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林改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涪陵区林改档案管理现状与利用初探
杨小建,陈仲权,詹前福,晏燕
(重庆市涪陵区林业局,重庆涪陵 408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涪陵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林改档案)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林改档案管理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更好地发挥林改档案的资源优势。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涪陵区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是关系农村生产资料再分配
[2]和利益再调整的一场深刻改革[1]。涪陵区林改工作始于2006年12月,截止2010年初已完
成15.8万户林农177万亩林地主体的确权工作,涉及25个有林镇街(2009年5月由原来
[3]的44个撤并为26个),365个村。这项改革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操作程序繁杂,政策性强,林改农户资料众多,在日常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难度。在实施这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作中,做好林改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尤为重要,它不仅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是巩固林权改革成果,维护林地林木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和完善农村林地林木承包经营关系,确保农村社会稳
[4]定的重要保证。林改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简称林改档案),是指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数据等各种形式和载体文件材料的总称,是集体林权
[4][
5、6]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和历史记录。加强林改档案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一是维护主体合法权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其核心目的是放活林地林木的所有、管理、经营等权限,让人民群众成为林改的受益主体和造林的主要力量,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林地、林木的所有、经营等权利一经确定,必须受到依法保护,才能保证主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林改档案的建立,把主体的各项权利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是对权利的认定和保护,正切合了保护主体利益不受侵害的需求。
二是推进林改依法进行。林改工作是一项工作量大、过程复杂、程序细密的工作,必须依法操作才能确保收到预期效果,这要求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必须考虑周全、抓实抓好,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直接决定着林改的成败。紧随林改的推进,把每一环节的工作都建立档案并进行完善,可有效保证林改每个环节的严密操作、紧密衔接和依法推进,避免因环节缺失导致林改功亏一篑。
三是促进林业健康发展。围绕林改抓好建档工作,其长远打算和终极目标是推进林业事业健康发展,实现绿化三峡库区腹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推进林改及建档工作,真正把各项权力交给群众,让群众在林改中得到实惠,可有效调动社会各界造林、管林、护林的积极性,彻底改变集体经营林造不好、管不到位等问题,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实现重大突破。2 涪陵区林改档案管理与利用现状
[3]2.1 涪陵区林改状况
截止到2010年初,全区完成主体改革,集体林地分山到户152万亩,分山到户率达86%;发证面积177万亩,林权发证率达99.2%;旧式林权证全部换发为全国统一式样的新林权证,林权证换发率达100%;检查合格宗地数与被检查宗地数之比为100%,林权准确率达100%; 1
15.8万农户已颁(换)发全国统一式样的林权证,发证率达99.4 %;发生林权纠纷189件,调处188件、面积0.65万亩,纠纷调处率达99.5%;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
[3]2.2 林改档案管理状况
林改资料立卷归档7105盒(102000件),整理区林改办立卷归档812盒(4559件),其中永久570盒(2490件)、30年5盒(238件)、10年237盒(1831件);照片档案2册(154张);录入文件级机检目录4713条。所有文件和资料都进行了分类保管;图纸主要为示意图,照片、录像资料均归档保存;林权纠纷调处均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单位进行归档;2010年1月,全区各乡镇、街道林改办已将林改纸质和电子档案全部移交至区林改办档案室。
2.3 林改档案利用状况
林改档案管理的目的在于利用,我们坚持以用为本,建管用相结合,保证档案发挥出维护主体合法权益、推进林改依法进行、促进林业健康发展的作用。通过林改档案,2010以来我区依据林改档案,共依法调处35起林地、林木权属等方面的纠纷,为集体和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07万元,切实保证了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林改档案的建立,反作用于林改工作,使林改工作依法有序推进、取得扎实成效。林改档案管理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3.1 林改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3.1.1乡镇机构撤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质量。2006年12月林改起步时,涉及全区的46个镇(街);2009年5月,全区撤并为26个镇(街)。原来的林业工作机构、人员均大幅调
[2]整,至2009年10月,机构、人员才定岗定员,基本到位。由于机构、人员变动太大,给
林改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人为困难。尽管为了保证林改档案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档案工作的延续,再次进行了培训,仍影响了林改档案质量,出现诸如部分宗地四至界线填写不按地形图上的方向填写,四至描述不够准确,宗地描述标志物与现地不相符;宗地草图不按要求绘制,无四至、图例;表格填写不够完善、缺漏项多;部分村、组林权界线确认书线段图未做,有的全部用GPS作拐点记录不符合要求等问题。
[3]3.1.2档案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涪陵区林改档案管理人员多是从本单位职工中抽
调,数量少、素质差、变动大,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档案工作来不及认真钻研学习,其中相当部分几乎没有接受过大专院校档案学专业的系统教育,有的对档案方面的基础知识都知之甚少,造成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技能普遍较低。尽管涪陵区在2008年11月、2009年10月两次进行了专门的培训,但林改档案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都不太高,大家仅凭热情在工作中摸索。
3.1.3林改档案管理信息化投入不足。不断提升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纸质档案向数字档案转变的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发展方向。尽管涪陵区林业局在2009年12月设立了50平方米的专用房,安装了密集架28节,购置了去湿机,柜式空调各一台,购置了科怡文档一体化软件,但要短期内实现林改档案数字化,将所有档案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全面的采集、整理、录入,使林业系统各单位之间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数据信息共享,道路还很漫长,尚需大量的投入。
3.2 林改档案利用存在的问题
[]3.2.1对外服务领域范围狭窄7。自2011年5月,涪陵林权交易所批建以来,以林改档案
为代表林业档案的主要服务领域是直接查询,内容仅限于林权纠纷、调查取证和产权产籍凭证等,利用者多为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科研、学术研究方面的利用较少,社会利用方面也不多,说明公众对林业档案的认识、了解程度不高,林业档案的开放程度不够。
3.2.2缺乏对外宣传意识。近几年,林改档案只抓内部建设,缺乏对外宣传意识,不注重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对外宣传,致使民众、社会各界对林改档案的重要性了解甚少。
3.2.3对外服务提供的主要是原始信息,缺乏编研成果。尽管全区所有的林改档案都实行了
目录数据的计算机管理,其中大顺乡还对林改档案进行了全文扫描,实现了数字化,但对外服务提供的主要是原始信息。主要原因在于:一则缺乏对社会需求信息的了解,二则缺乏从广度和深度上对林改档案进行筛选、综合、归纳和提炼等加工,故无法将有效的信息服务主
[8]动提供给社会各方面。林改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建议
4.1 林改档案管理建议
4.1.1结合林改“回头看”提升档案质量。针对林改档案质量问题,结合林改“回头看”,进一步规范林改档案管理。一是区档案部门与区人大教科文卫工委联合组成涪陵区乡镇档案行政执法专项检查组,将林改档案整理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了全覆盖的拉网式检查,确保了林改档案的整理质量。二是对林改过程中产生的调查图表、清册、实施方案、村民代表大会记录、村民签字的决议、公示、林权登记文件资料等材料,要收集齐全。三是按照分类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区、镇(街)、村各自职责,分别对各类林改档案进行整理归档保存。四是在区档案局、区林业局档案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和《国家林业局、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规定,对林改档案进行装订,专人专柜管理。
4.1.2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做好林改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关键在人。一是在林业基层配备业务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档案工作人员,确保一手资料收集齐全、内容准确。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注重实用性、拓宽知识面、因材施教、提高外语水平等几个方面,采取举办档案管理培训班、个别指导、以会代训等方法,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
4.1.3在资金投入上倾斜。近些年,国家级、市级林业重点项目越来越多,应结合林改档案建设与管理的契机,建立健全林业档案的建设与管理,故需调整财政预算,拨出专款用于区林业局、各乡镇林业站档案室的建设与装修、档案柜等存储器材的购置与修缮、电脑和打印机等的配备,只有资金倾斜支持到位,方能实现林改以及林业档案的高水平建设、高效益管理、高效率应用,很好地服务了林改和林业生产这个大局。
4.2 林改档案利用建议
4.2.1解放思想,提高林改档案利用意识。一是树立有偿服务意识,按照国家档案局、国家物价局《关于利用档案收费有关规定的通知》中确定的收费标准,可根据利用者的需求,对其查阅或外借档案、档案静电复印、缩微复制、照相洗印等利用方式进行相应的有偿收费。二是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面对网络化、虚拟化、数字化的时代,现代技术的不断提高,学科的边缘性和交叉性越来越明显,一技之长已不能适应竞争的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强烈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需加强自学,使自己的眼界更宽,知识面更广,学识更博。
4.2.2加大投入,促进林改档案管理现代化。在现有基础上,加强林改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建立档案查询窗口,以计算机综合管理为主,开发各种林权档案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积极与区档案局及市、镇(街)、村林权管理机构密切联系,加强信息沟通,同时注重手机林权电子文件,开展网上管理和浏览服务,促进林权档案管理存储数字化、检
[7,9,11]索自动化、利用网络化、实现林权档案和信息管理一体化。
4.2.3加强研究,多途径提高档案利用率。一是加强宣传,正确引导人们利用档案。区林业局与区档案加强合作,加强宣传,以林改档案利用为切入点,引导人们正确利用档案。二是研究利用者需求,才能有针对地开展档案利用工作,最大限度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提高档
[10][11-13]案利用率。三是研究林业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划清保密与非保密的界限,建
立档案利用制度,做好档案开放前的保密工作与档案解密后的开放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2008年6月8日).[2]王小兰.http://jda.cq.gov.cn/templet/default/ShowArticle.jsp?id=5011[N].[2007-04-28].[3]晏燕,杨小建.浅谈涪陵区林改档案管理[J].重庆档案,2011,9:22-23.[4]国家林业局、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意见》(林策发〔2007〕61号).[5]韩伟.为林改工程留下真实记录—档案部门与林业部门联动推进林改档案工作[J].中国档案,2010.2:20-25.[6]杨渝,王钰.加强林权档案管理巩固发展林改成果[J].四川档案,2010,3:40-41.[7]许庭霞.对新时期林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199,202.[8]周冬梅.加强林权档案管理[J].兰台世界(上半月),2005,8:107.[9]周丽萍,韩喜东.林改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8:371.[10]张煜明.关于档案利用问题的思考[J].档案学研究,2006,3:10-12.[11]杜娟,张冰.浅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2010,10:72-73.[12]刘洋,祝巍巍.试论档案工作中的利用与保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8:186.[13]王洁.新形势下档案开放利用与保密研究[J].科技信息,2010,1:57-59.[14]郭兰齐.正确处理档案保密与利用问题之浅见[J].科技档案,2008,4:11-13.
第二篇:浅谈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创新
浅谈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创新
摘 要:作为国家重要部门当中的关键性工作人员,国家干部应当有相应完善的人事档案制度。只有形成了完善的人事制度,才有助于管理人员准确地弄清楚员工的工作状况,进而建立起完善的员工考核制度。形成完善的人事档案还有助于建立起干部正确的政治思想,对干部整体的专业水平、思想水平、业务水平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进而能帮助管理部门开展对干部的考察活动。主要研究了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方法,并对当前管理当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彻底分析,给企业机关的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关键词:人事档案;干部;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3-0171-02
一、干部人事档案的特点
(一)统一相关立档单位
在干部的人事档案管理当中,一般由统一的工作人员进行立卷工作。一个干部的履历一般分成几个不同的方面,主要分成自己的履历、自我鉴定、对自己工作的考核、自我学历等,对自己有一个系统性的简介。
(二)分散的干部材料
由于干部的人事档案需要工作人员进行资料的收集,因此往往会分散人事档案材料。在一个机关当中,一般由人事部门来进行干部人事档案资料的收集。这种资料往往含有大量的内容,不仅包括各个部门对人才的评价,还包括了奖励材料在内的各种资料。并且奖励材料也有较大的区别,不仅有本单位的,还有省级、国家发放的奖励。综上所述,干部的人事档案材料内容较多,涵盖的内容十分复杂,涵盖的材料也是由不同的单位提供,复杂程度也是十分大,都需要人事部门对其进行分辨。
(三)不断流动的实体档案
大部分机关的人员都处于不断变换之中,人员的变动也给干部人事档案带来了变化。不同机关之间的人事变动都会改变干部的配置,进而带来或带走大量的干部人事档案。随着近几年来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使得一个干部在职业生涯中往往会经历多个不同的机关,在多个不同的部门中工作。而经济的全球化也加速了干部的人事档案变动进程,这样的影响已经显现在了各个方面[1]。
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形成完善的档案意识
1.对于个人来说,人事档案管理对其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对人才的自由流动形成了有效管制。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新形势下人才也有了更大的自由。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以及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人才也越来越乐于接受工作的变迁。
2.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机关没有正确地重视人事档案的编制工作。大部分用人单位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往往轻视了人事档案的建立。企业的日常运营也要一定的成本,多用人就意味着增加成本,这与企业节省成本的战略不符。所以,企业不仅仅不设立人事档案管理机构,更不为旗下的员工建立人事档案。这种现象在机关事业单位当中也广泛存在。所以,当前情况下大部分机构是不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这种现象必须得到纠正。
(二)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档案管理方式
1.难以从顺畅的渠道获取档案材料。正是由于人事变动较大,因此一个人才的档案变化也是企业无法估计的。一个干部的人事档案材料往往来自于不同的单位与部门,假若不同的单位之间没有形成完善畅通的沟通渠道,就有可能遗漏人才的档案,导致单位收到人才的档案都是不完整的,给单位的后继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2.编写虚假的档案材料。一个干部在单位中所获得的成就与贡献与其自身利益直接挂钩,这就出现了大量伪造或是私下修改档案材料的员工。由于当前还没有有效的监管政策,无法对伪造资料的干部形成有效管制,因此上述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干部通过增加工龄、党龄,提高学历水平的方式来获取更大的个人利益,严重影响了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极大地降低了人事档案的真实程度,进而产生了大量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给机关单位的形象造成了极大冲击。
3.相互抄袭人事材料的内容。在编写人事档案材料的时候,工作人员只是简单地将别人的工作成果挪过来,导致基本所有的人事档案都以相似的形式书写,给评估人员造成了较大的麻烦。
(三)没有有效利用人事档案
1.由于干部在调职当中的自身疏忽,没有有效利用人事档案,因此使聘用人才的单位无法建立对人才的全方位认识,就无法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人事档案应该起到的作用也完全没有起到。
2.单一的服务对象。一般来说,人事干部档案主要为领导、组织提供有效帮助,对于基层的员工来说,并没有享受到人事档案工作所带来的便利。因此应当建立起完善的人事档案服务机制,确保大量的人事档案资源能够被广大机关单位所运用。
3.老旧的管理机制。经过了大量实地调查之后,发现一般的人事档案工作以原始档案为主,原始的文献一般由纸质文档组成,在运输调用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损坏,并且工作没有主动性,往往需要工作人员主动上传,工作效率十分低下[2]。
三、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的相关对策
(一)制定科学化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1.建立起完善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基础设施。由于干部人事管理需要一定的员工来完成,所以硬件设施必须要跟上,才能更加规范化地开展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就是说要建立起配套的基础设施。人事档案要有一定的防护措施,以防突发状况导致的档案损毁。完善的基础设施能有效减小档案被损坏的几率,让干部的人事档案尽量地保存长久,更好地为社会各界服务。干部的人事档案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各级领导要充分重视档案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加大档案工作的比重。基层员工要实时向领导报告档案工作的进度,确保领导了解到档案工作的实施进度。工作人员要建立起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让领导下发资金来建设基础设施。资金的筹措是多渠道的。档案储存库要有温度控制设备,确保档案在最适合的温度储存。
2.建立规范化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各地机关如火如荼地建立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时候,中共中央拟定并下发了有关人事档案建设的草案。该草案有效提升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让干部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走上了一条有序的道路。机关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员工,日常的工作之一就是收集干部的人事档案。这是一个十分烦琐的工作,不仅需要走访员工以前所工作的机构,还要到处搜集员工的档案。尽管烦琐,却不可缺失,是档案工作的基础。假若没有人对员工的档案进行收集,就没有档案工作的后继事项。该项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是十分苛刻的,不仅要有过人的毅力来收集档案,还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来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需要工作人员较高的个人素质。只有有效地对档案进行分类之后,才能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员工不仅需要仔细研究中央下发的人事档案工作规章制度,还要定期参加有关工作的培训,确保接触到本行业最新的动向,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才能确保工作进行得高效有质量[3]。
(二)开展对干部档案的后继开发
1.加强对干部档案实际效益的理解以创造更大的效益。由于档案的记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档案的管理者不仅要详细记录下档案的日常使用方式,还要对档案所有者进行实时的跟踪调查,让档案的效益最大化。一部档案一定有其的使用价值,机构将其妥善地保存下来,就一定有其能起到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档案对人才的描述方面,能被充分利用的档案才是有利用价值的档案。其次,只有完全理解掌握了档案当中所蕴含的内容,管理者才能利用档案来提高实际效益。结合收集档案的全过程,实际了解到档案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确保档案得到全方位的运用,才能为干部提供更好的工作内容。最后,档案工作能有效体现出一个企业的工作效果。由于干部人事工作往往涵盖了许多内容,不仅会用来记录一个干部的工作,更重要的还被用来提高企业的业务管理工作,实际运用中还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这也给用户监督干部提供了途径,干部的绩效有了人监督,就能体现其价值。
2.充分利用档案所涵盖的信息,体现其实际效用。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保每个档案的借用都有可查的记录。有人要借用档案,就必须要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借阅的原因,还要确保借阅的全过程要有迹可循。档案查询记录不能轻易填写,而是要一步一步填写清楚,才能有效开展跟踪调查。其次要对用户进行跟踪调查,与其建立友好的联系。由于档案的节约一般不会产生效益,其次,直接更加深入地使用档案才会发挥更大的价值,才能准确地体现档案的价值。因此,要建立用户联系制度,同时,定期召开用户座谈会,以加强与用户联系,改进我们的工作和服务方法,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三是分发档案信息反馈表。即在用户查阅档案的时候就开始档案的记录工作,并及时收集用户的回馈信息,并系统记录下这些信息。最重要的就是效益这一点,不仅要详细记录,还要对记录的重点进行详细标明。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实地勘探以及网上访问的方式来增加资料的内容。
(三)建立起与时代相符合的档案意识
1.对于档案管理的领导人来说,不仅仅应当改革自己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观念,重视起人事档案工作,还应当切实优化人事档案工作的员工结构,确保人事档案工作经费充足,保证相关设备的完善,才能切实推动人事档案管理。
2.通过其他途径来确保高素质的员工。定期对员工开展技能培训,为员工构建起全新的档案工作理念[4]。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干部人事管理还有诸多不到位的地方,还需要各个部门、各个机构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胜任这项工作。人事干部档案管理人员应当改革工作方式,在日常工作中加入大量现代性的工作形式,才能确保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得又好又快。
参考文献:
[1]刘韶青,林香青,张琮,等.浅谈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创新[J].北京档案,2010(10):27.[2]孙威.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的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2(21):269.[3]刘俐.浅谈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J].中国信息化,2012(16):294-295.[4]王开秀.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与利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4):120.
第三篇:关于加强林改档案管理及林权证发放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强林改档案管理及林权证发放工作的通知 各村:
我镇自2006年开始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造林护林积极性,按照省林业厅、市林业局及县林业局的部署,2012年市、县林业局将会同档案局对全市林改档案管理工作逐乡镇进行验收,同时根据国家林业局及省林业厅对林权证发放工作的意见,就林改档案管理及林权证发放工作做如下要求:
一、充分认识林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各村要高度重视林改档案管理工作,林改档案既是林改工作的真实记录和历史见证,又是稳定农村林地承包和维护林地权利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因此要高度重视。
二、切实做好林改档案管理工作
严格执行《辽宁省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按照“四级建档五级分类”的要求,各村对在林权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会议材料、文件、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总结、森林资源调查表、林权登记发证材料、台账、合同、协议、村民代表大会记录、决议、公示记录及林权争议、纠纷调处材料等应该及时送达镇林业站档案管理人员手中归档、需留存村级单位保管的档案按照规范及要求做好档案保存工作,对于资料不健全的按照要求及时完善补充。
三、及时做好林改档案移交与验收工作
各村林改档案建档工作进度和质量均存在不足之处,各村要在11月末之前全面完成林改档案的建立、验收、移交工作,迎接上级全面检查验收。
四、认真做好林权证办理及发放工作
对各村林权证发放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原因表现在:
1.认识不到位
宣传工作做不到位,造成林权人不理解、不配合。部分农民对林权证办理的认识薄弱,认为林木是自己的,办不办林权证不太重要,或是对尚未成材的林木认为没必要办理林权证,还有些农民已经办证的不及时领证。
2.材料不能及时上报
受村委会换届影响,一些村未能及时将林改合同及林权证办理的相关材料上报,使林权证的申办工作拖后。
3.各种上报材料不规范
会议记录不规范,村民代表签字不全,宗地图测量没有四邻签字,不规范材料不能及时修改,导致无法进行打证工作。
为保证已办理林权证及时发放到林权人手中或正在申请办理林权证的林权人及时办理,要求各村从接到通知后积极开展林改档案管理工作及林权证办理材料准备工作。
二○一二年八月三十日
红帽子镇政府
第四篇:企业档案管理及利用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
为规范公司档案管理,提高档案利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方面情况,按时上报各种统计报表,不得虚报和伪造。
用档案协助领导和有关部门解决实际问题,热心为利用者提供服务。
第五篇:基于优抚对象的民政档案管理与利用研究
摘 要:优抚制度是我国建国后长期采用的制度,尤其在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和局部地区战争后,我国优抚对象逐渐增多,加强对优抚对象的管理成为政府当前的必要工作。加强优抚对象的民政档案管理利用是管理我国政府管理优抚对象的重要措施。基于此,从优抚对象的民政档案管理和优抚对象的民政档案利用两方面探索政府管理优抚档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优抚对象;民政档案;管理;利用
优抚制度是我国在抗美援朝时期确立并长期执行的一项政策,随着特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局部地区的战争影响,我国优抚对象人数逐渐增多。优抚对象管理工作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优抚对象的民政档案管理与利用是政府加强优抚对象管理的重要途径。研究基于优抚对象的民政档案管理与利用不仅有利于加强政府对优抚对象的管理,而且对我国民政档案管理工作具有直接借鉴意义。
一、优抚对象的民政档案管理
1.建立优抚档案动态管理制度。为加强优抚对象的民政档案管理,政府必须建立优抚档案动态管理制度,使优抚对象的档案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优抚对象民政档案管理水平。在优抚对象民政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将档案管理动态纳入管理工作考察体系,建立优化档案动态管理制度,及时更新优抚对象的动态信息,对优抚对象的生存状况及基本信息进行分类登记,并对重点优抚对象的状况进行定期汇报。
2.采用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双重管理方法。在优抚对象民政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政府应采用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双重管理方法。所谓双重管理就是要对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进行存档,保持电子民政档案与纸质民政档案相一致。这就要求优抚对象民政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将优抚对象档案信息进行电子化整理存档,还要保存好优抚纸质优抚对象民政档案,并且要保证优抚对象的电子民政档案与纸质民政档案信息一致,不能随意改动。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双重管理方法有利于确保优抚对象民政档案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整合优抚档案信息。在优抚对象档案管理中要加强整合优抚档案信息。优抚对象的状况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改变,尤其是重点优抚对象的信息。有些人在一开始达不到优抚对象的标准,但在一段时间之后可能随着社会的变迁而符合优抚对象的标准。另外,还有一些起初符合优抚标准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便不再符合优抚对象的标准。因此,政府在优抚对象民政档案管理过程中要重视整合优抚档案信息。对优抚对象进行分类整理,将优抚对象的信息进行具体详细的等级划分,提高优抚档案信息的准确性。
4.配置优抚档案防护措施。在优抚档案管理过程中,政府要积极配置优抚档案防护措施,加强对优抚对象民政档案的保养管理。民政局要在财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置办防盗门、除湿机、空调、灭火器、计算机、扫描仪等档案防护设备。同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优抚民政档案防护设备应及时更新换代,淘汰功能落后或故障严重的机器设备,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提高优抚民政档案保养管理水平。另外,在优抚民政档案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积极重视安全问题,避免优抚民政档案丢失和改动现象。
二、优抚对象的民政档案利用
1.建立优抚档案利用机制。加强优抚对象民政档案利用需要相关部门建立优抚档案利用机制,加强对优抚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优抚档案绝对不允许私自查阅,更不允许擅自利用。因此,必须建立规范的优抚对象民政档案审批制度,提高优抚对象民政档案利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规范优抚档案利用方法。优抚对象民政档案的利用要采用合理规范的利用方法,保证优抚民政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在利用优抚民政档案的过程中,民政档案不能擅自外借,必须按照严格规范的程序进行利用,保证民政档案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不法分子盗用优抚民政档案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尤其是重点优抚对象的民政档案不能完全对外开放,工作人员不能随意复制民政档案的信息。同时,相关部门可以采取加密的方式,防止优抚对象民政档案被盗。
3.完善优抚档案利用途径。在优抚档案的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优抚档案的利用效率。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强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严格按照程序要求进行拷贝复制和通信传输,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优抚档案利用方法,提高优抚民政档案利用的效率。另外,相关部门应针对部门不懂计算机的老年人开展优抚民政档案直接利用活动,设立现场查询机器,使相关工作人员引导老年人进行档案信息查询,满足优抚对象的档案利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