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时间:2019-05-13 17:0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进一步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关于进一步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彭明哲

摘要:介绍目前会计集中核算在运行中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探讨进一步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设想。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完善探讨

会计集中核算是融会计服务和管理监督为一体的新型会计管理模式,是在集中核算单位的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情况下,由主管部门的会计核算中心对各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采取统一开设账户、统一会计核算、统一收付资金、统一调配资金的管理形式,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开始采用这种报账模式。现根据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所产生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对会计集中核算方式的发展做些探讨。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成效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在加强财务管理、资金监督、预算执行及会计基础规范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㈠财务管理意识进一步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更加完善

过去,单位财务由领导说了算,会计人员作为所在单位的一员,往往在会计监督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做到严格按财经法规办理经济业务。现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领导财务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经常事先主动向核算中心咨询经济事项会计处理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对支出审批更谨慎、态度更认真,从源头上有效地防范了财务风险。

㈡财务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强,会计信息获取更加快捷

过去基层单位独立进行会计核算,上级对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是领导离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属于事后监督,时效性不强,等到出现了问题再来纠正,就比较被动,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财务管理和监督的效果均不理想。现在实行会计集中报账,会计核算中心可以全面掌握各核算单位的财务数据,及时进行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加强预算执行的力度。同时会计信息的获取、交换及利用也更为方便及时,为领导在工作中作出各项科学决策提供了准确的财务信息。

㈢预算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显著加强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实行统一账户,便于统一调度资金,工资直达个人账户,政府采购款直达商品供应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单位所有开支在单位领导审核批准的基础上,再经

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后入账,从而保证了各单位开支符合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了资金使用范围;对各核算单位的资金使用按年度预算进行划拨,加强了预算执行力度。㈣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会计电算化水平不断提高。

现在会计核算中心一般设在主管部门的财务科,对财务人员的要求更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养更为全面,对相关会计制度和法规的理解也更为通彻,能够满足会计电算化不断发展的需要,从而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

二、会计集中核算的不足

尽管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控制预算管理,资金合理调配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随着工作的开展也存在着不足:

㈠相关制度不健全,单位责权不清晰

尽管会计核算中心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三权”不变,但由于目前尚未就会计核算中心这一会计核算形式作出明确的权责界定,一旦出现问题核算单位必然会将与财务管理相关的责任推向会计核算中心。然而会计核算中心对核算事项的真实性判定只能依据核算单位报送的资料所提供的信息、只能依据报送的票据进行会计处理,只能重视核算资料形式的合法性、合理性,如发票内容填列是否完整、报批手续是否完备、支出标准是否符合规定等等,而对于核算单位此项经济活动事项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这样使实质上不参与核算单位经济活动、不了解经济业务实质的会计核算中心,陷入很被动的境地。

㈡基层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有待加强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一方面专业的会计人员被“抽身”至会计核算中心进行机械的记账、报账工作,被大量的会计核算事务所牵绊,相对的财务管理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被“闲置”;另一方面,核算单位对集中报账的认识不够,对报账员的要求不高,财务管理过于依赖核算中心。其实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核算单位的报账员除了不需要进行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其他的诸如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部门预算管理仍然是报账员的工作内容,他们较之前的单位会计要求是更高了,不仅要精通会计的各项业务,还要能够为单位的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出谋划策。

㈢资产的账务管理与实物管理相脱节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账实核符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但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后,财务人员独立于核算单位之外,一般只能做到根据核算单位提供的购建资料,对新购置资产进行入账处理,而对各核算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管理情况无法掌握,也做不到定期清查、账实核

对,极易造成账实不符和资产流失。由于财务核算资料对资产实物失去了控制作用,账务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使原本就存在较多问题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更加薄弱。

三、会计集中核算发展的设想

㈠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机构责权

会计集中核算根本的问题不是集中至哪一级,而是集中起来通过统一管理和严格控制,从而起到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的作用。然而统一管理和严格控制,又必需依靠法制的力量,只有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才能保障财政改革,才能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目前会计核算机构与核算单位在职责、权限以及会计核算事项管理方面的责任划分缺乏法律、法规规范,有关部门应当尽快实施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确定会计集中核算机构的法律地位,明确与规范其在会计核算以及参与经济活动管理等方面的职责与权限,以便为会计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与监督职能提供法律依据。

㈡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核算内容

⒈完善核算单位的内部控制与监督机制。会计核算中心的独立性使单位的外部监督加强,但会计集中核算只是承担了核算单位的会计核算职能,对于核算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与监督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急需出台相应的管理与监督机制。

⒉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方式和内容。按照预算单位的具体情况,会计核算中心的运行和管理方式可进行必要调整:对于业务量不大,但业务相对重要的核算单位,可以由中心向其委派会计主管,为单位的财务活动出谋划策;对于业务量较小,业务重要性相对较低的核算单位,则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办理其会计核算和财务收支等业务。这样不仅可以较好地解决会计服务功能被削弱的问题,还可以提高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充实会计核算中心人员队伍,提高队伍素质。

㈢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报账员的业务水平。

会计核算中心的财务人员每天都忙与记账、核算,无法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职能。为解决这种情况,一是要会计人员加强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与财会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政治、业务能力水平,自觉遵守与执行财政纪律,科学、公正的处理相关业务;二是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财务人员及报账员的工作积极性;三加强报账员的自身素质,提高报账员的上岗要求,如必须具备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制定《报账员岗位职责》,不断加强业务水平,强化报账员在核算单位所起的财务监督、财务管理职责。

㈣普及财务软件,建立网络报账查账系统。

⒈合理分工,提高效率

目前会计核算中心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凭证的整理和输入上,建议实现远程网络报账后中心财务人员只需花审核和修改的时间,具体的账务处理可由核算单位的报账员进行。这样,对于核算中心而言可以从繁杂的会计核算中“剥离”,可以将更多的精力从事单位的财务和预算管理工作。对核算单位而言,使用网络报账系统在本单位即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即凭证整理和输入工作),不仅加强了报账员的财务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强化了基层单位对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意识。

⒉完善资料,加强管理

通过建立远程报账和查账系统,一方面加强了会计集中核算机构与核算单位的协调与联系,提高了对核算单位配备的报账人员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类备查账簿、辅助账簿、实物登记卡等,加强了对固定资产使用、报废等方面的管理;另一方面,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可以在网上查找、归集、审核、审批各核算单位提供的资料,及时发现和反馈单位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以满足核算单位在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制定各项管理措施等方面的需要。

⒊强化预算,促进交流

会计核算中心仅仅作为一个记账机构是远远不够的,更要着重预算执行信息的反馈和控制。要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在决定资金支付之前应确定是否应该支付、如何支付,而不能在支付完了事后才明确。因此,网络集中报账的开展使会计核算中心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有利于提高核算单位对财务管理积极性,而不是把财务管理的责任全部推向核算中心;开通远程查账系统,各核算单位财务数据资源共享,不仅使主管部门及时了解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收支情况等,还增进主管部门与核算单位之间的会计信息交流,进一步加强了财务管理,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也将会越来越完善,为我们事业的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时建华。浅议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推行的必要性及对策。《魅力中国》2009年第12期。

[2]章雁。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实施难点及对策。上海海事大学

第二篇:如何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如何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的治理和监督,规范财务治理和会计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构筑公共财政框架、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奠定基础,建立公开 高效、廉洁、务实的财政治理运行机制。因此,全面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势在必行。

【关键词】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一、现状与成效

1.强化了财政监督职能。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所有收支都通过核算中心一个账户进出,进行会计统一核算,由县会计核算中心负责对各预算单位的收支事项和凭证进行合理性、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政策、法规规定的各类收支和凭证坚决予以纠正或补办手续,从而使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由以前的事后监督转为事前监控,有效预防了各单位财务收支中的违规违法行为,严肃了财经纪律,推进了廉政建设。

2.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从根本上解决了各部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特别是对各预算部门的会计业务纳入核算中心统一核算,运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有效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质量,保证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将会计人员身份转化为报账员,具体记账工作由核算中心统管会计承担,使会计人员敢于对有关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依法监督,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等问题。

3.加强了财政资金管理。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使各预算部门的财政资金集中反映在会计核算中心的单一账户,因而对财政部门掌握各预算部门资金使用和拨付情况,并从宏观上管理好财政资金创造了良好条件。通过会计核算中心对各预算部门条据进行审核,保证了每笔资金都能按预算、按项目使用,有效杜绝了挤占、挪用、截留及浪费财政资金现象的发生,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4.降低了各级行政成本。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将各预算部门资金在使用权、财务审批权和会计责任主体不变的前提下,按照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原则,采取一厅式办公的方式运行,由会计核算中心少数专业财会人员承担了原来各部门的会计核算和监督、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从而使各部门会计人员从繁琐的会

计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能够集中精力抓好其他业务工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

5.推进了预算制度改革。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对各预算部门的账户进行了统一管理,便于财政部门全方位、全过程掌握和监督每笔资金的的运行情况,从根本上杜绝在预算执行中克扣、截留、挪用资金等现象,逐步建立起了统一收付、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和单一账户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二、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不规范。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改变了以往由部门分散管理财政性资金的现状,实现了财政性资金的统一管理和集中收付。由于预算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尚未建立一套科学的公共支出预算管理和监督体系,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2.支出标准不统一。

目前,各部门的经费开支标准不统一,有的没有按经费开支标准规定执行,这就给会计核算中心审核支付票据造成困难。由于现行经费开支标准远远低于实际支出,难免造成经费报销方面的一些问题。

3.纳入范围不全面。

纳入会计集中核算的部门主要是行政单位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尚有二级单位、附属单位和临时性单位未纳入集中核算范围,其经费仍由主管部门直接拨付。一些部门的不合法、不合理支出票据就会在所属二级单位、预算外资金和专项资金中开支,也有一些部门和单位借机设账外账,产生许多转移资金的渠道和管理上的漏洞。

4.财物管理不到位。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县会计核算中心只能根据各预算部门支出票据登记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仍由各部门(单位)自己保管和使用,这样必将弱化会计的管理职能。加之一些部门(单位)报账员粗心大意,也不及时提供相关资料,容易产生账面与实行不符,极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5.预算资金有沉淀。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各预算部门收到预算资金后,并不是一下子全部花完,而是逐日逐月开销,这样就难免有一部分资金暂时闲置不用,结果造成一边是财政资金闲置无用,一边是财政资金周转困难,无端地增加了财政负担。

三、建议与对策

1.建立健全公共支出预算管理体系。

目前,各部门的预算内、外资金未全部纳入政府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应进一步推行预算管理改革,制定定员定额标准,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使预算部门所有财政支出全部严格按规定标准和相应科目列入预算。县财政部门应对各部门实行从预算编制、预算下达、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并追究问效,真正为会计核算中心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规范部门经费支出渠道。

由纪检、监察、物价、财政等部门负责,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经费开支标准,有效解决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运行过程中的监督尺度问题。完善审批制约机制,建立分项目、分金额大小的会签制财务管理审批报告制度,超过分管领导审批范围的由领导班子集中研究审批,虽大限度地保证各预算部门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减少会计集中核算的风险。

3.拓宽会计集中核算的纳入范围。

为了有效杜绝各部门的胡支乱花问题,就应逐步将各行政单位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附属单位和临时性单位账户以及预算外资金和专项资金账户,全部纳入县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和监督管理,从源头上堵塞转移资金和违规使用资金的不良渠道。

4.逐步转变会计集中核算职能。

目前,将会计核算中心仅仅作为一个记账机构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注重预算执行信息的反馈和控制。应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在决定资金支付之前应确定是否应该支付、如何支付,而不能到支付后才监督。县会计核算中心工作人员在收到预算单位支付申请后应确定是否可以支付,即是否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如何支付,即占用何指标、列支何科目,然后才可以通知银行付款。县会计核算中心应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彻底扭转将核算中心视作单纯的核算机构的观念。

5.坚持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相结合。

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前,部门从记账凭证的填制,到记账、报账、开具拨款通知单以及与银行间的对账等会计基础工作,完全靠手工操作,加之单位会计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会计基础工作相对比较薄弱。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部门只保留一名报账员,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全部由会计核算中心专业财会人员运用优秀的财务软件和计算机承担,这些条件各部门很难具备。只有将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才能解决会计集中核算形成的资金沉淀问题,更好地解决国库集中支付形成的部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对财政资金进行集中核算,是加强预算单位财务收支管理的重大改革措施,是适应现阶段会计管理体制改革需要的。它作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新生产物,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完善,我们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端正求真务实、继往开来的扬弃姿态,在优化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等等方面逐步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才能使之立足于改革之林,进而发挥更大的作用,最终为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

总之,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不仅仅是预算治理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是落实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工作。实践证实,尽管目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完善,但在加强财政资金支出治理、改变会计核算方式、预算执行情况控制等方面都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应充分熟悉集中核算改革的重要性。

明确会计中心作为预算执行机构的地位,以预算执行为主要任务,转变工作职能,理顺内外关系,尽快从以财政集中收付制为主要形式的会计核算中心改革向规范的国库集中收付制过渡。

第三篇:如何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集中核算

内容摘要:会计集中核算是近几年政府采取的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一项举措。本文通过论述会计核算的概念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构想。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606.6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会计信息失真,国家财务管理部门已经认识到这一现象会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消除这一现象,我国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强化预算执行和资金的有效使用,严格监督,使国家资金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做到资金的合法使用,有效使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完善,有利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证资金的优化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还相当薄弱,存在许多漏洞。因此,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完善的措施。

二、会计核算的定义

所谓会计集中核算,是为防止信息失真,加强监督的一种措施,在财政部门设置会计核算中心,由政府专门人员负责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实行会计监督工作。而原来在事业单位设立的银行账户、会计机构、会计岗位等都将被逐步取消。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有利于将监督与服务融为一体。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执行可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和规范,有利于从源头上杜绝腐败和做假。但是,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实践执行中是不完善的,比如说对单位的支出行为有所约束,影响了办公速度。总体来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集中核算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与核算相分离

财务管理在原单位照样执行,而核算工作被独立出来,加强监督,这就造成了严重的脱节,影响财务工作的效率。会计核算制度没有充分考虑到,财务管理和核算是一体的,二者密不可分,如果分离,会造成两个部门的抵触与不合作。

(二)预算不规范

财务预算很重要,但现行的预算制度是粗放的、传统形式的,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严重的造成资金分散,效益降低。会计核算制度虽改变了这一现象,但管理还不够健全,收支还存在漏洞。

(三)采购机制匮乏

政府采购也是一个重要环节,主要依靠过竞争性招标采购的方式,了解市场商品、工程和服务等,是支出管理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的采购机制范围小、规模小、缺乏统一管理,政府人员不够重视,直接影响了会计集中核算的发挥。

(四)经费开支太随意

会计核算有资金支付权,就应该对支出的金额和用处有全面的监督和管理,但目前会计核算还没有制定出经费支出的统一标准,因此会出现一些因支付不明确而带来的矛盾和问题。

(五)监督面窄

会计核算的工作人员有限,不可能把监督工作做得面面俱到。因此,会计核算只是在形式上起到监督作用,在实践上还不完善,给他人造成了可乘之机。

四、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对策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一)沟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财务管理主要负责资金运动和经济活动的预测、控制和分析。而会计核算主要负责资金的出纳,这两个单位都是经济活动的枢纽,作为会计核算,要和财务管理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

(二)加强预算管理

部门预算负责把各类不同性质的财务资金反馈到各部门的预算中,统筹规划各个单位的资金使用。因此,扩大部门预算的范围,并加强管理,有利于会计核算更好的执行。

(三)制定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

制度的实行需要依照一定的标准,制定可行的、统一的、科学的经费开支标准,有利于保障会计核算开支的不浪费,也不会给其他人员可乘之机。

(四)完善内外监督

会计核算不仅要加强内部的监督,保证开支的合理,合法,而且要保证外面的监督,如采购等,只有内外兼治,才能彻底完善监督体制,保证会计核算的执行。

(五)激励与约束并行

一方面要实行激励,鼓励会计核算人员提供满意的、优质的服务,提高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约束机制,制定明确的、严格的规章制度,如若违反,则要受到处分和制裁。

五、小结

会计核算制度是在经济改革的背景下新近推出的会计改革制度,对于我们来说,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实践的运用中依然存在一些重要问题,我们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所以,晚上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

总之,要完善会计集中核算,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和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方法,还要从根本上从传统观念中转变思想和观念,使之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相适应。当然,对于传统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部分,我们也要积极的借鉴和尝试,同时还要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积极的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

第四篇: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

摘 要:会计集中核算,可以有效提高核算质量,节约人力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本文就会计集中核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应对策予以解决。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对策

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是对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的有效措施,会计集中核算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决策的审批与执行,是行政事业单位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会计集中核算及其作用

所谓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在保证事业单位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以及财务自主权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取消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与出纳人员,设立报账人员,统一在财政部门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各单位的财政性资金收入直接纳入国库或者财政专户,而支出由财政直接支出[1]。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以后,单位原来在银行的所有账户均被注销,现有收支项目全被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有效避免了资金的不合理使用,大大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做到专款专用。会计施行集中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原会计和出纳人员被报账人员取代,统一接受核算中心管辖,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得到了切实保障,有助于财政部门作出合理的决策,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职责更加明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2.1 行政事业单位与核算中心之间的矛盾 从会计集中核算的概念可知,会计集中核算的基础是保证原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所有权的独立,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大部分主管领导不愿意配合核算中心的监督、检查工作,把财务管理责任推给核算中心,事业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弱化,对自己的服务职责严重缺乏有效认识。施行集中核算以后,核算中心的工作重点都放在账簿上面,同时又得不到事业单位的完全配合,使得会计核算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之间矛盾凸显,资产管理非常薄弱,财政核算中心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了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集中核算模式无法反映真实经济内容的缺陷 事业单位施行集中核算以后,会计中心往往一个工作人员负责多个单位的账目,核算中心大厅“一对多”的工作模式,使得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职责分离,失去了对事业单位行为是否真实的有效监督[2]。事业单位报账时,会计核算中心只能是依据票据本身来判断,会计核算中心忙于日常的报账、结账和记账工作,根本无法对发票内容的真实性加以证明,使得会计监督职能受到严重制约。

2.3 核算中心与财政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 核算中心主要的工作是负责大量的会计资料审核,人少、工作量大,不可能直接参与财政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对财政职能部门的相关业务流程、监督重点、政策变化等无法知晓,信心上面严重不对称,再加上核算中心审核的票据本身都无法对单位经济内容的真实性予以反映,自然就无法完全代替财政部门对企业实行财政监督了。站在财政职能部门的角度,自认为通过集中核算就完全掌控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会计活动,反而形成了新的监管盲点,造成核算中心与财政职能部门在工作对接上存在缺陷。

2.4 会计法方面的矛盾 《会计法》相关条款明文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立会计账簿,保证信息的真实与完整;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而会计集中核算将单位的会计核算与管理相分离,把各单位的账簿和会计凭证交由核算中心管理,使得单位的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彼此独立。最终导致会计集中核算与现行《会计法》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对策

3.1 加强事业单位报账员队伍建设 事业单位要清楚地认识到,实施集中核算,并没有改变单位的会计责任主体,也不减少各部门的财务职责,实行集中核算以后,单位领导人员要更加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对报账人员施行统一持证上岗,据实登记会计账簿,加强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定期与核算中心对账,领导签字前就会计事项的真实、合法性予以说明,向核算中心报账时也要就票据和单位经济活动予以汇报。财政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定期组织报账人员接受学习与培训,学习内容要针对性强、培训效果要显著,以便短时间内提高报账人员的会计专业水平。同时加强《会计法》等财政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提高报账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充分发挥报账人员会计监督的纽带作用。

3.2 加强监督制度管理工作 完善单位内部监督制度,防止单位资产流失。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资产保管制度,在单位内部设立固定资产专项管理人员,对资产的验收、领用如实登记,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确保账目和实物一致。对于领用的固定资产进行及时有效地催还,确保资产送还后完好无损,一旦出现资产损毁,追讨使用人的相关责任。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清查制度,积极配合财政职能部门和核算中心对资产的不定期抽查,以便上级部门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

3.3 强化核算中心工作职能转化 核算中心作为财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重要纽带,代表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行使财政监督和管理,所以必须对核算中心的职能进行有效转换,让其从基础的核算职能向财政管理职能转化[3]。核算中心工作人员要不断的转变观念,要充分发挥对预算信息的反馈与控制职能,发挥财政部门施行集中核算的真正意义,达到从核算向管理职能的有效转变。政府部门要制定统一、有效、科学的财政支出标准,使中心核算人员在日常支出票据的审核工作中有标准可依,管理上有依据可言,同时要增加核算大厅工作窗口,有效分解核算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更好地行使管理职能,使核算服务于监督高效统一,提高核算中心的监督管理水平。

结束语

会计集中核算是一把双刃剑,有好有坏,我们要充分认识集中核算的重要性,明确核算中心作为预算执行部门的重要作用,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今为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的总结与完善,才能使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推动我国财政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第五篇: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

摘要:会计集中核算,可以有效提高核算质量,节约人力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本文就会计集中核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应对策予以解决。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集中核算;对策;会计

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是对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的有效措施,会计集中核算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决策的审批与执行,是行政事业单位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一、会计集中核算及其作用

所谓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在保证事业单位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以及财务自主权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取消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与出纳人员,设立报账人员,统一在财政部门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各单位的财政性资金收入直接纳入国库或者财政专户,而支出由财政直接支出[1]。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以后,单位原来在银行的所有账户均被注销,现有收支项目全被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有效避免了资金的不合理使用,大大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做到专款专用。会计施行集中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原会计和出纳人员被报账人员取代,统一接受核算中心管辖,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得到了切实保障,有助于财政部门作出合理的决策,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职责更加明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2.1 行政事业单位与核算中心之间的矛盾 从会计集中核算的概念可知,会计集中核算的基础是保证原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所有权的独立,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大部分主管领导不愿意配合核算中心的监督、检查工作,把财务管理责任推给核算中心,事业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弱化,对自己的服务职责严重缺乏有效认识。施行集中核算以后,核算中心的工作重点都放在账簿上面,同时又得不到事业单位的完全配合,使得会计核算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之间矛盾凸显,资产管理非常薄弱,财政核算中心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了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集中核算模式无法反映真实经济内容的缺陷 事业单位施行集中核算以后,会计中心往往一个工作人员负责多个单位的账目,核算中心大厅“一对多”的工作模式,使得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职责分离,失去了对事业单位行为是否真实的有效监督[2]。事业单位报账时,会计核算中心只能是依据票据本身来判断,会计核算中心忙于日常的报账、结账和记账工作,根本无法对发票内容的真实性加以证明,使得会计监督职能受到严重制约。

2.3 核算中心与财政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 核算中心主要的工作是负责大量的会计资料审核,人少、工作量大,不可能直接参与财政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对财政职能部门的相关业务流程、监督重点、政策变化等无法知晓,信心上面严重不对称,再加上核算中心审核的票据本身都无法对单位经济内容的真实性予以反映,自然就无法完全代替财政部门对企业实行财政监督了。站在财政职能部门的角度,自认为通过集中核算就完全掌控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会计活动,反而形成了新的监管盲点,造成核算中心与财政职能部门在工作对接上存在缺陷。

2.4 会计法方面的矛盾 《会计法》相关条款明文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立会计账簿,保证信息的真实与完整;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而会计集中核算将单位的会计核算与管理相分离,把各单位的账簿和会计凭证交由核算中心管理,使得单位的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彼此独立。最终导致会计集中核算与现行《会计法》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对策

3.1 加强事业单位报账员队伍建设 事业单位要清楚地认识到,实施集中核算,并没有改变单位的会计责任主体,也不减少各部门的财务职责,实行集中核算以后,单位领导人员要更加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对报账人员施行统一持证上岗,据实登记会计账簿,加强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定期与核算中心对账,领导签字前就会计事项的真实、合法性予以说明,向核算中心报账时也要就票据和单位经济活动予以汇报。财政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定期组织报账人员接受学习与培训,学习内容要针对性强、培训效果要显著,以便短时间内提高报账人员的会计专业水平。同时加强《会计法》等财政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提高报账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充分发挥报账人员会计监督的纽带作用。

3.2 加强监督制度管理工作 完善单位内部监督制度,防止单位资产流失。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资产保管制度,在单位内部设立固定资产专项管理人员,对资产的验收、领用如实登记,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确保账目和实物一致。对于领用的固定资产进行及时有效地催还,确保资产送还后完好无损,一旦出现资产损毁,追讨使用人的相关责任。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清查制度,积极配合财政职能部门和核算中心对资产的不定期抽查,以便上级部门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

3.3 强化核算中心工作职能转化 核算中心作为财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重要纽带,代表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行使财政监督和管理,所以必须对核算中心的职能进行有效转换,让其从基础的核算职能向财政管理职能转化[3]。核算中心工作人员要不断的转变观念,要充分发挥对预算信息的反馈与控制职能,发挥财政部门施行集中核算的真正意义,达到从核算向管理职能的有效转变。政府部门要制定统一、有效、科学的财政支出标准,使中心核算人员在日常支出票据的审核工作中有标准可依,管理上有依据可言,同时要增加核算大厅工作窗口,有效分解核算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更好地行使管理职能,使核算服务于监督高效统一,提高核算中心的监督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会计集中核算是一把双刃剑,有好有坏,我们要充分认识集中核算的重要性,明确核算中心作为预算执行部门的重要作用,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今为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的总结与完善,才能使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推动我国财政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利群.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具体策略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4):26-27.[2]苏玉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相关思考[J].金融经济,2013(06):181-183.[3]张红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问题与完善[J].北方经济,2012(08):109.(1)果承租人撤销该租赁,撤销给出租人造成的损失由承租人承担:

(2)值的公允价值波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归于承租人;

(3)承租人能够以大大低于市场租价的租金继续该租赁至第二个期间。

而美国和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关于融资租赁的判断标准中没有这三项规定。

且在租赁开始日,我国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取代了国际租赁会计准则和美国租赁会计准则中普遍使用的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进行比较,来确认该租赁是否为融资租赁。

我国租赁会计准则更多地借鉴了国际租赁会计准则的做法,对融资租赁的认定考虑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不同之处在于,国际租赁会计准则中特别提出了另外三种情况有可能导致某种租赁认定为融资租赁,而这三种情况因为涉及公允价值或承租人的未来信用担保,在我国目前的租赁业状况下没有相关的监督机制,因此我国租赁会计准则没有将此内容包括在内。所以对融资租赁的界定范围,国际租赁会计准则要比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和美国租赁会计准则考虑得更全面一些。

在认定手段上,美国租赁会计准则以量化的指标为标准,而我国和国际准则更侧重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种做法一方面提高了认定的灵活性,但另一方面在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的情况下,可能形成随意操纵会计信息的隐患。

三、承租人账务处理的比较研究

承租人在确认租入资产的同时,要确认一项长期负债。对于如何计量租入资产和长期负债,存在三种不同作法:(1)直接将应付租金的金额确认为一项资产,并按相同金额确认一项负债。这种作法简单易行,便于操作。但是采用终值来计量现时资产和负债,计价基础不科学;(2)将应付租金的现值确认为一项资产,将应付租金确认为长期负债,二者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这种作法能够反映承租人为租赁资产所付出的代价,但资产按现值计价,负债却按终值计价,计价基础不一致;(3)资产和负债的金额都按照应付租金的现值确认,不记录未确认融资费用。这种作法的优点是计价基础科学、一致,但不能反映承租人为租赁资产所付出的代价。

1、国际租赁会计准则中承租人租入资产和相应负债的确认方式

国际租赁会计准规定承租人采用净额法对融资租入的资产和负债进行确认。即在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和租赁负债均以在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出租人应收到的各种补助金、税款减免后的净额入账,或者以等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入账,采用两者孰低的原则。

2、美国租赁会计准则中承租人租入资产和相应负债的确认方式

美国租赁会计准则认为,在融资租赁之下,租赁资产的风险和利益已经转移给了承租人,因此承租人确认的资产和相应的负债金额均应等于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即最低租金付款额与承租人担保余值、不按约定续约时应支付的罚金或租赁期末低价购买租赁资产的价款之和的现值。如果该值大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则资产和负债均按公允价值入账。

3、我国租赁会计准则中承租人租入资产和相应负债的确认方式

我国在租赁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前,承租人按照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采用前面谈到的三种作法的第一种,后来的租赁会计准则改用了第二种处理方法,即总额法。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通常将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负债,同时将两者的差值记录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同时指出,如果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不大,也可以采用第一种作法。这里的“比例不大”,通常是指融资租入资产总额小于承租人资产总额的30%(含30%)。也就是说,承租人既可以采用最低租赁付款额,也可以采用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的较低者记录租入资产。

4、承租人账务处理比较结果分析

美国租赁会计准则、国际租赁会计准则与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对于承租人租入资产的性质认定采用了一致的方法,即在租赁开始日,对租入资产进行资本化处理。但是对于相应的资产及负债入账价值的确定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如果不考虑出租人可能收到的各种补偿金或税款减免以及承租人不续约时应支付的罚金,那么国际租赁会计准则与美国租赁会计准则对承租人融资租赁时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方式是一致的,都采用了净额法且入账金额的计算方法相同。而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对于承租人融资租赁的资产和负债认定采用了总额法。这两种方法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在租赁开始日记录未确认融资费用。

四、出租人账务处理的比较研究

正如同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对于租入资产的确认方式及金额在国际租赁会计准则、美国租赁会计准则和我国租赁会计准则中的规定不尽一致一样,对于出租人租赁债权即应收租赁融资款的确认,三个准则的规定也存在着不同。

1、国际租赁会计准则中出租人租赁债权的确认

国际租赁会计准则中明确提出了租赁投资总额、租赁投资净额、未确认融资收益等概念。其中,租赁投资总额=(出租人角度)最低租赁付款额+未担保余值

未实现融资收益=最低租赁付款额+未担保余值-(二者现值)

租赁投资净额=租赁投资总额一未实现融资收益

并指出,在租赁开始日出租人所确认的租赁债权为租赁投资净额。

2、美国租赁会计准则中出租人租赁债权的确认

美国租赁会计准则从出租人的角度把资本性租赁又迸一步分为直接融资租赁,销售型租赁和杠杆租赁。尽管不同类型的融资租赁方式在具体的会计处理上存在着一定差异,但从本质上分析,无论哪种类型的融资租赁,其出租人租赁债权的确认依旧围绕着租赁投资总额、租赁投资净额和未确认融资收益等基本概念。其中,租赁投资总额=最低租赁付款额+未担保余值

租赁投资净额=租赁投资总额-未实现融资收益

未实现融资收益=租赁投资总额-租赁投资总额的现值

根据美国租赁会计准则,无论是销售型租赁还是直接融资租赁,在租赁开始

下载关于进一步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进一步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索[5篇材料]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索 作者:孟菊香 来源:《财会通讯》2006年第06期......

    会计集中核算实施办法

    会计集中核算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为了加强XXXXXXX财务资产管理工作,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强化财务收支监督,整合财务会计人力资源,根据《等相关制度,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实施细......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浅谈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浅谈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路径探析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一、会计集中核算内涵及实践成效1.会计集中核算的内涵学术界关于会计集中核算的内涵尚......

    乡镇会计集中核算探讨

    乡镇会计集中核算探讨 为适应新形势下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需要,需要实行集中统一核算。会计核算中心是在单位财务自主权、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和会计主体不变的情况下,......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显著,国家对于行政单位核算的要求逐渐提高。随着经济市场竞争日益剧烈,......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浅析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浅析 摘 要:本文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重要意义,通过对现实中实施的成效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

    关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关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会计集中核算是会计委派制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以统一核算为手段、集中资金为基础、加强资金收支管理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各单位根据准确编制......

    如何加强和改进会计集中核算管理

    如何加强和改进会计集中核算管理 ------------------------- 编辑整理: 出纳工作内容 编辑:王菲 文章来源:新浪 会计集中核算是指政府成立会计中心,在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