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立案庭刘学文:解读立案标准调整核心内容

时间:2019-05-13 17:1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高法院立案庭刘学文:解读立案标准调整核心内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高法院立案庭刘学文:解读立案标准调整核心内容》。

第一篇:最高法院立案庭刘学文:解读立案标准调整核心内容

民商事案件高院管辖标准分四档

——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刘学文解读立案标准调整核心内容

发布时间:2008-04-07

近日,就最高人民法院调整民商事案件一审管辖标准,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刘学文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这次调整本着实事求是、统筹兼顾的指导思想和大幅减少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一、二审民商事案件数量的原则。

问:这次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什么?

答:这次调整本着实事求是、统筹兼顾的指导思想和大幅减少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一、二审民商事案件数量的原则,根据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次将高级人民法院的级别管辖标准分为四个档次,保证每个档次的高级人民法院都能受理一定数量的一审案件。

对各高级人民法院辖区内的中级人民法院立案标准,也根据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划分为三个档次。

实行专门管辖的海事海商案件、集中管辖的涉外民商事案件和知识产权案件不在调整之列。问:这次调整主要包括哪些案件?为什么有些类型的案件不在调整之列? 答:这次调整高、中级人民法院民商事案件级别管辖标准,主要是针对普通的民商事案件。对于实行专门管辖的海事海商案件、集中管辖的涉外民商事案件,以及知识产权案件,由于这三类案件数量相对较少,且一般不按照诉讼标的额确定管辖法院,因此不在调整之列。

婚姻、继承等八类案件确定由基层法院管辖,便于当事人诉讼和基层法院调查取证。

问:为什么规定对婚姻、继承、家庭、物业服务、人身损害赔偿、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案件,以及群体性纠纷案件,一般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答:这八类案件中有的属于无诉讼标的额的人身关系案件,有的属于既有人身关系又有财产关系的案件,有的则只有财产关系内容。对这八类案件,确定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便于当事人就近诉讼,便于基层法院调查取证,便于及时有效地做好调解工作,也是为了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的司法工作方针。

对新类型、重大疑难和在适用法律上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案件,管辖可以上提一级。

问:对新类型、重大疑难和在适用法律上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案件,为什么可以改变级别管辖标准由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

答:全国法院“七民会”提出“在适用法律上有普遍意义的新类型案件,应适当确定由级别较高的法院作一审”的原则性要求。对这三类案件的管辖上提一级,对于统一法律适用,发挥上级法院的审判指导作用非常有意义。对于这三类案件的判断,不仅立案庭与审判庭之间、上下级法院之间认识会不一致,当事人之间也会产生分歧,徒增纷争。

对于一方当事人住所地不在本辖区的案件确定相对较低的立案标准,以应对地方保护主义。问:与1999年的首次调整相比,这次级别管辖调整最大的不同是对当事人跨地区的案件设置了相对较低的标的额标准,这出于何种考虑?

答:这次级别管辖调整采取了两个标准,其中对于一方当事人住所地不在本辖区的案件,确定了相对较低的标的额标准,这是为了应对客观存在的司法地方保护主义,落实“七民会”提出的结合当事人住所地、案件类型确定级别管辖标准的工作要求。

为何调整民商案件级别管辖

作者:刘岚发布时间:2008-04-07

民事诉讼法修改后,当事人向上级法院申请再审以及基层法院不审理申请再审案件的新规定,将使得上级法院受理审查再审申请和再审改判的任务必然加重。由于判决生效的案件大多为中级法院终审的案件,当事人申请再审必然集中于高级法院;高级法院终审以及由其再审后对方不服的案件,当事人又将向最高法院提出再审申请。因此,再审制度改革之后,高级法院将面临繁重的再审任务,最高法院的再审任务在新民诉法实施的过渡期也将突显出来。

最高法院立案庭一位法官对记者谨慎地表示:“新民诉法实施后,最高法院民事再审案件具体将增加多少还不好预测。”但是,他向记者提供并分析了这样一组数据:

2006和2007这两年,当事人每年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民事案件有两三千件,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的民商事案件约为两万件。若级别管辖制度不做调整,理论上讲,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案件将超过这一数量。

2006年,由中级法院终审的民商事案件约为38万件左右,当事人对这些案件裁判不服,将向高级法院申请再审。可见,再审改革之后,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审查处理申请再审案件的任务将不同程度地加重。

民事再审制度改革直接导致再审任务在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与中级人民法院、基层法院间的重新分配,同时也牵动民商事审判整体格局,必须正确应对。在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级法院再审任务加重的情形下,实现力量与任务的平衡,惟有调整级别管辖标准。

民商事案件级别管辖标准的调整,意味着中级法院、基层法院的一、二审受案数量会相应增加。正如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所说:“对其司法能力和水平既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促进。”

同时,在原来由上级法院审理的较大标的案件下移至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之后,为保证这部分案件的审理质量和效果,避免产生更多的再审申请,必须加强审判监督指导工作力度。由于案件再审任务主要由高级法院承担,高级法院应充分发挥再审监督职能,保障辖区内案件的审判公正。

第二篇:最高法院立案庭刘学文:申请再审审查更加规范透明高效

申请再审审查:更加规范透明高效

——就修订后民诉法有关规定访最高法院立案庭庭长刘学文

《人民法院报》作者:刘 岚发布时间:2008-04-1

4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改变了原有的审判监督程序,特别是对申请再审审查程序从法律上作了定位和完善,通过明确当事人申请再审权行使条件、人民法院的受理与审查等程序规定,使申请再审权成为一项有法定程序保障的诉讼权利。同时,为增强再审程序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作出生效裁判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立法的修改给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审查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人民法院如何依法开展审查工作,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权的正当行使,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近日,本报记者就这一话题采访了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刘学文。

程序法定化的意义

问:申请再审审查程序法定化的意义何在?

答:申请再审审查程序的法定化,对于当事人和人民法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申请再审审查工作是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确认生效裁判是否存在法定再审事由,以决定是否启动再审程序的审判活动。申请再审审查程序实质是再审事由是否存在的审理程序,其审理对象是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是否具备再审申请人提出的再审事由,目的是决定是否启动再审程序。

审查程序对于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意义重大。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虽然明确规定了申请再审权利,但是在申请事由、审查程序、处理方式等方面的规定不够具体,甚至存在立法空白,影响和制约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诸多问题。其中既有群众反映申请再审难的问题,也有法院解决无理申诉难的问题;既有当事人重复申诉、无限申诉的问题,也有法院重复审查、司法资源紧张的问题;既有社会反映再审启动随意性大、暗箱操作的问题,也有法院无法可依、再审程序改革难以推进的问题;既有各地法院积极探索申诉审查程序做法不尽统一的问题,也有当事人和社会各界认知程度不高、支持配合不够的问题。一方面,各级法院在这项工作上耗费大量精力却由于没有立法依据,程序不规范、不统一而得不到社会认可。另一方面,不少当事人质疑审查工作的公正性,已经影响到了司法形象。

这次立法的修改终于实现了审查程序的法定化,不仅赋予当事人申请再审权法定程序保障,而且使人民法院长期以来所做的大量审查工作取得了法律地位,有法定程序可依,这必将有力推动审查工作规范化进程。

当事人和法院工作面对新要求

问:申请再审审查程序立法给当事人申请再审和人民法院的审查工作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答:修订后民事诉讼法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规范审查程序:一是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作出生效裁判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这有利于改变当事人向不同级别法院重复申请的现象,防止上下级法院之间对于申请再审案件相互推诿;二是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申请再审事由,指引当事人依据法定事由申请再审;三是明确规定了审查期限,要求人民法院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四是明确当事人知情权和参与权,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将再审申请书副本发送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书面意见,并明确人民法院可以询问有关事项,这样就使得再审审查程序由封闭式程序转变为开放式程序,由法院内部程序转变为公开的诉讼程序;五是要求以裁定结案,规定对符合再审条件的再审申请,应裁定再审,不符合再审条件的,应裁定驳回,这就增强了审查文书的拘束力。上述规定奠定了审查程序的立法框架,当事人必须严格依法行使申请再审权,人民法院必须严格依法开展审查工作。审查工作应当遵循四个原则

问:申请再审审查工作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答:申请再审案件的审查处理,关系到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救济,关系到人民法院司法权威的维护,关系到司法为民工作方针的落实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意义重大,各级法院立案审判机构必须高度重视,依法规范这项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应当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要规范透明。要在接收材料、受理、审查、询问听证、制作裁定等每一个程序环节都做到认真周密。虽然立法没有规定这些工作环节的具体要求,但是作为一个法定程序,保证当事人适度的知情和参与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是提高裁判公信力的必然要求,而且有利于吸纳当事人的不满情绪,防止产生多头申诉上访。可以说,程序越规范、越透明,就越能够取得当事人的信服和监督机关的认可,就越能够树立人民法院公正文明的司法形象。

二要及时高效。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否及时高效审结申请再审案件是衡量人民法院司法能力的标尺,直接关系到立法目的能否实现。面对法定三个月的审查期限,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审查工作的效率,严防申请再审案件大量积压。要在依法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简化不必要的工作环节,简化工作方法,力求在规范透明的基础上提高审查工作效率。

三要宽严适度。由于立法将再审事由细化、独立化,因此,提起再审并不意味着生效裁判确有错误,提起再审的标准与再审改判的标准已有很大区别。工作中,对于再审事由的审查要严格把握,应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但是对于原审裁判是否有错误的把握可以适当放宽,不应再简单以再审改判率来衡量审查工作质量。从当事人来讲,也要对于提起再审标准和再审改判标准的差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四要分析说理。裁判文书是审查程序的产品,其质量直接反映了审查工作的水平。提高审查水平和透明度必然要求改变以往驳回通知或者再审裁定理由简单或者不讲理由的做法,提高文书的说理性,让当事人“赢得清楚,输得明白”。

当事人应提交哪些材料

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应提交哪些材料?

答: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提交必要的诉讼材料,材料越详细、越完备,法院的审查工作就会越全面高效,申请再审权就越能够得到及时公正的保障。为了给审查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当事人应当提交以下几方面的材料:

一是再审申请书,同时要按照其他当事人人数提交副本。再审申请书应当写明再审申请人、再审被申请人基本情况等事项(详见《民事案件当事人申请再审须知》)。为提高审查工作效率,再审申请人应当尽可能提供准确详细的对方当事人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二是再审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或营业执照复印件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的,应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身份证明。三是申请再审的生效法律文书原件,或者经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生效法律文书系二审、再审裁判的,应同时提交一审、二审裁判文书原件,或者经核对无误的复印件。四是证据材料,包括原审中的主要证据复印件和支持申请再审事由和再审诉讼请求的证据材料等。

为方便当事人行使申请再审权利,最高法院立案庭专门制作了民事案件当事人申请再审须知,提示当事人申请再审需要提交的材料和应当注意的事项。

受理再审申请所必需的条件

问:再审申请符合哪些条件人民法院就应当受理?

答: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申请再审材料后,将从以下四方面审查再审申请是否符合法定条件:一是审查申请人的主体资格,只有依法享有申请再审权的民事主体才能申请再审;二是审查本院是否是作出生效裁判法院的上一级法院;三是审查生效裁判文书是否属于法律和司法解释允许申请再审的裁判文书;四是审查当事人是否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的再审事由申请再审。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申请事由的审查是形式审查,只要当事人主张的事由属于法定事由即视为符合此项条件。另外,需要提请注意的一点是,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申请再审的期限,当事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再审,否则将被裁定驳回。

法院从两方面提高审查规范性

问:人民法院主要从哪些方面提高审查工作的规范性?

答:审查工作是当事人和人民法院共同参与的诉讼活动,必须从当事人和人民法院两方面予以规范。

首先,必须依法规范和引导当事人的行为。当事人应当提交符合要求的再审申请书和其他材料,依法正当行使申请再审权;应当根据人民法院的要求补充有关材料,参加询问和听证;应当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文书。

同时,人民法院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提高审查工作的规范性:一是规范审判组织,一律组成合议庭审查;二是规范审查范围,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审查当事人主张的再审事由;三是规范审查方式,采取审查材料、审阅卷宗、询问当事人和听证方式,并明确了听证的范围、程序和法律后果;四是规范审查程序结果,除法律要求的再审裁定书和驳回再审申请裁定书外,还增加了准许撤回申请、按撤回申请处理和终结审查程序三类裁定,进一步提高了审查程序结果的规范性;五是规范再审法院的确定,以上一级法院提审为原则,以指令原审法院再审为补充,以指定其他法院再审为例外;六是规范诉讼文书样式和内容,要求再审裁定和驳回裁定明确阐明申请再审事由是否成立的理由,增强文书说理性。

法院推出具体措施提高程序透明性

问:人民法院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审查程序的透明性?

答:人民法院主要从四个方面保障当事人的程序参与权和知情权:一是在受理阶段,认真审查签收当事人提交的申请材料,材料不齐备的及时告知当事人补正;对于符合条件的再审申请依法在5日内向当事人发送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再审申请书副本;不符合条件的,也要在收到材料5日内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二是高度重视被申请人提交的书面意见,依法开展询问和听证活动,给当事人充分表达意见的空间;三是依法延长审查期限的,要及时通知当事人,使之了解程序进程;四是公开裁定理由和证据认定情况,提高文书的透明度。

采访结束时,刘学文庭长表示,民诉法的新规定能否顺利实施,有赖于当事人和全社会的支持、理解和配合,各级人民法院立案审判机构将认真落实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依法开展申请再审审查工作,充分履行职责,尽最大努力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

附件:

民事案件当事人申请再审须知

为便利当事人申请再审,提高人民法院审查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工作效率,现将申请再审的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1.当事人不服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可以依法向作出该法律文书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

2.申请再审的当事人为再审申请人,其对方当事人为再审被申请人。

3.申请再审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应当属于法律和司法解释允许申请再审的生效法律文书。

4.申请再审应当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列举的事由提出。

5.再审申请人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并按照再审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再审申请书副本。

6.再审申请书应当写明下列事项:

(1)再审申请人、再审被申请人基本情况。自然人应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地及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写明名称、住所地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及联系方式;

(2)作出生效法律文书的法院名称、申请再审的生效法律文书名称及案号;

(3)申请再审所依据的事由;有多项事由的,应逐项列明;

(4)撤销或者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的具体诉讼请求;

(5)申请再审事由以及再审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理由及证据;

(6)受理再审申请书的法院名称;

(7)再审申请人签名或者盖章;

(8)递交再审申请书的日期。

7.除再审申请书外,再审申请人还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再审申请人是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复印件;再审申请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的,应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身份证明;

(2)申请再审的生效法律文书原件,或者经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生效法律文书系二审、再审裁判的,应同时提交一审、二审裁判文书原件,或者经核对无误的复印件;

(3)在原审诉讼过程中提交的主要证据复印件;

(4)支持申请再审事由和再审诉讼请求的证据材料。

8.再审申请人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应使用A4型纸,并提交材料清单一式两份,同时可附申请再审材料的电子文本。

来源:人民法院报

第三篇: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补充规定及解读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的补充规定

【颁布时间】2011-11-

21一、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以下简称《立案追诉标准

(二)》)中增加第十一条之一:[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案(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第二款)]

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二、在《立案追诉标准

(二)》中增加第六十一条之一:[虚开发票案(刑法第二百零五条之一)]虚开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发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虚开发票一百份以上或者虚开金额累计在四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五年内因虚开发票行为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开发票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在《立案追诉标准

(二)》中增加第六十八条之一:[持有伪造的发票案(刑法第二百一十条之一)]明知是伪造的发票而持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持有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五十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二)持有伪造的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一百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四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三)持有伪造的第(一)项、第(二)项规定以外的其他发票二百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八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最高检公安部解读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补充规定

2011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的补充规定》,对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管辖的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案;虚开发票案;持有伪造的发票案的立案追诉标准作出了规定。就补充规定出台背景及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今天接受了《法制日报》记者独家采访。

新罪名需要新标准

记者:2010年5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对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管辖的86种刑事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作出了规定。此次为什么还要出台补充规定呢?

答:立案追诉标准

(二)公布施行以来,为公安司法机关对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侦查、批捕、起诉工作提供了明确、统一的执法规范,对依法惩治经济犯罪,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新增设了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以及虚开发票罪和持有伪造的发票罪,均为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管辖的案件,需要补充制定立案追诉标准。

2011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公安部共同启动了补充规定的研究起草工作。2011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了补充规定。

行贿案标准内外一致

记者:如您如说,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是刑法新增罪名,确定立案追诉标准时是如何考虑的?

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经济交往日益增多。在对外交往中如果出现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的情况,不仅违背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也影响我国企业的声誉和商业信誉,不利于我国的国际经济交往。同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要求各缔约国应当采取必要的立法措施,将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追究刑事责任。我国作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缔约国,将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处罚,也是我国坚决履行反腐败公约的重要举措。

为贯彻执行刑法修正案

(八),有效惩治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的犯罪行为,补充规定第一条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案的立案追诉标准参照了立案追诉标准

(二)中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的数额标准,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主要考虑:一是立案追诉标准

(二)中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的立案追诉标准为个人行贿一万元、单位行贿20万元,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案的立案追诉标准应当与其保持一致,不宜根据行贿对象身份的不同而区分立案追诉的数额标准;二是本罪的立案追诉标准涉及到我国的司法主权、法治形象以及执法办案体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应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的立案追诉标准保持一致为宜。

虚开发票分三种情形

问:据我所知,虚开发票罪也是刑法修正案

(八)新增设的罪名,对于虚开发票案的立案追诉标准又是如何确定的?

答:虚假发票的泛滥为逃税、骗税、财务造假、贪污贿赂、挥霍公款、洗钱等违法犯罪的发生提供了便利,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助长腐败蔓延,败坏社会风气,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补充规定第二条规定了虚开发票案应予立案追诉的3种情形:第一项规定了虚开份数和虚开金额的数量数额标准,即虚开发票100份以上或者虚开金额累计在4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主要是参照立案追诉标准

(二)第六十六条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案和第六十八条非法出售发票案的立案追诉标准。

第二项规定了行为人受过两次行政处罚后又实施违法行为需要立案追诉的情形,即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5年内因虚开发票行为受过行政处罚两次以上,又虚开发票的,应予立案追诉。主要考虑到立案追诉标准与税收征管法、发票管理办法等行政法律法规保持协调,有利于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第三项是兜底条款。这是考虑到实践中虚开发票行为的情况比较复杂,很难列举全面,为了不遗漏其他情形、放纵犯罪,作了兜底性规定。实践中,如虚开发票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虚开发票致使国家税款损失数额较大等,也应予立案追诉。

重在打击假发票源头

问:我注意到,补充规定将持有伪造的发票案的立案追诉标准分别设定为200份和80万元以上,分别比虚开发票的份数和金额提高了一倍,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答:根据刑法关于发票类犯罪的有关规定,持有伪造的发票罪的犯罪对象根据发票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的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伪造的上述两类发票以外的其他发票。因此,本条立案追诉标准区分不同的发票种类作出具体规定。

同时,研究制定本罪的立案追诉标准,要体现刑法对涉伪造发票犯罪行为的打击重点和原则。经研究认为,打击持有伪造的发票犯罪与打击伪造发票犯罪相比较,应当是重在打击伪造的源头(包括伪造方和卖方),可以通过将伪造行为与持有行为的标准设定为一定的比例予以体现。因此,本罪的立案追诉标准分别在立案追诉标准

(二)中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普通发票的犯罪的立案追诉标准基础上提高一倍,规定了相应的数额数量标准。

下载最高法院立案庭刘学文:解读立案标准调整核心内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高法院立案庭刘学文:解读立案标准调整核心内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