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第二篇: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实
践意义
合肥学院数理系 2009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吴三军090702100
4摘要:中国共产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第一次将“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结合起来,系统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这个社会”的问题,它既忠实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也全面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十分重大。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基础,实践意义
正文: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站在时代和战略高度,从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阶段性特征以及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目标及实现这些现实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原则要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应当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存在不同利益群体)与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和谐社会(建立在社会利益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有所不同。但是二者之间又有内在联系。这就是,和谐社会的构建
是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过程的。我们现在提出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谐社会的初级阶段,是带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和谐社会是和谐社会的高级阶段,是人类世界大同的。前者的构建为后者的实现创设前提条件,而后者则为前者的实践指引前进方向。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重要论断,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通往高度和谐的未来社会的现实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经济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其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拓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大体对应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奋斗目标。“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体之间,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充分体现了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准确定位,丰富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充实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深化了对共产党在中国执政规律、执政方略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从执政党的执政使命和执政理念的战略高度,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的重大课题作出了明确回答,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先进政党的执政理念,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执政能力和执政方略的认识。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关键也在党。只有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才能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正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沉着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的战略措施。进入21世纪,国际环境基本稳定,和平、合作、发展成为时代潮流。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向前发展,文化多元在时空中碰撞交融。大国间的关系,虽然有所调整,相互间需求、借鉴、合作的一面增多;但是大国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并没有消除,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发展。西方敌对势力从来没有放弃对我实施“分化”、“西化”的战略图谋,利用各种手段对我进行渗透、颠覆。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冷静观察、沉着回应来自外部的挑战和风险,牢牢把握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营造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态势,进一步把国内的事情办实、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从而使我们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紧紧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21世纪的头二十年,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用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二十年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我们现在达到的当年邓小平预期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国内生产总值由1000~30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从以往的国际经验看,这个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举措得当,社会经济就会乘势而上、快速发展;举措失当,就会导致经济徘徊、滑坡,甚至引起社会动荡和冲突。党正是清醒认识和适时把握这个新阶段社会结构、社会矛盾的特点和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以应对我国特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断巩固共产党执政社会基础、实现共产党执政历史任务的有效途径。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的向背。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能不能在历史新时期努力践行“三个代表”,提高加强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我们只有把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团结在执政党的周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执政党带领人民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和发挥出来,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和党执政历史任务的有效途径。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努力体现最广大人民愿望和利益诉求以达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条件。当今,我国的改革发展正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主要体现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四个“深刻”,既给我国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同时也带来一些矛盾和问题: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城乡区域发展矛盾突出、社会组织管理面临挑战、消极腐败尚未根本遏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党正是基于解决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就是要给人们提供一种不断解决矛盾、化解冲突的有效机制,并由此逐步实现管理优化、环境舒适、秩序良好、利益兼顾、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和谐。结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既反映了党的先进执政理念,同时也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利益诉求。没有政治稳定,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就无从谈起。
致谢:对有助于本项目所开展工作的其他人员表示感谢,对于领导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对于给予理论指导的老师和协助开展工作的同学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1,来源:中组部党建研究网作者:党建研究时间: 2007-1-19
2,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作者:省委党校教授 《论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实践意义》时间:2007年04月07日
第三篇:法制宣传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法制宣传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指出,要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和谐社会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法制宣传教育承担了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律精神,培养法制观念,引导法制行为的重要职责,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或者说一项很重要的保障性工作。
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体公民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观念和法制素质,才能提高各级政府和部门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和处理矛盾的能力,才能提高公民通过法律程序达到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法制化管理水平。为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党的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还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全体公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这对新时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下一步一定要充分认识法制宣传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贯彻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素质和法制化管理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高分子学院讲稿用)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过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即《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个决议。“和谐社会”一词,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现已成为当前国内政治主题词之一。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演进和升华。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目标,同样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更是新时期下的我们青年大学生理所担当的历史责任。稳定是和谐的前提,稳定提压倒一切。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创建和谐社会中,更要努力做到创造安定有序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我们党之所以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和我们已经具备的各方面条件紧密相联。《决定》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拥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本质上是相适应相协调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改革进行自我调节;决定了人民是生产资料的主人,是国家的主人;决定了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绝大多数利益矛盾可以通过民主、协商、调解等方法,在法制的范围内获得解决,这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奠定了最重要的制度基础。
其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日益巩固,我们已经具备了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精神条件。
第四,党领导社会建设的能力不断提高。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先进的执政理念。各级
1党委和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决定》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这是一个符合我国当前的重要判断,也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我们说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可以通过和平的法治的办法加以解决。不能否认,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发生矛盾不可避免。但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的,我们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主要通过和平的、渐进的方法,通过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调整和改革,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第二,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衷心拥护和充分信任,党群干群关系日益和谐。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致力于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和深切关怀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措施中,体现到实现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上。我们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并取得重要进展。人民群众从切身利益和实际生活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行动和作风。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使我国社会充满活力。我们党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得到空前发挥。我们党始终高举改革的旗帜,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各种障碍,完善公平竞争机制,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三、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
《决定》全面分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提出了“两个前所未有”的科学论断,这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和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国际环境总体稳定,和平、合作、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为我们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对我国产品的技术壁垒、生态壁垒、安全合作壁垒等呈上升之势,制约发展的外部因素更多,面临的外部风险和挑战也在增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任务更加艰巨。
从国内来看,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平衡较快增长,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改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就业和社会保障得到加强,人民生
活水平明显提高;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势完善,科教兴国战略稳定实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公民民主参与意识、法治意识不断提高,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一步发展,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得到巩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更加有力,党的威信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给我国发展带来强大动力和巨大活力的空前社会变革,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一些长期性根本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一些新的阶段性矛盾集中凸现,此外,还会遭遇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对我们党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提出的新要求,同样是前所未有的。
四、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决定》指出,目前,我国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决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进步的。这是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概括,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概括。
世间万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构成了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否定矛盾,而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解决的过程中求得和谐统一。“和谐”不等于没有矛盾,“和谐”本身就包含着差异、多样性和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法则,是在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从现实的人类存在和社会发展出发,强调社会和谐状态是通过发展和矛盾运动而实现的,这就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正视矛盾、化解矛盾的方法论指导。
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也要注意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今天面对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表现形式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改革初期,我们主要是要解决社会缺乏活力和效率的问题,今天我们同时要面对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分配不公的突出问题,因此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改革成果的普惠性,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改革初期,我们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实现经济数量上的快速增长,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今天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这个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和不全面的,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成为更加紧迫的任务。改革初期,我们比较侧重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意发挥市场的资源基础配置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今天我们还需要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要坚持对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研究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不渝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长期而伟大的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目标,它的基本要求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不断完善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建设和谐社会也不可能完全消除社会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但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能够不断化解矛盾和解决矛盾的体制机制,在化解矛盾和解决矛盾中保持社会的基本和谐和快速发展。
五、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决定》指出,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不能认为建设和谐社会只是政府的事情,而是要有广泛的社会参与,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以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之间的团结和谐,来促进社会和谐。要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各种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共产党员要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切实履行。要在全社会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伟业的局面。
要使用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首先,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其次,要运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领域,使财政税收政策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第三,要坚持执政为民,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实行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把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第四,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规范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同学们,中国要真正强大,走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务之急,也是必由之路。身为青年,我们要面对新的挑战,创建和谐社会,这不仅仅是青年的一种责任,更是青年一种肩负的使命,而且任重道远,是青年必须不懈追求的目标,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出和谐共存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五篇: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个《决定》在第三部分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中,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并在第七部分集中阐述了“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问题,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今天,我就同大家一起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三个来共同探讨一下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将其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怎样理解这个概念呢,现在有很多讲法。有的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同阶级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信仰的人们,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和崇高理想,相互尊重、平等友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形成的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相互兼容、相互依存、稳定有序、协调运作、共同发展的社会。它应该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也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还有的认为,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良性运行和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也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的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而在2月19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诠释:他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诠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理解。
一、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二、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三、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五、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著名社会学家,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朱力认为,和谐社会至少达到四个基本条件:第一,社会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第二,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第三,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第四,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途径。另外,要达到这四个条件,成为和谐社会,还必须具备六个机制。一是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二是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三是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四是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五是敏感的社会预警机制。六是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
二、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对于我们党完成执政的历史任务、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意义重大,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决定》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对于这一论断,应从两个方面来学习和领会。
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党要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社会各方面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也就是说,必须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