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先行先试借“梯”发展——关于将桐梓县设为贵州沿成渝开放先导区的调研报告
先行先试借“梯”发展
——关于将桐梓县设为贵州沿成渝开放先导区的调研报告
省委政研室调研组
今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设立重庆两江新区的批复》,明确把两江新区“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着力发展内陆开放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将成渝经济区 “建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两江新区的设立和成渝经济区的全新定位,不仅对促进重庆、四川加快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意义重大,而且为毗邻的贵州特别是黔北地区的开放开发带来新的机遇,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面对扩大开放的新形势新机遇,8月23日,省委书记栗战书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对贵州来讲,开放带来的活力,在一定意义上将比改革带来的活力还要大”。强调要借力发展,借“梯”发展。9月1日,栗战书书记在遵义调研时对遵义提出了“增比、进位、突破”的要求。随后,遵义市委书记慕德贵在桐梓县调研时要求桐梓加快对接重庆,发展开放型经济,把桐梓建设成为遵义对接成渝经济区的桥头堡和主战场,为遵义融入成渝经济区带好头、探好路。为此,遵义市委、市政府着力把桐梓县打造成我省对接成渝经济区、重庆两江新区辐射带动的桥头堡和黔中经济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桐梓县委提出了将桐梓设为“贵州沿成渝开放先导区”,为全省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的建议。由此,省委政研室调研组赴重庆、黔北进行了专题调研,认为遵义、桐梓所提出的措施建议符合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省情实际,应尽快开展将桐梓设为“贵州沿成渝开放先导区”的相关工作,为全省进一步开放开发、借力发展,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作示范、探路子。
一、把桐梓建成贵州沿成渝开放先导区的积极作用和基础条件
(一)把桐梓县建成贵州沿成渝开放先导区是遵义市深化与重庆合作的桥头堡和传接带我省有遵义、毕节和铜仁3个市(地)13县(市)与成渝经济区接壤。遵义市北接重庆、南临贵阳,位于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上,是贵阳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中间唯一的大城市,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遵义已基本具备了更好更快发展和实现“增比、进位、突破”的基础和条件。作为我省与重庆毗邻区域面积最大、距离最近、经济联系较紧密的地区之一,遵义市面临扩大开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制造业和资源型产业调整升级、加快旅游业发展等多方面的机遇。特别是黔渝快速铁路和一批跨境公路建成后,遵义将进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范围,两地联系与合作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在遵义所辖14个县(区、市)中,有7个县市与成渝经济区接壤,其中,桐梓县处于遵义与重庆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交通主干道上,有8个乡镇与重庆接壤,是遵义对接成渝经济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基本条件最好,资源条件最好,工作基础最好、先导效应最好的县,既有与重庆在经贸往来、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联系紧密的传统优势,又有与重庆深化合作的资源互补优势。因此,桐梓是遵义主动对接重庆、借“梯”借力加快发展的最佳前沿,拥有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特殊区位优势。把桐梓建成贵州沿成渝开放先导区,对培育黔中经
济区经济增长点和将遵义融入成渝经济区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战略意义。
(二)把桐梓县建成贵州沿成渝开放先导区将为我省扩大开放、借“梯”发展作示范、探路子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以及产业转移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区域合作正成为不同地区打破行政疆界、扩大开放,实现优势互补的重要途径。贵州毗邻的省份有四川、重庆、云南、广西和湖南等5个省(区、市),全省共有30余个县(市、特区)与邻省接壤。但从国家级经济区的辐射作用和省内沿边各县(市、特区)的比较优势来看,桐梓县具有建成贵州沿成渝开放先导区的特殊有利条件。
首先,在与贵州接壤的5个省(区、市)中,重庆对贵州的辐射作用和影响力相对最强。当前重庆兼具成渝经济区和两江新区的特殊政策支持,成为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国家层面的经济增长极。从区位合作的基础来看,重庆在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正处于高速发展和快速崛起的阶段,“十一五”前四年该市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4.4%,居西部第三、西南第一,其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将在“十二五”期间迅速增强。
其次,桐梓在我省对接重庆过程中的区位优势明显。桐梓是四川、重庆通往贵州、两广、东南亚的主要通道,是目前成渝南下出海必经之地,也是贵州实施北上东进发展战略和遵义实施中路突破发展战略的重要通道。尤其是崇遵高速公路的贯通,使桐梓率先挤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黔渝高铁建成投运后,更将大大缩短桐梓联接重庆的时空距离。
第三,桐梓与重庆的合作基础较好,将在贵州对外开放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桐梓分别与重庆市万盛区、綦江县、南川区政府签订了经济社会发展、旅游、交通框架协议等合作性文件。干部群众开放开发意识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逐步拓展。把桐梓建成贵州沿成渝开放先导区,有利于桐梓在深化和加强与重庆的合作中率先加快发展,探索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并在扩大开放、加强省际合作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探路子、作示范的作用。
(三)桐梓县已具备建立贵州沿成渝开放先导区的基础条件
“十一五”期间,桐梓县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优势,经济社会实现了质和量的飞跃。2008年桐梓跻身全省建设经济强县行列,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38.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65%。目前,该县农业正步入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发展轨道;工业发展形成以煤、电、化工、冶金为支柱产业的工业集群,为在“十二五”期间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旅游、商贸为重点的服务业规模初就、蓄势待发。由此,为桐梓建立贵州沿成渝开放先导区聚集了相对优势。
一是资源优势突出。桐梓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已探明可开采储量47.72亿吨,是重庆市的两倍,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预计“十二五”期末可建成1000万吨级重点矿区。桐梓的笋用竹资源丰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方竹林资源20万亩,方竹种植面积已达43万亩,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方竹笋之乡”。桐梓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拥有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及红军长征战斗的多处遗址,特别是冬暖夏凉的宜人气候,使该县成为重庆人到贵州休闲避暑的旅游首选地。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利用外资的总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工业建设大规模快速迈进,海绵钛、煤化工、火电厂等大项目即将建成投产或已开工已建设。桐梓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一批跨国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相继前来投资兴业,实现了投资高速增长。2009年全县引进资金25亿元,同比增长25.8%,增幅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三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旅游开发潜力巨大。桐梓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夏季平均气温25℃,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凉爽宜人的气候条件,山川纵横的立体地貌,快速便捷的交通优势,以及“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使桐梓乡村旅游成为享誉渝黔两地的特色品牌,被世界旅游组织确定为乡村旅游观察点。依托桐梓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把桐梓建成贵州沿成渝开放先导区,不仅将使黔渝两地在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前提下共创双赢,还将辐射带动习水、正安、务川、道真等省内沿成渝经济区的县逐步融入开放先导区,增强我省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综合实力,提升我省沿边地区的省际合作和对外开放水平。
二、设立桐梓为贵州沿成渝开放先导区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扩大开放和“增比、进位、突破”以及遵义市委、市政府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要求,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促进跨越为主题,以扩大开放为动力,以互促共进为目标,充分发挥桐梓的相对优势,把桐梓作为黔北对外开放的大平台,立足遵义,面向成渝,服务黔北,大胆创新和率先突破,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带动、区域互动、同频共振,着力把以桐梓为前沿的黔北综合经济区打造成为贵州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探索建立富有活力、运行高效的对外开放新机制,促进遵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为我省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作示范、探路子。
(二)战略定位
——我省对外开放开发的先行先试区域。依托桐梓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探索实践黔中经济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同时,对跨区域、跨省际的经济合作模式等进行先行先试,为全省加快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开发提供经验和示范。
——我省主动对接成渝经济区的重要门户。充分发挥桐梓相对优势,把桐梓建成成渝出海大通道上的产业转移承接区、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外向型乡村旅游示范区,探索深化省际开放新途径,将桐梓打造成为贵州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黔渝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以桐梓为窗口,吸引省外,特别是重庆投资者参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加强黔渝经济技术合作,成为黔北地区优势互补、内外联动的省际合作载体,努力构建更加开放、富有活力的省际经贸合作区域。
——黔中经济区的重要增长点。发挥桐梓区位独特、环境容量大、特色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协作,合作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充分发挥桐梓开放先导区在黔中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开放带动作用,提升黔中经济区的整体综合实力。
(三)发展目标
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着力把桐梓打造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黔北门户、承接重庆辐射带动的前沿产业高地和利用省外投资的“桥头堡”,建设成为重庆重要的配套产业生产基地、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旅游休闲避暑目的地。到“十二五”期末,桐梓对外开放窗口功能显著增强,开放前沿功能得到健全和完善,区域整体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力争经济总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亿元,工业总产值500亿元,项目预计投资10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25亿元;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0%以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省际合作平台作用凸显,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度提高,成为黔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到2020年,对内区域合作关系更加协调,对外开放水平实现重大突破,特色产业体系形成明显竞争优势,科技创新能力接近成渝水平;森林覆盖率达到68%,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综合运输通道全面形成,物流便捷畅通,城市功能完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总量翻两番以上,建成黔北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省际商业服务基地,形成黔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四)主要工作
——先行先试、创新机制体制,打造贵州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构建主动承接成渝经济区、重庆两江新区辐射,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发展的开放先导前沿。积极争取省、市两级在政策、资金、管理、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和支持,鼓励先行先试、敢闯敢试,形成一个主动承接成渝经济区辐射,重点对接重庆的对外开放先行先试的“洼地”。着力创新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体制,创先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度,逐步带动习水、赤水等黔北地区的其他县市融入先导区,为黔中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相互促进、加快发展探路子、作示范。
——兴工强县,建设产业配套基地,打造重庆制造业“第一车间”。抓住重庆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加速扩张的机遇,发挥桐梓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等优势,坚定不移地兴工强县,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在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同时,主动参与重庆产业链各环节的协作配套,实现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市场营销多环节向桐梓转移,不断增强产业集聚水平、就业吸纳能力和竞争力。规划实施桐梓循环经济工业园区“6+1”组团,即蟠龙工业园、华电工业园、楚米工业园、夜郎工业园(重庆工业园)、娄山食品工业园、彩阳工业园与黔渝经济一体化示范区。实施“4331”发展战略,即发展能源、化工、铝钛及铝钛加工、轻工及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四大支柱产业,重点培育能源产业集群、化工产业集群、铝与钛产业集群三大百亿元级产业集群,建设渝南黔北地区重要的煤电化工业基地、西南循环经济工
业示范基地、铝与钛产业基地等三大工业基地,将桐梓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成1000亿元级工业园区。到“十二五”期末,工业园区规划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实现利税50亿元以上。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重庆“菜篮子”。瞄准重庆消费市场,充分发挥桐梓立体气候明显,蔬菜、笋用竹丰富等优势,以蔬菜(辣椒)、生态畜牧业等特色产业为重点,扎实推进桐梓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一是大力打造笋用竹基地。紧紧抓住中央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在贵州实施水利建设、石漠化治理、生态建设“三位一体”工程的机遇,发挥“中国方竹笋之乡”品牌优势,积极发展方竹笋种植业和深加工、精加工产业,使桐梓方竹笋走出国门,成为知名品牌。二是做大做强畜禽商品基地。大力发展节粮型、食草型畜牧基地和龙头加工企业,着力打造生态畜牧大县。三是改造完善1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充分利用桐梓与重庆的气候差异,大力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和延季节蔬菜。
——利用气候和旅游资源优势,打造重庆“后花园”。充分发挥桐梓旅游特别是气候、生态优势,依托川黔渝建设旅游“金三角”的框架格局,抓住省市旅游连线开发的契机,加大与周边县市的旅游开发合作,大力发展红色、人文、生态旅游。重点面向重庆,着重发展以休闲、避暑、漂流为主的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集中精力引资打造娄山关、凉风垭72湾等8个旅游度假区。在“十二五”末,努力实现10万个旅游床位,接待500万游客,综合收入达50亿元。
——依托重庆信息技术等资源,打造“重庆卫星城市”。紧紧抓住遵义市委、市政府把桐梓作为全市4个城市群之一来建设的机遇,把城镇化作为桐梓“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力争用5至10年时间再造一个县城,全力建成燎原新区,建设能容纳20万人口的“重庆卫星城市”。以新区开发建设为重点,建成松坎、水坝塘、新站、花秋、夜郎等5个万人集镇和若干小集镇。
三、对桐梓建成贵州沿成渝开放先导区的几点建议
(一)鼓励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扩大开放的新途径、新方法。支持桐梓在对外开放、加快发展上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使其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高地之一。组织省市有关部门及相关专家学者共同帮助桐梓完善开放带动战略框架,并在推进过程中对其跟踪指导,及时将桐梓的成功实践提升为具有典型性、普遍性的经验,供省内其他地区借鉴推广。
(二)鼓励以扩大开放先行先试的理念创新“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是我省“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以开放促开发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桐梓县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支持桐梓将扩大开放、先行先试的理念全面融入“十二五”规划,将开放带动战略作为开放先导区的主导战略。加强与重庆方面的协商与合作,扎实作好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重庆两江新区的规划编制对接工作,在桐梓北部规划建设黔渝经济一体化示范区,充分发挥桐梓在黔渝之间的连接、对接、传接作用。
(三)鼓励创新扩大开放的体制机制。通过调研,了解到成渝经济区、重庆两江新区建立后,重庆市大胆、积极地出台了一系列强力促进开放开发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快了各区县
及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发展。对此,调研组对我省相应政策措施进行了初步梳理,整理出《重庆与贵州部分先行政策对比及建议》,希望能借鉴、援用重庆的相关政策措施全力缩小政策差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我们认为,应当大力支持桐梓扩大开放、先行先试,探索发展“飞地经济”。抓住重庆大力发展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机遇,在桐梓北部打造一个特殊的制造业园区(重庆工业园),采取合资建园、异地建园、企业自建等模式,实行特殊的投资政策和财税机制,促进经济协作和功能互补。支持桐梓学习借鉴两江新区和寸滩保税区的相关政策措施,大胆引进、充分利用,结合省情、不断创新,进一步引导全县及遵宝钛业、金赤煤化工等重点企业扩大开放、加快发展。
(四)鼓励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支持桐梓在全省率先打破地域、行业界限,推行乡镇行政区划改革。支持桐梓在适当的时候撤县建区或撤县设市,以利推进机构改革,为融入成渝经济区提供制度保障。赋予桐梓引进大型企业高管人员、金融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等特殊政策。支持桐梓的科级以上干部、企业管理人才到重庆毗邻的县区挂职锻炼。
(五)需省市给予支持的优惠政策。一是把桐梓列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统筹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县、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县。二是尽快尽可能地让桐梓同时享有成渝经济区、重庆两江新区、黔中经济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如桐梓县建议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产业所得税按10%的税率计征;新增地方财政、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额作为桐梓发展专项资金;用地计划指标单列并予以倾斜,保证优先发展;省市每年给予1亿元贴息贷款,集中用于桐梓基础设施建设;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土地利用、贷款融资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支持;引进的高新技术或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利年度起3年内按有关规定提取的风险补偿金可税前扣除;取消基础设施建设、公益设施建设项目县级配套资金;利用储备土地进行抵押贷款时,经人大同意后,政府财政可以担保,为土地储备及运作创造良好的融资平台。
(六)启动将桐梓设为“贵州沿成渝开放先导区的相关工作”。建议遵义市委、市政府尽快出台《关于支持桐梓县主动对接重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意见》,并在桐梓召开支持桐梓加快发展动员大会。以遵义市委、市政府名义向省委、省政府申报将桐梓县设为“贵州沿成渝开放先导区的建议”,并及时落实有关组织协调工作。结合市情、县情抓大项目、促大发展,争取将先导区内的重大项目、重大产业带、重要平台建设纳入省级规划,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