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迈腾N档、D档、S档和手动模式的正确使用方法
关于迈腾N档、D档、S档和手动模式的正确使用方法(申请精华)
P档、R档大家非常明白,功能很清楚,这里不再累述。但是在N、D、S档和手动模式的使用上可能大多数人不能灵活运用。首先说明迈腾的档位的设置的锁扣非常有讲究,不安全或者不推荐的换挡方式均需要按压档位锁扣。下面有些操作是指车辆静止时,并且踩踏制动踏板时的情况。例如P->R(R->P)档,N->R档,D->S档,不需要按压锁扣的档位有D->N(N->D)档,S->D档,R->N。不需要按压锁扣的操作方式是安全的,而且会带来很多方便和舒适的功能。在车辆静止时才允许将档位推至P档或者R档。
下面详细论述(行车)中档位切换的问题,这也是大家不常用的方式,但是这对于熟练驾驶迈腾非常重要。因为 在行车中,D档和N档可以自由切换,D档和S档也可以自由切换,但是D档到S档需要按压锁扣,S档到D档无需按压。
遇到红灯准备停车时。在车辆未停止时可以从D档推至N档,车辆滑行到停止,N档滑行停车非常平稳,D档停车车会点头,如果您不太在意迈腾停车点头的换,D档停车也是正确的做法,停车后档位在N档更省油,并且减少离合磨损。N档不适合长时间滑行,不适合下坡滑行。这种瞬间滑行对车没有任何损害的,N档允许连续拖车40公里呢,这点滑行算什么。若要起步,不要按压锁扣,后拉至D档,起步
行驶中超车时。若此时档位在D档,按压锁扣后拉至S档,然后加油超车,非常方便,大家不用担心,迈腾档位就是这么设计的。超车完成后想回到D档,不要按压锁扣,向前推档位,若用力过大推到了N,也没有问题,因为锁扣的原因,不会让你推到R档的,不会对车造成伤害,再次轻拉至D档,继续行车。
手动模式的使用。行车中,档位只能由D档向右推至手动模式。不论车速快慢,现在档位是几档,均可推至手动模式。刹车时手动模式的档位也会自动降档,但加油时不会自动升档,需要通过手动来升档。山路下坡时,可以通过手动模式,使用发动机制动。发动机制动即不会使刹车片过热,也可以防止车辆侧滑。上山或者出车库时,手动模式可以使得发动机工作在最佳转速,也便于更好的控制。当然手动模式的使用最好让车过了磨合期,经过反复练习才可以发挥它的最优功能。
市区开车。市区使用D档,加速车子反应很慢,因为缓缓加油,车子不温不火,猛踩油门,车子停滞1-2秒后咆哮起来,不好驾驭。过了磨合期之后,市区我一般使用S档(涡轮没那么娇气),因为S档的行车转速(车静止时例外)始终保持在2000到2500转以上,动力基本做到随叫随到,油门的反应灵敏,适合在拥挤的车流中行走,防止他人抢位加塞,造成事故。
郊区开车。非拥挤路段,同时没有急事,使用D档开着也很舒适,车子换挡积极,发动机转速基本保持在1500转以下,这种状态很省油,在D档若要急加速,需要迅速深踩油门,档位立刻下降,发动机转速立刻上升,车子加速随后就到。若是慢慢的深踩油门,车子降挡不明显,加速不积极。
高速开车。高速开车时,2000转车速基本到了100公里/小时,若要超车深踩油门即可,此时涡轮已经介入,若要更强的动力,请是使用S档超车,发动机转速在2500-4000转之间,此时动力最强。若车子的速度在150公里/小时以上,S档基本没有作用,因为发动机转速已经在2500转,车子的动力输出已经在最佳范围之内,要提高速度,只有提高发动机的转速即可,加油即可。
临时停车。临时停车,P档、D档,S档,N档、R档和手动模式均没有问题,只是P档,N档没有动力输出,也就是车子不会动,其他的档位均有动力输出,需要脚刹。采用autohold和动力输出档,刹车P键和动力输出档位停车也没有问题。只是动力输出档位对离合和油耗有非常少的影响,其他的均没有影响。有人说N档停车变速箱油泵停止,没有润滑,是啊,此时车是停止的变速箱没有运转,要润滑何用,况且换挡至N档前的变速箱润滑油可以供变速箱工作很长时间的,根本不用担心。
第二篇:大众车友们关心传说中S档正确使用方法攻略(最终版)
大众车友们关心传说中S档正确使用方法攻略!(原创分享篇)
传说中的S档,让你欢喜又让你纠结的S档,让你兴奋但又让你不敢轻举妄动的S档,既神秘又觉得它离你如此近的S档。。。。对,这就是S档!
很多大众车友,包括我在内拥有大众独有的S档但在长时间里一直使用S档时都不知道该怎么用,有时候显的束手无策,这么好的功能如果不会用的话那太可惜了。所以经过我和迈腾论坛会长的“多方面、全方位、立体式”交流之后,学得了会长深藏不露的经验,由于不想自己独自占有这些精髓,所以现在给众多的大众车友们一起分享一下。在学会了会长指导的这些方法后,得到真传的我后来找了一个机会试了一下传说中的S档,感觉如下:
果然名不虚传,之前在没有使用S档之前我感觉D档已经不错了,提速还是蛮快的,后来用S档起步,那声音,那动力,呼呼呼就起来了,速度感觉也比较快,不。。。当时第一次的感觉只比D档提速快了一点点,但是转速保持得很高,一般在2000以上,声音挺大的,扭矩强,动力足。后来的几天里又不停的尝试操作S档的熟练性,慢慢的感觉这个档位在提速方面确实非常牛。
当然我的是1.8T的,我想如果是2.0T的那就更别说了,牛中之中!
OK,废话不多说了,S档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下!(采用的是一问一答式,问题和回答百分百出自我与迈腾会长原话,原封不动,没有作任
何修饰)
1:3000公里,还没有使用过S档,不知道什么时候使用合适?
——现在就可以使用,注意转速不要超过红区,日常行驶没有必要用S挡,很费油。
2:S档适用于什么时候,就是什么情况下使用?
——堵车时、短距离竞技比赛。
3:使用S档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注意安全,控制好速度、保持安全车距。
4:在行进途中能否D档与S档相互换?该怎么换?如果可以换的话是否需要按下档杆上的按钮?
——行驶中D-S可以相互切换,D挡行驶中,按住排挡锁向后拉进S挡即可,S挡切换到D挡直接推即可。
5:为什么堵车的时候适合用S档?S档就是以提速快著称,如果是堵车时用,那不是很容易追尾啊?
——堵车时用S挡可有效减少或避免频繁换档而离合器反复多次来回折腾的磨损与发热,又能迅速起步抢位。
6:S档和D档一样,也是属于一个档位,像D档是7个档,那S档本身有几个档呢?
——S挡是6个挡。
7:如果使用S档时,一般使用多久合适?比如挂上S档后就一直使用这个档位,它的速度会达到D档那样跑一两百码吗?
——S挡的作用是起步迅猛,利用高转速在最短时间内输出最大扭矩,不宜长时间高转速行驶,速度提上来后应当切换D挡。S挡最高速度我没有试过,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开,伤车、费油!
8:在行驶中D_S相互切换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同时踩制动吗? ——是不需要踩制动的!
9:到底是1.4T的S档好还是1.8T的S档好还是2.0T的S档好呢? ——4T、8T和2.0T变速箱不一样,各有千秋,我感觉都不错.4T相对省油,8T综合性好,2T动力更强些!
10:为什么在上陡坡、出地库、通过崎岖坑洼路段、曲折连续转弯的山路等高负荷情况下,都应当用s档呢?
——因为S档的换档转速高扭矩强大,而大负载情况下就需要足够的扭
距与驱动力以轻松克服阻力行进,所以惟有用S档方可满足此要求。否则,用D档在此情况下往往会因过早升档而转速太低造成扭矩不足变速箱抖动、磨损。
11:为什么大家老是在使用S档的时候要踩到底?就是俗称的地板油,这么做对车到底是好是坏啊?
——经常性的短时间的狂跑跑,对发动机健康有益无害!另外s档无需地板油就非常强悍了。
12:堵车不动的时候也挂着S档吗?这样不会磨损吗?
——这时候就和D档一样,你可以在等红绿灯或者长时间堵车的时候挂N档!
13:使用S档会上瘾吗?
——会!非常肯定的说,因为没有人不喜欢那种超过别人车百米之外的感觉!
如果有什么需要补充或者是指正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人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的,对车也是。
第三篇: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档
(一)关于任务型教学的模式:
根据国家最近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目前倡导的“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任务型”教学以学生“能做谋事”的描述方式设定目标要求,教师应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任务型”的教学的教师应该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根据任务型教学的教学基本程序为(1)说明背景,布臵总任务准备活动;(2)提供语言;(3)分步实施/完成任务;(4)汇报结果并说明结果,我们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应根据对学生的分析,对教
学内容的分析,确定该课的目标,使该课的学生学习目标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
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使
不同类型的学生能参与学习活动;
3.活动要有利于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的 能力;
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互相渗透和联系,使学生 的思维
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5.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
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广州市小学界把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总结为如下结构:
--------
引入--热身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leading in)
活动,激发兴趣)
--------|----------复习(复习与本科的内容)
预备做任务----呈现完成任务需要的知识(呈现、介绍、操练
(pre-task)
与任务有关的知识)
----------介绍任务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
|--------
做任务--做任务(个人、小组、集体完成任务)
(while-task)
--------|--------
展示成果--展示成果(以展示、表演等形式出示成果)
(post-task)
--------|----------自我评价--
检查、评价----小组互评--(以口头、填表等形式做评价)
(check)--教师评价------------反馈--|--------
布臵作业--布臵作业(注意做与任务有关的作业或为下节课做准备的作业)
(homework)--------
(二)关于各种小学英语课型的教学模式
课型,指课的类型。
小学英语常用的课型从不同的角度有几种划分:从教学的程序来分可以分为新授课;巩固课;(阶段)复习课;期末复习课等。从教学活动的特点划分可以有:讲练课;技能训练课;综合能力训练课等。
按照英语教学的特点,如果把各种类型的课型往下分,又可以分出新的课型,如把新授课往下分,则可以有:字母教学的新授课;单词教学的新授课;语音教学的新授课;句型教学的新授课;课文教学的新授课。如果把课文教学的新授课往下分,又可以分为:对话式课文教学的新授课和短文式课文教学的新授课等。但按目前小学英语教材的特点,新授课常以课文或情景对话教学为主,在一定的话题的范围内,学生通过情景的操练,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同时兼顾语音、词汇、句型的讲授,带有综合的性质,所以一般较少分单词教学的新授课、语音教学的新授课和句型教学的新授课。如果按照多数小学英语教材的特点,把巩固课往下分可以有:带拓展性的巩固课和综合运用性的巩固课。
新授课或讲练课的主要特征是教师教授新的教学内容并组织学生进行操练的使学生达到识记和理解新的知识,初步掌握一些在所涉及的话题范围内所需要掌握的简单技能为主要目的;而巩固课或技能训练课则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以巩固和发展所学的知识,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完成话题范围内设定的“任务”,达到该课的学习目标;阶段的复习课或综合性的技能训练课的特点通常是对一个阶段所学的话题、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和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从而达到为培养“综合语言运用”的目的;但不同的课型,都会具有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这些目标的培养,都会朝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这一目标进行教与学。根据这几种课型,可以对课的结构大致固定,这种课堂的稳定的教学结构也可以称之为一种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的这一课型的划分,广州市小学英语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就课堂教学的课型和模式进行三年多的研究。我们确立了不同课型的基本教学模式:
i.新授课(讲练课)的基本教学模式
注意问题:
a.准备阶段目标是为提出新的任务铺垫和作准备;
b.引入新内容时注意尽量以旧引新;
c.呈现新内容注意设计适当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新的知识;
d.归纳并不意味讲解语法,小学生原则不作语法分析,应引导他们
梳理所学的内容,逐步地找出或领会语言的规律;
e.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巩固性的操练和发展性的操练,这
种操练和发展应以做事情(完成某一任务)的形式进行。
例如很多小学教材都有教who's he / she ? he's / she's(my father / mother / grandpa / liu wei…)这一内容,在教授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根据这一模式,采取如下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
通过唱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歌曲,朗诵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小诗等兴
趣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通过兴趣活动复习与“人”有关的内容。
(二)呈现阶段:
1.在上述的活动的基础上,引入话题,向学生介绍该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
确努力的方向;
2.出示教师自己或某同学的图片,用who's he / she / this? he's / she / this is… 介绍照片中的人物,也可以用多媒体、甚至是图片展示,反复几次,让学生注意表达的方法。
(三)巩固阶段: 1.在情景中看图让学生仿说。
2.如果有生词,如father, mother 等,可以让学生分辨。
3.可以让学生讨论he / she 的不同用法。或教师指着男、女学生分别说he / she is … 让学生体会he / she 的不同。
(四)发展阶段:
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做事情” 活动可以是:
1.让学生拿出带来的照片,用this is … he's / she's …作介绍;
2.让学生玩猜的游戏,一个同学蒙着眼睛,一个同学向他(她)说
一、两句英语,其他同学一起说:“who's he / she?” 蒙着眼睛的同学凭声音猜说话的同学是谁,说:he's /she's …
3.让学生画他的好朋友,让其他同学问“who's he / she / this ?” 画画的同学作介绍this / he / she is …。
4.在实物投影机中放上某人的照片,照片先是模糊或遮盖住大部分,让其他同学用“who's he / she / this?” 猜图中人物是谁。
5.本课材料通常是三、四年级的教学内容,一般不布臵作业,如本课要布臵作业,可以是带趣味性的。如本课后让学生画一张自己朋友的照片,然后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的朋友。
(五)反馈阶段:
留一定的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充性的教学。
ii.巩固课(技能训练课)的基本教学模式
注意问题:
a.准备阶段重点是激发动机、培养兴趣;
b.复习性练习重点操练新授课(讲练课)的主要内容;
c.与新授课一样,归纳并不意味讲解语法,小学生原则不作语法分
析,认识引他们梳理、归纳、小结所学的内容;
d.巩固性操练、综合性练习、活用性练习都应该以做事情(完成某一任务)的形式进行。
例如:在上话题是“颜色”的巩固课时,在一般学生已经在新授课中学会
了学生关于颜色的一个情景对话,也学会了一部分颜色的词汇和和句子,如:what colour is …? colour … red / green /…等。在进入巩固课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以上述模式进行教学,可采取如下步骤:
(一)准备阶段:
1. 教师可以通过唱与颜色内容有关的歌曲或朗诵与颜色有关小诗,或做与
“颜色”有关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物,回忆已经学过的表示颜色的词
和谈论颜色的句子,并布臵任务。
(二)理解、巩固阶段:
1. 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新授课所学过的课文;
2. 必要时可以让学生扩充表示颜色的词汇;
3. 让学生进行讨论,归纳所学的知识,如列举所学的颜色,归纳已经学了谈
论颜色和谈论颜色的句子等;
4. 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单项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如:
a.把表示颜色的词卡贴到相应的颜色物体上。
b.学生手上有各种颜色的小旗,当听到老师说: show me your red flag.学生就举起红色的旗。
(三)发展阶段:
设计活动,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玩、演、视、听、唱等活动中“做事情”和进行综合性的、活用性的活动,加强运用英语体验。如:
1.给学生一些线描图画,根据录音,给图的物品上颜色。
2.两人对话,问对方的文具的颜色,然后填表或做记录。
3.集体创作美术作品,每人出一主意,如let's colour the tree green.let's colour the sky blue.完成作品后,向其他组做介绍,如: this
is our picture.these are green trees.these are birds.they are yellow.…
4.让几个学生穿上不同颜色的服装做时装表演,服装有编号,表演后学生用
英语说出服装的颜色,如 no.1's shirt is white.no.2's coat is blue.…
5.本课材料通常是三、四年级的教学内容,一般不布臵作业,本课要布臵作业,可以是带趣味性的。如本课后让学生用规定的颜色设计手巾,标出手巾有的颜色的词,或根据录音画画等。
(五)反馈阶段:
留一定的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充性的教学。
iii.阶段复习课的基本教学基本教学模式
注意问题: a.单项练习指与某一项题材的任务联系的练习,一般这种练习以通过情景性操
练或任务完成为操练内容;
b.综合性练习、活用性练习都应该以做事情(完成某几项任务)的形式进行。
c.小结并不意味作语法小结,而是学生通过体验,找出语言的规律,一般鼓励集体完成小结归纳的工作。可以让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肯定成绩,肯定进步,树立信心。
d.留一定的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充性的教学。例如围绕“谈及人”的话题进行复习的课,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定出复习的目标,比如这话题的复习可分两部分:一是谈论人的外表;二是谈论个人资料,如姓名、地址、电话号码、邮址、身高、爱好等。根据以上的任务,可以在复习课上采取如下步骤:
(一)准备阶段:
1. 教师可以通过唱歌,小诗朗诵、游戏等让学生接触与“人”有关的话题
或做与“颜色”有关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师可以与学生对话,谈论某卡通人物的外貌,又出示乒乓球球明星孔
令辉的照片,谈论他的个人资料。
(二)发展阶段:
这阶段设计的活动,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做事情”。活动一般带综合性、活用性,让学生在较大的话题内进行听、说、读、写、玩、演、视、听、唱的综合性的、活用性的活动,加强运用英语体验。如:
1.听老师(或录音)讲述某人,让学生做记录或填表;
2.做剪贴游戏,用纸每人剪出人体的某部分,然后合成一个有趣的人。大家
一起描述这“人”的外貌;
3.做游戏:一个同学手中有班中另一个同学的名片,其他同学提任何问题
(what's his / her name? 除外),如 is it a boy or a girl? has he / she wearing a black coat today? how tall is he / she? what's his / her hobby?…通过问题的回答, 猜出名片是谁的名字;
4.两人小组活动,对对方熟悉的一个人进行采访;
5.小组活动,根据提供的资料,整理某名人的材料,并向其他组同学做讲解。
6.布臵作业,如果这内容是属高年级的,可以布臵适当的作业,如写几句话描述你的一个亲属。
(三)反馈阶段:
留一定的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充性的教学。
以上各种模式较详细地刻画了各种课的基本流程和可以进行的各种教学程序。
(三)关于不同课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活动模式
在研究合作教育,研究小学英语的教法与学法的过程中,教师也考虑到必须重视学生的活动,重视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良好情感态度的形成,因而产生了对教学的施教、学习系统的研究,归纳出如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i.讲练课(新授课)的教模式:
ii.技能、能力训练课(巩固课、复习课)的基本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从教师的教学(施教)系统和学生学习的系统去研究,有
利于教法与学法指导的研究。
目前有一些学校正在结合学校的教学总模式,去构建具有自己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四)课文呈现新内容常用的模式
在小学英语的各种教材中,主课文的教学在大多数教材中占重要地位,多数有一篇情景性的对话或描述性的短文,常称为课文,通常这课文是教学的重要的综合材料。在深入研究各种课型与模式的同时,许多学校研究的重点放在课文呈现这一重要环节上,教师根据课堂的各种环节,去思考构建课堂各环节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对课文的呈现模式的研究。小学英语教学中课文呈现有许多模式,下面介绍集中的常用的三种:
1、“整-分-合”的模式:
(1)整体介绍课文;通过提问等方式寻找目标差;整体介绍的课文可以是
原文,也可以是简写后的课文,或把对话性的课文变成陈述性的短文。
(2)分步设臵情景解决重点难点;介绍(呈现)重、难点;通过练习帮助理
解、巩固;
(3)再次整体呈现课文。
例如一篇这样的对话性课文:
helen: are those your stamps, lily? lily: yes, they are.helen: is this an american stamp? lily: no, it isn't.it's an english stamp.these are english stamps.helen: are these japanese stamps? lily: no, they aren't.they're chinese stamps.这篇对话的难点是句子:are these…? yes, they are.no, they aren't.但上一节课学生已经学习过these / those are …的句子,学生对上述句子不难理解,所以可以采取上述模式,其步骤可以是:
(1)整体呈现课文:直接让学生听录音或把课文改写为这样的短文:
(出示英国和中国邮票)教师介绍:look, those are stamps.are these american stamps? no, they are english stamps.look at these stamps.are they japanese stamps? no, they aren't.they are chinese stamps.these are chinese stamps and those are english stamps.(2)解决对重、难点的理解:当学生初步这一理解了重、难点
后,教师重点用各种国家的邮票进行操练,让学生加深理解和初步。先可以教师问,学生答,然后学生互问互答。
(3)再次整体的呈现课文的全文:
可以是通过录音,录象、多媒体等手段,再次整体呈现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认识。
2、“先解难,后呈现”的模式:
(1)介绍课文中的难点,也可以做简单的操练;
(2)整体介绍课文。
例如一篇这样的对话性课文:
a: look, amy!i have a new kite.b: oh, it's beautiful!a: let's fly it!b: ok!a: 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 b: 1, 2, 3, …i can see 12.a: no, 11.the black one is a bird.b: oh!
这篇对话的难点是句子: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 i can see…。采取上述模式可以用如下的步骤:
(1)先解难
教师设计情景,出示12只风筝,教师可以先自问自答: how many kites can we see? let's count them.1, 2, 3, 4, 5, 6, 7,8,9, 10, 11, 12.i can see 12 kites.反复说几次让学生听清楚后,把一只风筝取下来,在问学生,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 let's count them.学生和老师一起数风筝。然后让学生代替老师发问, 让学生回答。这一步骤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
(2)整体呈现课文
出示课文图,让学生看图听课文录音,整体理解课文。通过提问看学生理解的程度。问题可以是:
a.(教师指着图中a的风筝): is this a kite? b.is it beautiful? c.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d.(教师指着图的小鸟)is this a kite, too?
3、“边呈现、边讲解、边操练”的模式:
通过各种形式整体呈现课文(可逐句呈现),在呈现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讲解一些难点, 在讲解后,进行语言的操练(以仿说练习为主),一边讲,一边练,不断重复操练前面的内容,操练的过程中同时结合动作效果更好。.例如下面一篇课文可以采取以上的呈现模式:
mum: rose!rose!it's time to get up.rose: what time is it, mum? mum: it's 8:30.rose: oh, it's very late.i must go to school.mum: go to school? what day is it today? rose: is it monday? mum: no, it's sunday.这篇对话具有较强的可表演性,其知识难点是,what time is it? it's … 教师可以采取如下的教学步骤:
(1)通过录象或多媒体,把课文表演一自三次。(这步甚至可以不
做。)
(2)设计卧室的情景,时钟拨到八点半;
教师扮演妈妈,学生一起扮演rose.教师说一句,学生听清楚,再仿说,然
后加上动作表演,以每两、三句为一段。如:
教师表演: rose, rose!it's time to get up.… who can repeat my sentence.学生仿说:rose, rose!it's time to get up.教师说:now let's act out together.学生边说,边表演。
每学会说新的一、两个来回后,就把前面所学的话从头到尾演一次,当学到rose: what time is it, mum? mum: it's 8:30.时教师可以对该句做适当的解释,但不做拓展性练习。当学讲完课文,学生自然就理解了课文,也能表演课文。这种教学模式把语言和体态结合到课文学习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课文的对话。
目前教师在开展课堂优化的活动中,教学模式的研究一般有根据某一教学理念,构建教学模式;有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构建教学模式;也有根据某一课型、内容的特征去构建教学模式;而对更多的教师来说是用好模式的问题。希望本文对教师能有所启发。
根据以上的三种模式,结合具体方法,又产生下面的具体引入模式。如:
(1)简述大意法课文引入的模式
介绍改写的课文;
a.适当讲解难点;
b.整体介绍课文。
(2)障碍排除法课文引入的模式:
a.在情景中讲解难点;
b.整体介绍课文。
(3)视听问答法课文引入的模式
a.通过电教媒体体介绍课文;
b.了解理解程度;
c.讲解某些难点。
(4)串讲法课文引入的模式
a.叙述式介绍课文;b.适时解释难点;
c.再次整体呈现课文
(5)表演法课文引入的模式
a.师生表演呈现课文;
b.理解课文难点:
c.再次整体呈现课文。
(6)提问法课文引入的模式
a.根据课文重、难点设计提问;
b.整体呈现课文。
(7)全身写协调法课文引入的模式
边呈现-边讲解-边操练(听、说、动协同进行)
(8)听写法课文引入的模式
a.课文材料填空;
b.讲解重、难点;
c.整体再次呈现课文。
(9)对话重排法课文引入的模式
a.呈现对话式课文的句子(打乱次序出现);
b.听对话学生按课文顺序重排句子;
c.教师适当再讲解难点;
d.整体再次呈现课文。
(10)阅读法的课文引入模式
a.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意大;
b.对课文难点作讲解;
c.整体再次呈现课文。
(11)图表介绍法课文引入的模式
a.呈现课文关键内容列成的表格;
b.整体介绍课文。
(12)讨论法课文引入的模式
a.讨论教材有关的问题;
b.根据讨论结果呈现课文。
(13)猜测法课文引入的模式
a.出示课文内容画成连环画;
b.一幅一幅地猜测图的内容;
c.整体呈现课文;
d.适当讲解课文的重、难点。
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可以实践和总结出不同的规律和不同的教学模式。以上仅仅是对广州市小学英语对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总结,这项研究还在深入,本文希望通过总结,推动模式的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篇:三段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档
初级中学“三段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实 施 方 案
课程改革以来,中学课堂面临着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的诸多挑战,我们试图寻找应对这些挑战的策略和方法,走优质、高效、轻负的课堂教学之路,变“讲堂”为“学堂”。为此,我们从校情出发,拟以部分年级为试点,先行开展“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并加以推广。
一、课题的提出(一)理论依据
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处于两个密切关联互动层面上的主体,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核心,达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和优化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和谐成长。
课堂教学改革无论怎样百花齐放,其根本的理论基石都是“以人为本”,即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使教师成为最富感召力、最具价值感和幸福感的生命个体。
(二)实践基础
1、国外中小学课堂探究的启示
关注教学质量,关注课堂改进,实质是致力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优质发展,这一点国内外同理。国外学者对课堂的研究很细致,他们从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去探讨什么是有效课堂,为课堂改进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例如关于课堂讨论,就有以下几条策略:①明确要求,要讨论什么,讨论达到什么目标,这是学生必须事先明确的问题;②闲聊入题,预先跟学生闲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轻松话题,然后逐渐引入正题;③“圆桌会议”,师生互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对话;④用眼睛说话,教师用眼神来推动课堂讨论,或亲热,或鼓励,或信任;⑤有的放矢地提问,不面向全班提同一个问题,而是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⑥提高质量的问题,不问“是不是”的问题,也不问那些大而抽象的问题。(http://)
更多的教育专家在研究和揭示成功课堂规律性的要素时,提出了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例如,为了把学生吸引到学习任务上来,采取交互式课堂方式;提问时叫出学生名字;向举手而没得到发言机会的学生保证下一次会轮到他;称赞学生的优点;给害羞的学生鼓气;主动听取学生的发言;利用同伴评价;让学生编织知识网;及时反馈学情等等。
这些具体方法和经验,对我们有较大启示的是: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环境和条件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投入学习活动。
(http://www.xiexiebang.com/articles/effective-classroom-management/building-student-engagement-classroom-interactions/)
2、国内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启发
近年来,各地不断涌现出优质课堂的成功典型,为我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比如洋思中学,他们开创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先自学,后反馈,在学中练,练中学,练中思,将一所薄弱学校发展成为全国名校。
继洋思中学之后,山东省茌平县的杜琅口中学再次举起课改旗帜,他们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发展自信力,同样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综合素质与文化成绩同步提升的教改之路,成为山东省的品牌学校。
3、L市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
初中新课改在我市正式实施已经四年了。这四年间,市区两级教研部门高度重视校本教研,立足本校实际,从问题出发,探索高效课堂的新路子,实现素质教育与文化成绩协调一致的课堂教学目标,取得了很大成效。AC区从2006年以来,把课堂教学作为研究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全区探索高效实用课堂模式的研究,也为我们“三段式”课堂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契机。
4、我校学情和师资队伍的现状
我校地处AC区西部的城乡交界处,学生大多数来源于贫困家庭,还有一部分农民工子女,他们文化基础薄弱,整体素质较差,近年来中考成绩、统考成绩均处于全区末位。在众多矛盾中,差生多,差生转化难是最突出的矛盾。
虽然学苗不容乐观,但SS中学的教师队伍却非常整齐,全校教师平均年龄只有三十七岁,他们学历达标,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新挑战,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在全区闻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校本教研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我们感觉困惑在即,问题当前,实力已备,探索SS中学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时机已经成熟,因此,我们意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教学范例,深化改革,实施“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转化教师角色,优化学习方式,创建优质高效的新课堂。
二、课题的界定
所谓“三段式”,即“自学互问——交流评析——检测集成”三个教学阶段。
自学互问。它发生于课前预习阶段和课上开始的时间,学生通过独立自学、自学互问、合作互学,解决课前教师布置的预习内容,为课上的展示交流作准备,它是三段式课堂模式的第一步。
交流评析。小组展示自学成果或过程重现,它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自学成果展示和评价两部分。学生自学后,将自学成果在属于自己小组的板块上现场板书,并通过解析、补充、答辩进行成果评析。这是“三段式课堂模式”的第二步。
检测集成。当堂命题,当堂检测,当堂反馈,它既是对当堂目标达成情况和自学成果的真实性、有效性的检验,也是为了巩固和扩展学习成果而进行的再次训练。反馈后,师生共同总结成果,提炼升华。这是“三段式”模式的最后一步。
课题实践范围:
本课题适用于音乐、体育、美术以外的所有考试学科。课题模式的实践模型:(上传不了)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子课题
本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是:构建完善的“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营造主体性新型课堂的学习环境,大面积提高学习质量。
(一)基本目标
1、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2、学生成绩整体提升;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包揽课堂。该模式将研究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解决“用权”与“放权”的关系。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首要问题,即教师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问题。
2、设计与改进导学案
导学案是供学生自学使用的,导学案的编写不容忽视,必须起到导学的作用。本课题将研究导学案的设计、编写、行进中的改进问题。
3、“三段式课堂模式”的多种实现方式
从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班型、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出发,研究出具有某一学科特点或某种班型特点的教学方式。
4、与本模式相适应的考评标准
本模式由于上课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之匹配的听课方式、评课标准、备课、教案书写、作业布置等环节都随之发生改变,课题组将研究制定适应本模式的系列考评标准。
5、自学互问的质量控制
自学互问阶段是“三段式”课堂教学的第一阶段,自学互问的质量决定“三段式”课堂的成败。本课题将研究如何促进学生高效自学,有效互问,实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较好结合。
(三)子课题设定
根据研究内容,课题组将开展以下相应的子课题研究: 1.学案建设与改进的研究;
2、自学互问的质量与效益研究;
3、教师课堂指导技能研究;
4、“三段式”课堂教学多种实现方式的研究;
5、学困生转化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研究重点是如何构建完善的“三段式”课堂模式,难点是学生自学互问的实施与效率(因为学生如何高效地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将直接影响本课题的目标实现)。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方式,辅之以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每个学科组组成若干个专题研究项目组,进行课堂观察、课堂反思、课堂评议、课堂改进、行动学习、实践探究。
本课题注重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改进行动。项目组有教研记录本、课堂观察表,每周一次反馈会,每月一次项目研究交流会。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三段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2、学生学业成绩及评价报告;
3、“三段式”课堂教学优秀案例集(文本、图片和视频);
4、《课堂导学案》集锦;
5、子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6、其它相关论文、随笔集、反思集。
七、课题各阶段任务
准备阶段(2008.10—2009.4):完成课题申报立项,教师培训和学生培训。
实施阶段(2009.4—2011.6):按实施细则实地操作,积累各种研究资料,完成各项子课题,达到预期目标。
完善验收阶段(2011.7—2011.9):收集整理资料,评估验收。
八、课题保障
学校为课题组学习、研讨、交流提供时间保障;为课题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经费保障;建立健全课题管理制度,使课题得以顺利进行。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略)
十、相关问题说明
1、授课时间:该模式执行40分钟授课制。
2、非住校班模式:由于非住校班学生整体素质较弱,教师要在该模式基础上,“降低难度,放慢速度,围绕‘双基’,稳步推进”。
3、该模式所涉及的课前预习环节和导学案,在政史地生学科不做要求,当堂任务当堂清,自学、展示、评价、检测均在课上进行,不留作业。
4、各科教师在具体操作时不拘于形式,根据科目、内容灵活掌握。
2009年4月24日
第五篇:自动挡汽车的S档怎么用
自动挡汽车的S档怎么用
S表示运动模式(sport)在这个档位下变速箱可以自由换档,但是换档时机会延迟,使发动机在高转速上保持较长时间,使车辆动力加大。加减档则需要手动控制增、减档位。
自动档的汽车“S”档位是什么意思?还有别的字母,比如''M,''L'',都什么意思啊?
天行 回答:4 人气:52 解决时间:2009-08-25 21:15
满意答案R—倒车挡,顾名思义,就是需要倒车时挂入此挡。
N—空挡,和手动挡的空挡一个原理,此挡在短暂停车时使用(例如等红灯,注:个人建议如果停车时间在2分钟内可挂此挡,超过2分钟最好挂P挡,因为那样更省油,若时间再长最好熄火[废话])。
D—行车挡,也叫前进挡,就是开车时要挂的挡位啦,挂入此挡行车,驾驶人要做的就是控制好油门和刹车,想加速就踩油门,减速踩刹车,就这么简单。还有手自一体的其他档位都一样,多了个上下的+和-的符号,属于手动升降档位。
+是升,-是降,逐级加减档。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8-19 17:24 自动档汽车档位介绍和驾驶知识与技巧
一、自动汽车的档位
一般来说,自动档汽车的自动变速器的档位分为P、R、N、D、2(或S)、L(或
1)等。下面分别详细介绍如下:
P(Parking)停车档,或称泊车档:
P用作停车之用,它是利用机械装置去锁紧汽车的转动部分,使汽车不能移动。发动机运转时只要选档杆在行驶位置上,自动变速器汽车就很容易地行走。而停放时,选档杆必须扳入P 位,从而通过变速器内部的停车制动装置将输出轴锁住,并拉紧手制动,防止汽车移动。当汽车需要在一固定位置上停留一段较长时间,或在停靠之后离开车辆前,应该拉好手制动及将拨杆推进“P”的位置上。要注意的是:车辆一定要在完全停止时才可使用P档,要不然自动变速器的机械部分会受到损坏。当你停车不用时,档位在此,此时车轮处于机械抱死状态,可以防止溜动。另外,自动变速轿车上装置空档启动开关,使得汽车只能在“P”或“N”档才能启动发动机,以避免在其他档位上误启动时使汽车突然前窜。
R(Reverse)倒档:
R是倒车时使用。自动变速器汽车不像手动变速器汽车那样能够使用半联动,故在倒车时要特别注意加速踏板的控制。通常要按下拨杆上的保险按钮,才可将拨杆移至“R”档。要注意的是:当车辆尚未完全停定时,绝对不可以强行转至“R”档,否则变速器会受到严重损坏。
N(Neutral)空档:
N 位是指空档,可在起动时或拖车和暂时停车时(如红灯),用此档位。为防止车辆在斜坡上溜动,当挂空档时一定要踩着刹车。将拨杆置于“N”档上,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已经切断分离。如短暂停留可将拨杆置于此档并拉出手制动杆,右脚可移离刹车踏板稍作休息。在等待信号或堵车时常常将选档杆保持在D 位,同时踩下制动。若时间很短,这样做是允许的,但若停止时间长时最好换入N 位,并拉紧手制动。因为选档杆在行驶位置上,自动变速器汽车一般都有微弱的行驶趋势,长时间踩住制动等于强行制止这种趋势,使得变速器油温升高,油液容易变质。尤其在空调器工作、发动机怠速较高的情况下更为不利。有些驾驶员为了节油,在高速行驶或下坡时将选档杆扳到N 位滑行,这很容易烧坏变速器,因为这时变速器输出轴转速很高,而发动机却在怠速运转,油泵供油不足,润滑状况恶化,易烧坏变速器。
D(Drive)前进档,也称驱动档:
D这个档位下变速箱会在1~超速档(相当于1~4档)根据速度和油门情况自动切换,该档位用在一般道路行驶。由于各国车型有不同的设计,所以“D”档一般包括从1档至高档或者2档至高档,并会因车速及负荷的变化而自动换档。将拨杆放置在“D”档上,驾车者控制车速快慢只要控制好油门踏板就可以了。正常行驶时将选档杆放在D 位,汽车可在1~4 档(或3 档)之间自动换档。D 位是最常用的行驶位置。需要掌握的是:由于自动变速器是根据油门大小与车速高低来确定档位的,所以加速踏板操作方法不同,换档时的车速也不相同。如果起步时迅速将加速踏板踩下,升档晚,加速能力强,到一定车速后,再将加速踏板很快松开,汽车就能立即升档,这样发动机噪声小,舒适性好。D 位的另一个特点是强制低档,便于高速时超车,在D 位行驶中迅速将加速踏板踩到底,接通强制低档开关就能自动减档,汽车很快加速,超车之后松开加速踏板又可自动升档。
S或2(Second Gear)2档:
2档为低速前进档,也表示限制档,此档时,启动用1档,启动后,变速箱就在2档上,用于湿滑路面起步,或者慢速前进时作为限制档使用。在上很大的斜坡时,或者在比较倾斜的坡度上启动时,可以用此档起步前进。把档位挂在这里,可以限制汽车的档位自动的只在低档位(相当于手动档汽车的一档和二档)上切换,以保证汽车获得最大前进动力。将拨杆放置在2档位,汽车会由1档起步,当速度增加时会自动转2档。2档可以用作上、下斜坡之用,此档段的好处是当上斜或落斜时,车辆会稳定地保持在1档或2档位置,不会因上斜的负荷或车速的不平衡、令变速器不停地转档。在落斜坡时,利用发动机低转速的阻力作制动,也不会令车子越行越快(另个一种S档表示的意思是Sport模式,介绍如下)。
S表示运动模式(sport)
S表示运动模式(sport)在这个档位下变速箱可以自由换档,但是换档时机会延迟,使发动机在高转速上保持较长时间,使车辆动力加大。当然显然这个会造成油耗增加。
L(Low)或1(First Gear)低速档,也称1档:
L档也是低前进档,在下山或者下长距离的斜坡时,把档位挂在这里,可以限制汽车的档位自动的只在最低档(相当于手动档汽车的一档)上,可以使得汽车在下坡时使用发动机动力进行制动,驾驶员不必要长时间踩刹车导致刹车片过热而发生危险。这时变速器只能在1档内工作,不能变换到其他档位。它用在严重交通堵塞的情况和斜度较大的斜坡上最能发挥功用。上斜坡或下斜坡时,可充分利用汽车发动机的扭力。
“S挡”就是为提高发动机动力而设置的一个(慢档)模式。
它和D挡的主要区别就是变速箱的换档时机不一样:当挡位置于S挡时,变速箱会在发动机较高转速下换档,以满足驾驶员对动力的要求所需。如果在道路上正常行驶,这一模式最耗油。