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雷锋典型材料
桑植县地税局刘秋红学雷锋典型材料
用平凡抒写快乐人生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这是“雷锋精神”的精髓,也是刘秋红生活的座右铭。
刘秋红,女,1979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文化,1998年从湖南省税务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桑植县地方税务局第四税务分局工作,先后在计财科、稽查局工作,现任税政法规科科长。
一、业务立身,责任当头,永葆“螺丝钉”精神
税政法规科是桑植县地方税务局的政策窗口,负责税收政策的宣传、解释和贯彻执行落实,稍有差错,就会失之一毫,差之千里。因此,她注重业务立身,把学习放在重中之重。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业余时间,始终坚持自我学习不放松。学完法规,学条例;学完条例,学新政策。在税政法规科工作期间,她的学习笔记已有厚厚四大本,还先后通自学考试和脱产学习获得了湖南大学会计专业专科文凭和湘潭大学法学专业本科文凭。去年,在全省国际税收业务培训考试中,200多人参加考试,她取得了全省第七名的优异成绩。同时,她注重 1
责任当先。税政法规科的工作政策性强,渗透到税收征管的每一个环节。要靠平常的细心贯彻,指导落实,如果平常没管理到位,不仅工作很难开展,而且会出现偏差。加上科室人员少,许多工作都是加班加点才干出来的。去年12月下旬,县政府领导临时下达桑植县地税局超收任务200万元,面临全局税收任都难完成的紧张压力,县局领导决定立即安排召开一次全县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动员大会,整个大会的安排部署由税政科牵头。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要组织召开全县100多家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的动员大会,繁杂的筹备工作是可想而知的。随即,她和科室人员进行了简单的分工,她准备动员讲话材料,科室人员负责个人所得税宣传资料的印发,申报表格的设臵以及整个会议资料的装统,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种,才安心回家休息。这个大会顺利召开后的五天时间里,入库了个人所得税45万元,为全年税收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二、税政服务,法情两全,不忘为人民服务宗旨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税政法规科是桑植县地方税务局的一个对外窗口,直接面对纳税人,税政法规科工作也不仅仅只是上传下达,而且还要用心服务领导、服务基层,服务纳税人。每天,都有很多纳税人来税政法规科进行政策咨询,不管来者是领导,还是下岗职工,她都会一视同
仁,认真倾听和了解纳税人的需求,并及时受理、引导其办理相磁事宜。去年年底,税政法规科承办了怀化市建筑工程公司所得税退库事宜。该公司于2001年和桑植县某单位就该单位办公楼修建签订了建安合同,并于2001年分两次在桑植县地税局开具了建安发票,缴清了全部税款。该公司系国有企业,并于2007年按规定办理了所得税回核算地缴纳手续,按政策他们原来已经征收的所得税就应该办理退库手续,但因工程款长时间的拖欠,加之2001年开票征收税款时,征收员将企业所得税误开成了个人所得税,税种的不一致,造成难以顺利办理退库。但考虑到该公司是国有企业,职工多、包袱重,八年追讨工程款的艰辛历程,于是,她一方面向市局积极汇报,一方面主动与县金库联系,最后,为该公司争取到了所得税抵缴政策。事后,纳税人说:我在很多执法部门办过事,就数你们地税局办事最热情、最耐烦、办事速度最快,你们真是我们的贴心人。他们主动在张家界市地方税务局网站的“局长信箱”里留了感言,第二天,又专门送来一幅“人和税通”的匾牌挂到她们科室。
在税政法规科工作期间,她共为400多名下岗职工办理了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审批手续,为10多名残疾人办理了税收优惠政策手续,为208台公交车船和线路车办理了免征车船税手续,为358名购房户办理了契税优惠政策手续,为226户农民办理了农村居民建房耕地占用税减半征收手续,为20多户
企业办理了相关税收困难性减免手续。这一串串数据充分显示了她是一个将温暖送给他人,以平凡的事迹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共产党员。
三、拒腐防变,廉政至上,牢筑拒腐防变道德防线 在许多人眼里,干税务很“吃香”,干税政更实惠。经常有朋友私下对她说:“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脑筋活络点,还怕没有好处啊”!言下之意,就是叫她做事情不要太认真了,但是,在工作中,她严格执法程序,自觉落实“一岗两责”,注重在职责范围内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两权”监督,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切实做到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税政法规科承办全县减免税的审批,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在办理减免税工作时,难免有一些不符合减免政策,而要打“擦边球”享受税收优惠的纳税人。对于他们不符合政策的减免税要求以及他们为达到目的而给予的“小恩小惠”,她都会毫不犹豫地一一回绝。去年上半年,有一位广东的老板白天来税政法规科办理企业所得税回原地缴纳手续,因他的手续不合法,她退回了他的涉税资料。晚上,他打电话邀请她去喝茶,还说白天的事再商量商量,她说:“符合政策的事情,你不用请我喝茶,我都会给你办,但不符合政策的事情,那就没得商量了。”第二天,纳税人乖乖的到办税厅如数缴清了税款。
四、淡泊名利,快乐生活,强化快乐税收文化理念
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爱好广泛,是单位的工会积极
分子。曾经多次代表单位参加市、县局组织的演讲比赛、知识抢答赛等活动,并获得好的成绩。去年,她召集单位的七朵税花组成了“给力.阳光”啦啦队,在全县第七届全民运动会上,代表地税局为财经队加油助威。虽然没有好的身材,没有好的舞姿,但是她们积极向上的青春活力和生活态度却感染了所有的球迷,为她们赢得了阵阵掌声。
她乐于助人,永远把帮助别人当做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去年,她号召全局女干部到医院探望打鼓泉乡被残害少女,并组织捐款一万余元。
做为一名母亲,她乐于助人的行为也深深感染着她的女儿。她的女儿今年才七岁,却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知道为汶川大地震的儿童捐钱捐物。去年“六一”儿童节,地税局和洪家关乡海龙坪小学举行大型亲子活动,她组织全局为海龙坪小学捐助书包、电扇、体育器材等物资两万余元。
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青春呵,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她做为地税局一名普普通能的女干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正在以其美丽的心灵与利他的行动诠释着崇高的雷锋精神,飞扬着新一代女性的美好青春。
第二篇:学雷锋、树典型
上海交通大学
2012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上海交通大学以3月5日“学雷锋日”为契机,鼓励全体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意识;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建设,让“我志愿、我快乐”的志愿文化扎根在学子的心中。
营造浓厚氛围,强化志愿服务意识
学校积极开展学雷锋主题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在校内外掀起学雷锋、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潮。一是开展集体教育宣讲,以雷锋精神感染学生。组织学生观看主旋律影片《雷锋》、《离开雷锋的日子》,重温雷锋感人事迹;邀请道德模范代表、优秀志愿者等作事迹报告,令学生近距离感受新时代“学雷锋”的生动案例;二是挖掘宣传先进典型,以身边人物引领学生。通过《上海交大报》专版、学校主页“青春足迹”专栏、人人网、微博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同学身边的“活雷锋”;三是发出行动倡议,以志愿实践号召学生。校青志总队向提前录取的学弟学妹发出倡议书,鼓励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以亲身实践感悟雷锋精神;各学生党支部积极探讨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新内涵,要求全体党员以身作则,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重视制度建设,完善志愿服务体系
学校整合志愿工作资源,探索完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一是完善注册运行机制。专门划拨资源,对交大志愿者服务网站进行升级改版,与易班、人人网、微博等挂钩,搭建注册志愿者管理的网络平台,强化注册志愿者制度和学生公益联盟运行管理制度;二是完善文化激励机制。在网络平台由专人负责,整理发布志愿者的感人事迹,评选“志愿达人”,鼓励志愿者分享服务心得和经历,建立志愿者相互鼓励、相互促进的温馨家园;三是完善评价保障机制。通过信息化管理,统一全校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配套和完善志愿活动基金使用制度,保障志愿活动开展;四是完善培训辅导机制。定期邀请心理专家,对志愿者进行心理辅导,邀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师担任志愿者导师,提升志愿者的工作能力、抗压能力、应急能力等。
设计志愿标识,搭建多样爱心平台
为鼓励师生随时随地亮出志愿者身份,让雷锋精神内化成为行动的准则,学校设计并向师生发放“志愿达人”专属徽章,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传递师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在雨天、交通高峰等情况下,师生佩戴“志愿达人”徽章,表示其自愿以他人共同拼伞、拼车等,实现服务需求者和服务提供者的自动配对;号召校内教工私家车内安放“雷锋车”标志,在校区间、校园内为广大师生提供顺风车服务;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师生聚集场所推行“爱心伞”计划,学子诚信借还;设立“朝失夕拾”失物招领点,由专人维持。校园处处涌动志愿风尚,人人都是“志愿达人”。
开展特色活动,打造品牌公益项目
学校通过一系列学雷锋主题活动,提升学生公益联盟及公益社团的引领作用,固化一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和基地,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深入发展。一是发挥传统项目的号召力。交大“爱的承载”春运志愿者项目连续12年为春节返乡旅客提供志愿服务,“守望”临终关怀志愿者项目接力开展重症病人临终关爱陪伴活动,感召越来越多学子参与其中;二是扶持公益社团引领风尚。成立雷锋学社积极倡导“学雷锋”校园风尚,建立“绿色爱心屋”创新慈善帮困形式,为公益社团配备优秀指导教师,投入资源帮助长期发展。三是发挥党团组织作用固化活动阵地。依托党团组织生活,发起开展“发现身边的雷锋”特色活动,制作形成一批学雷锋微电影、图片资料,展现高校学子奉献社会的风采和正气。武汉大学
弘扬雷锋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体现,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武汉大学将弘扬新时期雷锋精神与实践育人有机结合,以文化和道德的力量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健全长效机制、打造品牌项目、选树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无私奉献、服务社会,形成了践行雷锋精神、争当先进模范的生动局面。
长效机制让雷锋精神充满活力。学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让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融入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一是实行学分激励办法。学校明确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列为学生必修课,每学年实践时间不少于2周,计1个学分,每个学生至少修满2个学分方能毕业。这一举措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二是搭建活动平台。学校在全国各地建设了26个校级社会实践基地、16个研究生挂职锻炼基地和100多个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引导广大学生将雷锋精神贯穿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去。近年来,武汉大学400余名研究生为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解决技术难题120余项,提交有实际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270多篇,举办实用知识、技能培训40多场,提出合理化建议500余条,有效服务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百姓生活实际。
品牌项目让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学校用活项目制,打造雷锋精神活动品牌。一是深化研究。依托青年研究中心,围绕“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雷锋精神在志愿服务中的发展”、“大学生如何弘扬雷锋精神”等研究课题进行立项,营造学习雷锋精神、挖掘雷锋精神、弘扬雷锋精神的良好氛围。学生以问卷调研和主题访谈等形式承接并完成了课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研究》,开创了广泛探讨青年志愿服务理论、以理论促实践的工作格局,极大地提高了志愿服务骨干的理论水平。二是强化实践。将雷锋精神植入社会实践,升华为公益项目品牌。武汉大学志愿者策划实施“梦想花开”项目,自行筹措资金50余万元,在湖北恩施建立11间“艺体教室”,为大山里的孩子提供综合素质教育,项目获评为2010年中国十大教育公益项目。四年以来,武汉大学学子积极开展“种太阳”关爱留守儿童入户支教活动,2000多名志愿者为近4000名留守儿童提供了576.2万小时的志愿服务。在校内,志愿者组建100支小分队,与100名空巢老人结对,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
先进典型让雷锋精神蔚然成风。学校充分运用典型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践行雷锋精神。一是选树学生身边典型。学校每年都开展珞珈风云学子、杰出志愿服务集体、杰出志愿服务项目、杰出青年志愿者评选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背着父亲上学的全国道德模范黄来女,赴贵州义务支教不幸遇难的“全国无私奉献优秀大学生”赵小亭,为汶川地震捐献50万元医用生物敷料的“中国大学生人物”创业典型吴斌,先后献血38次并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陶孝芳,开展急救知识宣讲培训千余场的“湖北省大学生人物”卢章洪等在校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二是发挥先进典型的传帮带作用,使雷锋精神薪火相传。学校通过广播、网络、报告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在榜样的引领和带动下,践行雷锋精神在校园中已形成风尚。陶孝芳就是在听入学报告时成为黄来女的“粉丝”,开始热心献血,她又带动班上全部同学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队伍中。在赵小亭的影响下,近百支小亭服务队奔赴祖国各地开展支医支教、法律援助、城市规划等活动。仅2011年,武汉大学志愿者就向近2000名农村留守儿童发放了书包、文具,捐赠了10000余册图书,举办理论宣讲会10余场、主题展览30余场,举办农业科技知识普及讲座30余场,播放红色电影20余场。
目前,武汉大学每年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达到30000余人次,已有17000余人加入青年志愿者协会,学习雷锋活动已经在学校机制化、常态化。同学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成长成才,丰富了雷锋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引领了当代青年的时代新风尚。
第三篇:学雷锋典型报告会
3月27日晚,油田学雷锋先进典型首场事迹报告会在胜利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管理局党委书记席秀海,管理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昌江,局机关相关处室负责人,油田部分二级单位领导干部员工一起观看报告会。
报告会上,六位来自不同行业的代表讲述了自己践行雷锋精神的事迹,一件件普通的小事折射出温暖的感动,一个个平凡的故事诠释出信仰的力量,一段段真情的告白激发出强烈的共鸣,让现场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
“哪里需要,哪里就有我”,这是油田第三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渤海钻井一公司员工许利滨参与组建“星火”志愿者团队时许下的铮铮誓言。参加工作16年来,他既坚守钻塔、为油拼搏,又热心公益、奉献爱心。2006年以来,他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1000多个小时,义务献血、帮助孤寡老人……在付出爱与力量的同时,也用行动影响家人、带动同事,让爱心薪火相传。
胜东社区员工吕书栋深情地说,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起,他就暗下决心:无论干什么,都要干出样子来。凭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精神,他勤钻研、搞革新,为民服务赢得称赞。他是小区老人们的孩子,每当有大爷大妈找他帮忙时,他都感受到一种责任和荣耀,更感受到了快乐与满足。
多年来,家属党员赵晓凤一直坚持为小区居民义务理发,上门帮助照看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她觉得,自己虽然做了不少好事,但和雷锋相比还差得很远。尽管现在年龄大了,但是向雷锋学习的热情不会减少,帮助别人的爱心不会变。
11年来,“小白鸽”医疗志愿服务队白衣天使的身影遍及孤岛、滨南、大王北、飞雁滩等多地,从小区到钻塔,从警营到校园,志愿服务惠及员工群众、武警公安、学生幼儿、农民工和孤寡老人等各类群体近3万人。“现在,志愿服务的大旗交到了我们的手上,我们要用真心、真情,让小白鸽永远翱翔在蓝天,奉献在百里油区,用我们的激情感染大家。”“90后”医疗服务志愿者张云说。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胜利川东北工委员工李林时刻践行雷锋精神,25年来献血总量超过14000毫升,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收获了愉悦。
胜采厂耄耋老人谢树华,从小被养父母乐善好施的行为所感染。参加工作至今,他尽可能地帮助每个需要帮助的人,不为名利。他为邻居疏通下水道,自己掏钱为楼道换灯泡,免费为居民修理自行车1000余辆,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琐事,来诠释他“做好事,就快乐”的幸福人生。
“报告会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平凡与伟大,执著与奉献,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尤其让我们感动的是,雷锋精神就在身边,并且一直在传承中发扬光大。”散会时,一位观众深有感触地说。
第四篇:学雷锋典型事迹
粟城学校学雷锋典型事例
马瑞卿同学有着“小大人”般的懂事。她不仅关心班级的事,在家里,她一样关心家人。她知道爸爸妈妈工作都忙,她的学习很少让家长操心,自已能做的事都是自已做,学雷锋活动开展后,她在家里更懂事了,帮爸爸拖地、送生日贺卡,帮妈妈洗脚、端茶、给奶奶洗碗;她知道奶奶腿疼,就经常给奶奶捶捶腿,说一些开心话逗奶奶大笑;她非常懂礼貌,每次在街上看到各科老师,总会大声地向老师打招呼问好;到奶奶家,也会清脆地叫着左邻右舍,是大伙心中的“小学生先进事迹”。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区,大家夸她是个小大人,尊老爱幼,知书达礼,深受亲朋的交口称赞。她把礼貌用语挂在嘴边,“您好、请、对不起、谢谢、没关系、再见”等字句拉近了她与他人的距离。在学校,她见到老师、同学都热情地问好。在家里,有客人来了,她主动打招呼、倒茶,客人走时主动说再见;独自外出玩时会和家人说清楚去哪儿,什么时候回家,并准时回来;爸爸妈妈有个头痛脑热,她会拿药拿水,照顾好爸爸妈妈;还能主动帮爸爸妈妈做饭收拾家务,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马瑞卿还是一个特别善良的同学。每次看到街上那些乞讨者,她都会尽自已的能力帮助那些人,递上一些零钱和零食。妈妈说:“讨钱的太多了”,她说:“能够帮助一点是一点呀。”好习惯的养成源于平时的积累,有好吃的,她从不一个人独自享用,她觉得与家人、与小朋友一起分享更快乐;在公共汽车上,她总是主动给一些老人让座,有次妈妈带她去城里,她主动给一位老人让座,受到了车上乘客的称赞。在公园里玩,看到小朋友摔倒了,她会跑去扶起来;拾到钱或物,她会毫不犹豫地交给老师。
今天地球上的能源越来越少了,大家一定要学习雷锋叔叔艰苦朴素的精神。她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在学校,她常常主动关灯;看到水龙头没关紧,她总会跑过去把它拧紧;吃午饭时她总是提醒其他同学尽量把饭吃完,实在吃不完要把剩饭倒进泔水桶。在家里她也很节约。比如说:淘米的时候,淘米水不必倒掉,还可以用来浇花,不但节约了水,还让花儿得到了更多的营养,这不正是一举两得吗?还有她建议爸爸在楼道里装上一个声控灯,可以节约能源在生活中,少用一次性筷子。节约能源这个问题,要严肃对待,得让行为起到真正的作用,而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这就是马瑞卿同学的先进个人事迹,处处以雷锋为榜样,无论从思想还是行为,从学习还是生活上,都表现出色,一定能够成为雷锋式的好少年!
第五篇:学雷锋活动典型材料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支持春耕备播
为切实推动春季农业生产,xxx信用社以学雷锋活动为契机,大力支持春季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有效发挥了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截至3月末,该行共发放涉农贷款344笔,2662万元,为春耕备播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三点着力”,洞察“潜在需求”。为全面掌握农业生产资金投向和服务需求情况,该行坚持三点着力,及时组织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农村,加强对春耕资金需求的调查摸底。一是组织志愿者开展农户调查。组织20名客户经理志愿者深入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详细了解农户春耕生产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需求。同时,该行还在各乡镇确定了50多个支农联络员,以便及时掌握,了解和反馈支农需求。二是发动管理层志愿者积极进行党政对接。加强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农资部门联系沟通,全面了解政府层面对春耕备播、产业政策、结构调整、农业立项等方面的规划,提前做好规划打算。三是区别对待,提高调查实效。该行对资金需求量相对集中的种植大户、专业养殖大户、生产资料经营大户进行重点调查;对需求相对分散的一般农户,与农户小额贷款重新核贷授信、换证、年检工作结合起来,保障了调查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三个结合”,备足“资金粮草”。为确保资金投放效果,该行根据春季生产的资金需求特点,在贷款发放上,坚持做
到“三结合”。一是与信用工程建设相结合。深入开展新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建设活动,通过评定信用村、信用户,及时给予授信,对于新评定的信用户及时组织成立联保体,在投放方向上对春耕所需化肥、农药、种子、农机具资金优先供应,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优先安排,同时给予信用户利率优惠。二是与科技兴农相结合。对科技农业、高效农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基地建设,实行倾斜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三是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发挥信贷杠杆作用,积极引导农户调整经营思路,改变传统的种养模式,大力发展致富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截至目前,该行支持农民耕种土地1500亩,发放种子贷款300万元,化肥农药贷款150万元,购买农机贷款700万元。
“三大举措”,解决“燃眉之急”。一是开辟“便民通道”。为满足贷户资金需求急的特点,该行不断扩大信用工程评定范围,简化评定手续,加快评定进度。对信用户和信用村镇,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简化手续”的信贷倾斜政策,适当提高贷款证授信额度,满足农户资金需求。并全面落实新增农户贷款“三个100%”要求,农户持身份证、贷款证和个人名章可直接到信贷专柜办理贷款。二是开通“绿色窗口”。在各营业网点设立春耕备播“绿色窗口”,合理简化程 序,加快涉农贷款的审批。对用于开通水渠、购买农机设备、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生产运输等领域符合信贷条件的贷款申请和对用于春耕备耕生产的贷款申请,加快审批,不
误农时。三是推行“动态信息”。组织信息宣传志愿者深入实地,派送《山东科技报》600多份,以“动态信息”协助农户合理测算春季农业生产资金需求,积极与区农业局、农机站联系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加大农业科技信息指导力度,提高了综合服务水平,为春耕生产提供了全方位的便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