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

时间:2019-05-13 17:21: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

第一篇: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

2009年05月21日

在我国各级国家档案馆保存的珍贵档案中,国家重点档案有1200万卷。这些重点档案时间跨度长达近1300余年,是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真实记录,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些档案形成年代久远、载体形态各异、保护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种种原因,一些国家重点档案不同程度地存在破损、纸张酸化、字迹褪变等现象。做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并使之传承后世,是各级档案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在各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档案部门的共同努力,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经费数量不断增加。党和国家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高度重视。20世纪80年代,中央财政开始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九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经费投入从过去的每年400万元增加到600万元,“十五”期间又增加到每年1200万元。“九五”、“十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补助费达7800万元,地方财政用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经费与此大体相当。这些经费使694万卷国家重点档案得到及时的抢救和保护,占应抢救档案总数的57.8%。进入“十一五”以来,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经费投入达到每年9000万元,计划用十年时间完成现有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任务。此外,一些地方的档案部门也争取到一些专项经费用于本地区的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如,四川省财政2004年、2005年两次拨专款540万元用于清代巴县档案的抢救。陕西省从1995年开始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内蒙古自治区从2001年开始,每年拨专款90万元用于档案抢救、100万元用于档案保护。吉林省专门成立了以省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领导小组,“十一五”期间,省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档案抢救费,档案保护费明确为1.5元/卷等。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为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经费保障。

二是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不断规范。为明确全国重点档案的范围、标准,以及重点档案抢救补助经费的使用范围,推动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规范、有序的进行,早在1987年,国家档案局、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管理办法的通知》。随着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的发展,财政部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抢救经费数量的不断增加,财政部与国家档案局分别于1996年和2001年对《全国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管理办法》进行了两次修订,这对于推进全国重点档案抢救工作,规范和加强对全国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适应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的新形势,促进“十一五”期间档案事业的发展,经财政部批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项目得以设立。随后,财政部会同国家档案局在原《全国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着手制定《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经与财政部教科文司多次讨论、修改后,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发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征求意见。国家档案局和财政部还共同组织召开了部分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档案部门和财政部门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于2006年6月正式下发了《国家重点档

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该《办法》将过去的“全国重点档案”改为“国家重点档案”,这不只是名称、名词上的变化,而是工作思路的变革;在《办法》中还体现了“绩效考评”、“以奖代补”等财政支出制度改革的原则要求;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的内涵、范围,抢救和保护费的支出等做了进一步的界定。从“抢救”到“抢救和保护”虽然仅仅几字之差,却体现出工作方向和工作内涵的巨大变化。这一《办法》的出台,将使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更加规范有序的进行。

一些地方档案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也出台了本地区加强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具体措施。如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档案局联合下发了《山西省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管理办法》,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档案局联合印发了《山东省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细则》,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档案局联合印发了《河南省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细则》,云南省专门成立了档案抢救中心,陕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意见》中,对本地区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又提出了具体要求等等。

三是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工作理念不断创新。抢救是保护档案的手段之一,把已抢救的档案保护好并最大限度地延长其寿命是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的根本目的。各级档案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在组织开展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的同时,不断探索和尝试加强国家重点档案保护的创新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国家档案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国家重点档案在抢救补助费中优先支持。二是在副省级以上国家档案馆建立特藏室。特藏室建设从2001年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提出到2004年正式推广以来,全国部分副省级以上国家档案馆已开展了此项工作,一些馆藏量大,国家重点档案多的市级档案馆也做了尝试,他们对入选《中国档案遗产名录》和特藏室的国家重点档案实施了特殊的保管条件,并制作仿真复制件代替原件对外提供利用。三是加大档案馆馆舍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力度,增加必要的档案保护设施、设备,这是改善档案保护条件,避免边抢救,边破损的现象发生的根本所在。

四是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项目申报和审核工作不断细化。项目申请采取逐级申报的制度。按照《办法》的规定,地方各级国家档案馆作为申报单位,填写《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项目申报书》,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后按程序逐级上报;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本地区所申报项目进行汇总审核并经省级财政部门同意上报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国家档案局对各省项目推荐报送的项目进行汇总审核和筛选,提出初步意见送财政部,再由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委托有关方面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共同下达补助项目预算,以使项目评审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此外,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还共同组织研发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搞好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档案保护”,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再次说明了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国家档案馆要以此为契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要求,做好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第一,切实提高对实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建立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经费制度,加强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的保护工作,是《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做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对于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更好地为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档案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档案部门要站在对历史负责、替未来着想的高度,认真做好本地区“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规划,按照濒危优先的原则,突出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重点;加强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绩效考评等各项规章制度;加大上报项目的审

核力度;积极争取各级财政部门的支持,落实好地方经费投入,加强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的管理,管好、用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第二,深刻领会《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2006年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联合印发的《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国家重点档案的范围、抢救和保护工作的内容、经费分配使用原则、申请中央财政补助经费的数额、《申报书》上报程序等做了明确规定。各级档案部门要严格按照《办法》的规定时间及时向财政部、国家档案局报送相关材料。

第三,规范填写《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项目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申报书》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项目名称科学、合理,持续项目应注明年度抢救或保护档案的数量;档案的抢救和保护数量统一以“卷”为计量单位,对以“件”为单位的国家重点档案按每十件折合为一卷计算;征集档案项目应有明确的线索和具体量化方案;未申请中央财政支持的项目不出现在《申报书》中;每个申报单位的抢救和保护项目以流水号顺序排列等。

做好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是档案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各级财政部门投入力度的加大,经过各级档案部门的扎实工作,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一定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更大的进展。

第二篇:铜陵县档案局2008年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总结

铜陵县档案局2008年国家重点档案

抢救和保护工作总结

抢救和保护国家重点档案,是促进档案事业发展、为党和国家积累宝贵财富、增强地方历史文化底蕴的一项重要举措。2008年,我局认真依照财教[2009]38号文件精神,积极做好项目申报、拟定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规划,对县馆馆藏的国家重点档案采取修复、复印、修裱、去污、建立特藏室等方式,加大对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延长了档案的保存寿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现将铜陵

县档案局2008年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努力改善保管条件

铜陵县档案馆成立于1959年6月,是铜陵地区唯一一所县级综合性国家档案馆。至2008年底,县馆保管着铜陵县明代至今各类档案119638

卷(件),资料近1万余册,其中国家重点档案721卷。

2008年,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档案抢救保护工作,确立专人负责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组织实施,同时确定专人负责项目申报工作,并

制定了2008年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计划。

二、专款专用,确保各项抢救和保护工作措施及时到位

在积极争取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资金项目的同时,我局也及时向县政府报告,要求政府给予配套资金。在2008年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下达后,我局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有力地推动了馆藏国家重

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延长了档案的保存寿命。

一是实行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责任制。建立以局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局长为直接责任人、相关股室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并把此项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局目标管理考核和干部评先评优的一项

重要内容。

二是征集了6卷民国2年和19卷民国34年查氏宗谱 2137页。三是对30卷民国时期档案进行了修裱、去污、复印等处理。四是对民国历史档案20卷进行了修表、去污、复印、数字化处理。五是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制定了2008县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计划,对馆藏重点档案进行清点、摸底,详细掌握馆藏国家重点档案的数量和破损情况。并拟定不同的抢救和保护措施。2008年,组织单位职工赴外地参观学习培训并掌握档案抢救、保护和修复知识技术,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抢救和保护工作的稳步开展。

六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为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在我局举办的县直、乡镇、村档案业务培训班,全县档案年检中,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列入其一项重要内容,广泛宣传此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从而为下一步征集散存于有关部门和个人手中的重点档案奠定了坚实的舆论氛围。

第三篇:大通县档案局关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征集保护项目实施情况总结

大通县档案局关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

征集保护项目实施情况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根据《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全国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我县积极申报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项目申请。自2007年底以来,我局开展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征集项目实施工作,现将项目实施情况简要总结汇报如下:

一、我县现有国家重点档案的基本情况:

经我局前期的摸底调查统计,我县现有全国重点档案共计516卷件,其中清代档案59卷件,民国档案83卷件。主要内容有

(一)、清代史志、刑律案语及钱币等实物档案;

(二)、民国时期的寺院经文、土地契约、家谱、毕业证、委任状、教科书等;

(三)、西路红军在大通的健在老红军口述档案资料;

(四)、民间曲艺等传统文化和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等;

(五)、文革时期红卫兵袖章、毛主席像章、红宝书及实物档案等。

二、开展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征集工作的情况 我县高度重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征集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抢救意识,为落实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任务,采取有效措施,精心安排项目实施,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确保专项资金投入到位,保证了抢救和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是成立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抓此项工作;二是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三是组织召开专题会议9次,并召开了档案征集专题会议,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共商档案征集大事。四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抢救工作技能。选派2名同志到省档案馆学习档案裱糊技术,懂得抢救方法,掌握抢救技巧;五是改善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条件。购置了基础设施设备材料,订制了重点档案柜、底图柜、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六是对重点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截止目前,已完成抢救国家重点档案204卷件,裱糊56张,扫描复制2900张。主要内容有:清代乾隆十二年间的《西宁府新志》、光绪三十四年间的《大清现行刑律案语》、民国时期的古币、纸币、证件、聘书、委任状、土地证;建国后的史料及文革期间的毛主席像章、实物等。采取的抢救方式有清理、整理、裱修、扫描复制、装盒加固、改善保管条件。

三、待抢救的国家重点档案情况

现待抢救的国家重点档案有明代兽医古籍、医学古籍、清代顺治十三年间的《御注孝经》、康德八年的《朱子格言》、《中庸》;民国时期的地契;文革时期的丝织伟人头像、毛主席像章等101卷件。其中,需有偿征集54件、鉴定25件、修裱5700张,主要抢救方式是对重点档案进行征集、鉴定和技术保护,进行整理、装盒、编目、复制、裱糊、修复、扫描、录入,提供复制件利用,并改善保管条件,最大限度的保护原件,延长档案寿命。

四、合理使用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经费

为切实抓好我县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我县自2007年底,争取到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经费8万元,地方财政投入2万元,共计10万元。我局十分珍惜这批重点档案抢救经费,在经费开支中,严格按照《国家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管理办法》(财教[2006]63号)文件精神,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让有限的资金得到合理利用。把经费绝大部分用于破损档案的清理、整理、修裱、仿真复制和购置装具、更换卷皮、订制卷盒、购置防磁柜、底图柜等改善保管条件上做到了专款专用。一方面用于国家重点档案的征集、宣传、调研及其他工作经费的开支。另一方面用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中复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档案柜等设施设备的购置,以及裱糊、复制、卷盒、人员培训、人员工资等费用的开支。具体开支详见附件一。

五、国家重点档案抢救所发挥的作用

修复抢救国家重点档案,使破损的重点档案恢复了本来面目,延长了档案寿命,保护了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维护了历史的真实面貌。这项工作的实施,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县档案馆充分利用已修复的重点档案举办档案史料陈列展览,展览了部分清代、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文革时期的档案史料,照片、实物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参观者的好评。同时,为积极准备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文史资料展览活动提供了大量素材。所收集的历史实物档案(如刺绣、钱币、照片等)为研究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存在的问题:

1、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个别领导和档案人员对重点档案认识不清,理解不透,缺乏保护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大宣传,积极主动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

2、对重点档案史料的征集力度不够。开展对散失在民间的明清时期档案、民间曲艺、舞蹈、美术、艺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征集工作力度不够。

3、征集抢救任务重资金缺。经调查,我县仍有大量寺院档案、口述档案需记录、整理、抢救,部分史志古籍破损严重,需张张进行裱糊。10万的专项资金,还远远不够工作所需。

4、还需进一步加大重点档案抢救工作的业务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在今后的重点档案抢救工作中精益求精。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力度,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增加投入,按质按量地完成目标任务。请国家局和省局一如既往地关怀支持大通,在资金补助方面给予倾斜。

大通县档案局

二00九年八月六日

第四篇: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

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

(2007-12-23 22:18:27)

一、保护和扶持重点京剧院团的意义

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关于“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的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在全国范围内确定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的指示,为保护和扶持作为优秀民族艺术代表的京剧艺术,积极推进京剧院团体制改革和内部机制改革,提高京剧院团综合艺术水平和生产经营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加强国家对京剧院团的宏观管理、结构调整、合理布局和分类指导,文化部、财政部从现在开始至2010年对11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予以切实的保护和扶持,以使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

确定国家重点京剧院团,是贯彻十六大报告关于“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全国京剧院团总体布局,使京剧艺术在新的时代,能够既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又遵循自身的艺术发展规律。自下而上的评估过程,实际上就是优胜劣汰、调整全国京剧院团总量和布局、全面提升京剧院团自身素质、推进体制改革和内部机制改革,帮助京剧院团瘦身健体、增强自身活力的过程。要通过《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的实施,充分调动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积极性,特别是提高地方政府对文化体制改革和对京剧艺术保护和扶持的重视程度,推动地方政府制定与中央相配套的政策与措施,使院团积极主动地面向群众,走向市场,促进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二、指导思想

实施《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加强对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的保护和扶持,就是要鼓励创作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较强的艺术生命力的优秀作品;就是要坚持不懈地推进京剧人才培养;就是要推动国家重点院团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全面繁荣发展民族戏曲艺术为目标,再铸京剧艺术辉煌。

三、基本目标

以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为指导,以国家重点的京剧院团为基础,以目前仍活跃在舞台上的京剧艺术家为骨干,以切实可行的政策为保障,以一定的经费投入为支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有利条件,全面推动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的艺术生产以及院团建设。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的近期目标是:以4年为周期,以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为龙头,建立国家重点京剧院团艺术创作生产基地,使其成为京剧剧目创作中心,京剧艺术保护和发展中心,京剧艺术交流普及中心,京剧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中心。4年内,新创作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剧目;分门别类地举办演员及创作人员培训班,培养一批潜心京剧艺术、德艺双馨的专门人才;通过各类活动,加大公益性演出的扶持力度,培育新一代京剧观众;努力实现“走出去”的战略目标,立足国内,走向世界。

四、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项目规划

(一)京剧重点新剧目的创作。京剧艺术之所以在民族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因为京剧艺术本身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实践证明,凡在全国享有盛誉的京剧院团,必然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优秀剧目。促进京剧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更好地贴近时代和观众,支持国家重点京剧院团新剧目的创作和生产,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计划4年内完成15台京剧新创剧目。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可在每年规定的时间内,向保护和扶持规划办公室提交详尽的排演新创剧目报告,由保护和扶持规划办公室组织专家论证,确定对新创剧目的资助。

(二)京剧人才的培训和奖励。新一代的优秀青年演员和创作人员的培养,在京剧的传承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京剧艺术要传承和发展,后续人才的培养是关键。为大力培养和造就新一代京剧尖子人才,4年内,定期举办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表演等不同专业的专修班,由文化部邀请全国著名艺术家,每年对中青年创作人员和青年演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计划在中国京剧艺术节期间举办“全国优秀京剧青年演员展演”,并对获奖的优秀演员进行奖励。各类专修班和“全国优秀京剧青年演员展演”工作由保护和扶持规划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

与此同时,国家支持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举办青年演员培训计划、推新人展演活动、青年演员参与新创作剧目,在各院团申报的基础上,由保护和扶持规划办公室组织专家论证,确定对其项目进行一定的资助。

(三)对国家重要指定性演出、艺术活动和公益性演出实行政府补贴。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应该积极肩负起和完成好国家重要指定性演出和公益性演出任务。凡参加由国家举办的重要节庆活动、中国京剧艺术节、其它艺术活动和低票价公益性演出计划的院团,将由国家财政出资予以资助。此项计划由保护和扶持规划办公室负责提出规划并组织实施。

(四)京剧艺术进校园演出。每个剧种都有努力培养自己观众群体的责任,这是一个剧种赖以生存的基础。面对社会变革、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京剧艺术同世界上许多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一样,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目前京剧演出市场萎缩,尤其是青年一代对珍贵的民族文化缺乏必要的认知。为改变这一状况,使下一代从学校教育中就开始获得相关的京剧知识,培养他们欣赏京剧的能力,国家重点京剧院团要深入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京剧介绍和普及性演出活动,真正培养出一批热爱民族文化,能欣赏京剧艺术的忠实观众。国家将对重点京剧院团进校园普及性演出进行演出补贴。4年内,11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要完成进校园演出880场。每个院团在每年完成20场进校园演出后,由保护和扶持规划办公室根据各院团提交的演出情况报告和所取得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由文化部将演出补贴延后一年直拨各院团。

(五)对国家重点京剧院团赴境外演出和艺术交流活动实行补贴。为扩大京剧海外演出市场,抢占国际演出市场份额,促进国际间艺术交流,国家将资助国家重点京剧院团赴境外演出、讲学、艺术交流等活动,推动京剧艺术走向世界。计划每年对赴国外及港澳台地区演出的国家重点京剧院团进行资助。由各院团向保护和扶持规划办公室提出申请,审核通过后,由保护和扶持规划办公室将经费直拨有关院团。

五、保障措施

《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的实施,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从大局出发,加强领导,稳步实施,采取科学完备的措施,积极推进,认真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主要措施如下:

(一)成立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办公室。文化部成立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办公室,负责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的领导和指导工作,并负责该项目的日常组织、实施工作。办公室设在文化部艺术司。

(二)设立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工作专家委员会。文化部设立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工作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以文化部文学艺术专家库为依托,由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聘请。

专家委员会的职责和任务是:为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工作做好参谋和咨询;对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申报的项目进行论证;指导入选项目的创作、修改、加工和提高;参加对项目的研讨,并开展艺术理论研究和艺术评论工作;完成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的其它任务。

(三)设立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专项资金。国家设立“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专项资金”,并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项资金列入当年财政预算,专款专用,节余资金结转下年使用。

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办公室根据选定的项目及核定的预算,分别采取前期资助和延后一年支付的方式,将经费拨付给项目单位(除京剧艺术进校园演出为延后一年支付项目外,其余都为前期资助项目)。

项目实施单位应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由专人负责管理。

(四)国家重点京剧院团所在地的相关省市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的保护和扶持工作,国家重点京剧院团所在省市负有主要的责任,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为京剧的保护和扶持工作做实事。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的资金投入,要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除国家专项资金投入外,地方人民政府要给予相应支持,京剧院团要努力筹集一定的社会资金,使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的保护和扶持工作在经费上得到充分的保证。各地要采取措施,加强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的建设,健全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的管理制度,深化体制改革,建立良性循环的艺术生产机制、营销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为国家重点京剧院团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为加强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同时,要充分依靠并调动艺术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支持、鼓励艺术家深入生活、关注生活、反映现实,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创作条件,使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的保护和扶持工作落到实处。

省级重点京剧院团的保护和扶持,各文化厅(局)可参照《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并会同财政厅(局)制定具体的保护和扶持规划。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保证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的顺利实施,加强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资金是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保护和扶持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的资助经费。

第三条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结余资金可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第四条专项资金的分配实行“统一标准、科学评估、择优扶持”的原则。

第五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接受财政、审计、文化等部门的监督审查。

第二章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及标准

第六条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包括

(一)新创作剧目的资助;

(二)京剧人才培训和奖励;

(三)国家指定性演出、艺术活动和公益性演出补贴;

(四)进校园演出的资助;

(五)赴境外演出及艺术交流的资助;

(六)项目管理费。

第七条项目管理费按照专项资金的4%提取,专项用于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办公室(以下简称规划办公室)会议费、专家评审费等开支。

第三章专项资金的申报与审批

第八条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申请专项资金应向所在省(区、市)文化厅(局)提出申请,文化厅(局)对院团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核,经财政厅(局)同意后向规划办公室申报。国家京剧院直接向规划办公室申报。

第九条有关省(区、市)文化厅(局)每年可向规划办公室申报如下项目资金:

(一)1台新创作剧目;

(二)青年演员培训,推新人展演活动,青年演员参与的新创作剧目;

(三)进校园演出;

(四)赴境外演出及艺术交流。

京剧人才培训和奖励、国家重要指定性演出、艺术活动和低票价公益性演出计划等项目资金由规划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条申报项目单位须按时间要求填报申请项目资金报告,并填写《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项目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其中:

申报新创作剧目、青年演员培训、推新人展演活动、赴境外演出交流项目,各申报部门须在每年4月30日前,按照要求将项目申请报告和《申报书》报规划办公室;

申报进校园演出项目,各申报部门须在每年12月1日前,将项目申请报告和《申报书》报规划办公室; 已由各级财政部门安排补助经费的进校园演出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第十一条规划办公室负责审核申报项目资格,并组织专家委员会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论证,提出入选项目名单。

第十二条文化部对规划办公室提出的入选项目进行审核,提出专项资金安排意见,按照项目支出预算有关规定及时报财政部审批。

第十三条文化部根据财政部审批意见下达专项资金预算,并按照国库集中支付有关规定办理支付手续。

第十四条规划办公室负责组织专家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验收,未能按项目申报进度完成的或验收不合格的,取消该单位下该项目的申报资格。

第四章专项资金的监督与检查

第十五条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应对专项资金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

第十六条财政、文化部门要对国家重点院团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做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或委托社会中介组织进行审计。

第十七条国家重点京剧院团需配合财政、审计、文化等部门的检查审计工作,提供真实、完整的情况报告、原始单据、会计凭证、报表等相关资料。

第十八条凡属下列行为之一的,规划办公室将取消下申报资格,并收回已核准的专项资金,同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一)虚报项目补助经费预算;

(二)擅自变更补助项目内容;

(三)挪用专项资金;

(四)抵制检查和审计工作或提供虚假材料;

(五)因管理不善,造成国家财产和资金的损失和浪费;

(六)会计核算弄虚作假。

第五章附 则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财政部、文化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云南文山壮族口述档案抢救与保护研究

云南文山壮族口述档案抢救与保护研究

摘 要:本文阐述了壮族口述档案的概念及内涵,客观陈述壮族口述档案的现状,揭示抢救与保护壮族口述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针对当前壮族口述档案流失的严峻现状提出相应的抢救与保护对策。

关键词:文山壮族;口述档案 ;价值; 保护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南部与越南接壤,国境线长438公里,面积31458平方公里,人口300余万,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6%,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州。其中壮族是文山州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是云南省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据统计,云南省有壮族120多万,主要分布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在其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壮族文化属于前塑性文化,即由享有支配或居主导地位的老者向下一代传授文化。研究与抢救壮族口述档案势在必行。

一、壮族口述档案理论认识

(一)何谓壮族口述档案

“口述档案”这一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出现的,根据《档案术语词典》,口述档案是指为研究利用而对个人进行有计划采访的结果,通常为录音或录音的逐字记录形式。用档案定义的标准,也可以通俗地将其理解为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以及科技文化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有事件当事人或事件亲闻者口述的,以标准方法采集的各种文字、声像形式的历史记录。

陈子丹在《民族档案史料编纂学概要》中指出“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指各少数民族在没有创造自己本民族文字以前,只能用口头传说的方式去记录发生的万事万物,并通过口耳相传,是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得以时代承袭。这种用固定语言记录下来,并通过言传口授,代代相承的个少数民族史实,就是少数民族口述档案。”①我认为,壮族口述档案是指历代壮族的机关、社会组织、宗教及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用固定语言记录下来,并通过言传口授代代相承,反映壮族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宗教、民情风俗等方面的民族史实,通常为录音、录音逐字记录、照片、摄影等形式。

(二)壮族口述档案的特点

1.来源的特殊性。一是壮族口述档案主要来源于壮族地区的地方政权机构;二是来源于宗教、寺院、庄园、部落等组织;三是来源于掌握壮族历史演变、民族风俗等的知识分子;四是来源于散落民间的文学艺术、民族医药、伦理道德等。

2.分布的分散性。我国少数民族居住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壮族口述档案的分布既有普遍性又有专项性。文山州各地都分布着壮族,但是壮族又集中生活在某一小范围内,这就使得全州各地都有壮族口述档案,但是主要集中在某一区域。此外,壮族口述档案主要集中于壮族工作的专门部门。

3.内容的多元性。壮族口述档案的内容异彩纷呈、独具特色,其内容涉及壮族演变、迁徙发展、社会生活、宗教信仰、民族风俗、医术医药、天文历法、文学艺术、边务军事等,内容涵盖民族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

4.管理的科学性。壮族口述档案多为录音、摄影、拍照,其载体多为磁带、光盘、照片,①陈子丹.民族档案史料编纂学概要[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9:27-28.这些磁性材料、感光材料,其保管不能等同于纸质材料,有着特殊的保管要求,要对其实行科学管理。

(三)壮族口述档案的内容

1.口述历史档案。壮族巫师、师公及民间艺人掌握的关于壮族社会发展的口碑档案,其内容涉及壮族演变、发展、壮族迁徙、政权设置、家族源流、官员任职、婚嫁配偶及社会生产生活活动。

2.口述宗教档案。壮族民间宗教是多神崇拜,没有固定的信仰组织,没有专职的宗教祭师,没有固定的信仰活动场所,也没有完整的信仰体系。口述宗教档案及壮族在占卜、祭祀等活动中形成的记录材料。

3.口述文学艺术档案。记载壮族民间故事、神话、音乐、歌谣。壮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歌舞多为即兴创作,传统档案难以还原壮族文艺的真实面貌。口述文学艺术档案即记载壮族音乐、舞蹈、工艺、美术、雕刻、绘画、染织、服饰等的口述档案。

4.口述民族科技档案。记载天文历法、农田技术、医学医药、手工业技术等的档案。壮族农业多为稻作农业,农田技术丰富又符合实际,壮族医学医药、壮锦(刺绣和纺织)都是壮族的奇葩,记载壮族科技档案有现实意义。

5.口述民俗档案。在生产、婚丧、节日等活动中形成。壮族是一个民俗节日丰富的民族,几乎月月有节过,“祭龙节”、“花饭节”是其典型的节日。婚丧嫁娶也有特定的仪式和即兴创作的歌曲。

6.口述伦理档案。壮族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特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禁忌,师公、巫师、长者多将应遵守的条律、待人接物之礼、祖宗的教诲训言等伦理道德融于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给下一代,其内容涉及壮族生产领域的各个方面。

7.口述军事档案。记载壮族人民抗击侵略、保卫边疆斗争的档案史实。壮族人民为辛亥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1908年以黄明堂为总指挥发动了云南河口起义,文山州南部与越南接壤,通过回忆录和采访老人可以增加自卫反击战的档案史料。

二、抢救与保护壮族口述档案现状及价值

(一)抢救与保护壮族口述档案现状

2010年7月20日,由中国国家档案局与新加坡国家档案馆联合举办,云南省档案局承办的“抢救保护云南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培训班”在昆明开班。2010年3月,国家档案局批准将云南省作为开展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试点地区,云南省将充分借鉴新加坡口述历史档案猜忌的经验和方法,在2010年和2011年开展阿昌族、布朗族、独龙族、拉祜族等4个独有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抢救保护试点工作,并逐步建立以云南15个独有少数民族为重点,涵盖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体系,探索中国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抢救与保护的方法与途径,促进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

1.抢救与保护壮族口述档案成绩可喜。文山州档案局从1993年10月开始组织力量,对壮族土支系民族的口述档案史料进行收集,取得可喜的成果。组织收录了反映壮族土支系民族的来源、生产生活、婚丧喜事、风俗习惯等录音磁带45盘。其主要内容有《古歌》、《来源歌》、《酒席歌》、《分别歌》、《送祝米歌》、《丧事歌》、《情歌》等20多首诗歌。拍了500多张展现壮族土支系人民生产劳动、举行婚礼、节日活动的生动照片。除此之外,还按传统习俗较完整地录摄了壮族土支系婚礼电视专题片,先后编辑出15分钟、45分钟两种版本。

2.抢救与保护壮族口述档案刻不容缓。由于受文字的限制,有的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历史,如民族迁徙、建寨史、民族战争、民族村规民约等,没有文字记录,而是时代口碑,以

言传身教继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后经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士整理的文字材料,史料价值大的,也应视为档案保存。

(1)无文字记载的壮族档案亟需抢救。壮族人民早在南宋时期就利用汉字偏旁、部首创造了“方块壮字”,俗称“土俗字”,但未发展成为统一的、广泛使用的壮族文字。1955年党和人民政府帮助壮族人民创造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1957年正式在壮族地区推行,但这只是广播用而已,尚未普及。壮族的来源、历史演变、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医学医药、伦理道德等,长期以来都是靠口语传授的方式流传。

(2).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现代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给壮文化带来巨大冲击。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交习俗、思维方式都在不断改变,饮食、信仰、居住、娱乐方式和恋爱婚姻习俗都发生了变化,很多歌谣、音乐、舞蹈也因为商业化的影响而失去了原有的民族特色。受外来文化和汉文化的冲击,很多少数民族不穿自己的民族服饰、不讲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很多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正在逐渐消失。

(3).壮族文化濒临灭亡。据了解,现今各少数民族30岁以下的青壮年和少年儿童,绝大多数已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不穿戴本民族服饰,不懂本民族的历史。加之,现在年轻人多外出打工,他们不讲本民族的语言、不唱本民族的歌谣、不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再过几代人,这些优秀灿烂的文化将随时代消失。更严重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知道各少数民族的来源、历史演变等情况的老人也越来越少了。照此下去,不要多长时间,多则50年、少则30年,州内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医药医学等将在社会上消失。

(4).“活档案”即将逝去。壮族的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壮歌为主。在民俗活动,如婚丧嫁娶、亲友聚会、民间传统节日、祭祀等活动中形成的歌舞只能靠历代人口耳相传。令人痛心的是,民间文化的传人——老艺人、歌手、匠师、乐师、舞者、故事家、民俗传人、民族医师等相继去世,很多经典文化和重要民族科技无法传承。

(5).口述档案建档意识不强。口述档案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只有短短二十多年时间,目前尚处于档案学和档案工作的边缘;目前,学术界对口述档案的原始性和凭证性尚有争议,这两个原因或多或少降低了档案馆建立口述档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此外,从总体来看,我国口述档案主要是为“中心”工作服务,口述档案多来自民间,壮族口述档案更是反映民间壮族的大众文化,过于“平民化”。在收集档案时,档案馆往往接收文书档案,对少数民族档案尤其是口述档案未引起足够重视。这些都都是档案馆为建立口述档案的原因。

(6).口述档案建档缺乏组织保障和必要的人财物支持。我国口述档案的建档缺少组织的保障,文山州对壮族土支系口述档案的收集如果没有州委书记戴光禄的牵头,没有财政局、电视台和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单凭档案馆的力量是不足以建立壮族口述档案的。另外,其经费除了争取国家财政拨款外,还号召壮族土支系的干部群众捐资,请求州县企事业单位给予赞助。收集口述档案往往通过录音、录像、拍照等方式,这对拍摄技术和拍摄环境都有很高要求,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最好是懂少数民族文字和语言的专业人员收集,这更增加了档案馆建立口述档案对人、财、物的需求。

(二)壮族口述档案的价值

1.民族资源深邃。壮族口述档案反映了壮族的形成、演变、发展、迁徙等,通过口述档案研究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以及挖掘壮族优秀传统有重要价值,是极其宝贵的民族资源。

①①杨中一.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及其管理[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3:18.2.文化资源独特。壮族在日常生活中的宗教祭祀、婚丧嫁娶的仪式、歌舞,在生产活动中即兴创作的歌谣,以及壮族的服饰、民俗、绘画、建筑都是重要的民族文化历史遗产,壮族口述档案对繁荣民族文化研究壮族精神文明有重要价值。

3.科学资源翔实。壮族口述档案涵盖壮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壮族生活中农业生产、刺绣与纺织、石刻与雕塑、医药医学,都富含科技因素,尤其是医药医学,是我国民族医学中一科灿烂的明珠,壮族口述档案科学资源丰富。

4.国防资源丰富。文山州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东北部与广西相接,南部与越南接壤,壮族是文山州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壮族在包围边防、捍卫我国主权、抗拒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做出过巨大贡献,其口述档案富含国防资源。

三、抢救与保护壮族口述档案的意义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抢救与保护壮族口述档案意义非凡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一为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二为表演艺术;三为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四为有关自然结合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为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壮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这些历史和文化大多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流传。如壮语、音乐、歌谣、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演变,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的已经失传,有的濒临灭绝。若不及时抢救,加以保护,我们宝贵的民族文化就会遭受无可挽回的损失。

(二)弥补民族文献之不足,丰富档案馆藏,壮族口述档案作用不容小觑

一方面,壮族口述档案内容横贯了了自然、社会、人文,反映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档案馆收藏的档案多为文书档案,且多为纸质档案,口述档案内容丰富,且多为声像档案,抢救和保护壮族口述档案对改善以纸质档案为主的馆藏有重要作用。口述档案可以弥补文字、图像在表达和记述壮族文化传统的缺憾和不足,完整地再现壮族文化与传统的原貌。

(三)弥补历史空白、促进史学研究,壮族口述档案显身手

历史文献多记载政权设置等大事记,对民族记载所记不多。开展壮族口述档案工作可提供较为准确的民族文献资料,填补历史的空白。壮族丰富多彩和独具特色的语言、音乐、文学、艺术、习俗、逸闻轶事等民族遗产多散存在民间,而这些遗产大部分没有记载,多存在民间艺人脑中,加之口述档案工作开展较晚,民间艺人多已年迈,对于这种“活动案”,若不及时抢救与保护,损失更为惨重。

(四)研究民族问题、编写地方志,壮族口述档案提供可靠材料

一方面通过壮族口述档案,可以更好地研究壮族的来源、演变、发展、迁徙,了解其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民族特征、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更好地妥善解决民族问题。另一方面,壮族是文山州的主要民族之一,壮族口述档案内容涉及壮族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口述档案多为实地摄影和当事人对事件的真实回顾,具有真实性,能反映事件的原貌。收集、征集、编纂、研究其口述档案,可为编写地方志提供可靠材料。

(五)发展文山州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壮族口述档案是必要条件

壮族人口占文山州总人口的30.1%,对州内的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做出过重要贡献,口述档案中关于农业、三七种植等技术将促进经济发展,纷呈异彩的民风民俗、宗教信仰、歌谣舞蹈、石刻雕塑将不断羽冀州内文化,促进教育发展。壮族医学、医药是民族医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研究壮族医药医学档案将使这一明珠继续绽放光彩。

(六)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社会休闲,壮族口述档案提供生动素材

马惠娣在翻译《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的前言中说:“不言而喻,休闲是一个国家生产

力水平高低的标志,是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尺,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人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休闲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极高的地位。通过展览壮族发展演变、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歌舞音乐、医药医学的照片,播放口述档案精彩生动的视频,可促进社会休闲,实现资源共享。

四、如何抢救与保护壮族口述档案

(一)转变观念,增强对壮族口述档案建档意识

正如前文所述,档案馆收集壮族口述档案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档案学一直社会科学的边缘地位,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策的实施,档案工作更不受重视,口述档案又处于档案学和档案工作的边缘位置。“送走一位老人,等于送走一段历史”,“遗忘历史就是背叛”。在当前的网络环境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更要转变观念,增强对口述档案的建档意识。

(二)积极响应政策,组织专业人员收集口述档案

今年3月,国家档案局批准将云南省作为开展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试点地区。云南省将逐步建立以云南15个独有少数民族为重点,涵盖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体系,探索中国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抢救与保护的方法与途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和民族优势,地方档案馆应在政策支持下,组织专业人员,档案人员和技术人员,最好有懂壮语和壮族文化的民族档案人员共同参与,收集壮族口述档案。

(三)抢救与保护的良性循环

抢救与保护壮族口述档案,应始终贯彻“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的方针。有的民间手艺,如壮锦已濒临失传,若不及时抢救,很有可能子孙后代就难以沿袭壮锦文化。对这些手艺,要及时抢救并妥善保存,以便今后研究使用。口述档案载体多为磁盘、光盘、照片等磁性材料和感光材料,其保管不同于一般的纸质档案,要采取科学管理。

(四)给予适当的人、财、物及政策支持

抢救与保护壮族口述档案,需要专业的档案人员。此外,建立口述档案,多为录音、录像,需要专门的器材,在录制过程中,需要确定最近地点,以及调整到最佳音质,这就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有了人、物,还需要政策和财力支持,有了充足的经费,一切抢救和保护活动才得以正常运行。

(五)加大收集力度,明确归档范围。

壮族居住分散,许多故事、传说、逸闻轶事都散存在民间,这需要档案馆加大收集力度,组织专业人员到民间进行采访、录音、摄影,加大收集力度。另外,由地方政府和几个部门联合举办的少数民族活动,比如少数民族运动会、民族文化展览、文艺演出、民族交流会、民族节日庆祝活动等,各相关部门都会形成档案,这些档案应当按归档途径加以归档。

参考文献:

[1] 玉时阶.壮族民间宗教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2] 罗茂斌.档案保护技术学[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3] 杨中一.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及其管理[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3.[4] 陈子丹.民族档案史料编纂学概要[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9.[5] 吕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口述档案[J].甘肃社会科学, 2008(3).[6] 杜青.抢救保护云南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培训班在昆举办[J].云南档案, 2010(8).[7] 王治能.口述档案:档案工作的新领域——我们的做法和体会[J].中国档案, 1995(4).[8] 李文鹏.开展口述档案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J].架阁库文丛,2006(7).[9] 马俊,古玉艳.口述档案初探[J].黑龙江档案, 2006(6).[10] 陈子丹,周知勇.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浅论[J].云南档案, 2004(2).[11] 黄琴,华林,侯明昌.论亟待保护抢救的云南民间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 [J].档案学通讯2009(1).[12] 李南星.谈口述档案与抢救“活档案”[J].档案学通讯,1998(1).[13] 赵局建,康蠡.我国口述档案研究综述[J].兰台世界,2010(10).[14] 陈建东.云南省被国家档案局确定为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试点地区[J].兰台世界,2010(4).[15] 刘扬,归吉官.再论口述档案[J].档案管理,2010(3).[16] 尹敬媛.口述档案同期录音的特点及方法研究[J].中国档案,2009(3).[17] 李玉平.关于口述历史在地方志工作中的运用[J].广西地方志,2009 6).[18] 欧阳婷婷.云南民族文化——壮族.云南电业[J].(2009)(7).[19] 黄志洪.口述档案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化遗存的保护与传承[J].北京档案, 2010(2).[20] 王晓景.对黔东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思考[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3).[21] 魏瑚.我国口述档案建档现状及思考[J].浙江档案, 2006(9).[22]卞昭.口述档案的存在价值及其构建[J].兰台世界, 2010(20).

下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6、档案保护(最终五篇)

    6、档案保护 一、单选题(共 15小题) 1、当温度不变时,绝对湿度增大,相对温度会( )。 A、不变 B、减少 C、增大 2、当相对湿度不变时,温度降低,绝对温度将( )。 A、不变 B、增大 C、减......

    浅析县级档案馆的档案保护

    内容摘要 众所周知,馆藏档案是国家和人民的财富,这些档案对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有着广泛的利用价值,因此完整的收藏和保护好档案,不仅是档案馆的基本职责,也是每一个档案人义不容辞......

    档案保护技术感受

    对《档案技术保护学》这门课的一些感受 2013313313 王铖涛 时间过的很快,已经临近期末了。这门课也即将进入尾声。感慨良多,《档案技术》保护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内......

    正视不足 加快步伐 扎实推进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

    正视不足 加快步伐 扎实推进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 宜宾市档案局课题调研组 宜宾市辖1区9县,共11座综合档案馆,馆藏国家重点档案163069卷。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抢救了12793卷,占......

    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灾后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综合信息平台申报工作

    【发布单位】国家文物局 【发布文号】办博函〔2008〕609号 【发布日期】2008-07-10 【生效日期】2008-07-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文物局......

    南溪县档案局(馆)重点档案抢救自查总结

    南溪县档案局(馆)重点档案抢救自查总结根据今年市档案局下达给我局的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目标任务和《宜宾市档案局关于对重点档案抢救工作进行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宜档发[200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救字迹发生变化的档案的问题的批复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文号】(81)法办字第23号 【发布日期】1981-05-20 【生效日期】1981-05-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危重抢救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危重抢救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危重病人是指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如呼吸困难、突发昏迷、心跳骤停、大出血者等。危重病人抢救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