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安村发展核桃经济林科学性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17:01: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新安村发展核桃经济林科学性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新安村发展核桃经济林科学性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新安村发展核桃经济林科学性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安村发展核桃经济林科学性的调研报告

一、核桃树的适生条件及我村自然条件对照

1、科学数据证明县委、县政府关于在我村大力发展核桃经济林的决策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2、核桃建园地址的选择

(1)避风向阳

(2)土层深厚(黄土最好,红土次之,红土下为石块者最差)。

(3)排水良好。

二、整地、栽植技术

1、整地技术

(1)规格要求

株行距5米X6米,每亩22株,栽植穴大小,80公分见方。

(2)操作方法

沿等高线成行,生土筑埂,熟土回坑,拌入基施,分层踩实。

2、栽植技术

(1)修根侵根

(2)“三埋两踩一提苗”

(3)高度适宜,根不见肥,不施化肥。

(4)覆土丘越冬

三、幼树管理

1、春季放苗

2、整延长树盘,浇水盖地膜。

3、松土除草

4、根部追肥,叶面喷肥

5、修剪整形

第一年秋末修剪,第二、三年春季除萌,秋末修剪,夏摘幼果。

6、扩穴

7、合理间作

四、安全越冬管理措施

1、抽干现象的危害及其发生的原因

2、防止抽干现象发生的技术措施

(1)科学管理,前促后控。

(2)防止深尘籽危害。A、深尘籽的识别;B、深尘籽的危害特征;C、深尘籽的防治。

(3)外部保护措施。

第二篇:北马村关于核桃经济林建设工程

北马村关于核桃经济林建设工程

实施方案

根据上级政府文件精神,现对我村核桃经济林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如下:

一、凡适及村东核桃经济林建设种植户,必须严格按照集体统一要求种植、管理。

1、按照汾政办【2011】136好文件精神要求,我村东核桃经济林工程区域范围内禁止套种玉米、高粱等高杆作物和小麦。

2、春耕、夏播、秋播,必须将核桃幼苗保护带留足1.5米宽。不得伤幼树,损坏保护带,确保间作物不与幼树争水、争光、争肥。

3、核桃幼苗保护带内必须时常保持无杂草、杂物,保持时常整洁有形。

按以上要求做到的种植户,经林业主任带队验收,年底奖励

元不等,并免费耕地。

二、违反我村东核桃经济林建设工程的种植户:

1、上级不接受核桃林工程验收,违反户不得享受国家粮食种植补贴政策及相关涉农优惠政策。

2、凡不按种植要求种植的户,发现后集体及时责令其改播,情节严重的送交上级有关部门处理,其后果自负。

3、凡不配合我村东核桃经济林建设工程的种植户,集体的一切惠民政策及待遇不予享受。

三、书房、道北、红崖坡、草道、短征、桑树则、北垙属今年核桃林新发展范围,方案同村东一致。

四、上述条款望适林户自觉遵守执行。此条款自公布日起实施。

北马村委会 2012.02.21

第三篇:嵩县核桃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嵩县核桃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嵩县林业局

根据洛阳市林业局《关于开展我市核桃产业调研工作的通知》,嵩县林业局由林业局总工杨银超带队、带领产业办、林技站三名同志,分赴车村、白河、木植街、德亭、大章等乡镇、实地进行调研,现将情况简述于后:

一、嵩县核桃产业的发展现状

核桃是深受市场青睐、人民喜爱食用的优良干果、油料树种;它既有优化生态的功能,又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核桃种植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销路好,效益高,管理易,多代受益的特点;也是丘陵、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好门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核桃需求量日益增大,加快核桃种植和开发,对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嵩县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伏牛山北麓,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全县总面积450万亩,地域辽阔,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90%以上,我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群众素有在田间地头、村旁屋后栽种核桃的习惯,全县16个乡镇都有分布。主要产地有车村、白河、木植街、黄庄、德亭、大章、旧县等乡镇。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嵩县按照“嵩南干果,嵩北水果、全县核桃”的经济林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核桃经济林。2002年以来,我县结合退耕还林工程、中德财政合作农户林业发展项目、林业生态县建设重点工程等,按照规模化、基地化发展的要求,在大章、旧县、德亭、闫庄、田湖等乡镇新建了一批优质核桃经济林基地。目前嵩县现有核桃3.7万亩,其中结果树2.8万亩,08年核桃产量1245吨,产值1743万元。核桃生产已成为我县车村、木植街、德亭、大章、旧县、闫庄等乡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主要发展村情况与致富典型

(一)主要发展村情况

闫庄镇闫庄村994户,4250人,发展面积342亩,户均0.3亩;太山庙村376户,1673人,发展面积250亩,户均0.7亩。

何村乡桥头村583户,2141人,发展面积525亩,户均0.9亩。城关镇于沟村750户,3010人,发展285亩,户均0.4亩;北街村427户,1750人,发展300亩,户均0.7亩。

德亭镇梅子沟村455户,1703人,发展268亩,户均0.5亩;上村361户,1469人,发展417亩,户均1.2亩;下村437户,1703人,发展157亩,户均0.3亩。

旧县镇寺上村605户,1987人,发展530亩,户均0.9亩。大章乡闫沟村315户,1380人,发展1500亩,户均5亩。

(二)致富典型

1、大章乡闫沟村张少庆,经营5亩核桃园,2002年建园(当时栽植实生苗),2004年在林业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全部嫁接成中林-5号等早实优良品种,并实施核桃早实丰产技术。2005年结果株率60-70%,2006年结果株率达100%,年收入1400余元,2007年收入5000余元。

2、车村镇陈楼村村主任张会果,承包土地200亩,瞄准市场,大胆投资,以每株11元的价格从北京中科院购回7000株日本新品种核桃——清香核桃,建起了良种核桃园。为加强管理,不使荒芜,前五年承包给群众每亩付100元管理费,五年结果后同承包户各50%收入分成。

3、何村乡桥头村田秋平种植核桃7.5亩,2007年收入9000余元。

4、旧县镇上川村石现武种植核桃11.9亩,2007年收入8000余元。

5、城关镇于沟村苏彬子种植核桃30亩,2007年收入10000余元。

三、核桃产业发展中主要做法和取得的经验

(一)思想认识上有了大的突破

“要致富,种核桃”已成为全县山区、半山区农民的共识。广大农民偿到了脱贫致富“金果子”的甜头,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级各部门对多年精心培植核桃这一富民兴县的产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全县形成了做强做大核桃产业实惠于民的良好氛围。过去种植核桃是在荒山荒坡上,现在我县许多农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核桃树种植到耕地里,决心一步一个脚印地靠山养山种果致富。科学发展观使人们认识上有了新突破,实践上有了新进展。

(二)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取得实效。嵩县各级各部门普遍重视适宜地区、适宜地块核桃种植工作。在核桃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利用本地核桃自然资源优势,分期分批嫁接改造,引进外地新品种种植,引进优质苗芽嫁接,结合实际,大胆创新,获得效益,初步形成了嵩县发展核桃的新格局。县委、政府把发展核桃作为镇乡、村干部年终量化考核的一个项目,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同时,在核桃主产区设立技术指导部门,专人指导。

(三)核桃种植科技含量有所提高

由于宣传力度的加大,农户自觉性增强,大部分农户已开始意识到规范种植的重要性。在核桃种植中,认真按照技术要求种植,在垦复、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等环节上下了很大功夫,核桃成活率、结果数量逐年增多,种植管理科技含量明显提高。一些种植大户利用生态农业原理,农林结合,共创高效,形成了核桃生态园,取得了多种效益。

四、嵩县核桃产业存在问题:

一是名特优稀品种少。因嫁接技术难度大,成活率低,嫁接技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很难,群众多采用实生繁殖。优良品种少,生长缓慢,结果晚,核桃坚果大小不匀,品质良莠不齐、效益差,直接制约着我县核桃的声誉和质量。特别没有一个核桃良种采穗圃,造成每年嫁接季节四处购买接穗,不仅降低了成活率,品种也缺乏保障。

二是管理水平落后。我县多数核桃园重栽轻管的现象相当突出,管理粗放,果品产量低而不稳,品质差,经济效益低,少数农户形成提早采收的现象。三是病虫害严重。对核桃树的管理粗放,致使高大的树体让其自然成形,树冠内荫蔽,通风透光差,病虫害滋生蔓延。危害核桃的害虫有核桃举肢蛾、木蟟尺穫、小吉丁虫、云斑天牛等,每年造成一定的危害。

四是未形成规模和品牌。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核桃资源,但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叫得响的品牌。

五是缺乏精深加工。生产的核桃大多是现收现卖,没有贮藏设备。同时因缺乏技术和资金,没有深精加工企业,只能出售原产品(果实),没有附加值。

五是科技投入不够,推广工作薄弱。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嵩县十分重视核桃科技方面的投入,但由于县财政十分困难,无力投入更多资金,致使一些障碍核桃生产的关键问题没能及时得到解决。县林站作为核桃技术推广的主要部门,连1台面包车也没有,影响了推广力度和效率。

五、嵩县今后三年核桃产业发展初步规划与发展建议

(一)初步规划:

嵩县从2010年至2012年,将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初步规划每年发展1.5万亩,3年发展4.5万亩,力争到2012年全县核桃面积达到8.2万亩,产量1750吨,产值2450万元。基本思路是按照“嵩南干果,嵩北水果、全县核桃”的经济林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结合中德财政合作农户林业发展项目、林业生态县建设重点工程等,按照规模化、基地化发展的要求,在车村、大章、旧县、德亭、闫庄、城关、饭坡等乡镇新建一批优质核桃基地。

(二)发展建议:

1、建设标准化的种苗扩繁基地。一是建好种子园基地;二是创办50亩优质核桃采穗圃;三是建成高标准的育苗基地。

2、加大科技投入,在提质增效方面下功夫。一是抓好科技队伍建设,层层强化培训,提高全县农民核桃生产管理的科技水平;二是对现有核桃园实行技术承包管理,提高产量、质量,并保证无公害生产。三是为科技人员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

3、加速建设核桃交易市场,规范产品贸易流通秩序。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加强促销手段,加快嵩县核桃产业的建设,把嵩县建成豫西规模较大的核桃交易集散地。

4、加强协调力度,组织全县树立品牌意识,形成拳头产业和市场。同时努力向外推销我县核桃产品,向有关组织申报产品品牌,扩大产品销售市场,形成产品市场优势。

5、成立核桃行业协会,建立信息服务市场,协会由政府、部门、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等核桃产业相关人员组成。融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生产资料供应等服务功能于一体,有效地解决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情,使农户、企业和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获得“共赢”,使我县核桃产业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6、着力择优扶强、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加速核桃产业化进程。

第四篇:村发展调研报告

2012年2月28日至4月8日,随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开展,我四次深入独店镇秋射村多户联系户家中,通过实地考察,与村民面对面的交谈,对于该村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现就秋射村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的基本情况,具体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做简单分析:

一、秋射村基本概况

秋射村位于独店镇北部,陶瓦公路穿境而过,全村共辖14个生产合作社522户1956人。其中有纯回民社一个(共77户289人),是独店镇典型的回汉杂居聚居村。全村现有耕地面积5728亩,其中塬地2890亩,山地2838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99亩。粮食生产以玉米、小麦为主,其中玉米种植面积2847亩,小麦种植面积2120亩,其他产业种植面积336亩。畜牧业方面,全村牛存栏38头,猪存栏45头,养羊255只,外出务工人员692人,2011年人均纯收入2250元,是我县比较贫困的一个行政村。全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为主。近年来,秋射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发动社会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倡导社会新风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由于工作扎实到位,加之得益于国家的惠农政策,该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但从全县新农村的整体发展现状来看,该村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地理位置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秋射村的发展很难跟上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产业发展现状

秋射村在产业发展上无较大的地理优势,只是利用自身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蘑菇,种植苹果等产业。但从近几年发展的总体效果来看不是很好,产业规模小、效益低,经济增长不明显,群众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单一,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链。从2007年到2011年,该村种植苹果458亩,但都属于前期投资,无明显的经济效益,加之大多数群众无补充效益,生产生活资金严重缺乏,导致果园管理投入减少,果园管理水平低下,广泛存在不施肥、不剪枝、不除虫现象,从而导致已经挂果的果树产量低,病虫害现象严重。最终走入不投资,无效益的恶性循环。

(二)主要粮食产业经济效益低。2008年至今,玉米、小麦的销售价格低下,群众一年辛苦劳动获得的经济收入和其投入基本持平,经济效益甚微,极大的打击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大多数人选择了外出打工,基本上放弃了粮食生产。据计算,该村2890亩塬地除耕机费和肥料投入后亩均年收益为600元,2838亩山地亩均年收益为400元,耕地人均年收入为1500元左右。

(三)基础设施落后,思想意识不高。据调查发现,该村80%以上农户的住房都是建于七、八十年代,房屋裂缝,墙垣倒塌的现象随处可见,最近几年,全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大,绝大多数村都修建了小康屋,但是由于村民手中无多余的资金,因此都思想负担重,不愿贷款修建,致使该农村的致富能手不得不外出打工,这一问题的出现直接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众多不便之处,最直接的困难就是农村劳动力的严重缺乏,新农村建设缺乏最基本的人力资源支持。

(四)蘑菇产业种植技术落后,规模较小。秋射的蘑菇产业由于受主客观方面的影响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传统种植的状态,对全村经济增长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由于生产时间长、投入多、效益低、见效慢,加之近两年以来各类生产成本价格的飙升直接打击了刚刚调动起来的群众积极性。

三、目前存在的具体困难

(一)群众生产资金匮乏,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收入微薄,使村民无力进行产业发展的初期投入,生产资料价格的疯狂飙升直接导致了群众产业发展规划胎死腹中。

(二)果园管理缺少经验。果园施肥普遍凭经验,缺乏按果树需肥规律测量化标准施肥;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果园无套种经济作物,致使群众的前期投资过大而无任何经济收入;群众没有深刻认识到苹果栽植的重要性,思想过于保守,急需解放思想;新建果园的管理差,果数成活率低,果园建设标准化程度普遍比较低。

(三)气候条件差,自然禀赋落后。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该村缺乏水资源,无种植蔬菜的天然条件,因此只能小麦和玉米,但是主要粮食产量逐年递减,群众种粮积极性普遍降低,况且果园大多种植在塬地,因此山地上荒种、漏种现象较多,耕地资源浪费严重。

(四)产业规模化小,缺少产业带头人。蘑菇产业规模小,呈分散状,大规模的蘑菇专业户没有形成,缺乏典型的产业模范带头人,群众没能看到规模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积极性不高,无法做大做强。

(五)文化意识落后,信息闭塞。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就是靠电视,信息渠道有限,落后的精神文明建设很难满足群众高速发展的文化需求。

这些制约经济发展,导致群众贫困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立即可以解决的。但是我们既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那么我们就要对症下药,下力气狠抓,大力实施惠民工程,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升本村的综合实力,改变本村的贫穷面貌。

四、今后的发展思路及规划

根据秋射村的实际情况,从构建和谐新农村和提高全村人民经济水平的大局出发,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我们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加大政策引导,提高产业水平。

1.加快苹果产业规模化步伐。近期,要主要做好苹果拉枝、施肥、灌溉等措施,实现267亩果园零星挂果,田间配套务做同步跟进,年内在旧堡、城壕、旧庄三社新定植500亩果园,实施规范化管理。结合学习“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这一大好时机,使村干部、村民的思想得到解放,深刻认识到发展苹果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苹果发展做为该村今后发展的主导产业;对苹果建园示范户以及苹果产量大户进行奖励,并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资金、技术支持;对资金确实有困难,贷款信誉良好的群众优先安排小额贷款资金予以扶持;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加强管理知识培训。聘请县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推广品种化栽培,嫁接改良,提高坚果品质,加强病虫测报,及时防治病虫害,冬季适时进行改土施肥,涂白等管理。要依托我县在全省苹果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快发展该村的苹果产业,使苹果发展规模化、经营管理科学化、生产销售商品化,将该村的苹果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全县知名的苹果产业基地。

2.抓好蘑菇产业建设。该村几户蘑菇种植户常年小打小闹,蘑菇产业规模未形成大的起色,因此要不断提高蘑菇产业量化发展,鼓励村民多种蘑菇,加大对该村蘑菇产业的技术指导、品种改良和更多的培训力度,使蘑菇产业发展上规模,只有发展上规模了,种的蘑菇才能有销路,才能卖出好价钱。除此之外,应在蘑菇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投入一定的加工设备,形成一条蘑菇生产、烘干、塑封、包装、销售的产业链,再者,根据镇上对文明生态家园示范点周围的80户旧村庄实施“五改三建”的要求,可以将栽植蘑菇后的废渣作为沼气池的原料,变废为宝,这样既改变了夏季废渣遍野的臭味,又使村容得到改善,也使村民用上干净便捷的新能源,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沼气用过的废渣还可以继续在田间施肥,通过这样的循环使用,把该村的蘑菇产业做大做强,形成种植业、农业、新能源的循环发展链。

3.调整农作物产业结构,改进优良品种种植。该村现在拥有山地塬地可种植面积共5728亩,其中2007年栽植果园面积158亩,今年打算新定植果园面积500亩,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3850亩,最终剩余可种植

耕地面积1220亩,因此,要在仅有的耕地面积上进行合理的产业种植分布,扩大地膜小麦的种植面积,购买优良的种子品种,这样,玉米年亩产量可达到600公斤,小麦年亩产量可达到450公斤,农民耕地年人均收入可提高600元,最终达到2500元。同时还可以通过种植白豆、红小豆等其他经济作物来提高耕地收益。因此,只有实现全村产业结构调整,才能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彻底改变过去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一业独撑的局面。

(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1.抓好危房排险,灾后重建工程。该村有绝大多数群众居住在年老失修的危房中,随时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应及时对这些危房进行排查加固,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今年的雨季来临之前,我们就要及时的对全村的危房户进行排查,发现村民的房子存在不安全隐患的,我们要通过政府资助和本人筹集一部分资金,对这些危房进行了修葺或重建。

2.对该村各社的道路逐步进行改造,改善村容村貌。由于资金问题,该村的入社道路一直没有统一硬化,村民随便在房前屋后堆积家畜粪便、乱倒垃圾、存放柴火,显得比较凌乱;道路两边也没有种植树木,进行绿化,每到下雨天,村民行走在泥泞的路上,走进院落,都会留下两排带有泥土的鞋印,使干净整洁的院落略显凌乱。因此,我们对入社的道路准备进行硬化整治,确保年内实施砂化公路至尚沟泉社道路一条0.6公里,实施公路至旧堡社村道硬化一条2.5公里,新修生产道路14条7.8公里,解决行路难的问题,新建沼气池50眼,配发太阳灶50户,以改变脏、乱、差现象和村民下雨天出行难的局面。

3.建设好村文化室。由于多年来村里没有文化设施方面的投入建设,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现有部分“农家书屋”协会捐赠图书640多册,且关乎农村科技书籍量少。因此需要社会或者其他单位捐赠相当的关于农村致富方面的书籍,并且在借书时,多劝导村民借科普方面的书籍,借此机会进行科普知识的宣讲,让村民从书中学到致富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让村民的思想得到提升,改变以往陈旧的思想,让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能够积极的执行政府的正确引导。

4.实施阳光村务,广泛汇集民意。在村“两委”中推行“一线工作法”,全面落实村民民主监督,建立和完善村组理财制度,提高村委会办事人员业务水平,及时规范公开村务、党务、财务、事务。下村到户多了解民情民意,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主动“下访”,将职权范围内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村内组内。大力推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村班子的陈旧思想,积极接受新事物,大胆创新。

总之,我们要紧抓此次活动的机遇,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基层党组织的模范先锋带头建设,把秋射村建设成为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相信秋射村的明天会更加美

第五篇:凤庆县核桃加工业发展调研报告

凤庆县核桃加工业发展调研报告

——凤庆县经济局

凤庆是核桃大县,是全省核桃主产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适生地域宽广,种质资源丰富,产品质量优良,产业基础较好,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全县98%的国土面积是山区,62%的土地为林业用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与农村千家万户密切相关的以核桃为重点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发展迅速,现已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就核桃加工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核桃加工业发展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县核桃加工业基本现状

核桃是我县颇具竞争力的农副产品之一,市场前景好,价格稳定,随着核桃种植业的快速发展,核桃加工业也应运发展起来。近年来,县内新建了一批核桃加工企业,无论是加工规模、加工技术还是结构层次都有了长足发展,具备了进一步提升加工档次,为发展精深加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原料优势明显

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核桃产业,把培育核桃产业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的大事来抓。特别是近年来,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五个一”种植标准,大力推进核桃产业建设,并以每 年10万亩以上的速度推进。核桃产业已成为山区、半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骨干产业,泡核桃面积逐年扩大,投产面积逐年增多,产量逐年上升。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全县核桃面积达122.7万亩,其中:泡核桃面积达103.3万亩,产量达15103吨,其中:泡核桃产量达11654吨,占77.1%,由此可看,发展核桃加工业,原料优势十分明显。

2、主导产品基本形成

据调查,全县泡核桃加工企业上规模的主要有巨达、宏达、盛玉、建益4个公司以及贵荣、王红军等收购加工大户。加工能力为:年可加工核桃果13000吨,生产核桃油1600吨,精制核桃原粉3000吨。加工的主要产品有优质核桃果、核桃仁、精制核桃油、核桃粉、油胶囊、原粉片、核桃工艺品等系列产品,产品主要销往省外的北京、上海、福建、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通过代理商远销欧美、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通过几年的努力,还创立了“巨达邦太”品牌,“巨达邦太”商标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3、集聚发展效应显现

随着核桃种植面积、产量的快速增长,县委、政府加大了产业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发展效应显现。从产品结构看,主要分为三类加工集群,即:有依托泡核桃原料优势,以宏达、盛玉、建益为代表的进行核桃鲜果、核桃仁加工为一体的原料加工型企 业;有依托品牌优势,以巨达公司为代表的开发加工核桃油、核桃粉、油胶囊、原粉片等系列产品的精深加工企业;有依托铁核桃原料优势,以凤庆县实用民族工艺厂为代表的铁核桃工艺品加工企业。企业集聚发展,无疑对我县核桃加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4、经济社会效益双赢

核桃产业的发展,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从经济效益上看,核桃产业是一项山区、半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骨干产业之一。据统计,核桃产业已覆盖了全县13个乡(镇)8万多户农户,产值达1亿多元,最高收入户达5万多元,单株最高收入达8000多元。在加工季节,又可解决上千人的劳动就业,群众增收效果明显。从生态效益上看,通过干果基地、扶贫绿色、退耕还林等项目的实施,山绿了、水清了,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二、我县核桃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从调研的情况看,核桃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比较多,其共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工业发展仍然滞后

目前,全县各级干部群众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很高,县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种植面积每年都在快速递增,突飞猛进地发展。而核桃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在核桃加工企业中,真正从事精深加 工企业的只有巨达公司,而该公司又因资金、市场等因素,处于停产半停产状况,加工生产能力不能有效发挥。而其它加工企业均属初级产品加工,未进行精深产品开发加工,核桃产品附加值低,应有的效益未能真正得到体现。加工业滞后,难以充分发挥企业对核桃产业的带动和支撑作用。

2、市场宣传不到位,制约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目前,核桃深加工产品消费市场处于萌芽阶段,在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同时,开拓难度也很大。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人们消费的终端产品一般是干果,条件好一点的是核桃仁。精制核桃油、精制核桃原粉、核桃片、核桃油胶囊等深加工产品,市场价又相对高一些,难以被一般消费者接受,有时候精制核桃原粉只是专为高级食品加工企业定制,市场销量很少。从核桃深加工产品销售情况看,消费依然处于少数高端人群。由此看来,企业在核桃产品的加工工艺、功能、价格等方面的宣传是远远不够的,3、核桃加工企业发展受“三大瓶颈”制约

一是受资金瓶颈制约。流动资金短缺,严重影响原料收购。核桃是季节性较强的产业,在每年的核桃上市期,加工企业要集中时间收购,每个企业需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流动资金。但是,企业受金融机构贷款规模和抵押的限制,加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资金融入不足,“贷款难”,“难贷款”的矛盾比较突出,加工企业都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扰。同样,建设性投资不够,靠自有资金来滚动、发展、状大,受加工能力、规模的限制,产量十分有限,要扩大规模,资金又严重不足。二是受技术瓶颈的制约。县内加工企业的加工设备和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大部分企业仅靠人工加工核桃仁为主,生产技术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三是受人才瓶颈的制约。我县核桃加工业属新型产业,目前,普遍缺乏技术人才和外贸经营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精深产品的开发和国内外市场的开拓。

4、营销网络不完善,市场开拓不足

从调查的情况看,一是县内核桃加工企业规模化经营没有形成,没有相应规范的市场营销网络和措施;二是县内核桃加工业产品多为初级加工产品,产品附加值不高,没有真正做出大而强的名优品牌;三是县内核桃加工企业各自为阵,互不联系,信息不沟通,导致市场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低。

三、对我县核桃加工业发展的建议

2008年,我县核桃种植面已达122.7万亩,其中,泡核桃面积达103.3万亩,全部投产后总产量将达10万吨以上,这将为核桃加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同时也要求核桃加工业肩负起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重任,以核桃产业推动核桃加工业的发展。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根据我县核桃资源情况,尽快编制核桃加工业发展规划,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对全县核桃加工业发展的指导。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顺应绿色消费潮流,既发展骨干龙头加工企业,又发展有市场、有特色、有潜力的中小型加工企业;既发展现代加工企业,又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加工企业。同时,要以现有加工企业为依托,进行有效整合,优化资源配臵,扩大规模,择优扶强,组建松散型企业经营集团,做到质量标准和销售价格的相对统一,促使核桃加工业走规模化生产、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2、开拓国内外市场,努力打造名优品牌

目前,世界上进口核桃的国家和地区还很多,主要有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香港等,国际市场空间非常巨大。加之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膳食结构的转变,人们对具有医疗保健功能的核桃食品的逐步认识,国内的销量逐年增加。因此,一方面,要巩固现有的国际国内贸易业务往来,用现有的销售渠道和网络推销我们的产品,变原料优势为商品优势。另一方面,要加大项目投资,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创造条件,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进行核桃的精深加工,创造自己的名优品牌,把原料优势真正变为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真正使我们的产品占具国内市场,打入国际市场,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3、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有助于发展的保障条件 一是设立专项奖励资金。核桃产业是我县除茶叶外的又一大支柱产业,核桃加工业的发展关系到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建议县政府每年安排50至100万元资金,作为核桃加工业发展专项奖励资金,由财政负责管理,主要用于核桃加工产品获得名优品牌、著名商标以及销售额高、税收贡献大的企业的奖励。二是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建议县政府每年安排100至2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核桃加工企业贷款贴息补助,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三是扩大融资渠道,消除企业发展瓶颈。一方面,要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在信贷结构上重点向核桃加工业倾斜;另一方面,要建立核桃产业发展基金会,广泛动员吸收会员,充分发挥基金会的融资担保,吸收社会资金的作用,切实解决好企业融资的问题。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强做大龙头企业

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提高我县核桃知名度,叫响“中国核桃之乡”的品牌。整合招商引资力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重点引进几户有较强经济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的核桃深加工企业在凤庆落户。同时,要鼓励和引导现有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开发,使他们成为核桃加工业的龙头企业,外 引内联,做大做强核桃加工业,促进我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加快企业人才培养,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快我县核桃加工业的发展,最关键的是要尽快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人才队伍。一是要完善用人机制。制定人才发展计划,坚持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定期选拔企业人员到省上和省外学习,强化专业技术培训,提高现有员工的整体素质,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优惠政策,积极创造必要条件,加大引才力度,着力引进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提高本企业的综合创新能力。二是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制定相应的人才选拔措施,着力在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聘专业对口、责任心和事业心强的专业人才到企业工作,增强企业活力。三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设立“特殊贡献津贴”,“有突出贡献人才奖”等形式,对从事核桃加工、科研成绩突出的企业管理人才给予奖励,使其尽职尽责地服务企业,为核桃加工业的发展作贡献。

下载关于新安村发展核桃经济林科学性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新安村发展核桃经济林科学性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核桃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加强基地建设扶持龙头企业 ——关于黎城县核桃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1997年,黎城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核桃经济林的决定》,制定了《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设全国核......

    核桃种植调研报告

    关于核桃种植的 调 研 报 告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紧紧围绕打基础、强产业、治环境、促和谐新农村建设思路,整合资金,全力打造,取......

    2016核桃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小编整理]

    2016核桃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是一个农业大县,历届县委、政府在探索农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经历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目前,低山地区柑桔、茶叶产......

    望关镇核桃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望关镇核桃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望关镇是康县核桃产业主产区之一。历届镇党委、政府在探索农业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经历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目前,望......

    村蔬菜发展调研报告

    村蔬菜发展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灵宝市吉家湾村积极探索土地有序流转新机制,让种田能手有用武之地,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全村1100多口人,有1000多个蔬菜大棚平均每人拥有......

    XX村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对XX村发展的调研报告根据单位的安排,我于8月30日到XX村进行为期两天的走访和体检农村生活,通过走访农户,了解全村实情、发展思路、发展情况,更加深入地去体会农村发展状况......

    古云村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古云村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我任职的是古云村主任助理。通过与村两委干部聊天,走访村民,与群众交流,我对古云村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莘县东西狭窄,南北狭长,而古云镇就位于莘县......

    岩北村核桃产业发展汇报

    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产业 ——永平县厂街彝族乡岩北村核桃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尊敬的各位领导: 欢迎大家莅临厂街乡岩北村检查指导工作,现将厂街乡岩北村发展核桃产业的情况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