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卡夫卡《变形记》——对人的生存的深邃透视
读卡夫卡《变形记》——对人的生存的深邃透视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性作品,也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经典之作。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一般把卡夫卡和他的作品归入“表现主义文学”中。??表现主义文学兴起于20世纪初,极盛于20和30年代的德、美等国家。它首先出现在绘画界,是对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画派的反驳。表现主义作家不满于印象主义注重外在的客观事物(如光和影)的描绘,要求突破事物的表象而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的描写而揭示其内在的灵魂,要求突破对暂时现象的抒写而展示永恒的品质和真理。他们深受康德的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描写人们的主观世界、直觉和潜意识,用特殊手法来反映现实世界。表现主义文学在诗歌、小说、戏剧各领域都产生过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家。卡夫卡是小说领域的杰出代表。卡夫卡一生写过不少短篇小说,有许多生前没有发表过,《变形记》是发表过的。国外的文学评论家在他们的著述中经常论及《变形记》,认为它是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中一篇颇为重要的作品。它的重要性在于,深刻而尖锐地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一些带本质性的问题,譬如普遍存在的人的“异化”现象,譬如人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时刻都有的灾难感,譬如人与人之间不能理解、沟通的孤独感等等。
??著名外国文学学者袁可嘉先生指出:“现代派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典型特征是它在4种基本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全面的扭曲和严重的异化: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包括大自然、人性和物质世界)和人与自我4种关系上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这4种关系的全面异化是由现代资本主义关系的腐蚀作用所造成的,它们是在它的巨大压力下被扭曲的。现代派文学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也正在于此。”(《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前言》第5页,袁可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我以为,袁可嘉先生的这一论述是深刻的、全面的,抓住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本质特征。循着这样一种思路,我们来分析一下《变形记》的思想内容。
??先看《变形记》中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揭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应当是部分与整体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但自从有阶级以来,这种关系就不断地处于摩擦、冲突、对立之中;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历史阶段之后,随着工业、科技的高度发展,物质的不断积累,人与社会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人不再是社会的主人,而异化成了物、动物、非人。正如马克思给“异化”所下的定义那样:“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目睹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特别是他在工伤保险公司工作时,接触了许多被劳动致残而一贫如洗的工人,使他认识到“富人的奢侈是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的”,下层人民越来越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正是卡夫卡创作《变形记》的时代、生活背景。
18、19世纪的作家一般是从社会人的角度去揭示、批判具体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如专制政体、官僚政治、道德堕落等等,目标比较具体明确。而卡夫卡这些现代派作家,则是从个人的、人性的角度去揭示和否定整个社会,目标是笼统的、抽象的、全面的。这就比现实主义作家的揭露更加尖锐、彻底。在《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只大甲虫,造成人变虫的深层原因,就是社会环境的严酷和劳动本身的机械、繁重。公司老板严密地统治着整个公司和每一个雇员,秘书主任时刻监督着每一个员工的行动,就连医生也是一味站在老板一边,从不会为员工说话。职业呢?是旅行推销员,一个“多么累人的差事”,每天4点钟就得起床赶火车,成年累月在外奔波,饮食很差又不定时,由于工作关系,连个知己的朋友也没有。弄得晕头转向,“痴痴呆呆”。格里高尔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环境,这样一份职业。这环境是具体的,但更是抽象的、普遍的,绝大多数人所每天面对的。人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逐渐变得麻木、机械、萎缩,成为工具、成为“非人”。人变甲虫,是多么荒诞的事情,但又深刻而尖锐地表现了社会与人之间一种可怕的“异化”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社会是强大的,而人是被动的、软弱的。
??再看《变形记》中对人与人关系的描写,这是小说的重心所在。格里高尔在父亲的公司破产、全家处于困顿的境况下,去当旅行推销员,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在家里是受到尊重和爱戴的。当一个人被人依赖时,他与别人的关系自然会处于正常状态。但格里高尔一朝成了大甲虫,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兄妹关系突然间发生了180度的转变,显示出一幅极端自私、冷漠、残酷、无法沟通的可怕图景,亲情、伦理之情荡然无存。格里高尔虽然成了甲虫,但作为人的思想感情还在。他为不能按时上班而着急,他为老板要炒他的“鱿鱼”而焦虑,他为父亲暗暗地存了一笔钱而欣慰,他为妹妹明年上音乐学院的事而筹划,他为今后一家人的生计而忧心„„这是一个善良、勤劳、正直、有责任心的优秀青年。但专横暴躁的父亲却全忘了昔日的父子之情,害怕“家丑”外扬,要把他赶回房间关起来。他甚至怀疑儿子会对家人采取暴力行为,而恫吓他、用苹果砸他,想致他于死命。慈父之爱在他身上已消失殆尽,暴露出来的是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母亲对儿子的感情似乎要深一点,她同情儿子遭受的厄运,她不能接受儿子变成甲虫的事实,因此悲痛欲绝,但她内心已把儿子当作一个沉重的累赘了。更可恨的是妹妹葛蕾特。哥哥最喜欢他,时刻想的是她的快乐、前途,当哥哥最初变形后,她尚能做一点照料工作,如打扫房间、送饭等。但时间一久,她就再也“受不了了”。她痛哭着向父亲请求:“我们必须设法摆脱他”,“他必须离开这儿”。并狡猾地辩解说:这只大甲虫并不是格里高尔,如果是的话,他就应该“自愿跑掉”。这实际是在暗示格里高尔。她还无中生有地说:格里高尔会“要了你们俩(指父母亲)的命”,他在“迫害大家”,“想占领整幢寓所”。这一番歇斯底里的哭诉,把她内心的自私、狡黠、冷酷暴露得淋漓尽致。格里高尔对一家人的言语行动,并没有惊诧,也没有愤怒,而是用一种清醒的、“平和”的、“沉思”的心态,接受了这种事实。他一边“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一家人”,一边悄悄地死去了。他的死,使萨姆沙一家如释重负,大家沐浴着三月的春风,一身轻松出外郊游去了。格里高尔的死并没有影响了别人的生活。这就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是自我中心主义者,维系人际关系的是金钱、利益,这种维系一旦断裂,人与人之间就只剩了对峙、冲突、隔膜、猜忌、残杀。卡夫卡用冷漠的笔调,描写了一幅冷漠的人间图画。
??最后我们来看看《变形记》中对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我关系的展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也包括人与人的本性的关系。在人的本性中,既有自然
性的一面,也有社会性的一面,二者的结合构成了完整的人性。正是在这一点上,《变形记》表现了对人的本性的揭示与否定,在冷漠、沉重的现实世界中,人已经难以保全自己的本性,人分裂了、异化了,即便你还有意识、思想和情感,但躯壳已变为动物,变为动物的人还是人吗?这是现代派作家对人的本性的深刻透视。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现代派作家在现代心理学的影响下,对自我的稳定性、可靠性、理性等都产生了深刻的怀疑。认为自我的核心不是理性而是本能(欲望)和潜意识,因此在作品中大量表现人物意识的混沌与虚幻。《变形记》是荒诞不经的,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看作作家的一场“梦魇”或者一种潜意识活动。小说所表现的是不少现代派作品共同的主题:丧失自我的悲哀和寻找自我的失败。格里高尔在“累人的差事”和生活的重压下,已经完全失掉了自我。他想找回生活的乐趣、自我的价值,但彻底失败了,变成了一只人人恐惧、厌恶的大甲虫。大甲虫是一个绝妙的艺术象征,它象征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异化”处境,它象征了自我的一种怯懦、逃避和封闭。卑微的小人物是无力同现实抗衡的,他只能躲进甲壳中,忍受孤独,冷眼世界。
第二篇:变心记——读卡夫卡的《变形记》有感
变“心”记
——阅卡夫卡的《变形记》之旅
平淡的家庭,一场荒谬的转变,亲情最后的归处,人心的变化,身体的转变,导致一幕幕近乎荒诞的情节,卡夫卡展示给读者的是人性内部的黑暗。
小说基本没有什么空间的转移,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那一个房子里。主人公或者准确说是主角格里高尔 萨姆莎,因为故事里,他一直以虫的姿态出现,这个主角用他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描述了这一场变形。家人从最初的诧异到面对他死亡的欣喜,我直读得心寒。萨姆莎用他那份辛苦的销售员工作支撑家里,承受上司的无理,不信任,他只是为了自己那简单的生活。他想为妹妹攒足钱,他想送妹妹去音乐学院为家人能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工作。一直以为他的妹妹与他最亲,给他送吃的,想像哥哥是否够大空间活动。可是接近文章末尾的时候,让我绝望而又意料之中的是他妹妹的想法:坚持要除掉那个虫子,对甲虫的死没有任何怜悯,人性到底能可怕到什么程度呢?我想如果我被亲人抛弃了,我一定会无所适从的。那是和我一起生活了那么久的人,即使面对变形了的我,应该可以认出我吧?还是我对人性抱了太多希望和幻想呢?反过来。如果我的家人变形了,我又能否做到始终如一?还是像格里高尔的家人那样无措、害怕、或憎恨呢?我总是
默认为精神上的折磨要比肉体上的要痛苦的多。而格里高尔同时承受这两个折磨,他那么孤单,那么恐惧的心理一直在我脑里徘徊,所以最后看到他死了的时候,我也松了一口气,他终于解脱了,从那个冷漠的世界里。
我们到底是要怀疑自己的价值,还是反抗这个冷漠的世界?格里高尔用他的内心世界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扭曲。卡夫卡说,“梦揭开了现实,而想象隐藏于显示后面。”人性,要不断被完善。
第三篇:论童年缺失性体验对卡夫卡《变形记》的影响
《文艺心理学教程》期末论文
——论童年缺失性体验对卡夫卡《变形记》的影响
班级:10汉本(2)班
名字:申如梦
学工号:21001012030
论童年缺失性体验对《变形记》的影响
摘要:作家的童年体验是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的动力与主导审美基调的来源,童年的缺失经验更易于转化为强大的创作动力,并对作品的风格及题材和内容产生极大的影响。童年经验对作品创作的影响,在卡夫卡身上表现得极为充分。在本文中,我们将以卡夫卡《变形记》为例,具体分析一下作家的童年缺失性体验对作品的影响。
关键词:童年缺失性体验、《变形记》、创作影响、父子关系、孤独
童年,对于一个人是难以忘怀的;而对于一为伟大的文学艺术家而言,苦难的童年经历或许是他步入文学殿堂的源动力。所以,几乎每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把自己的童年经验看成是巨大而珍贵的馈赠,看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的源泉。一般而言,童年经验是指从儿童时期(现代心理学一般把从出生到成熟这一时期称为“儿童期”)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体验。
一般而言,童年经验按其类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丰富性经验,一种是缺失性经验。所谓丰富性经验,即他的童年生活很幸福,物质、精神两方面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生活充实而绚丽多彩。所谓缺失性经验,即他的童年生活很不幸,或是物质匮乏,或是精神遭受摧残、压抑,生活极端抑郁、沉重。童年的丰富性经验,在作家那里成为丰富性创作动机,但与缺失性经验所形成的缺失性动机相比,丰富性动机的力量要小得多,甚至就不能成为动力。弗洛伊德说:“幸福的人从不幻想,只有感到不满意的人才幻想。未能满足的愿望,是幻想产生的动力。”弗洛伊德的话不无道理。因为丰富性经验与幸福相连,而幸福就是欲望的满足,满足更容易变成厌倦,满足的厌倦会使生命失去追求的动力。童年的缺失经验更易于转化为强大的创作动力。
但是,童年缺失性体验对一个作家及一部作品的影响并不是仅仅体现在创作动力上。在许多作家那里,童年经验以作品的生活原型和题材直接进入创作之中。例如: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的同名小说《童年》以及许多作家的自传体小说,都直接把自己完整的童年经验作为题材写进作品。曹雪芹、歌德等许多作家则以童年经验为生活原型进行创作,他们的《红楼梦》、《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基本上是他们童年生活的结晶。至于利用童年的生活片段加工、改造而写成的作品就更多。在许多作家那里,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寻找到童年经验的印记。下面,我们以卡夫卡《变形记》为例,具体分析一下作家的童年缺失性体验对作品的影响。
童年经验对作品创作的影响,在卡夫卡身上表现得极为充分。卡夫卡,作为二十世纪文学史中具有独特影响力的作家,其创作表现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注重表现自我,尤其是注重表现自我的内在感受。卡夫卡主要的心理特点是孤独、自卑和恐惧,这种心理特征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受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形成的。(1)卡夫卡从出生到六岁,他家一直住在一座古旧的旧建筑物里,周围是一片犹太贫民区,这儿的气氛犹如中世纪般阴森,怪诞、可怖:阴森的四壁,黑暗的过道,到处是耗子打架的声音。一个幼儿乃至童年期的孩子独自面对这样的世界该是多么的胆战心惊、惊恐不安!出了阴森恐怖的外部坏境,来自家庭内部的环境则是真正意味深长的。父亲的呵斥,恐吓,都让他本能的害怕,而母爱的缺失,这种种因素都使得孤独、自卑和恐惧伴随着他从童年到成人,逐渐渗入到他灵魂深处,成为他生命的体验。
卡夫卡童年经验在变形记中得到充分表现的,在我看来,主要有这样一些方面:
1:对环境的描写;2:对亲人关系的描写3:无以附加的孤独感。
一:对环境的描写
在《变形记》中,高尔在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已变成甲虫,而他周围的环境几乎都是阴暗的、透着腐败的气息的。阴暗的天空以及早晨的浓雾,他周围的墙上尽是一团团的灰和脏东西,看到的也是街对面一栋长的没有尽头的深灰色的建筑„„在这样一个灰色的世界里,高尔作为一个异化者,不得不忍受着痛苦和亲人的冷漠。这和卡夫卡童年记忆里的漆黑的窗户,阴森的四壁,黑暗的过道,出奇的一致。
二:对亲人关系的描写
从上面我们知道,卡夫卡从小就因他父亲总是斥骂、恐吓他而害怕他的父亲,也没有得到多少父爱。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总是为自己的懦弱胆怯不能成为父亲希望的强人那样而内疚,所以这种纠结心理就让他既恋父,又对父亲有抵制情结。这种父子之间的疏离表现在《变形记》里就是高尔在变成甲虫后,他并没忘记自己做为一个社会人的社会责任,他的脑子里想到的都是关于工作跟家庭的事情,也不断地想方法走出门去工作,还在想着养活家人和让妹妹去上音乐学院。但是,当格里高尔变成虫形第一次出现在“他人”面前时,一向被视为镇定的父亲也慌乱万分,当看见这只大甲虫从那扇门出来而试图想与人群粘合时,他恼羞成怒,右手操起秘书主任的帽子和大衣及留在一张椅子上的手杖,左手从桌子上抓起一张大报纸,一面顿脚,一面挥动手杖和报纸,要把格里高尔赶回房间去。
妹妹是他以前最能沟通的人,这时也生疏了,甚至讨厌他了,每逢来送食物,总是故意先用钥匙在锁里扭一下,暗示格里高尔快点躲藏起来,免得吓着了她,一走进房间也就冲到窗前,放下食物就跑,一副避之不及的样子,坚持搬走格里高尔房间的家具,并不是真心为格里高尔着想,只是想满足她的自信心。母亲虽想着儿子,可也接受不了身体变异的儿子,她对格里高尔甲虫形象的恐惧,被他的出场吓晕是导致格里高尔激怒、被父亲用苹果狂轰滥打的导火线„„与家人彼此间语言不通、思想不通、感情不通,这些都可以看到卡夫卡的童年经历的影子。三:无以复加的孤独感
卡夫卡是孤独的,因为从某一方面来说,卡夫卡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比别的人都要清晰太多,对这个世界的肮脏邪恶也清晰太多。而他的内心又太纯粹,所以他的孤独是无法消除的。表现在卡夫卡身上,这种孤独感不仅是在生活中,在人际关系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领域里。他的一个同班同学在谈到学生时代的卡夫卡时写道:“……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尊敬他,可是完全不可能与他成为知己,在他周围,仿佛总是围着一道看不见摸不透的墙。他以那文静可爱的微笑敞开了通向交往世界的大门,却又对这个世界锁住了自己的心扉。……却始终以某种方式保持疏远和陌生。”在青年时期,他渴求爱情,但几次婚约和几次解除婚约表明,他更渴求孤独。在他逝世前三年,他在日记中写道:“与其说我生活在孤独之中,倒不如说我在这里已得其所哉。与鲁滨逊的孤岛相比,这块区域里显得美妙无比,充满生机。”(2)这种精神上的孤独感,是一种抗拒现实的外化形式,是一种心灵上的需求。他在给他的好友勃洛德的信中说得一语中的:“……实际上,孤独是我唯一目的,是对我的极大诱惑。”
这种生活中和精神上的孤独感必然在他的品中表达出来,在《变形记》,格里高尔第爬出门的结果是遭受人类社会的无情抛弃,而且还伤了一条腿。在他第被赶回房间后,残酷的大门切断了他与外界的联系。此时的格里高尔,是孤独痛苦的,这孤独痛苦有来自于物质的,也有来自精神上的。
首先是物质上的痛苦,他饿得厉害,却无法自己找食物,等到有食物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连曾经最喜欢的牛奶都感到厌恶,他不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了,而吃是人最基本的问题,他连人最基本的问题都无法解决,最后喜欢上的也竟是变味的奶酪,他爱上的是动物的食物。然而对于物质上的痛苦,格里高尔慢慢也就适应了,最使他感到孤独痛苦的是精神之孤独之
苦。
格里高尔尽管已变成了甲虫,他依旧强烈地关注着家人,常常意识到自己应承担的家庭责任。然而,家人都远离他、排斥他、不敢接近他。但此时他也并不埋怨家人,反而担心家人不能再过上安静、富足、满意的生活。所以只要一听到门那边有声音,他就会全身紧贴着门听,当听到家人在讨论经济上的问题时,他心里很难过也因目前状态下帮不了忙而感到伤心自责以致面红耳赤,整宿不眠。但经过了第一次父亲那一脚后,他已不敢再轻举妄动了,所以,在第二阶段他只能躲在门后通过门缝看、贴着门听。在这里,他是以一种边缘人的姿态游离于孤独与群体之间,也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孤独渴望得到关爱却不能的边缘人的凄凉形象。在这里,门隔开的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虫的世界和人的世界;孤独的个体和异化的家庭。
综上所述,卡夫卡创作出《变形记》,以及《变形记》中人物,环境,心理的描写等都与他的童年有密切的联系。是他童年体验的折射。概而言之,童年的缺失性经验,从根本上说,是作家的沃土,作家在他的一生中永远可以从这里获得生命力。卡发卡之所以被称为现代主义文学的鼻祖,与他的童年的种种生活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1)赫伯特 克拉夫特,《卡夫卡小说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阎嘉,《卡夫卡日记》[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