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后作业(怎样在“成长中的我”教学中注重情感体验提高道德判断和指导道德实践)
课后作业(怎样在“成长中的我”教学中注重情感体验、提高道德判断和指导道德实践)认真回顾《怎样在“成长中的我”教学中注重情感体验、提高道德判断和指导道德实践》这门课,请说一说,您组织过哪一种道德践行活动?实践目的是什么?在这项道德践行活动中,您为了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做了哪些努力?
藁城市廉州学区第四中学胡克俭
答案;
道德践行活动:
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美德少年”主题道德活动
实践目的:
1.使学生熟悉并认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初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熟悉基本的法律常识和道德规范,具有较强的道德行为和法律法规的判断能力,自觉以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
3.初步形成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1.上好思想品德课和德育课。上好时事课堂展示活动,改善时事教育,用鲜活事例教育学生,引导他们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利用班会课,开展好公民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引导学生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准则。
2.做好学科渗透。认真挖掘学科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结合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教案上,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有机渗透。
3.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片、稿件征集活动。征集优秀作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内涵及其践行作法。
(二)发挥社会实践养成作用
1.注重实践体验。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开展实践。开展“勤奋学习、勤快劳动、勤俭爱国”三勤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让学生切身体验劳动快乐,在体验中感悟、塑造正确价值观和良好习惯。发掘利用好生命教育实践基地资源,积极研发生命教育实践课程,从生命教育的角度入手,寻求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实现生命教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机融合。
2.发挥社区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聘请社区中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担任特聘教师;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实践活动,并请社区中的相关人员进行指导;与社区中的有关单位结对子,共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发挥主题活动的载体作用
1.开展“信仰导航 引领成长”——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活动。向学生征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作品,鼓励歌曲、童谣、舞蹈、动漫、快板书、演讲等文艺原创作品,促进适合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的传播。
2.开展学雷锋三爱三节活动。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持续开展“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引导未成年人做新时期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
3.以植树节、清明节、六一、七一和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小手拉大手生态文明一起走”、“网上签名寄语”、“童心向党·爱我家乡”、“向国旗敬礼·做有道德的人”等活动。坚持集中活动与经常活动相结合,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熟读并记住24个字核心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的人。
4.深化“中国梦”系列主题教育。搞好 “美在校园——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走复兴路 圆中国梦”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等主题实践活动。
5.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道德演讲活动。人人日行一善,每天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每月通过班级道德讲堂分享。
6.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精选优秀传统文化并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作用,通过诵读、书写、讲故事等方式,承续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和道德,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7.开展“争做美德少年”活动,发挥榜样的引导示范作用。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英雄人物、先进典型、美好事物、包括英雄、奥运冠军、大科学家、劳动模范、青年志愿者和那些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好人,特别要学习身边的“最美少年”,使学生向他们看齐,像他们那样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都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兵。
第二篇:课后作业(怎样在“成长中的我”教学中进行学习评价)
课后作业(怎样在“成长中的我”教学中进行学习评价)认真回顾《怎样在“成长中的我”教学中进行学习评价》这门课,请说一说:课程中哪一种评价方法或哪一种评价形式让您印象最深?您有何领悟或反思?
1.要求:自己组织语言作答,字数不限,简述即可。
2.提示:课后作业提交后辅导教师批阅优秀得5分,良好4分,合格3分,不合格得0分。您至少完成6个课后作业,考核以6个最高成绩作业计分,本项考核满分为30分。
答案
我听了康利,金利,刘秀洪,张燕等老师的《怎样在“成长中的我”教学中进行学习评价》,其中“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印象最深。
成长记录袋的作用有:
(1)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提高了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的能力;反映了学生某方面的进步,树立了学生的自信。
(2)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注重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3)促进了多方位的沟通(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促进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发展。
(4)便于保存和携带,有利于学生长效发展。
(5)有利于增强思想品德课的美誉度。
要推进课改顺利进行,必须同步改革评价制度。
一、传统思想政治课评价方案的弊端评价手段过分单一,仅局限于以考知识为主的纸笔测试对学生一段时期(通常一学期)的思想品德进行终结性评价。采取单一笔试的方法来判定学生思想品德分数的高低,是传统思想政治课学生评价的通行做法。一个平时思想行为表现很差的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其思想政治课学业评价可能会得到高分。这是课堂内的“常识”,从小学一直延续到大学。卷面的品德成绩,是我们看重“道德可以教导、灌输”的结果。由于道德可以教导,因而能够被记忆,而一旦为被教导者记住便证明其已被“教化”。许多老师、家长教育孩子时,通常是讲一段大道理,然后问:“你记住了吗?告诉我刚才讲的是什么?”就算孩子告诉你他记住了又怎样呢?规则没有进入思想,在实际行动中不被采纳,不会有实际的作用。品德应是人身修养,而不是对名词、理论或政策的记忆。片面的掌握知识,死记硬背,这就是思想政治课传统的学业评价方法的最大弊端。从而导致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只侧重于用纸笔测验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只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只对“过去”的关注,评价焦点只以结果为中心,直接导致学生记了就考,考了就忘,没有任何意义。同时,传统的教育评价受有限的教育资源,不合理的教育理念的限制,评价的目的仅在于把“优秀者”选拔出来,不利于全体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因此,与当前所推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极不配套的,我们不能在教学中“穿新鞋”,在评价时“走老路”,必须改革与新课程不相适应的旧评价体系。
二、思想品德课评价方案的构想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既要重视对本课程基
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察学生在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开始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
为适应学生成长和新课程改革需要,加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我们在思想品德课学生学习评价改革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索与研究,将知识性考试与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表现和能力结合起来,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有效手段。
(一)、《思想品德》学生学习评价原则
1、价值导向性原则 思想品德课评价必须坚持思想价值导向,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促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事,学会交流,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结合原则 政治教师在评价中起主导作用。评价应是政治教师、学生、班主任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班主任老师和学校政教处应积极配合政治教师做好评价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和信息。在评价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增加学生评价的自主权,评价形式改单一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生共评,创造一种民主参与、交流的评价过程。
3、激励性原则 评价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不能因某学生在某方面或某件事的不足或过失而将其一棍子打死,要用全面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克服对后进生的偏见与成见。评价要真实、公正、可信。应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及发展需要,要发现、挖掘学生的点滴长处,进步,不失时机地激励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
4、评价反馈原则 反馈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结果即《评价表》要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二)、《思想品德》学生学习评价指标 为体现学生学习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我们尽量减少评价条文概念化、抽象化,依据新《课标》、《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中学生健康成长应具有的最基本的要求和规范提出评价内容标准。《思想品德》学生学习评价指标共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行为表现、能力、课堂表现及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四个方面所占分值分别为10分、5分、10分、75分。1、2、3评价项目分别有以下几个评价要点。各学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并创造出多种评价要点。评价项目、评价要点及分值:
1、思想道德行为表现(情感、态度、价值观)(10分)(1)遵纪守法,追求公正;讲文明礼貌,注重仪表。(2)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3)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4)勤俭节约、节约用电、用水等。讲卫生,不乱吐乱扔。(5)热爱生命,不吸烟、不酗酒、不吸毒、不赌博、不看黄色影像。不违纪上网。
2、能 力(5分)(1)交往与沟通的能力。(2)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3)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4)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3、课 堂 表 现(10分)(1)学习注意力;学习兴趣;思维活跃,参与讨论或回答问题。(2)
合作学习;互助精神。(3)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和进行反思。4、期中期末考试成绩(75分)中考占30分,末考占45分。根据情况采取开卷或闭卷形式进行考试。以上1、2、3评价项目又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并折合成等级分。
(三)、具体评价方法及步骤 《思想品德》学生学习评价表中1、2、3评价项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评价”一栏由政治教师根据情况填写。
1、选好组长,作好记录。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小组至少由7人组成。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品学兼优、值得老师和同学信赖的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牵头,在教师指导下做好评价组织工作。
2、认真评定各个评价项目的等级。某学生在本学期全部达到了评价表中所提到的各项要求,即可评为优秀;基本达到这些要求,还有某些不足,可以评为良好;从总体上看,是按这些要求去做的,但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可评为及格;基本上没有达到这些要求,缺点和错误严重(指受到学校处理并且到期末仍未改正者),评为不及格。
3、计算出各评价项目的得分。(1)先由被评价者对本期表现作简要自评。(2)评价者在被评价者自评的基础上对被评价者进行认真议论,在组内大多数评价者确认该学生具有的优、缺点的前提下,为被评价者给出合理的分项等级分。然后将分项等级得分相加,得出该生1、2、3评价项目的小计分。(3)填写评语。小组长要将评价者意见在评语栏中作简要描述,明确指出其主要优、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4、最后由政治教师将学生互评小计得分和期中期末考试折算成绩相加,得出该生本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的总分。对个别学生在1、2、3评价项目中的得分,如有异议,政治教师应征求班主任老师的意见再给分。教师要将各个等级的得分人数特别是不及格的人数加以控制。给某学生打不及格必须认真考虑,评价项目1打不及格级须经学校政教处认定。
(四)、思想品德课学生学习评价改革的意义
1、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学生由被动的“听”转变为真正的学,逐步成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
2、激发学生所蕴藏的潜能,使学生找到积极的参照标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
3、改变知识学习与行为表现相脱离的现象,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第三篇:新人教版七年级下道德与法制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设计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情感如何产生;分析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理解生活中不断创造、传递美好情感体验。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探究合作解决问题,从而正确认识我们在情感中的成长,对正负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培养、传递正面情感体验,把握好负面情感体验对生活的影响。保持身心愉悦,逐步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情感产生及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生活中传递正面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图片)
父母与子女
师生关系
朋友关系
教师讲述:我们由于有了父母的爱、老师的爱、朋友的爱使我们快乐中成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在品味情感中成长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体味美好情感
活动一:情景再现
(多媒体显示情景)
情景一
思考:(1)阅读后,谈谈感想?
提示:老师在教学生涯中充满了回忆。在老师的小盒子里每一个小包都是他对这个学生的爱。
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情境二
东东喜欢看侦探小说,常常一看就是一夜。有时,他根据故事情节就能够准确的“破案”。他觉得在读侦探小说的过程中有一种快乐的体验。
七年级(4)班的亮亮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以“成长”为主题的青春仪式。在“向青春献礼”环节,亮亮邀请父母一起分享他成长中难忘的故事。说到动情之处,亮亮情不自禁地与父母相拥而泣。
(2)你如何看待东东和亮亮的情感体验?
提示:东东破案后的快乐体验;亮亮对父母产生情不自禁的感情。
(3)在生活中,你有哪些美好的情感体验?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提示:自己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教师讲述:在不同情境中我们会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比如: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我们也要爱我们的父母。
情境三
浩浩代表班级参加年纪辩论会,发挥失常,感到心里不舒服。他决定扩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加强辩论技能的学习,希望在下一次辩论会中为班级取得好成绩。
(4)浩浩为什么心理感觉不舒服?这是一种什么心理表现?
提示:羞耻感表现
(5)浩浩这样的感受有什么意义?
提示:浩浩的是一种羞耻感的表现。
分组讨论:(6)怎样看待生活中的负面情绪
(1)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
(2)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动力,也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
思考:你知道哪些创造正面情感的技巧和方法?
提示:阅读教材,分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情感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我们不愿意被别人自己强迫喜欢或不喜欢,同样也不能强迫他人给予我们美好情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
我们知道了情感的怎样获得来源,同时掌握一些创造正面(美好)情感的技巧和方法:
①选择完成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②帮助他人③走进博物馆或大自然;④欣赏艺术作品等方法,培养我们的正面情感体验。
目标导学二:传递情感正能量
活动三:情境分析
(多媒体显示情景)
情境一小明学习成绩友谊,但在班里总是以同学的生理特点和确定起绰号为乐,逐渐他的同学都不愿意和他玩了。他感到很郁闷,把烦恼给妈妈说了。妈妈告诉他“如果有同学拿的胖,取绰号取乐,你会有什么感受?”小明想想,知道自己怎么做了。第二天,小明向那些同学道歉,开始关心,帮助同学,利用自己学习好的优势帮助学习困难。
(1)小明遇到什么问题?他又是怎么做呢?
提示:讨论、分析、结合情境谈做法。
教师归纳:(2)传递情感正能量的途径有哪些?
①在情感体验中,我们并不总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东西来影响环境。
我们要学会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学会关心他人,掌握技巧。
②我们的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情景二
(3)大军送给邈邈的仅仅是一本小书吗?
(4)为什么大军会认为这本小书是“我们”的礼物?谈谈你的理解。
教师总结:传递情感正能量的意义
通过情境让我们知道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多一份美好。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我们要在利用正面的情感体验,通过改变环境传递正能量,传递美好的情感,掌握关心他人的技巧。学会与他人交流,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多一份美好。
❸板书设计
体味美好情感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传递情感正能量
❹教学反思
1.利用多媒体创造情境,多媒体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情感来源,传递正能量。
2.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学生对情感体验的理解不是很到位,特别是负面情感体验。在以后教学中对于正面情感体验或负面情感体验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