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峡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建设情况见闻

时间:2019-05-13 17:24: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省西峡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建设情况见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省西峡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建设情况见闻》。

第一篇:河南省西峡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建设情况见闻

美丽了农村 美丽了中国

——记者走访河南省西峡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建设情况见闻

西峡县地处河南省西南部,隶属南阳市,是河南省地域大县、资源富县、特色经济县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重要涵养区,是东引西进的‚桥头堡‛。古称‚通陕甘之孔道,扼秦楚之咽喉‛,旧称为西峡口,因此得名。西峡县下辖16个乡镇,3个办事处,299个村(街道),302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万人。西峡县档案局馆在近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中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近日,记者走进西峡了解了相关情况。

近年来,西峡县档案局馆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支持农业发展先进单位,被市档案局馆评为先进单位,并圆满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省级示范县的创建工作。一项工作一个脚印,这些成绩的背后他们又付出哪些艰辛呢?

‚说起农村建档,其实我们县早在1998年就开展了这项工作,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县的乡镇也逐渐由原来的16个调整为现在的19个,行政村也由296个调整为目前的299个。当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原来的村级建档工作层次较低,只是将原来零散存放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分

类、装订、整理,而且大多数村文件资料收集不全,档案可利用的价值不高,保管条件也普遍较为简陋。‛县档案局馆长李龙首先向记者介绍了早期的农村建档工作情况。

记者了解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员的调整,村级建档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对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视时紧时松现象较为严重,不少村只在某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重视档案,可工作结束后,档案就会被束之高阁。其次,从全县各村的具体情况看,村与村之间的差距很大。第三,档案的大量流失造成了社会隐患增多,上访案件数量连年攀升,村里拿不出真凭实据为保护群众的合法利益提供可靠依据。面对这些情况,西峡县档案局馆主动向上级汇报,得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并于2006年在全县开始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档工作试点。2010年,建档工作在全县各村全面铺开。新农村建档工作涉及农业、民政、计生、组织、林业等多个部门。如何抓,怎么干?县档案局馆的袁泉详细介绍了西峡县档案局馆的具体做法:第一步,成立县档案局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步,制订《关于创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的实施方案》,明确全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重要意义、工作原则、任务要求、实施步骤和具体的保障措施;第三步,量化目标,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在新农村建档的整体工作中,县档案局馆下大力气对乡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于

2010年4月对全县19个乡镇和19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的40余人进行了为期2天的专业培训,详细讲解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档的收集范围和整理要求,并实地观摩了6个标准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在此基础上,他们划片培训到村,把全县19个乡镇划成5片,集中时间培训,印发档案资料收集要点和整理规范,县档案局馆业务人员实地指导操作。集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不仅使农村建档工作实现标准化,也让各村档案管理人员更清楚地认识到了建档的重要性。化山村位于双龙镇东部,被誉为‚中原一绝‛的龙潭沟风景区位于该村,全村5个村民小组227户861人,旅游服务业为全村主导产业,是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同时也是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该村综合档案室存档数量已达389卷,其中包括照片档案、特色档案和实物档案等。该村村委会会计周元生介绍说:‚在我们化山村,旅游是重点,安全大于山。村里大大小小的宾馆、饭店将近有142多家,日接待能力超过8000人,为使农家宾馆旅游接待服务上档升级,村里成立了化山村旅游协会,规范宾馆从业人员经营行为,并建立了详细的档案资料,特别是在食品采购方面,我们特别注重档案的及时整理和回收,并建立了食用油安全诚信档案,定期收集、通报餐饮企业不良诚信记录,彻底排查食用油使用隐患,通过对诚信经营餐饮企业颁发‘安全用油放心单位’牌匾的方法进行激励和动态跟踪管

理,这些都为我们村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五里桥镇封湾村,村支书李志蒲最初也认为村里没有资料整理,也用不上档案,但后来的一件事让他彻底改变了对档案的看法:‚我们村一个叫李花阁的村民有两个儿子,需要有两处宅基地,但村里很多年前就已经给其解决,只是两处宅基地划在了一处,李家不承认,想让村里再给划分一处,长期以此事不给解决为理由,经常上访,但是县、乡、村苦于没有书面证据,相关的矛盾纠纷还是不断出现。一次村里对档案集中进行规范整理,终于在墙角的一个纸盒里找到了村里给李花阁家审批的宅基地使用土地批文,在白纸黑字面前,李花阁不得不承认自己上访行为是无理取闹。档案真的为村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过硬的法律依据。‛李志蒲现在说起此事还有点不好意思。

村级建档工作的开展为维护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稳定了社会团结。据统计,目前直接利用村级档案阻止不合理农民上访80余起,化解各类农村矛盾纠纷200余件。与此同时,村级建档还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帮助,西峡县的农副特产香菇、猕猴桃的种植管理、销售合同,档案始终为其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在谈到未来的目标时,县档案局馆长李龙说道:‚老百姓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不能说空话,这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做,扎扎实实地做,十八大报告中不是已提出要建

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吗,农村是国家最小细胞,我们要利用档案为建设美丽、富裕、文明、健康的新农村服务。美丽了农村,就美丽了中国!‛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3年1月18日 总第2410期 第一版

第二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决定》的实施意见,按照新乡市2012年档案工作目标创建2个示范乡(镇)、6个示范村任务要求,并结合实际,我市对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作以下安排,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农业、农村、农民档案工作,遵循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整合涉农档案资源,建立与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覆盖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的档案工作体系。

二、目标任务

1、成立档案工作机构。乡(镇)、村两级都要成立相应的档案工作机构。各镇党委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副书记具体负责,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并为乡(镇)、村档案工作解决好经费、设备、人员等各种实际问题;乡(镇)党政办公室作为乡(镇)档案管理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乡(镇)档案管理工作,并在管好用好乡(镇)机关档案资料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对乡(镇)所属单

位和村级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行政村的档案工作由乡(镇)副书记主管,村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村文书具体做好档案工作,确保市、乡(镇)、村三级档案工作机构健全完善。

2、建设标准化档案室。乡(镇)、村两级要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达到“五有”: 有场地、有专人、有制度、有设备、有服务。为此,乡(镇)、村两级要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在改变现有档案保管条件的基础上,逐步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尽快实现档案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建立适合农民群众查阅利用档案信息和已公开现行文件的场所,为农民群众服务。另外,为了确保档案安全管理,全市各村档案室都要具备“防火、防潮、防虫、防鼠、防尘”的基本要求。

3、广泛收集档案资料。收集档案资料是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充分发挥文秘人员、历任村干部、离退休干部、老教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方方面面的力量,全面广泛挖掘收集建国以来,各个不同时期农业农村各种工作活动所形成的各门类和载体的档案资料,特别要重视收集村级组织建设、村民自治、村级事务管理、现代农业生产、特色品牌产业、土地林地流转、集体资产债务管理、国家支农补贴管理、救灾救济、宅基地、低保、合作医疗、人口计划生育、新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活动、重要工作、重点项目、文化建设、历史沿革、党员档案、村民档案等方面形成的文件材料、照片、声像、实物等档案资料。

同时,在整个收集过程中要多主动和市上相关涉农部门联系,尽最大力量收集散存于民间有价值的档案资料,比如在新村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反映村容村貌新旧变化和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及条件明显改观,且有鲜明对比特征的珍贵照片等,并做到随收随安全妥善保管。

4、实行规范化档案管理。特别是村一级会后要立即组织人员对所积存档案进行清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交和销毁,彻底消灭档案工作空白点,坚决杜绝成捆、成堆、成卷随意放置的混乱现象。所有档案资料必须统一集中管理;乡(镇)对村干部任免时,要指派专人及时对档案进行移交(监交);行政村撤并,应明确档案的归属与流向,防止档案流失。

5、积极开展查档利用。收集保存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各村档案机构要积极开展查档接待工作,耐心细致为农民群众服务,为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发展服务。在此基础上要整合档案及各种信息资源,由单一的档案服务向文件服务、信息服务拓展,逐步实现档案信息一体化管理,把村级档案室建成档案资料保管基地和档案信息利用中心。

6、抓点带面,整体推进。为了扎实开展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按照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村标准要求,决定年内抓好城郊乡:唐岗村、焦庄村、倪湾村;后河镇:李亨屯村、小辛庄村、后河村两个乡(镇)六村个农业农村档案创建工作,以此整体推进全市乡(镇)、村积极开

展农业农村档案工作。

三、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0活动,其核心就是认真抓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农业农村档案资料是我市“三农”工作的真实记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见证,是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切身利益的一项基础工作,对今后农业农村工作有参考、经验借鉴、史实查证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乡(镇)、有关部门、行政村要充分认识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了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市委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副书记范示富同志为组长,、市政府刘东惠副市长为副组长的专门领导机构,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为此,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落实分管领导及责任人,要细化目标责任,落实具体措施。

2、切实履行职责。各乡(镇)、行政村要积极召开创建工作专门会议,尽快安排部署本乡(镇)及本单位创建相关工作,并作强做优。各乡(镇)及行政村要积极主动,协调各村切实解决好经费、设备、人员等问题,要于10月底前完成档案工作示范点的建设任务,11月底前市创建工作示范乡(镇)领导小组将对其全面进行初验。

3、强化监督检查。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对创建档案工作示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做到与农村各项工作同安排、同考核、同检查、同验收。乡(镇)档案领导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标准要求,巡回各村指导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市档案局将密切配合,组织业务人员深入各乡(镇)和行政村进行业务指导,促进创建档案工作示范乡(镇)活动的顺利开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对于促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相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我们共同努力,创建工作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第三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指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指引

惠东县档案局游志君

一、工作标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最低要求必须达到惠市档〔1998〕8号《关于印发<惠州市农村管理区档案工作合格标准>的通知》要求的标准,即:

(一)明确有一位领导分管档案工作。

(二)有相对固定的档案管理人员

(三)制定有档案室职责及保管、借阅、保密、鉴定等制度

(四)各类档案均已按要求立卷归档

(五)必须存放档案的固定场所和铁制的档案箱柜及使用标准档案盒存放档案

(六)有查阅档案的基本工具。要编制基本的档案目录,便于检索。

(七)有借阅档案等级簿。

二、归档范围和分类方案及保管期限

惠东县新农村建设村级档案归档分类表

三、整理方法

1、将文件按照分类表进行分类,将同一类别的文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2、每份文件都要加盖档号章

档号章盖在文件上方空白处。

4、编页码。按单份文件编页码。每一份文件单独编写页码,有文字的必须编一页,空白页不编;本身有页码的不再编。页码编在文件下方的右下角、背面的左下角。

5、装订。将文件本身的金属装订物拆掉,用棉线或不锈钢装订线重新装订。

6、装盒。将同一类别的文件装入同一盒中,装满为止,文件较多的可装多盒,7、填写档案盒背脊。根据盒内所装档案的类别,将类别内容写在档案盒背脊的空白处,如党务类有三盒,第一盒写“1-1党务工作

(一)”,第二盒写“1-2党务工作

(二);村史类有一和,背脊写“4-1村史

(一)”。依次类推

8、抄写档案目录。仍以党务类第一盒(有12份文件)第一份文件为例

案卷目录

卷内文件目录

卷内文件目录

内目录。

9、装订目录。

目录抄写好后,将案卷目录放在前面,卷内文件目录按照案卷号顺序排列好后放在后面,然后用档案目录夹装订成册。

四、装柜。档案整理分类、抄目录、装订、装盒后,按照案卷号顺序放入档案柜。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发言稿

抓新农村档案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姚桥镇创建新农村档案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在座的各位:

大家上午好!

现在我谨代表姚桥镇就创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作一简要交流。姚桥镇自2009年被列入雨城区首个创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示范乡镇,在此期间,姚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区档案局的指导下,按照省、市档案局的要求,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全面规范了镇下属七个行政村新农村档案,有效地拓展了档案工作领域,使档案工作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促进力量,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有效地发挥了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服务于民生的作用,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工作情况向在座各位作一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姚桥镇地处城郊结合部,全镇幅员面积17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5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032万人。姚桥是最早的经济开发区,其中,有5个村36个村民小组属于城市规划区。

姚桥镇档案工作于2005年就已达省三级标准,镇政府综合档案室为18平方米,查阅室面积为18平方米。档案室配有计算机、复印机、数码照相机、刻录机等。档案资料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有文书,会计,林业、国土、计生、医保、低保、农村生产经营、村镇规划、征地撤迁、安置补偿等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下属七个行政村均设置有15个平方米以上的档案室,并配有档案柜,有专人保管。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大档案工作宣传力度,提高档案意识。积极争取市、区档案部门的支持,在全镇开展档案知识培训,增强镇村干部的档案意识,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形成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档 1

案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创建任务。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及各村兼职档案人员为成员的新农村档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党政办主任负责相关达标材料的准备和协调衔接工作,镇政府分管档案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为新农村建设档案示范镇创建工作负责人,以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认真落实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各项规定,成立创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镇领导小组,完善有效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将创建工作纳入新农村档案工作总体规划、制定实施方案,由党政办主任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镇农业服务中心、国土办、劳动保障所、民政办等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并安排了专门的档案工作经费,为创建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四是认真研究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内容,突出创建实效。结合本镇实际,重点将村务公开、农村科技、林权档案、农村低保、劳动保障、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档案列入建档典型,用典型来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努力扩大宣传效果,并逐步推广。同时加强重点特色档案管理,如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档案”、关系群众利益的民生档案,诸如:“退耕还林档案”、“粮食直补档案”“家电下乡档案”、“社保档案“、”低保档案”;还有服务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和谐档案”等,以突出创建实效。

三、取得的成效

1、干部和群众档案法律法规意识明显得到加强。在开展创建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乡镇中,区档案局和镇领导干部,通过到村组调查、走访、座谈和交流,使干部和群众都充分认识到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是形势的需要、工作的需要,档案工作充分体现了为民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理念,使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2、规范和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增强了干部财务事务管理的自觉性。将村组财务事务档案资料清理整理归档,并将该项工作列入镇人大工作计划,接受监督和检查。尤其是订立了村干部人事变动前必须将手中档案资料整理清楚会同公章一并暂时移交到镇农经办保管的制度,任何人都必须按规定履行相应程序,这样用制度管事管财管人。制度在前,预防在前,不留徇私的机会。让挪用集体资金、拒交财务事务资料的事情得到遏止。有效杜绝了以人为事,事后无据可查,导致干群意见不一的现象发生,进而从源头上杜绝了不良行为导致的新的遗留问题产生。

3、为解决信访和遗留问题提供了依据。由于镇、村、组档案管理规范,责任落实,为解决信访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有效依据,信访案件明显下降。

4、推进了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理顺了村级档案后,各村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在村务、事务公开栏上将每年重大事项、经济发展规划、财务开支、计生奖抚、户口迁移、农村低保、医保、惠民利民行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直接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各项工作面向群众公开,一方面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另一方面展示了村组干部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效果,透过公开栏,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村组干部在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做到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极大地减少了新矛盾和问题的产生。群众上访信访事件明显减少,干群关系得到改善。比如:我们的土桥村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建立了一个“惠民服务中心”,该中心集群众休闲娱乐、文体活动、村务财务公开、政策法规宣传、农家书屋、致富信息等为一体,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充分了解信息的窗口,深受群众好评。

四、主要经验

1、领导重视是关键。在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过程中,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分管档

案工作副书记为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具体抓创建工作,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和听取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及时解决创建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我们的创建工作做到领导、措施、投入“三到位”,为全镇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再有就是,创建工作中,积极主动加强与区档案部门的联系,争取区档案部门的业务指导,为整个工作的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强化乡镇档案工作是基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中,乡镇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强化乡镇档案工作,一方面可以在整合乡镇档案信息资源、为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服务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另一方面,以乡镇档案工作为平台,可以使乡镇政府切实担负起对村级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培训和帮扶的职责,使村级档案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3、服务民生是档案工作的主线。村级档案不能仅以传统方式建档,应充分体现时代特征。要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必须紧紧把握民生这一主线,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覆盖民生、服务于民生。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着眼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拓展档案服务领域,丰富档案内容,切实做好与农民相关的档案管理,尽量做到文件材料归档齐全完整,方便群众查阅利用。

4、大胆创新,是推进乡镇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一是创新开展村级档案乡镇集中整理。村级档案统一集中到镇政府进行整理,可确保档案整理规范、完整、统一,保证案卷的质量,使各村建档率达到100%;同时可以加强学习交流,提高档案意识; 二是打造乡镇重要科室(如;劳动保障所、国土、财政、计生等)规范化档案室,开展民生档案分类分科室管理创新,切实提高服务效能。针对民生档案资源管理存在安全隐患、社会共享度不高等制约民生档案发展的问题,采取统分管理相结合,提高民生档案利用率。具体对劳动、民政、社

保、医保、新农合、涉及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医保、低保、新农合等参保对象的完整档案由镇政府统一整理归档,同时为了方便档案工作的查阅利用,镇政府,结合实际,由党政办统一管理民生档案归档目录的同时,将民生档案分室保管,充分发挥民生档案信息服务功能。再有就是依托计算机网络,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加强档案服务利用窗口建设,开设了便民档案服务查阅中心,切实为群众提供服务。三是创新管理模式,行政村档案纳入乡镇统管。辖区七个行政村“村村建档”。行政村档案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级组织在工作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原始记录和历史依据。截止2009年,全镇7个行政村“村村建档”,全部实行乡镇统一管理,入村级专室、专柜、专人保管,基本实现了村级档案规范管理,彻底解决了过去村级档案管理不善的问题。通过规范村级档案管理,现在村务公开了,村史完整了,民主工作推进了,农民办事方便了,矛盾纠纷减少了。

整个创建工作历经两年的努力,于2011年11月顺利通过验收,被授予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示范乡镇。

我镇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虽做了一些工作,但我们深知,我们的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在探索之中,我们的做法距离上级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比如:档案特色不够鲜明、亮点不够突出;档案资料收集仍然不够完善;对档案的重要性认识,尤其是对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操作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镇村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还需加大。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总结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经验,积极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2年5月9日

第五篇:河南省扶沟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情况的调查

河南省扶沟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情况的调查

专业班级:学

号:姓

名:联系方式:指导老师: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测绘工程2012013班 201201330 游春林 *** 尚发成 摘要:

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新的基本途径!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同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 邓小平早在1975年8月就指出:“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最大任务。”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六的以来,党和政府毫不放松地加强“三农”工作,先后制定了许多具体政策解决农村问题,是的农业得到加强,农村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为推动该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创造了重要条件。

党的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从党和国家全局出发,专门强调了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这个主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关键字:

社会主义,新农村,现状,建设,发展,调查,感悟

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5句话20个字,言简意赅,内涵丰富,为我们勾画了现代化农村的美好景象,而且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路:

那就是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一、调查目的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特别是我县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通过走访、实地考察本地的农村现状,并对比乡村建设前后的差别,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二、调查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重大措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经之路,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有着许多过去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和十分难得的新机遇。

一、在物质条件方面,当前我国显著增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使我国完全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二、在政策环境方面,最近几年,中央的支农政策力度在逐步加大,制定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支农措施;

三、在社会氛围方面,凝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村发展不仅是农民的盼望,也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认识;

四、在农村自身方面,农村建设已有了一定的基础,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开始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一些地方积累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经验。

所有这些主客观有利因素都表明,只要能抓住新机遇,加大推进力度,新农村建设就一定会取得较大进展。

三、调查内容

我的家乡位于河南省扶沟县,地处豫东平原,黄泛区腹心,隶属河南省周口地区,辖16个乡镇(场),407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69万,总面积11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3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县。本次暑假社会调查我调查的是我们扶沟县的新农村建设情况,下面分类介绍一下在这次调查中获得的信息:

(一)农业:“民以食为天”,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大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发展,农业都在其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我们这个村地处中原地区,降水适中,因此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小麦等,这里的耕地是旱地,是一年两耕。

(二)教育: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历来为国人所重视,它不仅关系到农村人才的培养。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村义务教育比重大。由此可见农村教育在我省的地位和作用。在我村更是如此,这里的村民普遍还是比较重视教育问题的,随着农村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转变,更关系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我调查的户中大部分人都说孩子上学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应该尽量支持孩子的学业。同时,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这里的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增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硬件、软件不断完善。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多数的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教育走出农村,这一个思想观念一直贯穿在每一个农村孩子的受教育过程中。从小形成的走出农村,告别农民的思想观念使义务阶段的教育严重背离义务教育对农村教育的目标,很少有人选择在掌握好知识后为农村作贡献,甚至在学习知识选择上避开农村避开农业。不仅在农村教育上产生了障碍,而且深层次的对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的继承发展也是一个严重的误区

(三)经济:有人说:“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村社、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参与。新农村建设不单是知识分子倡导的社会改良和实验,不单是农民的自发行为,也不单是政府的一相情愿,发挥政府、社会和农民三方面的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工业反哺、工农互促、城乡互动、和谐发展等,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鲜明时代特征”。经验告诉我们,既要看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大量转移的必然性,也要看到,农业兼业化、农村劳动力素质退化的严重后果,那些大量输出劳务的村落显现的凋敝现象足够我们警惕,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迫在眉睫。”

(四)医疗:医疗对民众特别是经济不宽裕的农民来说曾经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以前不少农民存有“小病不想看,大病不住院”的想法。但自从有了新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后,我村农民只需交20元钱就可以在以后的医疗过程中报销60%以上,基本上每个村民都对此政策大加赞赏。

四、本县新农村建设后的总体经济状况

.(一)经济发展:在2000年前乡村仅靠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作为家庭收入的全部来源,但是自从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不再保守,家中的剩余劳动生产力全部输出,到大城市去打工。这样,农村家庭收入就从单一务农转到了打工务农双收入,使得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二)能源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电热,燃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出现逐渐代替了以前的木材、糠、煤。这样,不仅仅提高了燃料利用率,还减少了空气污染源,减少了村民患病率。

(三)物质生活:

在80至90年代的农村里,人们住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屋,用的是煤油灯,蜡烛照明。走亲访友,上街赶集有80%的人只能靠步行,15%的人借助于自行车,只有5%的人用的是花销大、噪音大、污染大的摩托车;出门走的是泥泞路,家中电器设备也是少而又少,全村只有少数的人看过黄河牌黑白电视。但是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在近几年里,房屋全是钢筋水泥转投房,房中的装饰和城里人不相上下,交通更是不用说,村村通的是水泥路,路上自行车的行驶量多如牛毛,摩托车也成了家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农村,几乎95%的人家都有电视机,DVD,电冰箱等电气设备也在农家是常见的,特别是自来水管,有线电视家家都有,电话手机等联系设施人人必备。新农村建设不愧突出一个“新”字。

(四)文化思想教育:在社会新农村建设中,文化思想教育又是一个重点。现在的农村,义务教育完成率达80%以上,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农民素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对生活都有乐观的积极向上预期,宗教迷信活动日益减少。

(五)生活保障: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各家积极参与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农村中也有贫困低保政策,使得农民生活更加有保障,看病不用担心付不起医疗费,生活上也不用再愁温饱问题。

(六)成果:从2013年8月开始,河南省扶沟县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财政安排专

项资金300万元,用于新农村“111”工程建设,即1个试点乡镇、10个试点村和100个辐射带动村,对新农村建设考核优秀的乡镇和优秀驻村工作队进行奖励,确保“111”工程到2016年底取得实效。

五、问题和不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面貌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主要体现在:

一·思想认识存在误区。一方面,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少数地方领导干部没有拿出足够精力来研究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无论从理论学习上、政策研究上,还是实践探索上,都缺少实际行动,表面的东西多,实际推进的措施少。有的是思路不清,到底怎么抓、抓什么心中没谱。同时,少数镇、村干部因对建设新农村认识模糊,遇到资金等困难时就产生畏难情绪,缺少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另一方面,农民主体作用没有真正发挥。有的示范村群众认为建设新农村是政府的事,认识不到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对一些惠及自身的项目存在依靠政府投入的问题,不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投工投劳,等靠要思想严重,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没有树立起来,出现上头热、下头凉的现象。

据报道:2012年8月上旬,河南周口扶沟县练寺镇开始在大蒲村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补偿被拆迁房屋,对占用耕地每亩只补偿800元,遭到多人反对。8月22日,63岁的村民朱中洲在镇政府跳楼身亡。8月27日半夜,乡政府带领近百人推毁庄稼,多名村民被打伤。8月29日,记者在练寺镇采访时,扶沟县委一李姓科长不耐烦的表示,“你该写写,该发发,这个事儿到最后也不会处理人。”

[针对网传河南省扶沟县一老人因抗议强征跳楼身亡,记者从当地有关部门了解到,经过现场勘查和法医鉴定,该村民为“自主性坠亡”,坠楼原因不满政府强征强拆,且补偿标准过低

二·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尽管我县已建立了“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群众自助”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但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庞大工程,这些资金还远不能满足教育、文化、卫生、道路等方面的建设需求。与此同时,一些帮扶单位或因客观自身财力有限,或因主观积极性不高,工作被动应付。

三·农民素质普遍不高。当前,我县大多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都把重点放在了“村容整洁”上,而对“村风文明”投入甚少,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一方面,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另一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不足,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四·发展生产办法不多。我县农业总体上看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中,只是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作用不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功能单

一、结构分散,辐射力不强,政府协调成立的多,农民自发组建的少。协会活动开展不正常,带动力不强。

后记:

通过实地考察调查和阅读资料,我了解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它的“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这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二)农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三)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乡村,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四)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搞好乡村乡村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

总结:

通过此次社会调查,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更强的信心。

同时,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要有长期打算,在发展规划上要有长远眼光,在制定目标上要把握关键,在工作开展上要有重点。要通过全民动员、城乡互动、各职能部门上下联动的方式,一定能促进我县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也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志在通过自己的四年大学时光和以后的不懈奋斗为家乡做出自己的一份义不容辞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年修订版)网址:http://

下载河南省西峡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建设情况见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省西峡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建设情况见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县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服务“中国农谷”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湖北省档案局、湖北省民政厅、湖北省农业厅转发 的通知》(鄂档[2010]47号)、《省档......

    20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区城建局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关情况汇报 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区城建局积极参与配合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正主力军。只有维护好农民的主体地位,遵循“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很关键的新的政策。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 “生产发展、生......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定稿]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宏大的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为应对全球金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文

    第一章 前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以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新农村建设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教育、文化、......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肖维维 (学号1019064028)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