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咸宁构想打造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
咸宁构想:打造“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
任振鹤
2012年第11期 ——支点建设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和推动咸宁实现绿色崛起、建设鄂南强市、打造香城泉都、构建“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咸宁干部群众理当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奋力开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切实担负起构建“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的时代重任。
因缘际会看“枢纽”
“枢纽”,意指事物的关键部位或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或冲要之地。咸宁位处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地理中心、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结合地带。在“黄金十年”战略机遇期,咸宁致力构建“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基于天时、地利、人和之因缘际会,源于自然禀赋、历史渊源、政策机遇和发展大势的耦合效应。
(一)构建“枢纽”占天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构建沿长江经济带,大力发展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长江中游地区成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省委、省政府率先倡导的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战略构想,得到了湘赣两省高层的积极响应,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随着“中三角”战略的呼之欲出,“促进中部崛起”、“两圈一带”战略深入实施和幕阜山扶贫综合开发的全面推进,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央领导同志联系点和省委试点效应的持续释放,咸宁构建“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可谓“东风浩荡”。
(二)构建“枢纽”据地利。从地理区位看,咸宁位于我国中部之中,完全可以借力“中三角”构建而崛起;咸宁“一脚踏三省”,完全可以借力鄂湘赣省会城市经济区效应和关注力效应而兴盛。从交通条件看,我国内陆最大航运中心武汉新港的开发建设,将大幅提升咸宁通江达海的能力,迄今为止全球运营速度最快高速铁路京广高铁的运营,大幅缩短咸宁北上南下的时空距离;境内密布的京港澳等多条高速以及武咸城际铁路、咸吉铁路、岳九铁路,大幅提升咸宁对接全国重要经济区的战略优势。从历史渊源看,咸宁与岳阳、九江等“中三角”城市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社会活动交流合作源远流长。从资源环境看,咸宁享有“中国桂花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苎麻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中国楠竹之乡”等美誉盛名,森林覆盖率达54.2%,空气质量优良,跻身中国魅力城市、最适宜人居城市之列,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与青岛、苏州、丽江一道获评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和广为看好的环境承载能力, 为咸宁构建“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提供了重要基础条件。
(三)构建“枢纽”享人和。近几年来,咸宁的改革发展引起各方关注。海内外战略投资者看好咸宁,9家世界500强企业和10家中国500强企业来咸宁投资。随着城乡面貌的日益改善和重大节会活动的成功举办,咸宁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幅度提升。自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战略构想后,市委、市政府在第一时间倡导构建“小三角”,携手岳阳、九江签订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区域旅游合作协议、交通运输发展框架协议和市场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区域规划、交通网络、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物流市场、教育培训、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对接融合,力求以“小三角”撬动“中三角”。科学发展谋“枢纽”
统筹推进“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建设,力争早日成为“中三角”地区交通互联、产业
互接、科教互促、旅游互拓、市场互动和生态互惠的重要枢纽。
(一)着力构建交通互联枢纽。优良的综合交通条件是城市集群建设发展的先决条件。无论是湖北“五纵三横”的综合运输通道,还是中部地区“四纵四横”的综合运输通道,咸宁均处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上,必须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打造内通外联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加快武深高速咸宁段、咸通高速、咸黄高速、通界高速等路网建设,推进潘家湾深水码头建设,加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抓紧完成跨区域断头路连接工程,继续推动岳咸
九、咸宜吉铁路和咸宁长江大桥、武汉第二机场规划建设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列入国家规划、早日开工建设,推进城际间的物理融合。
(二)着力构建产业互接枢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都是国家重点发展区域,也是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区域。咸宁必须抢抓机遇,发挥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争创中部地区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基地为目标,加强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融合,建立产业分工协作对接机制,促进区域产业优势互补、协作发展;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走差异发展、错位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和引导优势产业进行区域性扩张;推进幕阜山区合作开发,推动内陆核电建设,构建项目联招、产业联办、园区联建机制,促进产业链对接和产业集群发展。
(三)着力构建科教互促枢纽。湖北是科教大省,武汉是全国重要科教基地。咸宁作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之一,随着区位交通条件的大幅改善,利用武汉科教优势方面的“同城效应”日益凸显,务必乘势而进,着力打造人才、科技、产业三者之间的生态链,开创人才引领、科技驱动、产业支撑的发展格局。稳步提升普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与长江中游城市之间的人才培训、交流合作。以建设全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为契机,搭建科技创新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为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示范。
(四)着力构建旅游互拓枢纽。抢抓咸宁成为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的机遇,在更高层次上谋划旅游业的发展,构建立足湖北、联动中部、辐射全国的旅游网络。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合理、有序地开发旅游景区和线路,力争早日成为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携手岳阳、九江共建“小三角”旅游圈,以“名山(庐山)、名楼(岳阳楼)、名地(赤壁)”为重点,共同打造区域旅游文化品牌;以区域旅游标准化建设为重点,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的联动机制,打造无障碍旅游区。
(五)着力构建市场互动枢纽。市场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在资源优化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咸宁必须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搭建“中三角”地区商贸合作平台,消除市场壁垒,构建统一、开放、有序的区域性大市场。抓紧推进湘鄂赣边贸中心建设,促进商品、资金、劳动力和人才、技术、信息有序流动;加强特色农副产品销售对接,支持跨市超市对接;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推动咸宁港区和九江港、城陵矶港口岸合作,加快区域“大通关”建设。
(六)着力构建生态互惠枢纽。生态是咸宁最好的资源,绿色是咸宁最大的特色。咸宁务必以“两型”社会建设综改试验为契机,着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级“山水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新型能源基地”和中部地区首个低碳经济示范区。以水环境保护为重点,提高流域生态安全水平。积极开展与岳阳、九江的生态合作,提高跨流域环境污染处置能力,统筹规划重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建设的互联互惠,实现生态资源的共建共享,共同建好幕阜山生态“绿心”,打造“中三角”生态屏障。
先行先试建“枢纽”
构建“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咸宁的新的历史使命。咸宁理当以更广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先行先试,敢闯敢干,努力成为构建“中三角”的先行者、示范者。
(一)争做开放合作的先行区。咸宁过去所取得的一切发展成就,都源自改革开放。在新的起点上构建“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咸宁拥有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优越条件,理当以率先融入、率先对接的姿态主动参与“中三角”的构建,深入实施开放合作战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合理流动,引导人口与产业合理布局,全面提高区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这就要求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持续解放思想,超前思维、开放视野、准确把握、主动出击,创造更加卓越的业绩,抢抓发展先机、开拓发展空间、争创发展优势,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
(二)争做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构建“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必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高昂市区发展龙头,统筹推进工业新城、旅游新城、梓山湖科技新城、职教新城、咸安新城、咸嘉新城、金桂湖低碳经济示范区、向阳湖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抢抓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机遇,加快推进“北三县”、沿江经济带和临港新城建设,建设咸嘉赤城镇连绵区。抢抓幕阜山区扶贫开发机遇,推进“南三县”生态特色经济带和山水园林城镇、边贸城镇建设。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支持、机制创新,积极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咸宁路径”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咸宁模式”,努力打造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先行区。
(三)争做绿色崛起的先行区。坚持绿色崛起,是构建“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的点睛之笔。必须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担当“两型”社会建设先行先试的责任,把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具有重大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发展优势,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和最合理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使咸宁成为“中三角”地区的绿色经济强市,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样本。
(四)争做创新发展的先行区。创新催生活力,创新激发动力。2011年,咸宁入选“中国十大最具成长力创新型城市”。在构建“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中,必须深度推进改革创新,激活内生动力和活力。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创新,打造一批战略型新兴产业;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产业化基地、科技投融资体系、现代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打造区域性现代制造业和高科技研发转化基地。加快推进“两型”发展创新,打造中部地区“两型”社会建设综改创新示范基地。加快推进投融资机制创新,探索促进“中三角”企业合作的投融资机制,支持有实力的投融资公司发行债券,培育发展面向小微型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机构。加快推进创业型社会创新,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推进全民创业,打造中部地区城市创新发展先行区。■
(作者系中共咸宁市委书记)
第二篇:整合开发大旅游打造美丽中三角
整合开发大旅游 打造“美丽中三角”
张达华
2013年第4期 ——支点建设
“构建中三角、打造第四极”,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如何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充分发挥引擎、先导、聚合功能,在打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既是旅游业本身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更是推进中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课题。
2012年2月,湘鄂赣旅游部门签署旅游发展合作协议后,中三角旅游一体化正式启航。一年来,从“万人畅游鄂湘赣”到“万人自驾游咸宁”,从“一江两湖三名楼”到“乘坐高铁游两湖”,从第六届华中旅游博览会上的精彩“拼盘”到国内旅游交易会上的集体亮相等,这些务实合作使旅游业成为中三角一体化合作中最具活力、最有潜力、最富成效的领域之一。实践证明,加快资源整合开发,共同打造“美丽中三角”,是实现中部旅游崛起的有效途径,是“构建中三角、打造第四极”的有力支撑。
一、整合开发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业一体化发展是构建“中三角”重要的历史担当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在给旅游业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给鄂湘赣皖四地旅游业重新定位、重新组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推进旅游业串珠为盘、互利共赢,实现一体化发展,打造“美丽中三角”旅游目的地,是夯实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要内涵。——旅游业的综合性经济特征,可以充分释放在中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引擎功能。旅游业是综合性经济产业,涉及面广、融合度高,其特殊的经济属性和产业功能,不仅在中三角服务业重组升级中发挥关键的引擎和龙头作用,而且在推进中三角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和带动作用。从2012年鄂湘赣皖四省的旅游发展情况来看,旅游总收入分别实现2629亿元、2234亿元、1403亿元和2620亿元,在四省GDP的占比分别达到11.95%、10.16%、10.83%和15.22%。这充分说明旅游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通过旅游业发展,对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旅游一体化发展,使旅游引擎功能得到充分释放,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中三角城市集群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中的巨大优势。
——旅游业的开放性经济特征,可以充分释放在中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先导功能。旅游业是开放性产业,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经济特征,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旅游业互补互促作用更为明显,协同发展相对容易操作,融合发展能力较强。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的率先突破,必将为中三角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更好地营造氛围,积蓄力量,扩大基础,创造经验,以此渗透和带动其他领域合作,使中三角全方位合作在思想上更容易达成共识,在行动上更容易协调一致。
——旅游业的扩张性经济特征,可以充分释放在中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聚合功能。旅游产品的组合,是以一个或几个中心目的地(城市)为核心,呈圈状或带状分布的市场形态,具有典型的扩张性经济特征。经验表明,一个地区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通过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寻求优势互补,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旅游产品组合和市场扩张,必将带动旅游要素市场和关联产业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人才流的聚合,为中三角一体化发展创造“磁铁”效应和“粉丝”效应。中三角四省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从总体上看,都还存在着核心品牌不响、旅游企业不强、综合竞争实力偏弱的问题。如何发挥优势,注重特色,实行联合重组、差异化发展,发挥叠加效应和乘数效应,需要四省共同思考和研究。因此,实行
资源整合,打造“美丽中三角”,是培育旅游核心品牌、增强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二、整合和开发旅游资源,必须坚定走内涵发展之路
从近年来旅游发展的实践来看,随着高铁网的逐步形成完善,我国中部旅游经济进入高速平稳增长期。去年,四省旅游接待人次增速均在18%以上,旅游收入的增速在20%以上,旅游业正在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就湖北而言,去年接待旅游人次达3.45亿,旅游总收入2629亿元,旅游业已成功实现在产业地位上由国民经济的一般性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在发展态势上由单打独奏向整体推进、在发展格局上由传统的旅游集散地向旅游目的地的“三大历史性转变”。但是包括湖北在内的中三角旅游与发达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整体实力上,还没有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在形象品牌上,与“好客山东”、“诗画江南”、“彩云之南”、“多彩贵州”等相比,旅游形象品牌支撑力还不强,影响力还不大,特色还不够鲜明。整合和开发资源,推进旅游一体化发展,理应在开发模式、产业谋划、发展方式上加快转型升级,走内涵发展之路。
——开发模式上须走整合集成之路。中三角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四省目前有国家5A级景区23家,4A级景区近300家,分别占全国的17%和16%;星级饭店2000多家,旅行社3500多家,均占全国的15%左右。但是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上仍然点多面广、手段雷同,同质化、单一化趋向严重,品牌优势不明显、核心竞争力不强。因此,须对现有资源进行条分缕析、统一谋划,走集成发展之路,加快资源的整合开发,不断提升综合品牌优势。
——产业谋划上须走壮大做强之路。四省旅游业的规模,与支撑各省经济发展的汽车、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千亿元产业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要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中三角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唯有以更大的力度、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强度,壮大做强旅游业,使之真正成为增加值超千亿元的产业,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发展方式上须走蝶变跨越之路。随着国民旅游消费的日益增长和快捷交通的形成,中三角旅游正处在一个爆发式增长期,许多地方相继出现游客“井喷”现象,但与之相伴的游客食宿难、交通难、停车难、入厕难、找导游难等成为投诉焦点,损害了旅游形象。走出这个困境,必须实现旅游发展由卖风景到卖服务的迈进,用优质的服务吸引人、留住人;由知名度向美誉度迈进,以标准化推动要素建设,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由规模扩张向集约增长迈进,用生态、绿色、低碳和智慧的理念推动旅游产业实现从产品营销向品牌营销转变。
三、打造“美丽中三角”的路径思考
——资源整合:整体规划,科学开发。按照建设我国中部重要旅游目的地和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的目标,本着“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功能分区和差异化发展为基础,以旅游产品系统集成和旅游客源全面互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中三角四省旅游资源的普查、分析和论证,统一编制区域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促进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旅游业要素的充分整合和开发建设的整体化、差异化、特色化。——产品整合:集成线路,提升概念。按照不同资源类型,策划、包装、打造区域性旅游产品。将中三角在海内外最具知名度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编排最经典、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如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以洪湖、洞庭湖、鄱阳湖、巢湖等景观湖泊为重点,辅之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谢眺楼等临水人文景观,编排推广“名湖名楼”之旅和多种水体旅游线路;依托大别山、韶山、井冈山,编排推广连接四省的经典红色旅游线路;依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以我省仙洪试验区、“中国农谷”和江西婺源等为重点,编排推广多样化乡村休闲旅游线路。同时广泛组合四省其他重点旅游景区,编排推广适合不同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对初步形成的名山名楼名湖游、长江豪华游船游、红色故里经典游、世界遗产探秘游、华夏文明寻根游、长江湿地生态游、高铁都市体验游、禅宗文化游、民族风情游等特色旅游精品线路进行形象提升。根据市场需要和交通条件差异,设计编排面向区域内市场、国
内市场、国际市场的不同旅游线路。
——要素整合:产业融合,优化配置。加快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旅游新业态,并使之成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旅游与相关行业资源性融合上,着力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康体旅游。在旅游与相关行业生产性融合上,大力发展旅游装备业、旅游商品生产和加工业,积极研制、开发、生产旅游活动用品。在旅游与相关行业服务性融合上,充分发挥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的关联性,带动旅游过程中相关行业的产品销售和金融、保险、邮政、通信、医疗、保健、汽车运输、娱乐休闲、商务会展等服务活动,拉动综合消费增长。
——营销整合:高端策划,品牌营销。坚持统一形象、统一品牌、统一策划、统一营销的原则,加强中三角旅游市场营销整合。以“长江旅游带,美丽中三角”为统领,整合、塑造、推广四省对外旅游形象,将江、湖、山、楼串联起来,相互支持举办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和重大旅游节事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促销,不断提高中三角旅游品牌市场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中三角旅游市场综合竞争能力。
——市场主体整合:重组联合,做大做强。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体,鼓励以资金、品牌为纽带,推动中三角旅游市场主体整合,走连锁经营、联合发展、分工协作的新路子。以现有实力较强的旅游企业集团为基础,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重组,促进旅游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网络化发展。加大政策优惠力度,优化旅游投资环境,打造国际化投融资平台,积极支持大型投资企业在中三角布局旅游基地,推动中三角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市场管理整合:标准管理,统一有序。按照“打造长江中游无障碍旅游区”的要求,加强旅游标准化管理,构建统一有序的旅游大市场。深入贯彻实施旅游行业国家标准,加强地方旅游标准的衔接,推进旅游管理标准化。遵循旅游发展规律,根据旅游消费需求,共同制订旅游服务规范,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联合开展旅游市场监管,维护统一的旅游市场秩序。探索并推行旅游投诉首接负责制,维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共同建立中三角旅游网站,打造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不断提高中三角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作者系湖北省旅游局局长)
第三篇: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的研究
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战略枢纽城市的研究
牵头部门:市政府办公厅
配合部门: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经委、市商贸局、市外经贸局、市外侨办、市投资促进局(金融办)、市海洋与渔业局、市侨联、市贸促会、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福州保税港区、福州海关,相关县(市)区委、政府、正文: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党中央站在历史高度、着眼世界大局提出的重要战略构想,对于深化区域合作、促进亚太繁荣、推动全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福州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发祥地,对外开放、先行先试的前沿平台,以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为主要切入点和落脚点,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对促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进一步加快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积极打造战略枢纽城市具有重大意义
1.有利于更好地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福州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城市,长期致力于发展开放型经济,坚持探索对外开 放的新模式,不断加快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当前,福州对外开放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以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打造战略枢纽城市为契机,树立更新开放理念,构建福州市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福州开放型经济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2.有利于更好地做好、做大海洋经济。福州拥有占全市国土面积46.91%的海域面积、占福建全省1/4的海岸线和占全省1/3的海岛,海洋自然资源、港口岸线资源、产业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福州市大力推进“海上福州”建设,加快发展海洋渔业、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现代服务业等,着力打造海洋经济强市。2013年,福州市海洋生产总值1585.05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3.9%。我市与海丝沿线国家在海洋产业上的合作拥有良好基础和潜力,加快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建设,将有利于海洋经济健康、有序、蓬勃发展。
3.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福州在台湾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纽带作用。福州作为祖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省会城市,区位条件独特,联系十分密切,是对台先行先试的前沿平台、重要窗口,在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自与东盟国家签订自贸协定以来,福州作为台湾与东盟的经贸跳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东盟与台湾的许多进出口贸易都在福州转口。另由于福州在东南亚的侨资优势,福州在台湾与东盟的人文交流方面也起了一定的桥梁作用。
4.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弘扬“3820”工程战略精髓。制定形 成于20年前的“3820”工程,科学谋划了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战略布局,经过20年来的实施实践,这一战略布局引领奠定了福州的城市格局和产业布局。当前,形势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客观上要求福州必须选准突破口,找准主攻方向,才能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将是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在更好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也是一个重要抓手,将有利于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实现重大跨越。
二、打造战略枢纽城市所具有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 福州市作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和现代对外开放的重要的海西省会中心城市,具有比较明显的基础和优势:
1.福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早在晚唐时期,福州对外贸易就初具规模;明代,福州港取代泉州港的官方港口地位,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之一,郑和七下西洋皆以长乐太平港为基地;清代,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目前国家文物局已将福州列入“海上丝绸之路”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拥有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侨台资源。长期以来,侨居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万榕籍海外乡亲和在台湾的80多万榕籍乡亲为福州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聚居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国的105万榕籍华侨华人,为福州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发挥了积极的桥梁作用。依托“海上丝绸之路”资源,诞生了中国大陆第一批侨资工业区,如国家级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建元洪工业集中区等。
3.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日益加强。截至2013年,东盟在我市投资项目已达339项,合同外资8.95亿美元;福州市企业“走出去”投资东盟项目共58项,投资总额3.66亿美元(经商务部审批数据),其中中方投资额3.20亿美元,呈年均两位数增长。2013年,福州与东盟、中东、非洲等贸易总额超过64.45亿美元,占同期全市外贸总额的20.5%,此项外贸进出口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5个百分点,东盟已成为我市第三大外贸伙伴。
4.率先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海洋产业合作。作为我国远洋渔业发源地之一,福州在印尼、缅甸、毛里塔尼亚、几内亚比绍等国建立了7个远洋渔业捕捞基地。在印尼瑟兰岛、金马安、巴淡岛和缅甸维桑建立4个境外渔业养殖基地,签约项目总投资5亿多美元,面积近9000公顷,为全国率先拓展境外养殖积累经验。2013年,福州拥有远洋渔业企业15家,远洋渔船队395艘,全市远洋渔业产量22.79万吨,产值22.15亿元,全年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印尼金马安渔业综合基地两个项目成功列入“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第一批支持项目。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项目规划已经启动。5.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福州立体化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对外通道加快拓展。实现所有县(市)通达高速公路,2013年末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1078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488公里;高速铁路总里程275公里;福州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区域综合运输的重要枢纽和对台“三通”的主要口岸之一,生产性泊位13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5个,已开辟了东南亚、马尼拉和越南等多条东盟外贸班轮航线;福州空港国内航线(含港澳台)69条,国际航线8条,航线覆盖点日益增多。今年成立了福州航空公司,于10月30日开业并首航。
我市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除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省内兄弟城市竞争等外部环境问题外,在自身建设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平台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一是在基础设施方面的互联互通有待完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对外通道不够通畅,对外人文交流合作载体不多;二是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平台作用发挥不够,各种优惠政策利用还不充分,亟待进一步优化整合;三是海洋产业合作平台相对缺乏,在优化港口布局、开辟新航线等面临一系列的技术难题。
2.文化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法律法规、投资环境和文化习俗研究不够,缺乏了解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参与意愿,与海外侨胞沟通不够深入,鼓励企业 “走出去”及提升区域文化品牌影响力等方面有待加强。
3.财政资金扶持有待进一步加强。挖掘保护海丝文化遗产点、加强港口、物流园区、集散基地和配送中心建设、打通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上合作走廊,开辟新的空中运输航线,建设跨境商务平台、跨境产业园区和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三、加快打造战略枢纽城市的措施与建议
为加快枢纽城市建设,要找准功能定位,明确发展目标,优化合作布局。我市制定了《福州市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的贯彻实施意见》,提出把福州打造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枢纽城市的总体构想。以东盟国家为重点,深化与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斯里兰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南非、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交流合作。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基础,以经贸合作为主轴,以人文交流为支撑,加快统筹陆域、海域和海外资源,全面融入国家、省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 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建设,促进海、陆、空港三位一体建设,形成海陆空齐头并进、贯通南北、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重要交通枢纽。
1.海上通道。整合沿海港口资源,充分发挥我市港口资源优势,将福州打造成为连接东盟、台湾和内陆的区域性国 际航运枢纽。不断提高港口公用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提升核心港区公用航道等级,完善集疏运体系,重点建设罗源湾深水航道二期和江阴进港航道三期工程。加快推进罗源湾、江阴、松下等港区建设,将罗源湾港区打造成可靠泊超大型船舶并以散货中转运输为特色的大宗散货仓储物流集散基地;将江阴港区打造成可靠泊世界最大船型的集装箱船舶和具备商品汽车整车进口功能等特色的综合性港区;积极推进松下港东南沿海地区粮食储运中转基地建设。加强我市与东盟国家在港口方面的合作,支持境外港航企业与我市合作建设港口物流园区、专业物流基地和配送物流中心,支持内陆省市到我市开发建设“飞地港”。鼓励我市企业到东南亚国家投资港口项目,加强与境外航运公司合作开辟新航线,拓展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通道。
2.空中通道。加强“一带一路”航空运输重要节点建设,加快建设福州长乐机场二期工程,促进福州航空公司发展。吸引更多外航和国内航空公司开辟国际和地区航班,加大榕台空中航线密度,增开福州至东南亚、中亚、西亚、欧洲、非洲等国际航线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的国内航线,争取对东盟主要国家城市航班全覆盖。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引进发展包括东南亚的航空服务业、动漫及其衍生产业、航空物流业、商务会展、科技研发、商业贸易、总部经济及其休闲旅游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实现临空经济区高新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3.陆路通道。加快建设京台、沈海复线、莆炎等高速公路福州段以及长福和东南绕城高速公路,推进合(肥)福(州)、福(州)厦(门)高速客运专线以及福(州)平(潭)等铁路福州段建设,进一步畅通我市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区的陆上通道。积极拓展港口腹地,鼓励发展“陆地港”、海铁联运,打造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出海通道。
(二)推进自贸区建设,进一步扩大海峡两岸经贸合作 自由贸易区是我市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新载体,我市应以自贸区建设为新抓手,全面拓展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战略枢纽城市奠定良好基础。
福州自贸园区要在全省自贸区框架下,依托省会中心城市优势,推动福州保税港区(含福州保税区)等4个片区建设,加强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的衔接互动,重点加强两岸在现代服务业、航运物流业、汽车产业、海洋产业和金融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快构建两岸物流合作示范区、两岸电子商务试验区和两岸金融交流合作先行区,建设成为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创新引擎。
1.推动两岸现代服务业合作。加快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合作示范区和电子商务试验区建设。探索在试验区内设立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和资源配置平台,开展能源产品、基本工业原料和大宗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允许和支持台资融资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项目子公司并开展境内外租赁服务。支持区 内企业发展对台离岸业务,实施对台离岸业务税制改革试点。争取开展互联网金融服务试点,允许对台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设立外汇帐户,推动以跨境人民币业务为重点的互联网金融领域创新,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和两岸电子商务信用贷款;允许台资企业在区内开设电子商务网站,持股比例可高于55%;允许区内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试点采取“出口产品入区退税、进口产品二线出区按行邮税征税”的管理办法。
2.推动两岸航运物流业合作。探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两岸航运发展合作制度和运作模式。开展启运港退税试点。简化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许可流程,形成高效率的船籍登记制度。推动中转集拼业务发展,允许中资公司拥有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船舶,先行先试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国内沿海港口和福州港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对台资船舶实行国际船舶登记政策。允许台商以超过49%的投资比例在福州设立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经营国际船舶运输业务。允许设立台商独资或控股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建设两岸航空保税物流中心,实现保税物流中心与航空货运站、快件中心、进出口货物海关监管区域无缝连接,形成覆盖率较高的服务网络和经营网络。
3.推动两岸汽车产业合作。推进福州保税港区与台湾台中自贸港区共同打造海峡两岸汽车营运中心,带动两岸汽车产业交流与贸易,争取在福州保税港区开展汽车整车平行进 口试点;允许两岸中转业务的进口汽车适用于保税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配额内免税购买台湾进口汽车;允许从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进口的台湾高档汽车配件实施零关税;加快发展“台北、台中—平潭—江阴”航线;由国家质检总局授权福建国检局,对经台湾质检部门检验过的小3C进口汽车予以认可,不再对其进行检验。
4.推动两岸海洋产业合作。打造两岸水产交易和冷链物流中心,强化与台湾水产品加工、新品种新模式养殖开发、病害防治及水生生物病害防治药物研制等方面的合作,建成集养殖、加工、贸易为一体的闽台水产科技合作示范园区。建设两岸海洋经济合作中心,允许台湾企业通过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平台开展国际海产品交易,三年内分期分批发展300家台湾海产企业作为海交所会员通过交易平台开展两岸及东盟领域海产品贸易,尝试上线交易台湾海洋企业先进技术、服务,在报经国家主管部门同意后,探索研究在台湾地区搭建交易所分支机构。
5.推动两岸金融改革试点。打造两岸金融交流合作先行区,支持在区内开展对台金融交流合作的各项试点工作。允许在区内设立的台资保险公司经营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允许台资银行在榕分行参照大陆关于申请设立支行的规定在福建自贸区内设立异地支行,并逐步在全省范围内适用;允许台资金融机构在区内与内资机构设立合资证券公司、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合资期货 公司,并可在全省经营相应业务。打造两岸资本运行的中转地和汇集地。继续支持扩大人民币与新台币双向兑换试点,争取形成新台币现钞结算中心。支持在区内试点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意愿结汇制,允许外商投资企业根据意愿随时向银行申请将外汇资本金结汇使用。
(三)加快产业融合,促进多领域对接合作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比较优势差异明显,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经济上升期,蕴藏巨大商机。福州要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地区经贸往来,进一步推动产业合作、人文交流等多领域对接合作交流,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
1.推进产业合作与发展。
一是现代农业。重点拓展种质资源、茶业、食用菌、香药以及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合作。分步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推进种质育种选优工程、菌草民生国际工程、香药种植示范推广工程等建设,推动在东盟国家、南亚国家、南太平洋岛国建设一批“良种选育基地”、“菌草示范基地”、香药种植示范推广基地;在东盟国家、南太平洋岛国中相对发达的地区建设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香药提取等互惠的项目。进一步加强中国-东盟现代海洋产业合作,争取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落地福州,大力推进福建省海峡现代渔业产业园建设。二是先进制造业。积极开展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装备、生物医药、环保节能、轻工食品、纺织化纤、冶金建材、新能源新材料等重大产业项目对接合作。在江阴港区重点建设中印(尼)合作专属园区。支持我市船舶制造企业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在海洋工程船舶、游艇等方面的合资合作,积极开拓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修造船市场。加快推进福州高新区、台商投资区、临空经济区、闽台蓝色经济产业园区等建设,大力推进液晶面板、海钜新能源等一批产业项目落地,加快福顺晶圆科技、兆元光电、科立视(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
三是旅游业。抓住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旅游线路的契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深入挖掘整合“海丝”文化旅游资源,以建设福州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枢纽中心城市为目标,重点推出包含三坊七巷、中国船政等元素的闽都文化之旅,包含茉莉花茶、温泉养生、休闲度假等元素的清新茉莉温泉度假之旅,以及包含郑和下西洋、马尾罗星塔、闽安古镇、重游“丝绸之路”等元素的“梦寻海丝”之旅等“一程多站”式的海丝特色旅游线路。持续加强“中国温泉之都”品牌建设,着力打造 “闽都文化、温泉养生、海峡度假、生态休闲”四大旅游支撑品牌。联合海丝沿线国家城市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宣传营销和线路设计,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旅游经济走廊和环南海旅游经济圈。
四是金融业。加强与境外金融机构的双边、多边合作,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建立与东盟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关系,吸引沿线国家和地区金融机构来榕设立分支机构或地区总部,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各类贸易融资产品。扩大我市与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引导我市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我市法人金融机构开展东盟有关业务,设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基金,为“海丝”相关项目和“走出去”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服务。支持开展离岸金融业务,为福州与沿线国家及地区的贸易提供更为便利的外汇资金开户、调拨以及贸易融资、担保抵押等离岸金融业务。
五是物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推进水产品加工基地和果蔬主产区加工的冷链设施建设,以马尾海峡水产品交易市场为基础,发挥福州保税区、福州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优势,打造中国-东盟冷链物流产业集中区域。以向莆铁路江阴支线的开通运营为契机,通过福州保税港区与闽赣陆地港对接,以海铁、海高转运优势,积极承接闽北山区以及江西、湖南、湖北等内陆省份出口业务,吸引台湾高雄、基隆、台中和东南亚国家在江阴港大力开展国际中转,打造区域性重要物流节点。
2、加强贸易合作。
一是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重点拓展与东盟的经贸合作,积极开拓南亚、西亚、非洲东海岸等印度洋沿岸地区新兴市场,扩大商品进出口和服务贸易合作。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改变福州在 对外合作中以低端工业为主、加工贸易为主、单向开放为主的格局。用好中国-东盟、中国-巴基斯坦等自贸区优惠政策,积极开拓新兴出口市场。加强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对接,吸引台资企业借道福州拓展东盟出口市场。支持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收购或自建国际营销网络,设立营销中心、运营中心及海外货仓。鼓励重要资源、原材料和先进装备技术、关键零部件等产品进口。
二是加强电子口岸平台建设。推进福州保税港区和台湾基隆港自由贸易港区电子口岸对接平台建设,实现两地实时交换有关数据,争取实现贸易通关单证无纸化。充分利用ECFA协议和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力争推进榕台两地贸易便利化方面先行先试,落实好《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取与台湾、东盟国家海运陆运信息互通、海陆空原产地管理的互认、口岸查验结果互认等。推进福州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平台建设,鼓励对台及东盟地区跨境电商业务发展。积极探索与东盟联合建立汽车营运中心。
3、扩大双向投资。
一是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加大对海上丝绸之路节点国家(城市)经济动态、外经贸运行情况、世界500强和台湾百大企业投资动态以及我市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和分析。引导外资投向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等领域,积极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和全球行业龙头企业来榕投资。大力发展“采购东盟初级原材料-福 州加工-返销东盟”和“东盟加工-采购福州高端原材料”等产业合作模式,实现区域产业合作和互补。
二是进一步拓展境外投资合作。充分发挥我市轻工食品、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冶金建材、电子信息等产业优势,积极组织福州传统产业进行抱团式转移提升,带动我市产业零部件和辅料出口,通过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机械产品出口。鼓励企业走出去,支持和引导出口数额大、易遭遇国际贸易壁垒的相关行业企业到具有优势互补的东盟国家投资办厂,分散出口风险,规避贸易壁垒。鼓励企业在人口数量多、市场潜力大、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东盟国家,积极参与建设境外投资贸易区,并促其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加快形成产业集聚。
4、推动人文交流。
一是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交流合作。加快推进与印尼三宝垄市正式结好工作,并加强与海丝沿线重点国家的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我市与郑和航海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与互联互通,争取成立郑和经贸文化友好协会联络办公室机构。举办“福州日”活动,宣传福州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是发挥侨务资源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侨团、商会联系交往。通过举办“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等活动,大力推动“福州文化”走出去,传播推介闽都文化,增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榕籍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与家乡的联谊。开展常态化的项目信息 推介和人才技术引进工作。
三是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及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推进福州与全国其他城市联合开展“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积极参与陕西省、福建省轮流主办“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争取承办“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组织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主流媒体大型采访活动。
(四)加强载体平台建设,增强我市枢纽地位和作用
要扩大我市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开放合作,必须要搭建好载体和平台,才能有效对接产业转移和促进企业走出去。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建设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等载体平台建设,充分发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推进我市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
1.争取中国-东盟海洋合作项目落户福州。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作为外交部拟推出的第二轮海上产业合作项目之一,将是国际政治、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争取“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落户福州,是福州加强与东盟合作交流的一个重要尝试,有利于福州市主动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升城市经济地位。我市要加快项目规划设计和申报工作相关事项的研讨、评估,进一步完善项目申报实施方案,全力推进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落户马尾。同时,结合海洋合作中心的申报,以马尾“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项目为切入点,以及中国-东盟渔业产业园、福建海峡现代 渔业产业园项目的筹建,把我市建设成具有成熟市场体制的海产品交易中心和高水平的海水养殖、捕捞、加工、出口基地,积极吸纳国内和东盟国家相关企业为会员,建立大宗海产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努力实现海产品线上交易、线下交割、人民币结算。
2.申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是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东南亚、欧洲及非洲地区为“海上丝绸之路”线路枢纽,进一步加强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延线国家多边投资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我市要围绕海丝主题,争取在海交会上加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利用重大活动、商品展览、项目合作、经贸交流等方面搭建平台,提升丰富海交会内涵。
3.举办好亚洲合作对话(ACD)工商大会等重大活动。争取成立亚洲合作对话工商联盟及秘书处,打造面向亚洲乃至更广大地区的重要外交平台、工商联盟平台和经贸合作平台。
第四篇: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思考
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思考
新闻作者:管理员
新闻来源: 日期:2010-05-06
浏览次数: 2545
2009年7月15日,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为我省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指明了方向。《决定》明确指出:“大力提升武汉——荆州段的城市发展水平和城市功能,培育1个至2个节点城市。”笔者认为,可以将洪湖市率先打造成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
洪湖市具有十分重要的“补链”作用
与湖北长江经济带相连的皖江经济带,之所以开发得比较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长江安徽段(即“皖江”)已经形成了城市带。从马鞍山到安庆不足300公里的江段上分布有5座大中城市: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而在湖北长江中段武汉——荆州477公里的江段上,除去两头的武汉和荆州外目前尚无较具规模的中等以上城市。我省虽然武汉——黄石段、宜昌——荆州段比较发达,但在武汉——荆州这一段形成明显的“断链”。如果说,在全国长江经济带上上海是“龙头”,重庆是“龙尾”,湖北是“龙身”,那么武汉——荆州段就是“龙身”的“腰”,而处于这一江段的洪湖市就是一节重要的“腰脊椎”。
洪湖中心城区陆路东距武汉145公里、西距荆州201公里,水路178公里抵武汉、299公里抵荆州,交通区位较优,特别是港口辐射力较强。洪湖港务局1985年前一直管辖武汉市的金口、邓家口、水洪口等港务站,2007年10月港口体制改革前管辖着咸宁赤壁、陆溪口、嘉鱼、潘家湾、簰洲湾等12个港务站。在《湖北省港口布局规划(2002~2020)》中,洪湖港与鄂州港、黄州港、宜都港、枝江港等一起列为“重要港口”。近年来,洪湖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和毗邻武汉的地理优势,积极建设集约化、规模化的大型深水码头,发展临港经济,努力形成以长江港口岸线为主体,以内河湖泊港口为补充,水陆互换、江湖并驱的港口城市格局。目前,洪湖市已经委托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着手编制洪湖新港和旅游码头、新滩工业园区码头的控制性规划,启动了港口码头建设的相关前期准备工作。通过“港”、“城”互动,洪湖市能够迅速“补链”,可为湖北挺直腰杆出力。
长江流经洪湖市域135公里,占全省长江干线总里程的12.7%,是全国长江岸线最长的县市之一。同处这一江段的岳阳市是湖南唯一的临长江城市,湖南省委省政府正在实施“3+5”城市群优先发展战略,推动环湖沿江产业带的形成,举全省之力打造岳阳港省级航运中心,夯实湖南现代化航运物流平台。今年荆岳长江大桥建成、随(州)岳(阳)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后,从洪湖城区出发到岳阳仅需20分钟。
2008年4月30日《长沙晚报》一篇题为《随湘江流淌长沙寻找出海口》的文章,在阐述长沙市对接武汉城市圈的优势时写道:“湘江北去,直奔八百里洞庭,开启长沙蓝色经济文明的伟大征程。是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对接,共同承载‘中部城市引擎’的战略之举。北拓到洞庭湖后,长沙才真正成为通江达海的城市,长沙经济也将由内陆经济过渡到蓝色海洋经济。”很显然,湖南将港口和航运作为了两大城市群的对接点。将洪湖市打造成节点城市,不仅有利于在这一江段逐步缩小与岳阳的差距,为湖北“补链”,而且能加快两个“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对接,与湖南共同打造“长江中游经济带”。
洪湖市具有战略机遇叠加的优势
目前,我省正在实施“两圈一带”(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着力推进“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建设。洪湖市既是武汉城市圈的观察员,与武汉东湖开发区建立“区市协作关系”多年,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同时,又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仙洪试验区的主体。“两圈一带一区”四大区域战略集于一个县市,全省唯一。
近两年,洪湖市抓住“两圈一带一区”的重大机遇,发挥优势,乘势而上,努力打造与中等城市相匹配的现代产业体系。2008年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多家,已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较有影响的石化设备产业集群、水产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和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等支柱产业。洪湖市水产面积和水产品总量这两项数据已多年居全国县(市)第一位,水产品及其他各类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75家,已有数十种水产品直接出口东南亚和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3000多万美元。2008年洪湖市实际完成财政收入3.19亿元,增速达31.35%,居荆州市8个县市区第二位,仅次于荆州区,一举扭转了长期“甩尾”的局面。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洪湖市仍然保持了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工业增速达到了28.7%。完成财政收入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都开足了马力,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长44.4%、20.4%、22.6%。现在,制约洪湖发展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汉洪高速公路及东荆河大桥修通之后,投资者纷至沓来。紧邻武汉市汉南区的新滩工业园,已吸引一批投资者落户;规划面积3338亩,总投资45.1亿元的洪湖能化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由武汉企业投资10亿元的乌林温泉项目进展顺利。对洪湖建设节点城市具有决定意义的“洪湖岸边是家乡”湿地生态旅游城项目,其规划建设面积达30平方公里,通过2.5-4公里宽的生态观光带与现有24平方公里建成区的主城区相连。目前,该项目已在省发改委和省鄂西圈办的组织下顺利推进。
洪湖市具有较高的历史地位
洪湖市人民政府驻地为新堤,早在1926年10月就设立“新堤市”(“汉口特别市”也在同年设立)。1927年3月成立中共新堤市委,9月在新堤成立鄂中南区特委。1929年8月成立鄂西游击总队,11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一师,1930年2月成立红六军,洪湖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1931年6月在瞿家湾成立湘鄂西省临时委员会、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和湘鄂西军事委员会。1932年1月,正式成立中共湘鄂西省委员会。洪湖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极大贡献。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系统地总结了过去党领导战争的经验,明确指出:“红军时代的洪湖游击战争坚持了数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地带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证明。”
1928年至1940年,新堤与汉口、沙市、宜昌、沙洋、樊城、老河口、武穴一起被称为湖北省“八大重镇”。正是因为洪湖当时的重要地位,1938年10月由田汉、任光、冯乃超率领政治部第三厅机关工作人员曾在此进行过声势浩大的抗日宣传活动。
1949年5月16日新堤解放,21日成立新堤市军事管制委员会,26日在此成立沔阳专署,辖汉川、汉阳、沔阳、嘉鱼、蒲圻、监利、石首7县及新堤市。1951年6月,为纪念洪湖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功绩国家决定设立洪湖县,并撤销沔阳专署,洪湖县划归荆州专区。1987年7月,设立洪湖市。
在历史上,洪湖(新堤)是我国最早的设市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曲洪湖水,唱遍天下知”。洪湖是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拥有红色旅游系列景区。“洪湖”已成为享誉中外的品牌,每年吸引无数游客。
洪湖市中心城区具有较强实力和较大规模
从经济实力看,在荆州市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情况》中,洪湖市新堤街办在全荆州市106个乡镇街办中名列第五,前四位分别是荆州区纪南镇、沙市区关沮乡、沙市区锣场镇、洪湖市府场镇。通常而言,城市规模应当只算城区范围,而不是整个市域。按照这个概念,洪湖市中心城区新堤的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在6个县市中名列第一。从城市人口规模看,洪湖城区人口已达到19.3万人,也居6个县市第一位。同时,现有建成区面积最大,到2020年将达60平方公里(含“洪湖岸边是家乡”旅游城),届时将居湖北县级市最前列。
在《湖北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对全省包括武汉在内的36个设市城市进行的综合评价中,洪湖列第23位,紧随恩施州府恩施市(第21位)、地级城市咸宁(第22位)之后,并规划到2020年将洪湖与孝感、咸宁、恩施、随州、天门等9个城市一起打造为40万至50万人(指城区人口)的中等城市。该《规划》已于2003年8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实施,是目前我省关于城市定位法律效力最高的法规。而根据国家相关部门规定,20万人以下为小城市,20万至50万人为中等城市,超过50万人为大城市。因此,洪湖市依照该《规划》到2020年应当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