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杭电信工黄梦媛队暑期社会实践
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会友,以茶敬宾
——松阳小分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总结
“草堂尽日留僧坐,自向溪边摘萌芽。”——唐代文学家陆龟蒙退隐后在顾渚山下开辟了一座茶园,过着隐居逍遥的生活。他也在诗中生动描写了闲适时饮茶待客和亲自到茶园采摘茶芽的情景。
有幸,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也让我们体会了这样一种生活。
踏入茶园,茶叶种植是天与地的融合。松阳处于亚热带气候区,盛行东南季风,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日夜温差大;地形层次丰富,垂直气候差别明显,高山常年云雾缭绕;松古盆地及周边大多覆盖着深厚的红、黄壤,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宋代乡贤朱琳在《延庆寺塔》一诗中写到:“僧老不离青嶂里,樵声多在白云中”。表明松阳大地上雾气浓重,有利于茶树之生长。邑人明代翰林院学士、《永乐大典》总裁王景在《石笋山》一诗中写到“烟消古寺山横野,露落苍梧月满天”。可见松阳日夜温差大,有利于茶叶优良品质的形成。清代进士叶维藩在《桃源锦浪》中云:“烟景春浓带雨幽,小桃濯锦塔溪游”。可说明松阳境内雨量充沛,能为茶叶孕育灵气。优良的生态、自然环境为松阳茶的产生、发展和形成优良品质提供了有利的先天条件。
体验采茶的乐趣。茶叶比常见的树叶翠嫩,轻轻一掐就会落入手中,不可揉捏,需立即放入随身携带的袋中。这是很新奇的体验,自然的东西总是新鲜又干净。在茶园中久呆,身上也裹了一层茶香,却又像把之前一些污秽的东西剥除了。我们彼此没有多说话,静静体会着采茶这项劳动。久而久之,弯着的身子都酸了。不过想想也是,一群宅男宅女,许久不入山林。休息一阵,难受无影无踪,心中也没有喧嚣。
欣赏茶艺,茶叶的烘焙也是一种艺术。机械炒制工艺为杀青→揉捻→烘二青→造型→烘干→提香六道工序。其中造型工序仍采用手工工艺来完成。因此,松阳茶的机制工艺其实是一种机、手结合的工艺。杀青,揉捻,烘二青,造型,烘干,提香,环环芳香四溢。
图书馆中探寻松阳茶叶的前世今生。松阳茶叶在中国古代茶林中独树一帜。早在三国时期,松阳就开始出产茶叶,到了唐代已很兴盛。唐朝大诗人戴叔伦任东阳县令期间,曾访松阳横山寺,老僧人奉上一碗当地产的横山茶。戴叔伦沉醉于茶香,不觉日落西山,不胜感慨,乃赋诗《横山》:“偶入横山寺,溪深路更幽。露涵松翠滴,风涌浪花浮。老衲供茶碗,斜阳送客舟。自缘归思促,不得更迟留。”至宋代,松阳饮茶之风日甚,茶道盛行,僧侣、文人乐于“斗茶”(即表演茶道)而不疲。松阳人祖谦禅师曾居西屏山白鹤殿修行,他是当时有名的“斗茶”高手,其与大诗人苏轼友善。一日,与苏东坡相会叙话,并为苏东坡“斗茶”。东坡先
生钦佩祖谦茶道精深,乃赠诗《西屏山》:“道人晓出西屏山,来施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何有?东坡有意续茶经,要使祖谦名不朽。”据说,后人在整理西屏山白鹤殿地基时,发现一石碑上刻有苏轼的这首诗。品饮松阳茶,能令人神清气爽,足见松阳茶的极佳品质。松阳茶文化源远流长,用茶民俗别具一格,历代相沿成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追寻茶叶销售的脚步,明白了茶香终入谁怀。近年来,松阳县委、县政府围绕打造“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和“中国绿茶集散地”的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兴茶、龙头兴茶、市场兴茶、品牌兴茶、文化兴茶”战略,把茶叶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县域支柱产业来培育,加快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松阳茶叶面积达11.3万亩,2011年全县茶叶产量9525吨,产值5.06亿元。全县农业产值三分之一来自茶叶,农民收入三分之一来自茶叶,全县人口三分之一从事茶叶。从茶叶的生产者到茶叶的加工者再到茶叶的销售者,在茶乡松阳,一片小小的茶叶,催生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也升腾出了一颗颗依托茶叶走上致富道路的满满信心。特别是浙南茶叶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松阳及周边县市的效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坐下品茗。银猴茶馆设在旧时的县衙门内,鹅卵石路,青砖瓦房,加上数株苍郁古树的映衬,显得古朴、雅静。人们在这样的意境中品尝香茗,谁能说不是一种物质与精神享受?松阳的茶馆,虽然谈不上有多高的设计艺术和品位,但以自然、素雅风格为主旨,使茶馆内外环境构成和谐,给人以一种自然美的感觉。近年来,松阳茶馆引入了茶道表演内容,当人们在细品慢啜地品茶时,优美的技艺将“松阳银猴”茶道展示给顾客,在这美与艺术的欣赏中,使人们的思想道德得到升华。皎然诗中道:“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是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次社会实践最大的幸福,就是亲眼见证了松阳茶产业一步步的发展;就是看着越来越多的茶农、茶商因为茶叶发家致富。相信松阳茶叶的市场更加广阔,直至有一天,松阳茶香飘向四方、飘遍天下……
第二篇:杭电信工暑期实践-叶飞
暑期实践,走进社会,人们说,对青少年大学生的关注是社会的责任,受宠若惊的我们在叹之余不免深思自问:我们的责任又是什么呢?实践告诉我们:从实践中寻找真理,用实践引导前行。敢想敢做敢拼,才是我们大学生的代名词,在激情的涌动下,坚定信念,我们将无所不能。可是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一直围绕着我们。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但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于是,我们勇于实践
这一次我们真正地体验了一次生活,为期一周的暑假社会实践让我们感悟人生,感慨万千。
2012年7月1日清晨,我们在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西屏镇,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上山采茶。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西屏镇是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茶的存在给这方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甜蜜,创造了以茶为主题的茶灯。在精神生活贫乏的过去,这里的先民们以茶灯为载体,寄寓他们对神灵、生命、生活、爱情的向往和崇拜。茶灯也叫花灯,它是传说中360种灯戏的主角戏,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内涵使茶灯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与人们的生活、思想、意趣密切相连。
我们登上山顶后,看见了在烈日下,依旧勤劳工作的采茶工。与采茶工们交流队员们来吃的目的后,其中一位采茶工认真并耐心地教我们怎样采茶。仲夏时节,茶叶油绿,行进在茶山的阡陌之间,采摘嫩绿的片片新叶,让初出茅庐的同学们充满了无限兴趣与青春活力。汗水早已浸透了衣襟,登山的疲劳早已烟消云散,只见同学们认真细致地摘细叶、掐嫩尖,虽然采茶动作很不熟练,却不时听到“你采了多少?”之类兴奋的话语。之后我们又了解到由于外出打工人员日益增多,茶业正处于滞留状态,茶文化也在逐渐被人们遗忘,“茶工荒”已经成为茶产业最大的梦魇。之后,队员们带着自己的一些劳动成果浩浩荡荡返回了镇里农家,我们将自己的采摘的茶叶泡成茶,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突然弥漫开来。一位队员说她终于明白了任何美好的事物的背后必然是艰辛与汗水的交织,香茶之所以如此香淳是因为其中承载了劳动者的汗水。
第三篇:杭电信工暑期实践-陈志浩
今天,带着一丝激动的心情很早便来到了茶叶地,太阳还没出现,所以并没有炎热的感觉,反而很清爽。当我们慢慢地走进,空气中渐渐地有了一丝丝的清香。闻着便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终于,我们来到了茶地。拿着各自的袋子,我们便冲向了茶树,轻轻地采摘着嫩嫩的茶叶,我们静静地摘着,忽然一阵微风吹过,夹杂着茶叶的淡淡清香,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很香。想想采茶叶貌似也是一件舒服的事。茶农告诉我们说,这种茶叶最好是在清晨采摘,因为这时是湿度最大而又凉爽的时间,可以在堆放茶叶时令茶不发酵、不畏缩,在炒制前将茶儿素最大限度的保护好,令鲜味不会消失。而且在采摘的过程中,为防止鲜叶变质,应注意:采摘时要使芽叶完整,在手中不能紧捏,放置茶篮中不能紧压,以免芽叶破碎、叶温增高。这时才发觉采茶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以为那只要把茶叶从树上摘下来然后放到篮子里就好了,现在才知道这其中也有着一番学问的,并不是两点一线的简单问题。或许没有简单的事吧。
时间缓缓地流逝,阳光也渐渐地出现了,我们篮子里的茶叶也渐渐地多了起来,轻轻地捣一下,顿时便有一股清香飘出,看着如此多的茶叶便有淡淡的满足感,这是我们努力的结果。看看周围的茶农脸上的汗水,他们好像浑然没发觉似的,依然维持着稳定的频率采着,或许是他们太投入了吧,又或者采茶时已经忘了自己,忘了时间,要做成功一件事或许就要如此,全身心的投入,全身心的付出,才会有更好的回报。
很快,一天的体验生活就要结束了,但我们也学到了一些东西,今天过去了,但今天的一切不会过去的。
第四篇:杭电信工暑期实践-葛侨婵
201277星期六
在结束了一个星期的暑期实践活动之后,我们坐在一起泡着新出的茶叶,谈论着此次我们的收获和感悟。
一个星期有苦也有甜,望着那一片片的梯田和满山的茶叶,总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低头浓浓地嗅着茶叶的芬芳,甜甜的味道便直入肺腑。茶很多时候与喝茶联系在一起,这次我们了解了更多关于喝茶的知识。
欧阳修有一首诗里写饮茶时的最佳境界是:“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嘉。”这里提到的“泉甘”,是指泡茶的水要甘甜,“器洁”是指泡茶的杯壶要清洁,“天色好”是指饮茶时要天气晴朗,会使人心情愉悦,“客亦嘉”是指要与高朋嘉客共饮。再加上欧阳修最喜欢饮新茶,就构成了欧阳修饮茶的“五佳境界”——“泉甘”、“器洁”、“天好”、“客嘉”、“茶新”。
这种“和”的理念,是中国茶道的灵魂,是“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的中国儒佛道三家思想相糅合的体现。这是源于《周易》的“保合大和”的哲学理念。“和”而阴阳协调,“和”而五行共生,“和”而天人合一,“和”更是中庸之道的基础。实际上,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的实施,来引导饮茶者在美的享受过程中,完善品格修养,实现和谐安乐之道。我们从陆羽在《茶经》中对煎茶风炉的描述就可以看出:铁铸风炉属“金”,风炉放在地上属“土”,炉中烧木炭属“木”,木炭燃烧属“火”,风炉煎的茶汤属“水”。可见,煎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等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这就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五行共生、和合协调等理念是茶道的思想基础。
不思利禄,不问功名,“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一杯茶”,堪称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也会使人进入“无我”的状态,文人的性情、亲情、柔情和茶情,皆在饮茶中都得到展示。到最后,胸臆里只剩下山野与茶香,“喝完茶,我们再度走向人间,带着春茶的清气,爱也清了,心也清了。喝完茶,我们再度走入风尘,带着云水的轻松,步履也轻了,行囊也轻了。”这种境界使得我们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情。
第五篇:杭电信工暑期实践-叶夏蔚
松阳茶文化的发展
7月5日的清晨,我们一大早来到了农业局,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松阳茶文化的发展来到了县农业局。县农业局的招待员笑迎我们的到来,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向我们介绍了松阳茶文化的炫丽发展。从工作人员的介绍和网上的资料查找。我们整理得到了松阳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松阳,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先民就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百折不挠,探索不止,在创造灿烂农耕文化的同时,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发祥地。据农史学家考证,山茶目植物起源时间大约距今六千~七千万年的始新世和古新世,山茶属植物可能始于四千万年前的渐新世。自从神农尝百草发现、始用茶叶至今约有五千年的历史了。松阳茶业究竟始于何时,由于古籍文献记载无几,现已很难追溯其确切的年代。据中国林化院贺近恪先生考证认为:在古代历史上,松阳是浙南开发最早的县域,自古处于该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这对接受茶的传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据此,松阳种茶、制茶历史无疑相当久远。
三国时期,随着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和人们饮茶习俗的日渐盛行,中国茶业重心开始东移。作为置县于东汉建安四年(199)的松阳,由于地理条件良好,加之又是浙西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然成了当时传播茶文化、发展茶产业的首选之地。相传这一时期松阳已盛产茶叶。
唐朝时期,政通人和,国强民富,给茶叶的消费和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浙江有10州55个县产茶,而处州在10州之中。松阳属处州一县,不仅自古有‚处州吃粮靠松阳‛之称,而且其他物产也很丰饶,茶叶已是当时松阳主要特产之一。唐武德四年(621),松阳升为松州,来自云和、龙泉等地的茶叶就汇聚在松州街头交易。可见,当时松阳不仅产茶,而且茶叶已经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交易。
南宋时期,松阳茶文化已相当兴盛。从苏东坡赠给祖谦禅师的‚道人晓出西屏山,来施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这千古名句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这也是松阳茶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反映。
明朝时期,松阳茶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据《处州府志〃松阳县志》记载:‚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松阳贡茶芽三斤’;房地赁等钞四十七锭二贯三百二十二文铜钱四百七十五文,窑冶等钞二百八十一锭二百十五文铜钱二千八百零三文,铅坑等钞三百五十二锭四百十五文铜钱三千五佰二十一文,茶课等钞九千一十八锭一贯六百一十文铜钱九万一百八十一文。‛其中茶课的数额为最大,是其他课税的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松阳茶业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并成了当时课税的重要来源。另一个突出的方面,在制茶技术上发生了变革,由炒青茶逐步替代了原来的蒸青茶,以横山茶为代表的炒制工艺,一直流传至今,为松阳现代制茶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国时期,据《松阳县志》记载,民国18年(1929)松阳茶叶获得首届西湖博览会一等奖。据民国26~28三年工作概况记载:‚本县植茶较多之区域,首推靖居区之小港及石仓源一带,茶叶品质优良者,当以云峰乡之横山茶,古市镇之卯山茶及下街茶为最,全县每年产茶千余担。抗战期间,产茶区域颇多沦陷,为维持茶叶原有国际市场,28年,始建于松阳的浙江省农业改进所,在横山村设立了省茶叶调整实验场,费工千余垦植茶园五十亩,栽植茶苗三万余株,并在横山创办了制茶厂。同年春还租赁茶园开展了仿制龙井茶,经市场试行推销,颇受社会欢迎。‛示范场的设立,对当时浙南乃至全省茶叶生产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后来因受日寇入侵封锁,加上常遇洪水灾害、茶价下跌等因素的影响,全县茶园大多荒芜,面积减少1/3。到1947年茶叶生产有所恢复,全县茶园面积恢复到1759亩(其中山地1440亩,平地319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0.08%;种茶户3870户,占全县总户数的2.5%,全年茶叶总产量上升到105吨。1949年全县茶叶面积再度回落到643亩,总产量10.15吨。面对这一状况,政府采取申请工赈复兴茶园、推广改良制茶技术、改进箱茶精制及包装、查报茶叶动态等办法,以求尽快恢复茶叶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