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对副校 长科学领导的认识
谈谈对 “副校长的科学领导”的认识
广西梧州市藤县第三中学黄国雄
在一个学校里,正副校长的关系是总与分,主角与配角,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副校长往往扮演的是双重角色,对校长而言是助手,对分管的工作来讲,又是“一把手”,起到独当一面的作用。同时,副校长还是桥梁,起到连接校长和广大师生员工的作用。
怎样才能当好副校长?
首先,要有出力不出名多作贡献不争功的思想态度。有成绩受表扬时,不争主角,不抢镜头,甘当绿叶扶红花。其次,有困难有失误时,敢于承担责任和风险。
第二,在职责上到位不越位,切实抓好分管的工作。
副校长要做到“六个到位”:一是宣传动员到位,能够及时准确地把学校的决策、校长的意图传达下去,让师生理解和接受;二是具体指导到位;三是总结推广到位,把好的经验总结出来,普及下去,变成面上的成果;四是检查督促到位,把工作落实到每个部位、每个环节,务求实效;五是请示汇报到位,使校长随时知道进展;六是精神状态要到位,这也是最根本的,要有事业心、平常心、必胜心和责任感、压力感、快乐感。
不越位要做到“三不”:该校长决定的事,自己不要盲目“拍板”;该别人分管的事,自己不要揽权,;该下级落实的事,自己不干预。
第三,在决策上参与不干预,出好主意当参谋
一是要积极不消极。善于围绕全校工作当参谋、提建议,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不能校长怎么说就怎么办,不动脑子,被动应付,无所作为。
二是要拿好主意不出歪点子。提出的建议要符合上级要求,不违规;要符合单位实际情况;要有利于单位的全面建设。
三是对已经形成的决议,要坚决贯彻执行不打折扣。特别是当自己的意见被否定时,不能有消极情绪。
第四,在权力上有权不越权,及时通气多沟通
作为副校长应该清楚,自己是分管什么的?有哪些权限去干?对于和校长可能发生矛盾的地方,一定要本着“服从上级、有益工作”的原则,认真对待,妥善处理。在职权发生明显的交叉和重叠时,副校长应及时地请示校长,通过协调、讨论、通气、沟通等方式使权责进一步明确,积极主动地维护正职的权威,促进班子的团结。
作为一名单位的副职,经常与上级沟通交流,有助于及时吃透上级意图,把握工作方向;经常与下级沟通,可以了解情况,学习群众智慧,反映群众愿望,得到群众支持,有群众威信。第五,在工作上补台不拆台,形成合力谋发展
副校长应该既要为校长当好一堵坚实有力的“墙”,又要当一座四通八达的“桥”。当“墙”把来自群众的不满都化解在屏障之外;当“桥”把领导的关心爱护送到群众心里,拉近领导和群众的距离。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扎扎实实干事,塑造好自身形象,维护好学校形象,培养好团队形象,这既是对校长最大的支持,也是最重要的补台。
第二篇: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两个基本要点:一是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七大全会以来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我国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呢?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的发展既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约束的巨大压力。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过去未曾凸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科学发展观正是为了解决新问题提出来的,它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够平衡问题,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思路,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
对于科学发展观,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地方只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尽管经济发展了,但是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以致于为长远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障碍,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应对:
第一点,首先要求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并且在引进项目,以及项目的选址中,首要考虑到可持续的发展问题。
第二点,利用新闻媒体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宣传,让每一名公民都认识到可持发展的重要性,并从自身做起。
另外科学发展观也是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观,对科学发展观我是这样理解的: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金钥匙.发展可以创造财富,把河水变为电力,把石头变为金属;发展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有钱了可以搞科研和环保;发展可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协调城乡发展不平衡,协协区域发展不平衡 第二,科学发展是以为本是关键.就是使每个人的生存都得到保证,每个人的权益都得到保护,每个人的自身价值都得以实现,每个人的人格都得到尊重.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科学发展是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相结合的共同发展
第四,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就是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不能贪图一时的利益,进行资源的过度开发等不顾一切后果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目的是全面持续可协调,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进步,也只有发展才能带领我们社会共同富裕,走进共产主义。
2、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从群众生活实际,最需要的目的出发。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3、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我们要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展要统筹兼顾。就是经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社会发展,统筹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所以说我认为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促进经济的一条政策。通俗的讲就是为了人民生活的更好一些而出的一条政策。像现在国家就到大力的在搞新农村建设就是为了让农村更加的发展起来不要拖城市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后腿。
我认为我国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
第三篇:谈谈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认识
谈谈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认识
自动化学院 韩玉坤 2011040102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区别又统一互补。一方面,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独立、彼此有别。它们在理论内涵、方法原则、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等方面存在不同;另一方面,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又相辅相成、统一互补。科学精神以人文精神为导向,人文精神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二者实现融合有内在的根据。人文精神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思想的产生,而科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发展。科技进步促进人文精神更健康,更丰富,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发展过程理性化。人文精神是求善的,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人文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精神氛围和环境,同时也是约束科技团体,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重要力量。科学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要想真正地认识世界,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使用综合交汇的方法和视线,这样才能达到追求真理、讲究价值的完美统一。
第四篇:谈谈对市场营销认识
《市场营销学》
院系:外国语学院 学号:2010022502 姓名:王某某
谈谈我对校园营销方式的认识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想各种营销方式在校园里并不少见,比如新生刚开学,移动通信和天翼通信便推出各种层出不穷的营销手段来增加各自的客户,有充话费送话费,充话费送礼品,今年最绝的是零元购机,抓住人类爱贪便宜的心理,不用钱就可以买到手机,我自然也趁着热闹去零元购了一部手机,手机性能方面暂且不提,在吸引大学生方面倒是达到了效果了。另外还有一组团蓝天超市推出的打折活动,向各个宿舍发宣传单,pig店甚至不惜以清仓处理的模式来吸引众多大学生前往消费,我们也许会怀疑商家这种做法是不是能赚钱,但我明确的告诉你,就是这种让我们觉得我们赚了便宜的促销方式成了商家最好的营销方式。
接下来,我要谈谈我对校园营销方式的分析。一
校园市场的特点
1.封闭性。在校大学生与电视媒体接触不多,信息多来源于广播和互联网,信息的普及和传播主要是靠同学间的口耳相传,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但却活跃的消费市场圈,产品的接受度和知名度主要依赖于其在高校市场内,也就是学生消费圈内的口碑,是利用关系营销手法的重要市场。
2.容量大。就我们龙岩学校来讲,就今年来讲又扩招好几百人,真个校园学生人数达到八千以上,这还只是我的估计,可能更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
3.开发成本低。目前,商家在校园的经营并非相当激烈,一个企业要进入校园市场比其在一般市场上抢占份额要容易得多,成本也低得多。
4.集中性。校园市场消费集中,商家能够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有效的宣传,这样花费的成本相对较低些。而且,有效的信息传达也比校园外市场上更迅速直接。
5.长期性。校园市场是有未来导向性的,具有连续性。企业占领这个市场不仅会带来短期的商品效益,而且,当代大学生一代拥有知识资本,以脑力劳动为主,崇尚品质生活,具有鲜明的品牌意识,是形成中国新生中产阶级和引领青年一族消费潮流的重要支柱,必将成为未来社会中消费的主导力量。
6.文化的独特性。高等学校的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又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大众化和独特性综合的特点。新生代的高校学生热衷于各种时尚、潮流的“文化娱乐”方式,以此作为彰显自身个性的方式,这些都预示着高校市场文化消费的巨大潜力。高校文化在普及的过程中,也将引发新一轮的文化消费的热潮,而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校园文化加速传播与扩展,这种趋势将会打破以往校园文化仅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存在的现象,并将全国各个高校的校园文化连成一个统一,互动,活跃的整体,使得文化消费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消费热点。二 校园营销的形式
据我所知,在我们学校主要的营销方式有:
1、直接通过发宣传单。近段时间刚好是圣诞节和元旦两个节日,校园里许多商家乘此机会展开营销手段。蓝天超市还是按惯例来发印有打折商品的宣传单,还有其他商家比如校门口的欧尚时尚造型设计、pig店等等都向学校里的各个宿舍分发宣传单。
2、提供一定的实习培训机会。一些公司在校内指定某个社团为其选拔某方面的同学到该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实习或培训,举行选拔活动,让学生进入到企业中,更深入地了解企业及产品和运作过程,从而使得该企业的声誉在同学间广泛传播,树立起该企业关注大学生素质和能力提高的形象,大大拉近了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这种活动所花费的成本较低,效果很好。上星期班里团支书向班里同学通知一项事,就是在文虎楼有某企业(忘了具体什么企业,当时实在没去关心)有招聘会,面向在读生和快毕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寒暑假兼职机会。而今天在同心楼一楼喷水池旁也举行大型招聘会。
3、为学生活动提供赞助,协办学校的大型活动。这类企业要么是知名品牌的企业,要么是以大学生为现实或潜在顾客的企业,它们提供赞助的主要出发点是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增强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或培养学生对其品牌的好感、促进潜在消费群的感情亲近,或培养忠实的现实消费者、甚至直接刺激其购买行为。提到这个就可以说到每年每个院系为新生举办的迎新晚会。就我们院来讲,每年外语院迎新晚会的招牌上都印上‘由龙岩女子医院赞助举办’,而另外在迎新晚会举办之前都会在各个组团拉出一条条横幅,比如‘三组中快餐饮祝外语院迎新晚会举办成功’等等,这些都是通过赞助来宣传的营销手段。
4、为学校或学生的科研项目提供支持。我们学校每年都举办大学生科研活动比赛,是由移动通信所举办的,各个院系通过学生加学分活动以及企业的奖金奖励来促进学生参与,另外也扩大了企业的宣传力度。另外开学初在学术报告厅门口张贴了一张由周六福珠宝举办的饰品设计大赛,另我非常深刻。当时本想着参加比赛我去学习了PS技术,只是毅力不足最终放弃,但是周六福珠宝这个品牌却留在了我的心底。
三 校园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看来,校园营销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
1、客观存在的问题。高校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消费没有完全市场化,一般大众媒体辐射不到,这使得有些营销工作难以像大众市场那样充分展开,譬如某些广告限制在校园内发布、某些促销活动不允许在校园内举行;大学生一般没有固定收入,消费基本上是自主消费,自掏腰包,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行为,尽管他们对品牌的消费欲望很高,有时受能力限制,也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2、营销推广的问题。有些商家对如何跟学生打交道不了解,很难采取针对性的推广措施,譬如学生白天都不在宿舍,只有晚上和周末才有人,若不清楚这些,要找到他们并不容易,另外学生们喜欢用短信沟通,这个习惯不见得广告公司会放在心上并利用起来;在校园中进行的传播大都逃不出传统的营销手段,如散发产品广告、赞助活动什么的,企业像打散弹一样地向大学生们发出一些传播讯息,既无章法,又无创意,既抓不住他们的注意力,也抓不住他们的心,反倒有可能将他们从自己身边推开。四
校园营销的技巧
接下来谈谈就我个人对如何更好的开展校园营销的一些技巧。
1、开展校园市场调研,了解大学生需要什么、想要什么、会买什么。
2、产品开发要有针对性,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特性,多推出一些品质好、价格适中的新产品。产品设计要有针对性,从外形到功能,不断融入大学生的文化元素,如手机内置单词查询、外观新颖炫酷等。
3、价格、付款方式要考虑大学生的承受力。强烈的消费欲望受到现有购买能力的限制,价格对于大学生来讲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营销工具,进入校园市场的产品定价应该倾向于中低档价格。
4、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大学生人手一台电脑绝对不是夸大,一般到大二时期大家都会买电脑,大学生对网络的重视和依赖程度在攀升。因此,应该更多地利用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的亲和力,在各种虚拟社区和网络游戏中强化网络传播的力度,加强企业、品牌和大学生间的联系。
5、发挥高校社团的作用。高校社团是校园营销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个环节,企业在高校的营销活动如果能够得到学生会或学生社团的支持与配合,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社团活动计划来完成宣传活动和引导消费导向,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有可能的话,企业甚至可以组建自己的高校活动社团,利用社团达到自己的目的。企业侧重扩大知名度、提升形象的可做产品展示或者知识讲座,尽量淡化商业氛围,以免引起学生的规避行为;侧重推销产品的,要加大活动前期的宣传,以吸引学生对当天活动的足够关注,并且在促销方式上应该力求多样化。五
总结
校园里多种多样的营销方式,每个营销方式都有它自身的特点,也吸引到了很多大学生的目光,从这些方面来讲这些营销方式是成功的,但是也还会有存在一些不足,因为没有新意导致大学生渐渐不再热衷,渐渐不再吸引顾客的心,所以,在今后的营销方式里,我希望我能看到更多更好更有特色更能吸引我心的营销手段。
2010-12-28
第五篇:谈谈对科学探究教学的认识
谈谈对科学探究教学的认识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课程改革以刻不容缓,所以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已经不再是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知识与技能锤炼,过程与方法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物理教学的形式中科学探究教学是的教学方法已势在必行。我们要以新课程改革的宗旨为中心,彻底转变教学的观念,转变课堂模式,建立高效课堂,要摆脱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向科学探究的研究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动手实验通过科学的探究方法获取知识,汲取营
养,切实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首位,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对于初中的物理而言,知识还是比较简单和贴近生活,这就为我们所说的科学探究教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以现行的物理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科学的教与学组织形成,它即是物理教学的内容,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物理实验是人们为了检验理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有目的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是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要引领学生步入探究之门。
科学探究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信息交流能力。而物理实验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教师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才能驾驭的,如“信息收集能力”的培养,教师往往重视学生收集了什么信息,而不重视学生是如何收集到这些信息的;如在“提出问题”环节中,如何启发引导学生根据材料、自己的经验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通过讨论确定探究的问题等。另外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不同的探究内容,适当突出不同要素的探究活动,如在初期应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精彩导入,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加强教师的指导,注重探究过程的循序渐进:教师指导要把握好“度”,过度了,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教师指导不到位或完全放手,学生的探究失去方向和意义,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作用,适时介入,恰当指导,真正实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角色的转变。
教学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点: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要进行评价;评价要及时;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同时学生还要进行自评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等,充分发挥评价环节的激励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