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门内外-林建华在2013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校门内外
--林建华在2013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13年06月29日
21:
41亲爱的同学们:
六月烟雨下江南,栀子花开到荼靡,大家从此迈出校门。明天,无论你走在异域求学的路上,还是踏上事业的旅程,母校都祝福你,健康快乐、鹏程万里!
同学们,在今天这个重要的时刻,我想与大家分享校门内外的感受,只愿今后你们青春的梦想能更高地飞扬!
走出校门,你会发现学习远未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我们将终尽一生的光阴和心血,修读学业、事业、家庭这三门必修课。
校门内我们讲人才培养,校门外更看重人格养成;校门内我们重视专业,校门外更需要通才;校门内我们追求真理,校门外更重视伦理;校门内我们强调精英教育,校门外还需要有平民意识;校门内你在逻辑中寻找答案,校门外你将在忙乱中寻找问题;校门内你在课程中学习将来如何大有作为,校门外你将在碰撞中领略什么是君子有所不为;校门内你在熟悉中学习表达,校门外你将在陌生中学习倾听;校门内你在精准中学习公平,校门外你将在宽容中学习吃亏;校门内你的成绩离不开细致,校门外你的成就需要格局。
同学们,在社会这所更大的学校中践行青春的梦想,你需要训练自己的智慧。人生的智慧有三个层次:底层是学习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所谓知道;中间层是掌握物尽其用的做事能力,所谓做到;最高层是悟透自己和别人想要什么的能力,所谓悟道。
同学们,很多人学了一辈子,只把时间精力花在了最底层。在每一天忙碌过后,如果你想把世界看得更真切,你就要常常训练自己,把目光从热闹处移开,把身体从喧嚣中移开,放目光更长远,让心灵更宁静,因为,选择做正确的事远胜于只会把事情做对!
明天走出校门,稚嫩终将远去,我们期待身边的亲友感受到成熟,而成熟首先意味着责任。对家庭尽责,因为你曾许下承诺,给他们幸福;对同事尽责,因为彼此相依才有机会实现梦想,要学会关爱和支持,浇灌信赖之花。在将要担当起的诸多责任中,最需要的是对自己负责。在这个充满碰撞的时代,意志容易被怀疑摧毁,利益与道德饱受纠结,爱与尊重变得更加艰难,彼此的真诚和相拥,却从没有像当下这样如此稀缺,而焦虑已经成为城市中的流行病。
傅雷先生在翻译《约翰〃克利斯朵夫》时曾写下献辞:“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无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英雄决不是永无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成熟就是“在你要战胜外来之敌前,先要战胜你内在的敌人”。同学们,流淌着“求是”血脉的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以此为家国负责,因为我们今天所做的事情,都可能正在改变历史的进程。人生岂能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走出校门,在寻找自己未来事业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最为重要。人生贵在坚持,赢在心态。如果你有兴趣,其实不必为起点的高低而过多忧虑。达尔文说:“存活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种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种
群,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积极反应的物种”。兴趣是激发每个人积极反应最持久的内在因素。当有兴趣在时,你的内心会视困难为挑战,你会主动探索,你会自我驱动,你会不自觉地快马加鞭。
同学们,与其四处张望,不如从这里出发并肩前行!要知道,成功从来不是靠逻辑推理而来,而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幸福从脚踏实地中生根发芽。我知道,你们中的一些人将继续求学,一些人将开始职业生涯;在背上行囊出发之前,一定要问问自己的内心。
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第一次以校长身份,向你们致以由衷的祝贺与祝福。相识之日却是分别之时,求是园满满的离愁别绪,也有我的一丝淡淡遗憾情怀。庆幸的是我们拥有共同的荣耀,此生,浙大血脉已将你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岁月渐行渐远,记忆却从此变得鲜活,你们青春自信的生命如此灿烂,求是创新的血脉永远澎湃着浙大人的心海,让我们坚信未来!
第二篇:北大校长林建华在2018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北大校长林建华在2018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勇敢担当,学在路上
编者按
2018年7月10日、11日,北京大学2018届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邱德拔体育馆隆重举行,校长林建华在毕业典礼上发表了题为《勇敢担当,学在路上》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勇敢担当,学在路上
林建华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嘉宾,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又是一个离别的季节,这也是收获与感恩的时刻。祝贺大家顺利毕业!让我们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每一位同学!
从今天开始,大家将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旅程,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欣喜也会有艰辛。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事情,需要做出判断和选择。有的选择让你幸运和自豪,比如说,你选择了北大,选择了刻苦学习,才有了今天的收获;有的选择可能使你纠结、甚至煎熬;其实不要紧,我们都是凡人,都难免犹豫、寂寞和焦虑,只要我们确信,确信良知、确信美好、确信未来,就会坚守正确的价值判断。纠结和艰辛都会成为财富,成为岁月长河中最宝贵的礼物。
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几周前我去了弥渡,这是云南大理的一个县,北大的对口扶贫县。进入弥渡,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郁郁葱葱的山川和一片片梯田,山上散布着星星点点的居屋,景色别有一番诗意,让人心生陶醉。第二天,我们开始走访山上的贫困家庭。经过几年的扶贫攻坚,山区的道路、住房、通讯条件都有了改善。但那里的生存条件很差,缺地少水,靠天吃饭,即使是好年景,也仅够填饱肚子。我们看到的一些家庭几乎是家徒四壁,吃用的水全靠水窖收集,甚至连灶台都是用石头临时搭成的。政府希望大家搬到山下,但都不愿意。
我很理解他们。半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大山,对他们而言,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未知的恐惧和不安,当然可能还有对儿时记忆的眷恋。学校的房子是村里最好的。天真稚气的孩子们,眼中充满了渴望,他们渴望学习,渴望走出大山,渴望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孩子们质朴的愿望和纯真的言语让人心碎。看到苦苦支撑的教师和闭塞险恶的环境,我的内心充满了深深的忧虑。我真心希望孩子们梦想成真。
在大山深处的牛街乡,我们也看到了另一番景象。村子内外有很多古茶树,有的已经存活了近千年了。建立不久的茶场虽然还没有盈利,但充满喜悦的村民,让我们体会了大山的慈祥和恩惠,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力量。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光华、经院、国发院、法学院、国关、艺术学院、信息学院和工学院等8个院系。他们参与了对口扶贫弥渡的8个乡镇。我们的很多老师都多次深入偏远的乡村,出谋划策、寻找资源、筹措资金,帮助兴修水利、发展产业、改善教育和人们的生活。
我还要感谢在弥渡挂职和支教的师生,感谢所有参与对口扶贫的老师和同学们,感谢他们辛勤的付出和深厚的情谊。
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是北大?什么是北大人?北大是一所伟大的学校,她的伟大不仅体现在卓越的教育和学术上,体现在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上,还体现在对社会正义的不懈追求和深深的人文情怀上。
早在一百年前,蔡元培就提出“劳工神圣,人人平等”,并倡导创办了“校役夜班”,傅斯年、罗家伦等一批学术大家亲自授课。邓中夏、廖书仓等人还组建了“平民学校”、“平民教育讲演团”,传播知识、唤起民众的自觉。直到今天,北大仍然保持着“平民学校”的传统,很多在工勤服务岗位上的工友,白天工作,夜间学习,在这里追寻着自己的人生梦想。你们中也有很多同学,担任了这个学校的志愿者工作。北大永远要追求卓越,但我们的精神应当是平等的,我们的心胸是开放的,我们的爱是没有疆界的。
北大人满怀着一腔的青春热血。在艰难险阻的中国第一次西部科学考察中、在千里跋涉的西南联大路上、在祖国的西北边陲、在荒漠深处原子弹的实验现场,到处都可以看到北大人坚定的足迹。
今天,有更多的北大人选择去西部、去部队、去基层,去开创不同的人生。“只要天下还有贫穷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贫穷中;只要天下还有苦难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苦难中。”林毅夫老师的这段话道出了北大人的心声和胸怀。
同学们,我们国家的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消除贫困是一场实现全面小康的攻坚战,也是一代代北大人的追求和理想。我们要感恩弥渡。作为一所学校,我们能为弥渡人民做的事情并不多,对弥渡脱贫的贡献可能真的微不足道。但弥渡人民却给予我们极大的信任和关照,使我们能够亲身体会消除贫困的艰辛,使我们能够在实践中磨练意志、践行理想。我们从弥渡人民身上学到的、体会到的精神营养和力量,远远超过了我们能够给予他们的帮助。谢谢他们!
两个月前,总书记来到北大考察,希望青年人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人生就像是一部书,每个字、每一行、每一页都是用我们的行动书写的。责任并不是一个甜美的、轻盈的词汇,而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负重前行正是一代又一代中流砥柱最美的英姿。
当你帮助山区孩子实现梦想的时候,当你用智慧和勇气帮助人们摆脱贫困的时候,当你的科研成果造福社会的时候,当你竭尽全力使无助的人重燃生命之火的时候,你是在用爱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帮助别人就是在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感恩与珍惜会使你的心胸更宽,奉献与付出会使你的视野更广。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我们要思考和探索大道理,更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最后,再次感谢大山和弥渡人民给予我们的爱和包容,让我们谨记为国家、为民族复兴奉献与奋斗的誓言,也让我们为身边认识或不认识的每个人绽开我们的笑脸。
从此后,无论披星戴月、跋山涉水,无论身在何方、从事什么职业,愿北大人远离平庸、勇敢担当、学在路上!
祝大家一路平安!谢谢!
第三篇:届毕业典礼上讲话
在 在 0 2020 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同志们,大家好!
受疫情影响,今年,我们只能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 2020 届毕业生举行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首先,我代表全校广大教职员工向圆满完成学业的 4901 名本科生、1170名研究生和 64 名留学生表示祝贺!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你们的亲人、朋友表示感谢!
同学们,夏天是沈师最美丽的季节。今夏的校园,依旧鸟语花香、风景如画,但却明显缺少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到格外寂寞与冷清。百鸟虽鸣叫,声音却有些嘶哑,因为你们不在,它们无以争鸣;百花虽盛开,颜色却有些暗淡,因为你们不在,它们无以争艳。美丽的大学校园,你们才是最美的风景。半年多来,你们克服种种不适应、不习惯、不方便,自觉居家隔离、主动配合体温检测与出行管控、积极投入线上学习,使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此,我向你们表示真诚谢意、表达诚挚问候!
同学们,在抗击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特大疫情过程中,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使中国成为最果断迅速、最富有成效控制疫情的国家,并成为全球抗疫的引领者、指导者、支撑者。这场抗疫大战,不仅再一次刷新了中国速度、中国力度与中国温度,而且充分展示了中国能力、中国实力与中
国魅力,特别是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牺牲奉献、遵规守纪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再一次得到全新阐释、鲜活展示与完美升华。这些伟大精神是你们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希望你们带着伟大的抗疫精神迈出校门、走向社会。
同学们,疫情终究会被战胜。特别是在中国,疫情也必然会被战胜。不论是大洪水、大雪灾、大地震,中国从来没被压垮过、从来没被打败过。所以,非常时期必将过去,我们的生活必将进入“新常态”。即使需要我们同病毒做长期斗争,那也只能是改变一些我们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却不能成为我们的精神负累、不能成为我们的心理负担,更不能成为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阻碍,更不能成为我们成就辉煌事业的阻力。今天,我们远隔千山万水相聚云端,我当然要提示你们继续严格、严谨、严肃地对待疫情,但我更想与你们共叙师生情谊、畅想美丽人生。迈出校门,意味着开启崭新的人生旅程,需要你们认真思考人生意味问题。人生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显然没有标准答案,事实上也不存在模板化人生,但这不等于人生没有基本坐标、没有基本路标。如果要对人生的基本坐标、基本路标进行筛选与排序的话,我认为有 5 个要素堪称第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即梦想是人生第一要诀、学习是人生第一要务、本领是人生第一要件、奋斗是人生第一要领、担当是人生第一要义。下面,我简单谈谈我对这 5 个人生关键要素的理解。
一、梦想是第一要诀
成功源于梦想,没有梦想的人没有未来。未来不是将来,每个人都有将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未来。从古至今,未来只属于有梦想的人。首先,梦想使人拥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使人心无旁骛,持之以恒,奋发图强,力争上游。如哲学家艾默生所言:“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其次,梦想使人拥有强劲的动力和坚强的意志,使人不畏艰难、不惧险阻,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如古人所言:“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显然,梦想决定人生的态度与状态,有志者生龙活虎、朝气蓬勃,无志者老气横秋、萎靡不振;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有志者乐享人生、珍爱生活,无志者慨叹人生没有意义、生活没有意思。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做追梦人、做挑战者。
二、学习是第一要务
学习不仅是学生的本分,更是人生的基本方式。不论多好的学校、多高的学历都不能让人拥有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30 多年工作经历,使我得出这样两点体会:一是学校中学到的知识远不够用,而且也不可能够用。学校教给人最有用的东西是持续学习的能力与态度。二是工作不仅是做工,更是学习。从古至今,任何一项工作都是通过学习
来进行的,都是通过学习来完成的。而且,时代越是向前,工作的技术含量越高,越需要持续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那种想在早年时期一劳永逸地获得一套终身有用的知识或技术的想法已经过时了。”在我看来,学好一个专业、精通一门技术就可以一劳永逸做好一份工作的时代,从来不曾存在过,未来更不可想象。请大家记住,不断升级与变局,是当今时代最主要特点。只有持续学习,才能自如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希望同学们坚持学习、持续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人生态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三、本领是第一要件
成功缘于梦想,但不决定于梦想,而决定于本领。没有过硬的本领,任何梦想都是空想、幻想。____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实学。显然,只有拥有过硬的本领,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同时,你们还要看到,你们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竞争将成为你们生活的常态,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激烈的竞争中,没有过硬的本领,就没有竞争资本,一争就败,甚至不争自败。请大家记住,你所遭遇的一切挫败皆源于你不够优秀,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使自己出类拔萃。希望同学们勤学苦练,练就过硬本领、练就过硬功夫。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有过人之处,而不是干啥都不
行;不论供职于什么单位,都要当领头雁、做先锋,而不是跟班者、跑龙套。
四、奋斗是第一要领
奋斗是人生的底色。人生如同长征,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无不需要奋斗。关于奋斗,____总书记提出一系列著名论断,如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特别是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提出一句至理名言: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这些深刻论述,充分揭示这样一个道理:人生的一切进步都需要拼搏,哪怕是一小步;人生的一切成功都需要奋斗,哪怕是一点点。希望同学们弘扬奋斗精神、坚定奋斗意志、激发奋斗激情,克难攻坚不畏惧、爬坡过坎不止步。
五、担当是第一要义
担当是一个人立世之道。没有担当,即便是天才、奇才,也难有用武之地,难有用才之机。担当的关键在于忠诚、奉献。首先,忠诚是担当的前提,没有忠诚就谈不上担当。古人说:“天下至德,莫大乎忠”。正是因为忠诚,才有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蔺相如以命相搏完璧归赵、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刺秦王等悲壮故事。作为新时代青年,你们更需要锤炼忠诚品质,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忠于事业、忠于家庭,不能成为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其次,奉献是担当的要义,没有奉献就做不到担当。现在有些年轻人讲名利、讲功利、讲势力,就是不讲奉献。他们精致利己,只扫门前雪,没有一丝奉献精神。____总书记强调,年轻人如果急功近利、患得患失、投机取巧、见风使舵,或者搞自我包装、花里胡哨、花拳绣腿,那是没有前途的!希望同学们养成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克己奉公的精神品质,使牺牲奉献不计较、履职尽责不懈怠、困难矛盾不回避成为人生常态。
以上是我和同学们交流的几点粗浅认识与看法,供你们参考。同学们,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纵有难解之缘、纵有难舍之情,但漫漫人生路,我们也只能送到这里。此去一别,山高路远,日久年深,母校期待着你们载誉归来的那一刻。再见了,同学们,祝你们身体健康,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第四篇:出发吧——孩子们! 校长林建华在浙江大学2014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又是一年毕业季,此情此景成追忆。今天,你们将背起行囊告别母校,从求是园出发,奔向有着无限可能的未来。作为校长,既为你们过去的点滴成长感到欣慰和自豪,更为你们精彩的明天真诚祈愿和祝福!
诸位同学,未来充满未知,也充满期待,光明与黑夜交错,鲜花与荆棘同在。无论怎样,“每一种色彩都应该盛开,每一个梦想都值得浇灌,这就是最好的未来”。
未来路,志存高远。几年前,曾读到一个很经典的小故事。大卫·安德森和吉姆·墨菲一起到铁路公司工作,20年后,吉姆成了公司总裁,而大卫仍然是普通工人。同事好奇地问其中的原委,大卫感慨地说:“二十多年前,我只为每小时1.7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却一直为这条铁路而工作”。故事很小,却耐人寻味,因为这样的故事可能随时发生在我们身边。作为一个学生,如果只为分数而学习,最多能够得到好的分数;但如果为知识、为未来而学,那你会得到更多的知识和感悟,并会得到更好的分数。作为一个公务员,如果只为晋身而奔波,或许会得到渴望的职位;但如果为造福一方而倾力,则还将收获信任与尊重。事实上,人生的真正赢家总是那些胸怀远大,不断追寻生命真谛的人,他们能够不断超越自我,保持良好的心态,享受其中的乐趣。我希望你们记住:充分利己,最多只能算是谋生,利他奉献,才能成就事业与人生。
未来路,合作分享。过去的几年中,你们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本领;走出校门,你们将面对更多新的挑战,学会合作,学会宽容,与人为善,结伴同行,你们的人生将更加多彩。普林斯顿大学曾做过一项分析,发现在成功的因素中,专业能力、知识和经验只占1/4,而良好的合作和与人为善的精神将更有助于成功。科学史上有一个经典故事。上世纪五十年代,两个机构都在进行DNA结构的研究:一个是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沃森和克里克,另一个是加州理工的鲍林。鲍林教授是著名的化学和晶体学家,曾两次获诺贝尔奖,他对化学键有深刻的理解,从专业知识和对问题的理解上,鲍林是有利的。但双螺旋关键的衍射实验是在伦敦工作的弗兰克林做出的,由于鲍林教授并不了解这些信息,错失了二十世纪一个最伟大的发现。最近一项统计也发现,超过2/3的诺贝尔奖是通过合作研究获得的。实际上,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团队精神、合作共享都是非常重要的。专业本领只是利用你自身的能量,只能提供一种机会,而合作共享将会给你带来无限外在的能量,给予你更多的可能。
人们常讲,大家都能看得见的机会并不是机会。真正的机会都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关键在于你是否远见卓识,能够看透这层纸,并还要有一根能够捅破窗户纸的手指。驾驭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独立思考,不怕失败,勇于开拓,不断进取。
亲爱的同学们,借此之际,我还想和你们一起缅怀前几天刚刚去世的吴平副校长,他本应主持今天的毕业典礼,但一场意外夺走了他宝贵的生命。他是同学们尊敬的师长,是老师们亲密的事业伙伴,这些天每个人都沉浸在无比的伤痛之中。千言万语,临别依依。期待你们健健康康,期待你们平平安安,期待你们顺顺利利!
同学们,学校声誉最重要的来源是她培养出来的人,今后请时刻记得:你们的精神将代表浙大精神,你们的高度就是浙大的高度,你们的肩上担着浙大的未来。相信你们,祝福你们!
出发吧——孩子们!
第五篇: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在2013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缘 分
——在重庆大学2013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林建华
(2013年6月24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首先,祝贺毕业!
中国人讲缘分。几年前,大家从四面八方齐聚重庆大学,是缘分,从此“同学”这个称谓将伴随你们一生。“同学”是世间最平等的关系,只论长幼,不论功名,同学就是同学,大家的心是相通的,同学的缘分伴随终生。这几年里,你们在学校有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这也是缘分,从此师生之谊将伴随大家一生。“师生”是世间最圣洁的关系,教师用生命点燃你们的智慧,既不乞求回报,也不嫉妒成功。这也是为何古人讲:“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师生的缘分将伴随我们终生。我们的所有缘分都源自于亲爱的母校——重庆大学,这所具有80多年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学。同学们在这里度过青葱岁月,积蓄能量;老师们在这里耗尽韶华时光,教书育人、成就学术;时光飞逝,缘分中,有“缘”也有“分”,聚散两依依。明天起,我们就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重大校友”,即使不能天长地久,母校共同的血脉已经让我们缘定今生。我与大家的缘分始于两年半前。担任重大校长的岁月,每天都那么丰盈。这九百天,没了往日新校区建设的大兴土木,淡泊了八十周年校庆的激动与自豪;有的是更深刻的反思,从
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观念的艰难转变,对大学根本使命的重新认识,对人事体系、管理构架、教育体系和大学制度的深刻变革,以及对重大未来更全面、更系统的规划和战略决策。我一直信奉“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这的确使我们少了一些豪言壮语,但细细品味,我相信你会察觉到她的变化,宿舍、食堂、运动场、校园、教师、服务。
同学们,老师们,如果希望未来成为一所最好的大学,今天一定要重视内涵建设,内涵不是花钱买来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深刻变革,涉及体制机制,触及灵魂,需要智慧,需要坚持,更需要耐心。我们努力使工科更注重与行业和地方发展的协同;我们努力发展人文社会学科,使校园充满活力与生机。我们努力吸引优秀人才,改善教职工待遇,引导大家更加关注学生、安心教学、潜心学术。我们努力搭建公共研究平台,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学术发展条件。我们希望打开校门办教育,给学生更多选择,让大家多思考、多实践,把书读活,调动兴趣,发挥潜力。我们也在努力建设美丽校园,使我们的校园更加“以人为本、尊重历史、与自然和谐、低碳环保”。我非常珍惜与大家共同度过的九百天美好时光,正是大家的努力、耐心与支持,才使我们共同见证了母校的进步,共同经历了内涵建设的艰辛与希望。
母校像是一幅宏伟的历史画卷,一代代重大人用他们的心血填上了或青春荡漾、或深沉凝重的一笔。几年的母校生活给予你们纯真、骄傲、热情、勇敢和理想的青春记忆,给予你们追逐梦想的执着坚守、勇于批判的独立人格和“天下兴亡,匹
夫有责”的社会担当。我希望大家牢记母校的嘱托,勇往直前,永不退缩。我们重庆人最体会:容易走的路都是下坡路,向上的路都要爬坡上坎,成功的路一定布满荆棘!请大家记住,无论何时,路的尽头,仍然有路,只要你坚持。也请大家放心,我们将继续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努力使我们的母校更美、更强、更伟大,为母校的历史填上我们这代人的浓重一笔。
让我们约定十六年之后再聚重大,共庆母校一百年华诞。相信在那时,已近不惑之年的你们已经事业有成,成为各行业的栋梁;而我们的母校将更加美丽,老校区的松林坡、虎溪的植物园将使我们流连忘返,顶尖的学术研究、鲜明特色的教育体系令我们更加自豪;那时的母校将成为支撑西南地区发展的学术重镇,成为享誉中外的中国最好大学之一。
明天起,同学们就将离开学校,共同的岁月让我们永远血脉相连!我希望大家,带着自豪离开母校,带着憧憬期待未来!
离别时刻,停止离别的歌,让我们温暖的告别!
祝福你们!祝福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