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见》读后感研究生 暑期社会实践
学号:
研究生寒期社会实践报告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班级:
专业:姓名:
审 稿 人:
完成日期:2013年2 月20日
**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登记表
读健康书籍《看见》有感
作为当代研究生,为了响应学校研究生部的精神,充分合理安排寒假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寒假实践主题活动,以丰富自己的寒假生活,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竞争力。我利用寒假时间认真阅读了去年比较畅销的《看见》,作者是著名记者柴静。之所以选择这本书,不仅仅是因为朋友推荐,而是很早就开始关注柴静,喜欢她的纯净,喜欢她那股坚强劲,更喜欢她那骨子里散发出的健康向上的精神。
起初拿到这本书时,本能地认为在这本书中应该会有可以选择的标志性事件,或者会有描绘历史的雄心,然而,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柴静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这些人,让我们本身存在的一些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最后发现这种摇晃是危险的,然而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开始是柴静写自己刚进央视的心路历程,开始很失败也很失落,后来经过一番努力、领悟,才慢慢一点一点地渐入佳境。柴静身上有股子拧劲,这和她清秀的小小的身量不大相符。她主持的节目我也看得不多,但我知道她与众不同的地方,她采访的多是边缘性、尖锐的、争议很大的人物和事件,语气平静理性但不失锐气,往往能一语中的,很深入深刻,直插人心,有很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这种人,如果在国外传媒界,应该有更大的作为。
十年的时间,让柴静经历了波峰和波谷,十年的时间,成就了柴静,而她用叙述的十年,让我们明白了柴静的成长与生命的意义,还有一个作为记者的职业操守。十年前她因毫无工作经验而惨败,专做记者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在这十年之间,她也明白了作为记者的意义。
在《看见》中我们并不只是看见,还有感受,感受着《看见》中的成长与变迁,不只是柴静成长着,我们也会跟随着她的脚步成长。有一次柴静去采访曝光山西的污染事件,当地官员语带讥诮地问她,你是山西人吧,怎么不给山西做些好事?柴静答曰,“这就是。”很简短,有力,引人深思。2003年非典事件时,她和同事们不顾生死,置身一线,给全国人民带来很真实鲜活的报导,在现在这个和平年代,这也算是很英雄的行为了。
“《看见》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这是她的原话,可是就是她的最本真的一句话,道出她的朴实。她是央视最清贫的记者,可当采访她时,她却说感谢网友好意的同时,她表示溢美之词,不敢领受,“最近有条关于我是“央视最穷主持人”的传闻,很多人来问。好意我知道了,但请各位今后不必再提此事。我的职业身份是一个记者,与公众有关的部分只是我报道上的专业能力,在这个范围内欢迎任何讨论。但我的生活方式是我的个人隐私,我按我自己舒服的方式活着。这事跟能力和道德都没关系,没什么可自惭,也没什么可自得的,更谈不上“甘于清贫”。溢美之词,不敢领受。”而且她还表示,这么说对她的同事们不公平。
“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非常同意,人的一生,本来就是善良与罪恶,人性与兽欲不断交织不断干戈的过程。”这就是人,我们不可能一直善良或者一直恶下去,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伤害别人之后的忏悔与祈祷„„
在书中,柴静似乎给我们传达了三种精神:
一、生活中充满悖论。柴静的文字,有一种力量,一种有温度又有黏度的力量大多指向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夹杂着探索人性的热情,关照着那些为怜悯所涵纳的不安、恐惧与绝望。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她在不断地向自己发问,不断质疑,故而字里行间带有脆弱迷人的气质,与此同时,又因这种发问与质疑的持续性,这些文字拥有一种韧劲,糅合着作者的执拗与激情。但我猜,受过严格的逻辑训练的人,会对这样的文字产生些许不适,因为其中经常使用的,恰恰是“我的答案就是没有答案”这种的悖论式表达,而其思考的探究,也常止于最易达成共识的界面上,诸如:过程是有价值的;人性是复杂的;认识自我是艰难的;内心要独立等。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思考者那里,你都能找到相类似的句子,以及更精致的论证过程。
二、柴静说,我的理想是不断完善自我。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人的一生是不断实现自我意识的过程。当看见非典时期由于疫情的肆掠,运送病人的医生没有隔离服,只穿着普通的蓝色外科手术服时,我们明白了,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当看见偏远的双城中,出现了集体自杀事件,我们明白了,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当看见十几年遭受丈夫殴打都不曾还手,而在一天的晚上刺了他27刀的安华后,我们明白了厄运中的人多有一种对自己的憎恨,认为是自我的某种残破才招致了某种命运。直到书的末尾处,出现了这么一句话:曼德拉说,如果因为怕别人看到就不做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情,把它隐藏起来,那就等于说谁都不能做这个事情。如果自己把它做出来并让别人看到,那就等于说谁都可以这样做,然后很多人都会这样去做。
三、不仅要埋头苦干,更要抬头望天。梳理了思绪,能震撼人心的,往往存在于细节处。正如我们的教学,何尝不是一个在悖论中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面对既幼稚又成熟的学生,我们要懂得把握其两面性;面对既活泼又安静的学生,我们要懂得其差异性;面对既骄傲又谦虚的学生,我们要懂得因材施教。从实践中获取问题,到理论中寻找答案,并有机结合。
书名如其人,书如其人。于前者,可以看见柴静内心世界;于后者,从娓娓道来的故事或人生感悟中,透露出她对这个世界的关爱和对人性的剖析。于是,无论是关于人生的感悟还是对世界的觉悟,在《看见》里,都可以看见。
第二篇: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模版]
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经贸大学联合主办,由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承办的“产业政策与创新”两岸学术研讨会,尽管只有三天的会议,但是仍然倍感机会难得,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并且告诉自己要认真工作和努力学习会议内容,展现一个经贸学子的态度与能力,为了这次活动的顺利进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学术研讨活动的第一天,我们一行人先在学校集合,布置了一下会议室,然后乘坐学校大巴来到了石家庄植物园的园林会议中心,我们按照日程表上的安排在大厅里进行了任务分配,今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迎接来自北京和台湾的领导和专家们,而我本来是负责和商学院院长去火车站接来自北京的领导的,后来有了些变动,我和另两名同学在会议中心帮忙。平时很少有机会参加两岸会议,今天终于要等到来自台湾的专家了,内心无比激动。经过了一天的忙碌,终于陆陆续续将专家们都接到了会议中心,他们的行李很多,有很多的专业设备,我们帮他们的行李搬到了房间。一天的工作就这样结束了,虽然今天的工作看起来简单,但是实际进行中要考虑的因素却很多,比如飞机晚点,人员安排变动等,这些都会影响工作进程,因此,不能把看似简单的事情放松对待,做什么事情都要认认真真负责。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大家乘坐校车准备回学校进行“产业政策与创新”两岸学术研讨会,大会9:00开始,我们场务人员很早就到了,进行布置会场、摆放桌椅、安放桌牌等工作,说到这个摆放桌椅的相关问题,我觉得真的是个大学问,关于如何布局、先后顺序都是很有讲究的,不但要求级别顺序,而且要求能方便专家讨论,负责指导我们工作的程老师是让我非常佩服的,她指导的摆放方式很符合会议要求,更夸张的是,在下午进植物园会议室的时候,我们都非常惊讶,植物园会议室的布置和我们上午布置方式是一样的,这让我们几个都很佩服程老师。9:00大会开始,我被邢书记安排到去会议室递话筒,顺便去听报告,其他人负责茶歇。大会是由黄速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持的,首先是纪良纲校长致欢迎辞,纪校长言简意赅的发言引来了阵阵掌声,会场产生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接着分别是黄群慧(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所长、研究员)和杜紫宸(工业技术研究院知识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致辞,他们发
表了自己对这次会议的见解和期望。紧接着就开始了会议的主要发言,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主题是产业聚集与技术创新,分别由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张其仔和工业技术研究院知识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进行了发言,张所长讲解了《产业升级的雁阵模式》,杜主任阐述了他认为的《驱动台湾科技产业成长的关键》。第一部分的主题是产业政策的作用,共有两位专家主要讲述,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市场投资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江飞涛和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二研究所所长陈信宏,江主任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做了生动有趣的发言,陈所长发言的是《e化健康照护服务创新之服务概念与营运模式:台湾经验》,也是非常前沿的内容,让我们耳目一新。上午的会场学术讨论非常激烈,两岸专家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疑问和见解,相互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了学术交流。中午我们乘车返回植物园,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几个和其中坐在前排的两名专家聊了起来,发现他们很热爱生活、喜欢摄影,并且有发现美、欣赏美的意识,让我们感慨万分,一路上非常愉快。下午的会议在植物园会议中心举行。吃过午饭稍作休息后,两点开始了下午的会议,下午是三个主题发言,第三部分主题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分别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小企业研究室副主任贺俊演讲的《基于学术创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两岸产业咨询小组成员佘日新讲解的《技术商品化与产业创新》,这些都是高科技创新的内容,拓宽了我们的视野。第四部分主题是知识产权保护,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李明德做了关于《中国大陆<专利法>的最新修订动态》发言。第五部分主题:技术创新中的区域协作,由工业技术研究院知识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助理张超群我校商学院教授田学斌分别做了关于《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群聚发展-以工研院为例》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制度创新》的报告,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由黄所长和杜主任进行了大会的总结,他们指出了这次大会讨论的主要内容,肯定了会议的成果,并对今后两岸学术工作合作寄予期望。
第三天上午去华药参观,尽管路程很远、天气炎热,但是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十分愉快的,如果不是有幸参加这次会议,我想我应该没有机会参观这个我省的知名企业。进去之前先穿上防护服,首先了解了华药的发展历程、知名药品等内容,紧接着参观了厂房,厂房非常的大,里面都是全自动化的,全是机器在运作,2
我们边看边感叹着科技的力量。上午参观完华药后,下午到了我省赵县的百林禅寺和赵州桥,台湾的专家们都很开心,时不时地向导游询问,我也是第一次来赵州桥,也觉得很有趣,主要是和老师、专家一起来的,机会难得。晚上返回植物园,整个为其三天的活动结束了。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丰富了自己的常识,很好的锻炼了自己的才能,增强了自信心,锻炼了自己的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虽然说三天的时间很短,但对我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在这过程中不仅培养了自己在场务工作中认真负责的态度,也培养了自己的耐心和韧劲。相信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会对自己从学校进入社会带来很大帮助,在这期间所积累的宝贵的经验将会是我一生的财富。
第三篇: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从本科到研究生,六年多的大学生活,让我与华师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我得知被分配到华师大社区居委会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时候,内心涌动着无比的激动。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次接触基层、了解基层实际工作的宝贵机会,更重要的是我能够利用这次机会回馈华师,回馈这一片引导我逐步成长的第二故乡。
华师大社区居委会属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石牌街道办事处管辖,位于天河区中山大道西41号-65号,所管辖范围北至华景西路,南至中山大道,东接华南快速干线,西至五山路。总面积0.8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7231人,现有总户数4110户,户籍人口3518户,22018人,居民住宅栋数86栋,学校校卫队67人,辖内有6个生活小区:东区、南区、西区、北区、中区、高校教师村。高校社区的居民多为华师本身的教职工及其家属,文化水平普遍比较高,因此,当我第一天踏入华师大社区居委会的大门时,居委会的徐主任就语重心长的跟我说,在华师大社区居委工作,一方面要耐心和细心,要有恒心和毅力去完成看似简单,却无比繁琐的事情;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工作的技巧,要让社区的居民感觉到我们是真正为他们着想、为他们服务的人。伴随着徐主任的话语,我一个月的基层实习生活也就开始了。
整个实习期间,我的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兴奋好奇到无聊懈怠到自责反省到努力探寻到疲倦但欣慰充实,实习结束却仍意犹未尽这样一个过程。刚开始,我为能够到基层学习、为社区居民服务感觉无比的自豪与兴奋,希望自己能够凭着自己的能力,为社区做出自己的贡献,给居委会带来一些新的理念、新的变化。可是随着工作的开展,我发觉自己整天做得最多的就是资料的校对与整理、海报粘贴等等琐碎的事情,渐渐发觉自己原来那些所谓的新理念是多么的不切实际,到来之前踌躇满志的激情也在失望中慢慢消退,懈怠起来。就在我打算混着度过这个月的时候,班级讨论群里大家对工作认识的讨论,让我感到惭愧与自责,回馈社会、回馈华师,更应该从点滴做起,而不是不切实际的英雄主义。因此,在解开自己内心的心结以后,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在单位的工作,思考如何在这些看似平凡,却关系到广大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事情上,如何做得更快、更好。在广州创文明城市的准备工作中,我做的很多很小的事情,不断的学习和探寻工作的方法,每天的繁忙让自己感到疲惫,却很充实,让我深切感受到付出的快乐。虽然实习已经结束,但是这短短的一个月却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很多难以磨灭的记忆。现在向党组织汇报如下:
一、实习工作情况汇报
1.协助完成社区户籍资料及各户户主信息的校对与整理
为准确有效的掌握整个社区各户信息,华师大社区居委会在我前往实习前,便开始了对社区居民的资料校对与整理。我开始实习生活以后,这项工作变成为了我实习期间的主要工作之一。居民信息的校对、录入、整理,整天对着枯燥的居民信息,让我一度产生了厌倦,并根据要求仅仅与网上记录信息进行校对。当我把最后的归档文件交给徐主任的时候,徐主任以长辈的口吻,温和的问我说,这些户主信息你都和最新的在册资料校对过吗?华师的人口有一定的流动性,如果我们不校对在册资料,就算整理得再好,也不是最真实的数据,这样就失去原有的意义了。这些话当时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整天想着如何回馈华师,可是真正面对事情的时候,却在态度上没能真正的从居民实际角度出发,这是多么不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开始重视起来,认真的校对在册户籍的资料、并且抓住办老年人证的机会,与居民互动,了解各户最新的户籍信息以及相关资料。终于把社区户籍人员信息以及户主信息校对完毕。
2.协助完成社区青年志愿者活动资料汇编
华师大社区居委会地处华师,便利的高校资源,为社区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提供了优质的青年志愿者资源,近几年来,华师大社区居委会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积极组织策划了多项志愿者服务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为展现社区居民志愿者风采,迎接广州创文明城市检查,我参与了华师大社区青年志愿者活动资料的整理与汇编。主要工作包括:近几年来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情况登记表的整理、文件汇编、制作封面等。为全面展现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风貌,我仔细斟酌语句,以规范性的工作、丰富的资料,为社区志愿者活动的有效开展作出最有效的注解,得到了居委会老师的肯定。
3.协助开展社区创文明城市宣传工作
广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广州市民的一项大事,也是一项聚集了高人气的“民心工程”。广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围绕着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进行测评,并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主要评判依据,使人民群众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如何将创文明城市的目的、意义、标准带给社区的家家户户,让广大社区居民在理解广州创文明城市的基础上,提高个人素质,积极配合,为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而共同努力。因此,我与居委会的各位老师一起,不辞辛苦,跑遍了辖区内六个小区,深入各栋住宅楼贴创文明知识问答、发宣传材料,积极向社区居民宣传,虽然经常头顶烈日、四处奔走,但是,当我看到居民们理解甚至鼓励的眼神的时候,我知道创文明工作已经为大多数居民所熟知并理解。我也能和居委会各位老师一起、和华师大社区全体居民一起,为广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尽一份绵薄之力。
4.协助举办以“市民文明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为主题的社区论坛
促进华师大社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对城市公共文明建设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根据市文明办《关于开展“公共文明大家谈”社区论坛活动的通知》精神,我们居委会在8月19日下午积极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开展以“市民文明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为主题的社区论坛活动。为了举办好这个社区论坛活动,我与居委会的小李老师一起,共同策划、构思主题,并且在会议当天认真协助做好相关会务工作,保证了社区论坛的成功举办。
5.参与环境“卫生清洁日”专项行动,为华师美好环境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为积极响应广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部署,以高标准、高要求做好创文迎检工作,石牌街华师大社区创文责任组人员以及居委会全体干部整齐上阵,一连数天,准备好扫帚、铁铲、铁钳、洗衣粉、垃圾袋等所需的清扫工具,对辖区主要商铺路段门前的台阶、人行道、外立面等地方进行全面清洗,铲除商铺门前、墙壁、卷闸门等部位的牛皮癣。我与居委会孙老师一起负责华师大叫高教新村以及市场附近的卫生。每天都在外面达八个小时以上,用自己的行动,捍卫着华师的干净环境。虽然很苦很累,但是内心却很充实。几天的经历,让我经历了旁人从异样到理解到赞许的眼神变化,让我知道,或许我们这几天的工作并不能为华师带来多少大的变化,但是,从父母以我们的行动教育小孩的话语中,我却知道,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华师社区的小朋友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把环保意识带给他们。
6.参与其他相关工作
华师大社区的这一个月实习,除了协助完成社区户籍校对整理、户主信息登记、青年志愿者活动资料汇编、参与广州市创文明城市相关工作外,我还融入了华师大社区居委会这个大家庭,积极主动的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和他们一起讨论华师的点点滴滴、代表华师大社区居委会,参加红十字会的急救学习……
二、实习工作的感悟与收获
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已经结束了,但是我的思绪却远远没有结束。一个月的实习,带给我的可见收获并不见得很多。但是,却给予了我以往学习与生活中所无法获得的隐性财富。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大学生是一个充满理想、充满激情的群体,在我们的思想中,思考的是如何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为社会做出贡献、影响社会,改变社会,赢得社会的鲜花和掌声。因此都或多或少有着眼高手低的弊病。我也一样。刚到居委会,我曾想着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去改变居委会的工作方式、提高效率。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我才猛然发觉自己原先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一个对实际工作一点都没有了解和经历的人,却妄谈改变这一切。经过好奇兴趣到失落厌倦到最后的反省努力,我才真正的理解千里之行,应该始于足下。在我原先看来的小事与琐事,却是实实在在磨练自己能力与素质的磨刀石,如何从细节入手,全盘考虑,如何学会协调与平衡各方利益,如何学会让自己的工作被居民理解,都让自己在实际的工作实实在在的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作为一名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基层的工作中磨练自己,服务人民;而不是空谈理想。一句话,立志做大事,但必须从小事做起。
2.态度和能力就是最大的竞争力
态度真的很重要。刚刚进入居委会实习的时候,我总觉得一个信息技术专业的研究生来到居委会实习,好像十分的不相称。总觉得居委会这样的小地方,不会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但是我错了。因为我没有意识到所有的知识都是靠自己一点点地积累起来的。而更加老套的说话就是:学无止境。于是,我每天都准时地上下班,每天都微笑着面对来访的每一个人,热情的帮助有需要的人,真诚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排除困扰。我每天都用充实来把自己武装起来,用我热情和真情去切切实实的做事。总不让自己闲下来,发现可以做的事情就马上干劲十足。这样一来,同事们对我也更加热情了,很多生活上、工作上的事情都愿意与我分享。在我离开居委会最后的一天,徐主任和居委会的老师们一起送我出门口,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他们已经把我当成他们中的一份子。
态度真的很重要,无论我们以后将要从事什么行业,正确的工作态度都是必须的。在我们将要踏进社会这一门槛的进程中,调整我们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领导和同事们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很多。因而我很自豪的说:我这次的实习真的收获很大。短短的一个月我学到的是如何正确的待人接物,如何的在必要的时刻表现自己,并且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运用。因而我自豪,自信!
第四篇:《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
柴静的《看见》记录了自己的错误的失败,而没有把自己的荣誉和成功写下来,从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她的成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歌词相关读后感,欢迎阅读。
看见读后感篇一
看完柴静的《看见》,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个记者在十年以来的采访,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
看这本书,总让我很容易联系到自身。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最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静。从这些柴静中,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同,但总会有相似的心迹。我并没有像柴静那样轰轰烈烈的成长过程,也无幸像柴静那样有那么多人为她点燃明灯。事实上,我的成长之路才刚开始。曾经,我很害怕成长,很抗拒成长,因为成长之路没有那一条是平顺的,这条路上都布满的荆棘,我害怕我会承受不住,我害怕我会在这如迷宫的路上迷失,在《看见》这本书里,诚如我所想,我看到了未来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己成长的艰难,也看到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睑的,是她的成功,或者说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顺利通过成长之路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现实将要给我的挫折。
听过别人评价柴静的一句话:“柴静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瘦弱的女孩子,但她的节目很有力量。”柴静的节目我在之前从未看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个,看的是《告别卢安克》。在这个节目里,她的出镜率并不是非常高,但她在镜头前总是很冷静,无论是煽情的场景还是失控的场面,她总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在没有用多少笔墨写自己并且像白描似的《看见》里面也一样。但即使是这样的冷静,这样没有装饰和点缀的《看见》,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此中的酸甜苦辣。看了《双城的创伤》后,我的心情很抑郁,这种感情不浓却化不开;在《山西,山西》一章里,书记跟老头儿的那一番“国家是先发展再治理”、“有钱就能治理”的话,回荡在心头凝成郁结;在《真实自有万钧之力》一章中,看到那个没能求出小女孩,最终只能够给她两个糖的记者在嚎啕大哭时,我虽没有泪眼婆娑,但心里犹如被蚁啃噬一样。柴静带给人的力量,不是来自这些故事本身,而是来自于柴静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她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也让我们跟随着她去认识我们自己。
在《看见》的宣传片里,柴静说以前别人认为她是一个如林妹妹般的人物,但我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挥洒自如的女强人;书中以前的柴静是一个被批评后会“眼泪打转”的女孩,但现在的柴静无论面对什么都能够镇定自若;曾经的柴静一个心气高傲的文艺女青年,现今的柴静已经化茧成蝶。《看见》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别人的故事,也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自己的故事。
看见读后感篇二
第一次发现这本书是在同学的桌上,柴静这个名字虽早有耳闻但并没多少了解,只知道她是一个央视记者。吸引我的是它的封面,是怎样的一个记者能让身旁的老人笑的如此慈祥,小孩肆无忌惮地玩耍,而《看见》这一个名字又有种莫名的沉重感。
个人认为读的速度过快是对这本书的不尊重,一本书,二百八十八页,二十个章节,二十六万字,能描述的不算多,内容的厚重感却绝不允许你匆匆掠过,打开品读让人不禁停下来深思,合上又让人不舍。
“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看见》是柴静十年记者生涯的一个回顾,没有宏大的叙事,在讲一个个鲜活的,这十年中所经历过极具突出的事件里的人。这十年中,从娱乐节目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由第一次采访时的青涩,紧张,焦虑,到语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温柔杀手,再到现在的宽厚。她说关键不是别人能给什么,而是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如今的柴静正在一步一个台阶的爬上事业的最顶峰。她这十年中遇到过的挫折,苦难,感动,也许只有自己能够体会。那时的陈邙对柴静说: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幸福…十年的成长,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相比起来,我的青春或许不值一提,但青春对于每个人自身来说都是同样的刻骨铭心。像那年的高三,没有人会记得你考过多少分,没有人知道自己在排名榜前走开时失落的模样。但只有自己记得曾经做题做到教室里只剩自己,曾经在失败时痛苦地向朋友倾诉,只是因为不甘心。也许很多努力貌似徒劳无获,但对一个人来说,他得到的是博尔赫斯说的“时光流逝而我心安”。如今的柴静已经有成熟的淡然,在许多误解与反对的声音中她只是沉默、微笑。然而多少人知道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被埋在无意识之下。真相来自探寻,来自我们自身对世界的认识。而这个过程中,平衡是我们的道德责任。药家鑫的故事那时传遍了大街小巷,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件事。就如那时的我写作文常想着如何把这个人批判得再犀利一点,把这件事说的再有深度一点,然而看过这本书后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自己那所谓的观点不过也是从新闻媒体的观点得来,从没去深入了解和思考,然后得到自己的观点。柴静是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个儿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暴力才能解决问题。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作为家长却没有机会或者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失败的教育才会酿成如此悲剧。书中是抛开媒体对药家鑫杀人影响的大肆渲染,去关注事件的本身,关注真相,这也是柴静这本书一直想传达的观点。
身处网络时代的我们,面对形形色色网络信息,我们又是否能像柴静一样去关注真相,关注事件本身,面对社会又是否能多一份理智。像书中讲到的许多新闻事件,像华南虎事件、虐猫事件,当时的人们在看到新闻报道后是热议纷纷,网友的批判声也能压过新闻的本身,然而看过这本书后,有人会后悔曾经的妄下论断,也有人会因为刺痛的伤口而开始谩骂。而我学到的是在许多事情发生的面前,不必急于下结论,发表意见,很多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换一个角度或许你会发现缺口。对真相的拷问与挖掘,理智对待我们所见的不公,也许是我们该学会的一种能力。
《看见》这本书是柴静十年的心路历程,我自认阅历尚浅,她所抵达的高度是我不能触及的,但也正因为这样,读书的意义就显得更深远,从读书中经历他们的心路,在自己的领悟中成长,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第五篇:看见读后感
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读《看见》有感
借着这次参加新东方助教项目的机会,我阅读了柴静的这本《看见》,之前没有关注过这本书,也没有关注过这个人,短短三天只是读了这本书的皮毛,我觉得有好多内容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的品味。
很喜欢这本书的封皮,柴静与质朴的农民坐在一起,那种笑容很干净,很美。看了书的内容,感觉很真实,但是有些地方以我现在的经历和阅历还是不能完全理解的。之所以说是真实,是因为让我有一种画面感,尤其是关于非典的那一部分,记得两千零三年的时候,自己还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虽然听老师和家长说全国有非典了,很严重,每天上课教室里要放熟醋,每餐后要喝板蓝根,也是因为非典取消了六一儿童节的节目表演,但是那个时候真的不懂,觉得不痛不痒,好像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看了书里的内容之后,不知不觉已泪流满面,仿佛我也去过现场,一切好像如此真实,如此震撼,心中产生了一种敬畏感,柴静,真棒!
这本书看完,触动我的不仅仅是她非典的经历,更多的是这一路走来,她的经历,她的成长与蜕变。就像柴静在书中写到过“什么是幸福?这就是幸福,进步就是幸福。我的起点太低,所以用不着发愁别的,接下来几十年要做的,只是让自己从蒙昧中一点点解缚出来,这是一个穷尽一生也完成不了的工作,想到这点就踏实了”。十年前,当陈莽问她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的时候,她的回答是关心新闻中的人,就是这样一个回答,把她推到今天。十年的时间,成就了今天的柴静,但她依然是一种朴素的态度,坚定的走下去,是的,人生就是应该用最质朴的东西来彰显华丽。
十年的时间,每个人都能书写出一段不一样的成长经历,而我觉得不论未来我们能够走得多远,在现在的这个起点上最重要的是找到最真实的自己。陈莽也和柴静说过,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在成长的路上要勿忘初心。
现在我大三,我把自己归类为即将毕业的人,从上了大三开始,自己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紧迫感,自己在大学里也没少折腾,静下心来想一想,还是最真最朴素的东西才能支撑自己走的更远。现在呢,看着大四的学姐学长们忙着论文的答辩,在即将离开校园之际能够传授给我的的就是社会如此之现实,而看着大一大二年级的同学时,看到她们对未来无限美好的憧憬,也许这就是不一样吧。而我呢,想着自己未来的定位,想着自己未来的发展和规划,认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找到最真实的自己,知道自己当前最需要做的是什么。我从书中感受到,柴静在做新闻的时候,是十分充实的生活状态,可能熬到很晚,可能受伤了也要继续工作,我喜欢这种状态,年轻就需要这样一种状态,一种像阿甘一样傻傻奔跑、傻傻坚持的状态。
成长的路上时需要认清自我的,之前我也和同学探讨过,到底何为定位,不能仅仅做一个解释,而且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但是,这是自己的一个方向,我一直告诉自己,要给自己一个目标,未来的一个大的方向,有时我会困惑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到,清醒之后发现这样完全没有意义,能不能实现是要靠双手来创造的,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如果仅仅是以现阶段的认知来看未来的话,那岂不是很局限了吗,我也要做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境界,因为该来的总是要来的,是我的就一定会来到我的身边,光靠脑子虚幻的构想是没有什么实在的结果的。
然而,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这个过程又是漫长并且痛苦的。“没有人要我做这个节目,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能不能播。但我不管那么多,心里就剩了一个念头,我必须知道”,这是柴静在做非典节目时说的话,这才是放下自我,把自己拽进去做事的态度,并且她也做到了。再把它延伸到我们的身上,就真的是要放下小我,用一句我喜欢的话来概括就是“打破了才能重塑,放下了才能担当”,我们往往没有选择去做一些事情,或许是我们内心不够自信、不够勇敢,又或是其他的一些原因,应该相信一点,该做的总是逃不掉的,该经历的也是早晚要经历的,我也一直告诉自己,要以一种试错的态度,坦然的接受事实,不能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但是也要敢于面对、敢于接受别人的评价,虚心,并且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贪图一时内心的舒适,而拒绝了成长,害怕自己受伤,所以用一层厚厚的盔甲来保护自己。书中白岩松这样告诉过柴静:“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想想自己曾有过那么一段经历,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有压力,也有动力,忙的自己根本没有心思去考虑这样舒不舒服,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就是事情事情事情。
也许自己有些时候就是习惯性的考虑很多吧,但只有自己知道这种滋味并不好受,我最信任的人跟我说,你从小到现在,已经变得足够复杂了,而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放下很多包袱,让自己变得简单,就像父母这个年纪的大多数人,往往看事情都看的很开,叫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就是因为他们经历的多了,没有那么脆弱了。我想,柴静获取就是这样吧,从刚开始做新闻的青涩、文艺,慢慢的达到熟练的掌控这件事情,但是她也依然坚持自己要在成长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这个过程中唯一不能拒绝的事情就是成长。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得知道自己为何做这样一件事,读了大学,会让我们对一些事情理想化,等我们真正踏入社会之后,又要让自己从理想中脱离出来,回到现实当中。老师们也总是在提醒我们,找到大学真正的意义,搞明白为什么读大学,而不是随大流的心态。
其实我还想说,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还要有自己的信仰,而不是盲从。总是听别人说成功的人都是孤独的,都是能耐得住寂寞的。但是自己又不是很理解,我会和我的好朋友说,瞧我自己,好像一直是这个样子,没什么变化,翻出近几年的照片,不变的发型,不变的表情,但他很认真的告诉我说要耐得住寂寞,我听了,似懂非懂。说的通俗点就是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并为之坚持,即相信自己。而柴静,给我做了最好的鉴证,一个以揭露真相为己任的新闻记者,面临的诱惑与威胁绝不会少,庆幸的是,我在《看见》中看见了许多真相,在面对金钱与威胁而面不改色的柴静身上看见了新闻职业人的操守,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只有我们有自己的信仰,我们才能坚守自己的道路,不为各种诱惑所扰。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书的最后写到,在柴静演讲结束后,有位她的同行拍着她的肩对她说:“今天早上我特别不愿意来,但听你讲完,觉得有的事还是要把它当真,不然就真没意思了。”而柴静的演讲最后提到“一个国家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珍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很多事情经常提,大家就麻木了,但是还是要用心去感受,如果你觉得自己没什么明确的目标,那么按照她说的方向去做,并且真的能够做到,那么就已经很好了。
在阅读中的我,也不免在《看见》这本书中寻找着自己的影子。并不是我的经历与柴静有何相似之处,但是我想,在成长的道路中,不管经历过什么或者没有经历过什么,我们总有相似的地方。想到自己毕业后初入职场的青涩,迷失了自我的慌乱和惶惑甚至想要放弃自己的“出溜”,压力下的或软弱或尖锐,这些感受我们都曾有过或都将会有。不同的是,有些人,在走过了这么多路以后,把自己包裹地越来越深,盲目额适应别人,而忘记了最本真的自己,最终糊涂地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而柴静,一次次地放下包袱,越来越走进自己的内心,从而也能够走进更多人的内心。对于我自己来说,也要一次来勉励自己,找到真实的自己,坚持自己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