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高中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报告
整合湘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高中政治信息化校本课程的研究
湘西州民族中学向丽华
【摘要】本课题通过对整合本地区旅游资源开发高中政治信息化校本课程的过程研究,提出了在民族地区进行信息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方案和策略。
【关键词】 校本课程高中政治信息化开发
一、问题的研究背景及内容
2004年在全国新课改的浪潮中,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出台。新课标很好的适应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但同时对学生、教师的素质和课程资源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危机意识之下,我们开始研究新课标。我们试图通过整合本地区旅游资源,师生合作共同开发高中政治信息化校本课程,来提高师生的素质和丰富课程资源,从而有利于政治教育顺利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发校本课程,国内上海、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比我们早走一步,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的差别(如,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民族地区重视应考;资源类型不同,本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使得我们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自己的探索。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杜威的“生活教育观”、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启动了本课题的研究。本课题研究中开发的校本课程,是指弥补国家课程不足的拓展性课程,它与现行高中政治学科四个必修板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具有极大的关联性。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二部分:一信息化校本课程的选题研究,重点在分析如何进行选择,从中寻找校本课程的选题原则。二信息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及过程研究,重点研究信息化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找到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应坚持的原则、基本步骤及理想模式。
二、研究过程
(一)信息化校本课程的选题研究
1、确定校本课程的方向——丰富国家课程资源。本课题成员于2006年6月—12月,1
分析研究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发现在教材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民族地区学生的生活体验不足,难以适应高中政治学习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初步确定高中政治信息化校本课程的拓展方向为丰富国家课程资源。
2、确定校本课程的内容——湘西旅游资源。2007年1月—6月,发动师生通过实地调查、网络、文献查阅等方法收集本地旅游资源、了解湘西旅游资源作为一种集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效益综合为一体的社会性资源的巨大价值。确定信息化校本课程的内容为湘西旅游资源。
(二)信息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开发过程
1、调查、讨论、总体规划阶段
通过问卷调查,印证校本课程的选题符合学生的实际及其需要。制定《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高中政治信息化校本课程纲要》,为信息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搭建框架。
2、收集资源阶段
我们以多种形式收集资源,如比赛形式进行学生收集资源的活动;师生共同收集资源的活动;教师的收集活动。
2007年10月,本课题组举办我校“爱我湘西”旅游资源采集竞赛。2007年4月-9月、2008年秋,课题组全体成员利用“五一、十一”、暑假组织高
一、高二部分学生分成四组前往古丈的坐龙峡、红石林,永顺的王村、不二门等地,共同采集旅游资源。从课题申报起,本课题组老师就进行了任务分工、多种渠道收集校本课程的资源。具体资源收集的渠道如下:通过地方志、文献的查阅收集本地区的旅游资源;实地调查;网络收集。在资源收集的范围和原则上,我们要求内容全面、真实无误、关联学科知识。
3、对收集到的资源进行整理、加工阶段。
在长达一年半的资源收集过程中,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收集到的资源在量上确实可观,但质上参差不齐,需要进行分类、筛选、印证、取舍、加工。依据校本课程纲要,服务学生、服务国家课程为中心,思维方法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批判性思维,从而达到收集的资源与校本课程整合、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整合的目的。
4、校本课程呈现阶段
从 2008年2-3月,本课题组根据我校《高中政治信息化校本课程纲要》,利用师生收集、整理、加工的材料,进行信息化校本课程的编辑工作。根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把湘西特色旅游资源信息分为七个专题与高中政治进行整合,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高中政治校本课程。内容包括:专题一,“湘西旅游资源概况”;专题二,“湘西的自然旅游景点”;专题三,“湘西的古城遗址”;专题四,“丰富多彩的湘西旅游商品”;专题五,“湘西的民俗风情”;专题六,“湘西的建筑设施”;专题七,“湘西的古今名人”。
课程实施的流程设计:根据校本课程的特点,将课堂时间与校外活动充分结合。课堂内重视:规划→讨论、交流→展示→反思、总结
课外活动重视:分工与合作→网络、文献查阅→实地调查→群众访谈→资源的收集、整理、上传
三、研究效果
1、为民族地区高中开发信息化校本课程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案。
本课题总结出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选题应该坚持两大原则,即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立足本地实际原则和与国家课程相结合、实现新课程原则。
课题研究还提出了信息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组织模式,并就每个步骤中的注意事项进行细致分析,对民族地区开发校本课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具体如下,提出信息化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应包括四个环节:调查、讨论、总体规划阶段;收集资源阶段;整理、加工阶段;校本课程呈现阶段。提出发挥老师、学生主体作用,以生生小组合作、师师分工合作、师生互动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发信息化校本课程的组织模式。
2、开发出适应民族地区高中政治教学需要的信息化校本课程。
3、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了我组教师对信息化校本课程开发的驾驭能力。
4、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素养。
5、学生参与信息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全面提升了能力、情感、价值观。
6、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促进了社会各界对本地区旅游资源的了解和认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民族地区师生网络应用技术提高的有效途径。
2、信息化校本课程的呈现形式、资源库的建设有待改进
3、信息化校本课程的实施面临的系列问题,如课时的安排、小课堂与大社会的矛盾如何在信息化中更好的解决等。
附件:
参考文献:
1、施玉昌:《校本课程开发应防止“五化”》载《四川教育》,2003年09期
2、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4、袁振国(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5、沈家平:《行动研究法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应用》,/htmlfile/200403/2004032901***.doc6、吴刚平:《教学改革的课程论意义》 教育研究,2002.9.《普通高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思路 》当代教育研究 2003年第20期
7、郭陆军:《多元智能理论对素质教育的启示》载《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1年11期
第二篇:浅谈校本课程开发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
摘 要: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现在,校本课程已成为国家课程计划的一部分,这就使学校担负起开发校本课程的责任,正确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及校本课程在我国推行的意义,对指导各类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特点;意义
1.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在国际上,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Furumark & McMullen)是最早使用“校本课程开发”的两个人。1973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他们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即指那些能够参与到学校教育工作中的有关成员,以学校为基础,为改善学校的教育质量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这一描述是人们对“校本课程开发”较早期的认识,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初意义。[1]
目前我国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尚无一致的界定。如徐玉珍(2001):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2]廖哲勋(2004):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由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程等等。[3]
2.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步骤
校本课程开发,首先,无论是对国家教育部门还是对地方教育部门,以及还是对学校与教师,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其次,就该领域的现状而言,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经验还不够丰富,开发人员的素质还不相切合,相应的配套措施还不完善。再次,就社会现况而言,校本课程的理念难以与目前的考试制度相协调,所以很难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
简言之,目前,我国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适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氛围与机制。在这种情形下,应该分阶段、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4]所以,国内学者将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分为四个步骤:明确理念;需求分析;资源评估和优势评价。这些都是学术上对校本课程开发制定的宏观程序,理论上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在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其直观性、操作性比较欠缺。
1.成立团队。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前期,要多做宣传和动员,目的是组织一支强有力的开发团队。
2.环境分析。每个学校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进行环境分析,包括学校外部环境分析和学习内部环境分析、一般环境分析和特殊环境分析。
3.目标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目标;二是针对学生的课程目标。
4.方案拟定。在校本课程开发具体实施之前,要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5.组织与实施。校本课程实施包括:校本课程的原型评价和课程实验,校本课程的传播、采纳和推广,教学方法的选择,个别化教学,校本课程的时间安排等。
6.评价与修订。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与课程本身的评价,可以配套做一个课程开发的支持系统,收集各方建议、意见,从而对课程的修订提供参考。[5]
3.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3.1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配套,达到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统一。
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矛盾一直是教育所赖以存在的条件,这个问题也是教育领域内需要协调解决的基本问题。
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虽然受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但是它更多的是着眼于社会需求和社会条件,主要关注的是社会发展问题,在涉及统一的国家基础和共同的国民价值等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基础性的问题上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国家课程在实施过程当中,以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课程教材、统一的学科教学目标及统一的教学评价形式下放到各级各类学校中去,学校为了完成任务、符合要求,必须忠实地执行教学大纲。教师由于有了统一的要求和教材,只需要以此为本,放心讲授。学生为了赶进度,只有跟着教师的步伐向前冲,根本无暇顾及自我发展。
自校本课程开发的法定地位确立之后,国家课程比例相对减少,学校也拥有 了自主决策的权力,学校和教师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自行组织教材,灵活进行教学,既实现了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又兼顾了每一个体的积极发展,达到了社会与个体的和谐统一,使社会个体化,个体社会化真正落到实处。
3.2校本课程的开发直接指向差异,促进了教育系统中老师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地区发展的差异、教师能力的差异和学生个性的差异,以全国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客观上存在着这么多差异的各级教育子系统,势必会产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既要严格执行统一的要求以达到理想的水平,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照顾现实的差异。这种矛盾的扩大势必会束缚教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带来各方面的阻力。校本课程的提出正是对现行教育制度和教育机制反思的结果,其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
(1)这种提倡“多样性”、“可选择”课程的开发过程,使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张扬。
由于认识到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和操作者,最能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并按学生的需要设计活动。所以,教师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一员,教师应该有部分权力决定教什么,有资格承担课程开发的一部分权力。
(2)这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课程决策和实施的积极性。因为校本课程适应了学生不同性格发展的需要,更加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责任心和创造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校本课程的开发直接指向了差异,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升华,是课程改革追寻人的主体性的集中体现。
3.3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宽广、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合理解决了地区之间的不平衡问题
校本课程“具有弹性,很容易融进最新出现的相关课题,而且鼓励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表达他们的教育观念和要求。”
它的开发使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紧密连在了一起,促进了课程的多样化和乡土化。以往的课程虽历经几次改革,但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上仍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德雷斯尔在评述60年代的课程改革时,指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弊 2 端:(1)仅仅着眼于各门学科的内容更新,跨学科的内容尚未触及;(2)仅仅着眼于各年级的教学内容,跨年级的内容尚未触及;(3)仅仅着眼于学校范围内的教学内容,只研究一些脱离生活的课题。
从这个指责中我们可以看出,课程的范围、形式、方法必须改革。而校本课程正是适应了这样的需要,它的范围可以涉及必修课、选修课,也可以涉及理论课、实践课;可以涉及定向性的显性课程,也可以涉及非定向性的隐性课程。其形式既可以针对某些具体内容、某个课题研究以讲座的形式出现,也可以将一门学科中所包含的一系列的半独立单元设计成微型课程,还可以把相关学科领域内的东西结合起来,形成综合课程。其方法灵活,可采取“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等活动”。所有这些皆可以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发展较好、水平较高的学校可以深入开发,发展较慢、水平较低的学校则可以量力而行,合理解决地区之间不平衡的问题。
4.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4.1课程决策民主化和形成学校特色
从学校方面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打破了政府对课程开发的垄断,赋予了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的权力和职责,使得课程决策民主化,并且使学校成为课程的权力主体,让学校在课程的选择和编制上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与此同时,也为解决课程的统一要求与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为了广大中小学校各种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提供了一片“试验田”。此外,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使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创新,从而提高办学效能,创立自己的办学特色,促进自身发展。4.2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从教师方面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一直以来,我国教师习惯于做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忠实的执行者,不需要关心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也就较为肤浅和表面。
自实施校本课程后,课程开发的任务摆到了教师面前。教师就成为了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这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呼唤着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可以说,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追求。
第一,校本课程开发,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在某种程度上使教师从原来被动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生产者和设计者,真正成了教育活动的主体。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使教师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这对教师知识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钻研精神,具备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随时捕捉最新的教育信息,同时,善于学习和接受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使自己位于教育理论前沿,从而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
第三,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使教师有机会全面地了解课程编制的过程和把握课程的纵向与横向结构,更加深刻地了解国家教育方针和办学宗旨,提高自己的课程意识、课程资源的筛选和组织能力及专业素质。
第四,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使教师面临着与传统课堂教学完全不同的“课程环境”。这样,教师在充分掌握所教学生的个性旨趣和知识能力差异的基础上,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素质与能力会逐步提升。
以上这些在很多实验学校都得到了验证。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答,为教师培训亦开拓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为人们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开辟了新的视角。4.3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的要求。
从学生方面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个性特点在课程上得到了尊重,在学校教育体制内有了实现自由、充分、全面发展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成长。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所以,开发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的主动发展;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参与自己应有的课程决策,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能够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模式,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全面提高素质。
可见,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为终极追求目标。
5小结
校本课程是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差异需要、体现学习特色,同时它对学校及教师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促进自身和学生个性的发 4 展,校本课程开发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作为学校,应该通过参与式的校本培训,不断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进而理解和把握课程的本质,掌握课程开发的本领。作为教师,更要进行自主学习,不断阅读一些课程理论和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方面的书籍和期刊,以获得理论指导,深化自身教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郑梦丹.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困境[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11-12.[2]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04:12-17.[3]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08:11-18.[4]王传金.论校本课程开发[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03:31-34.[5]石中英等.教育学基础[M].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bstract: China's basic educ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local and school three levels curriculum management system;now,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has become a part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planning, which makes the school undertakes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and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n our countr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e significance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o guide the various types of school.Key word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meaning
第三篇: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单位:北京市第九中学
100041 课题负责人:郝显军 唐翠萍 蔡吉 通讯地址:北京市第九中学 100041 内容摘要:本课题于2001年9月正式申请,被立为区级重点课题。课题以选修课为核心、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主要形式努力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它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拓展,而且还注重实验设计的开发与研究;不仅注重的理论探讨,而且致力于校本教材的编写与开发。在我校的课程实践中,教师在开发选修课教材方面进行大量的实践探究尝试,在专家的指导下分领域分阶段编写出了一系列符合高中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教材和优秀教学设计,积累了丰富的选修课教学素材。同时,提高了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校本课程 选修课 校本教材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和环境文化。作为课程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学校环境文化以及学校行政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内外校本课程研究的现状以及我校的具体情况,本课题组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以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切入点,确立了《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的研究课题,试图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校本课程教学模式、校本课程对学生和教师发展的影响、对学校建设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选择、整合、丰富课程文化,以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从而推动现代学校文化的建设。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
1、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课题中心组承担
2、校本课程教材开发:以学科组为单位分学科承担
3、校本课程教学模式:课题组实验教师承担
4、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课题组实验教师承担
5、校本课程教师的影响:课题组实验教师承担
三、研究方法
以选修课为核心、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主要形式,以实验法和调查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为主。
四、本课题研究的特色及条件分析:
本课题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重在创新,涉及学科广泛、知识面宽,主要包括心理学、信息技术、学习方法研究与应用、文学、艺术、体育、军事、科技、劳技、理化等方面。它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拓展,而且还注重实验设计的开发与研究;不仅注重课程文化的理论探讨,而且致力于校本教材的编写与开发,开发新型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学科课程的文化价值和精神财富,而且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大胆创新的现代意识。
本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
1、课题组成员基本都参加过校级或区级科研方法培训,有参与“九五”课题研究的经验。
2、学校具有开设多种选修课的实践经验,不少教师进行了校本教材开发的尝试,为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3、学校有多学科协作研究的氛围。
4、有充足的课题研究经费。
5、目前学校开设高
一、高二30余种选修课,为开展校本课程 开发、研究提供了时间、实验场所的保证。
6、本课题组有专家的指导和许多兄弟校的协作。准备聘请北师大教科所裴娣娜教授、北京教育学院梅汝力教授、区教科所特级教师王能智老师、区教科所孟佳、杨继英、王熹老师等作指导。
不利条件:
本课题组涉及的学科较多,人员较多,集中研究较为困难,准备采取任务分解、子课题研究为主的管理方式,共性问题大组集中学习研讨。
五、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准备阶段(2000年9月—2001年12月)
1、文献检索:查阅书籍报刊、选聘专家咨询、网上查询。
2、组织课题研究队伍,成立课题组。
3、进行校级科研方法培训,学习基本的教科研方法和技能。
4、学习教育改革的新思想,分析有关课程文化的建设。
5、课堂实验准备:在高
一、高二年级开设选修课,课程计划、内容、形式由教师自行设计,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教材。
6、申报课题,进行开题论证。
(二)实施阶段(2001年9月—2004年7月)
1、任务分解
本课题将分解为以下子课题:
(1)课程文化建设的多样表现形式,包括学科渗透、专题性研究以及新课型等方面的探讨:由课题中心组和实验教师共同承担
(2)校本课程教材开发:以学科组为单位分学科承担(3)校本课程教学模式:课题组实验教师承担
(4)课程文化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影响:课题组实验教师承担(5)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由课题中心组和实验教师共同承担
2、理论研讨、课堂实验、中期汇报
(1)搜集资料,组织学习课程结构理论,探讨课程文化开发与学生素质教育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依据。
(2)进行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编写符合教改要求、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校本教材。
(3)探讨课程文化建设的多样表现形式,进行研究交流活动(4)应用心理学理论,研究课程文化建设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影响。(5)进行中期汇报,展示初步成果。
(6)结合中期汇报专家评议意见,完善课题研究。
(三)形成成果阶段(2004、7、—2004、12)
1、编写出有特色的多学科校本课程教材;
2、各实验教师进行实验成果总结,撰写相关论文;
3、撰写研究报告;
4、总结研究过程,总结参与课题研究的体会,梳理研究思路,进行工作总结;
5、编辑《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论文集,展示、推广研究成果。
6、构建学校完善的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7、申请成果鉴定与验收
六、课题研究内容和人员的调整和变动 1.研究内容的变化:
课题申请之初,拟以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以及教学模式等理论进行深入探讨。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教材开发的实践意义及选修课的特点各异,丰富多彩更具有研究价值。于是便倾向于实践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特色。在编写校本教材的同时编写教案。
2.研究人员的变化:
由于张跃民的人事调动,王颖老师离开了行政岗位,课题组的负责人发生变化,由郝显军副校长和教学主任蔡吉以及科研室副主任唐翠萍共同负责。
七、研究的成果
1、进行校级科研方法培训,学习基本的教科研方法和技能,2002年4—5月,唐翠萍、王颖还参加了区教科所组织的科研培训;加强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参加市研讨会;2002年1月27—29日,全体课题组成员利用休息时间在北京小学参加了总课题组组织的学习研讨会,师大价值文化研究中心兰久富教授作了《价值观理论与价值观调查》的报告,吴定荣博士就《学校文化的概念》谈了自己的看法,老师们积极性很高,感触很深,更新了观念,收获很大。唐翠萍介绍了我校选修课的开设情况,与会代表都对此很感兴趣。
2、学习教育改革的新思想,分析有关课程文化的建设和校本课程的成功案例;
3、在高
一、高二年级继续开设选修课,加大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
4、组织了三次全体课题组成员会议,布置阶段性任务,进行阶段性总结。
5、进行校本课程教材开发。部分老师编写出了符合教改要求、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校本教材,完成了一些选修课教案。
(1)Early Bird
蔡吉
主编(2)《小荷才露尖尖角》
高笑旭 主编
(3)《中国结艺》 贾淑霞 主编(4)《朦胧诗赏析》 张晶晶 主编(5)《化学实验选修课教案集》 董志美 主编(6)《九中选修课优秀教案集》 科研室 主编(7)《化学与生活》 杜素英 主编
6、专著
(1)《Classroom on Air》高中英语空中课堂
蔡吉编委
华夏出版社2003年
(2)、高中生素质教育综合读本《人与社会》(全一册)
唐翠萍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3)、高中生素质教育综合读本《人与社会》(上、下册)
唐翠萍编著
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4年版
(4)贾淑霞老师的《中国结技法》光盘,在全国发行 7、2003年3月九中组织了全市的研讨会,贾淑霞老师的劳技课《中国结创编》在大会上做了展示。另外有24位老师的选修课向与会人员全面开放,得到了大会的一致好评。8、2003年7月,有6为老师的6篇文章被收录在《学校文化创新》一书(中国教育出版社出版)
9、徐晖、张坤、张晶晶等老师的论文在全市研讨会上做了交流,33篇论文获奖。国家级3篇、市级10篇、区级20篇;共发表9篇论文,其中国家级3篇、市级6篇。
10、共做研究课、公开课22节,其中国家级两节,市级6节,区级14节。
八、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课程建设是基础教育改革中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作为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综合的载体,课程设置与教学理念突出地体现了教育中蕴含的文化。素质教育要求实施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价值观,采取富有特色的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21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课程改革面对时代的发展和未来的挑战,要求学校根据育人目标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其过程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教育价值的取向。因此,学校课程改革的过程,既是学校对国家课程的科学实施的过程,也是学校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的过程,更是学校根据育人的目标,按照一定社会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进行选择、整理和提炼的过程,从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生成课程文化。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课题组成员对校本课程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逐渐发生了转变,树立了新型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在实践方面,教师和学生都是选修课建设的主体。选修课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既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的提高与发展。
我校以主体教育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构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主体精神和能力,培养能够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公民。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逐步构建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我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特别是通过校本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以及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验,创设了九中课程文化特色。
(一)必修课改革探索
我校为了进行必修课改革的试点,在每个年级都开设了理科和文科的实验班。在实验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材和适当的教学进度,如物理教师选择了和师大附属中学相同的实验教材,并且在两年的时间完成授课任务,并且增加了部分大学预科水平的内容,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我校将继续进行必修课改革的探索,总结经验,为全校的必修课改革积累实践经验。
(二)增设选修课、活动课
九中根据学生需要和教师的特点,开设了多个层面的选修课,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校现已开设了不同层面的选修课40多门,还将陆续增加新的种类。
我校的选修课程包括学科性研究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数学思维训练、物理学思想史、意志品质培养与心理调控、环境调查与环保)、社会类研究课程:(古诗词欣赏、心理探究、中国的园林艺术、外国文学史)。技艺类研究课程:(中国结结艺、多媒体制作、科技小制作、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学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健身操创编)等,从选修课的活动形式看,包括学科拓展型、实践创新型、活动体验型、探究型选修课等形式。选修课的开设适应学生的需要,重在培养学生拓展性能力,为个性化成长提供空间,使学生的学习从书本拓展到社会生活与实践领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特殊专长。
我校积极倡导教师每人都能开设一门选修课。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的校本课程框架已初具规模。根据选修课的内容,采取相应的考核方式,论文写作,论文答辩、作品制作、实验操作、表演等,以求评价方式多样化。学校也加强了选修课的管理,要求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自选四门选修课,选修课实行了学分制。
同时,我们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开课,提高了选修课的吸引力和整体水平。参与开设选修课的人员,有教师、行政干部、实验教师、退休教师、还有外聘的工程师。在开设选修课时,要求教师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自主性和主体性”、“多元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等原则,来设置选修课程。我们力求使选修课在内容设置、课程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具有相对的开放性。同时,选修课摆脱升学压力的制约,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相对的灵活性,既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的提高与发展。选修课要求教师要有课程开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力,申报选修课的教师要有课程计划,评价方案和课程总结。我校的课程实践中,教师在开发选修课教材方面进行大量的实践探究尝试,很多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材料,编写了具有九中特色的选修课教材,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不断创新。
活动课程包括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班会、团委、业余党校、文艺体育等活动。九中活动课的宗旨是希望培养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校通过活动课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自我的大舞台,为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主教育、自主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必修课、选修课、自主课程三类课合在一起,加上学校文化建设这个隐性课程,初步形成我校的课程结构。可以说,多种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供一种新的有力的保障,对学校硬件设备、学生文化、教师文化以及学校行政文化都将带来一定的效益,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全能的发展。同时,它也让教师拥有课程与教学的自主权,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有自主性、发展性、求异性和创新性。
(三)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尝试“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九中的学生中间,流行着一句话,甚至有许多学生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这就是麻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对同学们的寄语:“今天的学习质量就是明天的生活质量!”我们深知,学习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方式的选择。为此,在课程改革中我校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升。这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活动来实现的。
1.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科学探索课
中国的学生从小学就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一直到大学,都写不出一篇象样的论文。我们的学生在科研能力方面太欠缺了。所以,我们利用研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研究、探索能力的出发点。首先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就如何选题,怎样申报,怎样设计研究计划并开题论证,如何写科研报告,如何采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怎样采集和整理信息、搜集资料等问题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培训,并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全面的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科学探索课。学生在经过一学期的探索后,向全体同学和教师展示研究成果。学校在学期末,召开科学探索成果展示活动,并将优秀的科研成果编撰出版九中的校本课程教材。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尝试了一种积极、生动、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所在。
2.开发区域课程资源,积极探索“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尝试社会参与性体验学习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从学科教学内容出发、结合社会实践要求,有计划的选择学科实践活动,进行与教材相关的课外活动,通过课内外教学结合,开发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课十分重视区域教育资源的开发,本着“区域资源,教育开发”的原则,学校把课堂延伸到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求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资源,使学生超越书本知识的局限。学校要求学生在生活、社会实践中,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问题,并深入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和社会活动领域,探究、参与、体验。
3.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习方式的变革
首先我们不妨对几种类型的学习方式进行比较,学习方式一般包括接受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接受式学习注重知识的传承,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的规律性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在效能上的这一特点,使接受式学习一直成为学生在学校的主要学习方式。但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主体地位体现不充分,更不用说主动探究和实践创新了。体验式学习可以实现对知识和技能的再现和模仿,可以使学到的操作技能得以强化,并可以通过解题模式的建立,提高其心智技能,但在知识的迁移与灵活应用,尤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有其局限性。探究式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会怎样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假设、自主探讨、自主结论的学习方式,在探究中学生除了获得探究结果外,还可以获得参与探究的亲身体验,获得思考问题的新视角、解决问题的新办法、说明问题的新观点。这样的学习,需要调动全部的知识系统和经验系统,这对一些学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由此可见,各种学习方式都有其长处,也都有其局限性。
学习方式应是多元的、并具有丰富内涵与发展功能的结构性综合体,即不能把接受式学习视为学校唯一的学习方式,也没有必要使任何知识都通过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来获得。因此,我们尝试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思维的途径,进行“探究思维训练”教学模式的实验,另一方面,吸收活动课程在创设自主探究情景的优势和传统教学双基扎实的长处,走“学科教学活动化”之路,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尝试,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教学非常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程观念的更新,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换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不但要成为主流文化的推介者,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相互理解和宽容、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进行文化整合。学校注意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学生潜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开掘。理论学习使教师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们普遍树立了尊重学生的思想,努力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人格,以朋友和同事的眼光看学生;尊重个性,鼓励学生想象、提问、质疑、挑战,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在基本方法、思路,甚至包括人们已经承认的科学原理上允许异议;教师们还根据课堂情况的变化善于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教师不但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更多地把自己看作课堂的组织者、与学生一起学习和探究的合作者、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现在,九中教师自觉学习新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外语,参加研究生班的进修以及攻读硕士学位……学习与更新,已成为教师自我提升、做好工作的自觉行动。
我们正在思考,在今后的课程管理中逐渐引进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构建双界面的课程组织管理模式,不断深化课程文化建设。我校的课程建设实践,还要进一步开展。困难肯定不少,但是,我们坚信,课程建设必将继续引导我们思考如何落实素质教育,也就必将加速我们教育创新的步伐。
引用文献
1、柳夕浪 《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模式”——以交往活动课程的开发实验为例》《课程·教材·教法》 1999年第12期
2、陈建 等《影响的因素:以台湾S 小学为例》《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10期
3、丁 钢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开发》《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4、季 苹 《论课程结构
(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小学管理》2001年第2期
5、大同中学《合作与探究——上海市大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几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7期
6、南京师大附中《分层递进与全员参与——南京师大附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8期
7、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施瓦布与斯腾豪斯“实践课程模式”思想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8、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9、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背景、进展及现状》《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8期
10、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机遇与挑战》《教育评论》1999年第1期
(执笔:唐翠萍)
第四篇: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
课题批准号:XJK06CJJ051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主持人:向圣明: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永顺县民族中学校长
主要研究人员:向圣明、彭明南、王承赋、张清忠、田桂芳、田金华、田正湖、米承志、王承新、谢生玉、石 群、罗肖宇、朱大成、李泽民、罗大林
“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课 题 研 究 报 告
摘要:2006年~2009年,我校开展了利用土家族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编写土家族校本教材——《神秘的土家——我的民族》并进入课堂,是传承土家族民族文化的出路之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对土家族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产生强烈的兴趣;学习土家族民族文化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课程自信心,探讨了利用土家族民族文化资源作为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通过利用土家 族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教师的科研能力显著提高。还分析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今后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关键词:土家族、民族文化资源、校本课程
一、引言
唐五代后梁开平年间,江西酋豪彭城归楚,为溪州刺史。后来,彭氏当了土家族首领吴著冲(土家语称“禾撮冲”)的助理,待彭氏逐步摸清吴氏的军情和地形的时候,就联合外人“喧宾夺主”打死吴著冲。彭城死后,彭士愁于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继任溪州刺史。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彭士愁为反抗楚王马希范的苛捐杂税而发动战争,最终以彭氏战败告终。楚王为了防治彭氏卷土重来,马氏与彭氏在著名的溪州会溪坪(今古丈县境内)结盟,立铜柱为界:只要彭氏同意归顺马氏,为楚从属,就给予彭氏一定的自治权,从此彭氏不向楚王交纳赋税,不提供兵源。从后晋天福四年到清朝的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这段时间,湘西土家族属于彭氏土司世袭统治时期,形成了丰富独特的土家族民族文化。雍正五年至雍正十三年清王朝推行了“改土归流”政策,废除了统治湘西土家族800多年的的彭氏土司制度,由中央统一管理。改土归流之后,土家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得到加强,封建地主经济应运而生,使土家族逐渐被汉化,土家族地区的经济也随着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而发展起来[1],但土司统治时期丰富的土家族文化也随着民族的融合而逐渐弱化。到目前为止,土家族民族文化已经断层[2]或趋于堙没。
为此,国家和湖南省有关部门对一些著名的土家族文化譬如打镏子、摆手舞、茅古斯舞、梯玛神歌、挖土锣鼓歌、过赶年、哭嫁歌、咚咚喹、八宝铜铃舞等列入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保护名录,还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在永顺县芙蓉镇举办了“中国湘西芙蓉镇茅古斯文化节”;永顺县先后举办了两届社巴节。采取了政府搭台,民间艺人唱戏的保护土家族民族文化的成功路子,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发现了一些土家族老艺人,收集了一些难得的土家族民族文化资料。我们欣慰的看到,土家族茅古斯舞作为湖南省唯一的节目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的文艺演出中表演,使全球观众了解博大精深的土家族文化。但是,政府所作的这些突击性发掘和保护土家族民族文化的工作仅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要想将这项工作以点带面的推开,实践证明,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利用土家族民族文化开发校本课程进入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堂,将民族文化保护的种子播入土家族后代的心中,将土家族民族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的,以学生发展为目的,针对当地和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而开发的供学生选择的多样化的课程[3]。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国家课程构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有机体系[4]。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进行课程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赋予了学校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上较大的责任和自主权。就全国而言,利用民族文化开发校本课程研究方面已有部分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张广才报道了将达斡尔民族文化进入校本课程的实践[5];万德权将四川民族地区体育引入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一些理论思考[2];吴鹃和吴小鸥探讨了湖南郴州市北湖区月峰瑶族乡民族贫困地区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3]等等。从这些文献资料来看,主要报道了如何将民族文化引入校本课程的过程,但对在学生身上取得的学习效果和民族文化的育人功能却没有提及。将“土家族,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作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跨库检索得知,利用土家族民族文化开发校本课程的有关研究到目前为止尚无学者进行这方面的报道。
因此,从2006年开始,我校申报了“利用土家族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研究”的课题,并在省、州有关部门的帮助和关怀下顺利开题,旨在探索土家族民族文化的育人功能和土家族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出路。
利用土家族民族文化开发校本课程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第一、我校地处以土家族为主要民族成分的少数民族地区,该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底蕴厚重。如果我们能很好的开发,并运用到学校教育中,对开足、开齐、开好基础教育课程,体现国家课程设计的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和落实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当前农村学生厌学、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基础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心理要求。而要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创造利用本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开发课程实地实施课改,形成自己民族特色、适应本地学生的教学课程,我们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恰恰顺应了这个要求。第三、本课程研究立足于民族历史的特殊性,其内容和形式被具体化,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并延伸为对家乡的依恋、对祖国的热爱。对同文化圈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直接地借鉴意义。对其它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其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也有借鉴作用,具有明显的推广价值。
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研究的“民族文化资源”是指湖南省永顺县的土家族文化资源。其中包括土家族文学、民俗、历史人物、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有形文化因素,还包括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英雄情结等无形精神因素。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研究内容:涵盖了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实施管理及当地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我们着重研究以下两个内容:第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以土家文化资源为主,如文学、民俗、绘画、雕刻、编扎、织锦、神话传说故事、舞蹈、音乐等兼顾奇特的自然、旅游资源。这些内容以活动的形式来组织学生开展学习,起到传承作用。第二,研究校本课程如何实施,采取怎样的教学形式才能被学生乐于接受,学校如何有效地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探索校本课程实施与管理的特性与基本规律。
2、研究目标:第一,形成有民族地域特色、易于操作、师生喜欢、层次清楚、内容丰富的校本课程,探讨土家族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出路问题。第二,培养一批教研型,有开拓能力的教师;培养出一批热爱土家族民族文化的学生,使土家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后继有人。第三,探讨利用土家族民族文化资源作为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3、课题实施时间:2006年~2009年。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
为了使本课题顺利开展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应多管齐下,多种方法并用,有效完成预定的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如下。
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有关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研究工作的论文、著作、报道等,摸清实施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和可供借鉴的有效经验。从而达到开阔思路和启迪思想,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2、考察、观察法。2006年,我校拨出专门经费组织课题组成员到中国土家第一村——永顺县双凤村、土司故都——永顺县老司城、土家第一镇——永顺县芙蓉镇、土家建筑保存完好的古丈县老司岩村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搞好民间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工作;同时,在考察的过程中,注意发现各地老艺人,并聘请他们担任土家族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校外指导教师。观摩各级部门组织的土家族文艺展演活动,学习有关土家族民族文化各项技能。编写具有民族地域特色、易于操作、师生喜欢、层次清楚、内容丰富的校本课程体系,初步编写校本教材,探讨土家族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出路问题
3、问卷调查法。通过在2007年春季学期,在学期初和学期末进行两次问卷调查,考察学生对课题组于2006年编写的土家族民族文化校本教材在教学中的兴趣反应,探讨土家族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问题。学期初问卷涉及七年级、八年级男女学生人数相差不大的班级各一个,这两个班都是在他们所在年级的平行班(全校所有年级的班级均为平行班),共问卷100人,其中男生50人,女生50人。共发放问卷100张,发放问卷时与一名校级领导共同参与(避开班主任老师),收回问卷100张。学期末,同样来到上述两个班级,问卷学生与学期初基本一致。共发放问卷97张,收回97张(有3位学生请病假,男2人,女1人)。
4、教育实验研究法。通过在我校七年级和八年级11个班开设教师自己编写的校本教材的实验,每周开课1节,总课时60课时。研究过程中发放问卷50张,涉及七、八两个年级,主要涉及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及他们的家长。通过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研究的实验,考察这项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提升有无直接联系,考察土家族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5、个案研究法。在“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研究”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典型的一个或几个对象进行研究,涉及的方法有追踪法、追因法等。
6、总结归纳法。课题组教师在认真研究本课题的同时,并运用研究本课题的的研究方法,积极到其他教研教改的过程中去。总结教师的相关材料,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
1、初步编写土家族校本教材——《神秘的土家——我的民族》并进入课堂,传承土家族文化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查阅了国内有关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研究工作的论文资料;到永顺县图书馆和永顺县民族中学图书室查阅有关土家族音乐、民俗、族源、历史人物等方面的著作;查阅《团结报》等有关土家族民族文化的各种报道,摸清实施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和可供借鉴的有效经验;通过实地考察各个土家族村寨,掌握土家族民族文化资源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摄制照片150余张,收集土家族音乐曲谱20余首,录制各种音影资料80余小时(其中包括土家族民俗及民间故事、土家族绘画及工艺美术、土家族民间体育活动及棋类、土家族摆手舞和茅古斯等民族舞蹈、土家族山歌和打镏子等),以这些丰富的资料为蓝本,初步编写土家族地区第一本校本教材——《神秘的土家——我的民族》(如表1)
表1:土家族校本教材《神秘的土家——我的民族》的章节、课时安排和授课人一览表 校本课程章节和内容 课时安排 授课人 授课人专业 授课形式 土家族民族概论 4课时 向圣明、张清忠、彭明南 中文 单元讲座 土家族渊源 4课时 田金科、彭明南
田桂芳、罗大林 中文 利用网络进行探究
对话土家族英雄人物 5课时 米承志、曹满红、田金华 历史 主题活动和就近调查与走访 土家族民俗文化 5课时 石 群、彭明南、符春红 中文 故事会
土家族音乐探秘 10课时 王承赋、田 勇 音乐 课堂传授与活动竞赛 土家族舞蹈跳起来 10课时 谢生玉、刘亚琼 音乐 活动竞赛
土家族民间体育 10课时 刘光辉、田廷源、罗肖宇 体育 活动小组与竞赛 土家族工艺美术鉴赏 6课时 王承新、李学峰、彭 慧 美术 兴趣小组 土家族语言的基本知识 6课时 田红玉、向乃清、龙清英 中文 故事会
在编写校本教材之前,充分考虑到各位课题组成员的专业、特长和职称,每个章节的编写人分头行动,去查资料和下到各村寨收集素材。在这些课题组成员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中学一级教师8人、中学二级教师2人;年龄结构为30~40岁7人、40~50岁6人;性别为男11人、女2人;学历结构为本科11人、专科2人。课题组成员各种结构较合理,确保校本教材保质保量的顺利完成并进入课程,将土家族民族文化知识传授土家族人民的下一代。
2、学生对土家族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产生强烈的兴趣 从图1可以看出,在学校没有给学生开设民土家族族文化校本课程时,学生对土家族民族文化没有兴趣和反感的占到70%,说明土家族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不能吸引学生。不过,政府部门到我镇开办了系列保护土家族民族文化的文娱活动以及少部分家长口传心授,对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占30%),他们对土家族民族文化有兴趣,说明在学生中开展土家族民族文化的教学活动具有一定支持度。图2的数据告诉我们,课题组成员通过一个学期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土家族民族文化教学活动,加上学期初少部分对土家族文化有兴趣的学生的带动,到学期末的时候,收到了初步效果,学生对土家族民族文化产生兴趣的学生占到了64%,与学期初的30%相比,翻了一番还多,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实践表明,土家族文化虽然在有的人看来很土,但只要精心组织,采取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每一节内容上好,说明土家族民族文化知识对现代的青年学生还是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的,我们也从中看到了土家族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希望和出路。
从表1可以看出,在实施土家族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讲座、利用网络进行探究、就近走访、故事会、竞赛、兴趣小组和活动小组等形式的教学活动,这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对土家族民族文化知识的兴趣的有力保障之一。我们从土家族聚集区聘请老艺人给学生亲自指导,共搞了两个由学生组成的打镏子队,在全校范围内分班举行摆手舞比赛,还举行了踩高脚和下打三棋等竞赛活动,给整个八年级进行土家族茅古斯舞蹈的实践教学,这些别开生面的现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1 学期初学生对土家族民族文化的兴趣反应
图2 学期末学生初步学习土家族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后土家族民族文化的兴趣反应
3、学习土家族民族文化知识与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课程自信心的关系
给平时不爱学习普通课程的七年级、八年级的50位学生发放问卷50张,收回问卷46张,数据经初步整理后如表2(表中数据均为百分率)。这50位学生是2008年3月至2008年7月一学期学习土家族打镏子和茅古斯、摆手舞的学生(学习茅古斯的实际学生为整个八年级学生;学习摆手舞的学生为全校学生)。同时,给这些学生家长发放问卷50张,收回42张,以便了解这50位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数据经初步整理后如表3(表中数据均为百分率)。表2:学习土家族民族文化知识与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课程自信心的关系 学期初 学期末
你觉得学习土家族民族文化(自信心)
学习土家族文化之后,在普通课程学习方面(自信心)
A 不比别人差; 59.2 A 比前学期的自信心增强了; 78.5 B 比别人还强; 26.0 B 比前学期的自信心弱了,有些灰心。21.5 C 比别人稍差。14.7
表3:学习土家族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以后,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态度变化的观察结果 学期初 学期末
贵子女在家里的学习情况,贵子女学习土家族音乐舞蹈后,在家的学习情况,A 从不看书; 82.5 A 在家背打镏子曲谱; 94.8 B 很少看书; 17.5 B 在家不背打镏子曲谱; 5.2 C 在家长的监督下看书。55.3 B 既背曲谱又看普通课本; 35.7
从表2可以看出,在期末时,在学习土家族民族文化知识与学生在普通课程学习上的自信心方面存在因果关系,通过SPSS——社会学统计软件包对原始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和卡方检验,二者呈现高度相关(卡方值为:19.4,df=2,P<0.0001),这表明通过土家族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学习对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课程的自信心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因为土家族民族文化是学生从小就略知一二的文化,与学生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容易产生共鸣,学生有信心学好它。通过一个学期的民族文知识的学习,学生学得了很多让家长和教师都赞不绝口的绝活,是土家族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尝试了一次成功的机会,进而增强了这些学生学习普通课程的自信心。
从表3家长反馈的信息来看,学期初这些学生在家里从不看书的占了82.5%,而在家长的督促之下勉强能看书的也只有55.3%,那也就是说还有27.2%(82.5%-55.3%)的学生在家长的督促下都不看书,实际上这部分学生对家长来说已经失控,他们是学习上的后进生,也是纪律上的后进生。让家长感到欣慰的是,通过一个学期的土家族音乐、舞蹈的学习,有九成以上的学生能在家静下心来学习土家族民族文化校本教材——背曲谱;让课题组的教师欣慰的是有35.7%的学生在家里除了背曲谱而外,还自主学习普通课本。
通过对王凯同学的个案研究发现,该同学在学习上、纪律上都表现不太好,他的班主任老师采取各种教育手段,效果均不明显。在课题组的老师们的耐心引导下,他加入了学校的土家族镏子队,学习一个学期以后,他的各方面学习态度均有好转,判若两人。王凯同学的家长亲临学校查看学校是采用什么方法将他的子弟转化为热爱学习的学生,课题组的教师亲自接待了王凯同学的家长,让王凯给他的父亲表演土家族打镏子,一连打了10个曲牌,要记住这么多东西,不用功是不行的,终于让他明白了王凯同学学习态度向好的方面转变的原因。
4、通过利用土家族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教师的科研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中国知网”用“永顺县民族中学”作为检索词,共有34条记录,其中2006年以前的记录只有4条,2006年以后的记录有30条。在2006年~2009年,课题组成员在《生物学通报》、《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物学》、《教师》、《教育前沿》、《成才之路》、《蜜蜂杂志》、《果农之友》、《中国蜂业》、《大众科技》、《农村实用技术》、《特种经济动植物》等公开刊物上发表各类文章30篇。由此可见,利用土家族民族文化开发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与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科研能力有一定的关联。
五、研究成果和成果的社会反响
1、课题组编写的土家族文化校本教材《神秘的土家——我的民族》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科院列为湘西教育科研“五百工程”①,拟在2010年出版。
2、课题组成员向圣明的文章„土家族摆手舞“迁徙定居‟的教学” 发表于《民族教育与文化》2009年第10期。
3、课题组成员彭明南、田桂芳的文章“土家族民族文化魅力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发表于《民族教育与文化》2009年第10期。
4、课题组成员王承赋的文章“土家族山歌《十月怀胎》的教学实录”发表于《民族教育与文化》2009年第10期。
5、课题组成员谢生玉、王承赋的文章“土家族摆手舞„兄妹成亲‟教学与反思”发表于《民族教育与文化》2009年第10期。
6、课题组成员田金科、田心娥的文章“以地方特色为依托,促进校本课程的研发”发表于《民族教育与文化》2009年第10期。7、2007年我校将土家族摆手舞进入 “两操”(早操和课间操)被《团结报》以“永顺民中全校师生共跳摆手舞”为题进行报道[6],并建议将此项成果向全州推介。8、2008年国庆期间我校部分八年级学生在“首届湘西芙蓉镇茅古斯文化节”舞台上进行土家族茅古斯表演,受到社会各界好评。此节目后又在湖南经济电视台播出,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9、2009年国庆期间我校七年级、八年级两个镏子队,在“永顺县芙蓉镇建国六十周年红歌比赛”中表演土家族打镏子,全场掌声雷动,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10、我校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研究课题组的教师,将在课题研究中形成的好的教研教改方法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其中5名教师获得县级“教学能手”称号,1名课题组成员由于在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方面成绩突出,被学校提拔为主抓教学教研工作的副校长。
六、几点思考
以往学校校本课程改革在传统的升学教育体制下被严重忽视,新课改将它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校本课程改革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对校本课程改革的认识存在误区。在现实基础教育实践中,不论是教育理论专家还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由于专业的限制,或由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角度与深度不同,也由于国家课程硬性的要求在时间与精力上制约与冲击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就出现了对校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没有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
作为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应是一项继往开来的大好事,理应得到民委、文化、教育等部门的关心和支持。
学校软硬件条件是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缺乏,制约校本课程的开发。
总体教育投入相对不足。2006年课题开题时,曾得到有关部门的许诺,答应拨款15000元作为本课题的专项经费,但这项拨款至今没有到位。为了本课题能够正常开展,学校先后从公用经费中抽出16000多元,才将这项工作得以完成。如果这项研究得到政府的经费方面的支持,将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和旅游开发中发挥积极的效果。
家长传统理念的制约。受传统的升学走出农村的教育理念影响,家长急功近利,对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不在意,认为考大学、多挣钱才是唯一出路。有一名学生的家长因为害怕影响其子女的学习,当着教师和全体学生的面把她的子女从土家族打镏子的训练场上叫了回去。这个实例也透露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将土家族民族文化知识引入校本课程之后,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往往举办一些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在举办这些活动时,如果教师没有把组织教学工作搞好,就会成为无心读书的学生闲逛的场所,势必受到学生家长的反对。
从本课题实施的3年以来,始终发现女生在土家族民族文化的学习热情始终不及男生,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五篇: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
一、开发背景
我镇是远近闻名的民间剪纸之乡,为了弘扬这一民族艺术瑰宝,我校结合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以适合民俗的剪纸为主题,剪纸用一种亲切、朴素、通俗、美观的艺术表现形式,能抒发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在教材的选编上,认真做了实践研究开发了适合我校的学情的教材。
二、指导思想: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内容
1、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2、具体目标
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教育人文化改造,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符合课程改革的宗旨。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
3、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简单的剪纸技法》
四、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保证机制
(一)学校成立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小组: 组 长:娄立鹏
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张振瑞
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具体发展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编委:张振瑞、王洪萍、杨永刚、徐贵库 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纲要或教材是课程的表现形式,是教与学的载体,在校本课程的构建中,编写教材或纲要,是最艰难、最关键的环节。校本课程研究小组,要组织一批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善于思考问题的、文笔能力比较强的教师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1)理论学习
组织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标准》。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树立大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2)专题研究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使教师掌握新课改理念,树立新课改意识,及时捕捉信息,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质,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活动实践
每学期,我们都计划按两个环节进行。
①年段研讨:每学期要以年级或年段为单位,对校本课程进行实践研讨。
②课程展示:每学年结合各教研组开发的校本课程利用教研活动对全校教师进行展示,努力倡导新教材要活用,旧教材要再创造,但无论是新教材还是旧教材,都要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抚民中心校 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