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首山一中校长杨金锋先进事迹材料
笔耕墨耘书新貌,文海泛波育花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首山一中校长杨金锋的先进事迹材料
2007年8月杨金锋带着上级领导的重托,来到了首山一中,首山一中校长杨金锋先进事迹材料。四年的时间,他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平和的心态为首山一中教育和谐发展而无私奉献着。他带领全体班子成员,积极进取,努力工作,终于使这所薄弱的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跻身于全国初中课改联盟的行列,成为市、县地区新课改的先锋,创立了“以学定教、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使一中逐渐走出低谷,充满无限生机!
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管理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要规范管理,必须要有制度做保证。杨金锋同志上任后,首先建立了严格、科学的考核制度,借鉴了县内外各学段学校的先进做法,通过反复征集教师的建议,最终制定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具有一中特色的考核制度,先后主持制定了《教职工考核条例》、《班主任量化管理细则》、《推门课、拿手课评比标准》、《住宿生管理条例》、《财务开支审批和公开制度》等条文。由于制度比较健全,责任明确,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这为依法治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这套考核方案已被县内外多所学校借鉴。
二、独辟蹊径,攻克难关
多年来困惑、影响一中发展的根本问题就是晋级问题,教师情绪低落,出现上访现象,影响学校发展。针对这一历史遗留的老大难的问题,杨校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广泛的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实行民主集中制,经过多次的调研推敲论证,一套兼顾级龄、工龄、校龄、业绩的全方位的晋级制度出台了,得到了全体老师的一致认可。以杨校长为首的班子成员在晋级时不参与评聘,主动把名额让给了一线教师,使得一中历史上最难以解决的晋级问题迎刃而解了。教师们被领导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心态平和了,干劲上来了,为一中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探索创新,锐意改革
几年前,首山一中的具体情况:教师老龄化程度大、教师干劲不足;学苗少、差且流生现象严重;教学质量低下,教学理念落后;成绩在全县的排名位于下游,学校面临被撤并的危险。为了解决学校的生存、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问题,于是杨校长果断的做出了实行新课改的决定。杨校长率领班子成员、骨干教师、备课组长先后到、江苏东庐、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和凤城六中学习听课;还先后请来我们省、市、县的名师、专家来校讲学。杨校长赴南京、厦门参加“全国新课改教学交流会”和“辽宁省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进一步学习新课改的教学方法,学习由弱校转为强校的管理经验;回来后迅速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全面接受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实践课改的能力,事迹材料《首山一中校长杨金锋先进事迹材料》。
杨金锋校长率领首山一中全体师生,创新建立了以“赏识、肯定”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激励机制;创立了“以学定教、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了以“自学学案、分组讨论、展示成果、达标检测、总结反思”为流程的课堂教学环节;整合创新了新课改模式下的课件资源;建立了与改革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保障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四、激励鞭策,情系师生
在课改深入开展的同时,杨校长根据专家的指点、学校的实际和借鉴凤城六中经验后,创新了自己的激励机制---即以“赏识、肯定”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激励机制:对教师设立了教育教学桂冠奖、师德标兵奖、教学能手奖、十佳拿手课奖、优秀教研组、优秀课件奖等奖项。获奖教师在我校的舞台上大显身手、各领风骚!
本着“招来一个,教好一个”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设立了奖学金、学业进步奖、“金牌、银牌、铜牌”和“十星级”学生的表奖,获奖学生与家长一起走红地毯,享受成功的快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使学生们在奋发向上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五、廉洁自律,奉献爱心 古人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杨金锋校长时刻告诫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树立清正廉洁的党员形象,才能挺直腰杆说话,堂堂正正做人,大大方方处事。他坚持原则,廉洁奉公,正确看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凡是重大开支、重大决定均由班子会议讨论决定。在分班、教师聘课、教师职评、年度考核等问题上,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实行校务公开,自觉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几年来,杨校长无私的奉献着,津贴一分钱也不要,他还经常告诉班子成员要节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使学校的每一分钱都用到教育教学上。杨校长身体力行地践行科学发展观,对师生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怀备至:为解决家远学生住宿问题,积极筹措资金,建立了学生宿舍,并严格管理宿舍工作;克服种种困难成立了食堂,为解决师生的午饭问题。杨校长率领党员教师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扶志助学”献爱心活动。每年的春节前夕,杨校长都带头捐款,到贫困生家中进行慰问。在连雨天里,杨校长带领班子成员冒雨来到了学校的几位退休老教师家走访,为身患重病的哈玉国老师维修漏雨的房顶。
在历次捐款中,杨校长都率先垂范,汶川地震,他带头捐了700元;贫困生张美娜、李旭、宋双成、宋双友等都是杨校长资助的对象,三年来,杨校长仅为贫困生就捐助了2000余元,校长深沉的爱,时刻激励着这些寒门学子,刻苦学习,为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六、三载磨砺,宝剑锋出 如今的首山一中,在杨校长的带领下,已迅速成长为辽阳地区课改的中坚力量,教育、教学工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被县政府授予“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在辽宁省开展的“三队(合唱队、乐队、舞蹈队)”活动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连续两年被评为“辽阳市高中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杨校长本人被评为辽阳市、县先进工作者;所撰写学术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有三名教师的课被评为国家级一等优秀课,开创了辽阳县基础教育的先河。
三年来,入学率上升、辍学率下降,中考成绩一路攀升。在2010年中考中再创历史新高,迈上了中考连续的第三个台阶:示范高中升学率为 20.69%,较去年提高3%;普通高中升学率为67.49%,示范高中和普通高中升学率列为全县前茅!
教育是事业,事业需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需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需创新。杨金锋以奉献、求真、创新的精神完成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履行着一名党员的责任,执着地追求着一个校长的人生价值;坚持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办事,始终以俭养德,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切实树立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希望他带领一中全体师生团结一致,大步前进,以崭新的姿态,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二篇:首山一中2010
指导思想
新的学期将深入贯彻一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四种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新课改为中心,继续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中考成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确保学校的稳定和安全,积极构建和谐教育环境,夯实学校和谐发展的基础,首山一中2010--2011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工作措施
一、认真落实德育工作,做到全面育人。
1、进一步加强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师生的政治学习,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核心作用,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继续规范德育工作,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切实加强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扎实开展系列德育活动,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开展星级学生活动评比。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上好劳动技术课。加强学校内外管理,加强节假日管理,营造和谐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
4、深入开展养成习惯教育,扣住主题班会,进一步丰富走廊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环境发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作用。
5、坚决做到“招来一个,教好一个”,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二、以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1.坚决贯彻我校的“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打造的学校”的办学思路,结合我校的实际教学需要,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整体推进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确实提高教学质量。
2.提供多种平台,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努力打造一批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优秀教师团队
3.认真对新教材、新课程标准进行学习和研究,改革教学手段,积极探索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新路子,争取人人做课件,充分发挥网上优秀教育资源的作用,用科学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深入开展教研活动,继续对“以《学案》为教学载体;以自学、讨论、展示、检测、总结和提升为教学流程;以教师点拨、引领为教学控制手段;以多媒体的运用为教学支持”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一中模式”的探索研究,工作计划《首山一中2010--2011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5.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并实施《教师教学常规考核细则》提高教师的质量意识,提高教师集体备课工作的质量,细化备课要求。四月月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学科竞赛。
6.把推门课纳入考核之中,成立由校领导、年组长、备课组长组成的推门课检查小组,本学期每人检查“推门课”四次。坚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加强集体备课检查管理,切实提高教师集体备课质量。将检查、登记的结果及时公示并与考核、评优、评聘挂钩。
三、体、卫、艺工作
贯彻“健康第一”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普及为辅,重点突破”的原则,广泛开展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活动和体艺特长生的培养。
政教处、体卫处、年级组、班主任要合力抓好课间操,通过高质量的课间操来展示学生的良好的精神风貌。音乐、美术教师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对课外活动的辅导,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1、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体育组在抓好日常体育课教学同时,上好“两课”、“三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特别是音、体、美活动,发现和培养特长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五月份召开一次全校运动会。
2、根据上级卫生部门对学生防病工作要求,在继续做好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严格执行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加强学生健康监测及危险行为因素监测工作。每学期为全校师生安排一次。
3、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我校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展现特长学生的才能,决定在六月份举办艺术节。
四、加强后勤保障工作
后勤工作把“为教育服务”放在第一位。创造强有力的保障体系,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保证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节约用水、用电,节约开支,争创节约型校园;
2、加强校舍、宿舍管理、维修工作,保证师生安全;
3、协助食堂管理,办好师生食堂,加强食堂工作各环节的管理与监督。
五、共青团工作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心,以提高青年团员综合素质为己任,踏踏实实地加强团组织的自身建设,厉行科学发展观,发挥共青团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1、三月召开“弘扬雷峰精神”主题团、队会;
2、四月成立业余团校,召开“学会感恩”主题团会,继续开展志愿者活动;
3、五月开展“五四”征文评比活动,发展新团员;
4、六月“珍爱生命构建平安校园”主题团会。
六、加强工会组织建设
继续坚持以“以人为本,敬业奉献”为指导思想,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满腔热情地为教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努力建设健康向上、充满生机活力的模范“职工之家”。
1、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不断推进学校民主建设;
3、坚持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认真履行工会的基本职责,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好协调工作;
4、加大送温暖工作力度,关心特殊困难学生群体,关心困难教职工生活,继续开展扶贫帮困活动。
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新课改”,提高首山镇一中的整体素质,为一中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首山一中2011.2.28
第三篇:贾金锋先进事迹
勤劳致富的女能手
――――记海东劳模贾金峰的先进事迹
今年四十三岁的贾金峰,是平安县平安镇中村妇代会主任,同时也是平安县个体私营企业家之一。盘点她在党旗下走过的青春岁月,人们的评价是一致的:“她既有德,又有能,无论是优秀女企业家,还是先进个人,她都当之无愧”。她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始终以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人民利益和群众疾苦至上,经常起早贪黑,风雨无阻,把一颗赤诚之心献给了她所追求的事业,把最旺盛的精力全部花费在了村妇代会工作和企业的做大做强上。从一九八三年在平安镇农机具修配厂当翻砂工那会儿起,她就把自己的奋斗目标定格在对工作高度负责,对事业满腔热情上。
一九九七年,贾金峰乘着企业改革的东风,以科学的发展眼光开始了她自己的创业历程,她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贷款十五万元,办起了平安县第一家金峰综合门窗销售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铁艺加工、塑钢门窗和铝合金门窗的生产。由于她在原平安镇农机具修配厂工作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加上她办厂之时就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制定了相应的服务措施,她的有限公司很快在众多个体私营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全镇小有名气,并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企业。凭着自己对社会,对职工负责的态度,她从不拖欠工
人一分钱,积极上缴企业利税,在二十八名工人中,她主动吸纳和安排的下岗失业职工和贫困地区劳动力就有十五名,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三,为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和提高贫困地区家庭和群众生活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金峰综合门窗生产销售有限公司的产品质量如今已达到国家标准,同时也取得了国家建设部生产许可证和青海省建设厅的质量认证检验报告书。她在企业内部大力倡导优质服务,真诚奉献,永恒追求,她带领全厂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她所追求的是产品不断更新,质量不断提高,服务领域不断拓宽,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贾金峰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女企业家,另外还是一位群众信任、干部信赖的村妇代会主任,她自一九九九年接任村妇代会主任工作以来,经常走家串户,和广大妇女进行工作交流,了解她们的疾苦和呼声。就计划生育工作而言,她所在中村连续五年无计划外生育。每当育龄妇女做完结扎手术后,她个人掏钱去医院看望慰问。她经常组织妇女参加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在县上连续举办的消夏文化活动中,每年组织妇女排练文艺节目,并且个人投资购置服装道具以及必要的生活用品等,在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篇:学习“最美校长杨建一”先进事迹发言稿
学习“最美校长杨建一”先进事迹发言稿
1月15日中午十三时多,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上梅镇北渡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在操场上体育课时,突然从校园围墙上翻入一名歹徒,该歹徒手持尖刀将一名正在上体育课的男生刺倒。该校校长杨建一闻讯后奋不顾身追赶歹徒,赤手空拳与手持凶器的歹徒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在搏斗的过程中,杨建一不幸以身殉职,用生命维护了校园的安全。
杨建一在生死关头保护学生、勇斗歹徒,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赞歌,塑造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诠释了高尚师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长杨建一用生命保护学校教师学生安全的事迹,感动了整个中国。人们纷纷表达了对杨校长的崇敬之情,众网友将杨建一校长称为“最美校长”。
杨建一同志是一名优秀的中共党员,他的先进事迹,为我们新时期进一步加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内容和生动教材。向杨建一同志的学习活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同时,学习杨建一同志先进事迹对进一步弘扬社会新风正气,营造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杨建一同志是一名优秀的中共党员,他的先进事迹,为我们新时期进一步加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内容和生动教材。
软开1237班
杨子慰 2013.4.20
第五篇:经验总结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校长杨生效参加培训经验总结
乘势而上,迎接挑战
——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做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校长 杨生效
2010年秋学期,甘肃省做为最后一批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省份在新课改的征途上迈出的坚实的一步,而刚刚参加完暑假 “国培计划”远程培训的老师,擦去夏日额头的汗水,走上新学期的讲台,对新课改他们有人感到新奇,有人感觉迷茫,有人对培训还意犹未尽,也有人因被“侵占”了假期而牢骚满腹,老师们的话题中有反对的、有质疑的、有充满信心的、也有埋头苦学的„„而学校也遇到部分教师观念落伍、师资匮乏、资金短缺、设备不足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就如滔滔的江河一样,定会冲破障碍绕过险滩,奔流向前。
张掖二中这所始建于1956年的老校和她的三百名老师、五千名学子面对新的挑战,鼓足干劲,乘势而上,力争在新课改教学中再创佳绩,现将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秋学期以来,我校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做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新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及其职责
我校新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分为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和新课程实施工作组两大部分,新课程实施工作组下设若干项目组,每个领导小组设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名,组员若干名。
(一)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成员 工作职责:主要是负责对学校新课程实验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验过程加强指导与监控。
(二)新课程实施工作组
新课程实施工作组是在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落实新课程实施领导组需要解决的问题,分若干项目组。
1、新课程编制项目组(教导处为主导)
工作职责:根据甘肃省课程设置指导意见,根据本校课程资源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和课时安排表。检查落实学校新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等工作。
2、校本课程及校本研训项目组(学校教科处主导)
工作职责:修订校本研训计划,组织开展校本研训,聘请专家来校讲座,组织教师参加通识培训。修订校本教研计划,有创造性的组织开展校本教研,制定教师培训计划,督促教师制定个人专业成长规划,特别是要注重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一系列要素的研究,优化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交流、教师“三优”评选等活动。
3、选修课程项目组(教导处主导)
工作职责:制定学校选修课实施方案、学校选课指导手册、学校选修课考核方案,开发课程资源,研究教学班的管理方法,具体落实与选修课有关的工作。
4、综合实践和通用技术项目组(政教处为主导)工作职责:制定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的实施方案,强化过程管理,并指导学生处完成各项活动的学分认定及考核评价,完善研究性学习网络管理平台,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手册。
5、艺术、体育与健康项目组(音、体、美学科组为主导)工作职责:制定教学计划,负责课改实验年级的学科教学,组织各项文体活动,并对各项活动进行考核评价。
6、电教信息项目组(信息中心和信息技术学科室为主导)工作职责: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的网络管理平台,为各科教学提供信息支持,并确保技术课程顺利实施。
二、学校课程编排与选课指导
1、课程编排的原则:
教学时间:每周按5天计算,每天7课时(每课时45分钟)。其中3课时为学校机动时间。
每学期分上下两个时段安排课程,每学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学生每学期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要修得一定的学分,因此,学校每年都要有各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出。
高
一、高二达到高中毕业的要求,计划到高三的课程安排应满足个性化学习。主要安排重复补修课程和专业要求选修课程。(高考要求)
2、必修课程的按排,高一第一学期以必修课程为主,计划高三少排或不排必修课程;高中毕业要求必修学分绝大部分以学校课表安 排要主,除此之外要包含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适当学分;必修课程中化学、物理、生物各两个学分要从选修模块中获得。
3、选修课程的编排:选修课程要从高一的第三段引入;选修课时间安排全校统一安排在某个时段内进行,学生所选课程模块组合成教学班进行教学。
三、我校在新课改和课堂教学改革中做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果 张掖二中是张掖市省级示范性重点高中之一,也是甘肃省新课改实验校之一,是张掖市甘州区唯一一所公办独立高中。近几年以来尤其是2010年“国培计划”实施以来,张掖二中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区教育局的指导下,有效的组织和实施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开展新课改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㈠、积极引入“诱思探究”新课程理念,提前进入新课改,并注重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
近几年来为迎接新课改,张掖二中围绕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采取了有效的教改措施,开展了大量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张熊飞是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他创立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在课堂教学领域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20多年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多万中小学教师都不同程度地运用诱思探究法展开了学科教学改革,取得了引人瞩目的社会效益。我校于2008年引入张教授的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三次邀请张教授亲临我校做报告,通过“一课两改三上”的研讨方式和张教授深入课堂指导,使我校教师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而通过这几年的“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研修和课堂教学实践很好的推动了我校的教学改革,也从根本上转变了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
㈡、认真组织了2010、2011两年新课程教师培训,并将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两手齐抓,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让全体教师认识到科研立校,以研促教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1.在培训、教学实践中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认识到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必需建立现代课程观,通过培训让老师充分体会到,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老师必需理清课程、教材、教科书的层层包容关系,深刻的认识到建立新的学科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2.2010年张掖二中有13个学科192位教师注册并参加了培训,183人取得合格或优秀;有9人被聘为班主任或辅导教师,其中5人取得优秀;2011年张掖二中有14个学科,共计113人参加2011年省级培训;外派骨干教师68人,有12名教师被聘为班主任或辅导教师。两年共计参加培训296人,占我校在职教师的99%,也就是说已经提前一年完成了全员培训。
3.积极参加校长能力建设培训项目、管理人员培训
杨生效校长参加校长能力建设培训项目;贾红元副校长赴天津挂职学习,参与对方学校与新课程实验相关的管理工作,全方位了解和 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管理、课程建设、信息化建设,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方案及具体做法;卞正东主任参加了教导主任专项培训;杨生效校长参加了甘肃省普通高中校长论坛并做经验汇报。
4.组织学校精干力量编撰学校新课程管理制度,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
我校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和反思,通过充分酝酿,基本形成和建立了新课程教学管理体系,我们在制度建设中更注重过程管理,更注重实践、实效、实际。
新课程教学管理体系的确立,初步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与评价机制,我们针对教师个人的教学管理主要从备课、上课、作业、听评课、理论学习、教科研几方面着手改革,力求改变传统管理模式的诟病。比如备课方面主要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建立提高备课水平和质量的检评机制;上课方面则建立自评、互评、学生评价的多元评价机制和以备课组为单元的教研机制;学生作业则强化实践性、活动性和探究性,引导教师进行作业形式和学习效益关系的研究;听评课方式多样化,但不走形式,强调听评课的研究性,建立教者和听者互相提高的运行机制;通过培训,教师的新课程理论水平都有了提高,新课改教学实践也让教师产生了理论学习的需求,而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和教科研三者有机整合,这也将是今后我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向。
5.2010年6月11日至7月10日,张掖二中为全体一线教师配发 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并再次邀请张熊飞教授来张掖二中集中培训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实施;安排专项活动,以学科组为单位讨论解读新课标,每位教师写一篇新课标学习心得。
6.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组织高一起始年级的新课标课堂教学观摩、讨论、集体备课活动;选派陈金花老师参加2010年新课程省级评优课并获一等奖,组织并选拔22名教师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赛课活动,6人获一等奖,8人获二等奖;这些活动提高了教师课改的积极性,也锻炼了一大批青年教师。
7.为配合2010年新课程改革,学校鼓励老师进行小专题研究和课题研究,每年组织教科研大会对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如三年来有6项课题获省市级一二等奖,13项课题获三等奖或优秀奖,又由5项省级课题和12项市级课题立项;教师两年来共计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1篇获教育部三等奖,33篇获省市一二等奖,84篇获三等奖或优秀奖。所有这些都很好的调动了教师的教科研热情。
8.2006年4月、2008年4月、2009年9月、2010年4月由校长亲自带队组团赴河北衡水、山东章丘、山东阳谷、重庆市学习研讨,学习借鉴新课改走在前列的地区和省份的先进经验,并组织学校教师认真总结和实践先进经验。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2011年上半年又分两匹次派教师外出学习:高一年级陈学彪副校长和教导主任苏宏伟一行十二人赴广东考查六所当地名校;高二年级杨生效校长和贾红元副校长一行十三人赴上海考查,学习了课改区名校的课堂教学和管理经验,并于七月十三日在教师大会上做了汇报。9.深入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
① 2010年7月17日甘州区普通高中新课标教师“国培计划”远程培训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市、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派人参加,并在甘州区电视台做了专题报道。
②张掖市电视台记者于2010年8月份到张掖二中采访,制做专题片,报道了张掖二中的新课改工作和高考工作。
③张掖二中编辑部利用校报、校刊以固定版面或专刊的形式对我校新课改进行了深入宣传;班级定期出专题性的学习园地、各学科室通过制做专题报栏、组织学生看专题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新课改宣传教育。
④学校以“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或途径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以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10.为了给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给教师配发了省课改办的《新课标90问》、《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选编》;我校质检处组织教师通过搜集新课改专业杂志、报刊资料的方式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整理并编印张掖二中教师校本培训材料《新课程标准校本培训80问》,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11.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硬件建设层次,为新课改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2006年以来学校积极筹备资金,建设了新教学楼,使我们的教学用建筑面积由不到两万平米增加到五万平米,同时建设了塑胶操场、橡胶篮球场及运动场地、艺术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改扩建了 学生食堂,去年我们又改进和扩建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以及新建四个标准化通用技术实验室,所有这些投入,不但提升了我校的办学层次,也为新课程改革实施创造了优良的条件。
四、校本教研
注重并强化校本课程研究,2010年新高一年级认真研究并积极尝试给学生开出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校陈学彪校长主讲的“规划人生”校本课程在高一年级顺利实施并在学生中产生很大的反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学校打算在三至五年内初步建立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同时注重以校为本的教研理念,将集体备课和教研日常化的同时,强化问题意识,要求每年要实际解决几个问题或完成几个专题,引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比如2010高一年级进行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其次就是对集体备课和教研的质量进行经常性评价,以引导我校教研工作健康发展。
我们也十分注重校本课程开发和课本教材的编写,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如杨生效校长主编并出版了中学生教育读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我校教科处牵头组织编印诱思探究教师校本培训系列教材4本(《尊重·诱思·探究·创新》之一、二、三、四)、我校质检处组织编印了学生学法指导校本教材《学海航标》,这些成果的取得推动了教学相长。
五、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 也是我国教师 教育改革所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确立教师在学校教育和教育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导作用的重要性。可以这样说,国家强盛需要教育振兴——教育振兴的关键在教师——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又在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发展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快速更新,信息量激增,要求现代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精湛的教学艺术,还要有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在于以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教师进行持续的学习。
张掖二中制订出台《张掖二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引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我们在老师中倡导八种学习方式——在阅读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反思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在竞赛中学习、在集体中学习、在训练中学习。
我们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是不断学习学科专业发展中的新知识,跟上学科专业发展的脚步,让教师通过实践、反思和体悟去积累,形成实践性知识。新课程、新教材和新教法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删除、增补教材,甚至开发校本教材, 从而达到教师与教材的互相适应。新课改要求教师具备方向性和专业性的知识, 让老师更注重优秀文化的继承、批判和弘 扬,以提高个人科学与人文素养;要求教师学习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重视新教法,如体验式教学、探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力求做到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开展教学。
教师的教育理论方面,我们通过组织或开展专家讲座、组织教师参加远程培训、制定教师理论研修计划和制度的途径督促教师理论学习。教师的教育理论研修倡导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科学本位向科学与人文整合转变、知识技能接受向知识主动意义建构转变,尤其注重教师课程意识培养,让教师认识到课程不仅指学习材料, 也不单单是学科科目, 它还是一种过程,一种结果,一种意识。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并非是课程开发的“局外人”,而是课程开发的参与者, 学校课程开发的主体。
我们十分看重教师的教学经验积累,也把教师的反思、教学案例积累看做个人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使教师形成自己特有的实践话语。在教学实践和管理中,我们立足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师通过不断反思探究自身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解决问题的方式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让教师争做“创新型” 教师和“学者型” 教师。
六、新课程实施中的存在的问题
在参加了各种参观学习和我校教师的听评课活动后,我认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模块课时量与教学内容量之间的矛盾突出 一是教师对课程标准及新教材把握不准,在我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和高考方案及考试说明没有出台的背景下,老师们担忧学生的成绩出现滑坡,在平时模块教学内容深广度的处理上随意加大深度和广度或仍然用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对这些问题学校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但形成良性的循环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管理和引导。
二是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活动的安排和实施,需要老师们的一定时期的适应,尤其是理化生学科的实验探究活动,需要时间较多,每周两课时确实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增加课时。
2.教师对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不够
首先,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得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降低教材难度,淡化知识体系,突出生活主题,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原则,为高中学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学习选择和个性发展空间,但也对教师理解和把握新课标和以模块形式呈现的新教材提出了挑战。如何摆脱旧教材教学的惯性思维和行为束缚,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科学地选择和把握教学内容及其深广度,进而体现模块教学特点,是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都要面对的课题。
其次,老师们虽然参加不同层面的通识、课标及新教材培训,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及施教策略“内化”为教学行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第三,一方面教师对学科内容及教材的整体框架结构和体系脉络还缺乏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在备课、上课和考试评价等环节也不可避免地囿于以往知识教学的模式和方法,难以真正从整体上设计模块教学,对模块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也常常表现出“心中无数”。
3.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新课程要求相脱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全盘否定”,而是蕴涵着情感体验和思维提升的发展与扬弃。它固然要重视合作学习,但决不能因此而放弃了对学生拥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与培养;它固然强调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彻底摒弃接受学习。然而,在实践中却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
(1)教学活动有形式无体验。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对高中学生来说,设计和开展能够促进思维提升,并在情感体验中获得自我发展的活动更为重要,而不是为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和可见的师生互动而活动。
(2)合作学习有形式无内涵。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不是简单的集体教学加小组讨论,更不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讲授加学生代表发言,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注重的是学生合作品质的培养和合作精神的养成。但有些教师在教学设计及活动安排时,常常忽视学生合作的内容是否真正具有分工、合作的价值,有的不需要集体完成的问题,也要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了,但教学效 果却不尽如人意。同时,大多数高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技能也需要不断培养,避免出现课堂上总是优秀学生发表观点,而其他人习惯做听众的现象。
(3)探究学习有形式无实质。探究学习是通过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研究、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但有些教师在组织探究学习时,却只是机械地按照这些环节或要素设计教学活动,安排探究路线,然后组织学生按部就班地实践或经历探究过程的每一步,并引向所要获得的学习结果,常常忽视学生对现象、事件和观点的质疑,对问题的自主性探索和观察实验的自主性设计,忽视教师对学生探索的智慧性启发和引导,结果是“探究”演变成为对学生智力的徒有形式的程序化训练,使学生失去探究的乐趣,迷失探究的方向。
二〇一一年九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