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蒙炳良赴甬挂职学习心得3(已重修改)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参加宁波教育名家“我的教育思想”研讨会有感
(会场休息留念)
(教育部专家点评)
离开家到宁波挂职学习将近一个星期了,虽然旅途奔波疲惫,但我感觉却是充实的,因为我们运气颇佳赶上了宁波市教育名家“我的教育思想”研讨会,通过聆听大师们的精彩报告和参与互动,在精神和学识上收获很丰厚,对学校的发展又有了更加丰富的想法。本来这几天我和育豪校长讲好了的,在未分下学校之前由有他执笔书写参加研讨会的简报交彭德华老师,并打上我的大名一并写上,可是,当聆听了三位宁波教育名家(名校长)的报告后,对我刺激很大,启发深远,遂提笔谈谈自己的些许感受:
我们首先聆听的是江东实验小学(四眼碶小学)校长刘光霞的报告。她的教育思想重在一个“和”字。刘校长坚持从传统教育思想出发,正视人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从包容、独特、发展三方面阐述了“和教育”的理念,提示了“和衷共济”、“和合包容”、“和而不同”的核心内涵。
特别是她对“和而不同”的阐述,她认为打造合作型教师队伍、构建和谐校园应该运用“和而不同”管理思想,应以“疏通”为主,而不是“封堵”,求同存异才能凝聚人心,形成教育合力。这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堤坝再高,不敌洪流”的道理,从而对构建和谐校园有了更高境界的思考。
下午是鄞州区东湖小学校长沈斌作报告,沈校长一亮相,不卑不亢、自信而干练,让人感觉这是一位有理想、有思想、有干劲的校长。
沈校长提出了“教育健康态”的办学理念,以“让每个孩子享受学习的快乐”为办学宗旨,从他的报告中知道,学校通过许多的活动和平台,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他特别注重教师团队建设,他说,“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沈校长系统和饱含深情地阐述了学习型团队、协作型团队、科研型团队和创新型团队的构建思想,他说,学校就像个煤炉,原来每个老师都是一个个烧红的煤球,新来的老师是黑煤球,新老师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也发挥自己的热,变成一个个烧红的煤球,让学校这个煤炉更旺。这个比喻非常的形象,喻意也十分深
刻,我想这就是学校工作之所以无坚不摧的力量之所在。
细节决定成败。沈校长特别注重管理中的细节,亲自牵头为学校的管理起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这些制度涉及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面。让每个教职工、学生和家长都置身于这个系统环境之中,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不管是领导班子还是家长,都能很快地进入学校教育管理角色,足见沈校长工作做的精细程度。
4月20日作报道的是宁波达敏特殊教育学校的刘佳芬校长,她作报告的题目是:“社区支持性融合教育”,该课题获得全国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学校通过建立“社区特殊教育协作理事会”,从而整合社区内外各种资源为己所用促进学校发展。听完报告,欣赏完残疾少年《感恩的心》的演唱,我和在座几百参会人员一样,为刘校长艰苦卓越、知难而进、永不言败的办学精神和残疾少年自强不息、奉献社会的精神所感染,报告会未结束,大家早已是热泪盈眶。可是,在感动和愧疚之余,回头想想我们自己,我们不早以建立了“村校共建农家书屋”、“村校共建医务室”等“社区支持性融合教育平台”了吗?,我们的这些做法和刘校长不就是异曲同工之举吗?可遗憾的是我就没想到把这一做法提炼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并用来指导学校的工作啊,这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成功校长必须具有独到教育思想的道理。为此在提问阶段,我眼睛紧盯主持人并把手举得老高,主持人给了我提问的机会,我就“普通学校如何对非正常学生进行教育”和”贫困山区如何与发达地区开展教育互助”的议题与刘校长进行了互动,刘校长不仅认真回答了我的问题,而且愿意以后常联系,共同进步。短短的几分钟时间,无形中拉近了宁波与麻江校长之间的距离,我们的互动过程在专家点评阶段,得到教育部和北京师范大学点评专家的积极评价。
通过聆听报告和参与互动,我发现凡是成功成名的校长,无不是“爱校甚
家”,敢于积极探索,又能在工作中反思,能够凝聚人心,秉持方法总比问题多这个想法,将学校工作做细做实,并能总结提炼成为自己的教育思想的人。
“思路决定出路,一个好思想造就一个好校长,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专家这个点评,我赞成。
蒙炳良
4.23午夜于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