的药品经营企业为农村服务。

七、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用药水平

设立农村健康用药宣传栏,建立宣传园

地,广泛普及农民用药安全科普知识,增强广大农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用药安全和健康水平,推动药品放心工程的实施。与扶贫工作相结合,由药监部门牵头组织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乡村药店、村卫生所对山区农村群众进行结对帮扶,开展医药健康服务活动,给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医药行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第四篇:20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区城建局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关情况汇报

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区城建局积极参与配合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是解决农民饮水、农村消防安全工程,是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工程,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工程,各乡镇都提高了思想认识,强化了责任意识,增强了工作主动性,切实做好了此项工作。今年我局向省建设厅共争取了省专项补助资金720万元,共新增受益人口14.4033万人,其中金西三镇新增受益人口12.95万人,白龙桥镇7956人,洋埠3643人,乾西乡2934人。超额完成了年初预定的城镇集中供水覆盖农村人口新增4.5万人的任务。

2、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加大中心镇政策扶持力度,今年我局在小城镇建设建设项目预投资200万元,项目资金采用“以奖代补”形式发放,同时首次采用绩效考核。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今年在2009年省污水设施专项资金补助1895万元基础上,又增加505万元蒋堂、琅琊污水处理设施补助,同时又申报了洋埠、罗埠、罗店、雅畈四镇省级2010年专项资金补助,目前正在审核中。同步争取了市级污水处理设施专项资金1224万元,并为琅琊、蒋堂等乡镇争取了部分市留土地出让资金预留给乡镇作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资金。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部门密切配合。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建设工作,区政府与乡镇签定工程建设责任书,制订了实施意见和工程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将工程建设列入对部门、乡镇的考

核。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通过编制、包装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项目批准后,加强对项目建设的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组长为乡镇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确定专人负责项目实施。各部门密切配合,明确责任,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与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2、落实制度,规范工程管理。为保障工程质量,在项目前期准备基础上,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安全目标责任制等相关制度;施工中从管网的设计、预算、工程招投标、材料选购等环节严格把关;相关部门不定时地对工程管材质量和管网的安装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有效地杜绝不合格管材流入工程,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如雅畈镇对工程质量严格落实“三检制”即班组自检、专职人员复检、公司质检科终检;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全程控制,认真履行“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的监理职责即控制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管理工程合同、信息,协调各种关系;对重要工程部位实行旁站监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合格率100%,优良率70%以上。

3、严格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到位。由纪委牵头,协同区财政、审计等部门对省、市、区拨付给乡镇的集镇建设专项资金进行监督管理,督促工程实施单位严格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和落实配套资金,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充分发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在工程竣工后,根据有关规定及时编报竣工财务决算。区财政局按照文件要求,依据工程进度及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分期将补助资金拨付进入项目单位财政专户,严格控制开支范围和标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婺城区城乡建设管理局

第五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正主力军。只有维护好农民的主体地位,遵循“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与“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的原则,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地方,在农民的家乡搞利民富民的新农村建设,当然离不开农民作为主体的参与,不能不征求农民的意见,不能不尊重农民的意愿。农民对自己的家乡最熟悉,只有农民最清楚自己最需要什么、建设新农村自己有多大能力、有多少钱、能办多少事。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以人为本,从与农民联系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事情入手,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事业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否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出新型农民,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得失。因此,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前提和必备条件。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把农民培养、造就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才能使农民从思想上、行动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人和主力军,才能不断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素质的建设者,大大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确保农民的主体地位不动摇。要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当好主角,就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这是事关新农村建设大局的一个重要问题。

下载强化土地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强化土地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很关键的新的政策。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 “生产发展、生......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定稿]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宏大的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为应对全球金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文

    第一章 前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以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新农村建设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教育、文化、......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肖维维 (学号1019064028)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目录 摘要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参考文献3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荐]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究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原因 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要性。 A 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B 市场经济具有竟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