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友征文
《西南民族大学校友通讯》征稿启事
为使校友与母校、校友与校友之间进一步传递信息、沟通情谊、加强联络,值迎接学校60周年校庆之际,学校拟创办《西南民族大学校友通讯》(以下简称《校友通讯》),并将其作为西南民族大学校友总会会刊,半年一期。此刊面向广大校友,本着传播母校信息,报道校友业绩,联络校友感情,弘扬母校精神的办刊宗旨,力求做到内容充实、生动活泼、图文并茂、丰富多彩、文风严谨、实事求是。
《校友通讯》拟设定一些固定栏目,并根据情况增设调整栏目。现将拟设定的主要栏目名称及内容介绍如下:●今日民大:主要介绍近期学校各方面的大事、要事、发展动态和所取得的成绩。
●校园群芳:主要记述我校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或品学兼优的学生的典型事迹。
●校友会志:主要介绍校友总会工作动态,各地校友分会情况及活动,校友返校重聚活动。
●校友风采:主要介绍广大校友中的杰出人物以及有突出事迹的校友。
●校友文萃:刊登我校校友、师生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选登各种书法、绘画、摄影作品。
●缅怀师友:主要反映校友对当年学习、生活的回忆,对母校、老师的情怀,对同窗好友的思念。
●校友来鸿:主要刊登校友对母校和校友总会的祝福,对学校发展和校友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在校学子的寄语。
●校史钩沉:主要回顾学校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信息直通:刊登校友捐赠相关信息及校友总会的一些通报等。
为了使《校友通讯》稿源充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读性强,我们吁请广大校友(包括在校师生)踊跃来稿。稿件风格不限,体裁不限,题材不拘,散文、诗词、消息、通讯、专题采访、人物传记,书信、照片、书画、篆刻、思考性文件等均在征求之列,还可推荐海内外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校友和学校的报道。同时,希望校友和在校师生能对《校友通讯》的内容、栏目设置、印装及封面设计等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来稿一经刊用,将略付薄酬,赠送当期《校友通讯》,以表谢忱。此外,也欢迎广大校友刊登广告,支持或直接赞助《校友通讯》的编辑、发行工作。
《校友通讯》创刊号将于2011年6月1日校庆前面世,本期重点着墨于对学校建校60周年所思、所想、所感,热忱欢迎广大校友及在校师生踊跃投稿。创刊号截稿日期:2011年3月1日。
[投稿方式]
来稿请寄:610041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16号
西南民族大学校友会办公室 收
来稿面交:西南民族大学新校区北区行政楼804校友会
办公室
传真:028-85708672、85708688校友会办公室收电子邮件:xyb@swun.cn
(未尽事项可联系028-85708624刘艳妍)
[注意事项]
1.文章的主题尽可能按所设栏目考虑,若其内容涉及面广,可不受此限制。
2.每篇文章一般在1000至5000字不等,若其内容充实,不受此限制。
3.稿件应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如遇版权之争或其他问题,文者自负;推荐的文章请注明出处。
4.根据编辑需要,本刊会酌情对稿件文字适当修改或删节,望予理解。
5.稿件和照片尽量以电子文本形式交付。纸质文稿的原件自行保管,可将文稿复印件交寄本刊;电子照片像素不低于1200×900或1200×800;冲印的照片如需返回本人,请在来稿时注明。
6.来稿时请在信封或电子邮件主题栏目中标明“《校友通讯》征稿”字样,并附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双重”身份,即在学校就读专业、届别或当时职务和现在单位、任职),同时提供作者有效地址或联络方式,以便联系。
西南民族大学校友会办公室
二0一0年十一月十五日
第二篇:校友文化节征文
弘扬校友文化
争做模范公民
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浙江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理、工、文、经、管、法、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在我校办学110多年的历史中,各类杰出校友人才层出不穷,为我校增添了很多荣誉。如今,理工大学以多年积累下的校友资源为载体,充分发挥校友精神的感召力,发挥校友资源的凝聚力,发挥校友文化的传承力,形成了以“博学敦行,厚德致远”为校训的浙江理工精神。“以校友的事例弘扬主旋律”“以校友的品格传承理工精神”“以校友的成绩鼓舞在校生”“以校友资源带动再发展”这是理工大学一贯秉持的几大原则。
展望未来,在已取得的校友文化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我校继续打造独具特色的理工校友文化与精神内涵。建校110多年来,浙江理工大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恳工作,绽放精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学校以此为契机,大力宣传校友事迹,在大学校园中为广大学子树立榜样。校友的成长之路,奋斗历程可以激励在校大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设计目标来激发学生的动力,引导学生的行为。在此方式上,我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校友工作,建立校友联络服务中心校和院两级部门,以及校友会来联络校友,服务校友的回访工作。学校部门将各级优秀校友的事迹编辑成册,制成海报,在校园中传播,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深入发掘校友事迹的基础上,学校着力搭建宣传教育平台,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旨在“以榜样的力量带动人,以先进的事迹感染人,以奉献的精神激励人”,开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一是打造立体的宣传教育平台在校园网上建成了校友事迹传播网;在校园内设置“校友事迹”宣传橱窗;在教室楼梯间、楼道悬挂宣传标语,形成了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平台。二是注重校友与在校生的沟通交流。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校友回校进行交流,邀请知名校友回校讲学,传道授业解惑;组织在党政机关、以及企业等各界的成功校友回校访问、座谈,传授时代脉搏。
充分运用校友资源,发挥校友文化凝聚力,带动学校再发展一是运用校友资源,带动学校教学水平提高。邀请校友中的学术大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授,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学术理念,先进的理论知识,带回学校,传授给学生,提高学校教学的理论水平;邀请实务部门的校友,如著名企业家等到校为学生做实务实践 能力培训,邀请我校在基层工作公务员、自主创业者及乡镇企业家等优秀校友代表回校开展论坛讲座、座谈、互动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实践的能力。
二是运用校友资源,帮助学校发展。多年以来,由校友资助,先后在学校建立了各种奖学金”,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困难学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捐资助学体系。三是发挥校友资源,带动学生就业。在学校校友办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倡导下,通过整合当地校友资源,成立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校友直接在异地为毕业生服务和提供就业机会,加强了校友对学生思想上的影响。
一个校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校友就是一尊榜样,一个校友就是一份资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挖掘校友资源,传承校友文化,发扬理工精神,以校友文化凝聚人心,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人才,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第三篇:校友感想
校友返校日感想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曾经的学子已经成长为了可以独当一面的行业领头羊。他们凭着一腔热血在自己的事业上奋勇拼搏、吃苦耐劳、坚守岗位,一心一意地对待每一个客户。赢得了无数的赞赏,最终获得了应得的回报,有了成功的事业。
当然成功并不是说起来这么简单的,这其中需要大量的学习和练习,然后才能让自己值钱,在工作中就更需要勤劳主动。做事勤勤恳恳,细心耐心才能让别人欣赏。否则你拿什么跟别人比呢?
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失业的有很多,但是我们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第一,就业的优势在于我们的实用性很强,出来的都有良好的技能、专业知识基础。一上来就可以做事,而其他大部分学校的学员即使有了机会也不能上岗工作,只因为技能等等不过关。第二,我们学校在注重成绩的同时也注意能力的培养。各类丰富社团活动充斥身边,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也锻炼了自己的胆量。这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第三,学校为适应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开设了名利教育活动,主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习、感恩。
我认为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把学业学习好,特别是英语,它会是我们以后的重要技能,如果把英语学好了,在与别人共同竞争工作岗位的时候,就多了一个筹码,它是以后向上发展的必要技能。学习英语靠的是自己的自觉学习,多背单词,使自己的词汇量多一些。在以后面对外宾时不至于不知所措。
人生有两条路,一条是必须要走的路,一条是想走的路,而这条必须要走的路一定要走好。工作单位里智商重要,情商更重要。工作责任心、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以后的发展。一定要记住:有付出就有回报。技能是入职的敲门砖,现在银行部门对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在学校的时间里把技能抓上去。
我了解了校友们对母校的感情很深,虽然他们已经毕业多年,但是他们对昔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怀念,他们都觉得大学生活对他们的帮助和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在这里衷心地祝愿我们学校办的越来越好!
金融146 黄时栋
第四篇:校友通讯
校友通讯
2008年第4期
(总第6期)
本 期 要 目
●关注母校
·党委书记周应佳参加“2008教育发展论坛”会议
·省学位办领导来我校指导学科建设工作
·学校领导班子2008年暑期务虚学习会在洪湖举行
●校友会动态
·襄樊学院各地校友会举行成立大会
● 卧龙的足迹
·如椽之笔写风流——记襄樊一中数学特级教师王勇
襄樊学院校友会
2008年8月31日
●关注母校
党委书记周应佳参加“2008教育发展论坛”会议
2008年7月19日、20日,“2008教育发展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会议由湖北省教育厅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举办,旨在对我国未来一定时期教育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教育部原副部长、江苏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湛,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副主任周满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湖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路钢,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刘献君,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丁烈云等领导、专家、学者以及省内部分学校领导、地(市、州)教育局局长等参加论坛,我校党委书记周应佳作为论坛特邀学者应邀出席。
本次论坛会议以主题演讲和圆桌论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论坛分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教育改革”、“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教育改革的国际环境”等四大单元,围绕“如何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等若干主题,先后由王湛、范恒山、谢维和、戴家干、张力、周满生等领导、专家分别做了主题演讲。周应佳书记作为第三单元圆桌论坛的佳宾,针对“教育热点问题”作了简短发言。周书记提出的“二本院校发展”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等高校发展与改革的现实问题,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的积极肯定。
路钢厅长在总结讲话中认为,本次论坛“时间短、内容丰富、佳宾层次高、论坛质量高”,论坛“有思想、有观点、有讨论、有启发、有收获”。路厅长指出,会议为湖北教育总结过去和展望未来提供了一个框架,为今后五年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提出了重要思路。要求与会人员针对如何处理政府、社会和学校关系等现实问题认真思考,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省学位办领导来我校指导学科建设工作
7月31日上午,湖北省教育厅学位办韩习祥主任、张文斌副主任莅临我校指导学校学科建设工作。在李儒寿院长的陪同下,在致远楼四楼会议室听取了院长助理刘伦钊关于学科建设工作的详细汇报。
我校现在36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学校在规范本科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同时,紧紧抓住学科建设
这个龙头。2002年,学校确定了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原则。2006年,学校发布了《襄樊学院“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08年,学校再次制定了《襄樊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2008-2015)。其总体目标是到2012年左右,学校力争获硕士学位授予权,获批4-6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按照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化学与化工学科群、材料科学学科群、车辆制造与自动化控制学科群、历史文化与旅游学科群、经济管理学科群等6个学科群开展建设。
目前,我校拥有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立项建设的拟增列硕士学位点3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优质课程8门。现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247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356人;有享受国务院津贴、省政府津贴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有9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优秀教师”、“湖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学校设有“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1个,聘请7位知名学者为学校“隆中学者”特聘教授,聘请37名中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有27名教师被武汉大学等高校聘为兼职硕士生导师。
在听取汇报后,两位同志给予了积极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学校办学思路清晰、发展步伐稳健、目标明确、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学科建设思路清晰合理、措施具体得力等,同时并对学校学科建设工作的下一步发展和规划给予了很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并希望襄樊学院继续进一步加大对科研的支持力度,坚持以科研为抓手,带动学科建设。他们相信,襄樊学院一定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更上新的台阶。
学校领导班子2008年暑期务虚学习会在洪湖举行
8月20日、21日,学校领导班子2008年暑期务虚学习会在洪湖蓝田集团举行。全体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学校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计财处、学术委员会、高教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学习会。会议由党委书记周应佳主持。
学习会围绕“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学校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地学习交流,对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建设、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学校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建设发展,特别是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后,学校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下一步如何发展,要认真思考,认真谋划。
在学习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在高等教育的新形势下谋求学校快速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要打破旧有的思维方式、思维模式,眼界要更开阔一些、境界更高一点,要立足于加快学校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思考学校的发展,克服“小富即安”、“固步自封”等思想观念,强化开放意识,跨越发展。要改革现有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激发全体师生的活力,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实现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校园。
●校友会动态
襄樊学院北京校友会在京隆重举行成立大会
2008年7月26日,襄樊学院北京校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中盐饭店举行。襄樊学院原副院长朱新义,现任党委副书记、校友总会会长王化凯,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校友总会副秘书长王守忠、教务处副处长马永军等嘉宾和40余名工作、生活在北京地区的校友代表出席了会议。从77级到03级,各届在京工作的校友代表齐聚一堂,回忆往昔指点江山,激情澎湃的岁月;共叙山高水长的同窗情谊;同贺母校北京校友会的成立。整个会场内充满了浓浓的校友之情。
成立大会由84级校友李林同志主持。92级校友段仁保同志代表北京校友会筹备组做了筹备工作报告。会议通过了襄樊学院北京校友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87级校友、中国盐业总公司副总经理万建军同志当选为第一任会长。万会长首先代表理事会发表了讲话,他就北京校友会今后工作的展望、怎样为校友做好服务等方面谈了很多诚恳的、切合实际的想法。万会长表示:襄樊学院北京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全体成员将会团结一致、努力工作,竭尽全力为北京地区的校友搭建一个加强联络、增进友谊的公共平台。为母校襄樊学院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与帮助。随后,校友代表李志刚、鲜铁可、廖红漫依次发言,他们都对北京校友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和支持。大家一致认为襄樊学院在各地成立校友会即增进了校友之间的联系,也增强了校友和母校的联系,意义重大。最后,王化凯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王书记指出:首都北京人杰地灵,精英荟萃,校友们在京城不同岗位上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绩,为母校赢得了声誉,增添了光彩!他指出校友会要根据“两加强,三服务”开展各项工作,在促进校友事业发展、促进母校建设与发展和促进北京地区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前,北京地区登记的校友近400人。
襄樊学院保康校友会举行成立大会
2008年8月13日,襄樊学院保康校友会成立大会在保康县教育局会议室举行。襄樊学院党委副书记、校友总会会长王化凯等嘉宾和50余名校友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推选76级校友肖明诚同志担任保康校友会会长,张祖涛同志任秘书长。目前,保康县登记的校友达到760多人。
襄樊学院宜城校友会举行成立大会
2008年8月15日,襄樊学院宜城校友会成立大会在宜城宾馆举行。襄樊学院党委副书记、校友总会会长王化凯等嘉宾和近40名工作、生活在宜城市及周边乡镇的校友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会议推选85级校友尚瑾同志担任宜城校友会会长,李秀东同志任秘书长。目前,宜城县登记的校友达到820多人。
襄樊学院咸宁校友会举行成立大会
2008年8月16日,襄樊学院咸宁校友会成立大会在咸宁市举行。襄樊学院纪委书记魏跃春等嘉宾和近30名工作、生活在咸宁地区各地的校友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会议推选91级校友熊鑫同志担任咸宁校友会会长,汪新炳同志任秘书长。
襄樊学院十堰校友会举行成立大会
2008年8月18日,襄樊学院十堰校友会成立大会在十堰市举行。襄樊学院副院长、校友总会秘书长丁世学等嘉宾和近70名工作、生活在十堰地区的校友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会议推选82级校友王大林同志担任十堰校友会会长,朱德华同志任秘书长。目前,十堰地区登记的校友达到360多人。
襄樊学院孝感校友会举行成立大会
2008年8月20日,襄樊学院孝感校友会成立大会在孝感市举行。襄樊学院体育学系党总支书记何忠等嘉宾和30多位孝感地区的校友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会议推选78级校友夏金元同志担任孝感校友会会长,朱健同志任秘书长。
襄樊学院上海校友会举行成立大会
2008年8月23日,襄樊学院上海校友会成立大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外宾楼101会议室举行。襄樊学院党委副书记、学校校友总会会长王化凯等嘉宾以及生活、工作在上海的30多位校友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大会由82级校友李炳安主持。会议讨论通过了襄樊学院上海校友会章程,选举产生了上海校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等理事会成员。会议推选77级校友周襄文同志担任上海校友会会长,黄辞海同志任秘书长。目前,上海地区登
记的校友近300人。
襄樊学院鄂州校友会举行成立大会
2008年8月26日,襄樊学院鄂州校友会成立大会在鄂州市凤凰山庄国际会议厅举行。襄樊学院副院长、校友总会秘书长丁世学等嘉宾和近30名工作、生活在鄂州市的校友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会议推选81级校友夏汉桥同志担任鄂州校友会会长,陈绪满同志任秘书长。
襄樊学院南漳校友会举行成立大会
2008年8月31日,襄樊学院南漳校友会成立大会在南漳县林业局会议室举行。襄樊学院副院长李本林等嘉宾以及30多位工作、生活在南漳县的校友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会议推选80级校友李光斌同志担任南漳校友会会长,方明同志任秘书长。目前,南漳县登记的校友达到580多人。
●卧龙的足迹
如椽之笔写风流
——记襄樊一中数学特级教师王勇
王勇,湖北省著名数学特级教师,湖北省教科研学术带头人,湖北省优秀教师,襄樊市首届名师,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湖北襄樊市第一中学副校长。长期从事中学数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成绩斐然,已在《数学通报》、《中国考试》、《考试》等30余种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800余篇,主编或参编数学科普读物200余本,近20次获论文或科研成果奖。近年来多次被评为襄樊市“杰出青年”、“模范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现任《高考》期刊“数学栏目”主持人,《课堂内外》、《数学教学研究》、《中学理科》等杂志社的特约编委,《求学》、《高中生》、《中学生数理化》等杂志社的特邀撰稿人。
一、年轻有为,25岁下派任副校长
1984年,襄樊市市属重点中学——襄樊一中,分配来了一位年仅18岁的瘦高个儿数学教师。谁也没想到这位毕业于襄樊学院(原襄阳师范专科学校)的小伙子17年后竟成了目前湖北省最年轻的数学特级教师,竟成了全国著名数学学科带头人。到了襄樊一中的王勇老师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如锥处囊,逐渐成了一块很有成色的、闪闪发光的“金子”。经过六年的锻造,王勇老师英姿勃发、豪情万丈,于无形中成了领导赏识的对象。王老师到襄樊一中的第二年就被任命为团委副书记。1991年年仅25岁的王老师得到领导的高度信任,被下派到襄樊市第十三中学挂职锻炼,担任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期间,王勇副校长带领十三中全校教师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在短期内使十三中的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使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并在期间指导了该校青年教师张明安、颜国学等,使他们迅速成长为襄樊市第十三中学的后备良才。王老师的突出工作业绩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评价。
二、著作等身,二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
自踏上三尺讲台,王老师就深感现在的学校真正缺乏的不是教书匠,而是缺乏科研型教育者。王老师懂得只有善于总结教学规律的老师才会真正使其教学水平不断上升。于是王老师教学之余拿起了手中的笔,没想到这笔一拿就一发而不可收。据不完全统计,王老师自1989年开始至今已在30余种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0余篇。在《数学通报》、《中国考试》、《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数学杂志》、《中学数学》、《数学通讯》、《数学教学》、《中学数学月刊》、《中学教研(数学)》、《数学教学研究》、《考试》、《求学》、《高中生》、《中学生》、《高考》、《高考金刊》、《中学生数理化》等各种学术刊物上都常见其作。其中《一堂开放式的数学复习课》、《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高三数学总复习的实践与思考》、《浅谈反例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作用》、《高考数学总复习要注意“十化”》、《高考填空题中的创新题型剖析》、《小题大作,价值连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几点尝试》、《例谈解题中的重要策略》、《求一元二次方程的参数时常犯错误剖析》、《排列组合应用题中的分配分组问题导析》、《动态几何题分类解析》、《有关的试题的“交汇性”》、《以空间图形为背景的轨迹问题》等文章不知令多少老师、学子获益。更可贵的是王老师并没有因为自己2001年成功登上中学教师的塔尖——被破格评为特级教师之后而驻足,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相反更是勤耕不辍。王老师近年写的《动态几何问题分类解析》一文发表于中国教育权威期刊《考试》(2002年第1期),连续在《求学》杂志上发表长篇文章指导学生科学备考;《高等函授学报》曾连载王勇同志四篇有关中学数学教学的系列文章。王老师现是《高考》、《课堂内外》、《数学教学研究》等八家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和通讯员;是《求学》、《高中生》、《中学生数理化》等杂志社的特邀撰稿人;名字被列入《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及《中国数学教育名人辞典》。认识王老师的人称王老师这人是勤奋的、和蔼的,但王老师更厉害的是他手中的笔,他那如椽之笔让人深感可望而不可及,让人除了佩服还是佩服。王老师主编或参编数学科普读物200余本,如《初中数学标准化试题分类精编》、《高中数学总复习》(下册)、《立体几何一题多解》、《著名不等式》、《数学能力培养与训练》、《青春的旋律》(德育辅助教材)、《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高中数学复习与测试》、《初中数学竞赛辅导》、《高考任我行》、《高中总复习精典聚焦》、《高考新知本(数学)》、《中学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等。
那么王老师是不是只会“动手”而不会“动口”呢?非也。许多听过王老师课的学生都说:听王老师讲课真是一种艺术享受、王老师真是天才演讲家。王勇老师不仅善于总结教学规律而且善于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王老师常年自费订阅教育教学杂志60多种,博采众家之长。他授课很讲究艺术性,深受学生欢迎。王老师多次在校级、市级优质课竞赛中获奖,教学效果十分显著。1991年4月主讲的初中毕业年级复习示范课的教案已选入全国师范类统编教材《初中数学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书;1992年10月在全市高中数学优质课竞赛中,“立几绪论”课荣获一等奖;2000年5月主讲的高三年级复习示范课“高考填空题中的创新题型剖析”,反响强烈,这节课的教学实录已在湖北大学《中学数学》2001年第2期上发表。他1994年任班主任所带的高中毕业班的高考成绩,单班上省线44人,数学单科过省有效线48人,名列襄樊市首位。1997年及2000年两年的高考数学成绩单班过省有效线人数均超过50人,名列襄樊市前茅。他是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级教练员,所辅导的学生在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中曾荣获省二等奖。
三、春风夏雨,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王老师深知一个人再能干、本事再大,他也不可能撑破天。一个老师再能教,他也不可能去教所有的学生。社会需要精英,更需要群才。所以王勇老师课余总是热心辅导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作出了显著贡献。1993年至今,王老师一直热心指导青年教师钻研教材教法,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辅导青年教师撰写教学、教研和科研论文。以“传、帮、带”的形式给他们以具体的指导。王老师在本校所指导的青年教师有叶德凤、余学东、王必挺、吴天伟、李园等。这些青年教师现在不仅均已成为襄樊一中的教学骨干,而且在王老师的指导下也发表了数篇教学教研论文,经王老师悉心指导的青年教师共计20余人。由于在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因而王老师倍受青年教师的尊重和信任。
四、心虔志诚,勤勤恳恳为襄樊一中发展尽己力
王老师为人正直,勤劳朴实,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之中,不计名利,勇挑重担,为襄樊一中的生存和发展操真心,办实事,深受襄樊一中教职工的信任。他自费订阅党报党刊,加强政治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做到深刻领会,切实掌握;他关心国内外大事,积极参政议政。
首先,王老师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把“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解学生所难,释学生所疑,纠学生所错”作为自己的执著的追求。他锐意创新,开拓进取,所带的班多次被评为
“红旗班”。他的学生多次在市大型竞赛活动中崭露头角,屡占高枝。王老师爱生如子,曾资助多名家境贫寒的学生使其顺利完成学业,还以书信的形式为全国各地数百名中学生解答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王老师知道只有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更好地、更有利地为他人服务。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王老师逐渐走上了管理岗位。王老师在任校团委书记期间,襄樊一中团委多次被团市委授予“红旗团委”光荣称号,他个人多次被评为“模范团干”。这期间他参编了《青春的旋律》(德育辅导教材),在《学校思想教育》(1992年第3期)上公开发表论文《办好少年团校加强团前教育》。
王勇老师任襄樊一中教导处主任期间,起草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和教师奖励细则,如《襄樊一中教师教学工作规范58条》、《襄樊一中教学质效奖奖励细则》、《襄樊一中学生评教实施方案》等,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为襄樊一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他的协调下,教导处工作有声有色,井井有条,多次被评为“文明科室”。他个人在中层干部年终评议中,得优次数一直排在首位,这充分体现出王老师具有很强的教学管理能力。为此《襄樊日报》(2004年5月30日)“名师风采”专栏以题为“耐得住寂寞的特级教师”专题报道了王老师的先进事迹。
随着王老师工作业绩的彰显,他不但赢得了上级的肯定,也赢得了一系列的荣誉:1987年、1991年、1995年三次被评为襄樊市“教坛新秀”;1987年被团市委评为全市“青年新秀”,并荣立一等功;1992年,被市政协授予“创三新”活动“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被评为襄樊市“高中骨干教师”;1999年被评为襄樊市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工作者;2000年被评为襄樊市“百名青年教师标兵”;2001年被襄樊市委、市政府授予襄樊市“优秀教师”称号;2002年被评为第四届“襄樊优秀青年人才”;1989年、1994年两次当选为市政协委员;被市中级人民法院聘为廉政建设监督员,被市公安局聘为警风警纪监督员。其他各类奖励还有20余项。
五、张弛有道,尽显英雄本色
看了以上种种介绍,有些人一定认为王老师是位十足的工作狂,缺乏生活情趣。恰恰相反,王老师不仅会工作而且会娱乐,不仅工作干得好而且各种文体活动干得也好。王老师对学生主张要会学习,该玩时就好好玩,该学时就好好学。其实王老师对自己也是这样要求的,干工作时一定要拼命干,需要放松时一定要好好放松。王老师身高臂长,天生是块打排球的料,所以不管是在学校排球队还是在市排球赛场上都能见到他的身影。看到赛场上他那生龙活虎的样子,让人根本看不出来他已是四十出头的人了。而且王老师在赛场上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每球必争,每一险球拼命去救。谁要是打不好,他就和谁急。看着他那认真劲儿,有些老师感叹王老师打球真如其做人。另外,王老师羽毛球水平也很高,围棋也是业余初段,中国象棋水平更是十分了得。同时王老师还有一绝,那就是他担任婚礼主持人绝对是准专业水平,王老师至今已主持婚礼100余场。虽然王老师取得了如此的成绩但他依然很谦虚。襄樊一中年轻老师常常表达对他的钦佩之情,可王老师却说:“你们只要愿意拿起笔,说不定比我还要强。再说这些成绩都是过去的了,以后我还要更加努力。”
那么,在此就让我们在更加广阔的天地里仰候一个更加风流的人物——王勇老师吧!卧龙的足迹远方有一片洁白的云!
第五篇:校友报告会
张运于2004年6月毕业于工业设计专业,在校期间曾发起校园跳蚤市场,开展闲置学习用品置换,创办杨帆创业社,并积极展开创业的尝试。毕业后,在好孩子电动车厂作为储备设计师一年,次年创办昆山龙宇公司,主营工艺品的特殊定制和墙画的绘制。2011年成立弘景景观工程有限公司,主营生态庄园和高档别墅的设计施工,业务遍及江浙沪等地区。
肖建波,2001年毕业于盐城工学院化工系应用化学专业工业分析方向,2005年6月获中南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与盐城工学院联合培养,指导老师陈景文教授);2009年6月获中南大学应用化学博士学位(与盐城工学院联合培养,指导老师杨春生教授和陈景文教授)。2007年10月-2009年5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在日本冈山县立大学从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研究,2009年3月获该校营养学博士学位。2013年1月,获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将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从事客座研究。现为安徽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就职于安徽省应用技术研究院,从事天然活性物质的营养与代谢研究,是我校毕业生中少有的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杰出校友。自2009年以来,肖建波在国际SCI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1篇入选2011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其中一区19篇,二区11篇,影响因子大于4.0论文17篇,他引500多次;与他人合作发表SCI论文30余篇。在美国、日本、捷克、英国等召开的国际会议做报告5次,担任国际会议学术委员3次。目前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的副主编、编辑和客座编辑,被邀请审理稿件120多篇次,并2次获美国化学会出版集团“感谢证书”。
王志梅女士是我校普机82级校友,自2008年开始,连续五年在机械学院设立校友奖学金,每年资助4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生均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