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谈案件中遇到的新问题如何适用法律1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谈
【论文标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谈
【论文来源】《liào@①望》
【论文期号】2000
【论文页号】
【论文分类】诉讼法学·司法制度
【论文作者】刘敬怀
当前法院的民事审判实践中,经常碰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中对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的审理尚无具体的法律条文做依据。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遇到的若干新问题,详细阐述了其法律适用和对策。
精神损害赔偿案件审理要注意什么
记者:当前,人们对法院审理损害赔偿案件中确定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方面意见较大,您对此怎么看?李国光:精神损害赔偿是一个适用法律比较困难,且往往引起社会争议的问题。人民法院审理这类案件,既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又要慎重稳妥,要特别注意三个问题:
一要严格把握精神损害的赔偿范围。当前,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已从民法通则规定的公民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和荣誉权,扩展到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和隐私权等方面,而且提出的索赔数额越来越高,从几千元到数百万元不等。人民法院处理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时,要坚持以人身权利遭受侵害,造成受害人精神痛苦为原则,对因生命权、健康权遭受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只要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的条件,就应当受理,慎重处理,但不要随意扩大受案范围。二要严格掌握精神损害赔偿原则。对侵权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根据具体情况,依法判令加害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对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一般不予支持;加害人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人损害,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比较严重的,可根据加害人的过错程度、侵权情节、损害后果等具体情况,依法判令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三要合理确定赔偿数额。应当明确,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活动,确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其目的在于抚慰受害人,教育、惩罚侵权行为人,在社会上树立起尊重他人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的法制意识和良好道德风尚。赔偿数额要切合实际,原则上不宜过高。各地因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不同,具体数额可有所差别,不要互相攀比。要正确引导当事人,对于过高数额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一般不予支持,并向请求人说明诉讼费用的负担原则,以限制滥诉行为。
处理医疗纠纷案要把握的要点
记者:当前因医疗纠纷引发的损害赔偿案件增多,这类案件已经由主要依靠行政处理转变到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如何对待此类纠纷?
李国光:因医疗纠纷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增多,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人民法院在处理这类案件时,既要注意协调冲突,缓解矛盾,又要严格正确适用法律。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正确区分医疗事故责任与医疗过失损害赔偿责任的界限。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构成几级医疗事故,以及对医疗事故进行处理这是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人民法院在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时,对于是否承担医疗过失损害赔偿责任,则应当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按照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构成要件,严格审查有无侵权事实、损害后果、侵权事实与损害后果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侵权人是否存在主观过错,以此来判断侵权人是否应当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不是认定医疗过失损害赔偿责任的必要条件。
二要慎重对待医疗事故鉴定。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只是人民法院审查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是否作为确定医疗单位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应当经过法庭质证。
三要实事求是地确定赔偿数额。按照民法通则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赔偿数额,既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又要防止赔偿数额过高,加重医疗单位负担。在案件处理过程中,要注意多做调解疏导工作,缓解矛盾,维护医疗工作秩序。
受理劳动争议案件三原则
记者:近几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呈上升趋势,法院审理的这类案件也越来越多,目前人们对此有三个疑问:一是仲裁机构对劳动争议纠纷迟迟不作受理与否决定的法院是否可以受理?二是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能否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三是因企业职工下岗引发的劳动争议应否受理?
李国光: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在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将仲裁作为前置条件,未经仲裁机构仲裁的,人民法院不能直接受理。但是,对当事人提出申请后,仲裁机构以某种理由不予受理的,为了及时保障当事人的权利,人民法院可以受理当事人的起诉。
第二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一定要依法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合法的劳动合同关系,制止违法劳动关系,促使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履行义务。除了适用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外,还应当参照适用国家有关劳动政策以及行政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如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并已告知劳动者的,也可以作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第三个问题,企业职工下岗、整体拖欠职工工资是在国企改革中出现的特殊现象,不是履行劳动合同中的问题,由此引发的纠纷,应当由政府有关部门按照企业改制的政策规定统筹解决,不属于劳动争议,不应以民事案件立案审理。人民法院要多做当事人的教育引导工作,尽力缓解矛盾,防止把群体性纠纷引向诉讼。对于因职工下岗引发的婚姻家庭纠纷案件,要依法妥善处理。
怎样处理婚姻家庭案件的新情况
记者: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一直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纠纷案件的主要方面,但当前这类案件出现了非法同居乃至“包二奶”生育子女、非婚生的未成年子女的权益保护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法院如何审理这方面的案件?
李国光:人民法院审理这类案件,应当坚持依法办案,多做法制教育和调解疏导工作,切实保护妇女、老人、未成年子女和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倡导新道德、新风尚,促进家庭和睦、社会文明和社会稳定。要按照婚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从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夫妻关系现状和有无和好的可能等方面,全面分析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综合判断婚姻关系是否可以继续维持。对于那些夫妻感情和婚姻关系确已破裂,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要依法及时判决准予离婚。对于因一方过错,严重损害夫妻感情和婚姻关系的离婚案件,要依法充分保护和照顾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
对于解除非法同居关系的,要依法充分考虑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妥善处理子女的抚养问题。对于因被拐卖而被迫成婚或收养的,受害者被解救后,违法者请求退还财产、赔偿损失或者要求给付抚养费的,不予支持。
在处理家庭财产分割中,涉及私营企业所有权、经营权、生产资料,以及股权、股票、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既要坚持有利于生产经营、方便生活的原则,又要充分考虑财产积累过程中贡献大小,按照实际情况,合理妥善处理。一方婚前参加房改的房屋,属一方财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参加房改的房屋,属双方共有财产,离婚分割时,可以将房屋判给一方,也可以判归双方,需要评估房屋价值的,一般按市场价格确定。
对于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和抚养,试管婴儿、借腹生子、人工授精等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和父母子女关系的确定,要遵循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充分保护当事人的人格权和隐私权;涉及一方当事人提出亲子鉴定的,必须征得对方的同意,选择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或者认可的医疗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结论只能作为证据来源使用,只有经过法庭质证、认证的鉴定结论,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对房地产纠纷案件怎么看
记者:这些年来,有关房地产纠纷案件的类型和范围出现了不少新的变化,除房屋买卖、租赁、确权、侵权、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合同纠纷外,还出现了房屋按揭、商品房预售、预租、项目转让等新类型案件。您认为当前审理房地产案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李国光:人民法院审理房地产纠纷案件,要充分认识土地资源不可再生的特点,坚持土地使用权决定地上其他权利的原则,按照法律和政策,严格对土地使用权的审查,遏制非法占用土地,确保国家对土地市场的有效管理。
审理建筑工程质量纠纷案件,要按照国家标准、部颁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严格审查工程质量,绝不能对主体结构不合格的工程“以质论价”,或者通过降价使“豆腐渣工程”合法化,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审理房地产合同纠纷案件,要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切实保护平等交易,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房屋合建、合作开发纠纷,要依法严格审查合同,防止把经营风险转嫁给一方。
审理涉及房地产管理法施行前的房地产开发经营纠纷案件,既要适用有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又不要脱离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更不能牺牲真正投资者的利益使投机商获取暴利。对于房地产开发经营中因非当事人自身的原因造成管理手续不完善的,应当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从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的原则出发,妥善处理,以公平合理地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怎样受理储蓄存取款纠纷案
记者:近几年,金融电子化服务发展很快,由此而产生的纠纷也不少,法院如何审理此类案件?李国光:的确,近几年来金融电子化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类型案件,比如,在储蓄存款案件中,金融机构以取款人凭其设定的密码和伪造、变造的存折,在异地以通兑的方式将存款取走而拒付存折持有人凭真实存折取款发生的纠纷;通存通兑异地取款纠纷案件中,异地取款没有及时在存折上登记,存折记载的存款金额和实际存款情况不符,存款人要求按照存折记载的金额兑付而发生的纠纷,等等。对此类案件的处理,人民法院应当坚持依法维护金融机构信用、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按照严格责任原则,准确认定金融机构的责任承担。金融机构承担严格责任的法律要件是,损害结果与其过失行为之间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如果银行无纸化制度的缺陷与存款被诈骗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金融机构就不应当承担存款兑付责任。
第二篇:检察院浅谈基层纪委查办案件中遇到的新问题与对策
浅谈基层纪委查办案件中遇到的
问题与对策
新市区人民检察院
浅谈基层纪委查办案件中遇到的
问题与对策
纪委查办案件,是《党章》赋予基层纪委的一项基本职能。通过查办案件,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既震慑了腐败分子,又教育了广大党员干部,在履行 “保护、监督、教育、惩处”四项职责的同时,为一方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当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下,随着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被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所聚焦。但目前基层纪委办案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要求以及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所呈现出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还很突出,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基层纪委如何搞好组织协调,充分履行其职责,走出新的工作思路,开创新的工作局面,是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目前,纪委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查办案件工作,是反腐倡廉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主要职责。但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此还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有的领导班子对办案工作不够支持、不够重视。因而,有的地方和部门对暴露出来的问题总是想办法去捂着、掖着,甚至是压着,有的案发后配合也不够积极,极大地制约了查办案件工作的开展,导致不想办案、不愿办案、不敢办案的现象有所抬头,这也导致一些地方出现办案空白点。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有的地方和部门片面地认为查办案件影响经济发展。当前,一些大要案件都集中在土地、房地产、建筑施工等热点领域和重要部门,一旦查处不仅会牵涉到一些开发商、带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而且还可能影响地方财政收入,担心办案影响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二是少数领导干部功利性地认为查办案件影响领导形象和政绩。随着反腐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担心查办案件会影响到上级对本地区、本部门及本人的评价,影响到评先表模,影响到集体利益。三是少数领导干部怕“拔出萝卜带出泥”。现在案件的群体性特征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窝案、串案数量不断上升,往往是查县里的问题,带出市里的问题;查市里的问题,带出省直机关的问题;反之也亦然。少数领导干部自身不干净,支持查案缺乏底气,担心查案牵涉自己,明保别人,实保自己。四是部分办案人员感性地认为查办案件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和前途。有些办案人员对反映的问题不敢大胆调查,存在着担心情绪、畏难情绪,担心查出问题得罪人,怕报复,怕影响自己的社会关系,故而不敢为;担心查出问题影响自己和领导的关系,耽误仕途发展,故而不愿为;有的办案人员则是反映什么就查什么,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其他违纪违法问题也臵之不理,不敢有所作为。
(二)体制保障不到位。近年来,纪委在查办案件工作中都遇到过由于体制不畅影响案件查办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信访渠道不够畅通,有效案源线索较少。一是信访宣传不到位,群众有问题想举报,但不知道到什么地方举报,或者去了不接受举报的地方举报,致使有效举报流失。二是个别地方群众受经济生活的影响,对发生在身边的腐败案件漠视,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举报。三是群众对政策了解不深,反映问题没有针对性,或者道听途说,反映问题失实,致使举报问题多,立案案件少,成案率低。四是个别干部作风问题严重,影响不好,致使群众对干部缺乏信任,认为“官官相护”,因此不愿意举报,也不想举报腐败分子。五是害怕黑恶势力打击报复不敢举报,使有影响的案源大量流失。六是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致使重复举报上访事情不断,有效案源长期“埋没”在大量信访材料中。
第二,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作用发挥不够,工作效果不理想。目前,虽然明确了纪委在反腐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中的组织协调地位,但作用发挥不够。在协调与党委组织部门、司法机关和公安、审计、税务、海关、工商行政管理、金融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中还存在困难,有时完全是靠领导的个人能力和关系在协调。此外,在与检察机关配合的整体联动不充分。一些大要案件的查办需要两个机关相互配合,通力协作,特别是对“两非”人员的找人和调查取证工作,纪委更是需要检察、公安机关予以大力支持。但是,由于体制机制中没有明确具体的配合方式,再加上组织结构、职责权限甚至各自利益不同,所遵循和依照的法律、规范也不相同,造成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配合不默契,联动不充分,发挥不了整体合力。如现在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个问题,涉案人被两个机关重复调查,多次取证,引起普遍反感。
(三)队伍素质不到位。纪检监察机关办案能力高低的关键取决于办案队伍的整体素质,尽管多年来反腐败始终保持了高压态势,查办案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目前腐败分子文化层次较高,违法违纪手段隐蔽,查处难度大。一是违纪人员大多受过高等教育,要么本科要么研究生,不仅聪明而且行事谨慎心理防线较强,使查处成为一场智力较量和心理较量。二是违纪人员多年从政,熟知政策和法律,在政策和法律上钻空子,加之他们具有反侦察的能力,即使违纪也使人难以发现。三是违纪人员多年工作经验且有一定的权势,在长期的工作中笼络了一批人,形成他们共同腐败,因此事发以后往往会攻守同盟,这些都给案件的调查、取证等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从总体来看,办案队伍的能力状况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的需要。一是人才结构不优,办案人员数量不足。基层纪委办案人员年龄层次两极分化严重,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年龄结构呈现“M”形,两头大、中间小,老同志、新同志多,中坚力量少。一些老同志多年办案早已身心疲惫、热情不再,办案中多凭经验办案,接受新观点新方法也较慢;而新进来的年轻人员缺乏经验且对反腐败理论研究不深,难以胜任,一时间也无法给查办案件充入新鲜的血液。形成了“会办案的不想办、想办案的不会办”的局面,办案队伍力量配臵明显不足。
二是专业化程度不高,办案队伍素质不适应。在基层纪委配备的现有办案人员中,能克难攻坚的询问突破高手少,精通审计查账、找人追赃、协调关系的能人缺乏,指挥水平高超、直接提锅上灶的领导人物不多,善于分析、能写材料的秀才更少,专业人员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件查办的进程。由于长期关注办案,没有对案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缺乏创新意识,加之纪检监察干部参加专业培训少,案件查办经验交流少,视野不够开阔,工作方法落后,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
三是轮岗制度落实不够合理。有的基层办案队伍变动频繁,流动性大,工作连续性不够,使得每年案件数量随人员的变动情况上下起伏,导致查办案件工作缺乏连续性,案件质量也受到影响。有的基层办案队伍则是轮岗的机会较少,造成案件查办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工作积极性不高,“厌战情绪”也逐渐产生。由于多年来在同一地方工作,同学、朋友、领导、亲戚等关系网日益复杂,抗干扰能力逐渐降低,开展工作受到一定限制。
针对目前基层纪委查办案件中出现的诸多新问题、新情况,如何做好基层纪委工作是摆在每一位基层纪委干部面前的新课题。现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积极主动办案。坚决查办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是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重要任务,关系到政权稳定、社会安定以及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作为纪检监察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旗臶鲜明地支持纪检监察组织查办案件,要经常过问案件查办工作,为纪检监察组织查办案件解决困难、创造条件。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进一步深入认识查办案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不断增强查案意识,不断加大查案力度,要牢固树立“有案不查是失职”的思想,“查不了案不称职”的共识和“不办案就是放纵腐败”的新理念,把查办案件工作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必修课”,变“不想查”为“积极主动地去查”,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
(二)注重排查案源,加大查处力度。首先,要解决“无案可查”的问题。要重视信访举报工作,对有关检举、投诉的群众来信来访要认真对待,及时处理,主动出击,对所属单位执行政策、财务管理等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和专项治理,从中发现案件线索。同时,要深入一线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善于从中发现案源。其次,要解决“如何查”的问题。要正确运用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两种手段,对严重违法违纪而又拒不悔改的,必须从重处理;对虽有严重错误,但能够主动讲清问题的,可以从轻或免予处分;对一般性错误的,要采取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给予批评教育,帮助其改正。对既不是党员、又不是行政监察对象的违法问题,查清后要及时提请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并督促落实。
(三)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办案责任。一是建立查办案件工作责任制。把基层纪委办案工作纳入目标管理,明确党委书记为查办案件第一责任人,纪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把完成目标任务情况与年终考评相结合,对当年查办案件工作达不到要求的,所在单位不能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乡镇纪委不能评为先进纪检监察组织,所在单位的领导应提出改进措施,对工作不称职或不适合做纪检工作的同志要及时向组织部门提出调整意见,形成责任体系和网络。二是坚持分片督查制度。由上级纪委与各乡镇建立查办案件分片负责制,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局长要分片包口,深入基层,具体指导帮助。三是建立案件通报例会制度。上级纪委对各基层纪委查办案件情况逐月通报,定期召开办案工作会议,分析办案形势,交流办案经验,对办案得力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鼓励。
(四)整合办案资源,形成办案合力。一是要健全完善纪检监察机关与公安、检察、法院以及组织人事、财政、物价、税收、审计等机关和部门有关违纪违法线索通报制度,变被动为主动。二是要健全完善协调小组工作机制,对于查处大案要案中遇到的重大复杂问题,要及时进行沟通和协调,做到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相互配合。三是要健全完善纪检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在调查取证和证据转化方面的协调机制。建议以反腐败协调小组名义发文,明确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在查办案件中可采取多种配合方式,整合办案力量,实现优势互补,减少重复劳动,降低办案成本,提高办案工作效率。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供办案保障。针对目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力量薄弱、配备缺乏科学性等问题,纪检部门要加强与组织部门的联系和沟通,配强配好专职纪委书记和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同时,要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管理和使用,一方面,要把多年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部分老同志逐步交流出去,合理轮岗;同时要把德才兼备,年富力强适合从事纪检工作的同志充实进来,把对业务能力强且有法律、财经、计算机等专业特长的年轻同志安排到基层办案一线,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对办案出色的同志要予以提拔任用。对优秀干部该提拔的要提拔,该交流的要交流,防止干部老化、“锋口钝化”,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六)强化业务学习,提高办案能力。针对基层纪检干部业务水平不高的问题,要在提高基层纪检干部的政策水平和办案能力上下功夫。一是抓好业务培训。由上级纪检监察机关举办培训班,或以会代训、以案代训,组织基层纪委书记和纪检监察干部系统学习案件检查、信访受理、案件审理等方面的业务知识,重点掌握查办案件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并结合本地已查处的典型案件,进行全面细致的剖析,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用集中学习与平时自学结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加强对案件检查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有计划地、有目的地来提高基层纪检干部查办案件的综合素质。二是搞好分类指导。对无案件的单位,着重指导他们排查案件线索;对案件线索较多的单位,帮助他们总结经验,研究规律,提高办案质量和水平;对新上岗的同志,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把握办案的基本要求;对业务素质一般的同志,帮助其拓宽办案思路,提高突破案件的水平;对业务水平较强的同志,则帮助其提高查处大要案的能力。三是建立办案会商制度。凡是重要线索的初核和重要案件的调查,都要由上级纪委相关业务室与基层纪委共同商讨对策,帮助选择查办案件的方向和突破口,然后集中力量,强化突破。上级纪委办案时,有计划地安排基层纪委的同志参加,在办案过程中增加感性认识,不断提高查案工作水平。
总之,基层纪检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只有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中心任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找准基层纪检工作的支点,及时解决突出问题,才能有效地开展基层纪检工作,进一步开创新时期纪检工作的新局面。
第三篇:法院副院长谈在执行涉农案件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法院副院长谈在执行涉农案件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浅谈在执行涉农案件时应注意的问题
××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执行局长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几年来,作为分管执行工作直至兼任执行局局长的副院长,我对执行工作可以说是体会颇深。“执行难”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是长期困扰人民法院的顽症
之一。而在执行积案中,涉农案件占了相当比例。以我院为例,目前我院的执行积案中,涉农案件约占80左右。结合几年来的工作经验,笔者简要分析一下涉农案件的特点以及在执行涉农案件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有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涉农案件的特点
在执行案件中,农村人员作为被执行人的占了很大的比例,经过分析笔者认为,农村农民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地域广,路途远,交通、通信不便;二是被执行人居住松散,居住地较复杂,难以寻找;三是被执行人收入不固定,财产状况相对难以掌握;四是被执行人法律意识淡薄,自觉履行能力差。这些都是造成涉农案件难以执结的重要原因。
二、在执行涉农案件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农村当事人与城市当事人不同,他们大多数长期生活在交通相对不发达、信息相对封闭的农村,因受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的制约,他们的法制观念相对比较淡薄,无论是参诉意识,还是履约意识均较低,从而导致法院判决后自觉履行义务者少,需要强制执行的案件也相应较多。因此,针对他们的特点,需要在执行中注意几个问题。
1、注意掌握农村被执行人的活动规律,选择最佳的执行时机。因农村被执行人大多无固定的工作岗位,有很多平常外出打工,在执行时难觅行踪。还有的人虽在本地区干农活,但却日出离家、傍晚或深夜才归家。法院所开展的执行行动如选择在正常的上班时间进行,往往会无功而返,执行措施无法奏效。但农村被执行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注重传统的民间节日,不少平时不在家的被执行人,很可能在这些节日回家团聚。对此,在执行这些案件时,应当注意掌握他们的作息和生活规律,打破常规,选择中午、晚上、民间节日或假日农村被执行人可能归家的机会送达执行文书,采取执行突击行动。必要时可以在被执行人的住地附近守候设伏,或根据当地基层组织和申请人提供的情报突然出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摸准农村被执行人不同时期的履行能力状况,抓住“执行季节”,选择最佳的执行方式。由于农村的特性,农民的投入和支出有明显的季节性。利用这一特点,在被执行人的收获季节集中力量抓执行,是一种合理有效的办法。同时,由于农民大多从事农业生产或打散工,收入不稳定,有的农民的生活甚至相当贫困,所欠债务有的用于治病、解困,有的虽然用于投资种养业,但却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农作物失收,如要他们一次性履行巨额债务常常比较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在执行中对一些执行标的较大的案件,如果强制措施使用不当,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容易使被执行人丧失履行债务的信心和积极性,甚至“破罐子破摔”,对执行措施麻木对待,不作任何回应,使执行工作陷于被动。因此,执行干警必须要针对涉农民案件做细致调查,及时掌握农村被执行人的生产和经营状况、农作物的长势及收成时节,了解被执行人打工的工厂或雇主发放工资、奖金的时间,了解农村发放征地补偿款、青苗补偿费的时间,以摸准农村被执行人不同时期的经济状况、收入来源和实际履行能力,对农村被执行人的财物采取登记、监督和控制等有效措施,再选择恰当时机重点出击。
3、处理好强制与教育的关系,选择最佳的执行方法。在执行中,要克服就案办案的思想,努力追究执行方法的社会效果,做到执结一案、影响一片、带动多案的良好社会效果。在执行方法上,可以实行法制教育与强制措施相结合、全力攻坚与分段执行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法,尽量促使被执行人最大限度地履行义务。如对一些执行标的不大、被执行人有能力履行而不自觉履行义务的案件,应果断采取查封、搜查以至拘留等强制措施,向其施加压力,迫使被执行人切身感受到不履行债务所承担的法律后果,从而达到执结案件的目的。但对一些执行标的较大,预计被执行人一次性履行债务有困难的案件,办案人员要认真分析被执行人的性格特点、现有财产现状和家庭背景,巧妙运用各种措施,不惜采用“挤牙膏”的执行方法,务求取得最佳的执行效果。而对一些涉及众多债务人的群体性执行案件,可以到被执行人的所在地召开债务人会议,宣讲法律,同时选准突破口,对有能力而不积极履行义务者,当场采取强制措施,并进行广泛宣传,扩大影响,使持有观望态度的被执行人打消侥幸心理,积极设法筹款还债,从而达到执行数人、警醒一片的目的。而对一些家境穷困,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村被执行人,在执行时不能不顾实际情况的乱用强制措施,搞“竭泽而渔”,而应为其本人或其家庭保留必要的基本生活费用,以免为执行案
件而增加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4、处理好执行者与协助者的关系,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协助是执行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农村地域广阔,地理环境比较复杂,而法院的执行力量比较单薄,加上人地生疏,就导致法院在农村中开展执行工作有较高的难度。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当事人的宗族
观念较重,还具有较强的封建狭隘的乡土意识,在对农村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必然要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为了逃避责任,一些法制观念淡薄的农村被执行人常纠合亲友,或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围攻、对抗法院的执行,甚至出现暴力抗法事件,危及法院执行人员的安全。因此,在当前执法环境不尽人意的困难情况下,一是要加强宣传,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为执行工作提供线索,出谋划策;二是要加强与当地党政部门的联系,通过依法办案,为辖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排难解忧,争取他们对法院执行工作的信任和支持,以减少执行工作的阻力;三是注意加强与当地公安机关、村委会的沟通,通过他们的协助,查明被执行人的下落和财产状况,了解被执行人的家庭背景和采取强制措施的可行性,请他们代为通知、传唤被执行人、动员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和处理一些法院职权范围以外的事项。事实证明,由于这些部门、组织接触面广,活动范围大,熟悉当地的社态民情,信息来源多,有他们的从旁协助,对人民法院在农村中搞好执行工作帮助很大。在法院需要采取强制执行行动时请他们派员支援、提供方便、增加声势、扩大影响,使执行工作增加安全系数,易于成功。
5、做好当事人双方的思想工作,努力促成执行和解。由于农村案件执行中的特殊性,执行和解是执行案件中的一个有效手段,有利于促成案件执结,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在执行立案后,及时告知申请执行人的执行风险,使其在思想上认识到其执行权益得到实现或不实现,取决于被执行人的执行能力,为执行和解打下思想基础。并申明申请执行人有配合和理解人民法院工作,积极提供证据查报被执行人的财产的义务。二是在对被执行人采取执行措施前后,耐心细致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晓之以法、以理、以情,促其自动履行,从而达到执行和解的目的。三是适时邀请、委托案外人到庭,参与和解执行案件,化解执行当事人矛盾,使执行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实践证明以上这三种效果很好,今年在执结的242件涉农案件中,执行和解的达到91件,和解率达到37.6。
不可否认,“执行难”的原因有很多种,特别是对于那些当事人确实没有执行能力的案件,我们也感到无能为力。但是,只要我们在执行工作中多注意总结工作特点和工作经验,并把这些经验应用于实践中,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维护好社会稳定,取得当事人特别是申请执行人对执行工作的理解和谅解,也是我们执行工作的成功之处。
第四篇: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在公布《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在公布《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各位记者、各位朋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已于2003年12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99次会议讨论通过,并于今天公布,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下面,我就本解释制定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等问题,向各位作简要介绍和说明。
一、《解释》制定的背景
在人民法院的审判实践中,侵权案件历来是仅次于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的一个主要案件类型。侵权案件中,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又居于突出的地位。198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为人民法院正确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侵权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在类型和数量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给审判实践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民法通则》对侵权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比较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对审理侵权案件的法律适用原则虽有所补充,但仍不能适应当前审判实践的迫切需要;尤其是对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计算标准,至今没有统一的规范可供遵循,客观上使有些案件难以依法及时处理,也影响了人民法院适用法律的统一性,广大法官和社会各界希望尽快出台司法解释,规范和统一侵权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制定这一司法解释,不仅是依法公正、及时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保护公民人身权利的需要,而且也是审判实践的迫切需要。
在过去的审判实践中,确定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赔偿范围和标准,主要是以1991年9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为依据。《办法》的规定,对人民法院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办法》规定的赔偿标准明显偏低,不能充分体现填补受害人损失的损害赔偿原则;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就各种侵权类型的人身损害赔偿制定了各不相同的标准,当然有的规定是符合国际惯例的;但是对不同侵权类型的人身损害分别规定不同的赔偿范围和标准,不利于法制统一,不利于实现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起草《解释》的初衷就是根据法制统一原则,按照《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规范人身损害的赔偿标准,以确保法律适用的统一,确保受害人的损失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补偿,以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解释》的起草始于1998年。由于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多由基层法院管辖,为了配合当年召开的人民法庭工作会议,最高人民法院在调研基础上起草了《解释》的征求意见稿,提交会议讨论。2001年以后,随着国家立法规划将起草民法典提上议事日程,《解释》的起草工作伴随着参与立法活动以及参与立法学术活动,进入了一个理论上得到提升的新的阶段。在起草过程中,我们从中国实际出发,按照主观计算与客观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规定损害赔偿金的计算模式,同时根据国家统计部门的建议对赔偿所依据的统计指标进行修订,在较为充分地保护受害人利益的基础上,兼顾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历史连续性和社会公正性,适当平衡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制定了这一司法解释。
今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提出,要切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司法为民的要求并向社会公布了司法为民的23项措施,其中包括制定10项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司法解释;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就是其中之
一。为充分体现司法解释起草制定的民主性,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人民法院报和中国法院网向社会公布了《解释》的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群众反响热烈,在网上发表评论意见600多条约50万字;社会各界还以书面形式提出意见帮助我们修改条文,其中包括来自乡村基层的普通农民群众和侨居海外的企业家、留学生。我们对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论证,许多好的建议我们都予以吸收,包括一些条款的增设和文字表述都被直接吸收进《解释》的条文。由于《解释》的规定涉及到与国家有关制度的配合和协调,涉及到与国家立法的关系,我们还多次以书面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以及直接磋商的方式,向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委办征求意见,协调立场;同时,由于《解释》的内容涉及到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我们也多次以座谈会、书面咨询等方式征求法学专家的意见。《解释》历经反复修改达28稿,终于克底于成,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解释》的起草制定,是落实司法为民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司法解释制定程序民主化的一次重要实践。《解释》的公布,是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倾力支持的结果,表明了大家对建设法治国家的关心,对人民司法的支持。
二、《解释》规定的主要内容
《解释》的内容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条),是对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关系的一般规定,分别就人身损害赔偿的客体范围(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主体范围(赔偿权利人、赔偿义务人)和内容范围(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进行界定。第二部分(第2-5条),是对过失相抵原则的适用范围和共同侵权的构成要件等一般问题的规定。第三部分(第6-16条),是对11种具体侵权类型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解释。第四部分(第17-35条),是对赔偿范围、标准等相关问题的具体规定。第五部分(36条),是对《解释》适用的效力范围的规定。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共同侵权行为,涉及两个主要问题。其一,关于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解释》规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根据这一规定,《解释》对共同侵权的构成要件系采取客观说,不以当事人有意思联络为必要。只要数人实施的加害行为相互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其行为具有关联共同性,即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客观说较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也是共同侵权理论的一个发展趋势。但对于数个原因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结果即多因一果的情形,《解释》规定应当按照过错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承担责任。
其二、关于受害人仅免除部分侵权人责任的效力问题。传统民法理论认为,受害人仅免除部分侵权人责任的,对全体被诉共同侵权人发生绝对效力,即“免除一部等于免除全部”。我们根据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审判实践,对这种免责表示采纳相对效力的观点,以充分尊重债权人对自己权利的处分自由,同时平衡各债务人之间的利益。
(二)关于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近年来,由于有些经营者在安全保障上存在问题,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出现了犯罪分子在酒店、银行等经营场所杀人越货的事件。受害人往往在向犯罪分子索赔不能的情况下,单独起诉酒店、银行等要求赔偿。但过去的侵权法理论未能提供受害人行使此种请求权的理论依据。《解释》根据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审判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结合民法理论上的社会活动安全注意义务理论,对安全保障义务的范围和违反义务时的责任界限进行界定。根据该规定,从事社会活动应当对相关公众的安全给予合理的注意,疏于注意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安全保障义务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在第三人侵权的情形,安全保障义务人没有尽到注意义务的,应当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该理论旨在解决不作为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问题,对解决审判实践中的众多新类型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三)关于雇主责任。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在劳动关系领域里已实行全面的劳动合同制。在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领域以外,也存在各种形式的劳动用工。无论是劳动合同形式的用工关系还是劳务合同形式的用工关系,本质上都是通过使用他人劳动扩大雇主的事业范围或者活动范围,用人单位和雇主因此获得利益;同时,这种事业范围的扩大或者活动范围的扩大,也增加了其他人因此受到损害的风险。为体现利益与风险一致,风险和责任一致的原则,《解释》根据审判实践和多数专家意见,规定雇主要为雇员与履行职务有关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同时规定,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也要为自己的侵权行为负责,与雇主共同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以利于对受害人给予及时和充分救济,也促使雇主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加强对劳动者、雇员的教育,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
(四)关于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损害赔偿的相互关系。工伤保险与民事损害赔偿的关系,在审判实践中长期存在争论。从性质上看,工伤保险属于社会保险范畴,与私权救济性质的民事损害赔偿存在根本的差别。但是,由于工伤保险赔付是基于工伤事故的发生或者劳动者罹患职业病,与劳动安全事故或者劳动保护瑕疵等原因有关,因此,工伤事故在民法上被评价为民事侵权(例如雇主提供的机器爆炸)。这就产生了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损害赔偿的竞合问题。对此问题的处理世界各国有四种模式:第一,工伤保险取代民事损害赔偿;第二,受害人可以同时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和民事损害赔偿,但劳动者个人需交纳高额保险费;第三,受害人可以选择获得工伤保险待遇或者民事损害赔偿;第四,民事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待遇实行差额互补。鉴于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用人单位无过错责任,有利于受害人及时获得充分救济;有利于企业摆脱高额赔付造成的困境,避免因行业风险过大导致竞争不利;还有利于劳资关系和谐,避免劳资冲突和纠纷,因此,我们赞成用人单位通过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方式承担责任。这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都有利。但如果劳动者遭受工伤,是由于第三人的侵权行为造成,第三人不能免除民事赔偿责任。
(五)关于赔偿范围和标准。《解释》对赔偿范围和标准的规定,有以下特点:
1、关于赔偿范围,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1)因治疗损伤支出的费用:如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后续治疗费、康复费、整容费等;(2)因生活上增加需要支出的费用:如配制残疾用具、长期护理依赖支出的费用等;(3)因全部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因受害人死亡导致的未来收入损失。
2、关于赔偿的计算方法,采取差额赔偿与定型化赔偿相结合的折中模式:即具体损失采取“差额赔偿”,抽象损失采取“定型化赔偿”。所谓具体损失,就是受害人实际支出的费
用或者实际减少的收入等可以交换价值计算的损失,如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营养费等;所谓“抽象损失”,就是因劳动能力丧失或受害人死亡等因素只能抽象评价的未来收入损失。《解释》对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就是采取定型化赔偿,设置有固定的赔偿标准和期限;对医疗费、误工费等则采取差额赔偿,实际支出或者损失多少就赔多少,体现了折中的原则。抽象损失采取“定型化赔偿”的理由:第一,与过去的有关立法、解释相衔接;第二,已被审判实践所肯定并被社会普遍接受;第三,有法理依据;第四,具有社会妥当性。至于定型化赔偿的弊端,即可能与受害人的实际生存利益不一致,《解释》也采取了补救办法。例如残疾赔偿二十年期满受害人仍尚生存,且没有生活来源的,《解释》规定赔偿权利人可以另行起诉。
3、关于残疾赔偿采取“劳动能力丧失说”。“劳动能力丧失说”是根据残疾等级抽象评定劳动能力丧失程度,并以此作为评价受害人利益损失的学说。“劳动能力丧失说”与“收入丧失说”相对而言。依据“收入丧失说”,只有实际取得收入的受害人才会有收入损失;也只有实际减少收入的人才存在收入损失。未成年人、待业人员都不存在收入损失,因此不能获得赔偿。受害人虽然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的,也不应获得赔偿。这显然不合理。因此,通常都是以“收入丧失说”结合“劳动能力丧失说”作为评价残疾赔偿的理论依据。《解释》以“劳动能力丧失说”为原则,同时也综合考虑收入丧失与否的实际情况,以平衡当事人双方的利益。
4、关于死亡赔偿。赔偿权利人因受害人死亡所蒙受的财产损失可以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以被扶养人丧失生活来源作为计算依据;二是以受害人死亡导致的家庭整体收入减少为计算依据。《解释》将“死亡赔偿金”的性质确定为收入损失的赔偿,而非 “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数额,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客观标准以二十年固定赔偿年限计算,即采取定型化赔偿模式。该计算方法既与过去的法律法规相衔接,又不致因主观计算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按照这一计算方法,死亡赔偿金比过去提高一倍多。例如:以2000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493.5元计算,过去的死亡赔偿金全额为84935元。同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50元,依《解释》计算的全额死亡赔偿金可达207000元。
(六)关于定期金赔偿。过去的审判实践,一般采取一次性赔付的方式赔偿受害人损失。经过实践,感到一次性支付赔偿金容易存在弊端:首先是过于加重侵权人一方的赔偿负担,甚至有可能导致侵权人支付不能或者企业破产,最终损害受害人一方的利益;其次是可能导致受害人不能对赔偿金进行合理的分配使用,使赔偿目的落空,或者被其他人(如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挪用、侵吞,获得不当利益等。《解释》借鉴有关国家经验,对赔偿金的支付兼采一次性赔偿和定期金赔偿两种形式,以一次性赔偿为原则,定期金赔偿为补充。同时规定以定期金赔偿的,赔偿义务人应当提供担保。
除上述内容外,《解释》还就学生伤害事故、定作人的侵权责任、义务帮工致人损害、道路、桥梁管理不善致人损害的责任,《解释》适用的效力范围等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
三、《解释》出台的意义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道路交通、工业灾害等各种侵权事件频繁发生,对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止各种侵权事件的发生,发生侵权事件以后如何合理地转移和分散损害,给受害人予公平、合理和充分的救济,不仅是立法
机关的重要职责,也是人民法院肩负的神圣使命。立法调整主要通过对民事权利义务的分配,实现分配的正义;司法救济则是通过使赔偿义务人承担责任,填补受害人的损失,实现平均的正义。但这一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移转损害的操作过程,它同时也是一个体现司法为民的思想、贯彻公平正义的司法理念的法治文明的建设过程。司法解释的起草制定,对这一法治文明的建设,负有特殊重要的使命。我们起草制定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其最根本的意义也正在于此。作为审理侵权案件的一个重要司法解释,《解释》的出台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对于加强对人身权利的司法保护,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的权利尊重和保障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人为本,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人权问题的高度重视。人身权利是宪法宣言和保护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以人格尊严为核心的首要的和基本的人权。人权的保障历来被视为是公法的基本任务,通过立法和司法解释对自然人的人身权利遭受侵害的情形,以民事司法的保护方法给予受害人公正、及时的损害赔偿救济,本质上也是人权司法保障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不断加强对人身权利的司法保护,相继出台了精神损害赔偿、触电人身损害赔偿等几个司法解释,从人身损害赔偿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类型出发,不断完善和发展司法保护的内容,加强司法保护的力度。《解释》的出台,可以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既有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对人身权利提供更为全面的司法保护,而且从更为积极、主动的意义上强化社会生活中的权利保护意识和安全保障义务,对于提升全社会的权利尊重和保障意识,将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发挥深远的影响。
第二,为人民法院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提供了统一、明确的规范,有利于公正、及时地审理相关案件,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过去的审判实践中,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事实上长期处于缺位的状态。在2000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前,人民法院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涉及对赔偿范围的确定和赔偿标准的计算时,只能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非道路交通事故的侵权案件,其赔偿标准的确定和计算事实上“无法可依”。这应当说是民事司法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缺陷。《解释》的制定,为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提供了规范性的依据,具有可操作性,弥补了这一缺陷。这不仅有利于人民法院及时、公正审理相关案件,也有利于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第三,《解释》对侵权损害赔偿领域里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有益和积极的探索,将会促进我国侵权法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并为民法典的制定提供有益的经验。《解释》的起草制定,除了以现行法律为基本依据外,还有两个重要的源泉:一是人民法院的审判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件类型和经验资源;二是侵权法理论的不断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知识和思想资源。《解释》的制定,并不是消极的接受现行的理论成果,而是从公正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价值目标出发,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符合“公平正义”理念、符合中国实际的司法保护模式和相应的制度规范。在起草过程中,我们涉及到了侵权法理论上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共同侵权的构成要件,理论上有各种学说;而我们加以取舍和折中的标准,是基于一个基本的司法价值理念,就是要让无辜的受害人能够得到司法救济,而让无视他人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的侵权人承担责任和风险。为此,我们对各家学说进行了综合取舍与改造,以贯彻我们的司法理念。《解释》的规定,还吸收了民法典起草中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经验,例如,关于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的规定,就是在理论上的一个最新发展。我们结合审判实务,对安全保障义务的范围、责任界限,以及诉讼结构都进
行了认真的探索,形成了具有操作性的具体规范。我相信,这些探索的成果必将对侵权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必将为民法典的起草制定提供有益的经验。
第五篇: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论劳动合同中的竞业禁止条款
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四)》论劳动合同中的竞业禁止条款 摘要:企业在劳动用工、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到商业秘密、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因员工离职遭受损害或者侵权现象普遍存在,而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正是为了杜绝此现象的发生而设置的一项规定。关于此条款有相当多的法律文件予以规定,本文主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四)》论述劳动合同中的竞业禁止条款。
关键词:竞业禁止,劳动合同,忠实义务
正文:
近年来,由于职工“跳槽”给原单位造成利益损失而引发的劳动争议,日益引起人们对劳动合同法上的竞业禁止条款的关注,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保护和劳动者自主择业权的维护成为法律和劳动政策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除采取在劳动合同中订立保密条款外,竞业禁止协议成为解决这一问题、平衡劳资双方权益的重要手段。
一、竞业禁止的内涵
(一)竞业禁止的定义
竞业禁止,是指劳动者基于其与用人单位间达成的竞业禁止协议,规定在解除劳动关系后,在一定时间内不得从事与其服务的用人单位相竞争的工作或经营活动,是法律对用人单位合法利益的保障措施。
(二)我国有关竞业禁止的司法实践
目前,我国一些部门规章或地方性法规中有关于离职竞业禁止的规定,如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第2条的规定、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第7条的规定、《广东省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等等。上述法律规范性文件对竞业限制的具体范围、期限、补偿费的数额及支付方法、违约责任等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由于其法律效力等级较低的缘故,对竞业禁止的调整范围相当有限。有鉴于此,于2008年1月1日实施的新修改的劳动合同法对竞业禁止问题进行了专门规定,《劳动合同法》第23条、第24条就此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四)》的第6---8条对此也作出了相应的解释。
二、竞业禁止协议的适用条件
第一,必须存在合法保护的利益。
第二,竞业禁止的时间及地域应当合理。
第三,对劳动者从业范围的限制合理。
第四,合理的补偿费用。
三、关于《解释
(四)》中对于竞业禁止的规定
当事人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竞业限制协议时未约定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以及具体数额或者计算方式,该竞业限制协议或者条款是否有效。《解释
(四)》并未完全否认此类条款的法律效力,如果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则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中只规定了用人单位须向承劳动者支付补偿金,但并未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数额或者计算方式,产生争议时应当如何确定经济补偿金数额。最高人民法院规定为“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并且规定此标准如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则需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竞业限制义务是否与劳动合同解除方式相关联存在着争议,如用人单位违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是否还需承担竞业限制义务。对于此问题,一种观点认为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可以受到法律的相应制裁,但并不影响双方约定的法律效力;另一种观点认为用人单位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在先,再让劳动者承担竞业限制义务有悖公平。《解
释
(四)》的规定实际采纳了第一种观点,认为除非另有约定,竞业限制义务与劳动合同解除方式无关,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同时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后也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司法实践中,对于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劳动者是否仍须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存在着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劳动者可通过仲裁诉讼程序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但劳动者并不能以此为由解除竞业限制约定;另一种观点认为,因用人单位违约在先,因此劳动者无需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解释
(四)》的规定有条件的采纳了第二种观点,即如果用人单位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则劳动者可以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此规定兼顾了用人单位保护商业秘密的需要和劳动者的就业权。
对于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是否可以单方解除竞业限制协议存在着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竞业限制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如果用人单位认为无需继续保护,则可以解除竞业限制协议,劳动者就业权也不再受到限制,其利益并未受到损害;另一种观点认为,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终止时,因受竞业限制协议约束,不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工作,而且根据约定的竞业限制时间做出了工作、生活的规划安排。如果允许用人单位随时解除竞业限制协议,则将打乱劳动者的既有规划和合理预期,损害劳动者的权益。而且竞业限制协议为双务合同,一方不能随意解除。《解释
(四)》有条件的采纳了第一种观点,即首先承认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期限内,可单方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的权利;同时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赋予了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三个月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权利。
对于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劳动者支付违约金后,在约定的竞业限制期限内是否仍需承担竞业限制义务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劳动者已承担违约责任,则无需继续承担竞业限制义务;另一种观点认为,竞业限制的目的是用人单位通过提前主动的方式保护商业秘密,劳动者即使承担赔偿可能也难以抹平用人单位由于商业秘密可能泄露而承担的风险,因此劳动者仍需承担竞业限制义务。《解释
(四)》实际采纳了第二种观点。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属于非财产性承担责任方式,判决有可能无法具体执行;如果劳动者不执行判决或者又出现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行为,用人单位是否有权再次要求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解释并没有说明,但是我认为是可以的。因为从“继续履行”中的“继续”两个字,可以看出该履行义务属于“新的义务”,如果劳动者不“继续履行”,还应当再次承担违约责任。
参考文献:
1、张繁荣、何闽《试析劳动合同中的竞业禁止条款》,2013-11-25访问;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四),2013-11-25;
3、李佳勋.浅析劳动合同中的竞业禁止条款[J].当代法学,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