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世纪报告》读后感(08高教董波)
《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世纪报告》读后感(08高教董波)
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主要提出了一下的政策目标: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调整教育结构,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专科教育;增加教育投资;改革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高校有权在计划外接受委托培养学生和招生自费生,有权调整专业的服务方向,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和选用教材;实行中央、省、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等;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提高教学质量;改革高校后勤服务机制,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提高教师待遇;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办学。
以上的政策目标中,在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高校有权在计划外接受委托培养学生和招生自费生,有权调整专业的服务方向,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和选用教材,增加教育投资,提高教师待遇,实行校长负责制等方面没有得到更好的实施。其他方面都实行的比较好。
一,在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高校有权在计划外接受委托培养学生和招生自费生,有权调整专业的服务方向,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和选用教材方面没有的很好的实施,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政府职能尚未完全转换。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是基于政府对人才、科技成果的需要以行政让渡的形式在有限的范围没赐予高校的,而非学术自由的范畴。从管理的角度看,政府对高校虽然采用了经济、法律、评估等间接手段,但其前提、依据和内容都体现了直接管理的实质。第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突出问题。首先,在领导体制方面,管理模式单一,缺乏民主和监督机制。目前,我高校普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由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规则不明晰、职责未界定,导致“政治领导过泛,行政管理过强,学术管理过弱”缺乏民主管理、科学监督的机制。高校实际上成了国家行政组织的延伸,无独立的法人实体资格。其次,社会参与高校管理不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参与高校管理逐渐成为高校自主办学的重要一员,但目前的社会参与治理工作尚存在一些困境:(1)参与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目前社会参与多呈间接性,参与面不广,缺乏主动性,仅是形式上的中介。(2)参与机制尚未健全。治理工作常处于临时性、短暂性的松散状态。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手脚。
二、在增加教育投资方面。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在20 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到4%。从具体执行情况来看,无论是中央财政还是大部分省市区财政都没有达到这一标准,高等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其原因有:第一,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政府面对大量累积下来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财政收入相对减少,财政支出项目多,财力十分有限。谈到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要先考虑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多少。07年全国财政收入是51300亿,大致上是占GDP的20.8%。而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基本上都在35%以上,甚至40%接近50%。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教育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也都在25%以上,所以说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也就制约了我们国家拿出更多的钱用于教育事业的投入和发展。因此,虽然财政性投入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是进一步增长教育事业支出的要求很难实现。第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需要的不
断增加。但人均GDP仍不足广大发达国家的一半, 甚至还落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 准确地说我国还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早已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并实施了“211 工程”和“985 工程”, 有重点地发展高等教育事业, 用以提升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 但由于当前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特殊阶段, 除高等教育事业以外, 工农业基础建设、军事国防、科研、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规模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壮大, 质量也有待于提高, 都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且这些较之高等教育而言, 在短期内它们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决定性意义作用要更大更明显一些。第三,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绝对值的不断增加以及普通高校生均各项经费的减少的背后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普通高校数由1998 年的1000 余万所发展到2004 年的1700 多万所,6年来增长了近70%, 年均增长率超过了 10%;同时, 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也以年均过 20%以上的增幅在迅速扩张, 从 1997 年至 2004 年, 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增长了 320%,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 1997 年的 9.8%稳步上升到 2004 年的 19%(见表4)。普通高校教育经费增长了281%, 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了146%。虽然国家近年来GDP一直都以8%以上的速度增长, 综合国力有了极大增强, 但这些与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相比都显得相形见绌。这些都说明,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期,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幅难以与这种高速的跨越式发展同步。
三、在校长负责制方面,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的决定)开始,对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国家推行校长负责制,目的是为了改变中小学管理中党政不分权责不明的状况,增强决策的果断性灵活性,它顺应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提高了学校管理的效能,极大地调动了校长的工作积极性,但是,这种领导体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权力责任的模糊性,二是校长责任与权力的不对等,三校长法定权力的规定不具体。
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校长之间的权责利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给予比较明确的界定和划分责权不明是管理的大忌校长有责无权,工作缺乏动力和活力有权无责,工作缺乏约束,不符合教育管理实践的要求校长负责制的实施细则需要进一步做出明确规定校长负责制本身就处于一种权力和权利的模糊状态,这就给部分教育行政官员和校长们有了扯皮推诿的可乘之机,造就了权力真空,提供了权力寻租的机会在层层权力的行政委托过程中,享受的权益是实实在在由国家通过行政委托无偿给予的,追究校长所承担的责任的主体却是虚体国家或是国家的代理人政府,造成了享受权利和承担责任的不对称性明确界定校长的责权利,目的是弄清楚界限和责任问题,只有在各权力展开过程中明确相互间责权利的关系,才会形成自我激励开拓进取自我约束的行为机制,校长负责制才算是真正到位我们国家颁布的现行教育基本政策法规都没有明确阐述校长负责制内涵。
(一)校长负责制的概念指向不清晰。决定与纲要提及校长负责制,但对此没有做出解释教育法中所谓由校长负责这一陈述,则不能被完全理解为校长负责制的法律释义那么,决定与纲要中的校长负责制究竟指什么此外,教育法作为教育基本法,其发生效力的范围必然包括高等学校,而高等学校由校长负责的制度形态目前与中小学校的显然不同因此,不论是从逻辑的还是从事实的角度来看,都无法由现有的教育法条款中得出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清晰内涵。
(二)校长法律地位的规定不明确。《教育法》第30 条第 2款指出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这句话的意思显然不是指学校的全部工作由校
长全面负责那么,从逻辑上看,校长除了负责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之外,对其他工作既可以负责也可以不负责此处,行政管理四字的理解是关键学校工作除了行政管理之外,还包括哪些方面呢? 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第五条明确指出在改革中要充分注意调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工作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根据我国的现行有关政策法规,学校工作可以划分为思想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工作后勤工作及其他工作,而其他工作又可以包括教学工作体育卫生工作文化艺术工作教科研工作生产劳动和学校公共关系等方面如果校长对教学和行政管理之外的诸多工作可以不负责,这显然不能有效地领导学校工作实践,也不能满足或反映当前教育管理改革对校长的法律地位的要求。
(三)校长法定权力的规定不具体。教育法所规定的由校长负责中的负责二字究竟应怎样理解校长是负主要责任还是次要责任,负全部责任还是部分责任,负所分工的责任还是总的责任,负一段时间的责任还是最后的责任这在教育法中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